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华烟云-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望着太太。

阿非也说:“你的狗也跟她一块儿不见了。”

体仁忽然情不自禁冲动起来,他破口而出道:“这么说,狗还比人有情有义呀。”

莫愁问他:“你是赞美那狗呢,还是骂人?”

体仁说:“妹妹,你还是那个样子。我只是问一问。既然有那条狗跟着她,还不容易找她吗?你们想法子找她了没有?即便你们不挂念银屏,你们也应当惦记着我的狗哇。我刚一转身儿,你们就把她们赶出去。”

他母亲说:“儿子,你想错了。没有人赶银屏走,她自己跑的。”

体仁追问:“她逃跑也一定有原因。”

他母亲说:“你走后不久,七月底你舅舅由杭州回到北京,由银屏的伯母那儿带来了话,要她就在北京嫁出去……”

儿子问:“您有话答应过我啊。”

“这是人家银屏家里的意思。你不知道。你一去好几年。人家的姑娘已经成年,自然该嫁出去,她在咱们家的合同也期满了。咱们怎么能拦着人家把女儿嫁出去呢?有她伯母寄来信哪。”

冯舅妈赶紧改正姚太太的话说:“她伯父的信。”冯舅妈一向很少说话,什么事都听姑奶奶,因为自己丈夫的地位都由姑奶奶的关系而来的。现在姚太太看着她:“舅妈说得对。你舅离开杭州之前,她伯母告诉你舅舅的,但是银屏要一张写的字据,她伯父才写来的。”

阿非说:“妈,不对,那是她伯母寄来的信,不是她伯父写来的。”阿非曾经听说过那封伪造的信,但是没听说后来她伯父寄来的那封信。锦儿赶紧把嘴边儿上的微笑压了下去,而木兰姐妹并不知道有银屏伯父寄来的信,彼此相顾,颇显惊讶。体仁看破了其间的矛盾混乱。

他母亲说:“小孩子,你知道什么?”母亲这样责骂阿非。又说:“你若不信,她伯父的信还在这儿。”又问舅母:“不是你收着吗?”

舅母问答说:“他放在铺子里呢。”

他母亲说:“我让他拿给你看。事情过去就算了。咱们现在也不知道她的下落。这种事你也就不用再费心想了。”

体仁比刚才更加恼怒了,他说:“我知道她死活你也不放在心上的。”

母亲说:“儿子,你简直疯了。她自己跑的,她饿死,也是自找的。我们费心给她安排个好婆家。青霞给她找了一个挺好的生意人。你这个做妈妈的也没错。”

体仁勃然大怒,他说:“你把她赶跑的,我知道。你想把她嫁出去。你亲口答应过我不叫她走。你说了话不算话。你说了没有?你说了没有?”

他母亲开始哭起来,一边儿哭一边儿说:“做妈的好难啊!”体仁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可耻之处,他的姐妹却觉得他甚为可耻,太不应当。于是都倒向母亲那面,想法子劝她。乳香拿进一条热毛巾来给太太。木兰说:

“哥哥,我想这也够了。你本来是上英国,结果没去,本来你一去要去几年,那你怎么耽误人家的事呢?她的合同已经满了,妈要把她嫁出去,妈并没做错。现在你刚一回来,就惹妈哭,咱们家还有没有一天平安哪?”

体仁大吼说:“好!你们都好!只有我是一家的逆子。你们若不许我问什么,我就出去,让你们大家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母亲一边儿哭一边儿说:“只是为她一个丫头,就闹得家里鸡犬不宁这么久。我不知道你在她身上看出什么来了。儿子,你长大之后,像咱们这样儿人家,你若要,给你找十个比她好的。现在你也累了,去歇一会儿吧。”  母亲对儿子那么软,木兰十分生气。

吃晚饭的时候儿,父亲坐在桌子那儿,脸上的神气,谁见了都怕,最怕的是冯太太和她女儿红玉,红玉向来没看见姚先生脸上那种表情。老人家虽然身材不高,头生得大而威严,目光炯炯有神,两鬓角儿上头发灰白而漂亮,他一生气,样子更为可怕。体仁静静的吃饭,知道快要算这笔账了。在中国式的家里,他穿着洋服,留着小胡子儿,戴着黑眼镜,好像是自从外洋输入的鬼怪,不像中国人的儿子,不像个中国人。姐妹们静悄悄坐着吃饭。有一会儿的工夫,紧张而沉默。珊瑚想打破这个僵局,就问体仁为什么回来比预定的晚了两天,他以不正常的粗哑的男人声音回答说因为海上风浪大。父亲听到体仁的声音,向他怒目而视。

父亲问他:“你回来干什么?”

