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田园美食香-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氏被她逗笑了,“你呀,我是说不过你。”

下午,李氏被元青拉回家休息去了,田氏带着冬生又上山去挖竹笋,这两天没下雨,竹林的土比较难挖,娘俩挖了一下午,才挖了一篓子。

傍晚的时候,冬生带着妹妹去收中午才下的大竹网子。

就在麦芽指的那处窄口,冬生拿两块大的鹅卵石把两边压好,防止它滑进水里。

到了小河边,冬生首先脱了鞋子,挽起裤脚,摸进水里。

麦芽则站在最近的岸上看,“哥,水凉吗?”

“不凉,都快到端午了,哪里会凉!”冬生回道。

麦芽瞧着清澈的小河水,心里痒痒的,“哥,我也想下水。”

冬生一听,赶紧说道:“不行,娘知道了,会打死我。”

“哎呀没事,你为说,娘咋会知道哩,”哥哥反对也没用,麦芽还是脱了鞋,除了布袜,坐到河边的大石头上,轻轻把脚放到河里,试了下水温,“哇,一点都要不凉!”河水经过太阳一天的照射,不像早上那般凉,完全是温温的,哪里会凉。

麦芽试着往下走,冬生怕她摔着赶紧过来扶住她,“真不听话,要是摔进河里,我可不会救你!”

“这么浅的水,你当我是鸭子呢,咦,不过我们真的可以养鸭子,就放在小河边散养着,反正这条小河不经过村里,不会污染他们用水!”

冬生面露为难,“可谁看着呢?总不能放在外面不管不顾吧!”

“也是哦,”要是有前世那种塑料网就好了,可以圈在小河里,这样一来,即不用担心鸭子会跑,也能很好的放养。

可麦芽转念一想,要是没有鸭子,冬天该拿什么大补呢!

她郁闷的情绪只唯持不到一分钟,就被冬生收起的竹网吸引过去了。

网子沉甸甸的,又有水流冲着,他一个人不好拿,只好喊麦芽帮着他一起抬。等到网底慢慢浮出水面,里面欢腾的景像,真是叫人欣喜若狂。

“哥,你瞧见没有,好多鱼哩,这是鲫鱼,还是鲢鱼呢!”麦芽兴奋的睁大了眼睛。

这一网子,不像以前虾网捞上来的小鱼小虾,最小的鱼也有一拃长,大的有两三斤重。

鱼儿欢蹦乱跳,扑腾出来的水,溅了麦芽一身。

“芽子你别动,我来端,”冬生怕她抬不动,等腾出了手,赶紧把竹网圈在两臂之间。

“真的好重哦,”麦芽松开酸麻的胳膊,在水里的步子有些不稳。

冬生急着道:“你快回家去,叫娘拿几个大木桶来装鱼!”本来他是想着,才放了一下午的篓子,顶多只有个两三条,他一个人就能扛回去,可没想到有这么多的鱼,没东西装,真是不行。

“哎,我这就去,哥哥你要撑住哦,别把鱼弄撒了,”麦芽就着河水洗了手,往岸上走去。穿上鞋袜,赶紧朝家跑。

“娘,娘,你在哪儿?”

田氏从菜园探出头,“我在这儿呢,你大喊大叫啥呢?”

“我跟哥哥弄的网子捕了好些鱼,得快些拿盆去装,娘,家里的盆在哪?”

“在厨房呢,刚刚装了猪食,等下,我跟你们一块去,”田氏放下锄头,娘俩一人拿一个大桶,往河边去了。

冬生靠着水的浮力,把竹网移到岸边。

田氏伸头一看,“哎哟,这么多的鱼呢,就用这个网捞的吗?”

麦芽喜滋滋的说道:“就是这个网,哥哥下午刚编的,以后每天早上把网都放在这里,每天晚上来收,以后咱家就有好多好多鱼吃哩!”

