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阳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语声中又是委屈又是酸涩。
  怀舟心中一动,想到这些年来均是自己吃醋拈酸,今日才得见他也醋了一回,眼角眉梢霎时带出几丝笑意,有心想逗逗怀风,但见他一副强作镇定的神态,登时又不忍了,半蹲下来,温温柔柔地搂住他,「你不喜欢,我便不娶。」
  怀风想笑,可又笑不出来,一双手攥得紧紧,「你不娶妻,太后和皇上那里都说不过去。」
  实则最不依不饶之人当是安王府太妃,可怀风憎恶于她,便提也不提。
  「我几日前已和太后同皇上说了,这辈子不作婚娶,若硬要逼我,我便弃了这王爵浪迹江湖去。」
  怀风犹自不敢相信,迟疑道:「诞育子嗣乃是大事,他们怎会容你任意妄为,便是皇上拗不过你,太后也是不能答应的。」
  怀舟轻轻一笑,「这你可说错了,太后城府非你我能及,她面上虽不答应,背地里早松口气也不一定。」
  见怀风愈加迷糊,便细细解释给他听,「我现下身居高位,那是因父亲与先皇同胞双生,与今上又是同一外祖,亲得不能再亲,却又无篡权之虞,这才能不受猜忌手握重兵,父子两代皆得恩宠。若我娶妻,诞下的子嗣生得平庸还好,皇上自可将军权收归掌中,若生得精明强干,我死后,这军权便一时不好收回,偏这安王府第三代子嗣与储君却已隔了一层,不用说不过去,用了却再不似今日这般放心,天长日久,总是祸患,便是我带兵久了,恐皇上也不能全无防备。太后思虑极远,又怎想不到这些,眼下见我不肯娶妻,虽则不悦,却断不至逼我,只怕还是随我意的多些。待我死后,这安王府也随之无存,她才得放心。」

  第一二四章

  这些话尽是诛心之言,怀风听了,陡然一惊,细加揣摩,却知怀舟说的尽是至理,这才真正信了他不娶的话,但想起今日见着的那辆马车,仍是忍不住问道:「那今日进府来的小姐又是谁?」
  今日府中来的外客便只有褚太妃的侄女褚馨兰,怀舟一听便知他问的是谁,暗暗纳罕他怎么看见了去,想起今日母亲硬拉自己与这位表妹一起吃茶,心中一阵不悦,但见怀风蹙眉望着自己,显是吃味吃得厉害,那不悦霎时便烟消云散,笑眯眯回道:「那是我外祖家表妹,过府来拜望姑母,浑没相干的一个人。」
  停一停,笑着看住了怀风,「我谁也不娶,你只管把心放到肚里去。」
  那笑容里满是促狭,直笑得怀风浑身不自在,好似自己一颗心□裸摊开在他眼皮底下,又是难堪又是臊得慌,索性抿紧了嘴不出声了。
  怀舟乐够了,拉着他躺到床上,这才省起来问:「怎的突然想起来问这件事?」
  怀风得了颗定心丸,此刻神情都松弛下来,一五一十道:「定远说太后给你指婚来的。」
  说着忍不住又酸了一把,瞥着怀舟,「听说那些个闺秀都是极好的。」
  怀舟这才晓得因何有了今日这一出,只将定远那个碎嘴的在心里又抽了一顿鞭子,亲了亲怀风面颊,道:「再好也比不上你。」
  见哄得怀风双眸晶亮,又忍不住揶揄,「我记得你只喜欢桃子,何时也喜欢吃起醋了。」
  不待怀风瞪圆眼睛辩驳,头一低,吻住了那双口唇。
  御花园中,草木葳蕤莺啼百转,一池芙蕖绽开花苞,一朵朵淡粉挺立在碧绿荷叶之间,正是一派明媚之色。
  池畔凉亭之中,石桌上摆了张棋盘,黑白之局正杀得难解难分,当今圣上雍怀乾一身常服坐在桌旁,观棋半晌,落下一子,道:「你这是铁了心不愿婚娶了?」
