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国师-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脚刚踏出,还没落地,他就被人给拉住了,回头一看,黄锦正冲着他微微摇头。
“张老哥,你若信我,就不要去,如果去了,你别怪兄弟没提醒过你。”黄锦的声音尖细,几至微不可闻,但张佐却清清楚楚的听在了耳中。
“可是……”黄锦说的话,当然很有权威性,可嘉靖的状态实在太吓人了,张佐转头看看,疑虑难消。
“看在这几年的交情的份上,兄弟再提醒老哥一句……”黄锦手上用力,把张佐扯到了身边,附在耳边一字一句道:“正德十六年,在钟祥时,万岁爷都没笑得这么开心……言尽于此,老哥请自便吧。”
张佐一个激灵,冷汗刷一下就下来了,把身上的内衣给都彻底打湿了,只觉从头到脚都是冷冰冰的。这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太可怕了,正德十六年的钟祥?那是皇上月跃龙门的一刻,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藩王世子荣登九五之尊的一刻!
比那时还兴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皇上莫非真的要得道飞升了不成?
他不认为黄锦会骗他,和秦福差不多。他也在宫里呆了几十年了,经历过五位皇帝,早就看破了世事。
他能占据司礼监秉笔这个位置,靠的是资历和小心,前朝煊赫一时的八虎的下场,他时刻都记在心里。他对黄锦极为尊敬,不但没用身份压制过对方。还处处给对方提供便利,因为他知道,他们这些老人迟早要被淘汰。能提前卖点人情出去,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黄锦也骗不了他。
在他服侍过的五位皇帝当中。就以当今天子的性子最为阴沉,城府最深。因为脾气暴躁,所以不能说嘉靖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那种人,但他很少表露出阴沉以外的情绪。
会心的微笑,示好或者表示赞赏的淡笑,开心的大笑,这些都是极为罕见的,或者应该说从来都没有过,至少以他张佐所知,是没有的。
现在。皇上笑得是那么的酣畅淋漓,是那么的肆无忌惮,可见他的喜悦之情到底有多浓,已经让他无法自控了!
要是有谁真的不开眼,就那么闯进去……他又是一阵颤抖。皇上八成不会笑着跟那人分享喜悦,把那个打断了他兴致的蠢材碎尸万段,凌迟处死,这才是皇上的作风!
“黄老弟,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老哥的地方。但请吩咐即是。”意识到自己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张佐真心诚意的向黄锦躬身一礼。
黄锦满面春风:“老哥言重了,咱们都是为万岁爷效力的,能让万岁爷开开心心的,就是咱们最大的幸福,又何分彼此呢?你说是不是?”
张佐唯唯称是:“是,是,黄老弟果然深明大义,堪为我辈楷模。”
冯保就站在黄锦身后,听了这话,也是直翻白眼:咱还以为只有自己这样的,才会虚心学习呢,没想到啊没想到,干爹这一把年纪的老家伙,也会剽窃啊!同寿兄弟果然学究天人,在逢迎拍马一道上,也是大有研究,孤阳不长,吾道不孤啊。
本来还有其他人有跟张佐类似的想法,可当他们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之后,一个个却是都缩了回去。开玩笑,本来大家心里就不怎么托底,张佐黄锦又是这般作为,谁也不傻,干嘛要自寻不痛快啊?
