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眼前这一幕太过温馨,温馨到他不愿再去思考那些复杂的事情,只想伴着这一室幽光坠入梦乡。
临清再去学堂送饭时,不敢再把兔子扔家里,便带着一起去了。
垂髫少儿都凑过来看他的兔子,各个伸手摸着兔子绒绒的毛,家里养了的还是围过来看,因着临清养的所以觉得格外新鲜。
王子骞问:“它叫什么名字?”
临清看一眼正在屋里休息的沈絮,小声道:“叫絮儿。”
沈絮好心帮他想了许多名字,但临清心里还是最属意原先那个,于是背着沈絮给兔子定了名字,天天训着兔子认名。
“絮儿。”王子骞念了一遍,道:“是夫子的那个絮吗?”
临清连忙道:“嘘,千万别告诉夫子,他要生气的。”
这话只是吓唬小孩子,沈絮即算知道,也只会可怜巴巴地求他换个名字。临清担心的,是怕沈絮因为和只兔子同名而在学生面前失了威严。
“哦。”王子骞乖乖点头,“放心吧哥哥,我不告诉夫子。”
临清摸摸他的头,白白软软的小孩像个糯米团子一样招人喜爱,他忍不住捏捏他的小鼻子,笑道:“嗯,你真乖。”
白萧萧过来叫王子骞回家吃午饭,临清也站起身来,道:“你们快回去吃饭罢,我也该进去送饭给你们夫子了。”
“哥哥再见,我很快就回来,要等我们一起玩啊!”王子骞不放心地嘱咐。
“嗯,一会儿见。”
临清过去招呼沈絮吃饭,两人进了侧屋,临清先把兔子拿出来放到地上,丢了片菜叶给它啃,才将饭菜一一摆上桌,自己则和沈絮对坐了开始吃饭。
小兔子啃完菜叶,便跳到临清脚边上,缩成一个毛团眯起眼睛打盹。
沈絮看得奇特,道:“你怎同兔子这样投缘,才几日就认得你了。”
临清得意道:“我每日同它说话,它自然认得我。”
沈絮笑道:“我看你同兔子说话都比同我说得多。”
“同你有什么好说的,鸡同鸭讲,好生无趣。”临清白他一眼。
沈絮无奈摇头,心情一好便又开始牙尖嘴利,真真悍妇难养。
沈絮教的学生虽都是乡野人家的孩子,但有几个却也聪慧伶俐,稍加点拨,也算可教之才,而这里面,又以王子骞最为卓越。
临清不免惊讶,王子骞看上去天真可爱,一起玩耍时并未看出奇特之处,竟不知小孩下笔成章,浑然不似一个八岁孩子的才学。
沈絮拿了王子骞做的文章给临清看,临清赧然道:“我只识一些字。”
沈絮便念给他听,念一句又解释给他意思,临清听完,越发惊异小小孩儿竟有如斯才华,一篇《春日赋》大气又不失绮丽,读来婉转之余,又意境深邃,饶是临清读惯了沈絮的诗作,也觉得王子骞不输他之下。
沈絮道:“我预备举荐他参加乡贡,以他之天资,他日入殿不在话下。”
临清感慨道:“想不到这小山村里也会有这样的奇才,偏生年纪还这样小。”
沈絮笑道:“身怀奇才而不外显,才是他最胜于人之初。不过子骞天性纯良,我恐他日后仕途坎坷。”
临清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既是良驹,必有伯乐来识。”
沈絮道:“你说得也不错,想太远亦无用,还是先过了乡贡再说罢。”
作者有话要说: 回来更新了,为断更这么久道歉……
谢谢大家还守在这里,我会努力保持日更的。
王子骞的原型是王勃,历史上的王勃还要再晚生几年,所以现在只算是个参照吧。
临清的情敌大概要出场了……
☆、第二十五章
既要保荐王子骞,沈絮隔日便趁着十日一轮的休息日,到了乡长王蠡家里商量保荐之事。王蠡对此事也极为赞成,江南素来多出才子,贞观元年以来,十六年中,陆山村也出过几位金榜题名的才子,不过排名靠后,多为小官,且远赴边地任职,倒也不常被人记起。王子骞年纪虽小,但才华横溢,这一届的孩童里若有人担得起举荐之名,则当属其人。
要知保荐并未一劳永逸,若所保荐之人未通过解试,保荐人将因保荐不力而受到惩罚。王蠡与沈絮愿意压上身家为王子骞举荐,可见王子骞才学之高。
商量完保荐之事,王蠡看临清坐在一侧听得一知半解了,笑了笑,道:“你种的田如何了?”