儿子回答说:“你让我回来的。”

“放你的屁!你以为我要拿钱供给在南方嫖哇?孽障!”母亲插嘴说:“他刚回来,至少在用人跟前要给他留点儿面子。”

父亲大声吼道:“什么?面子?他还要面子?他还叫人吗?你出去到外国学什么,就学这种鬼样子吗?摘下你的眼镜……给我!”

父亲用强有力的右手把眼镜用力一攥,就成了一堆弯金丝烂玻璃,他的手也被碎玻璃扎破流了血,可是不让别人管。用流血的手,他把饭碗和盘子推开,推开椅子,站起来,在地上走,没有人敢动一下儿菜饭。他的脸和胡子沾上了血,他看来越发狰狞可怕。阿非开始哭道:“哥哥,”姚先生说:“他不是你哥哥,他是孽障!让他给你做个榜样!你长大后若也像他,姚家就完蛋了!”木兰坐在阿非一旁,叫阿非不要再哭,冯太太攥着红玉的手,怕得厉害,使眼神儿叫红玉别动。

老人突然转过身子来,向他这大儿子说:“我不打你,我也不叫你报账,我不问你三个月花了一千两百块钱。只是从此以后,和你一刀两断。你以后自己要干什么,自己打定主意吧。”

现在体仁规规矩矩的站起来,冯舅爷也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体仁用一种悔罪的声音说:“爸爸,我以前是做错了。现在我要好好儿念书了。”

老人冷笑道:“念书。给你机会念,你不肯,现在没有了。你知道你需要什么吗?对你最好的就是挨饿。你若知道饿是什么味道,现在你就满足了。”莫愁不由得想起《孟子》上说“饿其体肤”,眼睛就看了看她哥哥。看他那瘦削的脸,的确是像个挨饿的。

父亲说:“把他关在我的书房里,饿他一天,谁也不许给他送东西吃。”

体仁又想反抗,又害怕。冯舅爷这时提高声音,用谈生意那种郑重其事的态度说:“大哥呀,您让我说几句话。我这个外甥当然是错了,您说是不是?但是生米已煮成了饭,再算那老账也没有用。您说是不是?当然,到英国去,自然不用提了,也应该学学做生意,您说是不是?您若是认为可以,那就叫他到铺子里去,去学做生意,再帮着写账。”

珊瑚也站起来说:“爸爸,饭都放凉了。您应该吃点儿什么。这件事慢慢再商量吧。”

姚先生说:“我不饿,我吃东西干什么?明天把他关起来。”说完,走了出去。

孩子们现在开始吃饭,几位太太则匆匆忙忙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光就算了。这顿饭吃得沉闷得可怕。

莫愁说:“哥哥,现在你应当改过自新。你胡闹得也太厉害。至少,表面儿上你总要像个样子,应当讨父母个欢心。父母上了岁数儿,不应当再叫他们操心。毕竟你是儿子,这个家是你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脸面见人。你若听舅爷的话,安定下来学做生意,我们姐妹也脸上有光彩。不然,怎么是个了局呀?”

体仁嘟嘟囔囔的说了一句:“你老是这一套。”

木兰说:“你若老是这个样子,我们当然也老说这一套话。”

现在珊瑚教锦儿去把米饭、汤,和几个菜热一热,给父亲端去吃。热好之后,珊瑚出主意,一则表示自己改过向善,二则也表示一点儿尽孝之道,叫体仁把饭菜给父亲送去。但是体仁怒容满面。最后,由木兰和阿非送去,大人知道孩子会给父亲消消气的。莫愁和她哥哥去从后窗子往里面偷看。看见父亲正在抽着香烟看报,木兰叫阿非端着大调盘,自己在后跟着。

老人家抬头一看,深感到意外,看见是女儿和小儿子,心里有点儿感动。

父亲问:“你要不要做个孝顺儿子?”

