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绪中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某人的国王,您何以处之?”听到松平氏的名字,大正不由自主地冷哼一声。

袁世凯接着道:“当然,松平氏也脱不了嫌疑,世凯甚至怀疑他与政府人士有协议,将来以立宪政治,以大将军为国主宪政治国,这也是可能的事情,总之,王上要千万小心,政府与军界合流对付王上,从先王在世时已有迹象可循了。”

“乃木老师……他背叛了?!”大正站起身来不能置信地看着袁世凯惊道。

袁世凯叹了口气,这孩子实在是理解能力有限,说了半天他不听重点,尽听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摇摇头宽慰道:“王上放心,非是乃木将军叛主。而是他在陆军部,也是有心无力,有力无处使啊。其中详情,王上召见乃木一问便知。”

大正点点头道:“那赤城山,果真有藏金么?我问过德川庆喜,他说他是不知道的。”

“哪来的金子啊,要有,他们能败?”袁世凯显现出荒谬之极的笑容道:“王上,你想想,若是真出个什么事,日本还担当得起么?还有,如果真有这批金子。为什么以前先王在位时没人说,也没人提议要起出来为国效力,如今却风言风语不断?”说到这里,袁世凯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暗自判断的那个谣言之源,捏了捏拳头,双目却宽慰的目视着大正国王。

大正垂头思索了一阵,抬头道:“谣言源头,已经抓获了么?”

袁世凯点了点头道:“源头何在,想必王上也知晓。黑龙会是大隈君给我的答案,三天后他答应会把人交出来。但是世凯不信也不敢信。若是谣言是真,且当真是黑龙会所流传而出,黑龙会以前跟山县,此后跟大隈,这两派都在日本,前些年日本内外交困之时,何以不起出这批黄金来?由此可见……”

“松平叛逆!”大正恼怒地一拳砸在椅子上。袁世凯心中舒了一口气,这二十二岁的孩子终于开窍了。再加两把火也就好了,于是点头道:“王上英明,世凯也是难以置信,此子身受大恩,居然如此,其必不得好死,王上若要一统日本,如今正是天赐良机。”

大正腾身而起,心中泛起滔天巨浪,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加上他特殊的身份,他心中在想什么,袁世凯一清二楚。

见效果已经达到,袁世凯起身道:“王上,时候也不早了,世凯言尽于此,也该告辞了。”

大正回过神来,有些手足无措地道:“大人慢着,大人,小王诚心请教,小王如何是好?”

袁世凯几乎无法抑制自己的笑意,面上当然还要做出义愤填膺的样子扶着大正道:“王上放心,一切有皇上做主,世凯绝不会坐视宵小轨迹得逞地。一切,待世凯见过乃木将军再说吧。”

“好,好……”大正擦了擦汗,不住点头道:“一切有仗大人……”

第二天,袁世凯见到了来拜访的乃木犀典,他倒还好说,人虽比大正稍聪明些,但有大正的铺垫,哪到他不信,而且袁世凯所言的,离事实虽不中亦不远矣。

乃本犀典接受了袁世凯让他再等两天,两天后必有王命的建议,回去有所准备了,袁世凯也向他表达了支持之意,声言如果军部有人不听话,赤城山的两个镇可随时供他调遣。

乃本犀典感激地鞠躬,登上马车的那一刻,突然热泪长流,回过头来道:“先皇一去,乃木其实也早就该去了,只是逆贼未死,天皇年幼,乃木不敢先死,如今有了大人,乃木也放心了。”

见他情绪激动,袁世凯当然无意与他计较什么名分上的事情,安抚了几句,终于把他打发走了。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着大隈重信交出造谣者来了,无论他交什么人,交不交人,他都完蛋了,背叛袁世凯的人不可能有好下场。

日本政府对造谣者的公开审讯应袁世凯的要求,在东京最热闹的广场上举行,千人万人人头攒动时,大正国王与袁世凯,唐绍仪,大隈重信高居上座,看着被当局逮捕的黑龙会东京地区高级头目两人接受法国的审讯。

两人对造谣事实供认不讳,但死都不肯说出谁是主事者,随后被押赴刑场枪决。

大正国王终于知道,袁世凯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

两天后,大正国王颁赐谕旨,以治国无能罪名诏赐大隈重信死,大隈拒绝领死,声称日本乃是君主立宪国家,国王谕旨无用,有用的是法律。他的说法,支持者有,唾骂者有,双方几乎是人数相等,而乃木犀典紧急调来的近卫师团已经在东京城外开始集结。国王的谕旨一道接一道的来到,一条一条地将大隈重信勾结松平叛逆的罪行剥了开来,近卫师团开始开进东京,并执行戒严。