在疑虑纷纷,以及心惊肉跳之中,笑声终于渐渐停下了,众人也听清楚了嘉靖喊的是什么。嗯,皇上似乎还没到飞升的当口,但是他肯定领悟了什么,因为他重复最多的三个字就是:朕悟了……
又过了一会儿,殿门轻轻响了一下,侯在大门两旁的健壮宦官知道皇上要出来了,连忙将大门拉开。
吱呀声中,大门缓缓开启,嘉靖那张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一点点的重现在众人面前。
皇帝的脸色不是太好,脖颈以下都显得相当苍白,冠发服饰也显得有些凌乱,显然是笑得太久,累的。不过,从两颊开始,他脸上却满是红晕,尤其是那双通红的眼睛,让人触目惊心。
“同寿,你做得好,很好,非常好!修道,修的果然就是本心,念头通达了,才能超凡脱俗,否则,就算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南辕北辙。”嘉靖却没什么自觉,他第一眼就找上了刘同寿,对小道士赞不绝口。
囧,念头通达?皇上你果然悟了,无师自通哇!刘同寿心中惊异,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毫不居功的谦逊道:“能不能悟道,全靠各人的宿慧,皇上您能有所领悟,那都是您的缘法,小道只不过稍稍起了个提示的作用罢了。”
见刘同寿不居功自傲,嘉靖更满意了,他就喜欢这样的。
先前他还没这领悟,现在他却很笃定,自己和上天之间的沟通,不需要要中间人,可以直接进行,这才是真正的仙缘!
“契机也是很重要的,上天假手于你,赐福与朕,那是因为你也有宿慧,和朕一样!”嘉靖又把赞誉的等级抬高了一级,嗯,应该说越级提升,他都把刘同寿跟他并列了。
“不敢当皇上的称赞。”刘同寿当然不会大咧咧的应下来,这话里有个大坑,傻子才会往里面跳:“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小道靠的是先师的福泽。而皇上却是自行领悟,效果似乎差不多,但寻根溯本,却有如天差地别。”
“哦,此话怎讲?”嘉靖兴致极高,旁若无人的和刘同寿探讨起来。
“先师点化,虽然也是难得的机缘。可终归是靠外力所致,自身的潜力没有激发出来,将来纵使当真有幸追随先师。成就也是有限,因为潜力不足。但陛下却是不同,契机不是外力。只是提供了一个引子,陛下全凭自身领悟,潜力尽数激发,将来的成就自然不可限量。”
见嘉靖神色中的喜意越来越浓,几至难以掩饰,刘同寿又加了点码。
“简而言之,小道就如同官宦世家子弟,锦衣玉食,条件优渥,比起寻常寒家子来说。成功的比率更高,但成就的高度却有限;而陛下则是寒家子弟,凭自己的努力,十年寒窗,厚积薄发。最终一朝成名,成就当然远在小道之上!”
刘同寿这个比喻其实不算很恰当,寒家子的成就未必就比世家子高,只不过久贫乍贵,跟让人喜闻乐见罢了。
不过,合理性神马的本来就不是嘉靖关注的重点。只要这番话逻辑上说得通,比喻够形象,说到了他心坎上,这就足够了。
寒家子取得成绩,本就比世家子为难,刘同寿这是在自承自己不如嘉靖,但他的说法很巧妙,既没有恭维造作的痕迹,也和事实丝丝入扣。那厚积薄发四字,更是如纶音仙乐一般,使得嘉靖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
想到自己修道多年,一朝开悟,成就还在刘同寿这个神仙弟子之上,嘉靖心里这份舒畅已是无以言表,用龙颜大悦根本没法形容他此时的激动。
“好,好,好……”像是失去语言能力了似的说了一连串的好,嘉靖突然一抬头,他要和其他人分享喜悦了,“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如何?尼玛,你俩说的到底是啥,有谁听懂了吗?众人骂娘的心都有了。也不解释一下,也不让咱们进去瞅瞅,你俩说的倒是挺欢乐,可是这没头没脑的,算是怎么个事儿啊?
