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玉天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阑摇

“老爷,你怎么了?啊?出什么大事了?”

梅夫人有些害怕了,不会是宋家的搞出事来要连累女儿吧?

“真的是他,真的是他——”梅老爷喃喃自语:“他怎么会中了?咋可能呢?”

梅夫人不解,问他:“到底什么事啊,中什么了?”

梅老爷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那宋家的,中进士了!”

梅夫人尖叫一声:“什——么!不可能!不可能的啊!那宋家癞花子怎么会中了进士?”

这时梅夫人的卧室门哐当一声被人推开了,梅明珠脸色灰败的站在门口,颤声问:“父亲,母亲,你们说的——可是真的?”

——

宋潜高中的消息让宋家上上下下都欢喜万分,连久不上门的穆允河老先生都来了。宋潜搬家的时候请穆允河来过一次,还带穆允河去戚升那儿抓过几副药。吃了戚升的药,穆允河的身子也好得多了,这回听说世侄中了进士,催着家人赶紧送自己来城里看宋潜。

宋潜见世叔来贺,忙躬身相迎,亲自搀扶穆允河在厅里坐下,又让人请小玉来相陪。

穆允河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宋潜的手说了句:“天成啊——”就再也说不下去。他眼前的宋潜,脸上早没有了一丝一毫的病容,和两年前那个如玉少年并无二致,只是气度更加沉着内敛。

宋潜见老世叔对他这般关爱,心里无比感激。

若没有这位世叔,等不到小玉出现,他早就贫病交加尸骨无存了。在人人都厌弃他的时候,穆允河挺身而出,不但替他请医治病,还亲自为他主婚。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穆允河是真正的高洁之士!

小玉听说穆允河来了,赶紧穿好大衣裳出来见客。穆允河见她匆忙赶来行礼,呵呵笑着说:“侄媳妇不必多礼了。天成能有今日,你这贤内助功不可没啊。”

他忽然又转向宋潜说:“天成,你们成亲这么久,也该要个孩子啦。待得殿试后,双喜临门,岂不快哉?”

穆允河一句话说得两人同时脸红。小玉偷瞄了宋潜一眼,只见他正带笑看着她,她的心不禁一痛。

天成高中,举世皆知。梅家的人也会知道吧?

自己这个代嫁夫人,还能当多久呢?

——

白云书院的山长傅春山心情很好,因为今年的进士榜首终于出于他的门下了。

而竹林书院近日来也是喜事不断,虽说榜首让位于人,可是参加省试的生员中却有多人考中进士,顾爱生、宋潜、刑光等都榜上有名。

而另一桩喜事,却是竹林书院山长的幼丄女周嘉儿终于有人来提亲了!

周嘉儿已经十八岁了。

许多人都知道周明庵的幼丄女书画皆精,知书达理,又是个美貌佳人,都以为说亲的人家踏破了周家的门槛。

谁知,从来都没有人来提过亲,这也太奇怪了。周明庵心里那个着急啊!

这年月里,女家主动和人提亲的不是没有,比如宋人就流行“榜下捉婿”。每次省试殿试一放榜,年轻未婚的新进士们就被有钱或有权的人家哄抢一空,所以许多自负才气的士子们也流行晚婚,要是有了个好成绩,不愁找不到个嫁妆丰厚的娇妻。

可是周明庵是谁啊?名满天下的大儒,士林的领袖。要他主动去和人求亲,总觉得抹不开脸面。

周嘉儿虽说开明,在婚姻大事上也不禁古板起来:“可你都十八了,再过两年,只好当人家的填房了——”

周嘉儿当时的回答是:“那我就把头发剃了,到庙里当姑子去,岂不清净!”

周明庵气的脸都歪了。

总算有人上门提亲了,周明庵乐得见人就笑,直到他见到这家媒人为止。

“什么?不是想来求妻,甚至不是要娶填房,而是侧室?”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明庵的夫人何氏有如如遭雷击,半天动弹不得。好容易缓过劲来,忍不住流下老泪:“都是你这老货!从小教她读什么四书五经,(。wrbook。)不管着她拿针学厨艺,现在好了,还说填房呢!填房都没资格了!”

