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田园美食香-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我儿子,我想骂就骂,想打就打,谁能管得着?我看今天这饭,我也吃不下,大姐,你给装些猪蹄带着,就算不给我吃,也总得给你狗剩跟他爹吃吧,记得捡些肉厚的,没净给骨头,”狗剩是她大儿子,比狗蛋大几岁。

麦芽瞧她说的理直气壮,简直无语了。

冬生冲她摇摇头,能把孙氏送走,他们就阿弥陀佛了,别再生出啥事来。

元青也担忧的瞧着她,麦芽对他笑笑,表示自己没事。

孙氏临走时,还顺走了不少东西,当然也没忘了把田氏欠她的钱带上,另外又拿走了陈掌柜送来的一些肉,另外还有些晒干的鱼虾,最后还不忘装了一笼小龙虾,说是要自己回去烧着吃,烧的好了,她也去卖。

田氏都由着她,把好东西都拿给她装上,临了,就是看着狗蛋有些舍不得。

她娘这样厉害,可怜这娃,大气都不敢出。也是,摊上这样一个娘,够他苦的。

田氏一直把她们娘俩送出村子,出了山,下一个村子就是他们家。

冬生瞧妹妹,始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心想她也许真的把过去忘了,否则现在她早该哭着躲起来不见人,“芽子,你在家待着,以后除了我们几人谁来也别开门,我跟元青进山打猎,等猎到兔子,你就有兔子肉吃哩!”

麦芽看着他直笑,“哥,我哪有那样馋,反正家里现在也没啥事,不如你们带我一块上山打猎咋样?”不过话说回来,那只腌制的兔了肉就是好吃,搁在锅里蒸的冒油,再淋上她自制的干辣椒油,把她跟冬生吃的快撑死。

元青摇摇头:“不是我们不想带你去,可那山上危险的很,山路又难走,你还是在家待着好了。”

冬生也同意他的话,那么累,她去干嘛。

“我都还没爬,你们咋知道我爬不上去哩,再说了,不是还有你们吗?实在不行的话,你俩轮流背我好啦,”麦芽甜甜的笑着道。

把元青眼睛都笑花了。

冬生想着妹妹可能心里不痛快,带她去山里玩玩也好。

等到田氏回来,跟她交待一声,反正这会离晚饭还有些时候,三人便一起往后山走去,麦芽非得背个竹篓。

当然了,她要带着,一出门竹篓还是背到了元青肩上,冬生产也不跟他争,只是笑着。

这些天一直晴着,山路也比较干爽。

阳光透着树枝的间隙照下来,映在地上,形成好些个不同的斑点。

元青和冬生身上各背了把弓箭,这里的山就是他们也很少上来,所以不适合挖陷阱,不然隔个几天来拿,猎物不得早臭了。

所以,最有效的捕猎方法,就是各凭剑法。

他们偶尔也会采到一些名贵的药材,但那只是碰运气,不是每次都有收获。

山路爬了一半,他们两个还好,麦芽却累的不行,元青提议原地休息一会。

麦芽把手撑在额头上,眺望前方,“还有多远哪?”

元青安慰她,“也没多远,走过这片林子就成了。”

“哦,那也挺远的,我先补充点体力,”她朝冬生伸手,“哥,把那个小包给我,”其实她已经够舒服的,轻装上阵,所有的装备都是他俩背着。

冬生有些心疼她,女娃身子骨不比他们,加上妹妹以前总是生病,也就是这次醒来之后,身体好了些。

麦芽交给他的包袱里,是些吃食,当然猪蹄还是得回去吃,等她回去,卤味应该浸的足足的,猪蹄也炖化了。

想着那锅猪蹄,麦芽觉得又有劲了。从包里掏出卤花生,还有她事先塞好的葱姜再熏好的鱼干,让他们两个也坐下,一人分了些。

冬生吃着卤花生,赞不绝不口,“这花生真好吃,好香哩,鱼干也好吃。”

麦芽丢了个白眼珠子给他,“当然好吃,我昨晚可是卤了一夜,又挑了半天,一个坏的都没有,不好吃才怪哩,只可惜家里余下的花生还得留着做种,不然我要多做些,给李婶也送些过去。”