冬生也很高兴,“都是芽子想出来的,没想到小河沟的鱼这么多。”

田氏跟麦芽忙着把鱼往木桶里放,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几鱼,有大有小,都很新鲜。田氏盘算着:“要不都腌了做咸鱼吧,不然天气热,不容易保鲜,家里的水池一下子也装不了那么多。”

麦芽想了想,“那就把鱼都腌上,反正每天都能弄到新鲜的。”

其实咸鱼也有很多种做法,不只烟熏一种。现在多存一点,农忙时就有菜吃了。

娘三儿把鱼抬回家,连夜把鱼收拾了,用盐码上。

明早还得卖绿豆芽跟凉粉,凉粉已经沉淀好了,只要上锅煮着就行,绿豆芽有现成的,不过得再泡几斤,今天都不够卖,不过光卖绿豆芽跟凉粉也不行,天天吃,难免会厌烦,麦芽又开始琢磨新花样。

夜已深了,田家还是一片忙碌。

田氏坐在锅灶下烧火,锅里蒸着凉粉,另一个小锅里,炒着用来拌凉粉的佐料。

麦芽拿着锅铲,皱着眉头,炒炒停停,忽然问道:“娘,咱家种南瓜了没?”

“南瓜?”田氏摇头,“没有,往年都是村里人下种,我顺便栽两棵,今年也不晓得有没有人家下南瓜苗,我们还得种南瓜?”

“当然得种了,南瓜不光人能吃,也能喂猪嘛,还有,咱家的驴子不也得喂粮食嘛,”说起驴子,如今还有个最要的问题没解决,驴子没窝棚。好在这几天没下雨,不然它都没地方待了。

这下,不光人住的屋子得修,连驴子也得给它安个窝。

“那娘明天下午回来去村里问问,看谁家下南瓜苗了,多拿几棵回来。”

“嗯,得多要几棵,南瓜又不挑地方,门外那么大片地方,都能种!”

田氏添了把火,停下笑了,“你这丫头,种东西种上瘾了!”

麦芽俏皮的眨眨眼睛,“那是,土地不种庄稼,多可惜。”

娘俩讲的正欢,冬生不晓得啥时候出去的,这会气喘吁吁的从外面进来,肩上还扛着个大家伙,“芽子,快过来帮我一把!”

第42章 澡盆子

“咦,哥,你扛的啥东西?”

“你说是啥,还愣在那干嘛,帮我扶一下。”

等麦芽靠的近,这才看清,原来他扛回来的,是只大水桶,说是水桶不太恰当。记得以前看过不少古装剧,女子们洗澡用的就是这种木盆。

“哥,这澡盆子你从哪里弄来的?”麦芽趴在盆边上,摸着光滑的桶壁,稀罕坏了,今晚她可以洗澡了呢。

田氏也跑出来看,“哟,从哪来的这是?”

冬生擦擦汗,憨厚的笑道:“还能从哪来,当然是元青给麦芽做的,不然你们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

“元青做的?”田氏震惊了,这得费多少木料啊,要是搁在城里卖,起码得好几两银子才能买到,“那他人呢?”

“他把东西放下就走了,喊我出去扛的!”

“这娃真是的,都到门口了,也不说进来坐坐。”

冬生呵呵直笑,“他那是不好意思哩!”一想到元青涨红的脸,还有支支吾吾的讲话声,他就觉着好笑,做都做了,还不好意思。

麦芽一直欣赏着她的洗澡盆,好一会才直起腰,“那我明天当面谢谢他好了。”

冬生摇头,“你可千万别当面谢他,晚上都不好意思讲了,白天他说不定得躲到天边去哩!”

麦芽笑的前俯后仰,想到元青一个大男人,窘的说不出话,那模样也真够稀奇的,“我不当着你们的面谢不就行了,哥,把澡盆子搬到我们屋去,厨房地太小,放不下,”麦芽说完转身进了厨房,得赶快把明天的东西准备好,然后她要烧一大锅水,好好泡个澡。

晚上收拾好了之后,田氏帮着她烧水,又一桶一桶的往屋里拎,说实话,这样拎是挺麻烦的,可没办法,谁叫厨房地方小,加上最近又摆了那么些坛子,哪还有地方摆澡盆子。

田氏给她弄好之后,便到堂屋去了,麦芽喊她,“娘,待会你也烧一锅水,顺便也来泡泡。”

“不用哩,你娘泡完的水,娘洗着也一样。”

“那咋行,水都洗过了,再洗该不卫生了,”麦芽不赞同。

田氏站在门外,“没事,娘没那么精贵,你快洗吧,再磨蹭,水该凉喽!”她去了院子,看小鸡仔是笼了没有,鹅也进了笼,正在嘎嘎的叫个不停,两头小猪吃的饱饱的,挤在一块,发出呼噜噜的声响。

冬生站在院子里拿水淋着洗澡,光着背,露出结实的身板。田氏瞧了他一会,叹了口气,眼看着冬生也大了,得讲媳妇了,要真修房子,就得连同冬生的婚房一块修了,这得要多少钱哪!