周明庵叹气说:“我这不还没说完么,你着急什么。”

“我能不着急吗?合着这就是我女儿,不是你女儿?”何氏平时对丈夫是又敬又爱,此刻心乱,不由口不择言骂起来。

周明庵说:“你可知来提亲的人是谁?”

“我管他是谁,不嫁!天王老子来娶,当妾就是不行!”何氏态度异常坚决,她宁可女儿去做姑子,也不要当那低三下四的妾室。妾室地位低如奴婢,她那娇滴滴的女儿怎么受得住这番折磨?

周明庵说:“来提亲的,是普安郡王府的人!”

“啥?”

何氏傻眼了。普安郡王?

普安郡王的侧妃,那和寻常人家的妾室决不可同日而语,也是有封诰品级的。但俗语说得好,一入侯门深似海,这王府哪是什么好去处?

“说是普安郡王喜欢上我们嘉儿,要娶她当侧妃,聘礼都堆在家门口了。这哪儿是提亲哪?我看分明是抢亲!一向听说普安郡王为人正直,想不到也是这样的——”周明庵又是不停叹息,今天叹的气比过去几个月加起来的都多。

周嘉儿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还以为自个听错了。

普安郡王看上了她?

自个什么时候见过这位王爷啊?

周嘉儿一点印象也没有。

周明庵苦着脸说:“那家媒人还在外头等着呢,非要见你,你就出来一会吧。女儿啊,你也别担心,为父会想办法劝说普安郡王打消这个念头的。”他下定决心,决不能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再艰难也要把普安郡王的念头打消。

周嘉儿一肚子疑惑随着父亲到了客厅,那媒婆子身边站着的人怎么这么眼熟?

“啊——你不是那位,那位——曾懋曾公子吗?”

周嘉儿想起来了。

周明庵这下看不懂了,女儿咋认识这人?

曾懋刷的一下向她拱手行礼:“周姑娘,久违了。我家主子让我给你带封信。”

“你家主子?”

周嘉儿回想起曾懋的主子,那位极有威势的贵公子——莫非,他就是普安郡王?

曾懋从怀中掏出书信,恭敬的呈给周嘉儿过目。

周嘉儿拆开一看,里头一张素笺,只写了两行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去关山五十州!”

真的是他!

曾懋说:“我家王爷让我陪这位大娘来向周姑娘提亲。”他这人总是有一句说一句,丁是丁卯是卯,周嘉儿脸上腾起两片红晕,向父亲说了句“我身子不太舒服”就匆匆跑了。哪有人这样直接向姑娘家提亲的?臊死人了!

周明庵见女儿满脸红霞,心想难道女儿真和这普安郡王有什么瓜葛?

二月的省试只是进士们通往殿试的阶梯,只有在殿试上经过了皇帝亲自的选拔,他们才真正具有了进士的身份,能够进入仕途。皇帝与主考的赏识与否,决定了他们进士排名的先后,同为进士,最后在身份仍有巨大的差别。

宋潜并没有因为通过了省试而欢喜太久,他仍然是每晚挑灯看书,直到深夜。小玉天天都陪着他夜读,有时是拿着账簿在算,有时翻开一本诗词呆呆的看,也不做声,看着看着就走神了。

她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一场风暴似乎不可避免的要来了。

第九十一章:主动出击

“砰砰砰!”

一阵激烈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沉静。连在内宅的宋潜和小玉都听见了大门处的拍打声,对视一眼,这么晚了还有谁来拜访?难道是戚升?

