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田园美食香-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毫不夸张的说,李元青真有美男子的风采,可能这个时空的人,都喜欢文弱书生一类,就跟现代人喜欢瘦一样。也许他们认为,粗犷的男人过于野蛮,不温柔,没有翩翩风姿。

麦芽一时看的入了神,直到二妞用胳膊肘儿拐她时,才回过神。

“哎,别看进眼里拔不出来哦!”二妞小声的笑她。

麦芽撅着嘴巴,抓了块糯米糕塞进她嘴里,“不晓得是谁拔不出来……”她话里有话。

二妞难得红了脸,顾不上咽下糯米糕,伸手就要来挠她痒痒。

“不要……”麦芽最怕痒,急忙往后躲开,可因为她坐在元青旁边,一急之下,竟没注意到自己,躲进元青怀里去了。

二妞还不肯罢手,一路追了过去,“叫你说,看你这说我不!”

“不……不敢了……”麦芽躲在元青怀里挣扎,想避开二妞的贼爪子。

可她没注意到,这模样落在别人眼里,就成了她在元青怀里撒娇。

李元青见她直往他怀里钻,反射性的把她搂在怀里,心里被柔情填满了。

黄大全不自然的咳了几声,冬生眼明手快,一把将妹妹抢了过来,护在身边,生怕元青抓去之后,不还给他似的。

二妞回过味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知道自己玩过了头。

黄大全为了掩饰尴尬,端起酒碗,“元青,你还喝不喝?”

元青回应他的是空碗底,同样的,他是为了掩饰心里强烈的起伏。

他俩愣是喝了一个时辰,两坛子白酒下肚,黄大全最初还好,可酒劲一上来,说话就有些颠三倒四,口齿不清。

元青就是走路有点晃悠,其他都还好,还帮着去扶黄大全。

黄年见儿子喝了这么多,也不生气,反正大过节的不就涂个热闹嘛。

黄年笑着道:“田嫂子,今儿给你们添麻烦了,看这小子喝的,我得送他回去睡一觉,你跟李嫂子坐着慢慢聊,我们先走了。”

黄氏也跟着站起来,“我也得回去照顾,顺便给他煮碗醒酒汤,你们坐着哈。”

田氏站起来送他们,“瞧你们说的,多见外,都是乡里乡亲的,吃个饭能有啥,晚上再来,省了你们回去还得再烧饭。”

李氏也道:“就是,顺个手的事,晚上再来啊!”

黄氏笑她,“哟,还没成一家子,就跟一家人一样说话哩,你呀,现在巴不得把麦芽娶回家哩!”

“那怎滴,只要她婶子现在肯放人,我立马八台大轿把麦芽娶回去,省得我家元青在家就跟掉了魂似的,”李氏也不怕她笑话。反正都挑明了,定亲是迟早的事,他们也不是那封建的人。

黄氏真摇头,“我对你,真是没话讲了,你大侄子也没娶媳妇哩,你也不说给他张罗一个,就知道给你家元青相,改明谋到个好的,记得给我家大全留着。”

“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大全嘴皮子利落,又会处人,等我好好想想,看哪家的闺女适合他,一定替他留意着!”

“就这么说定了,要是成了,你可就成了大媒人哩!”

黄家几人走了,二妞也一步三回头的,被她娘拉走了。

田氏跟李氏站在门口送他们,见他们进了村子,才走回院子。

田氏看着元青坐在堂屋里,不声不吭的,虽然他没动弹,瞧不出啥醉意,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也点喝高。

李氏神神叨叨的对田氏道:“知道元青今儿干嘛非得跟大全喝酒吗?”

田氏不屑的瞄她一眼,“我咋不知道,你以为就你看出来啦,咱们都是过来人,能瞧不出端倪?”

“哟哟哟,我记得当初冬生他爹相你时,好像就那眼神来着,你果然看的比我清楚哩!”

田氏被她讲笑了,“你这死老婆子,八百年前的事还提他干啥,咱俩谁也别说谁,我看哪,以后咱俩搭伙过得了,人家老来伴,咱俩也能做个伴!”

李氏笑的不行,“你呀,越老越没个样!”