小阿非说:“我要。”

“那么,不要像你哥哥那个样子。他不做的,你要做。他做的,你别做。”

木兰说:“我会照顾他的。”

木兰看见父亲的胡子上有一块血,她叫阿非去拿一条热毛巾来擦下去。

木兰说:“明天您真要把哥哥关起来吗?”

“不错。对他没有害处,也给他一个教训。他应当知道饿是什么滋味儿才好。”

第二天,体仁锁在父亲的书房里,钥匙由父亲自己带在身上。可是下午父亲不在的时候儿,母亲去隔着隔扇跟儿子说话,设法抽下一块板子,从缝儿里递进几个热包子,就赶紧走开,告诉他不要留下什么渣滓痕迹,免得父亲看出来。

冯舅爷是个道地的生意人,他在姚府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无人可比,而且地位稳固,永不动摇,因为他是姚太太的哥哥,而且是姚家那个大生意实际上的负责人。他长的骨头外露,方脸盘儿,像他妹妹,总是戴着红纥NFDC7儿的帽盔儿,拿着一尺长的旱烟袋,烟嘴是玉石做的。他说话完全是一般商人的样子,语句中间点缀着许多“啊”“好”,声调由低至高有好多变化,完全看需要而定。在买进货物商议价钱的时候儿,他把声音提高若干不同的强度,以表示自己坚决或是拒绝对方;在结束生意的时候儿,会把声音降低而温和,令人衷心感觉到他的热诚亲切;在他准备让步,在最后一刹那,会突然用一个表示朋友义气的姿势,好像是他慷慨大方,示人以恩惠,在这样让步之前,他会做出坚持主张,无法通融的样子。他知道怎么样褒贬存心要买的货,也知道怎么样赞美自己要卖的货。所有脸红脖子粗大声喊叫的争论,其实都是造作,毫无用处,只是一件,就是他嫌你的卖价太高。他若向你让一步,永远是在你耳畔低语,好像说的是重大的外交秘密,而把你看做他的心腹知己,才肯这样吐露给你。  姚府这么大的生意,他可以说是经营得法,很得妹妹和妹夫的信任,认为是外姓人里再找不到这么能干这么可靠的了。姚大爷人极聪明,生意账目的报告要点,在心里有数儿,只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和他商量,也只有最重要的事情他才作主,若干琐屑细节,他根本不愿意管,完全交给冯舅爷自己斟酌办理。冯舅爷每月的薪水说来少得可笑,是六十块钱,不过年底的红利则有好几千块,这是一般的规矩,别的伙计的待遇也是如此。现在他自己的财产已经高达数万元了。

他出主意叫体仁学生意,倒是很实际,但并不是姚家生意上需要那么一个人,而是体仁需要一个事情占住身子。另一个理由是这位舅爷借此能和体仁说话,慢慢影响他,而他父亲则一向不和这个儿子说话,也就无法对他发生什么感化熏染。不过舅爷也知道体仁不会把生意看得很认真的。

第二天,舅爷到书房去,体仁那时还监禁在里头,告诉体仁他父亲已经答应由他带他到铺子学生意。这件事没有什么难处,他只要看着铺子的伙计怎么样照顾生意就成了,而且那天早晨更是用那个为借口好把他放出来。约定好,他一定在铺子里吃午饭,跟舅爷一样。到了铺子里,冯舅爷把银屏的伯父寄到的信拿给体仁看,上头有亲笔签名,还有图章,那是锁在铺子银柜里的。

午饭后,体仁借口去看同船归来的一个朋友,去看银屏。他有银屏的住址,到了附近,他找门牌号数儿,心里扑扑地跳。那是一个土坯盖的屋子,没有油漆过的木板门,一个老太太出来开门,这时他听见他的狗在里面叫得很厉害,知道找对了地方。

那个老太太问:“您是姚少爷吧?”

