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女-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兆的尚书右仆射府,卞之和气急败坏地喝道,质问着瑟瑟发抖的属下。
他希望他听到的事情,是假的。六路转运司只有三百多个漕帮子弟。以防万一,他出动了这五百护兵,就是为了将转运司这一事办得漂漂亮亮!不仅要阻止沈华善顺利平乱,还要夺得这一大批粮草,还要将六路转运司的人全部歼掉……
这才是他预料中发生的事情,是他安安稳稳在京兆等待的结果,可是现在,属下们惊慌失措地将最终的结果告诉他:“六路转运司在太和歼灭了五百黄衣人……这个事情。已经在江南道传开了。帮助他们的,据说是大永的士兵,但确切是哪一卫的兵士,没有人知道……”
这怎么可能?!那些可都是从西燕军队中层层选拨出来的士兵,是西燕皇帝司马昊手中得到的五百皇族护兵,也是他们家族历代为司马皇室尽忠所拥有的最高荣誉,怎么会在太和这个地方,就被全歼了?!
卞之和感到自己要崩乱了,这个结果。他无法接受!
“冷静点!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卞传肃看着眼神狂乱的卞之和,这样喝道。
“父亲。怎么冷静!五百皇族护兵啊!那将会是我们在京兆的最大倚仗。皇上交代的事情没有完成……”卞之和下意识地反驳道,声音里有压抑不住的颓败,在看到卞传肃墨黑的脸色之后,猛地消了音。
他忘记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都不能将自己家族的真正身份说出来!家族的使命、血统的荣光、皇上的交代。他的心中一直记得这些,也一直早遵循着这些在大永前行。可是如今,五百皇族护兵被歼,他真的控制不住了。
卞之和心中所想的皇上,不是大永的皇上上官景安。而是西燕的皇上司马昊!
卞之和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西燕人。而不是大永人,而且他心中也牢记,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去的!在他刚刚启蒙的时候,父亲卞传肃教给他的,就是有关家族的历史和使命。
这一点听起来不可思议。一个刚刚启蒙的孩童,怎么能牢记这样的事情?可是他的周围全部都是这样的人,他的父亲、叔父、堂兄弟们,都是这样的。在卞之和出仕之前,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从刚刚启蒙之时,就开始被灌输的观念,不管他出仕之后遇到了什么,都是不可改变的。这样的洗脑过程,是最成功最持久的。在此后几十年里,卞之和都牢牢记住,他们家族的使命。
卞家,是西燕皇族撒在大永的探子,也是西燕皇子迄今培养的最成功的探子之一。以一个家族为探,这是西燕早几代皇帝的计策,就是为了收集大永的消息。以西燕皇族暗地的供给滋养,卞家得以在大永疆域上繁衍生息。
原先,卞家只是为西燕皇族提供一些简单的消息,因为他们所能接触的大永政军事务实在有限,西燕皇族也没有想着卞家能在大永有什么作为。可是,事情在卞传肃这一代,发生了变化。
因为卞传肃进士及第,成为了大永官场上的一员,这让西燕皇族看了另外一种可能,他们猛然认识到,他们早年埋下的探子将会有更丰厚的汇报。
从卞传肃、卞之和到慕妃,这背后,都有西燕皇族在相助推动,卞传肃、卞之和的仕途顺遂,可以给西燕皇族送去的消息,就更多,层次也更高。
司马昊登位之后,对卞家的倚重,就更深了,因为他有一统西燕和大永的野心。卞家,是他选中的利剑,是要用来划开大永咽喉的利剑!
为了以示对卞家的看重恩宠,司马昊还从他的皇族护兵中,选出五百人,让卞之和驱使,助卞家在大永行事!
这就是卞家的历史和使命。
可是如今,这五百皇族护兵,竟然被歼灭了,这该怎么向皇上交代?