冬生帮着麦芽收拾碗筷,到了厨房,见麦芽泡了杯浓茶,他上来就要端,被麦芽躲开了,“不是给你泡的。”

“哦,”冬生闷闷的道:“你现在都不要哥哥哩!”

麦芽走到厨房门口,听见他委屈的话,回头笑着道:“你以后有嫂子疼你,我要是对你太好喽,怕是未来嫂要吃醋哩!”

在冬生回话前,她便跑开了。没想到,她这个哥哥还挺爱吃醋的,把妹妹当宝似的护着。

麦芽把菜端到堂屋,元青还在那坐着,只不过换了个姿势,靠着椅背,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似的。

“元青哥,我给你泡了杯茶,喝了好解酒!”

她声音柔柔的,是专属少女的吴侬软语,听在心里,真能把人融化了。

李元青睁开眼睛,眼神里带着醉意,可心里却清楚的很,他看着麦芽,不动,也不讲话。

“哎呀,你把这茶喝了,再到哥哥房里躺一会,老坐着怎么行呢,”麦芽见他不动弹,干脆放下茶杯,动手来拉他。

“嗯,我这就去,”李元青就着她的手站起来,身子有些微微晃动,不过还是很站稳。说实话,他酒品真的很好,不像有些人,酒一喝多,完全跟变了个人似的,又吵又闹的。

反正屋里也没人,哥跟娘她们都在院子里,麦芽骨子里也啥封建思想,当下便扶着他进冬生的屋里去了,回头又把浓给他送了去。

“喏,把这个喝了。”

元青坐在床边,麦芽便端着水站在他跟前。

“嗯,”元青接过水,看进她的眼睛。

他个子高,麦芽站着,他坐着,视线也只能平齐。沉默了一会,他忽然开口了。

“麦芽,以后我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不会让你哭,也许我不能给你最好的生活,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你过的幸福,”他握住麦芽的手,微烫的掌心,同样烫着彼此的心。

麦芽笑了,“早都跟你说了,我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你明白不?”

李元青重重的点头,他自然明白麦芽的意思,他们这里,有钱人三妻四妾都是很平常的,县城里就有好些,稍微有点家底子的,都想着娶二房,拿人丁兴旺为借口,其实还不是管不住自己。

元青在冬生屋里睡了一觉,直睡到太阳落山酒意才退去。

晚上,他们几个便就着中午剩下的菜吃了饭,明儿还得去卖菜,冬生跟元青商量了下,他俩一对一天,往县城里送菜,陈掌柜要的菜越来越多,两家人赚钱的同时,自然也注意到,县城里也有些人家慢慢仿着他们的来做。不过麦芽并不担心,卤味里面的学问大的很,同样是做,做出的味道却不相同,而且据冬生的观察,最近猪肉摊上的下水,卖的都不多,有好几回要不是陈掌柜给他提前去买,他们根本都买不着。

麦芽便提议,原料由陈掌柜一手购买,反正他也要她家的货,应该没二话。

端午一过,家家又得忙起来。

玉米苗已经有一拃长,够规格挪到地里去种。

赶在冬生在家时,兄妹一大早,便由冬生担着水桶去地里栽玉米苗。唯一麻烦的,就是狗剩跟狗蛋,要是林虎在家还好,不在的话,只得把他俩带着,不然锁在家里怪不放心的。

今儿上午,林虎一早就跑来把这兄弟二人带走了,估计也是为了中午来蹭饭吃,临走时还跟麦芽叨咕说,卤猪耳朵好好吃,还有这好吃,那也好吃。麦芽都一一应他了,她也被这两兄弟闹腾急了。

要说这两人最近的确很乖了,但小娃毕竟是小娃,有时闲的慌,便总要找点事情来做,最近狗剩也学聪明了,犯了错,第一个道歉,还苦哈哈的撅着嘴,麦芽要是不原谅他,他就一直跟在她后面,走哪跟哪,低着头也不讲话,无声的抗议啊!

