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然田居札记-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真让璐姐去了,可不是进了龙潭虎穴。
“老夫人年事已高,经不得闹。”
薛族长摇头:“即便娘照应不过来,不还有你大嫂。她最是喜欢小辈,定能让璐姐过得妥帖。”
一旁的薛二少也反应过来:“是啊,我娘最是宝贝姐儿,璐姐过去,我也会好生照看她。”
薛夫人先前敢冷言冷语,是因为铺子之事她处处占着礼。可如今薛家面上一片好意,她若是再开口拒绝,保不齐被编排些什么难听的。
正当她一筹莫展时,睡饱了的璐姐下来:“娘,你不要我了?”
“当然不会。”
旁边的薛族长看到此举,只觉一阵爽快。早知这泼妇软肋,他早几年这般做,指不定如今绣坊已经落入他之手。可惜,不过木已成舟,他也不好再多做计较。
李氏却是想起了先前的自己,那是二丫硬被程氏拉过去,她没日没夜痛得心如刀绞。皱起眉,她拉拉宜悠的袖子。宜悠摇摇头,千百年来无数内宅妇人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她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硬憋出一个好法子。
母女俩的反应全被常逸之看在眼里,蹙眉的李氏另有一番精致之美,看得他心下急切。这几个月接触下来,沈家米面粮油全由五谷斋包圆,每次李氏来都是他亲自接待。可任凭他明示暗示,她只是满心感激。
他能看出来,李氏是真的不开窍,而不是欲拒还迎。正是这份与年龄有差的呆滞,配上那美艳的容貌,更是让他心旌摇动。
“璐姐来,跟二哥去见奶奶。”
璐姐一爪子糊在薛二少脸上,稍微有些长的指甲,直接抓的他两道红印:“你个坏人,上次你儿子还欺负我。他打不过我,又还你来了!”
薛二少忙放开他,捂着火辣辣的脸。薛族长挡在儿子身前,笑眯眯的说道:“璐姐,奶奶那边有蜜饯、年糕、瓜子,好多好吃的,还有好些人陪你玩,咱们回去好不好。”
薛夫人将女儿挡在身后,刚想出言,旁边的常逸之已经开口:“薛族长,有一事我忘记告知。”
“哦?”虽然厌烦,薛族长还是保持风度。
“璐姐与我为邻,平日吃惯了好东西。再入薛府,她怕是会不适应。”
“究竟是什么好东西,常爷可莫要说空话。”
薛夫人也想过来:“南方千里处琼州的香蕉,北方幽州草原上牧民所产鲜牛乳,这些常府可有?璐姐正是长身子的时候,每日要用一杯香蕉牛奶。还有她认床,这些年只睡夫君在世时给她打好的那张。那床镶嵌在二楼房内无法搬出,薛府可否命人比着重新做一张;还有……”
如数家珍的说出一堆,直把薛族长说得一愣一愣。
“这香蕉是何物?”
璐姐匆匆跑进房内:“就是这个,常叔叔送给我的,可好吃了。”
“弓蕉,这是价比白银的弓蕉!”
璐姐拿出来,宜悠也认了出来。却说常爷不愧为做生意的奇才,仅仅用了两个月,他便垄断了云县多数商铺的米面粮油供给。而且他自有一套手腕,能让其它店家心服口服。
至于这弓蕉,与那牛奶一样,就是常爷开张那日提出的构想。仅仅不足半年,他便将此实现。远载着弓蕉的船只,自琼州海峡出发,漂洋过海停于云州港口,运来千里之外的水果。此物软糯香甜,一经问世便遭云州以及邻近州郡富商哄抢。也有商队曾南下采购,可他们运回来的果子均已霉烂。唯有常爷的,黄澄澄的颜色格外好看。
“正是弓蕉,因其口感香甜,所以我便改名为香蕉。”
常逸之笑得谦虚,薛族长却是黑了脸。每日吃一个银元宝,他供得起,但这份钱不能白仍在璐姐身上。
“咱们商户家的姐儿,哪用得着那般娇贵。难不成,一点吃穿用度竟比亲情和孝道更为重要。”
见她强撑薛夫人冷哼一声:“族长这是要我等尽几辈子的孝,十年前他们爷俩入伍时,族内便说两人权当为长辈尽孝。他们爷俩死后,你们更是说就当还了这孝道。当日此事乃铁先生作证,难不成要我将他喊来,我们再说一遍?”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咱们商户家的姐儿又怎么娇贵不得,皇后娘娘都曾说过:姑娘家是家中娇客。族长这话,商户人家的姐儿不是人,或者不是姑娘家?”