第四百一十章 慈不主兵
“将事情汇报给主子知道!向主子请罪!那五百皇族将领怎么可能会被轻易歼灭?这当中肯定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卞传肃没有像卞之和一样失了分寸,他在想着补救办法。
“父亲,那些皇族护兵,会不会暴露了?会不会成为隐患?”想到这个可能性,卞之和心中感到更加忧虑。
“你多虑了。大永的士兵和招讨司的人,怎么会知道皇族护兵?如今那些转运司的人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就说明这一点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知道了,还能怎么样呢?现在有河内道的动乱,大永绝对不会想在这个时候和西燕动干戈的,就算再大的事情,也会掩了下去。”
这个判断,卞传肃很有把握。
“那么时机是否成熟了?趁着河内道动乱,主子大业可成……”卞之和想着河内道已经乱了起来,除了这五百皇族护卫,他还派出了不少人手前去河内道,想必河内道的局势,会比现在更加乱。
“时机是否成熟,还需等主子决断。只是皇族护兵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之前的计划,必须调整了,局势更加紧迫了,时间必定要提前了。”卞传肃的心中,并不轻松,他总觉得,似乎有人要扼住他的喉咙了。
这是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此刻,在河内道带着五万招讨司士兵的沈华善,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危机。他在河内道面对的场景。和他在京兆任职所面对的,截然不同。
南阳州,是河内道属下的一个中州。距离河内道动乱的郑州、鄂州和晋州三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南阳州靠近汉水,州内河道众多,是个物产丰饶的地方。只是从五月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干旱,使得这里的河道水位急速下降,有的河道都几近干涸,甚至渡船河口早就停运停用了。
这里。正是招讨司五万士兵的临时驻扎地。
招讨使沈华善和行营都统张戈,正在主将的帐幕内,商讨着五万招讨司士兵目前的状况。这些状况。在沈华善离开京兆的时候,就有所考虑和担忧,然而当这些状况出现的时候,沈华善的心中仍是无比凝重。
以文官权臣为招讨使。这是大永历来的做法。所谓招讨使。大约相当于监军的作用,在动乱之际,作为临职,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名义上,招讨使和行营都统分领招讨司事,共同平乱,但凡出兵计划、对阵策略。必须有招讨使和行营都统同时通过才能实行。
实质上,领兵作战。出兵歼敌等事宜,主要是行营都统的职责重任。兵者,乃武将之事。招讨使只是监督而已,不然文官主兵,以外行来带领内行,战事必败无疑。毕竟,文能提笔做重臣,武能上马成良将的,能有几个人?
对自己这个招讨使的定位,沈华善很清楚他。他最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辅助、配合、监督张戈种种军事行动的,只有令人通力配合,在行动上高度一致,才有可能平定河内道的乱局。
“三营和六营的中郎将和士兵,似有不妥。这几日,他们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很多,显然是在拖着日程。这两营有不少士兵认为,迢迢从江南道来到河内道平乱,心中有牢骚,又加上河内道干旱,饮水供应逐渐紧张,士兵们怨气不少。若不及时阻止,我怕会波及到整个招讨司。”
张戈皱着眉头说道。上阵士兵们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若是他们对平乱有抗拒之心,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须知招讨司的五万士兵,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卫。
这些怨气,就像疾病一样,会感染扩撒开去的。必须立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张戈才建议临时驻扎,和沈华善商量对策。
宁可迟一两天赶到郑州等地,也要将此隐患拔除了。
沈华善的脸色,比起张戈来,轻松不到哪里去。这个情况,他在离开京兆的时候,就想到了。自己和张戈,都是江南卫的将领,却要带着江南卫的士兵,前去和古大存汇合,以平乱河内道的乱局。
这肯定是有硬伤的,在江南卫士兵的心目中,自己和张戈就是外人。外人来带领指挥,他们心中怎么会没有意见?这些牢骚、怨气,说到底就是“不服!”自己和张戈,没有和他们相处过,没有和他们一起经历浴血奋战,他们心中怎么会服?
可是,招讨司制度,乃是大永的军纪法度,这和大永军队的九卫军制是分不开的。大永各大卫的大将军、副将军轻易不得离开驻地,而他们之下的中郎将,又没有足够的官阶和威严来带领招讨司,所以招讨使和行营都统,必定是另选文武将的。
这是军法军制,就算这些士兵心中不服,也得服!