临清羞赧地笑笑,“种子播了两旬了,可是还没有发芽。”
王蠡摸摸胡子,道:“那便应当死了。”
临清“啊”了一声,失落不已,“怎么会死呢,我每日都有去松土换水啊。”
王蠡道:“种子本有不能成活的,你种的少,多撒些下去,总有能发芽的。”
临清闷闷道:“那我回去再找王婶讨一些吧。”二十几日的劳作全泡了汤,难免不感到失望。
“第一次总不会那样顺利,多摸索几次就知道其中门道了。”王蠡笑道,“种田也有种田的学问,虽然及不上你们读书人满腹经纶,但总是一门谋生之道,学会了其间奥妙,自然能免于饥苦。”
沈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陆山村处于群山环绕之间,消息通得慢,即算最近的扬州城,村人也不甚了解。对于沈絮才子的名号与从前的家世,众人都毫不知情,只有柳玉郎、崔恪几人清楚,乡长这边也是登记户籍时才知道这位原是沈府少爷。
好在王蠡当了多年乡长,一眼便看出沈絮不愿徒惹是非的心思,便也没大肆宣扬,只当他是搬来此地生活的普通读书人。
从王蠡家出来,临清惦记着去王婶家讨种子,沈絮则要去王子骞家与他家人商量解试之事,两人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就此别过。
沈絮走到王子骞家时,院里一个少女正在晾衣裳,豆蔻年华,生得素净婉丽。
沈絮道:“敢问姑娘,这可是王子骞家里?”
王潸然未见过沈絮,但看他身着月白长衫,一派温润,像个读书人的样子,而村里的读书人便只有学堂里教书的沈夫子了,她试探道:“可是沈夫子?”
沈絮奇道:“你认得我?”虽然在陆山村住了一段时间,倒也未每个人都见过,眼前这女子眼生得很,沈絮自觉奇怪对方怎会认出自己。
王潸然嫣然一笑,摇摇头道:“村里能穿长衫除了崔老夫子,便只有沈夫子了。”
沈絮觉得眼前的女子聪颖非常,说话也带着几分书卷气,不觉生了好感,陆山村村人大多种田为生,男女多目不识丁,难得遇上一个知书达理的,沈絮难免不生出几分好感。
“姑娘是子骞的?”
“子骞是我弟弟,”王潸然道,“夫子来找他,快请进罢,他在屋里写字,我叫他出来。”
王潸然将沈絮引进屋,泡了一杯茶双手奉上,沈絮注意到她十指白净如葱,像极他从前狎戏时见过的女人的手指。
王潸然叫了王子骞出来,王子骞惊奇道:“夫子你怎来了?”又左右望了望,“临清哥哥没有一起来吗?”
沈絮笑着拍拍他的头,“就想着同临清玩,课业做完了吗?”
“做完了!王子骞骄傲地说,“夫子布置的文章我昨日回来就写好了。”
“拿来给我看看。”
王子骞便跑回卧室将文章拿来给沈絮看,沈絮细细看过,赞道:“写得不错,只是结尾有些仓促,定时当时急着去玩罢。”
王子骞不好意思地道:“不是急着玩,是姐姐叫我吃饭我才快快写完的。”
沈絮无奈地摇摇头,道:“做文章切忌急躁,与其匆匆交稿,不若一气呵成。”
“知道了,夫子。”王子骞点头,“姐姐也这样说过,只不过我总记不住。下一次定不会了。”
沈絮略惊讶地看向始终立在一旁静听二人说话的王潸然,“姑娘似乎也懂笔墨之道。”
王潸然道:“从前随爹娘学过一些。”
沈絮赞许道:“王姑娘能这样教训子骞,想必于诗书自有心得,难能可贵。”
王潸然笑笑,道:“班门弄斧罢了,夫子才是真才情。”
沈絮想起这回来的目的,对王子骞道:“我来是想同你说一件事,我看过你写的文章,预备举荐你参加解试,来这之前,我同乡长商量过此事,乡长亦愿意保荐你,但看你意下如何。”
王家姐弟二人皆吃惊,王子骞道:“夫子要举荐我做乡贡?”
沈絮点头,“你聪慧伶俐,远比同届学生敏睿,若是参加解试,中举绰绰有余。”他顿了顿,道:“不过愿不愿意入仕,还看你的心意。”
王子骞性格单纯,才华横溢,却非刻意为之,皆荫了天赋与兴趣,平素也如普通九岁孩童一样好玩,一时突然提出参加科举,倒真在他意料之外。
他望了姐姐,茫然道:“姐姐,你说呢?”