薛族长还想硬撑,常逸之再次说道:“薛夫人不是提起过,将璐姐送至蒙学,趁着小识俩字。”
薛夫人一拍脑袋:“还真是,我一气给忘了。那日吴妈妈来时,曾说过若璐姐想入学,可在官学旁听。族长,真是对不住,璐姐没几日便要入官学,还是不去打扰老夫人的好。”
官学俩字敲响了薛族长脑中的警钟,看来这泼妇与县衙的关系已经很深。若他过分逼迫,难免她会鱼死网破。他们娘俩无牵无挂,可他还有薛家一大家子。
“还是入学重要,薛家忠于朝廷,这绣坊进献上去也是应该。”
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他带上前呼后拥的族人,垂头丧气的朝西走去。出师不利,往后薛家如何他还得多考虑。
宜悠望着薛家远去的人群,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前世五谷斋被抄家,官府派的新任掌柜曾予她进献奇珍。那人头脑极为机灵,且曾与春生是同窗。他这机灵劲没用在读书上,反而于经商一道颇有天赋。
云州姓薛的多了去,初时她没注意。直到见到本人,她才想起来。不会错,那边是日后响彻云州的大掌柜薛金,人送外号“日进斗金”,简称“斗金爷”。
若不出意外,明年腊月常爷的生意便会达到顶峰,富甲云州,到时他也会有抄家灭族之祸。离现在还有一年,陈德仁的性子不会对一个刚认识的少年委以重任。那唯一的可能便是,此人早早的便在他手下做事,且做得极为优秀。
“外面冷,大家也都快进来。穆夫人,你这是在想什么?”
刚斗败薛家,薛夫人别提有多痛快,此刻她也恢复了快人快语。
“那是谁?”宜悠指向最后稍矮的少年。
“他啊,你竟没听说过他?也对,你们母女平日也不多说话。那叫薛金,是薛家族长的长孙,自幼算得一手好账。密密麻麻的账本,别人得一点点的拨算筹或是敲算盘,他一页页的看过去,最后便能给出准确数目。
族长觉得他聪慧,花大价钱送他入官学。可惜,除去算术,经史子集他一窍不通。那几年他没少闹笑话,不过听说这几年,他已在薛家账房出头。怎么了,莫非你与他相识?”
宜悠点头又摇头:“相识说不上,只是在云州府衙见过,看着有些面熟罢了。”
跟进来的常逸之问道:“云州府衙?”
“恩,就是陈大人的知州府,出来时,我远远的见他自书房走出来。”
常逸之心里打个突,这薛金曾与他有过交涉,虽然年纪相差大,但两人与经商一道的见解却出奇的相似。他本欲引为忘年交,可如今被稍加提醒,他却觉得此事处处透着古怪。
未及弱冠的年轻人,谈话间怎会那般沉稳。还有那巧合的诸多爱好,他喜好逗八哥,薛金也喜欢遛鸟;他爱饮第二壶水的信阳毛尖,他也将第一壶水冲洗紫砂壶……
当时他只顾着高兴,如今想起来,陈常两家同气连枝,这几个月他往京城送过不少书信,定已引得常家警觉。可他行事小心,朝廷所收税赋分文不少,丝毫让人抓不住把柄。若是常家着急,找这么一朋友背后插刀,那……他定会上当!