元青也笑,黝黑的俊脸上,全是展开的笑容,“我娘今儿还说,你做的包子很好吃,比我做的饭强多了,以前她吃饭很少,那天你娘送去的包子她都吃完了,回头还问我有没有。”

“那有啥,等回去了,你再带些猪蹄回去,我保管她喜欢的不得了,对了还有卤花生,我留了一些,特地让你带回去的,”麦芽对他道。

冬生咕嘟一句,“妹,你也没说给我留点,真偏心。”

元青一听愣了,也不知该做啥反应,眼睛看向麦芽。

“哥,你说只啥呢,”麦芽娇声斥责哥哥。

元青更是窘的不行,“我哪能老吃你们家东西,这样……”

冬生听了他的话,一巴掌拍在他肩上,“你上次不是还送兔子来吗?再说,以前我家也吃了你不少东西,难不成你要一一算清楚?”

“当然不是……只是……”李元青不善言词。

“哎呀,不是就好,哪能算得清,以后说不定还咋样哩,”冬生话里有话。

三人吃完了卤花生跟鱼干,又继续往山上爬,这回有了体力补充,麦芽走的快多了。

一柱香过后,他们来到一块开阔地带,这里的树长的分散些,视野也清楚,地上杂草乱枝也没那么碍事,山路的另一边,是一片竹林,竹山长的笔直高大,有些粗的比麦芽小腿都粗,想必长了很多年。

“哥,我到那边去瞧瞧,你们把篓子给我,”麦芽道。

“你去那边干嘛,那边除了竹子,啥都没有,”冬生嘴上这么说,但还是从元青身上把竹篓拿下给她。

麦芽神秘的笑笑,“山里好东西多了去,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元青瞧着她去的地方离他们也不远,反正这一块地形开阔,都能看得清,再说,他们打猎,她跟的太近也不安全。

麦芽背着竹篓朝竹林那边去了,一路上,都开着分外娇艳的野花,清香扑鼻,一阵风拂过,卷着花香吹过竹林,传出沙沙的响声。

------题外话------

妞们;把花花扔过来吧!

第24章 挖竹笋

前些天,连绵的春雨下个不停,滋生了野蘑菇跟另一种美食:竹笋。这就是麦芽非得上山的理由,还有就是她想上山找些这里没有的佐料。很多的香料,是即可以入药,也可以做菜的。

以前的人,哪里晓得这种长大以后硬邦邦的小根苗,在嫩的时候采集,又脆又提鲜,煲汤最好。想起前世吃过的竹笋炖老鸭汤,那个鲜哪!可惜家里没有鸭子,不行,这下回去她得让娘去买小鸭仔回来,到了冬天就有老鸭汤喝了。

野生的竹笋,生长环境没有干扰,长的都比较细直。要是能拿碗盖着,上面加些重物压,竹笋就不再长高,而是横向发展,会长的很粗壮,口感也会更好。不过这里的土壤显然很肥沃,竹笋长势肯定好的不得了。

麦芽放下竹篓,仔细瞧着脚下厚实的落叶堆。

春笋只在刚刚冒出土一点点,或者完全埋在土里时,才最鲜嫩,如果出土过多,就老了不好吃。

麦芽用铲子把地上的落吉扒拉开,反正这里从没有人采过,竹子又长的那样茂盛,竹笋还不是随处可见,只要沿着大竹子根部的方向为半径挖掘,肯定有。

果不其然,等掀开拳头厚度的落叶,底下的景像令她兴奋了。

一个个很小的尖头,露了出来,有些不仔细看,还很难发现呢。

冬生跟元青在另一片林子,远远的瞅着麦芽蹲在草地上,鼓捣着啥,纳闷极了。那片林子除了竹子,啥都没有啊,难不成她要采竹子?