他进去之后,觉得很奇怪,因为银屏没有跑出来迎接他。狗向他跳过来,在他身边儿乱跑,又向他跳,把前脚放在他的肩膀儿上,用后腿站在地上。体仁急于见情人,把狗的脚拿下来,狗居然像人一样懂事,领着他往银屏住的东屋里。但是门关着,狗蹲在门坎儿上吠叫。女用人引领着体仁到上房去坐,有一个年约三十岁瘦削的女人立在上房门口儿。体仁看见她,觉得她的两只眼睛生得美,眉毛修得很漂亮。

那个女人说:“请进。”向他微微一笑,可惜笑容配上黑牙齿,真是美中不足。体仁走进那陈设十分简陋的客厅,但是还是看不见银屏。

体仁说:“我姓姚。”

“我知道。小姐等了您好几天了。”那个女房东告诉女用人去请小姐出来。女用人说小姐身体不好,门是从里头扣上的,她无法进去。体仁打算跑过去,但是女房东笑着说:“她一定是生气呢。您不知道过去三四天,她等您等得多么焦躁不安,她连饭都吃不下去,她去站在门口儿看。她甚至把狗放出来,看狗是不是能找到您。”

体仁说:“那就怪了。”他走到银屏门口儿去叫,他敲门。

他说:“银屏,怎么回事儿啊?我回来了。”

里头没有回答。房东华太太也叫:“银屏,开门!少爷回来了。你怎么听不见呢?”

这时里头才传出银屏的声音:“来看我干什么?你回到你的家就忘记我了。我死我活跟你有什么关系?”

体仁寄给银屏的信上说他四天以前会到。因为在天津又荒唐鬼混了最后一夜,花完了最后的一块钱,所以到北京就晚了。银屏一直擦胭脂抹粉随时等着他来。过了好几天,她等啊等啊,气得厉害,以为体仁对她冷淡了。华太太就教给她,说体仁来的时候儿,叫银屏拒绝见他,这时华太太告诉体仁说银屏多么想念他,对他多么痴情,就这样打动体仁的心,而她从旁设法,叫体仁一定见到银屏才走。所以那天银屏听到狗叫,就在里头把门闩上,脱下褂子,跳上床去,然后又跳下来化妆。

体仁皱着眉看着,华太太微笑着说:“这是你们小两口儿之间的别扭。您向她告个罪儿,因为她等您等了四整天,您都没有来。”

体仁说:“这样可冤枉人哪。”他又叫:“银屏,你听我说。我前天才回来。我爸爸把我锁了起来,我没法子出来。我把经过的情形可以都告诉你。”银屏听见这话,心里软了。她起身把门闩抽下,开门让体仁进去。门将要开时,体仁听见银屏在里头吃吃的笑,看见门一开,体仁就冲进去把她抱在怀里,狗也随着跟进去。

华太太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说着走回屋去。体仁看过《红楼梦》,所以像贾宝玉一样,把银屏嘴唇上的口红舐着吃下去了。

银屏笑着把他推开说:“慢着,慢着。”她叫用人来沏茶,把体仁领进里间儿去。

体仁看见银屏变了。他看见银屏穿着白小袄儿,红缎子坎肩儿,坎肩上有一行密密札札的扣子,绿绸子裤子,绣花儿缎子鞋。两只手又白又软,戴着一对玉耳环,眉毛是仔细修好的,就和房东华太太的眉毛一样。耳朵两旁各有一绺儿头发,大约一寸长,剪得很整齐。

她说:“关上门。天冷。”

体仁看见床上她的被子还没叠好,问她说:“你刚才睡觉了?”