  亭中只得六宫内侍总管秦元凤伺候着,一众宫女太监都站得远远的,怀舟便也不避讳,直言道:「皇上当知微臣心意,何须再问?」
  语声轻淡,却无丝毫转圜余地。
  怀乾自是晓得这堂弟性情,见他自称「微臣」,已有不耐之意,只得苦笑,「你说你有意中人,非她不立正室,那也罢了,只是子嗣要紧,正妻之位空悬,纳两名侧妃也是好的,这朝野上下,多少有闺女的人家都盯着安王府中主母之位,你身边若一个女人也无,未免也太说不过去。」
  怀舟不为所动,拈一枚白子落入棋盘,将块黑棋死死困住,这才冷冷一笑,「我既不能娶他,还要子嗣做甚。再者说,这宗室子弟还少吗,难道便缺我这一个。皇上若真担心,日后从皇子中择一个聪明伶俐的过继与我也就是了。」
  怀乾见劝他不动,无奈一叹之下,于他那心上人着实好奇到了十分,可这些时日里问了数次问不出来,只听怀舟隐晦说起两人乃有缘无份,知道再问也是枉然,只得作罢,转而道:「姨母方才又进宫来朕面前哭诉,求朕下旨将馨兰许你,朕是不敢替你答应的,让皇后好说歹说方劝了她走,姨母便又去了太后宫中,不求到太后懿旨怕是不肯甘休。」
  提起褚太妃,怀乾亦是头疼,看清棋势,愈加苦笑,怀舟却于他面色视而不见,道:「那便请皇上到太后处为臣美言几句,莫要迫得臣抗旨不遵。」
  眼见再无胜算,怀乾索性搅乱棋局,「朕也知馨兰那丫头入不得你眼,太后恐怕亦不看好这桩婚事,不然何用迟迟不允。」
  站起身来,道:「罢罢,也不用你再来催,朕这便往太后宫中走一趟,好歹劝姨母死了这心,总不能因婚娶之事迫得你弃爵出走,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朕的边关还要不要守了。」
  怀舟这才露出些笑意,恭敬行了一礼,「谢皇上。」
  待怀舟告退,怀乾便往太后的仁寿宫来,一进宫门,招来内侍一问,得知褚太妃还在正殿里哭诉,便不准宫人高声通传,只从侧门偷偷进了后殿,命一个宫女去太后耳边悄悄说了声「千万莫要答应」,自己便站到前后两殿间摆放的一架雕漆嵌螺钿百宝的落地屏风后头,听太后同太妃说话。
  听了一会儿,见褚太妃只是喋喋不休,一会儿央求太后做主,一会儿抱怨儿子不孝,实是听得人一个头两个大,正佩服太后这般好耐性,竟能忍得如此之久,便听前头传来一声训斥,「夫死从子,现下当家作主的乃是怀舟,虽则咱们熙朝讲究孝道,可终究不能叫他事事听你吩咐,且这婚姻大事原就讲究个你情我愿,似你这般牛不喝水强按头,他能高兴了去?便勉强娶了馨兰,怕两人也过不到头,横不能再叫他似他父亲那般,冷了心肠不理正室,又恼了你,呆在边关不回来,你们姑侄两个守着个空荡荡王府便称心如意了。」
  太后极少这般疾言厉色,怀乾亦是吃了一惊,紧接着便听太后又道:「让你闹了这半天,哀家也乏了,你这就家去罢,怀舟想怎么着,随他就是,你只得这一个儿子,终不成为这个母子生分了去。」
  那褚太妃给骂得不敢抬头,委委屈屈看了太后一眼,再不敢多言,由宫娥领着退出殿去。
  待她一走,太后回身一瞥背后屏风,「出来罢。」
  不一时,怀乾自后面踱了出来,「母后。」
  这时有宫人端了新茶上来,怀乾亲手接过奉到太后跟前,「有劳母后劝说姨母,不然这门婚事定了下来,怀舟怕要负气出走,儿子可就少了一员镇边大将了。」
  太后呵斥了这半天,也觉渴了,接过抿了一口,放下茶盏,「这门婚事莫说怀舟不乐意,便是哀家亦觉不妥,不用皇上替他来求,哀家亦不能答应了去。」