“这两营的情况,我也注意到了。三营中郎将段宏和六营中郎将柳兆良,乃同乡,又跟随同一个师父学艺,就是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他们的想法和行动都是一致的。段宏的妻子在江南道,即将临盘,所以他对出征河内道很有意见……”
沈华善说着这些话,将张戈不知道的情况一一道来。除了斥候、辎重卫队等万余人外,招讨司的士兵,共分为十大营,每营三千余人,以中郎将为统领。这十个中郎将的情况,陈成和如流处的人员,都已经将能搜集到的资料汇报上来了。
因此,段宏和柳兆良的情况,沈华善才能这么清楚。
“不过,段宏心中虽然有意见,却不至于会故意煽动这些士兵们,我怀疑,是这两营中有人,故意以用水的紧缺,来激起士兵们的怨气。借此来策划士兵们哗变!”沈华善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他这个话,令张戈原本就紧皱的眉头,更是一字型地拢在了一起。
若说带兵主将,最怕的是什么,除了凶悍的对阵敌人之外,就是士兵哗变了!士兵哗变,是完全不受控制的情况,造成的恶劣影响和严重损失,有时比外敌入侵更甚。
对于带领这一次招讨司士兵会出现的可能,张戈心中也有估量,可是没有想到,他们都还没有去到动乱的郑州、晋州等地,就要面临着可能会出现的士兵哗变,他的脸色可以用墨黑来形容了。
解决这种危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震慑!士兵哗变,必定有人出头煽动、策划,只要将这些人揪出来,重重惩处,别的士兵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士兵们涌动的心思,必定就能遏住了。
现在,时间紧急,必须马上去查探究竟这些人会是谁……
“这十几个人,我在江南卫的时候,就留意到了。这一路上,这些人都不安分。这一次临时驻扎之前,我已经派人通报下去了,这将会是招讨司到达动乱之地的最后一次停留。若我估算没有错的话,他们一定会趁着这次驻扎联合在一起的,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今晚的驻扎,必定会有事情发生。”
沈华善的声音没有什么起伏,他将一张纸递给了张戈,上面写的,就是他说的十几个人。这是陈成和如流处观察了一路,最终得出来的名单。
沈华善相信,这十几个人,必定和三营、六营出现的情况有关。他虽然不懂兵事,却知道一点,政事的谋划和军事的策略,有诸多相通之处。他故意将最后一次停留的消息散布出去,就是要逼得这些人不得不动手。
只要他们一动手,自己和张戈就有了立威的理由,才能震慑招讨司的士兵,此后他和张戈带着这些士兵去平乱的时候,才不用担心后背隐患。
慈不主兵仁不掌权,这话,此刻沈华善是相信的。尤其是在即将到达动乱之地的时刻,招讨司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事情!
今晚的南阳,就算是浴血,他也一定要将招讨司的事情在这里解决!
当沈华善和张戈在商量着对策的时候,招讨司各营中,也有士兵在窃窃私语,然后打着各种手势,似乎在传递着某种行动。特别是在三营、六营,骚动得更厉害。
在三营里面,有士兵附在中郎将段宏的耳边说道:“其余营有消息传来了,今晚亥时三刻……”
段宏的神色变了变,点了点头,还回了个手势,这是一切照常进行的意思。。
那么士兵离去之后,段宏想到今晚即将发生的事情,开始忐忑起来。可是怎么就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呢?
远离了江南卫,对招讨使和行营都统不信服,用水又一直紧张,三营士兵们的蠢蠢欲动,这些情况,他都是知道的,却没有阻止。
因为想着家中即将临盘的妻子,心中也是满腹怨气。
可是,半夜暴起杀主将,真的要做到这一步吗?士兵们刚刚说的时间,就是其余各营士兵准备哗变的时间。
这种忐忑,在段宏的心中不断生起,让他感觉透不过气来,只能在营帐外踱着步。
这个时刻,忽然有个慌慌张张的士兵撞了他一下,这个士兵说出的一句话,却令段宏脸色剧变胆战心惊。
第四百一十章 犯令当诛!
那个慌失失撞上段宏的士兵,在忙不迭地道歉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招讨使大人有言,亥时三刻,凡事三思而后行,想一想江南道未亡人的不易和遗腹子的艰难。”
这句话,透露出来的讯息,让段宏的脸色剧变,如死灰。
亥时三刻,说明士兵们晚上要做的事情,沈华善早就知道了,还知道了准确的时间。
未亡人和遗腹子,指的,是段宏即将临盆的妻子,也指,这一次士兵们要做的事情,必不会成功,泄密则事败,等待他们的,绝对是死路一条。
生,留着一条命回去见江南道的妻儿;死,参加一场结局早就注定的士兵哗变。这是摆在段宏面前的选择,也是沈华善给段宏的一丝生机。
士兵哗变,这样大的事情,必定是要用雷霆手段去镇压的。在亥时三刻这个时间泄露出去时候,参与哗变的士兵,必死无疑!这是为了招讨司的稳定,更是为了河内道的稳定!