狗蛋更让人抓狂,说重了他哭,说轻了,他不理你,而且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而且什么都爱去倒腾,一刻都不能闲。

要说林虎确实很懂事,他带着两跟班,能带上半天,把他俩管的服服帖帖,听话的很。

这会,麦芽总算能清静会了。

冬生挑着两只水桶走在前面,里面的玉米苗是一大早从菜园里起出来的,连着边上的泥土一块起,这样好活一些。

麦芽扛着小铁锹,紧跟在后。

种玉米的埯(ǎn点种的时候挖的小坑,方言)子,冬生过节前就挖好了,还从屋后挑了粪肥撒上,经过几天的暴晒,这会点种正好。

今天是阴天,说不定还会有小雨,能下雨最好,如果不下,阴天也不容易让秧苗晒死,要不然,就得等到傍晚的时候再种,晴天上午,是万万不能种菜的。

冬生走到田时,把担子放下,又提醒麦芽注意脚下。田没有犁,油菜梗还杵在那,不小心会被绊倒,也更容易戳着腿。

冬生挖的埯子,就在油菜梗的缝隙,反正菜梗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不会影响玉米收成。

“哥,我去散玉米秧,我来栽,”冬生道,散玉米秧当然轻松些。

麦芽点头,“嗯,知道了,”她从水桶里捧出秧苗,轻手轻脚的放埯子里放,每个埯子可以放两棵。她在前面散,冬生在后面用小铁锹把根部用土垒好。

他们得保证每个苗子都能活,如果有死苗,回头还得补种。因为一棵玉米杆,只能结一个玉米棒子,如果死了一颗,就等于少收一根玉米。

两水桶的玉米苗肯定是不够,等带来的玉米苗快种完时,冬生便叫妹妹在这等着,他回家去挑。剩下的苗,留给麦芽在这慢慢种。

等一块田栽完了,还得再浇一遍水,得浇透透的。

冬生负责挑水,等他把水挑来了,麦芽就叫他先歇一会,她来浇。

兄妹两个分工合作,干起活来倒也快。等到田氏跟李氏赶着驴车回来时,他们都已种完一半了。

天气闷热,人热,小驴子也热,中午吃过饭,冬生把驴子带到河边,舀水给它清了个清凉的澡,只可惜它不是马,不然可以到河里游泳了。

两天之后玉米苗栽完了,冬生又栽了两垄芋头,这里的两垄可不是菜园里两垄,田里的两垄山芋,要是幸运的话,能结上千斤芋头了。

栽芋头是个技术活,赶着一天傍晚,田氏跟冬生去把它种下了。

至于麦芽一心想着的棉花,冬生跟元青在跑了好几趟县城,又叫陈掌柜帮忙留意看有没有卖的,直到昨儿,才买回来几十棵。

田氏却为难了,地里都种满了,这会搁哪种哩?

麦芽提议就在田梗阻上种,选平时不走的田梗,反正棉花跟玉米一样,也不挑地方,现在种上,等到了秋天,就能采棉花弹被子,冬天也能好过些。

等他们忙好地里的活,一转眼端午节都过去好几天了,这天下午终于把孙氏给盼来了。

她一进门,挺着胸脯吆喝,“狗蛋,狗剩啊,想娘了没有哇?”

今儿下午林虎没来带他们,两兄弟便在院子里自己玩泥巴,听见孙氏的喊话,狗剩抬起淡淡的瞅了她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做他的泥人,狗蛋表情多一些,喊了声娘,然后也跟哥哥一样,低头玩去了。

孙氏满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快的扭着屁股走到他俩跟前,揪着狗剩的耳朵,“哟,你小子连娘都不会认了,你大姑给你俩吃啥了?我看你俩是毛鸡蛋吃多了,忘性大吧?”(注:毛鸡蛋,就是没有孵出小鸡的鸡蛋,等于死蛋,老人们讲毛鸡蛋吃多了,小孩会变笨,记性变差!)

“哎哟……”狗剩被她揪的疼了,跟着她的手站起来,五官扭在一起,看样子疼的很。

田氏跟麦芽在菜园子里忙活,瞧见是孙氏来了,田氏忙搁下铁锹,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迎了出来,“弟妹来啦!”她脸上虽然挂着笑,可心里也不舒服,把孩子搁在她家,一搁就是半个月,连个人影都不见,这算啥事呢。

孙氏放下狗剩,一屁股坐下了,笑着道:“这些天真是麻烦大姐了,两个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还不是家里忙,脱不开身嘛!”

