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政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市场经济嘛,价值规律起决定作用,可一个人的感情……唉!”
胡久如又激动起来,周剑非连忙劝解:
“老厅长别激动,别激动!”
胡久如笑了,说:
“是呀,用不着激动,人生百态嘛!我有一个体会,还有一个反思,现在不是很流行‘反思’吗,我‘反思’了。”
周剑非又听得来了兴趣,忙说:
“哦,我们倒想听听胡老的体会哪!”
胡久如望了坐在一旁始终奋笔记录的端木信一眼,笑道:
“我是随便谈感想,你就不必记录了,不过,记录也没关系,随你的便吧。我先谈体会。”
“睡在床上这几年我越来越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一个干部特别是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当他离休了退休了,与一切权力绝缘了,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就连对现今的当权者提建议也不愿去做或者做了也不管用了,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过去当权时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人,谁的品质好,谁的品质劣!”
这位过去的厅长现在已同一切权力绝缘的离休干部语气很随便,随便中带有几分激动。作为听者的周剑非却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有一种感觉:不仅仅是在听对某一个人的评论,而是在听课,听一堂生动的哲理课。一贯只埋头记录的端木信也显得有些激动,多次抬头感动地看看半躺在床上的讲述者,再低下头去做自己应做的事,将老厅长讲述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像是学生在课堂上作笔记。
周剑非正在震动中沉思,又听到胡久如继续在说话,语气依然是平静中带着激动。
“我刚才不是说我反思了?是的,反思了。但是反思的结果不太妙,有些事依然模模糊糊难以分清,关键还是过去把理智和感情搅在一起,搅得太深了,搅成了一团糊糊,现在用什么办法也很难分开。比如说吧,冯唐的每一次提拔都是我竭力推荐的,为了他的事,你们组织部我都不知去过多少次。现在我就在反复地想,当时支配我的到底是理智还是感情?或者两者各半?冯唐平时在工作上表现是很出色,不仅交给他的任务完成得很好,而且还经常主动出点子为领导解难分忧,这样的干部不提拔还有谁能提呢?过去跑组织部门推荐,在厅党组会上积极为他说话,想到的就是这一面。却没有想到别的事,比如盖鸡窝那一类事,那种事实在太多了。这类事是不是也是促使我积极推荐他的支配因素呢?过去连想都没想过,现在想到了,是冯唐绝情寡义的行为促使我想到的,但是依旧隐隐约约,不敢承认。倒是老伴比我清醒也比我坦率,她早就说过:‘你看错了人,他当时献殷情就是蒙蔽你的眼睛,骗取你的感情。现在看清了吧?’看清又怎么样?晚了。我担心,各级政权交给这样的人去掌握,怎么得了,太危险了!”
说到这里,该说的话胡久如似乎都说了。端木信也收起笔记本,面部略带感慨地准备起身告辞。周剑非暂时没动,他在考虑如何对这位离休厅长表个态。他觉得对冯唐的事不便具体表态,广泛听取意见嘛,这是其中的一种意见,也是前段时间有所感觉但无人说出的看法。对这样的事提到什么程度来看他还没有把握,需要思考。但对这位躺在床上的离休厅长详细地提供了被考察者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有代表性的看法和警语则是应当感谢的。他想好了几句话正准备开口,却又听见胡久如继续说话了。他说:
“部长今天亲自登门看望我,听取我的意见,使我十分感动。本来该说的话都说了,因为感动,又想起几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周剑非连忙回答道:
“当然该说哪,今天我们是登门求教,胡老有什么指教尽管说,我们绝对乐意听的。”
听到胡久如还有话要说,端木信也重新坐下取出了笔记本子。
胡久如高兴地笑道:
“其实也是个人的一点管见,不一定恰当,既然部长有诚意,就说出来供参考吧!”
他清清嗓子认真严肃地说道:
“你们现在处于权力的顶峰,就像当顶的太阳红红火火的,许多人都会围着你们打转,都想沾点光借点暖,都会将各种溢美之词向你投来,让你生活在赞扬声中。在这种时候头脑不冷静,就会飘飘然,昏昏然分不清良莠,弄不好就会上当的,等到醒悟过来已经晚嘞!还是我开头时说的那句话,只有退下来和权力绝了缘,才能识别谁优谁劣,那不是晚了?”
他说着兴奋地笑了:
“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再次感谢你登门看望。”
周剑非也很激动地站起来紧紧地握住胡久如的双手,诚挚地说:
“胡老,非常感谢你的指教,我一定铭记在心,还要将你的这些宝贵体会传达给组织部的同志,让大家共同受益。希望你保重身体,延年益寿!”
