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越急就越乱,前脚刚跨过沈絮,沈絮一翻身抱住了他的后脚,临清嘭地一声栽到了地上。
  “小公子?”听到屋内巨响,邻居大婶担忧地推门而入。
  然后。
  端着元宵站在房门口的大婶张大了嘴。
  床上懒洋洋睡着一个,床下龇牙咧嘴躺着一个,倶是衣衫不整,好不引人遐想。
  所谓白日宣淫。
  大婶退了一步。
  临清:“那个……”
  大婶又退了一步。
  临清:“事情不是你想的——”
  大婶噔噔噔退到堂中,将元宵搁在桌上,然后一溜烟跑了。
  “我懂的我懂的,二位继续,我什么都没看到——”
  临清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而一旁睡得天昏地暗的沈絮,浑然不觉睡梦之中,“□□”就此败露。
  黄昏时分,沈絮迷迷糊糊醒来,闻到一阵甜腻的香味。肚子咕咕叫了几声,本着饿了就要吃的秉性,沈絮嗅着香气一路来到厨房。
  临清正在煮大婶送来的元宵,听到脚步声,回头道:“起了?”
  沈絮点头,“饿了。”
  临清觉得自己在养猪。
  “坐一会儿,就好了。”临清说,“哦,去堂中摸摸衣物干了没?”
  沈絮去了,不一会儿传来呼声:“没有——”
  “给炉子加点柴——”
  “柴在哪里——”
  “柴房——”
  “柴房在哪——”
  “……”
  临清怒吼:“烧了你这个废物算了!”
  邻居送来的元宵皮糯馅香,一口咬下去,芝麻的香味在唇齿间蔓延开来,沈絮露出满足的神情,感慨道:“真乃美味……”
  又对临清道:“扬州城里最有名的酒楼当属盈福楼,平日便是宾客满席,上元时分场面愈加壮观,老厨子做的桂花汤圆当属扬州一绝,那便是排队买也买不到。还是我花了百两贿赂了老板,才匀了一碗,那滋味,至今难忘。”
  临清鄙夷地望着他,吐出三个字,“败家子。”
  沈絮:“……”
  吃过晚饭,临清摸黑去还碗。想到下午被邻居撞见那般场面,他还真有些鼓不起勇气。
  沈絮裹得严严实实从屋里出来,“不走么?”
  临清望他一眼,“你留下看家吧。”
  沈絮大惊,“这怎可以!万一半路遇到歹人,你赤手空拳该如何是好?”
  临清面无表情,惧黑就直说。
  两人出了门。
  雪势渐小,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头上还零星飘着细碎雪花,沈絮撑着一把破伞,殷勤地举过二人头顶。
  然后,一片雪花从伞的破洞里落到了临清的鼻子上。
  临清:“……”
  沈絮:“……”
  “把破的地方转到前面!”临清怒吼。
  沈絮缩缩脖子,乖乖照做。
  然后,好多片雪花从更大的破洞里落到了临清的脑袋上、睫毛上、鼻子上、脖子里……
  临清:“……”
  沈絮:“……”
  “你是故意的吧!你就是故意的吧!”
  “嘿嘿,我也不知道这伞破成这样……”
  临清气得要命,“你自己举着去罢!”
  “哎!”沈絮撑着破伞跟在后面跑,“等等我!天黑了!天真的黑了!”
  到了邻居家门口时,两人皆是上气不接下气,互相瞪着,好不怨怼。
  临清平复呼吸,上前叩门,“王婶,我来还碗了。”
  “来了。”大婶吆喝着过来开门。
  临清递过瓷碗,“谢谢你的元宵,碗我洗过了,还你。”
  大婶笑笑,“不客气,乡里乡亲的。”
  然后面面相觑,皆是尴尬地假笑。
  临清:“……”
  大婶:“……”
  沈絮:“?”