  怀乾一笑,「馨兰可是母后的嫡亲侄女,母后平日里也是称赞有加的,怎的反倒不乐意起来?」
  太后叹一口气,「你这表妹论才貌确是出挑的,只一样,便是脾气不大好,岂是个肯顺服丈夫的,且她是独女,家里娇宠惯了,那眼里再容不得人的,以怀舟身份,除了正妃,必是要再纳两个侧妃方合规矩,若肯娶她,保不准便要再有些宠妾之流,身为正妃,若没那等度量,难保家宅不和,就怕她进了门便如你姨母一般,不知分寸胡乱行事,伤了正妃的体面不说,还要惹上一堆祸事。」
  怀乾知她是讲怀风被残安王废妃一事,虽然赞同,毕竟碍着太后娘家的脸面,只将话反过来说,「若论当年之事,倒也未必全是姨母的不是,总是皇叔宠妾灭妻在前,不合祖宗礼法,姨母这才有的不忿之意。」
  太后冷冷一笑,「什么宠妾灭妻,你皇叔当日待慕紫菀确是锦衣玉食,如供菩萨也是有的,却是始终藏在别苑里,连个名分也没给,哪里就碍着你姨母了,偏她就容不下,非要害了人家儿子,弄得男不男女不女,倒激出你皇叔的火儿来,正好借这由头废了她。你姨母当真是自讨苦吃,稳当当的正妃位子让了出来,白白便宜了别人。若非这般,那怀风也不会成了你皇叔的儿子,到头来闹出这么一桩丑事。」
  当年事发之时,怀乾不过十岁年纪,于细枝末节不曾知道得仔细,今日听太后一说,似是其中另有隐情,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母后这话从何说起,怎么跟儿子听说的不大一样。」
  太后白他一眼,「你那时才多大,哪里就知道了。」
  「那母后就给儿子说说,也让儿子晓得的清楚些。」
  太后品茶不语,少顷,挥一挥手屏退了满殿宫人,「这些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也没什么好讲的,皇上既想听,那哀家便说说。」
  顿一顿,缓缓道:「说起你姨母,也是哀家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偏生她是老幺,你外祖父母便格外宠着些,惯得她一副娇纵性子。你王叔本是不喜这门亲事的,奈何你皇祖父已下了旨,不得不娶罢了。两人婚后没多久便闹得不可开交,你王叔索性搬去了书房里睡,竟连同床共枕也不愿了。幸亏你姨母肚子争气,成亲一个月便有了身孕,生下怀舟来,虽然不得宠爱,这妃位坐得还算稳当。后来你王叔因不愿与你姨母日日相对,连王府也不想呆了,便请兵外出与北燕打了几仗,在外驻扎了有段日子,你这位姨母猪油蒙了心,趁着你王叔不在,将正得你王叔宠爱的一个陈姓侧妃弄得小产,七个月大的胎儿生生给弄没了。稍后你王叔班师回朝,晓得之后便同她一场好吵,你皇祖母也极是生气,将你姨母叫过去好一顿数落,连带哀家也吃了不少挂落。也是你外祖父那时还在,因顾忌他老人家,先帝便将此事压了下来,想着你姨母挨了训斥,以后也能稍有收敛。谁知她倒好,越发变本加厉起来,凡你王叔宠幸过的女子便没一个能留下一男半女的,弄得偌大安王府只怀舟一个独苗。」