从胡久如家出来已经十点过钟,周剑非对端木信说:
“我们来它个连续作战吧,明天一上班就去黄副省长办公室,你回去打电话同他联系一下,如果他没有特殊事就这么定吧。”
端木信是一个很仔细的人,他在答应回家后马上给黄人伟打电话的同时又问:
“要是黄副省长问起约好今天晚上去的为什么没去怎么回答?”
是呀,怎么回答?就直说看见冯唐的车子停在他家门口,故而没有进去?不妥,周剑非略一思索,说:
“就含糊一点说,今晚本要来的,有事情耽误了。”
谁知回到宿舍周剑非便发现桌上留有一张秘书写的条子,上面说常委办公室通知,明天召开省委常委办公会,研究教育问题,时间暂定一天。
他看看表估计端木信已经到家了,便赶快翻开电话本给他打电话。端木信刚进门,他在电话上作了布置:明天的常委办公会,根据内容黄副省长不一定参加,要他问一下,如果是这样,请考察组的两位组长跑一趟省府,他端木信陪去。
第二天一早,他刚起床便接到端木信的电话,他联系过了,黄副省长果然不参加今天的办公会,答应上午在办公室等候,谁去都行。端木信在电话上放低声音告诉周剑非,黄副省长根本没问起昨晚他们为什么不去的事。看来他们回避是对的。端木信又告诉周剑非,考察组副组长张清云答应去,但组长高国强不干了。他说考察组向部长办公会汇报之后便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还要征求这个那个人的意见,已经个属于考察组的任务。
周剑非明知高国强有情绪,对最后形成的方案持反对意见,他既然不愿再于也不好勉强,便对端木信说:
“他不愿去就算了,你同张清云同志去吧?”
端木信却没答应也没放下电话,周剑非便问:
“怎么,还有什么意见?”
端木信说:
“我估计也许会不那么顺当,如果不忙我看还是改在明天你亲自去听听为好。”
周剑非知道端木信有顾虑,而且也知道他的顾虑所在,便说:
“不是已经告诉黄副省长今天早上去吗,再改时间不好。反正听意见嘛,又不作什么解释和说明,一听二记嘛。我看这样,请吴泽康副部长和你们一起去。”
端木信自然不再说什么了,周剑非又拨通吴泽康家的电话,向他说明情况交待了任务,之后才匆匆洗脸、早餐,赶到常委会议室差一点迟到了。
常委办公会结束时赵一浩叫周剑非留下告诉他,他已向钱林通报了三江市长的调整方案。他对周剑非说:
“钱老最初有些不高兴,说‘这样的事还劳你的驾跑来告诉我,小周来一趟就行了嘛,他躲着我干什么?’”
周剑非笑道:
“看来你去是对的,如果我去问题就复杂了,他老人家的脾气呀。”
赵一浩也笑道:
“看那表情,我知道他还是对没安排冯唐有意见,对我又不便直说所以借题发挥。我便要了个小手腕,对他说剑非过去是你的秘书,由他代表省委来向你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就显得对你老不够尊重了,所以决定由我亲自来。老头一听这话才笑逐颜开,连说了几声感谢,感谢!”
周剑非迫不及待地插问:
“他正式表态了?”
赵一浩说:
“表了,他说他只不过向周剑非提个建议要他转告省委,至于具体怎么安排还是你们的事,不一定都照他的意见办。”
听到这里周剑非舒了一口气,说:
“这就好办了。”
赵一浩说:
“你别慌,还有下文哩。钱老说了前面那一段话之后便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打算拿冯唐怎么办?年轻人好强,再让他在三江当副市长恐怕不利吧?”
说到这里赵一浩问周剑非:
“冯唐怎么安排你们研究过没有?”
周剑非说:
“还没有研究,原先有个想法,让他在副市长的岗位上干一段时间再说,这也是一个考验嘛,你的意见呢?”
赵一浩说:
“这是一个方案,你们研究一下还有没有第二个方案?比如说把他调到省级厅局任正职,考察中他的票不也很多?”