冬生洗完澡,正准备穿衣服,回头见田氏站在门口,脸一下红了,“娘,你站那干嘛?”

田氏瞧他慌忙把衣服穿上,笑着道:“你身上哪个地方娘没见过,还不好意思呢!”

“娘……”冬生闷着头走回屋里。

知道他要说啥,田氏打趣道:“行了,娘以后不看你洗澡,以后有你媳妇看就成了。”

冬生干脆躲进屋里不出来了。

孩子们都长大了,田氏很欣慰,可要替他们操的心还多着呢。

接连几天,李氏都准时跟田氏赶着驴车去卖豆芽跟凉粉,元青去县城送小龙虾时,麦芽又让他带回一大袋黄豆,留着一部分泡做黄豆芽,另外,她想试着做些豆腐脑,如果可能,做出豆腐乳也不错,便于保存。

另外,她把剥下来的竹笋叶,挑了些好的,放在院子里晒干,留着端午节包粽子。田氏说家里人吃不那么些粽子,少弄些意思一下就成了,但麦芽却想着多做些花样,粽子也不是只有一种做法。

要做豆花,就得用石磨。

这东西田家倒是有,一直搁在院子里,平时也很少用,基本上都是拿着它当晒东西的台子用。

驴子被套了马车,麦芽便叫哥哥推磨,她站在边上,把泡了一夜的黄豆,用小勺往磨斗里舀,冬生推着磨,纳闷的问道:“妹,你这是要做豆腐啊?”他曾经听人家讲,做豆腐都是这样做的,不过他们家能做豆腐吗?好像挺费事的。

麦芽一手端着小盆,一手拿着锅刷,往里面扫黄豆,不慌不忙的回他道:“我说了要做豆腐吗?我就是想做,咱家也没那人手,其实黄豆能做出的东西可多着呢,其他的都比较麻烦,就是这豆腐脑,最容易,简单的很,也很好吃,中午我煮一锅给你吃,你就晓得了。”

“哦,”冬生轻嗯了声,他是相信妹妹手艺的,如今的生意,不都是她一手操办出来的吗?跟她比起来,做哥哥的好像都差远了。

磨好的豆浆还比较浑浊,第一次做,她磨的不多,也就一小桶。

麦芽到厨房拿了块干净的纱布,让哥哥拿着,又另外准备了一只干净的大盆。

把磨好的豆浆倒进纱布里,过滤出杂质,流下来的才是最好的豆浆。

“哥,我让你帮我准备的卤水呢?”

“哦,我让元青搁到厨房去了,”卤水是从元青从县城里的豆腐坊买来的,是麦芽要的。

过滤好的清豆浆,再倒进锅里,用小火慢熬,顺便把卤水也倒些进去,它能让豆浆在受热过程中,慢慢凝固成块状。要想豆腐脑做的嫩,就不能熬的过久,它豆花不一样,不能把水挤出来,只要把上面澄下来的清水倒掉就成。

在它还未冷却之前,赶紧倒进木桶里,盖上一层湿布。

“芽子,豆花做好了?”冬生从外面探进头。

“等一下,我再做个汤汁,就跟拌凉粉一样,也可以吃甜的,咱家还有糖吗?”

“好像还有,上回你生病,娘称了些回来,应该还没吃完,你找找看!”冬生趴在厨房里翻找,不一会,摸出个糖罐,“喏,有是有,就是不太新鲜了。”

“给我看看,”麦芽接过他手里的糖罐,瞧见里面的红糖成块状,都结在一起了,“没事,用开水冲开就成。”

麦芽先拿碗舀了些红糖在家碗,倒些开水冲开,再用勺子舀了一大勺豆腐脑。

嫩白的豆腐脑跟红糖裹在一起,真挺好看的,一吃进嘴里,便化开了,“哥,真好吃,你等着,我再给你做碗咸的。”

------题外话------

妞们:快来花花,钻石扔来吧!o(≧v≦)o~

第43章 豆腐脑

麦芽想他可能吃不惯甜食,便用拌凉粉剩下的材料,一点辣椒油,一点盐,加些调味料,再搁些她做的泡白菜,热乎乎的一碗端到冬生跟前,“哥,不能用筷子,你也用勺子吧!”