没有鲜血的震慑,怎么会有稳定?霹雳手段菩萨心肠,这句话,当年镇远公简向东曾对关内卫大将军严律政说过,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主将领兵的不二法则。
然而想到段宏即将临盘的妻子,想到段宏从军以来的表现,沈华善愿意给他一个机会,端看段宏,是怎样选择了。
“段宏,是个人才,希望他不要走错了路才好。”军帐内,沈华善开口说道。他的身边,站立的正是陈成。也是慌慌张张撞上段宏的那名士兵。
“老太爷仁心。”陈成笑了笑,将腰弯了弯,回答的语气十分恭敬,陈成知道沈华善的心思,是想给段宏一个机会。
段宏和柳兆良等人的举动,已经在张戈亲信士兵的严密监控之下,不管段宏作什么样的选择。他们都能迅速应对,不会影响这一次立威立信的效果。
而且,从段宏的表现来看,他的选择,绝对会符合老太爷的期望。此刻陈成也明白了。沈华善为什么让他对段宏说那句话,原先这不是在冒险,而是收拢段宏,为立威震慑一事,取得更好的效果。
陈成再一次佩服沈华善毒辣的眼光和对事情的准确预测。有了段宏的选择,今晚的事情。会更加顺利。
亥时三刻,也已经很深了。九月的天,南阳这里连虫鸣声都没有了。招讨司驻扎营地里,一片沉寂。
就在这样的沉寂中,忽而起了一声短促尖厉的号响,划破了驻扎营地的沉寂。这一声短号。使得驻扎营地瞬间动了起来,而且是十个帐营同时动了起来,这一切,就像这十个营帐突然被施了法术一样,整齐划一。
随即,营帐内突然出现了亮光,其中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响。还有士兵打斗的声音,未己,空气中便有隐隐的血腥味了,而骚动在不断持续。
与其他营帐的骚动相比,三营的营帐显得有些平静。帐营内的气氛极其低沉压抑,怒意、恐惧和难以置信,这样的情绪充斥在营帐内。
“谁都不要妄动!若是谁敢再动一下,下场就和姚黄一样!谁都不能再动!”段宏手中的刀还在滴血,而他的身边,则趴着一个人,一动不动的,身上正流着血。
从那个人的衣着来看,应是六品果毅都尉,这在招讨司的武官体系里,官职不算小了,仅在各营中郎将之下,协助中郎将管理各营的士兵,在士兵中的威信不低。
这一动不动还流着血的人,就是段宏口中所说的姚黄,也是三营的果毅都尉,也正是这一次三营中游说、煽动诸位士兵哗变的主要武将。平时紧紧跟随着他的十余个士兵,也是最积极响应、动员的士兵,此刻脖子上,正被锋利的大刀架着!
手握大刀的士兵,正是段宏的亲信士兵!
三营的士兵们,震惊地看着这眼前这一切,心中恐惧不已,一时间没有任何动作。他们当中,有人知道姚黄为什么会死、这些士兵为什么会被刀架着,却也有人对这一切懵然不知。
自从离开江南卫,姚黄和这十几个士兵,就若有似无地将愤懑、怨气传给身边的士兵,也在断断续续地说着这次前去河内道平乱的种种不是,这就令江南卫士兵们的心思有了很大的躁动。
本来,这些江南卫士兵,对于前去河内道平乱,是没有什么抵触情绪的。士兵,必定是依照军令而行的。可是被姚黄及这些士兵这么一说,又加上进入河内道之后,用水的确紧缺,他们就开始想念在江南卫中的日子了。
心思有了动摇,就很容易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原本只是部分士兵在抱怨河内道干旱用水紧缺,不知道怎么的,渐渐就变成这越来越烈的怨气和反抗情绪了。
“前来河内道平乱,根本就不是我们江南卫的事情!河内卫还有十二万兵马呢,为什么不从中抽调士兵作为招讨司的去平乱?那是河内卫的士兵知道,郑州、晋州、鄂州已经不受控制了,去了也是送死的份!”
士兵们还记得,果毅都尉姚黄是这么说的,语气里有愤愤不平。
“就是,为什么要我们江南卫去送死!”有士兵赞同说道,声音里也有忿然。
“我们绝对不能就这样白白送死!我们在江南道还有父母妻儿,绝对不能白白送去!我们一定要反抗!”又有士兵这样说道。
“对的,反抗!主将们不会亲自上阵杀敌,自然什么都不用担心,就是推我们去死……”
以上的这些话语,是在招讨司在南阳临时驻扎之后,姚黄和这十几个士兵对着身边的士兵说的。三营的士兵们就这样口口相递着,那些赞同姚黄之论、有心反抗的士兵们,自然是瞒着周围的士兵的,竟然就这样一直到了亥时三刻。
当那声短促尖厉的号令响起的时候,三营的亮光也起来了,接下来出现的情形,让所有的三营士兵都愣住了。他们的主官,中郎将段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刀砍向了站在他身边的果毅都尉姚黄,只是一瞬间,姚黄就倒地,气绝身亡!