“常爷这是怎么,竟如穆夫人方才那般愣住。”
在薛夫人的打趣中,四人围坐在一处。薛夫人拿出房契,来时宜悠已与李氏商议好,就要靠近五谷斋的空闲一半。
“芸娘说得可真是巧,你们不知,这绣坊先前便是两家铺面。后来夫君盘下来,拆掉墙堵上门,变成一间。你们瞧此处,白灰颜色深的地方,便是当年堵之处。如今只需中间砌一道墙,再将那门拆开就是。
宜悠坐在旁边,剥一只香蕉递给璐姐儿,璐姐儿接过去:“娘,往后长生他们要住在咱们家?”
“不是,是跟咱们家做邻居,这房子有一半转给长生家。”
“那也差不多,反正这么近。这实在太好了,有长生和穆宇在真好。”
望着闺女雀跃的模样,薛夫人随后坚持要退回一张银票:“芸娘,本来这二百两我也不该要,毕竟铺子是朝廷的,穆夫人一句话你们随便用。”
李氏却推过去:“都是有闺女的,我知道你的不容易。这银两是个璐姐的,你当年的不能拦住孩子的钱。”
璐姐也跳起来:“我不要伯母的银子,真不要。”
这般懂事的孩子更是让李氏动容,眼见两人争执不下,常逸之唇边笑意更浓。他已经确定自己的心意,如今看他相中的女人这般好,他更是越发欢欣。
“我看不如这样,商铺修缮也得用些银钱。薛夫人收下,花点心思重新修下铺子,剩余的也算辛苦钱。”
“还是常爷说得有理,我只会蒸包子卖包子,对其它事真是一窍不通。还是你们有本事,我就当花钱雇你们,可好?”
宜悠也跟着劝,眼见在场五人,除去她和璐姐外竟都乐意,她也不矫情,收过来拍拍胸脯:“你放心,我保证将这铺子装的比常爷五谷斋还要光鲜。”
在常爷的作证下,两家又重新写了契书。一式三份,宜悠揣着一份,准备拿去县衙备案。
**
所有事情终了,常爷看向李氏,而后又转向宜悠。
“敢问穆夫人,穆大人与陈知州之间如何?”
宜悠也为陈家可能到来的报复担心,如今见常爷主动问出,她也松一口气:“常爷说得可是如今云州城里那位陈大人?”
“正是此人。”
“常爷想必也看出来,实不相瞒,两人关系实在不知该如何说。”
常爷放松:“这样便好,你们多少页知常某过往。常某虽不才,但于银钱上还是有几分把握。如今我也有话直说,我欲拜访廖监军,不知穆大人可否代为引荐?”
说到此时常爷也郁闷,他是有钱,赚银子比喝水还简单。可他出身摆在那,大越本身盛行宗族制,各人荣辱生死全由宗族把控,是以一般人都知晓常人对宗族的忠诚。即便他成了替罪羔羊,对常家怀有大仇恨,可旁人却不会相信。毕竟这天下万民,如他这般遭遇,而后忍辱负重者着实不少。
以他将近四十年的看人经验,那边指不定当他是廖家故意打入敌营的一颗棋子,对他多番防备。可他不同于那般忍辱负重者,他们身后有妻儿,他姨娘早死、妻儿皆折于大夫人之手,他无所顾忌,可以肆意妄为。
“常爷有此心,我定会尽力周旋。”
常逸之松一口气,香蕉之事为他打开财路,可自权贵之家出来,他更明白若无足够的势力,过多的财富只会引来杀身之祸。先前他倒是不在乎,如今看着李氏他心渐渐活起来。
前三十多年他压抑着,最后这一半时间,他希望能忠于自己。
宜悠沉吟着,猛然抬头看到常爷的眼神。那神色中,有她从穆然身上看到的东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他看得人竟然是李氏!心下震撼,先前的怀疑如填上最后一块的拼图,真相浮出水面。
怪不得自家米面总是最好,还有每次送面,即便绕路常爷也亲自驾车送过来,而后命伙计搬到库房码放好。还有他自五谷斋后成立的五州斋,每次有新鲜东西,总不忘送来一份。
虽然只是半年,但他所做之事着实太多。且他本身相貌堂堂,更是不易被人忽略。原来她先前的猜测不是妄想,出自京城权贵常家的常逸之,真的看上了带着不吉命格且已生两子的李氏。
**
“为什么呢?”