早有护院家人赶去开门。现在宋家住的人有十来口,几个女店员跟着惠娘在前院西厢住,东厢则住了四个护院,都在轮流值夜。小玉正打算着要再次搬家了,要是殿试过后点了官,怎么还能在家里开铺子呢,也太不成体统,会被同僚取消的。

惠娘进来报告,脸上带点诧异。

“夫人,有位小哥儿要见你。”

“小哥?”小玉惊讶莫名,但还是走到外厅见客了。

她来到小厅,看见个矮胖的小后生正局促的坐在椅子上,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摆。

他得知小玉就是自己要找的宋夫人,忙递给她一封信:“这是我兄弟托我带进城里来的,宋夫人您看了就知道了。”

小玉更加疑惑,拆开信一看,上面写的是:“小玉姐,宋少爷高中之事已传回梅府,小姐摔了花瓶,小心。妹馨字。”

小玉记得馨儿是不识字的,怎的会给自己写信?而且这些字虽然难看,却笔画有力,不像女子手笔。她问那后生:“这信谁写的?”

那后生说:“是我族房兄弟,在乡下梅老爷家里做工的。他小时候上过两天学,后来家里穷了,就没读下去。他说是梅家一个和他相好的小丫头让他写了找人带出来的。我刚好跟着老爷进城办事就给他带来了。我——我得走了。“

小玉听了忙让惠娘给封个红包来,那后生连连推辞说不要,小玉硬塞到他手里也被他推了回来。他走之后,小玉也顾不得感慨这小哥儿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高风亮节,拿着信怔怔发呆。

馨儿说的很明白,梅家已经知道宋潜中了进士,而且梅明珠非常的生气。

小玉不是无知少女,她当然明白梅明珠在气什么。像梅明珠这种极度自我中心的女人,当然见不得别人过的比她好。估计现在梅明珠早忘了是他们父女将自己推上花轿的,而将自己当成抢走她幸福的敌人了。

世上是有这种人的,小玉想,自己前些日子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宋潜走出来的时候看见小玉愁容满面,动容问:“发生什么了?”

小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信递给了宋潜。

“天成,我一直没告诉你,梅家的大小姐,在美玉坊里见到我了。”

宋潜脸色一凝,他对这个让婢女代嫁的女人毫无好感。“什么时候的事情?”

“你去考省试的那天。”小玉一句话就解开了宋潜多日来的疑惑。怪不得小玉一直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原来——

宋潜一把将小玉抱住,安慰她说:“小玉,我们是拜过天地的夫妻,即使梅家来闹事,你也还是我的妻子。我就不信他们能兴出什么风浪来!”

小玉叹息说道:“天成,我不仅是担心这个——我怕自己是个丫头的事情传扬出来,你——你的名声——”

宋潜愤然说:“丫头怎么了?我还当过乞丐呢,那不更是骇人听闻?男子汉立身于世,何惧区区人言!”

宋潜这么一说,小玉也想起他行乞的事情来。

可是小玉明白,这还是不一样的。宋潜的行乞不过是世家子弟的落难,再贫寒的读书人始终都是读书人。恰恰相反,经历过磨难后成功的男人只会让人钦佩。而即使她再富有,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丫鬟出身。

在这个社会里,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美丽的绣心即使从来都洁身自好,她也只能嫁人为妾,没有做妻子的资格。丫鬟的出身比歌姬好不到哪里去,从来都是仆人嫁仆人,奴婢配奴婢。要不是梅家急着要摆脱宋家的婚事找人代嫁,宋潜再落魄也不会娶她这个丫鬟。

小玉想,难道只能在家里等着梅家的人找上门来?

被动的等待不符合她的性格,她看向宋潜:“天成,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才是?”

——

“哐当!”

梅明珠已经摔了第四个花盘。

院子里的丫头们奔走相告,最近千万别走近小姐的闺房,小姐火气大着呢!

梅夫人踩着一地花盆的碎片走进女儿的卧室,拍着心口说:“乖女儿啊,你可要把娘亲吓死了,别老这么摔东西成不成?气坏了自个身子可不好啊!”

梅明珠看见母亲进来,总算不再乱摔东西,一个转身倒在床榻上嘤嘤哭起来。

梅夫人也不耐烦了:“哭哭哭,哭什么哭!当初又是你自己不要嫁得,还解了腰带要上吊哩。他宋家的中了个进士有什么了不起?你父亲抄回那张榜上,多少年轻未娶的少年郎?就不信挑不到一个比他好的!”