麦芽听见她的话,凉凉的回了一句,“瞧舅妈说的,现在谁家不忙呢!”

孙氏脸刷的就拉了下来,田氏赶忙训了麦芽几句,回头又对孙氏赔上笑脸,“孩子不懂事,你别生气,快喝水口,走这么一路累了吧!”

孙氏直撇嘴,阴阳怪气的道:“大姐,我们也是没办法,今年活特别多,孩子真是看不过来,家里就我跟你兄弟两个能干活,要是再把一个人看孩子,那还做啥哩,麦芽反正是在家,随便看看不就完了吗?能费多大事,这两孩子听话的很,虽然偶尔会调皮,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听话的。”

“是是,他舅妈,麦芽是小孩子脾气,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回头我再好好训她,”只要孙氏不说出格的话,田氏不会跟她计较,俗话说,长姐为母嘛!

孙氏越发蹬鼻子上脸,“是该好好管管,这嘴皮子,以后要是嫁进婆家指不定还得惹出多少事来呢!”

田氏脸上挂不住了,再多的笑脸,也得被她磨平喽,“他舅妈,你到底有啥事?”

孙氏见她生气了,在心里呸了一口,面上倒不敢,“我这不是来接两个娃回家吗?稻子都栽上了,剩下的都是些小活,带着干干就成。”

“哦,那就带回去吧,我去把他俩的衣服收收,路上小心些,赶早回去,到家天还没黑呢,”田氏站起来就往屋里走。

孙氏直扭嘴巴,回答的还真干脆,也不说留他们再过几天,她本来想着,只要田氏挽留,不管是客气还是真心,她都打算带着娃在她家过几天的。是她带着娃,不是光留两个娃在这,她也想在田家住两天呢。可田氏这样一讲,她倒不好说了。

麦芽忍着笑,拿着锹从园子里出来,“舅妈,待会带些卤味回去给我舅做下酒菜,我家还有卤好的,得赶着回去就吃,不然搁久了,味道就不对了呢!”

孙氏一听说有卤味,也忘了要留在这儿的目的,“你得给我多装些,上回你娘从我们村子过,只留了那么一点点,哪里够吃,这回多装点,你舅舅最好酒了!”

麦芽头皮一阵发麻,哪有人直接就上来要,难不成得把卤味都装给她?

还真就如此,孙氏等不急麦芽给装,干脆自己拿了瓦盆,到厨房装去了,足足塞了一大盆猪耳朵跟猪蹄子,临了还使劲按了按。麦芽粗略看了下,估计得有四五斤,他们能吃的完吗?这么热的天,搁久了还不得坏?

“舅妈,要是明儿晚上还没吃完,就不能吃了,不然会坏肚子的,”麦芽觉得应该尽责的提醒她,免得以后找她后账。

“没事没事,这么点,一晚上就能吃完,哪里还留得到明天,”孙氏以为她心疼卤肉,冲她直摆手,又拿了块抹布把瓦盆给裹了一层。加上盆的重要,这一抱可不轻。

田氏想了想,还是叫冬生赶驴车把他们娘三送回去得了,免得又叨叨个没完。

冬生扳着脸去牵驴子,心里闷闷的不大痛快。

狗蛋听说要走了,哇的一声哭了,狗剩好像也很舍不得,站在门口半天不挪步子。

麦芽心里紧张了,这两位祖宗可不能闹着不回家呀,要真哭的稀里哗啦的,估计田氏又得心软,她急忙上去哄他们,“别哭,要是你们再哭,下回来就没有好吃的东西,也没有泥人玩,也没有糕点吃,什么都没有了哦!”

这话比什么都来的管用,狗蛋吸吸鼻涕,可怜巴巴的道:“姐姐,下回来我要吃芝麻糖,葱油饼,还有……还有……”

“成,下回一定给你备多多的,”这下回可就不晓得是啥时候了。

瞧见孙氏张嘴要说话,田氏赶忙插嘴道:“唉,要不是大姑家过几天要修房子,哪能舍得让你们走呢,等大姑家房子修好了,一定接你们过来多住几天。”

孙氏已经都坐上驴车,瓦盆就搁在她手边,她一手抱着,听见田氏的话,眉头挑的老高,“哟,大姐,你家要修房子啊?”