等到他俩提着三只已经死了的野兔,还有两只山鸡去找她时,麦芽带着的竹篓已经装的满满当当。

“这是啥?”冬生瞧着篓子里包着层层外衣,圆不隆冬的家伙,好奇的问道。

麦芽头也不抬的继续挖笋子,“这是竹笋,好吃的很呢,我都快挖完了,等下就能走。”

元青蹲下去帮她把挖好的笋子都装好,“这东西真能吃吗?”据他所知,它们长大之后,就竹子了啊。

“当然能吃,等我烧好之后,你们就晓得了。”

冬生瞧着那一大篓子竹笋道:“可就算能吃,你挖这么多,就我们几个人也吃不完哪!”

麦芽笑道:“没事,竹笋用盐腌着,能放一年呢!”

见她这般坚持,冬生也没吭声,反正妹妹说能吃就能吃吧。

不过,这么一大筐,份量可是很重的。

他跟元青轮流扛着竹篓下山。

路上麦芽又看见一棵山胡椒树,如今只有花,还没结果子,瞧着这棵树不大,麦芽干脆让他俩把根起了,回去栽在家门口算了。等到秋天,就有胡椒收了。

下山比上山相对容易些,后山坡度不大,太阳还没下山,他们便赶回家了。

田氏见他们扛着那么多东西回来,忙上去接着,“这是竹笋吧,你们扛它回来干啥?”田氏认得,以前上山的时候见过,可这东西又硬又涩嘴,哪里能吃。

麦芽不得不再次解释一遍,“娘,你们都别提意见,等我坐好了再讲行不?”

冬生也道:“芽子都说能吃,我想这东西一定能吃。”

元青也表示赞同,不过他放下东西后,就要回家,说是家里还有农活要忙。

田氏留不住他,只好拿了小瓦罐,装了些卤猪蹄给他带上,麦芽也把留下的卤花生也一并交给他。

至于山货,田氏说一家留一半,可元青死活不同意,又说他也不会收拾,弄回家还糟蹋了,最后还是冬生提议,把兔子毛皮都给他,等麦芽把肉做好了,再一并送过去。

元青走了之后,天色撺黑。

冬生又乘着烧饭的功夫,把那棵野生山胡椒树,栽到家门口。

麦芽站在门廊下,面带微笑的瞧着,心想,等有机会,她还得上山去找花椒树,还有好多好多香料树。

田氏站在厨房门口喊他们吃饭,冬生填平最后一锹土,转身回家来,“走吧,傻站这里干嘛,娘叫吃饭呢!”

麦芽撒娇的抱着他胳膊,“哥,有你真好。”

是啊,有了哥哥,啥事只要说一声,哥哥保准冲在你前面,想到今天孙氏来的时候,那么多人在保护她,麦芽心里升起满满的暖意,虽说这个世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可是它有最平凡,最真挚的亲情,原始乡村生活虽然很辛苦,但都是凭着自己劳动得来,吃到肚子里是香的。

田氏今天把晚饭摆到堂屋,点上了油灯。

麦芽洗了手之后,帮着把卤猪蹄用盆装着,端到桌上,另外还炒了盘青菜,蒸了一锅馍馍。

冬生啃着猪蹄,吃的停不了手,“这猪蹄真好吃。”

田氏族也是一样的看法,“芽子,你咋想到这样吃哩,我以前都没听人说过。”

冬生附和道:“是哩,县城里都没有卖的!”

麦芽眼前一亮,“哥,你是说县城里没卖的?”

“是啊,我瞧着陈掌柜那里也没有,”他去好几次,县城里的宰下的猪,除了好的部分之外,其他都是贱卖。

猪蹄要是弄的不干净,会有一股猪毛味,麦芽做的猪蹄也是焯了好几次开水,再下了不少的生姜进行调味,就连醋也是县城里农家自酿的老年陈醋,去腥味最好。

田氏知道闺女似乎又有了啥主意,也不忙着追问。

这时有人在敲院门,听着声音,乒乒乓乓的,动静大的很。

“这么晚了,会是谁啊?”田氏要去开门,冬生站起来,用抹布擦干净手道:“我去开吧!”

外面黑漆漆的,冬生站在院里喊了一声,“是谁?”

“冬生大哥,是我跟我爹,”答话的是林虎。

冬生忙拉开门栓,“是林叔啊,快进来。”

田氏也从堂屋走出来,“哎呀,是他林叔啊,你们吃饭了没?”

