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田园美食香-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元青努力控制了,从她胸前撤开时,把眼里的熊熊大火急时浇灭。
麦芽只觉着胸前有股热流,湿湿的,她赶紧拿布巾把胸部遮住。免得把衣服弄湿了,同时推着李元青快去把孩子抱来。李元青恋恋不舍的起了身,末了,还在她唇上亲了下,这才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开门让田氏把孩子抱进来,孩子抱进来之后,他也没出去,就在房里,看她喂奶。
田氏反教了下麦芽怎么弄之后,看李元青舍不得离开屋子,便自己先出去了,把空间留给他们一家三口。
麦芽刚开始还不知道怎么抱才能让孩子顺利喂到奶,试了几次之后,凭着母性本能,很快便找到窍门了,小娃也许能闻到奶香,寻着香味,就把嘴巴凑了去,喝奶也是他的本能,只要找着来源,他只管大口大口的吸就是了。
李元青靠的很近,头都快贴到麦芽胸部了,仔细的盯着小娃的脸看,一点一滴的小动作都不放过,他看的惊奇,可这姿势却叫麦芽红了脸,她有些扭捏的轻哼道:“你离完些嘛,都快挡着我了,我看不见,可要咋喂他。”
李元青还是没动,不过他把头往后撤了些,“没关系,他要是找不着了,我帮他挪一下就成,你看他吃的多带劲,好像很饿似的。”
麦芽也低头看着怀里的小娃,李元青抬头见她弯着腰,便拿了个大枕头,给她垫在腰后面。
这娃的胃口还真大,一边很快就吃完了,好像还没吃饱,闭着眼睛四下寻找。麦芽笑着把他调了个,轻声对李元青道:“还没给他起名字呢,你想好了没?大名叫啥,还有小名呢。”
李元青不在意的笑道:“名字你起吧,叫啥都成,反正都是咱的儿子,只要不叫狗蛋就成了。”
麦芽被他逗笑了,她笑的动静有点大,胸膛跟着震动,她怀里的娃儿大概是觉着情形不太对,停了喝奶的动作,懒懒的掀开眼帘子,也不知在看什么地方,那小模样,叫人看的又怜又爱。
想起今年是牛年,这娃又长的胖乎乎,小手也挺有劲,麦芽便道:“不如小名就叫牛牛吧,你看他哭的时候声音多大,又是属牛的,牛劲大着呢,至于大名嘛,就叫李致远,如何?这名字是不是挺有诗意的。”
李元青道:“夫子经常念叨几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说,人活一世,要懂得淡泊名利,远离繁华俗世,实属不易,他求取功名一辈子,临到老了,才领悟这两句话的意思,我觉着他说的很有道理,我只希望咱们的儿子,以后快快乐乐的长大,不是非得考功名中状元这一条路,他活着开心就好,所以这名字正是我心里想的。”
麦芽当然也是这个意思,她逗弄着娃儿,念了几遍李致远,发觉很顺口,不过叫牛牛,好像更亲切一些。
**
有了人参鸡汤的滋补,麦芽恢复的很快,第二天吃了睡,睡了吃,到了晚上就能下地走路,第三天的时候,精神就更好了,抱着娃在屋里转悠。因为在坐月子,不能到外面去,一点凉风都招不得,只能在堂屋跟里屋之间转悠。
冬生带着郑玉来看过一次,冬生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外甥,也十分的惊喜,抱在怀里,便舍不得撒手。但是家里走不开,两家的事,都得他们两个打理,所以他们当天下午便赶着马车回去了。
之后的日子过的很平静,两家人都窝在陈二顺的房子里,过的其乐融融。
家里多了个小娃,陈二顺也高兴着,田氏不让他喝酒了,他晚上回来时,身上也少了酒味,便乘着牛牛还没睡觉之前,抱着他在堂屋里晃几圈,颇有点当外公的意思,真是找到感觉了。