“是啊,我病了。差点儿等你等死我。”

银屏拿起棉袄来穿上,但是体仁看见屋里炉子小,不够暖和,就说:“你还上床吧,不然会着凉。”  于是银屏上床去坐着,用被子围着,但是雪白的两条玉臂和扣子紧密的红坎肩儿还露在外头。体仁坐在床沿儿上,一边儿欣赏银屏的美,一边儿告诉她这几天家里发生的事情。老妈子端进茶来,银屏告诉她在炉子里再添点儿煤球儿。

老妈子走后,银屏叫体仁去把门闩上。

体仁问:“在这儿住没有什么问题吧?”

银屏说:“毫无问题。谁也不会来把咱们怎么样。”体仁很高兴,很得意。他说:“咱们在这儿很自由,不像在家那样麻烦。”

银屏说:“你觉得我现在怎么样?”

体仁说:“漂亮极了。”

银屏指着卧在床旁边儿的狗说:“我一直照顾它,喂它,就跟你在家时候儿一样。你剪下来的辫子我还留着呢。我这回算露了两手儿给他们看看,我若不冒险逃出来,他们早把我嫁给别的男人了。”

体仁说:“我也是说了话算话。我若不在往英国的路上中途折回来,咱俩就棒打鸳鸯两处飞了。”

银屏说:“我真感激你。”说着把体仁拉近她,吻了他一下儿。体仁躺在她的怀里,银屏抚摸着他的脸说:“为什么你这么好,而你妈那么心狠呢?在你们家我简直还不如一只狗。你走了之后,她每次开口都骂我‘小婊子’。我一看,事情已经不可挽回,我又不能当面说她许下你的话说了又不算。我不知道有多少晚上哭着睡着的。我想等你回来已经太晚。青霞给我说媒,打算马马虎虎像一堆垃圾把我扔出去就算了,她们以为我不知道。全家都把这个秘密瞒着我。我为拖延时间,向他们要我伯母的一封信,因为我不相信他们。后来我伯母的信寄到了,我想我非逃走不可,不然一定掉进他们的圈套儿,就要蒙着眼睛嫁出去。我甚至不相信我伯母那封信是真的,因为按时间信来不了那么快。”

体仁问:“什么?到底是你伯母的信,还是你伯父的信?”

“他们拿一封信给我看,说是我伯母寄来的。我也不认字,除去假装相信他的话还能怎么样?我还留着那封信。打开那包袱我拿给你看。”

体仁把床另一头儿那个包袱拿过来,银屏把那封信拿了出来。

体仁给弄愣了,骂道:“王八蛋!我想不到我妈会做这种事!今天早晨我还亲眼看见你伯父的来信呢。”银屏一直不知道也有她伯父的来信这件事。事出意外,她又愣住了。

银屏说:“这都是你的好妈妈要害我暗中做的手脚。这都是他们在你背后干的好事。早就猜得出来,可是像我这么个奴才丫头,除去装聋作哑任人摆布之外,还能干什么呢?”

“我一定问问我舅舅。”

“不要,千万不要。那么一来,他们就会知道我在这儿了。事情现在已经过去,我也逍遥自在。只要我能有你,我还在乎什么别的?”

“只是我一想起他们对你做的这些事,不由就生气。”

银屏继续抚摸并且吻体仁。

两人这样儿坐了一大半下午,直到短短的冬天即将日暮。银屏要体仁吃了晚饭再走,体仁说不行,因为这是他头一天到铺子里,必须先回铺子里,好和舅父一齐回家。

不过,华太太预先想得周到,早已预先做了白切鸡,上海式的糖腌熏鱼,冷切蒸鲍鱼,宁波的清拌肚丝儿,这都是银屏知道体仁爱吃的。她们劝体仁喝几杯再走。热酒斟上,三个人坐下庆祝这次远路归来。体仁开始喜爱华太太,向她恭维了一番。掏出了二十五块钱交给银屏,告诉她买床新被子,床单子,还有屋里用的别的东西。他又想给女用人五块钱,但是银屏说:“你不要这么浪费。给她一块,她就会好高兴。现在咱们像新建家一样,得节省就节省才是。”她把女用人叫进来,手里拿着一块钱,得意洋洋地说:“这是姚少爷赏你的一块钱。还不赶紧道谢。下次少爷来,好好儿伺候。”女用人接了钱,请了个安,满脸赔笑说:“谢谢您费心。虽然我老眼昏花,还看得出富贵之家的大少爷,跟街上的穷骨头不一样。小姐说您来的时候儿,我就猜想您的样子,现在看见您了,知道小姐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不知小姐前辈子修了什么福,这一辈子遇见您这么个贵人。”