林德寿是个老实巴交的农家汉子,个子不高,还不到冬生肩膀,身子圆乎乎的,有些发福。他笑着走进来,“我们都吃过来的,早听说麦芽病好,家里忙也没顾上来瞧瞧,他婶子你可别见怪啊!”

第25章 红烧鱼

田氏挥手让麦芽去倒茶,笑着让着他坐下,“你说的是啥话呀,乡里乡亲的,平日里就没少给你们添麻烦,芽子又不是啥大事,现在也好的很。”

林德寿听说麦芽病好了,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了就成,咱农家的娃,就怕有个病的,这回可得好好调养好身子,正好我昨儿从河里打了些鱼,乘着有功夫,送些过来给你们,那天虎子跟小翠跑到你家来,麻烦你们不少。”

麦芽倒了杯茶给他,农家没有茶叶,只有白开水。她瞧着林德寿,就仿佛在他身上看见林虎的影子,果然,儿子很像爹。

田氏听他这样说,赶紧回道:“瞧你说的是啥话,孩子们来家吃顿饭,你倒惦记上了,我家虽然穷,可还不缺他们那点粮食,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虎子已经把鱼用稻草穿着,拎在手里,一条胖头,一条鲫鱼,足有十来斤重。

他拎的有些吃力,干脆把鱼往桌上一搁,又瞧见盆里的猪蹄,馋的又流口水了,“麦芽姐姐,这是猪蹄吗?哇,真香!”

麦芽瞧他口水都快滴到盆里了,笑着把他拽下来,“你刚刚拎鱼呢,快去把手洗洗,再过来啃猪蹄。”

林德寿扳着脸,“虎子,你咋这样没规矩呢,”他们是来送鱼的,又不是来人家吃饭的。

“啥规矩不规矩的,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家芽子下午卤的猪蹄,这会吃正好,冬生,去把你前几天买的酒拿出来,陪你德寿叔喝两杯。”说起这酒,买回来是有原因的,其实是麦芽叫哥哥买回来要送给李氏,给她改善风湿的,不过酒没了可以再买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冬生应了声,回自己的屋子去拿酒了。

“这……这哪好意思呢,”林德寿起身要走,可林虎已经迫不及待的洗好手,爬上桌子抓起最大的一个抱着啃,一边啃,一边嘴里还啧啧赞叹。

“你这孩子!”林德寿照着他的头,打一巴掌。

田氏笑着摸着林虎的头,“没事,别说是他,就是连我都喜欢吃呢,也都是托了县城陈掌柜的福,要不是他送,咱也买不起啊!”

冬生已经拿着酒壶出来了,麦芽也去厨房拿了碗筷,家里没酒杯,只好用碗凑合。

酒塞子一开,浓郁的酒香飘出来。

林德寿也有酒瘾,一闻见这味,哪还走得动脚,“哎呀,这咋好意思呢!”

麦芽笑着道:“林叔,你要不好意思,那我们也不好意思收你的鱼呀,还不都是一样的。”

林德寿不再推辞,麦芽又叫娘帮着收拾了一条鱼,做了条红烧鱼。

这条鲫足够大,红烧出来刺少肉厚。

用土锅就是这点好,可以将整条鱼用油炕的半熟,再加水煮透,放入新鲜的生姜去腥,出锅之后,再把底汤单独调味,加入大葱,盛起后浇在鱼上。鱼皮被炸的酥脆,肉质却松软细嫩。

林虎啃了几只猪蹄,又见整条鱼端上来,忍不住又下筷子夹着吃。

林德寿也称赞道:“麦芽做菜真是好吃,比虎子他娘做的好吃多了,他娘只会把东西烧熟,哪能做出这样香,难怪虎子跟小翠那天从你家回去,直跟他娘叨叨说麦芽做菜好吃,果真不假。”

田氏道:“瞧你说的,她一个小娃,哪能跟他林婶比,要是喜欢吃,哪天把他婶子带上,你们一块来,反正我家人少,也很久没热闹了。”

林德寿直摇头,“那哪成,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我们哪能见天就来呢!”