周剑非明白赵一浩的意思了,他是想搞点平衡,使各方面都能接受。他本来想顺口回答说也有反对他而且反对得很厉害的,并就此将昨天晚上同胡久如的谈话向赵一浩详细通报。但脑子一转便打消了原先的念头,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他原来的顶头上司对他有意见,说冯唐过去三天两头往他家跑,现在断绝‘外交关系’不去了。”
赵一浩听了说:
“看来冯唐有这个毛病,太势利!不过也不能因为他不再走老厅长家作为不提拔的理由呀,你说对不对?只要组织上心中有数就是了,干部队伍里势利的岂止冯唐一人,这也是一种传统,‘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自古以来不就有了?”
周剑非点头称是,对于老厅长胡久如那番慷慨激昂的议论和建议,他没有再向赵一浩通报。老厅长反对这是实情,已经通报了,其余的议论自然可以省略和淡化的,于是他说:
“我们回去研究一个方案吧,我看这样也好。至少有三条好处:第一,减少陈一弘的对立面,使三江的新班子能够团结稳定;第二,各得其所,冯唐有毛病也有优点,用干部正如你刚才说的心中有数,发挥所长嘛;第三,这样安排各方面都说得过去。”
赵一浩很欣赏组织部长的见解,觉得与自己的看法完全一致。在一个班子里,人事安排上的一致是团结与否的重要因素,人事上的一致又首先是一把手和分管常委、组织部长的配合默契。赵一浩深知这个奥秘,因此,听了周剑非的意见后他很高兴,便说:
“你说得对,剑非,就这么办吧。”
周剑非又问:
“是不是要等冯唐的方案定了才一起报常委?”
赵一法想想说,
“不一定,如果能很快拿出来就一起上常委,如果冯唐的方案一时拿不出来就先办陈一弘的任命,三江的工作要紧。”
周剑非回到组织部,虽然已过下班时间,副部长吴泽康和端木信却还在办公室等他,只是考察组副组长张清云因家里有事回去了。
吴泽康说;
“你开了一天的会还没吃晚饭,我们简单说几句,明天上午详细谈或者看记录,端木今晚上把记录整出来。”
周剑非从吴泽康的表情和口气上猜出一定有新情况了,便说:
“吃饭忙什么,你们不是也没吃?端木给招待所打个电话,留三份饭谈完了我们一起吃,我请客。”
吴泽康说:
“招待所的饭菜留起也是冷冰冰的,还不如谈完后去我家吃,反正她们要等我的,我先打个电话回去叫她加个把菜就是了。”
周剑非笑道;
“老吴要设家宴,怎么样端木?你说去还是不去?”
端木信笑笑:
“在哪里吃都一样,招待所留下来的倒也都是冷菜冷饭。要不,到我家去吃也行呀,这里离我家五分钟的路程,二位部长也趁这个机会去联系联系群众嘛。”
首先是吴泽康动了心,顺水推舟地说:
“也行,周部长你还不知道,端木会做一手好菜嘞,离他家又近。”
周剑非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耽误时间,他觉得上端木家去比去吴泽康家好,也就顺口答应了。在基层工作多年,走到哪里见饭就吃已成习惯。
该打电话回去的打完电话,他们便坐下来谈正事。吴泽康说:
“其实黄副省长谈的话并不多,只是有点气人。要是你去,他大概就不会这么说话了,把气都出在我们三个小兵身上。”
果然如此,周剑非问道:
“他说了些什么呢?”
吴泽康说:
“他劈头盖脑就说:‘找我谈我就谈几句,不找我谈也无所谓,反正你们组织部一言九鼎,你们说了算!’我笑着说:这不是来征求意见哪,本来周部长要亲自来的,他开常委办公会去了。他不等我说完就把话接过去了,说:‘哪个来都一样,征求意见?那是搞形式。连市委书记卫亦前的意见你们也没听嘛,他提的最佳方案是什么?’你看,嘿!”
周剑非“哦”了一声,觉得很吃惊,便问:
“他怎么知道卫亦前的方案?”
端木信接过去意味深长地笑道:
“这还不清楚,冯唐告诉的嘛!”