虽然如此,但皇上既然开口问询,这问题还是要回答的。好在,在场的多半都是智慧高绝之人,搞不清楚事情的根由,但梳理一下脉络还是没问题的。
皇上在里面悟了道,很高兴,小道士的马屁又拍得很是地方,所以,摆在大伙儿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顺着刘同寿的掌印拍过去,不用迟疑,那里就是最正点的地方。
“老臣恭喜陛下,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靠家世得来的,怎么比得上自己苦学领悟的?老臣不懂道法,不过,老臣认为,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古之先贤中,多有一朝顿悟,立地成圣的例子,是以,老臣再次恭喜陛下。”
刘同寿的马屁功夫在于创意新颖独特,张孚敬则在于功底深厚,圆滑老到;前者就如口渴时喝了一壶凉茶,清爽无比,后者则又奉上了一碗温水,润喉生津。
嘉靖的情绪已经飙到顶点,眼见着就要触顶回落,张孚敬这一番话,又给他托住了。所以,嘉靖的反应虽然没有适才激烈,却双眼微闭,流露出了极是享受的神情。
“臣等为陛下贺……”
近几年,夏言崛起,张孚敬已经很少能抢到先手了,可今天夏言却完全落在了后面,随大流都是勉强。老夏虽然也很敏锐,拍马功夫也是了得,但他跟刘同寿不是一路人,这个时候锦上添花有个鸟用,皇帝又不会记他的好。
张孚敬熟悉的恭维套路,勾起了嘉靖的回忆,想当年,老张也曾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既然老张的仕途已经无可挽回了,他举荐的刘同寿又这般出色,朕就好好的重赏一番吧。
这般想着,嘉靖有了成算,他扬声道:“来人呐。”
“奴婢在。”黄锦应声而出。
“黄伴?”嘉靖看了一眼黄锦,摇摇头:“你不行,张佐在哪里?”
“老奴在。”张佐连忙出列。
“拟旨,上虞刘同寿家学渊源,聪慧机敏,道法无双,有大功于社稷,故赐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赐大红坐龙衣,赐禄米……”
听着嘉靖那一连串的赐,邵元节的一颗心仿佛刀割一般,当年他最得宠的时候,嘉靖也是这么赐的,等这些衣服啊,印的赐完了,就该是加号了!也就是说,在地位上,小道士马上就要跟他平起平坐了!
这叫他情何以堪啊!
可这会儿谁又敢出面阻止?谁那么不怕死?
他的视线缓缓从夏言等人身上扫过,后者几人都回避了他的目光。谁也不傻,顶风作案的风险,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老邵绝望了,这时,嘉靖那一连串敕封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只听他的音量突然调高了八度,“……故,加号为……”
“陛下容禀!”不怕死的出现了。
邵元节又惊又喜,抬眼急看时,却愕然发现,发话的竟然是张孚敬!
这又是怎么回事?
第161章 何谓得道?皇帝本心
嘉靖的脸一下就拉下来了,微微皱起的眉头告诉所有人:皇帝的心情变得不那么美丽了,说不定还要发个火什么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嘉靖性子执拗,对这方面尤其看重,张孚敬此举大大的不明智。这可不像他求致仕,求告老,那种就是走个形式,嘉靖也深谙其中三味,自不会因此而怒。
连夏言都愕然看向了老对手,他实在搞不懂,张孚敬到底有什么理由,阻挡小道士的升迁,后者就算不是他的手下,也应该有些盟约之类的东西。他这样横插一杠子,难道不怕刘同寿恼羞成怒,反过来跟他做对吗?