冬生平时不喝酒,这会陪他喝,也只是意思一下,大部分时候都是林德寿喝的多。

天不早了,今天背回来的竹笋,明天还得收拾,田氏见麦芽坐在一边没了精神,赶忙打发她去洗洗睡了。

她也是真累了,爬山这种事,偶尔来一次,身上准得疼上好几天,她这会就觉着腿都快迈不开了。

林德寿这会喝劲进浓,跟冬生也聊的起劲,麦芽便起身跟他们告了辞,林虎吃的太撑,趴在床上玩着手把,本来想跟着她的,但被田氏拦下。

麦芽去了厨房,乡里的土锅,都会在两个锅之间,掏一个小锅洞,专门用来装热水,不然在这种没有暖水瓶的时空,要保存热水,是件很困难的事。

只可惜,还缺一件最重要的装备,洗澡用的大木盆。

麦芽只好关上门,舀了热水,用小盆端着,坐到下水洞边,淋着洗。

厨房的地板是用碎拼成的,还好,遇水不会变稀泥。

简单梳洗了下,她换了粗布睡衣,躺下盖上被子。

“唉,被子好硬哦,”这被子也不晓得盖了多少年,棉絮都结成块,硬邦邦的,盖着一点都不舒服。床板也是硬硬的,跟睡在木板上一样。这床,这被子,有机会,她一定换掉。如果觉都睡不好,何谈发家致富。没办法,她对贴身的事物比较在意,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弄的舒舒服服,这样才像过日子嘛!

想着想着,也不晓得什么睡着的,连田氏回屋她也不晓得。

如今田家屋子很少,她跟田氏睡一块,床是拼在一起。

这一觉睡的很香,在乡下睡觉就这点好,很安静,能一觉睡到天亮。

想着今天还有很多事,麦芽早早就起来了。

冬生跟元青一早又去城里送龙虾,这些日子村里附近的龙虾差不多已经收完,再收就得到周边去,麦芽想着夏天是小龙虾销售的旺季,如果收不到,陈掌柜的生意看样子就得断。

田氏一大早有很多忙要忙,喂猪,赶鹅,有这还得下地看看油菜。

还有个把月,油菜就能收获,正赶上端午节。

麦芽洗好脸之后,点火熬了一锅稀饭,等哥哥他们回来,能凑合着垫一下肚子。

用大锅煮稀饭,滚了之后,就得慢慢用小火煨着,这样烧出来的稀饭才能,浓稠粘乎。

忙好了厨房里的事,她赶紧把家里人换下的衣服洗好晒上。小鸡仔已经长的足够大,跟着老母鸡一起,放养在哥哥圈好的围栏里。

第26章 洗面粉

麦芽端着拌好的菜叶跟玉米碎渣,到围栏里给鸡喂食,把它们喝水的坑也填上。

回头又把家,里里外外收拾干净。

田氏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时,她正坐在院子里剥竹笋。

“娘,你回来啦!”

“哎,”田氏应了声,从晒衣绳上拿了条毛巾,往身上拍打灰尘,“等一下娘也来帮你剥。”

“不用,你不晓得怎么剥,还是我来吧,娘你去歇歇,稀饭烧好了,你去掏点泡菜吧!”

因为天气好,园子里的白菜长势很好,白杆子长的又高又壮实,麦芽便割了些,稍稍晒干,再用盐水泡上,压上鹅卵石就成。虽是简单的方法,但泡出来的白菜,却是酸咸爽口,脆嫩的很。

“你那菜不是前儿才泡的吗,这会就能吃了?”田氏问道。以往她做咸菜,都要腌上个把月的。

“两天足够了,娘,你去掏些出来,用油跟干辣椒抄一下,保准好吃的很,用来做汤也成,做酸菜鱼就更好了!”

田氏转身进了厨房,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可惜那天你林叔送来的胖头鱼炖了,要不然娘还真想吃你说的酸菜鱼,听这名字就想流口水呢!”