周剑非想起昨天看到冯唐去黄副省长家的事心中便有数了。吴泽康继续叙述了黄人伟的谈话内容,一句话他主张冯唐接任三江市长,而且提得很高,扯到干部路线上来了。黄副省长最后说:他是按照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还要说的民谚才说这番话的。周剑非听了很生气,但强忍着没有发作。当吴泽康全部谈完后,他说:
“按部长办公会方案报常委,黄副省长的意见作为附件如实向常委汇报,反正他要参加常委会嘛,有什么气在会上发。”
三个人都起身收拾笔记本子准备上端木家吃晚饭去了,周剑非又叮嘱端木道:
“整理黄副省长的谈话时,那些牢骚话就不要写上去了,写实质问题。”
出了组织部大楼,果然不到五分钟就到了端木家。端木信的妻子是省委机关托儿所的保育员,他们的宿舍是办公厅分给他妻子的,两室一厅布局紧凑。进得门去,清洁整齐,有条不紊,说明这个家庭有一位能干的女主人。端木一面招呼两位客人坐一面向厨房方向叫:
“小薛,来客人哪。”
一个小巧玲珑、身材匀称结实的女人应声而出,显得活泼大方,她一边和周剑非、吴泽康握手,一边笑眯眯地说:
“稀罕呀,一下子来了两位部长,真是太光荣啦。”
周剑非笑道:
“是我们觉得光荣哟!”
小薛连忙说:
“哪里,哪里,是我们光荣,吴副部长倒是来过,部长是第一回嘞,我是说不仅你周部长,过去的部长也没来过。”
周剑非不愿多谈第一次第二次的问题,有意把话题岔开,问道:
“怎么端木不见了?”
小薛回答:“炒菜去哪。”
周剑非笑道:
“端木真辛苦,白天忙工作下了班还得炒菜做饭!”
小薛神秘兮兮地放低了声音说:
“哪里哟,你们还不晓得,只有客人来了才敢劳他的驾。平时呀,别看芝麻干部一个,一天到晚穷忙,回到家就喊‘肚子饿了,拿饭来吃’。倒也好我拿出什么他就大口大口的吃什么。我倒希望天天都有个把客人来,我也跟着沾沾光。”
说得周剑非和吴泽康哈哈大笑,小薛也跟着笑。笑声未停,却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端木的声音:
“小薛,摆桌子碗筷。”
随着这声音飘来了油香味。
十二
副省长黄人伟对向他征求意见的组织部副部长吴泽康发了火,这是异乎寻常的事。但他的话并没有说完,他只是借吴泽康之口传递一个信息,他黄人伟对三江市长的安排有意见。他要直接找周剑非谈,事先不是已经约好了他亲自上门吗?怎么临时又变成了一个副部长?你周剑非不就是一个常委?不就是掌握人事大权?架子就这么大。我黄人伟大小也是个常委、副省长呀,论资历论年龄你周剑非都应当尊重几分吧?你不上门我偏要让你上门,不仅找你,我要直接找赵一浩,连分管副省长的意见都不听,还谈什么广泛征求意见,扩大民主?
他黄人伟确实窝了一肚子的火,早在一个多月之前他就听说三江的班子正在考察之中,却一直不见动静。还是冯唐出国回来时来看他才传递了一些消息。最近冯唐又来过一次,说得很具体了;他同陈一弘两人是选择对象,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也许最近就要提交常委会。那言下之意是不需要点明的了,他当即要冯唐放心,按贯例组织部会在提交常委会讨论之前来征求意见的,他一定全力推荐就是了。
那天下午周剑非如约上门时,他确实被临时发生的事缠住了分不开身,便许愿改在晚上。他想晚上到家里去谈也好,可以畅所欲言多谈一些时间,不致会有人来干扰。下班时他在走道上和省长苏翔相遇,便一齐向电梯走去。他顺便问了一句:
“周剑非找过你了?”
“找过了。”
苏翔也是顺口回答,他对这类事向来不太放在心上。但黄人伟却是有心人,便又乘机问了一句:
“他们的方案是怎么定的?”
苏翔依然是顺口回答,表情淡淡地:
“也还没最后定,征求意见的对象是陈什么?哦,对了,陈一弘。”
黄人伟一听便七窍生烟,破口而出骂了一句:
“岂有此理!”
这倒有些出乎苏翔的意料,他想再同黄人伟交谈几句,电梯已经到了底层开了门,他便不咸不淡地对黄人伟说了一句:“有不同意见就给他们谈谈吧。”便向自己的轿车走去。
黄人伟回到家里吃过晚饭,正等待周剑非到来。他准备好了一定要向这位“人事大臣”狠狠地开上几炮。他黄人伟,也许还有其他的行政领导,共同地有一个心理状态,对管事不管人觉得憋气,而对组织部门的管人不管事感到不服气,却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因而闷在肚子里的火往往一引而发乃至不可收拾。
对冯唐的事,黄人伟确实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成分。他们相识于偶然的场合,建立感情于几年之间的个人交往。
那时冯唐刚当上了副厅长,在一次业务会上他的发言引起了分管副省长黄人伟的注意。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碰巧坐在一桌,个人之间的接触自然地便发生了。黄人伟首先对冯唐的发言作了几句好评,接着便问:
“听口音你是本地人?”