田氏听她讲话味道怪怪的,脸又拉了下来,“我家房子到处漏雨,不修能行吗?你家房子前两年才盖的,你当然不晓得屋外大雨屋里小雨的滋味!”

孙氏眉毛扬的更高了,“大姐,瞧你这话说的,谁家不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我知道你家最近挣了钱,放心,我没打算找你借钱,看把你给急的,”她说的半认真,半开玩笑。

眼看着田氏又得冒火,麦芽真是头疼了,孙氏每来一次都能把人给气的半死,她还让不让人好过了。

麦芽拦下田氏,对孙氏笑道:“舅妈,我们赚的都是小本生意,哪里有什么钱,修房子钱还差的多着呢,这不正在想办法嘛!”

“哎呀,我想起家里猪还没喂,你舅舅心粗,肯定给忘了,我得赶快回去了,大姐,我们走了啊!”孙氏脸变的够快。

等她走了很远之后,田氏噗嗤一声笑了,麦芽也跟着笑弯了腰。

田氏宠溺的点了她额头,“鬼灵精!”

麦芽长长的舒了口气,“唉,只要能把她们送走就成,田里的活完了,咱们得修房子,夏季都到了,再不修,说不定哪天真就被雨水冲坏了呢!”其实她也没什么,倒亏了孙氏的精明,怕田家向她借钱,赶紧逃之夭夭去了,好不容易她才把账要回来,现在打死都别想叫她再借。

“说的也是,这下把他们送走了,真得着手修房子,这事可耽误不得,”田氏望着门远的小河,直出神。不晓在想些什么,过了会,又重重的叹口气,“你爹要是还活着该多好,修房子是男人干的活,他要是还在,哪用得着咱娘俩操心。”

麦芽搂着她的脖子,把头靠在她肩上,撒娇道:“娘,你担心啥呢,不是还有哥哥嘛,元青哥也会帮着咱们,他跟哥哥一样,都能做顶梁柱,你还怕他俩撑不起一个家吗?”

田氏慈爱的笑了,拍拍她横在她面前的手,叹惜道:“你终归是要嫁人的,以后啊,你得跟着元青过,娘哪能都指望你们哩!”

麦芽撅着嘴不乐意了,“咋就不指望,男娃跟女娃都是一样的,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干脆这样好了,元青家的房子太小,要是跟他成亲,屋子也不够住,赶明儿等他挣够了钱,也让他盖新房,就盖在咱家旁边,呃,我看就那里好了,”她指着田家屋子边的空地,田家离村子远,周边到处都是空地,既然没说是谁的,就等同于是村里的,大不了跟他们谈谈,看能不能把地买下来。

“咦,你这丫头说的啥话,还没定亲呢,你就想要他家盖房子了,这话在娘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出去可不能说,也不要跟元青说,娘会找机会跟你李婶商量着办,你一个女娃子总是挂在嘴边,也不嫌臊的慌!”

“这有啥好害臊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总归都有那么一天,我总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嫁人吧,与其后面天天烦恼,还不如早些就把话说开,李婶的大媳妇肯定不是啥好惹的人,我也不想跟她做邻家。”

她穿过来的这些日子,村里人也认识了不少,可唯独没见过李元木一家子,连他家小孩都没瞧林虎提过。

有一回,她站在院门口,远远的看见小河边走过来一个男人,虎背熊腰的,长的很壮,那身板跟李元青差不多,她差点就把人认错。可那人一抬头,也看见麦芽,却把脸一扳,扭着头朝另一个方向走了。

后面询问元青,才知道,那人正是李元木,外表虽然很宽阔,心眼却小的不得了,生怕别人沾他家一根筷子。他们也很少跟村里人来往,反正就是那种抠门到极点的一家子。

田氏虽然觉得女儿想的有点过,但再一想,又觉得她说的有理,跟李元木做邻居确实不太好,她得找个机会跟李氏通通气。

田家的生活又恢复的平静,夜里,田氏把钱罐子搬出来,跟麦芽坐在床上数钱。

麦芽趴在床上,看着她数。

“娘,修个房子得要多少钱?”