而田氏跟李氏,也积极的找各种法子给麦芽补身子。可再好吃的东西,要是天天吃,难免也会腻,就像母鸡汤,弄到后来,麦芽只要一闻见那鸡汤味,就想起鸡屎来,顿时便一点都胃口都没了。
不吃鸡汤,那就只有鲫鱼汤了,鲫鱼汤用来下奶是最好不过的,一整条鲫鱼,只炖少量的鱼汤,那汤汁就是最鲜美的。不过,即使是最鲜的鲫鱼汤,麦芽吃了四五天之后,便只喝些汤,鱼肉都偷着叫李元青吃了,她实在吃腻了,说真话,她现在最想吃的,是牛肉火锅,用大料烧的入味,再用慢火把牛肉的味道炖出来,放些青菜豆芽在锅里烫着吃,那滋味才是最棒的。
只可惜,她现在不能吃辣的,连盐也不能吃多,否则会影响孩子吃奶,每天能吃的,只能是鲜汤,这可把她憋惨了。
幸好,小牛牛乖的很,基本上就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闹夜的情况只发生了几次,也就是半夜醒来,非得要大人抱着才不哭,一放到床上,便哼哼唧唧,也不是大声哭,总之,就是让你睡不了觉。
那几天不可谓不难熬,李氏有时也会起来抱抱,但现在是冬季,她腿疼的厉害,秦语堂给她开了安神的草药,喝了之后,就能睡的安稳些,所以,她也只抱了一天,便由田氏跟李元青轮流着抱。
麦芽还要喂奶,要是休息的不好,体力肯定跟不上。
陈二顺又买了一张跟房间里一模一样的大床,两张床摆在一起,田氏夜里起来之后,也就跟他们睡一块,另外再铺一床被褥就成了。
当然了,陈二顺也没闲着,小牛牛换下的尿布,洗干净之后,都得用炭炉子烤干,不然不够用,这小子吃的多,尿的也多,每天拉一遍巴巴。这个倒是挺规律的,因为田氏听黄氏说过,她家的两个小子,每天都得拉好几遍稀,那尿布晒的满院子都是。
家里有个奶娃子,屋里气味都不一样了,特别是还在吃奶的小娃,身上有股子奶香味,不然咋能叫奶娃呢!
最初几次闹夜过后,小牛牛就听话多了,反正吃的是母乳,夜里也不用起冲奶粉,只要把衣服一掀,把他搂到怀里,他自己寻着奶香就来了。
有时睡到半夜,麦芽总是迷迷糊糊的喂奶,小牛牛吃着吃着也会睡着,嘴里还含着娘亲的。
李元青夜里也睡不踏实,时不时的翻过身去看看,牛牛睡在外侧,因为担心压着他嘛!也都是由麦芽抱着,一只有一边的奶吃完时,麦芽才会抱着他翻过来,换到另一边。等他们娘俩都睡着了,他会伸手,把牛牛的小嘴从麦芽身上拉开,要是牛牛没睡熟,会抗议的嚎两声,这时,他又不得不赶紧把他贴上去,小心的让他含住,再哄拍几下,省得人家再闹情绪。
其实李元青不用睡觉也行,只要看着他们母子熟睡的模样,他心里就满满的,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东西。
这天夜里,麦芽睡到半夜就醒了,屋里为了方便她喂奶,一直就点着灯,所以她一睁眼,就看见李元青直勾勾的盯着她,那眼神她再熟悉不过,火辣辣的灼人,看的叫她心里也酥酥麻麻的,说不出的滋味。
怀里的娃儿又哼哼了,麦芽急忙撩起衣服,把他搂过来,小牛牛贴上之后,使劲嘬着奶,他使的劲大,没一会,便嘬的满头大汗。这小家伙,饭量太好了,长的也好,才出生半个月,就抵得上人家生下来一两个月的小娃。
麦芽把被子掀开一点,她知道小娃不能捂的太狠,可以带冷,但不能带热,所以只要不是喂奶,她一般都把小牛牛放在外侧睡,而不是放在他们中间。她抬眼瞅了下李元青,发现他正盯着牛牛嘴巴的动作,好像看的很入神,麦芽想到自己此时的模样,脸儿瞬间就红了,“你看啥呢,都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李元青这半个月也没有完全闲着,黄大全那里的伙计小六,请了假回家了,李元青就去那里帮忙了,反正离家不远,走几步就能回来看看,总不能老在家里闲着,而且他也想多开开眼界,不能坐井底之蛙不是吗?