“张大学士何事启奏?”也不知出于疑惑,还是心情太好,嘉靖并没有立即发怒,但他语气却变得冰冷起来,全然没了刚刚热情洋溢的味道。
“刘道长与陛下切磋道法,令得陛下一朝开悟,大功自不待言。不过,其功到底如何,陛下因何而喜,臣等尚不得知究里,即便有心为陛下贺,议功于道长,也是无法可施。是以,既然开光仪式已毕,老臣敢请陛下,允许臣等入内一观,也好稍分陛下之喜,以作恭贺之言。”
张孚敬还没老糊涂,又哪里会明知故犯的冲撞嘉靖,他巧妙的将打断皇帝话头的事情一笔带过,着重强调了目的。
这话效果自然大好。
人高兴了,都是要找人分享的,哪怕是嘉靖也不例外。若非如此。他又何必在乎父母的名分,天下的悠悠之口?张孚敬的马屁再次拍中了痒处,嘉靖的脸色立刻阴转晴。
“正当如此,不是张爱卿提醒,朕几乎忘记了。”皇帝破天荒的做了个拍额头的动作,看得在场的一众大人物都是眼直。
“便如同寿所言,朕引得天地关注。降下灵气润泽,朕吸纳已毕,诸公都是朝中弘股之臣。也进来分润一二好了,就算不能霞举飞升,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想必也是有的。”
“……谢主隆恩。”众人对视一眼,都觉头晕目眩,下意识谢恩的同时,也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同寿。这小道士太厉害了,也不知他给皇上灌了什么迷汤,把皇上搞成了这么一幅神叨叨的模样……不,他的迷汤不是用灌的,而是拿来给皇上洗了个澡!
不过,张孚敬此言一出,众人的疑惑却都解开了。很显然,老张并不满足于一个普通真人的名号,他要乘胜追击,将战果扩大到最大!
如夏言这样的反对派,固然开始盘算。要如何破坏对手的如意算盘,其他如李时这样的中间派,都是暗自奎怒。
张孚敬太不知足了,也太不识进退了,在这种情势下,他还想逆天吗?须知。他刚刚降黜了三千多大小官吏,把整个士林都给得罪了!
皇上即便再怎么高兴,甚至在今天答应些什么,日后他也会反悔的。登基十数年,向来只有别人替他抗雷的份儿,何尝会有反过来的情况?
算计再多,最终也只能是一场空!
李时冷冷的看着张孚敬的背景,然后视线又在刘同寿的身上一扫而过。刘同寿的本事太高,令他这个仅次于张孚敬的大学士也动了心,他琢磨着,如果张孚敬自食恶果,他是不是有机会拉拢一下对方,使其成为自家的助力?
这个想法让他怦然心动,能官居辅臣,李时当然不会是无欲无求之人,长久以来,他也想方设法的博取过圣眷。无奈的是,他的对手们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他始终差了那么一点,一直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
想当首辅,就只能靠着熬时间了。眼下希望突现,他又岂能不动心?只要有了刘同寿的襄助,想再进一步会很难么?
不单是他,其他人也是众念纷纷,除了跟刘同寿难以共存的邵、陶二人,连夏言都打起了拉拢他的主意。反正两人也没什么大冲突,等张孚敬致仕,刘同寿总要在外朝找些助力,哪有人比他夏某人更有潜力,更值得投资呢?
刘同寿没心思去理会这些人的心思,他心里正纳闷的,不知道老张这又算是唱的哪一出?难道想借着这个机会,实现先前的那个计划吗?可是,你至少得等皇帝把话说完,再决定?封官什么的,不都是应该在赐封号后面吗?
对他带着疑惑的眼神,张孚敬报以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然后,老张便一提袍襟,跟在嘉靖身后,进交泰殿了。其他人按照身份,也是鱼贯而入,俩老道最着急,他们抢着抢着,跟在了李时身后,全然不顾汪鋐等人怒目而视。
到底是太监们最守本分,张佐、秦福凑到黄锦身边嘀咕了几句,然后胖子抬头跟刘同寿对了个眼色,这才点了点头。三人略作商议,最后张佐跟着黄锦进去了,秦福则留下震场子。
见众人都进去了,刘同寿也准备跟进了,他要巩固胜利果实,防止有人搞破坏。这边刚一转身,却见老秦福凑了上来,满脸堆笑的就是躬身到地。
“秦公公,您这是……”刘同寿故作愕然道。
“当不起,当不起,哪里当得起仙师如此称呼?”秦福心里咯噔一下。
他当日受了唆使,想在维护面子的同时,卖邵元节一个人情,大大的得罪了刘同寿。时至今日,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转错了念头,撞上了大铁板!