“你这一路上神神叨叨的,究竟在想什么?”
回家路上,母女二人坐在马车中。李氏坐定,看着自上车后就连连点头又摇头的闺女。她时不时看她一眼,嘴中念念有词,整个人如魔怔了般。
“为什么常爷会喜欢上娘?”
“什么?”
这下点头又摇头的变成李氏:“你瞎说什么?”
“女儿没瞎说,娘,你脸红成这样,想必是自己也有察觉。哎呀女儿真笨,日日在家竟是到如今才瞧出来。”
李氏甩过帕子,捂住她的嘴:“没有的事。”
宜悠却是认定的不能再认定,眼见马车到坊口,她干脆随着李氏一道去四合院。今日是两小学刀的日子,四合院里端午、碧桃以及刘妈妈在西边厨房忙活,他们母女直接进了正房。
“娘,女儿没看错,常爷确实对你有意。如若不然,他往常那般殷勤作甚。”
李氏直接推开她:“说你是瞎想,还不快打住。常爷那样貌身家,便是十五六的黄花大姑娘也上赶着嫁他。再说他那般见识,怎么能看得上娘这样的村妇。”
宜悠就知李氏会这般想,就像她与穆然成亲前,李氏曾多番考虑过官商有别。
“我都嫁给穆大哥了,娘嫁一商人又如何。”
“这孩子还真敢想,我这般年纪,就等着长生弱冠娶媳妇,让后帮他照顾孙子。改嫁什么的,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谁会笑你?以常爷的手腕,别家夫人只会羡慕于你。”
李氏闲不住,开始拿起鸡毛掸子在房中洒扫:“闹两句就是了,你虽然成了亲,但我还是你娘,不能没大没小口没遮拦的。”
知母莫若女,李氏若是真生气,哪会跟她说这些话。
“娘,我没闹。远了咱们不说,就说最近,临近年关豆子和精面多稀缺。别家卖包子点心的都断了货,咱家用的这些,不还是常爷从五谷斋截留,直接送到院门口的。”
“那是我早就与他说好。”
“看来娘也清楚,那我也不多说。咱们单说一点,长生如今还未到十岁,怎么都得要一个爹,难不成娘还想与沈福祥破镜重圆。”
李氏停下,以一种晦涩难懂的目光看向她。
宜悠知她是真生气,她再接再励:“娘,过完年咱们便要有铺面,到时赚得钱就要摆到台面上。沈家多数人是好的,但老太太那能不眼红?她倚老卖老,随便闹出点事,或者干脆像今天薛家那般,让长生这个亲孙子回去孝敬她,到时你怎么拦?”
李氏的脸色越来越沉,胸口起伏吐出俩字:“她敢!”
“她真的敢。”
李氏火气哑了。是啊,当年她挺着大肚子,大冬天都能被逼着去结冰的河上洗被子。这样的老太太,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做的?那一直薄薄的和离书,挡不住她心中比火焰还要浓烈的贪婪之心。
“人家有没有那意思,娘还不知道。”
这是软化了?宜悠坐在她边上:“娘当日教我那般多花样,怎么轮到自己就当局者迷。你且想想看,咱们家有什么常爷希图的东西。银子,人家不缺;穆大哥的官位,认识常爷时我可未曾订婚。一个男人,无缘无故的对一个女人好,为的是什么?”
“哎……”
李氏眼睛渐渐亮起来,经历过那一幕幕后,她再也不想与云林村沈家扯上任何关系。
“娘你要是还不确定,等他下次来时,你给他端杯水,瞧瞧他脸色也就明白了。”
“说这些干啥,八字还没一撇呢。”
听她越发松动,宜悠心里越来越有底:“我看只要你愿意,这八字直接就成了。”
李氏被闺女一番话说得,心思越发活动。平心而论,常爷此人条件不仅不差,而是太好。虽然他年岁大,可那般模样说是二十五六也有人信。尽管表面上恪守礼法,可哪个女人不想要个如意郎君,这与年龄和自身经历无关。
前些年她以沈福祥的好脾气来安慰自己,可她也不是瞎子。云林村好男人多得是,沈福祥不算坏,但也着实算不上好。假若常爷真有那等意思,那她会愿意么?