  大婶:“我真的什么都没看到没关系的眼下民风开放我不会乱想什么的你放心我不会到处乱说的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好不必计较旁人如何看你们皆是俊秀儿郎站在一起甚是般配挺好挺好到底谁上谁下我真的一点也不好奇咳咳咳……”
  临清忙给她拍背,一头黑线道:“王婶你别激动,慢点说……”
  王婶喘顺了气,不好意思地笑笑,“没事没事,大婶虽是乡野妇人,前太子与称心之事还是听过的,你放宽心,不必担心会遭人话柄”
  唐朝年间,民风开放,男风盛行。上有废太子李承乾宠幸男宠称心,下有勾栏院小倌儿倚窗待客,即算是乡野之间,也不乏男子相好之事。
  临清哭笑不得,“王婶误会了,我同他并非——”
  “不必解释了,我都懂我都懂。”王婶递过一个了然的眼神。
  临清在心里泪流满面,你到底懂什么啊!
  王婶又看一眼他身后的沈絮,小声道:“这公子看着呆了些,倒也一表人才。”
  沈絮:“?”
  王婶忍不住好奇道:“他夫你妻?”
  沈絮:“??”
  临清内心咆哮,你一个乡野妇人为什么如斯奔放!
  “王婶,天色已晚,我们先告辞了。”临清无力道,再待下去,他绝对会疯掉。
  王婶顿时露出失落的神情,“路上注意安全。”
  “娘。”王婶十岁的大儿子举着一张纸跑过来,委屈道:“我写不好。”
  王婶皱眉道:“家里就你一个识字,你不写谁写?”
  小男孩撅着嘴,郁闷地看着地。
  临清问:“这是?”
  王婶解释道:“做花灯呢,村里的老先生病了,没人给花灯题词,只得让这小子写。都写了一天了,还跟鬼画符似的,念的书都念到肚子里去了,气死我了。”
  小男孩委屈得眼睛都红了。
  一旁默不作声的沈絮忽然道:“不若我来代笔吧。”
  王婶惊喜地看向他,“这位公子会写字?”
  沈絮摸摸鼻子,谦虚道:“略知一二。”
  王婶将二人迎进屋,一声吆喝,几个儿女摊纸的摊纸,磨墨的磨墨,泡茶的泡茶,摆凳的摆凳,上至八十岁的老母亲,下至怀中牙牙学语的婴孩,全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沈絮尴尬地笑笑,心道这也略夸张了些罢……
  王婶的丈夫是个屠夫,顶着一张凶悍的脸皱紧眉头望着沈絮,“先生随意写罢。”
  王屠夫本是想表达一番礼貌,但他实在生得太过面目狰狞,沈絮吓得一哆嗦,这摆明了就是“你随便写吧放轻松别有负担顶多写差了我卸你一只胳膊”的架势。
  探了探笔,沈絮定下心神,在宣纸上落笔而书。
  小楷行云流水,气定神闲之际,一首绝句浑然天成。
  王家大儿子趴在案桌上,指着字一个个念:“长什么西不认识夜雨倒山……”
  “长灯覆夜雪,金吾次第开。火树银花合,明月逐人来。”
  沈絮望去,临清立于案边,缓声而诵。
  两相对望,恍惚之间,临清望见了那日风流薄幸却满腹经纶的少年郎。
  众多纨绔之间,那人洒脱不羁,推杯换盏,纸醉金迷,不经意间投来的一抹视线,便叫他就此沉沦,无可自拔。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

  王婶:“……”
  王屠夫:“……”
  王家老母:“……”
  王家大儿子:“……”
  王家一干儿女:“……”
  王家最小的婴儿:“哇哇哇!”
  “哦哦哦,”王婶连忙哄,“不哭不哭。”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王家老母哆嗦着嘴,眯着眼睛往那纸上看,却是一个字也看不清。王屠夫拧着眉头称赞:“甚好,甚好。”王家大儿子拆台道:“你又不识字,我都看不懂,你懂个甚。”
  王屠夫一巴掌扇在儿子头上,“死开!”
  王婶打圆场,“公子果真博学,我看原先老先生整日也是写些个花啊草啊月啊日啊,看公子这诗里又是花又是月的,定是好诗!”