李元青还是保持着面带微笑的姿态,他做出这样的姿势,真的很好看,有点深沉,有点惹人遐想的优雅之感。麦芽曾经幻想过,李元青要是生在另个时空的现代,也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不晓得迷倒多少妙龄少女呢!
过了一会之后,李元青才轻声道:“娘子,我发觉你越发美了,美的让我都舍不得移开眼。”他说着话的时候,似是无意的扫过她的胸部,因为哺乳而更显诱人的地方,只肖一眼,就能让他呼吸急促起来。但是他知道不行,她还没出月子,他啥也坐不了,只能看,不能碰啊!
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麦芽也很少听他讲这种情话,一时间还有点诧异。麦芽伸手摸了摸他的脸,歉意道:“相公,对不起,再忍忍吧,还有半个月就好了。”
李元青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亲,“干嘛要跟我说对不起,出了月子也不成,秦大夫说过,你元气大伤,身子需得调养好一阵子才能恢复,我看至少得两个月才可以,我没事,就是比较担心你。”他没有把话继续说下去,却意有所指的看着她。
麦芽把自己的手从他手里抽出来,佯怒打了下他,娇嗔道:“我发觉你嘴皮子越发顺溜了,是不是在黄大全那里学来的?我听说他那里生意不错,有没有年轻貌美的女子看上你的,若是有的话,可以娶回家给你做小妾,”有人看上李元青,这一点,麦芽从不怀疑,她的相公,即使穿着粗布衣衫,也是很惹眼的。
李元青的表情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爽,他突然从自己的位子上翻起来。牛牛本来就睡在他们中间,是刚才麦芽把他翻过来的。他这一翻,便直接从床的这一边,翻到另一边,睡到麦芽的身后,从后面抱着她。
牛牛被他的动作,惊了下,却没有睁眼,而且反应极快的,伸出一只手,护住娘亲的另一边胸部,加上他嘴里含着的,两边就都被他占了,这是典型的护食形为。
这个动作麦芽以前没见过,一看之下,她又惊又喜,然后又说给李元青听。李元青从她背后探出头来,头了眼小家伙,笑着点了下他的鼻子。
熟睡中的小娃,很多动作都是无意识的,而且除了哭之外,也没其他多余的表情,可是就在李元青跟麦芽低头看时,却发现牛牛的嘴角慢慢勾起来了,好像是在笑。
麦芽惊喜的道:“你瞧他是不是在笑,真是在笑?”那笑容,在她眼里,就是世上最美的一幅画。
李元青跟她的心情一样,“的确是,嗳,又笑了一下呢!”
在这两人的盯视下,牛牛嘴角又勾了勾,他要是会说话,他一定得反驳几句:人家明明就是肌肉在抖动,哪里是笑了!
等了一会,发现牛牛还是没醒。麦芽小心的把他放好,从床头拿了个小被子,是他专用的,给他轻轻的盖好,这一顿吃完,一直到明天早上才会醒。临了,她又摸了摸他的小屁屁,看看有没有尿湿,这小家伙,夜里尿尿不多,不像白天,没过一会,就得换尿片。
看着儿子睡着了,李元青把麦芽揽过来,搂在怀里,享受难得清静的二人世界。
麦芽略带撒娇着道:“乘牛牛睡着,咱们也赶快睡吧,不然等他醒了,又没有好觉睡了。”她把头埋在李元青怀里,连脚也缩在他小腿之间,看天气就要下雪了,也快过年了,夜里格的冷。
李元青轻嗯一声,把被子往上拽了拽,低头又在她额上亲了亲,本来只是蜻蜓点水的一个吻,却在接触到的那一刻,无法控制的蔓延开去。要是搁在麦芽怀孕之前,这火他自己也能灭了,或者干脆自己浇灭。可现在不同了,他的理智变的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怀里的娇人儿,如此的香甜柔软,他真舍不得放开。
麦芽轻轻的叹息,看来又得用老法子帮他灭火了,不过,过程之中,动静不能太大,这里还有个小家伙,随时都有可能睁开眼睛,拉响警报呢!