愿意么?愿意吧!可她就怕,这是空欢喜一场。
“娘,你再想想。强扭的瓜不甜,若真是我猜错了,我也可护住你与长生。刚才只是那么一说,如今你放心,沈家那边定不会打扰到咱们。”
李氏心里更是熨帖:“娘也不是那面瓜性子,沈家不足畏惧。到晌饭时辰,你快些回去。虽然然哥儿说他做饭,可你也不能当真做那甩手掌柜。”
“知道啦。”
涂涂舌头,宜悠踏出房门。望着仍如少女般活泼的闺女,李氏欢欣的同时又有担忧。人都是会变的,就像她一年前也没预料到自己如今会这般舒坦。变化的好坏无人能预测,她得再加把劲,做闺女背后坚强的后盾,而不是一直靠她支撑。
**
宜悠回到家,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晴朗。
踏进正房时,穆然正端上最后一道菜,腰粗的瓷盆中放着一整只老母鸡。母鸡周围汤呈乳白色,不见丝毫油腻。随着他走进,汤的香味传入鼻尖,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买不到乌鸡,我用这老母鸡炖的。”
原来是章氏给的方子,一颗晴朗的心暖洋洋的,宜悠凑上前,踮起脚在他脸上蹭了蹭。
穆然享受的眯眼,见四下无人,凑过来要她再亲一口。
“闪开,我去叫穆宇吃饭,等会有好事要说。”
因着院中只有端阳一个下人,穆然也没那么多架子,便直接让他上桌。端阳也乖觉,给每个人盛好汤,坐在下面尽量安静的用着饭。
宜悠舀一口汤,入口香滑,她享受的眯眯眼。咽下去后她放下碗,聊家常般的说道:“刚才去绣坊看到常爷,他有意交好廖将军。”
“哦,当真?”
“确实如此,他想托你见廖监军一面。”
宜悠信任的人,穆然自是平白多一份新任。想到那赚钱如流水的五州斋,他痛快的答应下来:“明日你我要往云州贺岁,我自会与廖兄言明。”
作者有话要说:等会捉虫
第86章 V章
年二十二这天;宜悠起了个大早。穆然比她起得还早;劈柴烧水,两大锅热水烧开装筒后,他扛着扁担挑进正房。
“这么多水也用不完。”
“用得完。”
穆然将桶放在炕边;打开另一间房门。冷风灌进来;宜悠裹紧身上的被子:“这几天你神神叨叨的,甚至把那门上了锁;究竟背着我弄了什么?”
“宝贝自己看。”
宜悠往那边看去,四君子屏风撤去,里面是一只木桶。木桶足有三尺高三尺宽,放两个她进去也绰绰有余。
不对;两个?往往穆然;如果他跟她一起坐进去;那岂不是也能放开。瞅着她期冀的眼神,她快速在被子内穿好亵衣:“水放下,我得快些梳洗。”
“已经放好了,我就在外面,水凉了你喊我,我去给你加。”
宜悠打个哆嗦,虽然习惯了她晚上折腾,但大白天的浴桶,她还是有些适应不良。
“不用,你放个舀子在里面,我慢慢加就成。不过时辰不早,我也就稍稍擦擦罢了,一桶热水也就够了。”
穆然面露遗憾,小媳妇他漂亮,他竟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够。如今计划落空,他面上却不敢丝毫表现出来。将水桶提过去,他一步三回头的走到门边:“我去给你做点吃的,昨晚剩下的鸡汤做碗鸡汁面如何?”