传闻中,小道士是个有仙家手段,却没仙家气度的,要是不依不挠的要对付自己,那他就惨了,别说位置,就算老命也未必保得住啊。
“老奴当日也是被猪油蒙了心,铸下了大错。请仙师千万大人大量,莫要……”说到最后,老太监已经带了哭腔,连周围宫人们诧异的目光都顾不得了。
刘同寿微微一笑,闻言安慰道:“诶,秦公公说的哪里话?你也是为了圣驾的安危和皇家的名声着想,何罪之有?咱们都是为皇上效力的。只要目标一致,纵有些许分歧,也不足为怪。你说是不是呢?”
“是,正是如此,咱们的目标一致!”听话听音。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老秦福已经快成精了,哪里听不出刘同寿的意思?他很想说,以后唯小道士马首是瞻,不过,刘同寿这个目标一致的说法,更加意味深长,同时也不着痕迹。
见他识相,刘同寿点点头,正想着再宽慰几句。却被殿内传来的一阵惊呼声给打断了。他来不及多说,向秦福拱拱手:“秦公公,皇上那边……”
秦福连忙道:“当然要以万岁爷为重,小仙师自去,自去。”
一直到刘同寿的背影彻底消失。秦福这才直起身子,他背着手转过身,脸上已经全然没了适才的谄媚,代之的,是平时那副黑脸。他视线所过之处,尽是一片噤若寒蝉。连敢于抬头对视的人都没有。
在小仙师驾前卑躬屈膝,不丢脸,秦公公要是不这么做,大伙儿才真的要鄙视他呢。现在么,外甥打灯笼,照旧呗。
另一边。
哪怕是与秦福直接相关的两个太监,也完全没有余裕理会刘同寿和秦福的说话,通过略有些昏暗的甬道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堪称奇瑰的场面。
大殿四周,皆有银光闪亮,其后更有人影重重!定睛看时,却发现那些人影不是别人,正是在场众人的映像!
是镜子!非同一般的镜子,这镜子比打亮抛光得最亮的铜镜还要更亮,映像也清晰许多。当殿门在身后关上的时候,众人发现,那门的背面竟也镶上了这种银镜!
大殿四周没留窗户,但却半点不显阴暗,因为在大殿顶端,有几个天窗。窗框之间似乎空无一物,但所有人都知道,那里有某种透明的介质在,因为那天窗只能透光,风却是吹不进来的。
那天窗还有一桩怪异处。天窗的朝向各有异同,但透进来的光柱,最终却汇聚在了一处,就在大殿中央的一个蒲团上!
亮光集中在一处,又被四面的镜子所反射,使得大殿内明暗有致,层次分明,最尊贵,也最显然的地方,无疑就是那个蒲团了。
不用说,那里肯定就是皇上的修炼之所,也是皇上所说的得道之地!
“是琉璃?”在场之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一阵惊讶后,马上就有人发现了其中奥妙。
“那银镜上覆盖的好像也是……”
“银镜后面是贡!”铅汞之物,是陶仲文的看家本领,即便改变了形态,他一样能认得出。
“竟然是这么个用法么……”黄锦帮刘同寿张罗的材料,对交泰殿的布置,他也隐隐约约有些概念,只是他没想到,小道士居然搞出了这么大阵仗就是了。
“可是……”殿内的布置一目了然,从嘉靖望着那蒲团的眼神中,众人也能读出一股狂热之意。可没人明白,就算那个位置很显眼,很尊贵,却也比不得金銮殿上,龙椅之中?刘同寿这迷汤,到底是……
“呃,呃……”唯一的知情者只有邵元节!
老道进来之初,也和其他人一般的茫然,银镜是宝物没错,可嘉靖对宝物的热情一般,应该不是主要因素。不过,当他看到银镜的映像,以及嘉靖那身八卦道袍,乃至角落里的那个蒲扇时,他终于有了明悟!