说实话,在这样的环境下爱爱,的确另有一番滋味。
**
没过两天,天气真的飘下雪来了,刚开始是细小的雪花,二个时辰之后,这雪便越下越大。好在,麦芽做完月子了,来得及在大雪埋路以前,赶回家去。本来陈二顺是想留他们在县城里过年,但是田氏不同意,还是回去过的好,村里都是熟人,在一起过年也热闹的很。
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回到家之后,田氏便忙的不可开交,郑玉跟冬生在家,把大部分的活也干差不多了,连剪梨树枝这种事,他们也全干完了。两家的猪,田家的全卖了,李家的猪留下一头,杀了之后,两家分着做年货吃。
至于其他的咸货,李氏跟郑玉在家里也都弄好了。只是没有麦芽在家腌泡菜,今年的大白菜,还都在地里长着,没来得及腌呢。
麦芽回来的那天,在田家门口的大路上,放了一卦又长又响的炮竹,等到炮竹放完了,李元青才把她拉下马车,牛牛有田氏抱着。一行人,才往家去。
外面下着小雪,田氏担心麦芽受风寒,虽说出了月子,可是寒冬腊月的,她还是少沾凉为好。所以麦芽直接回了自己家,李氏已经把炕烧热了,就站在院门外等着他们回来,她也有半个月没见着自己的孙子了,这会可把她想坏了。
田氏先进了家,嚷嚷道:“老嫂子,你别在这儿站着了,赶紧回屋去,外面太冷,别把你孙子冻着了。”
李氏笑的合不拢嘴,“好好,进屋去,都进屋。”李氏的脚跛的更狠了,看来她的老寒腿症状越发严重了。可好在她心里高兴,骨头虽然疼,但精神还不错。
郑玉也出来接麦芽,一直陪她走到里屋,帮着她把炕铺上,还坐在炕边上,逗弄了一会小牛牛,这小子也的确招人疼,虽然才一个多月,做不了啥大动作,可小动作却不断,要么无意识的咧嘴笑,要么翻几个白眼给你看,还学会吐舌头了,叫人看的怜爱不已。
郑玉也是新媳妇,看着麦芽的娃儿,羡慕的很,她把牛牛抱在怀里,在屋里跺着步,来回哄。
麦芽坐在温暖的炕上叠衣服,牛牛长的快,不能光用抱被包着,得穿衣服了,那小衣服看着可爱极了,可惜没有卡通图案,不然还要穿上还要更可爱呢!想到此处,麦芽忽然灵机一动,对郑玉道:“嫂子,你会绣小老虎不?”
郑玉正抱的起劲,听见她这样讲,想也不想的道:“小老虎?会啊,那个简单,绣起来也快,咋了,你要给小牛牛做衣服?那有啥问题,交给我好了,赶明就给牛牛绣个虎头靴,还要再加个虎头帽,一整套配齐了,戴着才可爱。”
麦芽道:“那倒不用,牛牛的衣服多的穿不完,在县城里的时候,大全哥又买了好些衣服送过来,还有花娘也来瞧过他,又买了好多,都穿不完呢,我是想说,你会绣小老虎,或者会绣小兔子,小狗,小猫啥的,多几种图案,以后说不定还能赚钱呢,上回我跟我婆婆做的薄荷香包,就卖的不错,搁在大全哥那里卖,不光是本钱回来了,还赚了不少呢!”那薄荷香包,他们后来做了不少,但是夏季短,下了几场暴雨之后,蚊子也就少了,所以在连续做了几天之后,大概有上百个香包,打那之后,便不再做了。
郑玉一边哄着牛牛,一边跟她讲话,“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绣花样太慢了,几好几天才能绣出一个,还费眼睛,这样一算,似乎不太合算。”
麦芽一听也是,古代绣花不像在现代,随便缝纫机一踩,那图样就出来了,在这里都是一针一线绣的,很时又费力,“你说的也对,那咱们再想想别的法子,看有啥好的商机。”
郑玉看牛牛醒了,伸着舌头舔下巴边上衣服,她把娃抱到麦芽跟前,问道:“你瞧,他是不是饿了?”