与此同时,那十几个一直鼓动着别的士兵反抗哗变的人,也被周围的士兵,用刀架住了脖子,快得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当然就无从反抗。
段宏滴血的大刀,和厉声的喝语,使得三营这里的士兵,不敢有任何举动。三营这里,有着诡异的平静。
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了,招讨司其余营帐的喧闹,也逐渐平静了。
时间已经来到子时末了,虽然夜已经这样深了,招讨司驻扎地内,却是火光洞亮,那燃烧着的火把,将营帐四周的情况照得很清楚。
沈华善和张戈,站在主军帐的前面,脸色沉肃地看着面前跪着的人,准确地说,是士兵。
在他们面前,跪着近百余名士兵,这些士兵,双手被捆绑着,他们都是参与亥时三刻哗变的士兵,甚至,这当中有人,砍杀了自己的同袍。
这些跪着的士兵身后,是近五万余招讨司士兵,他们全副戎装,站得笔挺,近五万人,却只听到浅浅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在看着沈华善和张戈。
“本使知道,诸位当中,心中或许有怨气,或许会认为,前往河内道平乱,不是你们的责任。可是,诸位是否还记得,你们是军士!你们所穿之衣,你们所进之食,全是来自大永百姓的供养!就是为了有一日,作为军士的你们,能够护佑大永百姓,保大永各地太平!可是如今,你们在做什么?”
沈华善开口了,他的声音并不大,说出来的话语却传到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诸位离开家园,河内道这里又干旱,心中有愤,情有可原,法却不容!你们乃军士,军令如山,将令如山,这个道理,你们不会不知道!可是为什么会有今晚之举?哗变!此乃重罪,祸及家国!”
沈华善的声音加大了些,有不少士兵听到这些话语,都低下了头。
“不管你们是心中有想,还是受人蛊惑,今晚之事,定当重惩!本使当令诸位明白,何谓军令严明,诸位身为军士,不得守,必须死守!不听军令者,必诛!有功必赏,犯令必死!存亡生死,皆在诸位的选择中!”
沈华善的语气越发沉凝,每一句话语,中间都是重重的停顿。
“刘可,二营中郎将,带领士兵反,杀同袍,当诛!姚黄,三营果毅都尉,煽动士兵反,扰乱军心,当诛!……”
一个个的人命,从沈华善口中说出,这个处置结果,令所有士兵的呼吸都顿了一下。
全部当诛!
当这百余人在这些士兵面前被诛杀的时候,那种震慑的效果,是惊人的,所有的士兵都微微张大了嘴巴。
这就是哗变的重罚!这百余个将领士兵,早就违反了军纪,必定要承受这样的后果!——是以所有的士兵都沉默。
《武议》有云:凡诛者,所以明武也。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
第四百一十二章 将才
如今,已经是丑时了,驻扎营地里面的骚动已经基本平息了。在处置了姚黄等动乱的士兵之后,招讨司的士兵都陷入了安静沉默之中。
他们当中很多人,原本蠢蠢欲动的人,直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仅仅是因为远离江南卫或者河内道的干旱,就要愤而起,是多么愚蠢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根本就符合他们作为一个军士的使命。
在那一番说话之后,沈华善又跟他们说了河内道百姓在遭受干旱之后的悲惨生活,又和他们详说了河内道局势若是动乱,将会对大永造成的影响。若是河内道的动乱不能平息,临近的江南道,也断无太平的可能。
“若是天下动乱,何人可以安于一隅?大永承平已久,作为军士的你们,更不可忘记己身的责任和使命!若是轻易受人煽动、唆摆,而置己身使命于不顾,你们何颜何能受大永百姓的衣食?”