下午,陆军部传来数名元老将军自裁身亡的消息,大势已去的大隈重信自杀,第二天,黑龙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厉行取缔。

桂太郎的党派认为是组阁的好时机,但国王却迟迟不举行大选。他急得去找袁世凯要求向大正提出组阁要求,但他哪里知道大正不任命新首相正是他的建议,被袁世凯以自己不便出面为理由搪塞。袁世凯给他的补偿是赶快在戒严期间把东京地方管起来,随后再谋求再进一步。十天后,桂太郎被任命为临时政府首相。

军方由于此次事件,正是分裂为两派,乃木派和寺内,山本派。前者以东京为主要势力基地,后者则是长野,中间隔了一个中国驻军。

山本在长野组建临时政府,史称长野政府,日本本洲岛进入了三分天下,三家都亲华的时代。

当年五月,康有为的宣传线人员开始展开日本工作,首先取得突破的是长野地区,日华亲善党正式组党,当年吸收党员人数突破四百。

东京地区的中华会馆也开始投身政界,娶了日籍小妾的中国人开始有计划的在日本政坛活动,并在桂太郎的庇护下发展壮大了起来。到本年度为止,中国父亲,日本母亲的混血儿小的乃是刮刮坠地的婴儿,大的已经有五六岁了,数量已经突破了千人,并且还在渐渐的扩大着。

次年农历新年的时候,大正颁布诏谕,命令全国各中小学必须悬挂由中华帝国宣传部印发的两套标准像,分别是当今圣上和至圣先师文宣帝君孔子的画像。若发现有损毁或是拒绝悬挂的现象,校方负责人入狱。

而京都以西的方向,自然是松平志男没有能力一口气吞下的,他也缺少兵力控制,在这样的局面下,关西地区出现相当数量的自治城市,当地大豪在外来势力的支持下,慢慢建立自己的势力。

既有了东京地区的先例,到了半年后,日本两岛的其余部份,各公共地方及学校等场所,全部要悬挂宣传部印发的画像,并增设皇国教育课程,由中国宣传部派出人员,以及日本要地归化文人担当政治教员,这项课程凌驾于所有课程之上。

所有的出版物在这些人的检查下,全面开始修改有关古日本的神话。当然,这个步骤只是在关西自治地区,相当数量的现代大名们开始以迎娶中国女性为荣,并纷纷在南面的岛上找寻靠山。

日本终于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切,都是在袁世凯领导下的理藩院日天事务局的指挥下进行的,理藩院,陆军部,海军部,宣传部四部门合作,终于使日本进入了新日本时期,而袁世凯,也被尊称为“新日本之父”。

1903年的时候,东海总督府下增辟兵役司,开始在本地区征兵。

这些都是后话,日本的变数远不止于此,19O2年当年的国际上,大事层出不穷,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爱德华七世的登记典礼,英国迎来了一位新国王,也迎来了他们的维多利亚级战列舰的服役。

在亚太地区,德国人终于开始发动,他们的太平洋舰队正式租借了属于荷兰的印尼坤甸港,开始控制爪洼湾海域,北面威胁新加坡,南面威胁澳大利亚,为首的,是去年刚刚服役的,分别由海参崴汉堡船厂和福建伏尔锵船厂制造的四艘普鲁士及战列舰。亚太局势也进入了新时代。

第256章 与时间赛跑

新上任的德意志帝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是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上校,因为种种原因,德国不得不派出一个上校来指挥一支拥有四艘普鲁士级战列舰的舰队,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德国海军的起步晚以及没有经过重要的海上大战的缘故。

在本年度也就是19O2年,经过疯狂的扩军以及疯狂的生产,德意志帝国的第一舰队亦即守卫德意志北部海疆的舰队,已经拥有了一支以17艘战列舰(7艘普鲁士级,1O艘老舰),1O艘大型巡洋舰以及26艘小型巡洋舰规模的大舰队,虽然还不能与大英帝国比肩,但是与西方的邻国法国相比,德国人的实力已经占有不小的优势。