大概是感觉到娘亲的气息,牛牛竟把头朝麦芽这边转,嘴里还哼哼着,“是饿了,这一路回来,都没有喂过奶,这小子胃口大着呢,一点都不能饿着,否则啊,他非得哭给你看。”麦芽把牛牛接过来,熟练的解开自己的棉袄扣子,再把娃儿抱在怀里,寻了个舒服的姿势,靠着喂奶。
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
0
她现在对喂奶一事,已经习以为常了,再不像起初那样,在人前掀衣服,会觉着不好意思。桽仐荩
郑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的运作,羡慕着道:“有个娃真好,也不知道我啥时候能怀上。”她成亲也有两个月了,却一点动静都没,咋叫她不担心呢!
麦芽宽慰她,道:“这有啥好急的,或许是你没赶上日子,嗳,你记着,在月事完了之后的十天之内,都是关键期,最好的日子,在那十天,你只要抓紧着,一定会有消息,你也别急,这事急不得,越急越麻烦。”
其实她想告诉郑玉,那十天是排卵期,在那十天进行造人活动,怀孕机率最高。可她不能这样讲,郑玉肯定也弄不懂啥叫排卵期。
郑玉听着俏脸微红,轻点了下头,算是知道她的意思了。
都快过年了,田氏一回到家,便开始准备着过年,期间事情太多了,麦芽又不能出门,好在还有郑玉,有她帮忙,忙起来也容易多了。
屋后的池塘,在麦芽进县城待产时,就已经清出来了,这会水塘里空空如也,连水都没有,不过清塘的时候捞上来不少鱼,大的有好几斤重,就是那小的,也足有一斤多。郑玉时常跟麦芽讲起起水塘的事,想着就觉着好笑。
起水塘的人,都是冬生找来的,也不提工钱啥的,只说起了鱼,大家分着过年吃,于是那天来了好多人,一向清静的水塘梗,难得热闹一回。
把鱼抓完了,就可以清淤泥,那淤泥也是好东西,用水桶装着挑到田梗边堆着,到明年春收过后,搁进田里的做粪肥使用。
麦芽没瞧见那样的场景,她站在里屋的窗户边上,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屋子后面的水塘,塘梗上是春天新栽的树苗,那会是哥哥栽的,她都快把这事给忘了,后来才知道哥哥栽的是柳树,现在是冬季,柳树枝条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等到立春一到,柳树就要发芽了。再过个两三年,那柳树便能长高了,垂下的柳树条,一直沿伸到水面上。不光如此,到了夏天,荷塘里荷花也会竞相开放,到那时,水塘的景色一定十分迷人。
眼看着快过年了,好些东西都要开始准备着,今年过年田李两家都格外的热闹,多了好几口人呢!
不过,忙归忙,可心里舒坦,忙的有奔头。
在百忙之中,李远还是把林翠娶回家了,林氏担心再过一个年,林翠又长了一岁,到那时再出嫁,就成老姑娘了,反正是要嫁人,不如就早些送过去,也了了她一个心愿。家里还有一个林虎,还有刚出生的小女娃,这两个就够她操心的了,所以林翠的婚事也办的匆匆忙忙,好在李远这孩子他们放心,即使婚事办的简陋,可这做父母的,疼爱孩子的心思,却是一点都含糊。
林翠成亲的之时,麦芽正在县城坐月子,也没有去送,来她回门的日子都错过了,现在看来,只能等过正月,她回娘家,两人才能见上面。
二妞也是,听说正在筹备县城里开小吃店的事,大概真的跟婆婆过不下去了,不得不分开住。她的心情,麦芽能理解,如果从一开始,婆媳之间就产生裂缝,在往后的日子里,这道裂缝就很难再修补回来。毕竟亲娘跟婆婆不同,跟自己的老娘再怎么置气,气一消,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可跟婆婆相处却大不相同,哪怕只是一句无心的话,可有要是听的人有心,那便是一句有心之话,听的感觉也就不同了。而在二妞跟王氏之间,王大庆显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要不然也不会让事情弄到这步田地。
想想她们三人,去年正月的时候,还坐在一起,嘻笑打闹,憧憬着明天的事。可一转眼,便各为人妻,虽然说不上天各一方,但成亲之后,家里的琐碎事情会越来越多,即使有心,也无力啊!