“上阵杀敌当勇往直前,马革裹尸还,乃是军士的最高的荣誉!可是,在这南阳,河内道的动乱尚未平息,甚至招讨司还没有到达动乱的郑州、鄂州,你们就同胞相残,甚至有人杀同袍,这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你们可知道,你们今晚所为,全是别人精心设下的圈套?!这是刚刚从河内道送来的急报!二营中郎将刘可,是河内道北路叛军首领刘良的本家兄弟,他们一直暗中有联系!姚黄,和河内道西路叛军也一直有往来。若是今晚哗变成功。招讨司就成了叛军手中的工具,成为加深河内道动乱的罪人!”
军纪严明。在于杀一人,而得活百人警醒百人,更在于,这些人所为,有必须杀的理由。此刻,就是让这些士兵们明白,他们自以为怨气、反抗的背后,是什么在推动!
真正的拢军心,不是在于震慑,而是在于认同!让他们知道,杀一人、杀百人的理由,让他们理解主将所做的理由。才能认同主将所做的一切。这样,在战场上,主将有令时,士兵才会毫不犹豫地地依令行事死而后已。
听到沈华善这么说,士兵们才从血腥的惊骇中回过神来,想到自己竟然听从了别人的唆摆,差点成了叛军手中的工具,士兵们不由得低下了头。心中是又悔又愧,或许还有一丝丝的庆幸——那些有这样的心思,却不敢跟随刘可、姚黄等人行动的士兵们尤其如此。
“今晚之事。只惩首恶并杀害同袍的士兵。另外的士兵,一律不再追究。本使知道,你们当中不少人,也是受人蛊惑,并无犯恶之意,故网开一面。但仅此一次。就只是这一次!参与哗变,是罪及九族的罪行,若是再犯!定不饶恕!”
沈华善这话一下,又惊又愧的士兵,心里一松,知道今晚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若是真的论起来,他们当中不少人,都知道刘可、姚黄等人的行动的,心中却一直在犹豫,参与还是不参与,也没有向张戈、沈华善等主官报告,同样是犯了罪的。
先是百余人血腥的震慑,接着是背后真相的愧疚,最后是不再追究的开恩。沈华善这一番话语下来,使得士兵们开始认同沈华善和张戈的做法,虽则还没有完全收拢所有士兵的心,却是今晚之事所能取得的最好效果。
这一次哗变,让许多将领的心中,对沈华善、张戈这两个主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沈华善军帐内,只有浅浅的呼吸声响起,虽则只有两个人,气氛却十分凝重。
沈华善坐在军帐的正北,他的前面,跪着一个人,头正低垂着。
“起来吧。你能迷途知返,最后还将功赎罪,可以起来了。”良久,沈华善才这样说道,语气很平和。
听见这句话,跪着的那个人才把头抬起来,神情痛苦又愧疚,这人,赫然是三营中郎将段宏!
“末将有罪,因一己之私而耽误军中大事,实在是大罪。姚黄等人,若不是因为末将心中的怨怼之情,也不敢这样煽动三营的士兵。末将虽然知道姚黄等人的行动,却还是想着这样亦可。若不是大人点醒,末将铸下大错尚不自知,心中实在惶恐难安。”
段宏的语气低沉,诉说着心中的愧疚,这也是他这么晚了还跪在沈华善军帐里的原因。
“本次哗变,本该出现大问题的三营,却一片平静。这证明你已经知错了,并且用行动挽救了错误。还在事后,建议本使利用刘可、姚黄两个人,和河内道的叛军联系起来,以激发士兵们的愧疚,这已经是立功了!”
在控制住三营的局面之后,段宏求见了沈华善,说了可以把刘可、姚黄和河内道的叛军联系起来,以激发士兵们的愧疚,让他们认同沈华善、张戈的做法。在军中,恩威并施,并不足够,还要有军纪严明。
段宏的建议,正是说明军纪严明的具体操作。
说实在话,段宏来求见的时候,沈华善既觉得意外又觉得欣慰。在士兵哗变之前,他让陈成去对段宏说那一番话,证明他的判断并没有错。
段宏以往的经历,陈成早就摸清了。他在江南卫的名气不小,十三岁从军,无宗族兄弟,能够做到中郎将这个位置,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军功!从军三十余年来,他立下的军功无数,以勇猛而著称。
这样的一个人,却是过了不惑之年才娶妻,如今他的妻子,即将临盘,那也是他第一个孩子,所以他对离开江南道才会有这样的怨气。
这样的一个人,沈华善不忍心看着他就在这样一场哗变中,没了性命,也愿意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从他能这么快就想到可以用刘可、姚黄和叛军的关系,将哗变的效果,更推向一层,也证明沈华善对他的评价没有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