而如今,在远东方向,德国人也开始了他们向大英帝国海军挑战的步伐。为期二十五年的坤甸港租借协议其实是一揽子协议的总称,包括绅甸港的改造,加深,岸防,战舰维护,仓储,补给,岸上生活设施等一系列工程,对于爪哇岛当局来说,这一系列工程可以给这个岛带来无限的利益,并使坤甸周边迅速的完成从近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而且考虑到荷兰王室和德国皇室的友好关系,这一揽子协议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从谈判到签署的全部过程,使得它的曝光仅仅比德国人的工程船向着亚太方向进发早了两三天而已。

不用说,德国的太平洋舰队所针对的目标无外乎是以香港为母港的中英联合舰队,以及随时可能从马六甲海峡驰援而来的印度洋舰队,作战任务的繁重使得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大大增强,以四艘与无畏舰同型的普鲁士级战列舰为首,配备十三艘大小巡洋舰等附属舰只。这样一支水面力量的出现,已经威胁到了大英帝国全力维护的远东地区的平衡。

这是巴格达铁路计划失败之后,德国人不得不放弃科威特港计划后的一个补偿性计划。

这就有一个新问题。由于德国人的太平洋舰队目前只是暂时停泊在伊势湾中,要坤甸港真正发挥战力,起码要到一年后,在此之前,英国人有大把的时间来对太平洋舰队形成合围。

中英联合舰队自从科林伍德号这艘皇权级战列舰之后,再也没有得到新舰的补进,而印度洋舰队由于作战任务轻,也仅有一艘皇权级压阵,英国人在亚太印度洋地区的水上力量已经全面落于下风。英国人面临的有两个选择,其一是迅速从本土舰队或是海峡舰队,或是更次一级的地中海舰队调入新舰补入印度洋舰队或是中英联合舰队,但是这种增调需要时间来度过适应期。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向中国人购买新舰,补入香港的舰队。在东方的皇家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的船台已经完全被中国人的订单所填满之后,这种方法需要外交上的努力。

而且随着德国人在远东的两个造船厂的全力开工,这种在远东的军备竞赛从长远来看,大英帝国的弱势是无可避免的。尽管在越南有一个重要的盟友法国,但是法国在越南根本没有足以支撑大型船舶制造和维护的设备和人力。即便有,糟糕的安全局势也迫使海军部不得不放弃这一考虑。

除开南部的印支大区尚算安全之外,北部的两个大区都己经是一团糟,法国人的情况通报指责在席卷各大城市的越南本地游击军背后有中国人的支持,但是尽管这种指责是千真万确的,法国人也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反应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英关系的重新升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可以的话,中国人的皇家舰队加入英国的阵营,这样远比都两种方式都好得多。只是,这更非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当1902年的下半年,北京再次变得炙手可热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只是如今的外交场上,再也非是过去那种可以左右逢源的格局了。

英国人的外交使团和德国人的商租闽浙沿海两个重要港口——兴泉道厦门港和浙江宁波府宁波港的使团,在这个敏感年份的下半年相继抵达北京,与外交部,海军部,工商部等重要政府部门进行接触,为着各自的利益开始斡旋。不约而同的,双方的条件中,都包含排他性的条款。

这种等若是站队性质的谈判是最叫人头痛的。双方在国内的政界的支持者们也纷纷上书,陈述与两国合作的利弊等等。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指示外交部将决定期限延后到明年再说。

我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南太平洋地区的争端与我的吕宋省安全局势是密切相关的,这是考虑的一环。双方的诚意是另一环,最后一环则是帝国的利益。这是有利的方面,弊的方面则覆盖了安全,工亚,贸易等诸多方面。

随着全国大规模禁绝鸦片的旨令颁行,南部烟土种植地区的行政体系还要再梳洗一便,因为这种东西与既得利益阶层也就是官绅和当地土司等民族利益的相互勾结,禁绝鸦片对当地的局势来说是一乱。

在云贵川桂四省军队与苏鄂湘赣四省军队对调驻防后,这种乱局稍稍安定了些,但是没有大量的既得利益阶层需要共抚,这是国内目前可以说是比较乱的源头之一,这一头虽然对大局造不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长期都要牵扯国防实力在里面的话,就有些不划算了。

所以,在下半年的时候,稍稍放缓了严禁的力度,改为弛禁,政府发放许可种植的牌照给一些较难安抚的少数民族势力,渐次在四省组建了医药司,开始从医学角度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国家定量收购的方法来给种植者一点点有限的且逐年缩小的甜头。