沈絮失笑,“你自己的意愿还要问旁人么?”
王潸然也道:“这是你自己的事,应当自己拿主意,家里并不要求你光耀门楣,我只盼你快活自在,至于入仕与否,全在你自己如何考虑。”
王子骞虽天资聪慧,但毕竟只有九岁,莫说仕途,连未来也鲜少考虑,此时陷入迷茫之中,呆呆望了沈絮,半天都不知如何决定。
沈絮道:“你可以慢慢想,左右解试是在冬季,离现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你想清楚才回复我也不迟。”
王子骞点点头,一贯天真浪漫的脸上居然也起了一丝凝重,九岁孩子专心苦恼的模样让沈絮觉得有趣,又觉得这个孩子能为此苦恼,而不是盲目答应,倒是十分难得。
沈絮喝完茶,起身要走,王潸然把他送到院外。
沈絮道:“方才忘了说,若子骞不愿意,叫他不要有负担,我没有逼迫他参加的意思,入不入仕在我看来各有利弊,个人选择罢了,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王潸然道:“夫子的话我会同他说。”
沈絮左右望望,问:“怎不见你爹娘,也叫他们不必计较乡长与我,莫让子骞做违心之举。”
王潸然黯然道:“我爹娘去世多年了,不过若他们还在世,必然同夫子想得一样。”
沈絮讶然道:“抱歉,我不知道你父母……”
王潸然笑笑,“无妨。”
沈絮看着眼前这个女子,越发觉得她坚强可爱,父母去世多年,料想王子骞是她抚养大的,不过豆蔻年华,却要承担抚养弟弟的重责,饶是如此,还能这样侃侃而谈,不矜不伐,不难猜测从前必是家教极好。
沈絮道:“我先告辞了,姑娘留步罢。”
王潸然道:“麻烦夫子跑一趟了,辛苦夫子。”
沈絮走远了,忍不住回头望一眼,少女仍在院中晾衣,窈窕之姿在早春的暖阳之下,显得清丽动人。
临清同沈絮分开后,去了王婶家。
许久没来做客,王婶好不热情,一定要拉他进来坐一坐,还端出自家做的糕点让他尝。
王家最小的女儿才几个月,躺在王婶怀里,眼睛直溜溜望着临清。临清好奇,拿手指逗她,小婴儿伸出软乎乎的小手握住,坚决不肯松手。
王婶笑道:“小孩子都喜欢长得漂亮的。”又对怀里的小婴儿道:“囡囡,你长大了,给临清小公子做媳妇好不好啊?”
临清的脸立刻红了,“王婶你说什么呢,她还这么小……”
“玩笑话也害羞,真是城里来的公子。”王婶道,“你抱抱?”
临清小心翼翼接过小婴儿,小婴儿一落进他怀里,就眉开眼笑冲着他乐,呀呀喊着,高兴得手舞足蹈。
临清几乎手忙脚乱,生怕一没抱好,小婴儿就从自己怀里蹦出去了。
要是自己也能养一个就好了,软乎乎香喷喷的,成日抱着也不会腻。
只可惜自己是个男的,不然……不然那呆子……唉……
王婶看他微微叹气,道:“你同你家相公日后如何打算?两个男人在一起总生不出孩子,大约只能抱一个回去养罢。”
王婶永远都是这样语出惊人,临清实在受不了,脸一直红到脖子,小声道:“我,我还没想过这些……”
“总归要考虑的,都说养儿防老,你们现在互相帮衬,等老了,没个儿子侍奉膝下,哪日病了都没人照顾,好生凄凉。”
临清:“……”
他实在不好意思说我才十六离老大概还有三十几年,这种事现在考虑会不会太早了……
况且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从哪里来,而是他们根本都还不算夫妻啊……
临清扶额,忽然觉得小孩子也没那么可爱了。
“王婶,我种下去的种子都死了,你还有多余的吗,我同你买一些。”临清将话题掰回正题。
“种子倒还有,”王婶道,“啊,不若给你一些苗更好,省得你再守十几日,万一再没活,岂不白白浪费时间?”