冯唐笑道:
“我老家是北方的,在此地长大,从小就说本地话,也可说普通话,一般场合特别是在本省开会,都说的本地话。”
北方是一个大概念,仔细一问他们竟然是一个省一个专区的两个邻近县的。这就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几分亲切之感。当黄人伟得知冯唐不仅是他的同乡,而日是老干部子弟,他的父亲是南下干部时,那亲切之感又平添了几分敬重之情。当然,黄人伟和冯唐的父亲不是一辈人,他也不是南下干部,而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南下学生”。他们这一辈知识分子对革命前辈有一种自然的感情,而这种自然的感情又很自然地移到了后辈冯唐的身上。
这是他们之间产生感情的基础,应该说是一种朴实的感情基础。后来彼此之间感情的继续和深化,就全是冯唐的功劳了。他当时正处于和自己过去的顶头上司,或者用冯唐自己的话来说,可以称为“恩师”的老厅长胡久如“断绝外交关系”的时刻,黄人伟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他冯唐既然当了厅级干部,这社交来往的层次自然就应该提高一个档次了。这不仅仅是个与眼前身份相适应的问题,聪明如冯唐者想得更深一些,他年纪轻轻难道就此作罢,当一辈子副厅级干部?
于是冯唐开始行动了。
他先是动员他的父亲,那个老交通员和他一起去看望黄副省长,认老乡。谁知这位老实巴交的离休处长对此道一窍不通,更没有什么兴趣。许多年以前,他带着还在当学生的冯唐去看望过自己的老上级、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的大老乡钱林,仅此一次一人而已。现在又冒出来一个黄副省长,他摇摇头,漫不经心地对儿子说:
“没有必要,我同这位黄副省长不认识,非亲非故,看他干什么?”
冯唐听了很窝火,难怪你顶着枪林弹雨干了一辈子,只混到一个机要处长下台,这叫“公关”你懂不懂?自己离休了也得为下一代想想呀!
然而,这些想法都只是在脑子里转的圈,他什么也没再说,说了也没用,岂不是对牛弹琴?离开时他只说了一句话:
“你不去就算了,我自己去!”
之后,为了拜访成功,获得一次突破性的效应,冯唐精心设计了一套行动计划。
先是领着妻子梅吟雪去看望钱林,顺便说一句,如果因为冯唐和一手提拔他的胡久如厅长“断绝外交关系”,就给他戴一顶“不尊重老同志”的帽子,那就冤枉了。比如对钱林就常盛不衰地报以前辈和老乡之情的,乃至对三江市的丁奉们也毕恭毕敬,“老前辈、老革命”不离口。个中的奥秘不说自明。
把话说回来,当下冯唐主意已定,便以出国回来送小礼物为由,带着妻子梅叶雪拜访了钱林。闲谈之中冯唐以一种随便问问的口气问道;
“钱老知不知道黄人伟副省长也是我们的小老乡呀。”
钱林哈哈一笑说:
“知道、知道,逢年过节他也是登门来访的客人哪。是一个有出息的晚辈吧,怎么你也认识他?”
冯唐笑笑回答道:
“他现在是分管我们口的副省长嘛,经常有一些接触。”
依然是随便谈谈的口气,表明并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重,更无所求。
冯唐的貌似无心,却引来了钱林的有心和热情,他听了冯唐的话便说:
“哦,是他分管你们?这就好办了嘛,我给他打个招呼,我给他打个招呼。”
说着他便伸手拿起电话回头问冯唐:
“唉,你知道他家的电话号码吗?”
冯唐喜出望外,立即从衣袋中取出自备自用的电话号码册,将黄人伟家的电话告诉了钱林。他一边念号码钱林便一边拨号。也真凑巧,接电话的正好就是副省长黄人伟。钱林大声地笑道:
“人伟吗?我钱林呀,哦,听出来啦?哈哈,忙吧?哦,哦,那是当然罗!我想问你,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冯唐的年轻人?哦,认识,怎么样?”
他停留了大约有一两分钟听取对方的讲话,然后又哈哈地笑道:
“年轻人哪,脑子灵活!我告诉你呀,他是我的一个老部下的孩子,他父亲是四十年代初期日本鬼子大扫荡时期我手下的交通员,革命后代呀,希望你好好帮助他培养他哪。嗯,同乡?那当然,不过呀这不是主要的,共产党讲的是五湖四海,主要是根子正有培养前途,对,对,那就拜托啦!有空到我这里来走一走,啊!”