梅明珠抽噎着说:“谁说我想嫁他了?他就是中了进士,那也是个满身发脓的癞花子,又臭又脏!”

梅夫人忙道:“就是嘛,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我花枝般的女儿?那你还生什么气呀。”

“我——我就是气不过小玉那个小贱丄人!现在穿戴得和个贵妇人似的,身边一堆奴仆赶着她叫夫人,她也配?要不是我把个癞花子施舍给她,她最多也只能嫁个劈柴的长工!现在还对我爱理不理的,叫我‘梅小姐’——她得意什么呀!”

梅夫人终于知道女儿在生什么气了,合着不是后悔赖婚,是见不得原来自个的贴身丫头过得比自己还好。她忙安慰女儿说:“那小贱丄人懂什么,小人得志!她穿的用的还不是我们家陪去的嫁妆?”

“嫁妆?对啊!”梅明珠腾的起身叫嚷着:“让她把嫁妆给我退回来!”她全然忘记了,这些嫁妆可不是小玉自己开口要的,是他们为了诱惑小玉代嫁而送过去的,而且本来就打算在宋潜病死后把嫁妆收回来呢。

“乖女儿,你疯啦!你想让人家都知道我们家里悔婚吗?”梅夫人没什么脑子,这点道理还是懂的。“要是人家听说我们赖过婚,还有什么官宦人家肯和我们做亲哟!你也不想一想!”

梅明珠很不甘心的又抽噎起来。

小玉不想再这么坐等下去了,她要主动出击,把梅明珠这个危机给解决掉。宋潜虽然满腹才华,却不是商量这种事情的好人选。要对付女人,还是得让女人出马!

小玉找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到竹林书院找嘉儿去了。

第九十二章:暗中成婚

小玉并不知道普安郡王赵伯琮向周嘉儿提亲的事情。所以当她来到竹林书院后,看到内宅里堆满了各色礼盒的时候,心里有些惊奇。

她暗自揣测,难道这些事那些中了进士的士子们给周明庵送的礼?那自家也太失礼了,都没给明庵先生送些谢师礼。待会让人送点珍贵药材过来才是。

自从戚升做起药材生意,他就老往宋家送补品,小玉常说自己吃不了那么多,戚升就说:“我送给天成吃的,你吃不吃干我什么事?”

小玉气结:“你送燕窝给我家天成吃?他又不是要去南院里当师巫,整得这么白嫩干嘛!”师巫是为人侍寝的男性。

但小玉抱怨归抱怨,戚升还是要送,有时候就直接让人做好了给端过来。小玉看分量那么多,也只好帮着吃一点,现在身上好像胖了些,都是被戚升的补品给补的。

仆人进去通报没多久,嘉儿就出来了,惊喜的说:“小玉妹妹,你怎的有空来看我?”

两人走到嘉儿的绣房里去坐着,把丫头仆妇都遣开了好清清静静的说话。

小玉和嘉儿闲扯了几句,有些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嘉儿看小玉欲言又止,言语含糊,不禁奇怪起来:“小玉妹妹,你有要事要找我?”

小玉看着嘉儿澄清的眼神,终于忍不住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了她。从宋、梅两家的联姻说起,说道宋家中落,梅家赖婚,她被迫代嫁,又如何治好了宋潜——往后的事,嘉儿都是知道的了。

嘉儿是一个非常好的听众,默默地听着小玉的诉说,既不大惊小怪,也没有嫌弃鄙夷。在小玉所有的朋友里,嘉儿是罪大气的一个,不但因为她饱读诗书,更因为她从小跟着父亲四处游历,胸襟更胜须眉。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梅明珠——想来找你麻烦?”