体仁走的时候儿,费了半天劲儿才把狗拦住。银屏送他到门口儿,凑到他耳根子底下,说下次来给房东太太带点儿礼物。体仁兴高采烈而去,觉得又找到一个新生活,有这么美妙一个秘密,好不乐煞人也。

19章 公子哥话时尚 莫愁妹展辩才

短短的冬至假放过之后,木兰和妹妹莫愁又离家去上学,要到新年才回家。在学校把家里假期中发生的事,对同学谁也没提。不过很显然,对每个女同学而言,重要有趣的事都是发生在校外,而不是在校内的。

她俩回京过为期较长的年假之时,带着一个新朋友女同学钱素丹回家。因为素丹的家在上海。素丹面色苍白,多愁善感,虽然她母亲是基督徒,她生长在耶稣教的家庭气氛里,她的中文学科却很好。木兰听说她在家可以说是个叛徒,跟她母亲姐姐完全不一样。虽然母亲反对,她决定不进教会学校,一定要进中国公立学校念书。她写的墨笔字非常之美,中国旧小说也看得蛮多。她聪明又机智,跟木兰一样,也能唱京戏。她坐着的时候儿,像男人一样,也会颤动她的腿。在学校没有胡琴儿,可是每逢在寝室哼哼几段儿京戏,她就用手指头在膝盖上敲板眼,嘴里哼哼胡琴的调儿。在她的影响之下,木兰也看了些章回小说,由于好多旧小说字小,印刷不好,她的眼睛很吃亏。所以后来,木兰有轻度的近视,不过她始终不肯戴眼镜。因为近视度数不深,她若不告诉别人,谁也不会想得到,但是,每逢她往远处望,眼睛就显得有一点儿朦胧的怪样子。素丹也把基督教和基督教的教规告诉了她一点儿,当然基督教也有优点,也有缺点,还有素丹受了基督教的影响,她相信男女结婚是要自己做主张。素丹对中国的文化制度等等都赞成,就是反对传统的有关妇女那套道德教条,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结婚制度。这种赞成中国文化,而反对旧式婚姻制度妇女道德,似乎是互相矛盾;但是并不然,因为素丹,不管是在中国古代,或是在中国现代,她就是会闹风流韵事的那一型。在西洋的思想之中,只要她喜爱的,或是相信有其道理的,她就赞成。

新年即将来临,木兰一看素丹不能回南方家里去,还得待在学校,就邀她到北京自己家过年假。

姐妹俩发现体仁已经安定下来,父亲也不再生气,心里很欢喜。体仁每天和舅舅一块儿到铺子里去。因为表面儿上有个正业,又有自由去看银屏,体仁心满意足,也就不再追问那封假信的事。他下午出去“看朋友”,舅舅并不拦阻他。若是回家晚,或是晚上不在家,那就是因为有人请吃饭,或有人约听戏,他就这样告诉母亲,当然,这是成年人的自由,生活上难免的。甚至他舅舅,也从来没想到他还和银屏有来往。他一要钱,就要几十块钱,他舅舅认为没有什么可怪的。