  「后来你王叔从江南带个女子回来,索性藏在别苑里,连王府也不回了,就这么瞒了近两年,到底漏了点风声出来,你姨母便又是一顿吵闹。状告到先帝跟前,说你王叔宠妾灭妻。先帝叫你王叔来问话,你王叔只说这女子于他有恩,并非宠妾,哀家哪里肯信,也叫人去查,得知那女子姓慕,已然生了个儿子出来,只道是你王叔的宠姬,那孩子是他们私生。本来这也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里,哪家没点子风流韵事,更何况咱们皇家,你王叔虽荒唐,好歹没将人带到正妃跟前儿去,便生了孩子出来也过不了明路,若是依着哀家,便装着不知道也就罢了,由着他们去,左右不碍着什么,偏你姨母沉不住气,硬是叫人弄残了那孩子。你王叔哪里受得了这个,当日便入宫告状,说那孩子是他亲生,要废了你姨母去。也是你姨母那些年不知收敛,弄得安王府子嗣单薄,你皇祖母早就不满,这下一听说好容易多出个孙子,却又眨眼成了废人,还没等她老人家高兴起来,便让火气给压了下去,立时便下旨圈禁了你姨母。长公主亲自去搬的旨,又到别苑探视,回来便跟你皇祖母说那姓慕的女子如何温婉、如何识大体,你王叔顺着话头说要迎她为妃,先帝便允了,又给孩子赐名怀风,责成宗人府给上了玉碟。那时你外祖父已经没了,褚家不比从前,你姨母的妃位说废就废了,弄得哀家也一身不是,若非你这嫡长子在先帝心中占着分量,咱们娘儿俩还不知能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第一二五章

  那一段时日正是许妃荣妃等人争宠之时,后宫本就不稳,又兼娘家败落,稍有行差踏错,这后位上坐的是谁便也难说。太后说到这里,倏地住口,忍不住便是一声长叹。
  怀乾于安王府旧事只晓得大概,但于当日宫中异样却记忆犹新,还记得那时每日里如何小心翼翼讨父皇欢心,现下想来,犹觉心悸,不禁目光微沉。
  想起当日艰难,太后亦出了会儿神,渐渐缓过劲儿来,接着道:「怀风本不是你王叔的血脉,便是残了,你姨母顶多受点训斥,偏生你王叔早就恼了她,一口咬定怀风是他亲生,这下便是戕害皇子的罪名,任谁也救不了你姨母。哀家那时自顾不暇,又哪里敢替她说话,只得看着你姨母进了清莲庵。稍后几日,你王叔便迎了慕紫菀入门,尊为正妃。因着你王叔偏宠她,哀家一直当她是个狐媚女子,可那日慕妃进宫谢恩,哀家见了,确是个端庄温雅的,怪道你王叔心心念念要娶她为妃,倒是慕妃,待你王叔淡淡的,敬重有余依恋不足,明明一步青云,却也不见如何欢喜,眉头总皱着,像有什么大不顺心的事儿压在心里。那时哀家只当她痛惜儿子,也没往深里寻思,直到后来得知怀风不是宗室血脉,再一回想,总觉当初疏漏了什么,便将当日在别苑里伺候过她的内监宫人找来审了一遍。时隔多年,那些人里只两个还活着,一五一十说了,哀家才知当日在别苑里,那慕妃和你王叔竟是从未同房过。」
  这句话实是大出怀乾意料,不由啊了一声。
  太后亦是摇头叹气,「底下一干人见那慕妃是你王叔带回来的,又生了孩子,只当是你王叔在外沾染的风流姻缘,谁也不曾疑心。慕妃生产后又身体虚弱,便不同房,也没人觉得奇怪。且你王叔待她确是百依百顺,若说他俩没私情,莫说这些人不信,便是哀家当日晓得了,那也是不信的。如今看来,有情倒是不假,却是你王叔一厢情愿多些,那慕妃压根儿便没想着再嫁,只不过你王叔已认了怀风为子,封妃的旨意也下了,她若不嫁,难免揪出这些内情来,到时便是欺君之罪,母子俩性命一齐不保,也只得将错就错罢。」
  说着,又冷笑起来,「你看看你姨母干的这些混账事,若她心胸宽些,哪里就惹出这么一起子了,平白害自己被关了十来年不说,还弄得个外人混进了宗室,祖宗颜面都让她丢尽了。若不是念在一母同胞的份儿上,哀家才懒得管她。」
  怀乾万不料暗地里还有这许多辛秘,咋舌之余不免叹道:「既是这样,那慕妃和怀风便是无辜之极……」
  话只说了一半便即住口,赔笑着看向太后。