“哎,那我端到外面吃,”冬生捧着碗,走到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顾不得等它凉掉,就急着往嘴里送。第一口进嘴里,让他想吃豆腐的感觉,可豆腐再嫩,也没有这等口感哪。

“耶,冬生哪,你不出来接娘跟李婶,躲在家里干嘛呢?”田氏赶着驴车回来,却不见孩子们出来迎接,倒叫她纳闷了,推开门,就瞧着冬生抱着碗,喝的那叫一个香。

冬生差点烫到嘴了,“娘,娘你回来啦,”他赶紧放下碗,跑去接过田氏抱着的东西,放下后,又跑出门,帮着李氏下车,还得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这几天她俩回来的晚了,东西卖的也多,所以多跑了几个村子。

陈掌柜要的货也多,所以田家的生意越发的好做了。

李氏一进屋,就闻见一股豆腐的甜香,“哟,芽子,你在家做啥哩?”

麦芽已经端着两碗豆腐脑出来了,“娘,李婶,快来尝尝我做的豆腐脑,你们想吃甜的还是咸的?”

田氏拿着干毛巾往身上拍打灰尘,听她说豆腐脑,便跟冬生一样,以为她做的是豆腐,“啥甜的咸的,豆腐拿来炖肉才好吃,要不中午拿咸肉炖也成,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做豆腐了?”

“娘,不是豆腐,是豆腐脑,你过来尝尝就晓得了,”麦芽把碗放下,又回厨房把糖跟拌好的佐料都拿了出来。

李氏笑呵呵的走过去,“还真跟豆腐不一样哩,这样嫩!”

“对啊,这本来就是豆腐脑嘛,李婶,你是要吃甜的还是咸的,要不给您无盛碗甜的,甜豆腐脑可以润嗓子呢!”

“成,我吃啥都成,”李氏接过麦芽送过来的碗,香甜的气息,直扑过来。

乡下人很少能吃上甜食,所以乍一闻见,甜腻的气息跟豆腐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田氏赶紧凑过来,麦芽也给她盛了一碗,“嗯嗯,这么嫩,还没吃到嘴里就化了,芽子,再给娘盛碗咸的,我要放辣椒,”一碗豆腐脑很快下肚,田氏又把碗递给女儿。

“娘,吃那么多,中午哪还有肚子吃饭哩!”麦芽嘴上是这么说,可还是给她盛了满满一碗。

李氏比她吃的稍慢些,“我也要再吃一碗,这东西早上吃最好了,能当早饭,芽子,这个做起来麻烦吗?”

麦芽也帮她添了一碗,笑着说道:“不麻烦,比做豆腐简单多了,就算我想做豆腐,我们也腾不出人手做,但是豆腐脑就比较简单了,黄豆磨碎之后,去掉杂质,上锅点上卤水,稍微蒸一下就成,至于这上面的佐料,跟拌凉粉差不多,不用特别分开做,多放一个碗就成。”

李氏嘴里吃着豆腐脑,抽着空,频频点头,“那我们早上走的时候多带一桶豆腐脑。”

田氏道:“那咱们要卖多少钱一碗?”

麦芽想了想,“就用咱们卖凉粉的碗,一文钱一碗,虽然卖的便宜,可这东西本钱就不贵,咱们全当是多一样买卖,这样人家才能都来买嘛!”

李氏点头,“我看成,我跟你娘出去这几日,虽说生意挺好,卖的也快,可卖来卖去就这几样,人家总会吃腻的,我看不如把绿豆芽跟凉粉适量减少些,明天拉一桶豆腐脑去卖。”

麦芽当然知道要是弄的太多,只怕她们干,驴子老兄也得抗议。其实这种跑路的买卖,不可能长久。就算不是农忙,家里的事还有一大堆,要不是李氏帮衬着,她们哪里腾得出手。

“那我今天晚上把豆浆磨好,明天起来早些现蒸,不过,我还是想多加一桶豆浆,就是不加卤水,喝起来也是不错的,明天带些去试试!”