“这样更好,”临清高兴道,“苗容易活。”
王婶拿了一把稻苗过来,临清要给钱,王婶死活不肯要,道:“你家相公教书辛苦,亏得他我家大奎才多识了许多字,一把稻苗就当聊表心意罢。”
临清推却不过,只得收了,道:“谢谢王婶,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临清一定义不容辞。”
得了稻苗,临清去田地插了,看着绿油油的小苗精神奕奕地立在水田里,心里不禁想,但愿这回能活,若这一块地能种好,明年就租下一亩来种,两人吃饭便解决了。
那呆子教书,自己种田,临清这样想着,心里不由溢满甜蜜。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有个Bug;乡贡是指参加解试的人,不是指考试。
就不返回去改了,大家知道就好。
☆、第二十六章
琴晚再次从柳玉郎那搜出帕子,终于不淡定了,先前绣的好歹只是花花草草,这回却换成交颈鸳鸯,意图为何,一目了然。
柳玉郎无辜道:“县老爷的千金,我又怎敢推却。”
琴晚冷冷道:“你不敢推却,便拿回家来气我。”
柳玉郎道:“如何又是气你了?上回不是已经说清楚了,你对我就只如此信任?”
琴晚撇嘴道:“你在指我之前,还同琤秀好过呢。”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柳玉郎无奈了,“先前你做清倌儿,我倒是想同你欢好,可你不愿破了规矩,再说那时你我初见,尚未情定,我若不是想找人厮混,又何必去勾栏院?”
柳玉郎说的倒是大实话,不是因为风流,几人又会去勾栏院找快活,他如今能浪子回头,只守了琴晚一个,已是天大的不容易,奈何琴晚总患得患失,不愿交付全部真心,整日忧心柳玉郎会半路而退。
琴晚虽知他说的是事实,可听到心里到底不太舒服,道:“谁知你会不会哪日又丢了我找别人。”
柳玉郎深感无力。
相守一生的诺言最终能否兑现,不等到生命最后一刻,谁也拿不出证据让人信服。况且琴晚年纪虽小,却已被情伤过多次,多少恩客夜里满嘴誓言,天亮却消失无踪,要打消琴晚的疑虑,柳玉郎深知此事绝非易事。
他叹了口气,努力平心静气道:“我知口说无凭,对你的许诺你也不愿全信,不怪你,怪我没在你尚未对情爱失望之前遇见你。”
琴晚的心微微颤了一下,张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垂下了眼眸。
柳玉郎将人揽进怀里,柔声道:“我不求你一朝一夕之间就对我敞开心扉,但求你记得一点,是我硬拉着你陪我到这乡间受苦,你许了我,我自不会负你。我不想我们之间总是猜忌,你若不喜我去镇里,我明天就去辞官便是。”
琴晚惊了一下,道:“你不做师爷能做什么?”
“学村人种地,或者养些鸡鸭,”柳玉郎道,做认真思考状,“我看王屠夫那活计也不错,改日去问问他缺不缺使唤的,学着宰猪宰牛,自己日后也可当个屠夫。”
琴晚最爱干净,先前忍着柳玉郎和乡长家的千金朝夕相对,也是因为不愿柳玉郎沾手泥土、血腥,此时听了,立刻反对:“不行!你要敢每日带了泥或血回来,我就同你分手。”
柳玉郎怔了一下,捏了捏琴晚的鼻子,苦笑道:“真真娇气。临清也锄地种菜,你怎又同他做朋友?”
琴晚道:“临清虽然劳作,可身上从来都是干净的。”
“那你又怎知我定会弄得满身污秽?”
“你从前与现在,衣服都是我替你洗,平素写完字,衣袖都要沾上墨渍,若是去耕地宰牛,我岂不是要洗断手?”
“真真小气,就记得你替我洗衣,不记得夜里谁伺候得你呜咽求饶。”柳玉郎调笑道。
纵使在勾栏院待了多年,到底是对着心上人,柳玉郎的荤话一下就让琴晚的脸腾地一下烧起来,奋力挣脱柳玉郎的怀抱,嗔道:“同你说正经话,你偏要不正经。”
柳玉郎忙哄道:“好好,说正经事。”他亲了亲琴晚,拿脸蹭得对方勉强消了气,才道:“我是认真的,你若不放心我,我便回来整日陪着你,叫你安心。”
琴晚低低道:“我又没这样说……再说你不做师爷了,哪来银子养家里,我纺纱纺十几天才能换几钱。”
“又不放心又不肯我辞官,天底下都没你这样难哄的。”柳玉郎笑道,见琴晚又要生气,忙道:“玩笑话你也同我急?好了,不闹了,琴晚,你替我拿个主意,我都听你的。”
说完,他真诚地望了琴晚。
琴晚被他这样看着,心里一阵发虚,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有时闹得自己也生厌,可每每搜到柳玉郎怀里的帕子,他又忍不住想要同他闹一闹。柳玉郎要自己拿主意,算是把琴晚难为到了,于情于理,柳玉郎都应该继续做师爷,不然家里收入从哪里来?可是他去做师爷,就意味着县令千金有机会接近他,琴晚一想到这点,心里就止不住反酸。但叫他不去做师爷吧,断了收入不说,也显得琴晚气量小,柳玉郎赢得女子青睐自是自身魅力使然,总不至于叫人自毁面目以绝后患罢。
琴晚烦恼地看着自己的手,撅着嘴好生纠结。
柳玉郎看他认真思考的模样不由好笑,凑过去亲了亲他撅起的嘴,轻笑道:“这样难想?”