因为体仁很精明,自然知道何以自处。银屏现在开始跟体仁要钱。她提出的充分理由是,她若不积攒点儿钱留着用,万一体仁的父亲知道了,或是有别的岔儿,她就分文不名,怎么过日子呢?体仁知道过年是结账的时候儿。他不愿意狮子大开口吓他舅舅一跳,也不愿意自己的花费让父亲知道。他想最好等新年过完,有什么麻烦再说。这样至少在年假里,大家过个平平安安的快乐新年。体仁的快乐真够得上完美无缺了。若是没有银屏,他自然会在北京前门外找到别的女人;银屏若还在他家姚府上,他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任性自由。现在不但把一个完全自由的银屏金屋藏娇,而且他发现在他离京在香港的那一段日子里,银屏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会穿会打扮,还精于取悦男人的艺术呢。不久之后,华太太和银屏全看出来体仁在她们那儿那份儿逍遥自在,于是就尽其所能让他称心如意。他的二十五块钱立刻用在装饰房子的内部。体仁说墙上挂的一张画儿很坏,第二天就摘了下来,换上了一张西洋luoti美女的油画,配着红木的镜框儿。屋里现在有新镜子,新脸盆,新椅子。他一到,就好像一家之主到了一样。没人骂他,他说话,没有人驳回,他常常意外发现,她们俩给他准备好他平素特别爱吃的东西。房东太太说要把正房让给银屏住,自己搬到木屋去。体仁答应把那个小地方儿装饰得精美悦目,不过告诉她们他得把计划延到新年以后。同时他把驾临香巢的日子次数儿,安排得很巧妙,就是每个礼拜不在家的时候儿,不超过一次,这样很容易找借口,自然引不起谁怀疑。

木兰姐妹俩,各自心里都以冬至假期之中没有看见立夫为憾事。事情只是赶巧,并无特别原因。立夫和他妹妹时常到姚家来。两个女儿不在家,姚大爷总觉得寂寞无聊,所以立夫一来,就和立夫说话,并且要他下次再来。于是在这位老人和这位年轻人之间便产生了友情。立夫听惯了傅先生谈话,觉得和姚大爷谈论此事,谈论文学,很容易,很自然。说来也怪,老年人的思想却比年轻人的思想还进步。姚大爷新近在澡房添制了一个喷水浴的莲蓬头儿,子夜练气功之后,早晨加上一次喷水浴,别的时间的养生修炼之后,也添上喷浴一次。有时候儿,他到北京饭店去吃一次西餐。他有一度,那时很少有人想到,他居然会信中文可用英文字母拼音。他对文学的批评很严格。立夫刚刚爱上六朝的骈体文,但是姚大爷对那种文体则表示轻视,说那是徒供装饰而毫无实用的死文章,不过堆砌辞藻排列音韵而已。他向立夫说:“要读桐派的文章,读方苞、刘大櫆的文章,读诸子的文章。”姚大爷所喜爱的哲学家,是道家庄子。庄子的文章是才华绝世的。立夫的思想在读了庄子之后,才开拓发展,这应当归功于姚大爷的影响。后来立夫在思想上之反传统,破坏偶像的思想,也是读庄子的结果。立夫有时候儿觉得庄子和道家思想,对他那年轻的理解力,未免太深奥;只是感觉到庄子文章的风格华丽,譬喻富有奇趣,其诙谐滑稽,几乎颠倒宇宙乾坤石破天惊的怀疑精神,令人魂魄震动。  不过姚大爷的影响也具有建设性的一面。他一谈到西方和西方深厚的学问,他的眼睛神光闪烁。他不会一个英文字,但是他观察了许多西方的东西。对科学的热心是无量的。他谈论声、光、化、电等科学,警告立夫不必太重视人所记载的历史。他说:“要直接格物,而非人对物所说的那一套。”

道教精义和科学,是姚大爷的两大爱好。在他的头脑里,这两种思想是十分协调融和的。这也许是自然之理,因为道家思想注重自然,而儒家思想则最注重人事,注重文化,注重历史。道教中伟大的哲学家庄子,感觉到自然对人的魔力,自然中四季无终止的运行,自然中生长衰微的法则,自然中万物之纷杂无穷的类别,以及自然中难心言喻的神秘。自然界这个宇宙,在矛盾冲突的多个力量之中,遵守着一个无关于个人的,无以名之的,默默无言的神祇所定的法则,而变迁,而变化,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个默默无言的神祇,根本实在无以名之,而道家只好名之曰“道”,却又坚持这个道,本来无名,又不可以以任何名字相称。就是说,所谓“道”,用什么名字相称也是不适当的。姚先生的想法是,西方的科学现在正窥启自然的奥秘,立夫正在青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