田氏捧着铜板数,都是小本买卖,哪里有整钱给你,“娘也不晓得,这房子是我跟你爹成亲以后,自己借钱盖的,原先你爷爷留下的房子,都给了你二叔,当时盖这个房子时,咱家借了不少钱,都是你爹一手去办的,大概有个几十两吧!”

“那明儿叫哥哥去打听一下行情,咱不能两眼抓瞎啊,”麦芽翻了个身,伸了个懒腰,好舒服呢。正要闭着眼睛睡觉,忽然想起一事,“叫哥哥找陈掌柜帮忙问问,他认识人多,路子广,还有哦,明天叫哥哥逮几只鸭子回来吧,买些半大的回来也成,我好像养鸭子!”

田氏笑道:“就想着吃鸭子,成,明天让你哥去问问,反正明儿轮到他去县城送小龙虾,最近陈掌柜给咱十天结一次账,每回都给大银子,我瞧着,他生意做的很好,听你哥说的口气,他似乎想买咱家做卤菜的配方呢!”

麦芽皱了下秀气的眉,“不卖,咱家做好好的,干嘛要卖给他,以前卖小龙虾是因为家里急需钱,现在不一样了,咱也得靠这个奔小康,哪能随便卖给别人,你叫哥哥只管把我说的话跟他讲,咱家的卤味独一份,他不会不顾生意,跟咱硬要。”

田氏有些担心,她可没麦芽那般自信。不过既然闺女说了,她只得勉强相信。

一大罐子钱数完了,算了算,加上陈掌柜给的大银子,总共才三十几两,这几天家里置办的东西也不少,都是本钱啊。

“哎哟,这钱可能还不够哩!”田氏愁容更深了。

麦芽把钱罐子从她手里抱过来,又重新搁好,“不够就不够呗,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现在担心这,担心那的,也没啥用处,等到了那一步自然就有办法了,行了,快睡觉吧,明天还有很多活要干呢!”、

临睡觉前,麦芽到堂屋喝水,冷不丁看见堂屋坐着个人,倒把她吓着了。

平复了心跳之后,她慢慢走过去,问道:“哥,大晚上的你不睡觉,在这儿干嘛呢?”

坐在堂屋的,是冬生,大桌上点了油灯,他就坐在油灯下,手里拿着竹篾在编东西。麦芽走出来的时候,他听见了,这会抬头笑着回答道:“不干啥,我瞧你最近晒了不少鱼干跟菜,家里的竹扁不够用,反正我也睡不着,干脆先编一阵再说。”

麦芽朝半开的大门,往外面看了看天色,月儿才过梢,才刚过亥时,不过才九点多钟,的确是早了些,又是搁在前世,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呢!但在这儿就不行了,为了省点灯的的油钱,农家人早早就睡下了,天还没亮就起来干活,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规律的很。

麦芽其实也不困,用白瓷的小杯倒了水,便坐在哥哥旁边,看着他编。

冬生瞅着空,瞧了她一眼,“你不去睡觉,跟这儿坐着干嘛?我不用你陪。”

麦芽把下巴搭在大椅子上,趴在那,“没事啦,反正我也不困,陪陪你无防啊!”

冬生脸上露出笑容,不再作声。

他的手很巧,虽然农家汉子大多都会编编这,编编那的,但很少有人能编的这样好看,他削的竹篾,第一根薄厚都相差无几,这样编出来的东西,才能好看,不过这造型也很重要,没有一定的悟性,想必也编不出啥花样来。可惜了,这里不是现代,没有人会要竹编的工艺品,他们更喜欢精美的瓷器。

麦芽想的入了神,忽然道:“哥哥,我们捉黄鳝好不好?”