并在四省鼓励民间资本及国外资本进入鸦片药用提炼工业,相继在四省出现了本土及美国资本地化学公司,以提炼鸦片为经营手段。供应国内及海外的医药市场。

消化不掉的鸦片,则由国家部分统一储藏,部分统一销毁,以作权宜之计。并派去干员,统一处理此方面事宜。

禁绝烟馆,禁绝吸食,收容吸食者的配套措施在军方的强力介入下开始全面控制。

所以,在南部与越南接壤的地区,安全局势并不那么让人放心,因为还要防备着外国势力煽动不满看闹事等诸多情况的发生。在南部局势上,也不宜动太大的动作。对英法两国也不能太过翻脸。

合适的时机应当是在花费几年时机把西南地区稳定下来,再言到底站哪个队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改进步骤太猛,许多失意的既得利益阶层还需要安抚,当然不能给境外势力以挑拨的机会。

双管齐下的工作必需进行,攀枝花地区(其时属四川永北厅厅治下)的钢铁企业是我从后世带过来的先知,在与克虏伯公司及美国的钢铁行业进行接触后,选择了联合控股的形式,对当地的钢铁企业进行投资。

美国人的反应最热烈,由于面临着与德国人的竞争,所以美国以卡内基钢铁公司和联合钢铁公司为首的十几家公司合并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与克虏伯公司以及中国中华钢铁公司联合成立了永北钢铁公司,三方注资比例为三三四。

以此为带动,周边地区的配套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都相继开工,通往南部出海口的铁路,北沿至成都并北上与西安的铁路相连,东向与武汉相连,最终并入全国铁路网,形成一个新的资源中心,并迅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以此热点为契机,迅速投入人力,兵力以及资金,对当地的局势进行梳理,将是下一阶段南方工作的重点所在。为此,特别从内阁派出了以工业部左侍郎,张之洞的长子张伯真,并调陕西安按察使端方任钦差提调四省禁烟大臣,配合陆军部西南司主事赏侍郎衔,刚从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毕业归国,走姐夫徐世昌门路调入军部的诸葛云飞,组成西南工作组,全面负责西南事务,三人均戴钦差头街,朝中后台坚硬无比,又是身领大军而来,不怕当地官员不配合。

预估西南的局面全面顺遂,要到一年后,如果英国人与德国人的谈判使团在一年后到来,我的选择余地将大得多。

在眼前,只能拖,并对双方保证目前双方地位,在一年后也绝不会出现倒退局面。

要算帐的话,英国人在亚洲的造舰速度是搞不过德国人的,英国人的谈判目标也表明了这一点,英国人希望将皇家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的四个船台扩大到六个,并谋求在山东沿海附近觅地开设新厂,后一个要求当即被海军部拒绝,理由是离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母港威海过近,不允许增设由外国人控股的船厂。

而英国人转而求其次,请求收购江宁的金陵造船厂进行改造,亦为海军部拒绝,理由当然不能明说,只是用内河造船厂,朝廷另有考虑不便向外资开放的理由搪塞。

实际原因当然是下关附近的潜艇制造厂建设和改造正是最关键时刻,哪能这个时候给英国人插一脚?

英国人无奈下,只得接受一年后再行考虑的表态,并在得到伍廷芳在一年之内同样不会与德国达成相关协议的承诺后,安然离去。

英国人向来在这里予取予求,今次是第一次尝到了闭门羹的待遇。他们的心理也许会起一些变化,但是这是必须的,或迟或早,他们都必须调整他们的态度,这是一个新兴国家,尊敬是必需的。

相比较而言,德国人的要求则实际的多,他们只是想租借两个港口而已,并且承诺负担所有的工程费用,并额外与中国分享数目可以商榷的中国人急于得到的工业核心技术,德国人甚至还提出了一个五十七项工业革新的条目列表,让工业部的代表当场挑选二十四条。

涉及的门类五花八门。造船业和钢铁工业是工业部的人最垂涎的,但是,这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一个一年的拖延期定下来后。暗地里给了德国人一点好处,就是高雄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承担向德国舰队提供补给的任务。其余的问题,待一年后再商讨。

双方在表面上都没有得到好处,但是都还留存着希望,所以,双方代表团回国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分别发表声明,对中国君主和政府坚持和平亚洲的政策表示赞赏和理解。