麦芽在外面听的直笑,她娘跟哥哥,这些天胃口也被她养了起来,一听说她有新花样,便迫不及待的要去试试。

卖了不少天的小龙虾,总算有了点点小积蓄,家里的债,也还的七七八八,可这房子……

麦芽剥竹笋的间隙,又瞧着自家的房顶。田氏出来倒水,瞧见她盯着房子发呆,笑着说道:“等娘攒够了钱,咱就修屋子,再给你弄间小屋子,”闺女大了,是该有间自己的屋子,老跟她挤在一起,的确不像话。

他们背回来的一大筐竹笋,剥完皮,还有半筐。

乘着天好,得赶紧把竹笋腌了。

娘俩简单吃了早饭,麦芽便叫田氏帮着烧火,她要腌竹笋。

把笋子从中心切开,再切成指头粗细的丝条,入开水煮熟杀青,再捞出沥干水分,等到凉透了,用大坛子码一层竹笋,撒一层盐巴,全部腌好之后,密封起来,就是放过一年半载的也没关系。

田氏瞧她做的很顺手,难免疑惑,“芽子,你咋啥都会做哩!”

麦芽手停了,这会才意识到她似乎做的太多,已经超出一个乡下女娃应有的知识,这下该怎么办。

情急之下,她只好胡乱编造理由,“哎哟,有些是听往的商贩说的,你都不晓得最近很好小商贩从我们家门口过呢,他们啥东西都知道一点,再有,就是靠我自己想嘛,反正又不费什么事,要是能吃的话,岂不是更好?”

田氏想想也是,“是娘想多了,以前只顾着干活,没心思琢磨这些吃食,也许你的办法还很管用呢,说不定咱家以后致富都要靠它了哩!”

麦芽激动的望着她,“娘,我正要跟你说呢,咱家不是还有绿豆吗?我想用安它做样东西出来,至于我是怎么想到到,那你就别问了,你只当你女儿很聪明就是了。”

“臭丫头,真不害臊,还有人自个夸自个儿聪明的,不过,你到底要用它做啥?”

“嗯,是做绿豆芽,一斤绿豆,能发十斤豆芽,要是我们拿出去卖,一定很赚钱,”有了新提议,麦芽激动坏了。

田氏总算听明白了,“就像稻子发芽那样,都发芽了,还能吃吗?万一有毒呢!”

“不会的,发芽的也不是全都有毒,还有啊,我想做凉粉,夏天拿来吃最好不过了,”麦芽又建议道。

“啥是凉粉?”她连听都没听过。

“哪天有空,我做了给您尝尝,不就知道啦,今天中午我先用这竹笋烧个汤,您就知道我说的话不假!”

临近中午的时候,冬生扛着竹筐回来,一脸的不高兴。

麦芽正在院子里摘蔷薇花,这些天她已经积攒了不少,用小布袋装着挂在床头,香的很,所以她想乘着花季多摘些。

见哥哥黑着脸进来,忙问道:“哥,你这是咋了,谁惹你不高兴?”

冬生舀了水洗手,低着头闷声道:“我今儿进城碰见二叔了。”

田氏也听到,走出来问,“你二叔说什么?”

冬生默默把二叔的原话讲了一遍,“也没什么,他就说要我以后把小龙虾送他店里送,以后谁要买,都从他那里进货,他还说,让你明儿去县城一趟,他要跟你谈谈。”

田氏脸色唰的拉了下来,“他家跟我们那么久没来往过,你奶奶跟你爷也去了很多年,咱家跟他也没啥关系,好端端的,他叫我去干啥?不去!”一想到当年她走投无路,四处借钱,可他田贵都干了些什么,她求上门,他就说家里钱都进了货,没现钱,打发她十几文钱就回来了。

麦芽不晓这其中的原由,但见一向性格温柔的老娘,也被气成这样,估计田二叔为人真的很差。

冬生欲言又止,麦芽冲他摇摇头。别去管了,他们跟陈掌柜那是有契约的,再说了,人家对他们也不错,隔三差五的就让冬生带着东西回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田氏一直闷闷不乐,吃了几口就放下。

“娘,你回屋睡会吧,反正下午也没啥事,我跟哥哥在就好了,”麦芽劝她道。

田氏也许真被气到,坐到堂屋,对着田父的牌位看了半响,这才回屋睡去。

等她走了,麦芽才小声的对哥哥说道:“哥,以后不管二叔说啥,你都不要理,你没瞧见娘不高兴吗!”