  「皇上这是在怪哀家心狠手辣,为了妹子害死了怀风罢?」
  知子莫若母,太后哪里听不出他话里有话,冷笑半晌,慢慢道:「哀家何尝不知那孩子冤得慌,只是他毕竟不是皇家血脉,保他性命是小,皇家体面是大。你外祖家既已晓得了他身世,那是再瞒不住的,不杀难平众口,万没有再留着他的道理。再者说,冒充宗室本是车裂之罪,那孩子到底叫了哀家十来年的皇伯母,哀家再是心硬,也不能看他连个全尸也没有。纵使侥幸,先帝赦免于他,以你姨母的性子,一旦自清莲庵里出来,那也没他的好下场,只怕比之车裂更加不如,与其让他活着遭罪,不若让他去了的干净。」
  怀乾心知母后说得不错,不由一阵默然。
  太后说了半天,先还强撑着,这时终是沉下面孔,露出一丝哀戚,「那孩子去后,哀家心里也觉难受,每年忌日都让人上香与他。前儿个还梦见他,一身素白,欢欢喜喜喊哀家皇伯母。那孩子性子纯善,便是做了鬼,竟也不怪哀家。」
  她上了年纪,又是生气又是难受地坐了这大半天,精神便有些恍惚,怀乾不敢让她再说,劝道:「母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怀风地下有知,必能体谅的,母后千万不可伤心,若带累了身子,竟是儿子的不是了,没事儿问这些旧事做什么,没的让母后难受。」
  忽地心念一动,便想将怀风仍活着的事儿说出来,然再一思忖,到底没有出口,只又哄又劝了半晌,终于哄得太后破涕为笑,这才告退了出来,待出得仁寿宫宫门,正要往东宫里去检视太子课业,忽见秦元凤一溜小跑着过来,到了跟前,禀道:「皇上,礼部田尚书来报,北燕使臣今日已行到冀州左古镇,后日辰时左右便可抵京,礼部几位大人欲将这一行人安置在四方馆,问皇上这般可否妥当。」
  怀乾脚步一顿,「田守珍现下何处?」
  「便在勤政殿外候着。」
  「叫他来御书房见朕。」
  「是。」
  「再去传安王过来。」
  「是。」
  身形一转,去了御书房。
  这一日清晨,九城巡防司早早遣出人马巡视四下街巷,清出一条道路,到得辰时,北燕使臣一行浩浩荡荡入了京来。
  因燕主求和之意甚诚,此次备足了礼品,随性之人便也众多,除正使之外又有两名副使,一路高头大马地行来,引得京中百姓俱来围观。
  怀风混在人群之中,见使者一行进了四方馆方才回转茶庄,一进门,便被父亲叫到屋里,道:「你有什么东西便紧着收拾好,咱们明日就启程往扬州去。」
  怀风吃了一惊,「怎的这般快?」
  阴七弦望他一眼,「你这孩子,莫不是过糊涂了,昨日已是过了端午,再不走可就误了迎亲了。」
  怀风这才省起已在京中住了足有一月,可不正是自己日日同怀舟厮混,竟将日子都给混忘了去,一阵尴尬,尴尬之余,又颇为不愿就此离去,随即省起北燕使臣一事,忙忙道:「爹爹,你同大哥先行一步,我晚两日再去追你们。」
  恰这时阴寒生进来,眸光一黯,瞬即平复,笑问:「这又是为了什么,咱爷儿仨一起上路岂不便当,做什么又分开了去?」
  怀风本想瞒着他们,但见父兄两个俱不甚赞同,料来不说清楚两人便不能应允,只得合盘托出。
  「爹爹,我听说这次北燕使者前来求和,备得礼品甚是丰厚,里头有对千年雪参,世间罕有,吃下后虽不致长生不老,可延年益寿的功效却是不假的,且雪参性温,比之人参的燥热更宜入药,若能弄来一支,于您身子大有好处。」
  阴寒生本是猜测他不舍得不见那人,一阵不悦,但听原来是为另一桩事,当即神平气和起来,笑道:「这倒真是桩要紧事,不过也不致为此推迟行程。咱两个今晚便潜进北燕使者居处去,拿了东西便走,明早刚好上路,岂不两不耽误。」