麦芽现在什么都不想,一心就扑在牛牛身上,这小子的确招人疼,又长的肉乎乎的,别提有多可爱了。
满月酒就简单着办了,几家人坐在一起吃个热闹饭,其他人都没叫,田李两家今年太忙了,实在没那个心思大操大办,只要意思到了就成。
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李氏坐在堂屋里剪窗花,边干活还边哼着歌。
麦芽把牛牛哄睡着,轻手轻脚的出了里屋,回身把门也关上,这小子早上醒的早,上午吃饱了,肯定要睡一觉,她正好可以偷个空,干些别的事。见李氏没点炭炉子,整个堂屋,冷的很,外面飘下的雪,被冷风卷着吹进堂屋,有些落在地面上,有些飞的远,还落在大桌上呢。
“娘,你咋不点炭炉子,这样坐着,会冻坏的,”麦芽说着,便去了厨房,把已经冷掉的炭炉端到廊檐,又从里屋把装炭的筐也端出来,炭炉子刚点上时,烟很大,得烧一会,烟才会慢慢消散。麦芽一直等着再没有烟出来时,才把炉子拎进去,又在炉子两边摆了木盒子,形状像抽屉似的,这样摆在炭炉的周围,便可以把脚放进盒子里,盒子经过炭火烘烤,会慢慢温暖起来,也能达到烘脚的目的。这盒子是李元青做的,不过还没做好,先弄了个模子出来,给她们用着,具体的还在改进。
李氏脸上始终挂着笑,手上的动作一点都没慢下来,“我穿的厚实,而且这地方背风,吹不到的。”
麦芽把木盒子往她跟前移了移,道:“娘,你把棉鞋脱了,把脚进来,你腿不好,别冻着了。”说着,她伸手摸了下李氏的脚腕,触手冰凉的,倒把麦芽吓了一跳,“娘,你脚咋这样凉,该不是生病了吧?”
李氏还是微微笑着,不在意的道:“嗳哟,哪有生病,不过坐的久了,腿都快坐麻了,我焐一会就好了。”她自己弯腰脱了鞋子,把脚搁进去。暖意从脚底慢慢升上来,的确是舒服多了。桽仐荩
李氏把手里的窗花样子拿给她看,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细缝了,“你快瞧瞧我今年剪的窗花,这花样是我新琢磨出来的,刚刚剪了一对,要是不好看,我再修修。”
麦芽凑过去瞧,发现她剪的竟是一对牛,的确是牛,头上的两只角,清楚的竖着。她是不懂剪窗花,所以不晓得剪这东西的诀窍,只知道她剪的十分好看,栩栩如生,“不用修了,就照着这样样子剪吧,我瞧着挺好的,不过这窗花意思着剪几个就成了,不用剪那么多,这几天天气冷,您还是到炕上去坐着,不能总在这里吹冷风。”
李氏本来兴致高的很,被她这一说,笑脸也没了,“唉,我这身体我自己知道,能过一年算一年吧,乘着还能动,给我孙子剪些好看的窗花,把这年过的热热闹闹的,看着你们都高高兴兴的,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听她讲的很悲观,麦芽心里也酸酸的,她握住李氏的手,道:“等过了冬天,你的身子就能慢慢好起来,冬天不都是这样嘛,我也懒得动,还怕冷,要是不烤炭炉子,这会肯定冻的跟冰块似的。”这话倒是真的,她现在特怕冷,穿的也厚,等会还要给孩子换尿布,她怕凉了,冻着小娃。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李氏比谁都清楚,就像她说的,能熬过一个冬季就算赚到了,所以也不计较这么多。
婆媳俩坐在堂屋,又说了好一会话。家里的咸货都是郑玉腌的,中年麦芽准备割些下来,放在大锅里蒸蒸,尝尝是咸是淡,要是咸的话,正月来客人需要烀咸货的话,就得先把咸货泡着水,这样咸味就能淡些。
她现在还有喂奶,太咸太辣太凉的东西都不吃,否则会连累小娃。李氏他们为了不让她看着眼馋,吃的伙食,基本跟她是一样的。虽然麦芽很想吃酸菜鱼,或是牛肉火锅,又或者膻味十足的羊肉,但即使再想吃也得忍着,除非等到断奶,不然她就得一直忍下去。