琴晚推他,“你自己的事,作甚要我拿主意。”
柳玉郎见他确实恼了,忙安抚了人,柔声道:“左右是我不对,你莫同我生气可好?”
琴晚望了望他,小声道:“我没有生气……”
“还说没生气,眉头都皱成这样,好似有天大的委屈。”
琴晚躲开他的手,有些不自在,“我就是有些不高兴……”
柳玉郎看他脸上起了两朵红晕,心中不禁欢喜不已,不依不饶道:“哪里是不高兴,我家琴晚是在吃醋呢。”
琴晚拿手捶他,“你再说你再说!”
柳玉郎笑着躲闪,“哈哈,不说了。”
琴晚本是在同他闹脾气,被柳玉郎三番五次岔开话题,气也气不起来了,忿忿道:“你总是这样,同你认真说话,就偏要打岔。”
柳玉郎搂了琴晚,在他耳边轻声道:“琴晚,我没有不认真对待你的意思,只是这些都是小事,你我都认真了,闹得两人都生气了,又有什么必要呢?我知道你委屈,我也答应都听你了,何不笑笑就算过去了,让外人扰了我们欢好,好不值当。”
琴晚在他的温声细语里也慢慢静了下来,柳玉郎大他许多,讲道理总能讲过他,自己就算再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柳玉郎说得在理。
瘪瘪嘴,琴晚道:“你以为我愿意成日同你吃醋,你自己同那小姐说清楚,我就不同你计较了。”
柳玉郎道:“好歹也是县令千金,县令又自负甚矣,如此直白拂人颜面,还不如叫我直接辞了师爷回来种地。”
绕来绕去又绕回原地,琴晚怒道:“那你说怎么办?”
柳玉郎把人扳过来正对了自己,认真望了琴晚眼睛,道:“叫我说,我还是做我的师爷,我柳玉郎做事光明磊落,不怕被人怀疑。琴晚你若担心,不妨抽空来镇里,叫周勉大哥带你进府衙,看我是不是在外面风流了。你哪日来都可以,但凡有一次叫你抓住,我柳玉郎就学那宫里的太监,当你割了那玩意儿,叫我以后只能让你压。”
琴晚本被他严肃的情绪感染,但听到后来忍不住捶他一拳,笑道:“就知道你狗嘴吐不出象牙。”
柳玉郎也笑了笑,道:“君子无戏言,我不是玩笑话,若是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等你自己动手,我先自己了断。”
琴晚道:“你叫我学那善妒妇人偷偷摸摸监视相公,我才不学。”
“你知我不是那个意思。”柳玉郎道,“左右你整日在家也无聊,不若隔三差五来镇里走走,顺便查查你相公的岗,也好叫你心安。你若一个人不敢来,不妨邀临清一道,两人在镇里玩玩,不好过你们空坐在家里等人回来?”