  沈絮哭笑不得。
  “还不把灯糊上。”王屠夫又是一巴掌。
  王家大儿子捧着诗屁颠屁颠去了。
  王婶对沈絮道:“真谢过公子了,没公子帮忙,光靠我家那小子,真不知要写到何年何月才能糊一盏花灯。”
  沈絮道:“小事,小事。”
  两人告别王家,举着破伞慢慢往家走。
  一路风清月淡,零星的灯火,错落的人家,皆归一派静默。
  临清犹自失神,似尚未从那浮华梦里醒来,沈絮面上的神情亦捉摸不定,许是忆起往昔繁华,许是喟叹今日落魄。
  回到家中,临清烧了水,两人稍稍洗漱一番,便吹了灯躺上床。
  乡野不比扬州城,入夜后,天地间便全交还与万物,山脉连绵,遮断了城中喧哗,团余了万籁无声。
  黑暗中,两人皆睁着眼,各自失眠。
  良久,沈絮道:“不知我堂兄如今如何了。”
  临清沉默。
  沈絮又道:“还有我那小堂妹,原本年后要嫁人的,现下也不知流落何处。”
  临清心中一动,低声道:“定不会有事的。”
  沈絮轻叹一声。
  临清不知该说什么,担忧地望了他,奈何沈絮并未感应到他的目光。
  正当临清鼓起勇气预备拍拍他以示安慰时,沈絮忽道:“明日我便送你回去罢。”
  临清一怔。
  沈絮接着道:“你原与张兄情投意合,是我棒打鸳鸯,硬生生拆散你俩。明日我便送你回张家,亲自同张兄道歉,张兄素来大度,定会待你如旧,你——”
  一个枕头横空砸过来,临清跳下床负气而去。
  三天两头要将自己送走,他真真受够了这等折辱。
  沈絮撑起身子唤他:“你去哪?”
  临清哪也没去,抱膝坐在堂中,对着一炉熄了的火两眼发红,好不委屈。
  沈絮披了件衣服跑过去,只见小公子鼓着一张脸,恨恨瞪着焦炭,似要活生生点起火来。
  沈絮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将身上的袄子脱下来披到临清身上,温声道:“怎么了?回床上吧,夜里冷,当心冻病了。”
  临清扯下袄子往地下一摔,恨声道:“你竟厌恶我至斯?”
  沈絮茫然道:“啊,不曾啊。”
  “那为何总要赶我走?”
  沈絮摸摸鼻子,“你原是张家的,想是与张兄两情相愿,我如今顾己不及,你跟着我吃苦,实在……”
  “谁与他两情相愿了!你当我什么?”
  “自是张兄的……”沈絮没好意思说出那两个字。
  临清气结,“谁与那少爷是龙阳之谊?我原是张家的琴师,终日从师父学艺,连张少爷的面都未见过!”
  “啊?”沈絮着实吃惊了一把,“那又为何?”
  临清一张脸涨得通红,狠狠推了沈絮一下,“我怎知道你发的什么疯!”
  沈絮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犹自挠着头迷惑不解,难道自己是酒后吐真言,不好女色爱男风?不然怎么会独独向张兄讨了个琴师过来?自己又不好丝竹,他想不出除了看上临清之外的解释。
  他爬起来,问临清:“你将那日事情告诉与我知罢,我如何就讨了你回来。”
  临清别过头去,羞得脸上能滴出血来,咬牙不肯言语。
  沈絮:“?”
  临清:“……”
  “说罢,不然我睡不着。”
  “……记不得就算了!”
  沈絮拉他袖子,“说罢说罢。”
  临清又是猛地一推,这回眼泪都逼出来了,“你莫欺人太甚!”
  沈絮一头雾水,“我怎欺你了?”
  “你!”临清指了他,当真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下不得。
  沈絮:“??”