吃过午饭,冬生把李氏送回家。这些天在外面奔波,她精神却越发的好了,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虽然腿脚还不是太好,体来说,人生有了希望,有了目标,就好比她前面的路被重新照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得想着赶紧把麦芽娶回家,这样能干的丫头,要是被别人抢走,她不得伤心死了。

冬生在小河边下的网子,每天都能收回不少的鱼,田家院子都快晒满了。

当然,李氏家也没少送。

竹笋都收完了,山上的新笋也都老了,不能吃。

皮树叶每隔两天得上山去采,拿最新鲜的喂给小猪仔。

园子里的菜,长的格外茂盛,田氏施肥勤,所以园子里的菜,比别人都长的好,玉米苗更是长到有一人高,再过不久,也得结上玉米。田氏从二妞家弄来的南瓜苗也栽上了,到了秋天,家里一定又是个大丰收。

麦芽一大早就在菜地里捣腾,偶然间发现黄瓜叶下藏了个大大的黄瓜。

这是她第一次收货自己种的果实,高兴坏了,“哥哥,黄瓜结了!”

冬生闷闷的道:“结就结呗,以后它还会结更多的黄瓜,西红柿也会结,其他的都会结啊!”

麦芽还是傻乎乎的笑,用水冲洗过之后,生着就吃了,“哇,好好吃哦!”

冬生莫明其妙的瞪着她,心道不就是黄瓜,还能吃出花来?

麦芽可不这么看,今年她家种了不少蔬菜,现在陆陆续续开始结,这样一来,她的调料就能更丰富了。

黄瓜藤上还挂着几个大的黄瓜,麦芽摘下来,洗过之后,留几个中午凉拌,其余的切成细丝,用来拌凉粉跟豆腐脑最好了。

今天的天气有些反常,还没到中午,一大片乌云从天边压了过来,眼看着就要下大雨。

“哥,你看这天是不是要下雨?”

冬生跟着抬头看向天边,“肯定要下,怕是还要下大雨呢!”

“那地里的油菜怎么办,要不要去看看?”

“嗯,我这就去,”冬生也紧张起来。家里的气氛一下就重了。

------题外话------

妞们,别忘了,首订时,一定要支持轻烟哪!就靠你们喽!

第44章 又下暴雨

冬生披上蓑衣赶紧往地里跑,麦芽三下两下把黄瓜吃完,也赶忙去收衣服,院子里晒了不少东西,除了咸鱼,还有她晒的竹笋叶。一下雨就显得屋里小,没办法,最近添了不少东西,堂屋都快摆满了。

东西还没收完,天就黑了。狂风呼呼的刮着,院子里的东西被吹的七歪八倒,连大门也吹的乱晃。

麦芽冲进大门口,眼巴巴的瞅着道路的尽头,也不晓得田氏她们到哪里了。

雨来的很快,黄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就往下掉,砸在身上还挺疼的。

雨雾中,远远的有个人影渐渐跑近。

麦芽瞪大了眼睛,离的近了才看清,来人是元青,他披着蓑衣,脚步匆忙,好在她身子板结实,换作是她,只怕是要被吹飞了。

“元青哥,你怎么来了?”麦芽往旁边退开,让他进到廊檐下。

元青取下斗笠,一脸的焦急,“她们还没回来吗?”

“没有呢,不过往常这个时候她们也还没回来,要不再等等?”她心里也急,眼见着雨越下越大,泥路又那么滑,也不晓得驴子会不会被吓到。

冬生从地里跑回来,他跟元青商量了下,决定到村口去迎迎。又叮嘱麦芽不要出来,好好待在家里。

这种气氛之下,麦芽觉得心里慌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的很漫长。

倾泄而下的雨滴打身上,又冷又疼,麦芽站在狭窄的廊檐下,实在遮不了多少雨,衣服很快就被淋湿了。

雨雾遮住视线,看不清远处的地方。

等的越久,心就越凉。

她都不晓得等了多久,直到听见可爱驴子的呼噜声,她才算活了过来。

“娘!”