  「今晚可不行。」
  怀风大摇其头,道:「这样一份重礼便在北燕国中亦属珍贵,定然严加防护,且又是为求和之用,难以下手不说,一旦在京中丢失,北燕使臣必然禀与朝廷知道,届时人尽皆知东西是在熙朝境内丢的,实是大大伤了熙朝颜面,说不得明日城门也不会开,满城搜寻这样东西也不一定,咱们岂不是陷在此处脱身不得,最好是等北燕使者递了国书后献上礼品,一应宝物都入了皇宫内库才好下手。我幼时常在宫里玩耍,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库中最是清楚,手到擒来不说,且东西丢了后为防失了颜面,朝廷上下断然不会声张,只能私下里细细查访,届时我将那雪参配成药丸带在身上,谁又能想到里面掺了什么,神不知鬼不觉带出城去才好。」
  他说得甚是在理,阴寒生不好反驳,但留他一人在此总不放心,听后便沉吟不语。倒是阴七弦,深知儿子一身武艺已然罕有其匹,于这京中守卫当真不用放在眼里,全不同于深入北燕时的凶险,略一思索便即应了,「也好,你自己小心就是。」不忘嘱道:「这茶庄里上下伙计都是咱们内堂弟子,很是得用,你行事时若需帮手,叫上他们即可,我同你大哥明日便先行一步,你自己估摸着行程,莫要误了回家的日子。」
  停一停,又道:「生死有命,不必过于强求,我活了这般年纪,已比先祖们多出许多,并无不满,且你配的那生脉散我吃着就很好,便没这雪参亦于性命无碍的,你此次能得手自然是好,便偷不着也没什么,只需平平安安回家就是。」
  怀风端肃听着,应道:「是。」
  见父亲已无其他嘱咐,这才又笑起来,「爹爹放心,我定然能全身而退,绝误不了回家闹大哥的洞房。」
  他两人商量已定,阴寒生亦不好再说什么,叮嘱了几句务必小心的话,又把分堂堂主招来好生嘱托了一番才罢。
  因翌日便要送父兄启程,这一晚怀风便不再偷入安王府,只写了张短笺封好,到街上寻了个小乞丐,塞给他两个钱,叫他送去安王府里名叫武城的人手中,料来武城见着封皮上那一行字,该当晓得转交怀舟,自己便留在了茶庄里帮忙整理一路上所用之物。
  翌日,阴七弦、阴寒生带了文斌等人一同南下扬州,怀风一路送到城外妫水河畔,眼见父兄远去才打马回来。
  这一下他身边无人在侧,难得的不用提心吊胆,回城后便先往定远府里来,两人好生笑闹了一通。
  酒足饭饱之际,定远扯住他道:「我爹娘得知我出息,心下欢喜,前日来信叫我回去,我已禀明皇上讨了旨意,待我成亲,便要带着娘子一道回去南越了,日后咱们再见面可又不知是什么时候啦。」
  怀风亦觉伤感,但随即想到,南越距湘鄂之地反倒比京城更近些,自己日后大可前去南越游玩,且那里并没多少人识得自己,两人见面反倒容易,当即又欢喜起来。

  第一二六章

  因隔了一晚没去,这日夜色方临,怀风便早早回了屋,换上玄色衣袍,溜出茶庄直奔安王府。
  此际不过戌时,王府中下仆走动甚是频繁,怀风缩在花园之中等了一会儿,方趁无人之际悄悄越进了怀舟那小院,一进来便见门窗大开,屋中灯火明晃晃的,映出书案后的怀舟,似正思虑什么,眉头紧拧面色不虞,大热天的,看了竟让人无端端心下一寒。
  「哥哥。」
  怀风直觉有异,轻轻叫了一声,见怀舟猛地抬头看过来,双目中射出一缕精光,便好似见了大罗金仙般的惊喜莫名,不由一愕,暗忖不过一日未见,怎的看见自己便欢喜成这样?