  临清绷不住呜咽一声,抱着自己大哭起来。
  他真是受够了,这一日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受着这呆子的气,上午气过,下午又气,到了晚间还要来上一出,他就是铁打的心,此刻也受不住这样的折腾。
  这呆子没心,说什么心疼他手凉,说什么你一哭我便什么法子也没了,他那时还真感动了几分,岂料这呆子就是上天派来克他的,前一刻安抚了,后一刻照样气得人跳脚。
  临清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折磨。
  委屈和着泪水,哗啦啦往外淌。
  他哪里不想有个体己的心上人疼着爱着,可偏偏摊上这样一个不识风趣的少爷。
  从前在张家,师父教导着,师兄宠着,师姐护着,底下师弟师妹各个都围着他,即算训练辛苦了些,也不失开心快活。
  而今呢,他为了这呆子学洗衣学做饭,天天愁着如何将日子过下去,免得二人沦落至乞食的地步,心都快操碎了,而这呆子却还一点情都不领,张口闭口要送他走。
  天底下再没比这更无情的人了。
  临清抱着自己,哭得声嘶力竭。
  沈絮简直目瞪口呆。
  这小公子怎么跟婴孩一样,说哭就哭?
  临清抽噎道:“你若赶我走,我便同你拼命。”
  沈絮愕然,“我无权无势的,你何必跟我受苦。”
  “你叫我去哪!”临清愤道,抬起一张梨花带雨的脸蛋,“人人都知你点了我做外宠,此时送我回去,你叫我如何面对师门如何面对张家?我身为男儿,平白却做了弃妇,你道我还有何颜面苟活?”
  沈絮呆在原地,半晌做不得声。
  他光想着让临清与张兄破镜重圆,即算二人并无私情,好歹教临清回去过安生日子,却没料到临清离了他,便如妇人被休而归,纵使他与临清两厢清白,却也架不住攸攸众口拿那对弃妇的眼神去望临清。
  寻常女子遭此屈辱,都已抬不起头来,何况临清还是一介男子,更莫论众人如何鄙夷了。
  这才想通为何临清宁愿咬牙受苦,也不愿离开了。
  沈絮发怔的时候,临清又埋头痛哭起来。
  沈絮拉他,“莫哭了,是我愚笨,没考虑到这层。”
  临清扭着身子,不让他碰。
  沈絮又道:“往后我不提此事便是,你愿意留便留下吧,何时想走,我也不会阻拦。”顿了一顿,沈絮小声道:“我只怕委屈了你……”
  临清身子一僵,有什么在心中轰然绽放。
  十六岁的少年,尚未知相思,却害相思。无论是那人不经意间的一瞥,亦或是此时清淡的一句话,便轻易许了此身。
  辨不清何为真情,看不透爱不与爱,因着那一刻的怦然心动,好的坏的全般接收,哪怕只是一句平淡无奇的话,也因蒙着那层爱恋,也多出别样意味。
  委屈,欣喜,羞怯。
  他是在意自己的。
  这便值了。
  屋外白雪扑簌,吸纳了天地间所有声响。
  临清扑进沈絮怀里,哭得像个受了冷落的孩子。
  沈絮被撞得往后一仰,僵僵举起手,在他背上轻轻拍着。
  “不赶你走,不赶你走。”
  重躺回床上,临清仍在抽着气,仗着受了委屈,大着胆子拉了沈絮的衣袖,少年稚气的一面此刻尽显,边抽噎边不放心地重复:“我、我不走,你赶我,我、我就同你拼命。”
  沈絮半好笑半无奈地拍拍他的头,“没赶你,莫哭了。”
  临清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抽气,一抖一抖的,一双眼睛仍然愤愤瞪着他。
  沈絮忍不住笑了,“我怎敢赶你,屋子都是你买的,我还怕你赶我呢。”
  临清这才想起这茬,梗着脖子道:“对!屋子是我、我买的!你赶我,我就赶你!”
  沈絮大笑,这是何逻辑?