“都行,鸡汁面太麻烦,白煮面也可以。”
拉上屏风,她打量着房内的摆设。靠墙边是两个炭炉,里面银炭烧得火热,即便她光着身子也不会冷。两个炭火炉中间则是新打的木桶,走进去看,木桶比她估量的还要大一些,想到穆然那隐藏不住的遗憾,她又羞又恼。
“这色胚。”
伸伸疲惫的胳膊腿,他似乎每天有使不完的力气,白天要做那么多活计,几乎一刻都不停。明明轻松的人是她,每晚还是她先累的睡过去。
泡在热水中,她只觉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张开。前世在知州府她也有过单独的浴桶,每日炊水泡个澡当真是快活似神仙。可重生后李氏却怎么不答应给她做,按她说烧一大桶水只为洗个澡,那般麻烦不值当,柴火和人工也不是他们这种家庭可以负担的起。
她曾在穆然折腾完后嘟囔过一句:若是每日能泡个澡就好了。
可她也知道,穆家比自家宽裕不到哪儿去,所以当时她也说等日后日子好了再想。当时他只嗯嗯啊啊的搭着话,她也没往心里去,没曾想他不仅记下,还真答应下来。
“穆大哥真是有心。”
心里一阵甜,她拿过筒边皂角,擦在头发上而后冲洗掉。稍作梳洗,而后她赶紧擦干净,换上搭在屏风一侧的新衣裳。
穆然做完鸡汁面,放在桌上后便敞开另一道门。房内空空如也,屏风后有窸窸窣窣的穿衣服声。没想到小媳妇洗这般快,他拿起一旁的布巾问道:“你头发可曾沥干?”
“还没,我自己来就可。”
“两个人总要快一些。”
布巾是五州斋自南方运来的绒布制成,不同于北方自己织布的硬朗,这布上有一层线头,摸上去柔软,擦头发也格外吸水。穆然小心的攥着一头乌发,直把水挤干。
带宜悠用梳子梳平,他拿过大红缎带,将发梢轻轻系上,乌发披在香肩上,无端让人觉得飘逸。
“这样干得快,待会再梳也不迟。”
宜悠瞅瞅镜中的自己,也说不上是蓬头散发。一头乌发着实是好看,但打理起来也颇为麻烦。单是洗完后干透,就得两个时辰,大家族里有丫鬟专门打着扇子吹,而小户人家只能忍着,直忍到满头泛着油光。
而她则属于特例,呆在云林村那段时日,即便家中再穷,她每隔一日也得去溪边打一桶水,仔细清洗干净。若是头发上有油泥味,她绝对整宿的睡不着。被她带着,李氏也极为好洁。
“也行,咱们还是快些去用饭。”
虽然成亲时日不长,但穆然已经将宜悠的口味摸透。她吃不得辣也用不得重油,清清淡淡又稍微带点咸正好。这对他来说并不算难,所以这顿鸡汁面,宜悠还是相当满意。
“嫂嫂,自从你来之后,哥做得饭一天比一天好吃。”穆宇吃得格外欢,很快就要第二碗。
“混小子,哥以前还亏待你了不成?”
穆宇翻个白眼:“不知道是谁,一天天的问我长生家吃什么,饭是什么味道。”
饶是穆然再脸皮厚,此刻也有些脸红。宜悠心里越发甜,眼见他面子下不来,她忙夹一筷子白菜给穆宇:“今日我们得去云州,等会吃完饭,先送你去沈家。”
“嫂嫂,我自是知道。你放心,我会监督长生好好写大字。”
“我自是对你放心。”
**
饭桌自有端阳去收拾,套好马车刚想出门,敲门声响起。
“明远,怎么是你?”