田氏走在驴车旁边,不过衣服都淋湿了。冬生拉住驴子,防止它吓跑了,有了他在,驴车就稳当多了。

田氏直摆手,“没事,就是衣服湿了,啥事都没有。”

麦芽瞧见车上没有元青跟李氏的影子,问了田氏才晓得,原来路过村子时,顺便就把他们放下了。

冬生栓好驴子,插上门才进屋。

麦芽急忙跑进屋里,给田氏拿了干净衣服,又去厨房煮了碗姜汤,给田氏跟哥哥都盛了一碗。

田氏换好衣服出来,接过姜汤,一碗喝下肚,感觉身子都暖了起来。

外面的大雨还在下,可娘三个很快就发现,外面下大雨,屋里却下起小雨,不是这里漏,就是那里滴水,拿再多的盆接也不够啊!

冬生光着膀子,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的天色,“娘,要不我上屋顶去看一下吧!”

麦芽听见他要上屋顶,冲过来拉住他,脸色都变了,“哥,漏都已经漏了,你还上去看它干嘛,这么大的雨,滑下来怎么办,还是等雨停了再说。”

田氏也不同意,“反正咱家这屋子是要修的,我们最近也存了些钱,不如借这个机会大修一番,你妹妹也得要个闺房,不能总跟我住一个房间!”

“娘,修房子得要多少钱?”麦芽问她道。

田氏掰着手指算了算,“差不多得好几十两,唉,咱家这账好不容易还完了,修房子只怕钱还不够呢!”

“钱的事情不用担心,咱可以再挣,要是真的不够,我还可以去找陈掌柜谈谈,他应该会帮助我们的,”麦芽提出自己的建议。

田氏也同意,不过眼下得割油菜,只怕没时间修屋子,还得一样一样来,先收了庄稼再说。

这场暴雨下了整整夜,这一晚,田家的人几乎没合眼。

原本这破房子也确实经不起几番折腾,加上昨夜的雨下的格外大,轰轰隆隆的雷声响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天一亮,等不得天放晴,冬生便急着往地里头奔,眼看着就要有收成了,要是油菜倒了,可得影响收成。

田氏今天不出去卖菜了,家里都淹成这样,况且啥也没做,去卖什么?

她家的院子,是冬生用碎石头一点一点铺上的,所以没什么泥巴,不像外面的路,稀烂的走不动,走两步就得甩掉脚上的泥,不然哪里走的动。

鸡笼跟鹅笼是冬生新盖的,没啥问题,猪圈也没事。

菜园子里黄瓜架子倒了一些,其他的都还好,被一场暴雨洗过,颜色鲜嫩的很。

村子里不少人家都遭了水淹,不过就属田家淹的最厉害,因为她家房子最破嘛!

瞅着空,田氏本想叫冬生去元青家看看的,不想,还没来及去,就见着元青匆忙跑来的身影。

“咦,你咋来了,你家昨晚没事吧?”田氏关切的问道。

元青甩甩脚上的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我家没事,房子虽然小,可我以前经常维修,只有厨房漏了些水,我娘知道担心您家有事,所以让我过来看看,”话是对着田氏说的,可他眼睛却在寻找麦芽的身影。

田氏心里跟明镜似的,调侃道:“别看了,我家除了房子坏掉了,其他的都没事,只要人在,啥都好说。”

元青被她讲的耳根子都红了。

麦芽从屋里端着水盆出来,见他来了,招呼道:“元青哥,你来啦。”

“嗯,”元青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帮着他们一起收拾。

遭了这场大雨,家里的生意暂时得放放了。

接连晴了三天之后,地里的油菜泛黄了,村里也有人家开始准备砍油菜。

田氏把家里的镰刀找出来,让冬生磨磨,还有草帽、挑子、扁担啥的。这些东西,不是农忙的时候都收起来,现在得一一准备妥当。

麦芽把之前泡好的绿豆端了出来,用水泡着,本来也没打算再卖,连供应小龙虾也停了,可陈掌柜说他自己派人来取,麦芽只管做,不管多少她都收,豆腐脑也要,他每隔两天早上派人来取。