小玉苦恼的说:“不知道。就因为不知道,才这么难受。”

嘉儿就事论事:“确实——你这桩事儿,不太妙。”

小玉最想听的是这个,最怕听的也是这个。

为什么宋潜不是个好的商量对象?因为他总想着要呵护她,安慰她,并不告诉她事情有多糟糕。可嘉儿不会这样,所以她才来找嘉儿。

“嘉儿,你是说,我和天成的婚事不太妙对吧?”

嘉儿直截了当的说:“对,当初定亲的时候,交换的帖子上虽然写的是‘梅氏’,不会写闺名,但生辰八字却是写了她的。婚书上的八字也是她。你只是替她拜了堂,按理说,现在你和那女子俩个都只完成了婚礼的一半,所以你们谁也不是天成的妻子。”

小玉说:“莫怪天成省试前跟我说,要我们再成一次亲——他心里也明白我们其实算不得夫妻的。”

嘉儿说:“是的,现在最快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个。你以自个的身份来和天成订婚书,成亲,这样谁来闹也没用了。但现在谁都知道你们是夫妻——再次成亲的事穿出来,会被人当成话柄,刚好他又要殿试,这——”

小玉左思右想,无比为难。

一边是婚事,一边是殿试。天成明明知道这样会对他不利,仍然对她说:“我们再成一次亲吧!”

他愿意为她牺牲,可她怎么能接受呢?

嘉儿看出小玉的为难,便道:“成亲也可以不摆宴席不请亲朋的。只要找了媒人、主婚人、双方的家主,把所有的文定都过上一遍,也算成亲呀!”

小玉担心的其实不仅是他们的婚事是否能够被承认,更多的担心是来自自己的出身对宋潜的影响。

会将她身份泄露出去的人只可能是梅家的人。但梅家真要这么做,也是有要承担后果的。来了这么长时间,小玉已经明白赖婚对于女方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个曾经赖婚的女子,再好再美也无人敢娶,因为这代表着“失德”,对讲究“节义”的古人来说,是决不能容忍的。

当然,民间悔婚之事也时常发生,但没有人敢宣扬说自己家闺女曾经悔婚。

但这只是一般而论,要是梅家真的要将事情抖出来,来个玉石俱焚,她还是会很被动。

嘉儿身在局外,反而看的比小玉清醒:“小玉妹妹,你也无须太过忧心。你虽说出身贫寒,但又非乐籍,也是个良家。俗话说,妻凭夫贵,若天成能得到朝廷赏识,这些细末毫微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让天成潜心准备好殿试,才是正经!”

嘉儿一语提醒了小玉。

是呀,这事在自己看来是天大,可是人家外头人看来,未必就是什么大事!

嘉儿说:“我想着,你们就在自家内宅里头办这场婚事可好?关起门来,请个官煤,再请我父亲去主婚,交换完婚书,就是正经夫妻了!”

小玉听嘉儿说的如此简单,不禁展颜。怎么棘手的事情到了嘉儿嘴里,比吃个饭还容易?看来嘉儿要是晚生4数百年到了现代社会,也会是个管理精英呢,化繁为简的功力一流。

这时外头响起敲门的声音,嘉儿的丫头进来报告说:“小姐,王爷又让人送东西过来了,说是几幅字画,请小姐过目。”

小玉诧异的看了嘉儿一眼,什么王爷?

嘉儿俏脸一红,说:“放着吧。”

丫头出去以后,小玉的八卦天性又开始发作了,迫不及待的问嘉儿:“嘉儿,有个王爷在追求你?啊——不会是普安郡王吧!”

嘉儿的头都快低到脚底下去了。小玉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嘉儿,难道——

不会吧!

晚上回到家里,小玉踌躇了一会,便将嘉儿“暗中成婚”的提议跟宋潜说了。

谁知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宋潜竟将面容一沉,喝道:“胡闹!这怎么成!”