冬生叹气,“我也知道娘会不高兴,可二叔说的理直气壮,我瞧着,他不会罢手,说不定这几天还会来家,到时候咱怎么说,我听讲他店生意不太好,他可能也是急了。”

“他再急也不关我们的事,我们是凭本事吃饭的,又不欠他什么,再说,如果他为人真的很小心眼,生意会好才怪呢!”

“嗯,”冬生不再说话,一个劲的吃着炖竹笋。

没有老鸭,没有鲜鱼,她只好用之前剩下的肉,切了肉丝,汆在汤里,不过味道还是很鲜,特别是新采的竹笋,嫩的很,融进肉味,连汤都是乳白色的。

第27章 做凉皮

“妹,这就是你采的竹笋?”冬生不相信,硬邦邦的竹子,还能做出菜来。

“是啊,好吃吧,等你打了大鱼回来,我再煲汤,比这个还好吃呢!”她又想起一事,“哦对了哥,你帮我做个东西吧,”

“嗯,啥东西?”

“呃……就是一个长的盒子,得是木板做的,底下不要封的太严,最好能留下很小的细缝,能让水流出来,”麦芽比划了半天。

冬生聪明的很,一下就明白了,“知道,可是咱家没有木板,要不我去村上木匠那里买些吧!”

“咱村里有木匠?”麦芽突然就兴奋了。

冬生莫明其妙的瞧着她,“怎么啦?”

麦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家里没有洗澡的木桶,不晓得他会不会做哦!”

冬生先摇头,然后又点头,“村里的木匠只会做些简单的农具,你要的木桶只有县城里的木匠才会做,这样吧,下趟我进县城,给你买个现成的回来,不就行了!”

她想来也是,与其找人定做,还不如买个现成的,“那你下次带我进城,我要自己选。”

兄妹俩说好浴桶的事,下午的时候冬生便去找村里的木匠,既然做了,就干脆多做几个。

因为木盒还没做好,豆子还不能泡,麦芽就开始着手做凉粉,以前只听过,但是没有亲自验证过。

做凉粉其实也不难,首先要拿适量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把和好的面团放进清水中,反复清洗,洗出面粉中的淀粉,洗到出了面筋为止,把洗好的面粉水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应该要用冰箱,可惜没有,只好拿井水冷却,等到第二天,取出沉淀好的淀粉水,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剩下的淀粉湖,调到浓稠适度。再烧开水,放好笼屉,加入一个小托盘,托盘上抹上稍的油,然后倒入半指深的淀粉糊,大火蒸五分钟就成。

麦芽把做凉粉的过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面粉家里有,笼屉也有,至于托盘嘛,只要是盘子就行,不过得表面光滑的,才不容易粘。

田氏午睡起来,见她在厨房里揉面,还以为她要做馍呢!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要试验做凉粉,反正下午也没啥事,她去后面喂了鹅跟鸡之后,也来帮忙。

揉好了面,麦芽对她道:“娘,帮我打一盆清水来。”

“哎,”田氏也不问为啥了,直接到院里的水井边打了一大盆清水。

麦芽把揣好的面团放进水里,用手搓洗。

田氏瞪大了眼睛,“你把面放进水里了,那还能吃吗?”她可从没听说过,面团还能放在水里的。

“能吃哩,你放心瞧着吧!”

面团在水里,随着她搓洗的动作,慢慢化开,不多时,水就成了白色。

麦芽很难心,直到面团只剩下一把面筋才停手,“娘,这盆晚上搁到堂屋桌上,等到明天面沉下来,就能做凉粉哩!”

田氏将信将疑,真不相信那团面粉水,能成啥凉粉。

过了几日,木盒子做好了,冬生一下子做了五个,田氏埋怨他做那些干嘛,麦芽却笑的自信满满。

那卤猪蹄,说实话,麦芽是想做来自己卖,可转念又一想,乡下人,哪能都吃上猪蹄,只有城里人才成,于是这想法只能往后挪。

眼前,乘着油菜没收割,她得赶紧把绿豆芽跟凉粉研究出来。

凉粉基本上没什么问题,第二天,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再上大锅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