“黄鳝,啥叫黄鳝?”冬生手里的活不停,嘴上应着她的话。

“就是田里,小沟里,那种很像蛇,但身体是黄色的,只会在稀泥里打洞的东西,你一定见过,”麦芽猜测,可能叫法不同,不然哥哥一定会见过,特别是现在水稻刚刚栽上,田里还留着不少的水,黄鳝一定很多,也很容易抓。

冬生的确见过,而且见过很多次,他们这里的确不叫它黄鳝,而是长鱼。

“你说的是长鱼吧,我是见过,那东西看上去可不像是能吃的,咱们捉它干嘛呀?”一想到,那黄黄腻腻的东西,即使是他,也觉得头皮麻麻的。他们这里的人,从不食用像蛇一类的东西,因为山里的蛇有毒,于是便一至认为,这种类似蛇的生物都是有毒的,所以一向是敬而远之。

麦芽又激动了,抓着哥哥的手,急着道:“对对,就是长长的,不过他不是鱼,也不是蛇,这东西可是大补的呢,不信的话,你可以去中药铺问问,药书上一定有记载!”

冬生还是半信半疑,按说他们家现在也不缺吃了,咋妹妹一直就像吃不饱饭似的。冬生走了神,想起那次去县城里,妹妹站在米摊上,看着白花花的大米,连道都走不动了。当时他还问过,可麦芽说,她只是好奇,没有啥。他琢磨着,下回再送货,给妹妹称些白米回来。

麦芽见哥哥不理她,抱着他的手臂撒娇,“哎呀哥哥,你帮我做个几个小竹笼,我要去下黄鳝笼,我要捉黄鳝,我要吃黄鳝,”她很清楚,纵使哥哥现在觉得奇怪,但只要吃过她烧的黄鳝之后,保管下次不用她求,他自己就会奋勇去捉了。

冬生很少见妹妹撒娇,哪有不应她的道理,“行,你跟我说怎么做,我这就给你编。”

“真的啊,哥哥,你太好了,”这有哥哥的感觉就是幸福。其实,她坐来陪着他的目的,原本是想问他对二妞的感觉,可现在想到捉黄鳝,这个问题便自动过滤出去。明天再问呗!

冬生照着麦芽的话,着手开始编黄鳝笼。这个东西编起来很有讲究的,比如竹篾,削的要更细,更薄,而且得选韧性最好的竹子,因为长度只有一尺半,如果韧性不够,是会断的。

黄鳝笼的形状,类似于圆锥形,上面尖,留着个可以取下的小盖,底部直径四寸左右,大的也不超过五寸。

学问就在底部的中心处,那里有个内凹的圆槽,向内沿伸,最中间处留有一寸左右的小洞,这洞也是呈外大里小形。在笼子里放上活的蚯蚓,对了竹子编的黄鳝笼缝隙不能过大,里面放的蚯蚓也不能过小,不然蚯蚓就会跑掉。

只要里面有活的蚯蚓,把笼子放到水田里,或者浅水沟里,头天晚上放,夜里黄鳝会出来觅食,它闻到蚯蚓的气味,自己就会往笼子里钻,而最中心的口子是呈外面大,里面渐小的形状,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现在是没有条件,若是在现代,用塑料网子,会比竹笼效果还好。当然上面的小盖还是比较重要的,不用的时候得拿绳子仔细扎好,防止黄鳝从这里跑了。

黄鳝属于比较笨的,没有小龙虾那样精明,况且无污染的地方,水质又好,所以这收成,绝对差不了。如今雨水少,小龙虾的数量也少,天气也热。村民大都不愿意,再去捞虾,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虾的价格比较低,捞一天赚的并不多。

在麦芽的指导下,冬生很快就编好两个,麦芽拿在手里仔细看,不错,大小都合适,明儿下午让哥哥去粪堆那挖些肥蚯蚓,这事得他去干,蚯蚓身上有股土腥气,沾上手不容易洗掉,她一点都不想闻,这本来就是男娃干的事情嘛!

田氏掀了帘子出来,“你俩干啥呢,大晚上的也不睡觉!”

麦芽跑过去,抱着她的手臂,就往回拖,“明天你就知道了,走吧,先回去睡觉。”

“等下……”

“哎呀走啦,去睡觉啦!”麦芽以为她要刨根问底呢,拖着她直往屋里去。

“你这孩子,拖我干嘛,娘想去外面方便哩!”田氏被她弄的哭笑不得。

麦芽不好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