小玉很少看见宋潜冲自己发火,眼眶一下子便红了起来。

原来,他并不想和自己成亲——

第九十三章:红枣煨肘

往常小玉若是流露出委屈的模样,宋潜立刻就会慌了手脚,安慰啊。

可这次宋潜不但没有如此,反而满面怒容的说:“你怎么会想出这种主意!从来婚姻大事,要秉天地,拜父母,祭祖先,怎能关起门来偷偷交换婚书了事?那也和苟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小玉咬紧下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手足冰冷。

而宋潜的下一句,却让她震惊不已。

“我不要和你偷偷摸摸的办婚事,既然要办,当让要办得风风光光!”

小玉像坐过山车,从地狱到天堂转了一圈,心脏几乎承受不住。她捏紧了拳头猛然在宋潜身上捶打着:“你——你这个坏人!坏人!欺负我——你就是会欺负我!”

宋潜闪躲了几下,捉着她的两手说:“我怎么是欺负你了?”

他倒不是开玩笑,方才是真的生气了。虽说他也明白小玉是为他好,但宋潜绝不愿和小玉这样完婚。

“你就是欺负我——你——我不说了!”小玉把手抽回来,嗔怪的说:“你看,我手都被你聂红了,还说不是欺负我?”

“真的?我看看。”宋潜信以为真,忙想拉过她的手来看,小玉一缩:“还抓啊?痛死了。”她忍不住“扑哧”笑了,宋潜看她一会气一会笑的,心想女孩子真是难捉摸啊!

小玉展颜而笑,却说:“天成,算了,我不要什么盛大婚礼。只要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了。”

宋潜摇头,坚持要将婚礼办得风光。小玉急了,这人怎的不知变通?

这晚两人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次日小玉刚起身,惠娘便来带来罗掌柜的话,说是一定要夫人到店里一趟。

小玉见罗掌柜难得这么说,带上惠娘和两个家人就出了门。

“惠娘,回头给领个牙婆来,该给老爷找个书童了。这读书人没个书童,也太不像话,家里再缺页不省这么点啊。”

坐在轿子上,小玉想起这桩事情,赶紧吩咐下去。惠娘点头应是,没多会美味居就到了。

小玉刚一下轿,就感觉有只小手过来拉了拉自己的衣角。

她低头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年纪绝对不会超过6岁。

那女孩举着个有许多缺口的小碗,口齿不清的说:“娘娘,饿。饿。”江南一带也有称年长女性为娘娘的习俗,小玉还是头一回被人这样称呼。她看的略略有些辛酸,蹲下来说:“妹妹,你饿啊?”

小女孩点点头,摸摸小肚子,又可怜兮兮的吐出一个字:“饿。”

“那——你家人呢?”

小女孩拼命摇头,不知道是家人不在了,还是她不懂得表达。小玉忙叫惠娘去美味居里头拿两个包子过来。

惠娘低声提醒小玉:“夫人,您看周围,还有不少叫花子呢。您要是施舍了这一个,待会一群叫花子都围上来,您若是有个什么闪失,我们怎的和老爷交代呀。”

小玉看了看四周,怎么几天没出门,路上乞丐多了这么多?

惠娘看出小玉心中的疑惑,解释说:“夫人您太忙,都忘记‘荒春’已经到了?这些种田的家里青黄不接,出来讨饭是常事。过了这段日子,他们又会回去田里种地的,每年不都是这样吗?”

小玉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闹饥荒。去年这时候她还待在现代社会吃着肯德基呢,自然不知道。

“算了,我先进去,但是你还是要拿两个包子给这小女孩吃。别的叫花子我管不了这么多,她叫我一声娘娘,我总不能眼睁睁看她饿死,能救她一顿是一顿吧。”

惠娘应了。小玉走进美味居,罗掌柜走过来招呼她上二楼雅座里坐着,汇报说:“今儿请您过来,是想让您尝尝邹师傅做的几样菜,看能不能当招牌菜根客人介绍介绍。”

怪不得一定要她本人过来。小玉点头道:“行,做好了吗?做好了我尝尝。”