“穆大人、穆夫人,老爷命我来赠送此物。”
明远手中托着一精工雕刻的匣子,打看一看,竟是一尊翡翠雕刻的老寿星。虽然大越翡翠不算很贵,但这样水头足的满翠,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极品。寻常一只镯子就要价值前两,更别说这小臂长的寿星翁。
“老爷请求穆大人将此物转交廖监军,权当他为廖将军贺寿。”
“这……”
穆然当然也识货,可如此贵重的东西,他还是有些迟疑。明远见状并未惊慌,而是自怀中掏出一封书信。
“来时老爷曾嘱咐,看完此信后穆大人再做定夺。”
掏出一张纸,穆然直接放在她与宜悠中间。书信上常爷一手正楷端的是中正平和,更主要的则是信的内容。这尊寿星翁原是廖将军初次封镇国将军时,先帝给予廖老将军的赏赐。后来廖家家道中落,多番动荡迁移途中,家产被败的七七八八,连带着寿星翁也流落民间,了无踪迹。
宜悠心中疑惑总算有了解释,如此精致之物,天下间除了皇家还有谁能拥有。
“穆大哥,我们便带过去吧。若是廖监军不收,到时再带回来也不迟。”
穆然应下,明远又拿出一只巴掌大小的盒子:“这是先前小姐所用,老爷与夫人投缘,便命我一道送来。”
宜悠有些疑惑,她与常爷交涉并不多,怎么都说不上投缘。可听他话里意思,竟是拿他当后辈看待,那便只有一种因由:他对李氏的感情真的不能再真。
打开盒子她再次震惊,竟然是一对玉镯。虽不是满翠,但却是翡翠中最为尊贵的帝王绿,那水头和颜色看着竟比寿星翁所用翡翠还要好很多。
“这……如何使得。”
明远看着这夫妻二人,颇为觉得有意思。先前他随老爷在京中,哪次过节大夫人不是想多从各房中扣出点好东西。那些大官也是,看到好东西即便是假意推辞,脸上也必然带笑。
这两人明明是他老爷的父母官,收到点东西就跟活见鬼似得,全身上下都写满了无功不受禄。当真是有意思,且让人欢喜。
“此物老爷留着也无甚用处,他命我带话:穆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宜悠怎能不放在心上,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别说穆然现在只是个小小的七品,就是他成了一品大员,她也不能毫无缘由的收人家东西。
穆然瞅着那对镯子,想象着它带在宜悠手腕上时的模样。白碧般的肌肤配上帝王绿,简直如青松掩映间的长白山瀑布,端得是美不胜收。
“收下吧,廖将军那边我会尽力周旋。”
“那小的代我家老爷先行谢过穆大人。”
眼见两人已达成协议,宜悠心里总算有个底。她收吴琼阁等商铺的礼,是因为穆然庇护这几家。如今与常爷有来有往,即便事不一定成,她也不那么觉得亏心。
**
天大亮时,两人总算驶出永平坊,向着县衙所出的永安坊走去。
“夫君可当真是厉害,这对镯子顶咱们整幅身家。”
“哦?”穆然低垂的双眸抬起,定定的望着她:“我看则不然。”
“怎么可能,咱们那宅子也就七百两,算上里面家具、地窖还有水井,顶了头一千两。单这一只镯子,就绝对不止一千两,常爷这份礼还真是够大。”
“是够大,不过比起身家不过是九牛一毛。”
“为何?”
宜悠疑惑的抬头,正好与他四目相对,她清晰的看到穆然眼中倒映的自己。
见小媳妇如此,穆然点点头:“还有你。”
腾一下她脸红起来:“莫要再说笑。”
“镯子终究是死物,宝贝,你可是那无价之宝。”
自早上到现在,宜悠已经被他连番夸赞。饶是她脸皮再厚,如今也有些难以招架。
“你这人,先前看着老实……”
穆然蹬蹬腿离她更近些:“莫非为夫现在还不老实。”
宜悠伸手打断他:“大白天的别凑上来,真是越来越油嘴滑舌。”
几天相处下来,穆然心中那点忐忑早已悉数消散。如今他对着小媳妇,却是愈发自然:“我说的全是实话。”
“不与你说了。”
**
一直到县衙走开时,宜悠脸还想涨红的茄子般。
每年云州府的宴会都是由知州夫人操办,往来之人皆为官。是以县衙虽瞧着人多,但能去的只有县丞、县尉以及主簿。旁的县是三家,而云县情况特殊,两位主簿一个占着官籍,一个占着关系,哪个都不能少。
另外还有铁先生,作为神仙般的存在,即便他未曾有官身,这种场合地位却是比谁都超然。
男人们在前面骑马并行,五家人分别上了两量马车。宜悠与章氏和铁夫人同行,她客气的请两人上去,刚准备踏上去,足下却滚来一块石子。
临近年关本就天寒地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