  被临清训得多了,此时才想起他也不过束发年纪,到底是个孩子,心里还是脆弱而敏感的。
  沈絮揉了揉他的头发,笑道:“是了是了,你不高兴了,赶我出去便是。”
  这般宠溺的口吻,临清只听他对那些小妾说过,彼时他躲在自己房内,听得沈絮与雪凝调笑声声,面红耳赤之际,心中不免泛酸。
  而今那人对了自己露出一家之主的模样,临清只觉自己与那小妾一样,几乎要将头埋进地底,莫叫那人看去半分红绡。
  见他把自己缩进被子里,沈絮不由问:“怎么了?莫不是又哭了?”
  临清踹了他一脚,力道很轻,仿佛撒娇。
  沈絮道:“莫哭了,我同你讲笑话罢。”
  便从张家长讲到李家短,讲他堂兄沈丹墀被年轻管家拿着账册追得满城跑,讲他堂妹沈阕兰放着家里定的亲事不要偏要跟了穷酸秀才辛苦度日,讲他年幼便失了父母由他大伯养大,讲他亲戚逼他娶了正房以嗣后代他却始终寻不到合适的姑娘。
  临清瘪着嘴问:“你不是讨了那么多小妾,难道没一个喜欢的。”
  沈絮喟叹一声,道:“你不曾历人事,不懂此间种种。”
  临清翻了个白眼,心道果真纨绔。
  “光说我了,你也说说你罢。”沈絮道。
  临清道:“说什么?”
  “家自何方,父母何在,缘何做了琴师。”
  临清眼中透出几分黯然,“自小为师父收养,不知高堂何在,待到大了些,便跟着师父学琴。”
  沈絮无意提起他的伤心事,生了几分愧疚,转了话题,“平日都做什么?”
  “练琴。”临清老实答。
  “还有呢?”
  “……还是练琴。”
  沈絮同情道:“真是可怜。”
  临清瞪他一眼,心道你这纨绔怎会懂丝竹之妙。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说得累了,沈絮打了个哈欠,喃喃念着什么,不一会儿就会周公去了。
  临清侧过身子,痴痴望着他的睡脸。
  这人留下自己了。
  嘴角勾了勾,闭了眼睛,抓着沈絮衣袖的手一宿都未曾松开。
  一夜好梦。
  第二日一早,两人尚在睡梦之中,屋外便已响起敲门声,伴随着叽叽喳喳的嘈杂人声。
  临清揉着睡眼,踉踉跄跄走去看门。
  门外立了一院子的人,各个手里捧着一张砚纸,巴巴望了临清。
  “沈公子也给我家写首诗罢!”
作者有话要说:  别扭闹完了,开始过日子咯~~

  ☆、第七章

  临时搭起的案桌摆在堂前,村人排的队绕了堂屋两圈还拐出去延伸到院中,临清借来墨与笔,立于案边挽袖磨墨,沈絮打着哈欠给村人写诗。
  不得不说,王婶的宣传力真是不容小觑,才一夜时间,全村人都知道村里来了个会写诗的公子,一大早便齐齐捧了花灯纸过来讨诗。
  只是,若只是说了这层倒也无妨,临清眼角微抽,只听村民甲凑到村民乙耳边细语,村民乙又拉了村民丙嚼舌根子,那目光无一刻不是落在自己身上的。
  临清深吸一口气,在内心咆哮,什么“这个小公子身形秀气一看就是做下面的”这种话我全都听到了好么!
  王婶你不去《扬州杂闻》做笔手真的可惜了!
  沈絮睁着困顿不堪的双眼,强打精神给村民写诗,可怜他大早上的还没睡醒,就被临清硬拽下床,早饭都没得吃,就要搜肠刮肚给人作诗。
  沈絮写一首,就在心里叹一声,好一个狠心的地主婆啊!