“做好了做好了,我让细姑给您端来。”细姑是店里较为得力的女店员,上次秦春雁来这儿用餐也是她接待的。

细姑很快就端了几碟子菜进来,罗掌柜和邹铸师傅也跟在后头进来了。小玉暗笑这么几个人看着自己吃菜,自己还能不能淡定的品出菜的真味呢。

细姑介绍说这三味菜分别是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红枣煨肘。小玉知道邹铸擅长做肉菜,当日连伊夫人都对他做的肉菜极有好感,可见功夫不错。

前两味菜倒也罢了,小玉知道临安别的酒楼也是有的,不过邹铸做得咸鲜可口,也不容易。唯独这味红枣煨肘,小玉还没见识过,吃一口下去只觉满嘴浓香,煨肘子的酱汁和红枣特有的清甜混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口感,非常新鲜。

“这肘子是邹师傅独创的?”小玉问邹铸。

邹铸虽然貌如张飞,实则是个憨实人,当下回答说:“我就会做个焖肘子,这菜是戚大夫给加的红枣,说这样搭配才补裨益胃,滋阴养血。还说咱酒楼做的药膳生意,招牌菜就该是有药膳作用才好。”

小玉又吃了一口,饶有兴味的问:“那这肘子怎么做啊?”

邹铸说到做菜,那可是他最擅长的事情,便侃侃而谈:“将猪肘子入水去掉血沫;生姜、细葱切末,红枣洗净备用;冰糖入锅熔化成深色糖汁;猪肘子放入砂锅加清汤用武火烧开,放葱姜冰糖,黄酒红枣,再文火焖熟即可。”

小玉听得食指大动,不禁又吃了一块,赞道:“好,好!”

但当她从二楼雅座的窗口向外看去,心情便不那么好了。街上多了好多沿路乞讨的乞丐,有的已经瘦得不成样子。这儿的人实诚,不会像后世的乞丐那样是装出来的,因为这时候的乞丐就只是讨饭而已。一般人若不是穷困到了极点,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当乞丐的。

“每年这时候乞丐都这么多吗?”小玉问。

惠娘说:“也不是,听说外头又打起仗来了。城外头还有很多讨饭的呢。”

小玉想起了宋潜那段不堪回首的讨饭经历。她突然间有了一个决定,转过头来问邹铸:“邹师傅,你能做出一种又便宜又饱肚的主食来吗?”

第九十四章:意外面圣

郭铸想这有什么难的?连忙点头答应。

小玉又问罗掌柜:“罗掌柜,你从账上取个一百贯钱出来可好?”

罗掌柜点头答应后,小玉才说:“我想给这些饥民施粥!”

几人略略吃了一惊。

其实小玉原先并未这么想过,她也没有什么特别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是这些乞丐容乃公她想起了宋潜。

宋潜自从和她说起那个疼爱他的老乞丐后,也约略提过几次别的乞丐还有一些路人帮助他的事情。他常说,一个馒头,那时就可以让乞丐的他高兴上好久 ——

小玉想,这么做,也算式积点功德吧?

在临安城门的城楼上,一队铁甲卫士正在森严戒备。几个身穿朱紫官袍的官员亦步亦趋的跟在三个穿着华丽便服的男子身后,小心服侍,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当首的男子年约五六十岁,头发已经花白,双颊微馅,两眉低垂,唯有眼中尚有几分神采。

他在城楼上向下看去,只见一堆堆的饥民正待在城外烤火,个个衣衫破敝,形容不堪,有的走路都走不稳了。

“钱塘知县在干什么!这么多的饥民,也不想法子赈济一下!临安府尹,你也该好好反省了!”那老人怒道。

“下官知罪,下官知罪!皇上请恕罪!”被点到名的临安府尹慌忙下跪。

“哼!”

这老人正是后世被称为宋高宗的当朝皇帝赵构。

赵构二十岁流亡到江南继承王位,此时也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了。他看向城外饥民,忧虑的说:“金人又打过来了!”

“父皇请安心,时遇豪将军正在前方作战,前线战报说现在一切安好!”

说话的正是最得后宫宠爱的恩平郡王赵伯玖。

赵伯琮默默的站在赵构的另一边。他早习惯了有王兄在的场合里保持沉默,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