小道士果然窥破了他的手法,而且在那个基础上,又更上了一层楼!
其实,这已经是他往脸上贴金了。他当日只是误打误撞,偶然蒙中了的,而刘同寿是有的放矢,他窥破了皇帝的本心,因此定计,是以方才事半功倍!
看到悠然步入殿中的小道士,邵元节像是看到了鬼似的,他口中荷荷有声,连退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真的想不通,小道士这么一点年纪,怎么就能如此擅长把握人心呢?
须知,这位皇帝,堪称有史以来,最难伺候的一位天子啊!
对头的狼狈像,半点都没被刘同寿放在眼中,他依然淡淡的笑着,心中却是冷冽。
自私者必自恋,象嘉靖这样自私的人,自恋的水准必然震古烁今!他所有的说法和布置,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的!
ps。更新晚了,实在抱歉,不过小鱼确实尽力了。宅男的战斗力弱啊,去上海折腾了一趟,本来渐好的感冒又反复了,头疼欲裂,鼻涕不止,真是要了卿命了……屋漏偏逢雨,暖气公司又不知道出了什么幺蛾子,赶在今冬最冷的几天,不给上气了!
总之,今天暂时就这一更了,俺去倒一会儿,顺便吃个早饭加午饭,如果晚上好点了,就努力再码一章,要是不行的话,那就以后再补了。
最后,祝大家平安夜快乐喔~
。rt
第162章 洞天福地,如愿以偿
交泰殿的布置,其实就是照搬后世的练舞房。
舞者展示的是人体之美,所以需要从镜子中,从各个角度观察自己的动作,练舞房那一圈镜子起的主要就是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舞蹈还是一种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舞者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让艺术达到升华。在这个过程中,镜子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年以来,刘同寿无时不刻的都在研究着嘉靖的性格,入京之后,他的研究进度更是突飞猛进。张孚敬的倾囊相授在先,黄、冯二人的旁敲侧击在后,最后,却是邵元节的提示,起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奥妙就在于那一圈壁画。
壁画上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形态各异,但若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画中人的面目极为相似。原本这也算不得什么,国画注重的是神韵,而非写实,都是神仙中人,面目相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皇上喜欢就行呗,从来就没人关注过这一点。
但刘同寿注意到了,天才魔术师的观察力相当之敏锐。壁画的异样,冯保紧张的反应,再结合他所了解到的资料,他在脑海中,构建出了一个鲜活,而且完整的嘉靖形象。
这位皇帝就是个自恋到极点,甚至已经神经质了的病人!
确定了面对的是什么对象,那事情就简单了。
偏执狂要怎么对付?顺着他的心意说事儿,就能让对方感到愉悦;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点技巧,比如那个修仙的理论基础,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进一步,营造出一个让其得以释放欲望和情绪的环境,那么,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一幕了。
龙颜大悦!
想想吧,当一个自恋狂站在大殿中央。被汇聚一处的光柱所照耀,四面八方映出的都是他飘飘欲仙的影像时,此人将会得到何等的满足?比起只是面目相似。还需要脑补幻想的壁画来说,镜子映出来的影像,更加真实。更加赤裸,效果也更好!
嘉靖忘情的大笑,正是因为这如梦似幻的场景,触动了他心底最骄傲,也是最隐秘,不可明言于人的欲望。
没错,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天下众望所归,身份尊贵无比,但他从来都不满足。因为这尊崇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来。如果他还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兴王世子,又有谁会拿正眼看他?