这样一来,倒省了麦芽家不少事。也让麦芽想到另一个商机,不过,这得等春收完才能做。

家里的事,都交给麦芽了,田氏跟冬生负责去地里收油菜,当然,要是有空,麦芽也会去地里帮忙。

收庄稼的日子,是乡下人最忙碌的时候。

只要站在大门外,就能看见扛着各式农具的乡亲戴着草帽,劳作在田间。

乘着天好,田氏跟冬生下午便去了地里砍油菜。

第45章 去送绿豆汤

麦芽忙完家里的活,也顺便给他们送水,便锁了门,跨着篮子去了地里。

田家的地少,因为榆树村大多是山林,农田比较的分散,麦芽穿过小路,才看见娘跟哥哥劳作的身影。

“娘,哥,我给你们送些水来,歇歇再干吧!”

田氏直起腰,“哎哟,这么热的天,你来干啥,快回去看家哩!”

麦芽笑道:“没事,门我都锁上了,鹅也关着,等傍晚再去放出来就好了,”她走到田埂边,把篮子里的瓦壶拿出来,又拿了两只大碗,倒满了两碗水,“哥,你也歇一会吧!”

田氏跟冬生放下镰刀,取下草帽,走到田埂上,大口大口的喝着水。

油菜必须乘着菜籽壳没有变硬时,收回家,放在谷场上晒个几天,等到籽壳变硬了,随便敲打几下,菜籽就能脱落。

今天天气真热,冬生脱的只剩个马甲,黝黑的脊背渗出汗水,在阳光的反射下,透着健康的阳光的色泽。麦芽忽然就在想着,元青干活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想了,她便问了,“娘,李婶家的地多吗?元青哥一个人干的完吗?”

田氏倒掉碗里多余的水,然后放下碗,笑眯眯的道:“咱家也就这两块地,等收完了,就叫你哥去帮着他些,你李婶家的大儿子心眼小的很,以往元青也就一个人干,可他干活比你哥还快哩,等我们干完,他那也差不多完了。”

“哦,”麦芽点了点头,话是这样讲没错,可她还是想去瞧瞧。

喝完了水,麦芽也帮着干点活。

砍下的油菜分为一小堆一小堆的码在一起,麦芽照着田氏的话,把小堆变成大堆,往一块拢,等估摸着时辰差不多,冬生便用挑子把捆好的油菜担回家。

前天刚晒好的谷场,就在院子里开出的一小块平地,虽然小,但也足够他们家用了。

田氏让麦芽跟着哥哥先回去开门,她再继续砍些。

冬生脚步很快,哪怕是挑着担子,麦芽也得小跑着才能跟上。

打开院门,冬生把担子挑到谷场,今天先堆着,等明天出太阳再一起散开晒。

冬生抖完担子,说道:“我去挑就行,你留家做饭吧!”

“嗯,晓得了!”

晚饭,麦芽蒸了一锅馍馍,外加两盘咸鱼,另外一盘是给元青家蒸的。

傍晚去菜园地的时候,看见蚕豆角结了,豆角虽然还不是很饱满,但这时候剥着吃最嫩了。

春上抓的鸡仔就快要生蛋了,麦芽幻想着每天都收鸡蛋的情景,到时候家里就有鸡蛋吃了,没菜的时候拿来充个菜,最方便了。拿鸡蛋炒蚕豆也好吃的很,还有西红柿汤,家里结的西红柿比前世大棚里结的可以好吃。她扒拉西红柿苗的时候,看见已经结了不少青柿子,要不了几天,就能吃到最纯正的西红柿鸡蛋汤了。

麦芽剥了一大碗蚕豆,淘洗之后,放在盐水里煮开,再连着水一起盛起来,就那样泡着。想吃的时候抓一把,方便的很。

为了给哥哥跟娘亲消暑,麦芽特地用绿豆煮了一大锅绿豆汤,上午煮的,下午的时候她又打了井水冰着,现在拿出来,也凉的很。

冬生又挑了一担子回来,麦芽装了一锅绿豆汤,问道:“哥,地里还有多少油菜杆没挑?”

“不多了,还有两担就能完事,待会娘跟我一块挑着就回来了!”

“哦,”麦芽低下头。

冬生瞧出她有心事,“咋了,有啥话就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