今年春上的时候,麦芽看见有村民养了羊,是新抓回来的养的,以前榆树村并没有人养它。听冬生讲,那家人应该是看见到他们家干的起劲,所以也想弄些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
其实养羊就是费功夫,跟喂鹅差不多,天天得赶着在外面放养,一天都不能耽搁。羊吃的倒也简单,只要是绿色的青草,或是青菜胡萝卜,都能填饱它们的肚子。
置办年货的时候,陈二顺买了好几头整羊,其他的都运到临仙楼,风干了之后,烧成锅子卖。剩下的一整只,留着两家分了,一家一半,剥皮之后,挂在廊檐下,静候它风干,过年就可以吃羊肉火锅了。
不过,乡下饲养的羊,虽然不是在高原地区,但那膻味也重的很,麦芽只闻了一天便受不了,索性都拿到娘家那边去,等风好了,再直接拿回家,挂到里屋去。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李氏看着那雪,道:“看来明年又是一个好年成,收成肯定好。”
麦芽见她心情低落,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就发现李氏脸上,愁色比喜色多,这样下去可不好,一个人,不管有没有病,这心情是最重要的,要是自己把自己想的太悲观,就好比把自己带进一个死胡同,连转身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想到这,她道:“娘,牛牛还小着呢,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就该会走路了,后年就能说好多的话,还会吵着你要糖吃,等到再过几年,就该上学堂了,你瞧,孩子长的快,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就过去了,等过两年,牛牛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们再生个女娃,生个漂漂亮亮的小女娃,扎两个小辫,穿个小花裙子,一定很可爱。”
李氏静静听她讲着,眼睛里也浮现她说的场景,过了许久,她才道:“孩子长大了,娘就老了,这人哪,都一样,活到一定岁数,都要进黄土堆里,麦芽啊,你去忙你的吧,孩子快醒了,不用管我,我就在这里坐一会,给牛牛再剪几个窗花,贴在窗户上,看着也喜庆。”
麦芽沉默了一会,没有再说话,她明白此时说什么都没用,等会牛牛醒了,叫她抱一会,可能会好些。
牛牛还没醒,麦芽便去了厨房,从篮子里挑了些板栗出来,准备拿到屋里去剥,一边看孩子,一边剥,两边都不耽误,中午正好能用板栗烧鸡吃。昨儿田氏送了半只老鸭过来,是她昨天中午杀的,这老鸭大,她剁开之后,一家一半,炖着吃。
这老鸭真够老的,麦芽昨晚把鸭子洗干净了,作料也配好,放在瓦罐子里。李元青早上起来的很早,由他把罐子搁在炭炉子上慢慢炖着,到这会,都快中午了,还没有炖好。
不过,老鸭汤就是香,跟老母鸡汤炖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只可惜这会找不到鲜竹笋,要不然两样一同炖煮,比吃人参还带劲。
剥板栗最考验耐心,又费时,又费劲,以前麦芽绝不想做这件事,其他家务活,她都忙不过来了,哪还有时间干这个,可现在不同了,又是冬天,本来也没啥事,她也舍不得离开牛牛,只当是消磨时间了。
今年他们两家都忙,捡板栗的事都落在郑玉跟冬生头上,就跟去年麦芽他们上山去捡一样。只不过,今年除了田家人之外,又来了好些捡板栗的人,不光是本村的,还有外村来的人。最火的那几天,后山总共有几十号人在那捡。乱是乱了点,但只要有专人管理,这事做起来还是挺顺手的。
林德寿在他家里,办了简易的板栗作坊,从山上捡下来的板栗,可以直接连壳卖给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