所以,他想长生不老,永远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将这份荣光千秋万世的保持下去。
但这是个相当长远的计划。至少是几十年后,才需要认真考虑,眼下最紧迫的,是得到认同。所以,嘉靖一直在折腾礼仪之事,要给老爹老娘弄个名分。实际上,就是他心底的恐惧和隐忧在作祟。
现在,刘同寿让他知道,他是与众不同,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上苍的预期;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苍的奖励;只要他持之以恒,后面还会有更辉煌的一刻等着他,他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忽悠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说到正地方,而不在于合理性和逻辑性,只要说中了听者的心思,令其愿意相信,那就万事大吉。
刘同寿虽然不是算命的,但魔术师一样是骗子,而且是从视觉到听觉,全方面进行欺骗,魔术师对心理的把握,并不在算命先生之下。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嘉靖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忍住,他走到了大殿中央,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之下,随之,一道道亮丽的身影在镜子中浮现出来,恍若幻境。
在场的没一个蠢人,先前惊疑不定,主要是因为他们没往这个方面想,现在看到这一幕,哪还有人会不明白?
“陛下人中龙凤,悟道得法,乃是天下幸事,臣等为陛下贺……”尽管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搞懂,但并不妨碍众人做出正确的应对。
“哈哈哈哈……”富贵不示人,便如锦衣夜行,嘉靖夙愿得偿,如痛饮佳酿,正是畅快之时,诸人的恭贺如同一杯温水,恰到好处的巩固了一下,于是,久违的皇帝的笑声,再次响彻了交泰殿,回荡在紫禁城。
嘉靖已经喜翻了心,但刘同寿犹闲不足,趁着嘉靖大笑的空隙,他乘胜追击的进言道:“皇上,新交泰殿落成,其实还可以请娘娘们过来,一同庆贺。”
“她们……”嘉靖皱了皱眉,他不是因为刘同寿进言的行为而恼火,而是因为进言的内容。
嘉靖的斋醮活动中,很少有嫔妃们参与的记录,其实倒不是他不喜欢有女人在场,或者又相关的规矩,纯粹就是因为嫔妃们对斋醮的热情太低,参与进来,只会影响他的情绪。
他是皇帝,是宫廷的主宰,无论是何身份,后宫的女人们也不敢违逆于他。不过,女人们天生对于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就很畏惧,再加上繁琐枯燥,没有丝毫美感,纯粹是折腾人的仪式,哪怕是迫于皇帝的命令,强颜欢笑,她们心底里也是抗拒的。
也不是所有女人都看不出其中的好处,可是,在嘉靖看来,能陪着他参加斋醮,是一种恩赐,不是很得宠的女人,根本就没有资格。然而,以他的审美观,最得宠的嫔妃,通常年纪都比较小。
年纪小,城府就不会太深。
因此,让女人参加斋醮,留给嘉靖的,都是些不愉快的回忆。嘉靖十三年被废的张皇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好,惹恼了皇帝,这才被打入冷宫的。
所以,刘同寿这个提议很糟糕,若非提议的是他。嘉靖心情也好,说不定当场就发火了。
“皇上,今时不同往日。”刘同寿既然敢提,自是早有成算“从前皇上虽有向道之心,但却不得其法而入,始终在门外徘徊。窥不得本心,又何谈传道于他人,使之欢欣鼓舞?而今。皇上已然……”
刘同寿话没说尽,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已经令得嘉靖精神大振了。没错,这就是验证成果的最好机会!
天赋不等于实力!
尽管在逢场作戏方面,女人们先天有利,但是,和面前这些老家伙相比,他那些女人的素质就差多了。朝堂是一等一锻炼人的地方,这些老家伙历练的时间又长,别看他们一个个喜于颜表,实际上,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就算自己这个皇帝也是拿捏不定。
跟这些人分享喜悦,果然不够痛快,还是同寿这个仙家子弟看得准啊。
“黄伴,张佐,传朕的旨意。让皇后、端妃、宁嫔……过来,记得,不要露了。风,还有……”嘉靖随口点了一大串名字,然后微一迟疑,目视刘同寿。意存征询。
刘同寿会意,赶忙启奏道:“敢教皇上知晓,贫道在殿后已经设下了更衣处所,衣装都已备下,只管让娘娘们来便是。”
“好,很好,你做得非常好!”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