  “喏,写好了,给。”又打发了一个,沈絮望着后面依然密匝的队伍,只觉眼前发黑。
  村民捧着白纸,道:“谢谢沈公子,真是谢谢了。”
  “不客气。”沈絮本着读书人的礼仪,略略欠身,然后肚子就不争气地叫了,“咕——”
  临清:“……”
  村民:“……”
  沈絮:“失态失态。”
  刚得了诗的村民顿然醒悟,“沈公子还未吃早饭吧,我去家里取些吃食来。”
  “好啊——”
  “不用了——”
  异口异声的两人面面相觑,然后开始了激烈的视线交战。
  临清:怎么可能拿别人的东西,你肚子饿不会说吗,家里有米有菜的,你若说饿我就会给你做。
  沈絮:饿……
  临清:你一个年轻人,有手有脚,怎么可能向别人讨东西吃,村人耕田不易,你拿他们的东西难道不会心中有愧吗?
  沈絮:饿……
  临清:你才写了三首诗,换作平时,你还在床上嗜睡如猪,今天不过早起半个时辰,难道连这点时间也忍不了?
  沈絮:饿……
  临清:……
  临清终于放弃与他进行目光交流,因为他发现不管自己怎么瞪他,对方都是一副饿极了委屈得要命的表情。
  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的村民颤颤道:“我回去取些馒头来罢,今早蒸多了几个。”
  “好啊——”
  “不用了——”
  “那个……”在新一轮的视线交战开始之前,村民识趣地溜之大吉,“我先回家取,一会儿送过来——”
  “哎——”临清叫不住他,只得转头怒瞪沈絮。
  沈絮缩缩脖子,小声道:“本来就很饿嘛,你难道不饿么……”
  “我——”然后临清的肚子也跟着叫了一声,“咕……”
  对视片刻,临清摔了墨块,羞愤地奔回房中。
  沈絮耸耸肩膀,表示很无辜。
  排队的村民愣了片刻,纷纷往家奔去。
  “沈公子,我给你拿几个鸡蛋!”
  “沈公子,我家新做的糯米给你拿点来。”
  “沈公子,新摘的大白菜来一颗?”
  热情得沈絮一愣一愣的,呆呆道:“也好罢……”
  等到临清好不容易平缓了情绪从屋里出来,看到的便是堆了一屋的蔬菜瓜果,沈絮一手抓着个白面小馒头啃,一手奋笔疾书,嘴中口齿不清道:“呐,你家有一儿一女,我就给你写个‘福源今双至’,你看如何?”
  那村民一不识字二听不懂,只哈着腰道:“好,好,先生写得好。”
  瞟到临清的身影,沈絮连忙招呼他,“你出来啦,快来吃馒头,李大哥内人蒸的馒头,热乎乎的,可好吃了!”
  临清额上青筋直跳,恨不得拿抹布堵了这个没出息的家伙的嘴。
  另一村民端来一碗元宵,招呼临清道:“小公子也来吃点罢,辛苦你们一早上了,”
  临清推辞道:“不,不用了,我家尚有余粮,大婶客气了。”
  “小公子才是客气了,辛苦你们写诗了,理应有所表示。你们搬来我们村,大伙就都是乡里乡亲的,小公子不必如此拘谨。”
  临清只好接过,“谢过大婶。”
  大婶欣慰地看着临清咬下一个元宵,然后慢条斯理道:“你同你家相公倒是恩爱得很。”
  “噗!”临清一口元宵尽数喷出,匆忙放下碗,咳得快断气。
  大婶忙给他拍背顺气,“这是怎了,吃东西也能呛住,小公子他相公,赶紧弄碗水来。”
  沈絮举着馒头,“?”