钱林放下电话,既兴奋又得意地看看冯唐又看看梅吟雪,笑道:
“怎么样,放心了吧?”
冯唐连忙说:
“谢谢钱老的关心,我一定好好的干,不辜负钱老的厚望。”
他心里确实很高兴,一个电话定乾坤,黄人伟与他冯唐之间的关系,被钱林用铆钉铆上了。
那天晚上钱林也很兴奋,打完电话又东问西问,还和梅吟雪开了玩笑。他盯着梅吟雪打趣地说:
“小梅呀,人长得这么漂亮,身材又好,怎么就不好好的打扮打扮?”
这天晚上梅吟雪穿的是浅蓝色毛料上衣,浅灰色裤子,半高跟鞋,倒也朴素大方却是一般机关女干部的日常装束,但对她梅吟雪来说却是她做客时分层次分对象打扮的最低档了。因此,听了钱林的话后,她便笑笑坦然地说:
“钱老,我还是喜欢打扮的哟,不过呀,到您老人家这里来,我不敢打扮!”
钱林来了兴趣:
“为什么?”
“怕挨你批评,说人家是什么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哪!”
钱林哈哈大笑:
“你把我看成老古董,老僵化哪?不过呀,我可抓住你的辫子了,到我这里来是一种打扮,走到别的地方又是一种打扮,对不对?是冯唐教你的吧?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何苦呢?”
不等钱林把话说完,梅吟雪连忙插了进去:
“钱老,看您老人家,就这么厉害,以后不敢来罗!”
语气和表情里蕴含着娇气和奉承,是二者的混合体现,任何男人见了都会动容的。钱林又是哈哈地笑着说:
“穿衣带帽各人所好嘛,我怎么会批评呢?我还动员我老伴穿裙子,她就是不穿,我也没办法。怎么?你还说不敢来看我哪,是不敢还是不愿?你敢不来我就打冯唐的屁股,看我敢不敢!”
说得三个人都哈哈大笑。
接着又说了一阵闲话,冯唐夫妇才高高兴兴地起身告别钱府。
冯唐的下一步计划自然是专程拜访黄副省长家了。他冯唐也真厉害,就在那次开会的短暂接触中,在餐后闲谈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冯唐从黄人伟副省长的口中听说他最喜欢福建的“铁观音。”
冯唐夫妇第一次登门拜访黄副省长,就是专门送“铁观音”去的。茶叶来自梅吟雪的公司,她们那里并不经营茶叶,梅吟雪专门拜托去福建出差的公司推销员买回了两盒上等“铁观音”。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梅吟雪浓装艳抹地打扮了一番。连站在一旁等待的丈夫也按耐不住,不停地动手动脚。终于打扮完了之后,便由冯唐亲自驾车前往黄府。
冯唐早在当处长时便学会了开汽车而且领有驾驶执照。那时他经常开车去胡久如家送这送那,有时也开着公家的车为胡久如家效劳,比如往车站送物品,星期日领着胡久如的小孙子逛公园哪,如此等等,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去了不是对老上级有什么意见,而是要看的人很多又很重要,抽不出时间。
还是把话说回来,这天晚上等到梅吟雪打扮完毕,夫妻二人带上那两盒上等“铁观音”,上了停在门口的一台灰色标准型皇冠轿车,艳丽的妻子坐在身旁,他开动汽车潇洒地向黄副省长家驶去。
黄副省长事先已经接到电话,但他以为冯唐找他谈工作,没料到是私人拜访,还带来了他所喜欢的“铁观音”。这家伙是怎么搞的?心头闪过些许疑问和不痛快,但他想到了钱林的电话,那刚刚涌起的不快之情便顿然消失了。他瞄了一眼冯唐放在茶几上的两盒“铁观音”,说:
“来走走我欢迎,何必又带礼物!”
冯唐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一点小意思,请省长不必计较。这两盒茶是我爱人梅叶雪出差带回来的。”
说到这里他才一转身将妻子介绍给黄副省长。黄人伟和梅吟雪握着手,不禁暗自一惊,心想冯唐这家伙还真不简单哩!
这一切都看在了冯唐的眼里却只装什么也没注意到似地说:
“吟雪出差带回这两盒茶叶,我们就想到了黄副省长,这‘铁观音’据说有保健作用,在日本很风行。我上次去日本,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