就这样,德国的太平洋舰队又获得了一年的领先发展时机。虽然在这一年里,英国人多管齐下,已经开始充实香港的联合舰队以及驻扎在孟买的东印度舰队。但是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迅捷崛起态势的德国北海第一舰队,他们有两方面的任务要做。

与此同时,德国人放弃南美利益的变数也开始发择作用,美国与英国这一对关系独特的国家,开始在南美问题上断断续续发生了矛盾,在德国抽走在美洲的力量之后,智利这个关键国家的争夺成了南美的一个新变化。一向亲德国的智利在德国渐渐将南美利益降低到次次级之后,开始成了美国和英国的争夺目标。

巴西和阿根廷这对双雄也开始武装着自己的海军。在这个海军的时代里,没有任何一个有海岸线的国家会放弃自己的海军。

在中美关系上,本年度也开始趋向更热,随着建筑业得到了上海道的两个外国人街区改造工程后,钢铁企业和矿产工业又开始进军中国,应此热潮,《格利法》正式被废止。经过双方夏威夷问题的谈判后,双方各自做出让步,中国每年给予五十个美国企业以国民待遇,而美国则承诺在美国领土上,华裔移民的国民待遇,并将在美洲的移民事务上,给予华裔移民特别的指导。

双方的官派留学生合作计划也开放到全专业,而并非像过去那样,限制进入某些特定专业。

而随着中央级各部的重新配置,新的谕命也开始要求各部各自组建本专业领域的中高级人才培养院校。是以本年度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各种专科学校开始在各省出现,其中以工业门类的技术院校最为受欢迎。

飞机成了最热门的新宠,随着莱特兄弟能够通过他们的产品将人类在空中停留超过半个小时之久,这种东西的原理也开始渐渐被国人知晓,全国各地都有人自制属于自己的飞机,虽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惨剧,但是幸而早期的飞机并不能飞翔太高,所以伤害也来的轻一点,一些有钱人的年少子弟,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成功者相继组建企业,包含有杭州吴氏家族的源翔飞机公司,福州莆田叶氏的青宇飞机公司,台湾板桥林家的宇宙飞机公司等等,南方人的富庶和聪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点。

退役的飞艇飞官更是这种东西的爱好群落,在离开了飞行的岗位之后,对蓝天的眷恋和瘾头被这种新东西所吸引。有过飞行经验但缺少大额资金的他们,在飞行培训方面占了头筹,北方就相继出现一些私立的飞行学校,以一两架飞机为设备,赚取爱好冒险的年轻人的钱。

民用的航空器运输则仍是由飞艇为主导,最远的航线目前是从北京到广州,全程经停济南,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时速虽然只有四五十公里,但仍然是吸引了不少人流。属于齐柏林和皇家名下的太原齐柏林公司开发出适合载客的大飞艇,从中赚项不少。

国内的这诸多变化都催生了工业的持续大爆发,钢铁产量在1900年突破五百七十万吨后,在1902年便突破了入百万吨大关,雄心勃勃的张之洞立下了宏愿,要在两年内突破千万,以此为标志的工业兴国工程也正式全面爆发,工业已经成了年轻一代的整体呼声。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的农业利益,以大地主及部分官僚为主体阶层的农业利益阶层,开始在新儒党内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硬性的要分的话,农业,工业,中间三派几乎可以形成三四三的比例。

几乎每年的新儒党年会上,都有代表提出朝廷决策应当适当向农业倾斜,但每次都会以争论收场,每次都需要我亲自发言来结束争论,次年当然会调整些许倾斜政策,给农业利益一些安抚,但第二年情况也依然故我。

中国这个农业立国了几千年的大国,第一次出现了足以对农业形成威胁的工业规模,并在政治上得到了体现。

商业利益也开始进入政坛,在允许地方士绅进入乡老会并事有一定参政权力的地方行政新体系建立后,一些通衢大城,往往除了新儒党某某府党部之外,在对面就有相应的党派唱对台戏,双方以孔庙为核心,依附而建,这些城市的孔庙附近,往往都是新生政治力量的聚集地。

商人的全国党派性联盟叫中华商绅朕会,并依托经济实力,在大城市附近的乡镇行政单位中,依靠财力获得了选民的支持,在基层层面上,商绅联会的人士几乎占据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所有基层行政权力。