  纳罕之余又隐隐生出股甜蜜,快步走进屋里,正要说话,却见怀舟疾步过来捉住了自己手臂,「我等了你足足一日。」
  怀风见他口吻少见的焦虑急促,心下甚是过意不去,便要解释昨日因何没来,然不待他开口,怀舟已急急道:「太子鸿昀中毒,危在旦夕,宫中御医已然束手无策,你赶快同我进宫去,千万想法子救他一救。」
  怀风吓了一跳,「鸿昀中毒?怎么回事?」
  怀舟哪有闲情同他细说原由,见他面具戴得甚是妥帖,便不容他说话,拖了怀风便向外走,「路上再同你说。」
  大步来到门口,拉开院门向外面几名亲兵喝道:「备车进宫。」
  他这院子连府内之人都进不得,却冷不丁拖着个生人走出来,几个亲卫不由都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各去备车唤人,不多时两人便坐进安王府那辆黑漆四辕的马车里,二十余名亲兵前后护卫着,风驰电掣般向宫中驶去。
  这马车宽大,两人并肩坐着也不觉挤,怀舟一路便没放开怀风手臂,捡着紧要地方说道:「太子今早晨课后进了几块米糕,用完没多久便嚷头晕犯困,伺候的宫女当他晚上没睡好,服侍着又躺下,谁知这一睡下便再没醒过,晌午时方觉出不对来,赶忙去请太医,医正张济凡诊视后说是中毒,同掌院太医秦澄一道将剩下的半块糕点拿去验了,什么也验不出来,掰碎了喂鱼,那鱼却都翻了白肚。现下太医院里七八个医正都守在东宫,忙活了半日也找不出解毒之法,只能先灌了甘草绿豆汤下去,再用人参吊住了性命,余下便无法可想了。皇后已是急得昏过去一回,我本在宫中同皇上一道陪着,想起你或许有办法,这才回来等候。」
  怀风越听越惊,反握住怀舟右手,「可知是谁下的毒?」
  车中只小几上放了樽琉璃盏,里头烛火随着车子颠簸一明一灭,昏黄灯光下映出怀舟铁青面色,「太子脾胃虚弱,这几年的膳食一向由御厨里两个厨子单做,我将这两人拘了来问,却均说那糕点不是他两个做的,只道今早给太子预备的点心是百合甜汤并一笼水晶包,为东宫送膳的几个内侍也说送的是这两样,并没见过米糕之属,可伺候太子的几名宫女却说拿进殿来的乃是甜汤并一碟米糕,并没见过什么水晶包。」
  怀风脸色亦跟着发青,「有人在东宫之内动手脚?」
  怀舟冷冷一笑,「问过这些宫女内侍没多久,伺候太子笔墨的一名宫女便死了,双手握住匕首扎进心口,瞅着像是畏罪自尽,只那匕首扎得极深,□时颇费了一番功夫,绝非一个柔弱女子能刺得进去的。」
  停一停,又道:「那宫女原是伺候郭淑妃所出二皇子鸿信的,进东宫不过一年。」
  怀风心念电转,试探问道:「你怀疑是东宫中内侍所为,嫁祸栽赃郭淑妃?」
  怀舟双唇紧抿成一条直线,片刻后道:「东宫中内侍共计十六人,除了两个与太子年龄相仿做不出这等事体的,余下均叫我拘了起来严刑拷问,其中一个指认管茶水的太监名叫夏福的曾往太子寝殿窥探,我叫人上了大刑,那夏福熬不住咬舌自尽了,搜他私物,从柜子中翻出了一小瓶粉末,拿给太医,却谁也不识得是甚,倒进水里给猫狗舔过,均是先昏睡过去,不久便死了个干净。」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我从瓶中倒了些出来,你看看可认得。」
  怀风接过,凑到了灯火前细看,见那一小撮粉末色泽莹白,瞅着便跟茯苓粉似的,也不见什么异样,只是让灯火一烤,便发出些幽幽清香,似兰非兰,当下惊呼一声,「这是苦昙花的花粉,有迷魂之效,极少量便可致人昏睡,用作安神最好不过,但绝不可多用,否则便要在梦中慢慢睡死过去,再也醒不过来。这花只在郴州左近的沼泽里才能得见,谁能把它弄进宫来?」
  抬眼去看怀舟,只见他双目中闪过幽幽冷光,「你忘了,神武军统领萧达当年便在郴州领兵。」
  怀风立时省起,一震间,只听怀舟又道:「他女儿现如今贵为贤妃,便是五皇子鸿宣之母。」
  话音一落,车内登时一片沉寂。
  宫室之祸,自古便以争储一事最为惨烈,为了那九五之位,父子手足相残之例数不胜数。当今太子为皇后嫡出,又是长子,深得圣眷,本无此患,但皇后除此之外再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