  大婶无奈道:“你们俩怎一个呆性,难怪凑成一对。”自己往厨房去了
  临清费了老劲儿才喘顺气,一张脸咳得通红,解释道:“大婶误会了,我同他不是……”
  大婶弄了碗水回来,递给临清,“小夫妻害什么羞,如今南风正盛,我们虽是小村落,也有好几对你们这样的,大伙看得多了,早就习以为常了,你们就莫再遮掩了。”
  沈絮拿笔的手一歪,那字就生生划出一道钩来。
  眼巴巴看着纸的村民立刻苦了脸,“沈公子,这……”
  沈絮脸微红,几口吞下那个馒头,“莫急,我给你勾朵花便是了。”
  说着,就着那写差了的一笔,延到旁边,细细描了一朵梅花,诗画搭配,竟是别样精致。
  村民立时大喜,捧着诗作高兴地去了。余下的村民一见,纷纷嚷着“我也要那画”、“公子给我画个美人”、“公子给我画个月亮”……
  沈絮好不头大,暗叹自己为何要给自己找麻烦。
  但看在村民热心拿来的食物上,他还是勉强耐下心来,“好好好,一个个来,莫急莫急。”
  那大婶啧啧叹道:“你家相公心善,先前找老先生求字,便是写差了也不给换的。你相公看着呆了些,却是个实在人,必定待你很好罢。”
  临清刚准备开口,大婶又道:“怕是在床上也温柔得很吧。”
  临清一口水差点又喷出来,心想你们虽是乡野之人,但奔放的程度简直完胜扬州城啊!
  “大婶……”
  “不好意思了?”大婶笑着摸摸他的头,“看你年纪小,倒不曾被他欺负,反是你那相公,刚一会儿不见你,就念着你莫不是累了又回去躺着了。”
  临清略略诧异,沈絮也有关心自己的时候?
  不过如果他知道他奔进房那会儿,沈絮念完那句“莫不是累了又回去躺着了”后,又小声嘟哝了一句“不公平,我也想睡回笼觉”,这点感动只怕瞬间就会烟消云散。
  “临清,我渴了。”那头沈絮唤道。
  临清眉角一抽,差点就脱口而出“渴了自己不会去喝水啊”,念在人多,堪堪忍住。
  大婶拍拍他,笑眯眯道:“去给你相公倒些水吧,着实累了一个多时辰了。”又对着临清的背影感慨道,“唉,分明就是想你了,年轻人哟,就是不坦诚。”
  临清一个趔趄,差点栽到地上。
  他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王婶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如此过了一上午,总算把村民都打发走了,沈絮瘫在椅子上,累得手指都不想动。
  就算会写诗也不可能一口气做几十首啊!先前几个还好打发,后来的学精了,还提什么“把我名字写进去吧”、“我家三代人,先生写个切题的诗吧”诸如此类的要求。更有甚者,还要他围着诗画一圈梅花,要求朵朵姿态不一,要有层次感画面感……
  你一个大字不识的村民哪来这么多要求啊!
  想当年他沈絮连花魁娘子讨诗都懒得写,如今居然沦落到给一帮白丁当苦力,真是欲哭无泪。
  写到后来,他连“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种打油诗都拿来凑数了。
  送走最后一个村民,沈絮大有油尽灯枯之感。
  做的什么孽啊!
  王婶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临清给他端来一杯热茶,茶叶是刚才一个村民送的。沈絮没力气接,就着临清的手喝了一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要死了……”
  临清脸微红,“乱说什么,不过写几首诗罢了,又没要你劈柴担米。”
  沈絮怒道:“你写写试试!”
  “我一琴师怎会写诗。”
  “那你连续弹两个时辰的琴也会累吧!”沈絮愤愤不平,凭什么,凭什么只折腾他一个人,这不公平!
  临清想了想,要自己连着弹这么久的琴,确实会累,但嘴上还是不肯让步,“好了好了,人家也送了这么多东西来,你写点诗当回报也是应该的。”
  沈絮委屈地说:“可是我好累!好累!我只想要一半东西,写一半诗,行不行!你们压榨我!”
  临清也知道沈絮这种大少爷没吃过苦,一口气让他作了一上午的诗,就算是誊写,手也酸了,何况还要动脑子。
  “知道你辛苦了,初来乍到的,我们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总归没有错不是?”临清温声相劝。
  沈絮依然委屈,“话是这样说,可是——” 
  临清决定转换策略,转身往厨房走,“快来看,刘婶送了鸡蛋过来,我们一会儿可以煎蛋吃了。”
  “真的?”沈絮瞬间忘了自己的委屈,奔过去道:“我要吃三个!”
  临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