这些变化,都让我有些忐忑,又有些欣喜,可以说这都是我一手引导出来的,而将来新儒党由于利益而出现的拆分也是不可避免,党派政治似乎从没有离我那么近过。

除了上述两个党派后,长江沿线的工业发达地带,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工人组织,只是由于没有一呼百应的人物,所以工人的组织以地域性划分,什么江宁船工联,苏州织工会等组织层出不穷,这都是拜朝廷开放党禁谕旨所赐。

党派的引导性工作统一交给了拆分后的教化部,在党派注册,管理等方面,教化部起到了一个全国各党派的总体管理职责,当然,他还负担有原先的全国思想体系管理,全民教化等事宜。而拆分出去的宣传部,则分管出版物,艺人管理等琐碎的行政事宜。

移民和归化争务随着近年来朝鲜,琉球,日本,天海这几个藩属国的请求规划人数增多,逐渐也开始重要起来,目前设在新蜀省东宁府的东海教化司,这项任务几乎成了第二大的任务,也开始出现了拆分的必要。

随着国家渐渐的迈向历史从未有过的局面,政府机构的扩大自然是势在必行,在人力方面,也使朝廷官员中,有过外国行政体系历练的官员比例逐年上升。这是一个渐次淘汰的过程,像明年的科举考试,我就打算颁行新的谕旨,所有的新进士,都要去往新政效果最明显的沿海地区及新蜀新湘两省进行一年到两年吏员的历练,然后再分派官职到其他省份去。

国内各种变化,本身是由工业化催生而来的,如今反过来又刺激工业发展,各种新的需求催生出新的工业企业,当然,民间自主的占了大多数。譬如受大宗物流的需求刺激,民营的船厂在长江沿岸和福建台湾等地就出现了不少,虽然目前最大吨位不过是两千余吨的货船,但是随着需求的渐渐扩大,技术的进步也是必然的。

这个国家如今正在与时间赛跑,国内发展如此,对外关系上也是如此。虽然国家相对来说起步比别人要晚,但是起步晚也有起步晚的好外,起码可以直接拿来主义,在少量的时间内完成别人许多年要走的过程。

同时还在与其他国家赛跑,与自己赛跑。这场已经越来超偏离预定赛道的赛跑,正在渐渐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

第257章 危机与机遇

随着大英帝国海军大臣的走马换将,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忠实信徒,负责维多利亚级战列舰设计制造的皇家海军现役海军上将费舍尔勋爵出任新的海军大臣,开启了皇家海军的一个新时代,第一次由一位现役海军上将出任海军大臣。

这也显现出皇家海军将更富于攻击性的信号。

在此之前,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参与过重大的海上战争了,虽然从实力上来说这个国家的海军独步全球,但维多利亚时代的长期和平环境造成了海军内部的懒散气氛的蔓延,领导层头脑僵化,思维迟钝,在应付咄咄逼人的新兴国家的挑战方面,不能显现出与皇家海军实力相匹配的威严。

费舍尔勋爵对海军的改革,正在渐渐开始,首先的标志便是全新的维多利亚级战列舰的服役。

从舰体炮位布局上以及武器配备上进行的小规模修改,以及在侧重部位的防护装甲上的修改,使得一些次要部位的装甲被取消,增加了鱼雷的释放口,五座双联装十二寸火炮也改采用维克斯公司的mankx型舰炮,增大了射界和射程。十七公里的有效射程和上下三十度水平正负一百五十度的射界,使得维多利亚级对比之前的无畏级,效率增加了不少。

最妙的是海军方面只有四艘无畏级的订单,其中有三艘卖给了中国人,而从情况届得到消息,德国人在本土生产了四艘本级,三艘改进型,又在远东生产了四艘本型,总共十一艘次于维多利亚级的战列舰,对于德国海军的财政来说,已经造成了负担。

以每艘一百七十八万英镑左右的造价来看,德国人已经在这两年投入了两千万英镑左右的海军经费。并且这些年德国还陆续有一些装甲巡洋舰下水,加上拓宽基尔运河的开销,德国人这两年花在海军上的钱不会少于三千万英镑。这个数字不是一般国家可以负担得起的。

与维多利亚号相匹配同时下水的是大型装甲巡洋舰无敌号,这种被定位为战列舰队的守护者,侧翼掩护者,舰队侦查者等角色的排水量在一万七千吨的大型巡洋舰将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