琴晚被他说得有些心动,犹豫不决地看着地上,一时没有说话。
柳玉郎道:“现在决定不了,那明日再想罢,这样晚了,我们睡觉罢。”说着,就打横抱起琴晚往床走去。
琴晚羞道:“你这是做什么,我自己又不是不会走。”
柳玉郎轻笑道:“我是怕你一会儿太累,先给你省些力气。”
琴晚满脸通红,“你混蛋。”
柳玉郎大笑,将人平躺放到床上,拉下了床帘。
柳玉郎的提议让琴晚很是动心,一则自己整日坐在家中,除了纺纱和偶尔去找临清聊聊天,其他时候是无聊到看天发呆,去镇里逛逛好歹能让自己不那样闷;二则若能趁机亲眼确认柳玉郎的真心,也好了了自己一桩心事。
琴晚一个人思考了许久,终于决定动身去镇里转转。
提前自不会告诉柳玉郎,既然那人敢夸海口,琴晚倒要看看他有没有本事兑现诺言。
这日柳玉郎早上出门往镇上去了,琴晚等到临近中午,便跑去找临清,打算邀他一道去镇上。
临清正在做衣服。
那件预备做给沈絮的衣服快要成型了,这几日他耽于田间农活,只余了晚上有时间缝上几针,又因为惜灯油,不敢做到太晚。于是做到现在,衣服还没有做完。
琴晚拿起半成品看,点头道:“做得不错,你才学过一件,就能做成这样,已是非常难得。”
临清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只会做最简单的样式,等得空了还想要你教我其他的。”
“没问题。你只管来,我会的都可以教你。”琴晚道,“不过眼下,你得陪我去趟镇里。”
临清奇道:“你要去镇里?”
认识琴晚这样久,临清知他性格冷淡,与人私奔更是让琴晚觉得于人前抬不起头,绝少愿意往人多的地方走。即算比自己先来陆山村许久,琴晚认识的人都寥寥无几,以是听到他主动提及要去镇里,临清颇觉诧异。
琴晚多少也知道柳玉郎更多是想让自己摆脱自卑心理才作此提议,换做先前的自己,就算被醋坛子淹死也决计不肯去镇里与人接触,但同临清认识以来,琴晚的心境也渐渐有所改变,他看临清那样坚强,又比自己小,慢慢也生出一股勇气,觉得临清能这样坦然,自己未必做不到。琴晚虽患得患失,但也不是愿意止步不前的人,所以他也想借着“捉奸”的机会,让自己从过去的笼子里逐渐走过来。
“嗯。”琴晚点头,将柳玉郎的话同临清说了。
临清听完不由莞尔,道:“柳大哥倒也有趣,求着你去捉奸似的。”
琴晚也笑,“他总是这样没皮没脸,我嫌死他了。”
临清道:“你既然想去,那我们便去罢,正好快中午了,我们到了镇里还可以叫上周大哥一起吃顿饭。”
琴晚点头,“正是,玉郎能做师爷多亏他愿意引见,我早想同他当面道谢,无奈……”
琴晚苦笑了笑,他同柳玉郎的关系尚未告知周勉,怕对方因此嫌恶,柳玉郎倒无意隐瞒,只是琴晚心里想得多些,于是瞒了下来。柳玉郎在县衙工作时,倒也请周勉喝过酒表示过感谢,但琴晚总想能自己说声谢谢,无奈自己的存在都无从说起,因而一直拖了下来。
临清知他心中考虑,安慰道:“无妨,你且说是柳大哥远方表哥便是,周大哥不拘小节,不会纠结这些的。”
琴晚微宽了心,冲他感激地笑笑。
临清道:“那我先去学堂提前给沈絮送饭,然后我们再去镇里。”
“好,我同你一起去罢,还没看过沈大哥教学生的样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周勉:等我出场等得心好累……
☆、第二十七章
两人结伴往学堂去了。
沈絮正在教课,余光撇到二人,微微诧异,叫学生自己读书,放下书走出屋子,问二人:“怎么现在来了?”
琴晚好奇地往屋里看,道:“沈大哥你在教什么啊?”
“在教《大学》,你怎突然过来了?”
“来看你教书威不威风,”琴晚道,“顺带拐你家临清同我去镇里一趟。”
临清将食篮递给沈絮,道:“你回去教书罢,我要跟临清去镇里,下午再回来。”
沈絮望望两人,笑道:“去罢,路上注意安全。”
两人并肩往镇里去了,一路聊天,倒也不觉得路远。
到了镇里,两人打算先去衙门找周勉,然而刚走了几步,就遇上正在巡街的周勉。
“周大哥。”临清叫了一声。
周勉转头看到他,欣喜道:“又来镇里了。”
临清点头,同他介绍道:“这是我朋友,叫琴晚,我同他一起来镇里玩。”
周勉同琴晚打过招呼,又问临清:“吃过午饭不曾?”
“正是过来找周大哥一同吃饭的。”临清笑道。
“那正好,走走,我请你们去酒楼。”
三人到了酒楼,要了一张二楼临窗的桌子,周勉点了几个菜,不时询问临清爱吃什么。
琴晚拉过临清咬耳朵,“这位周大哥对你这样殷勤,该不是喜欢你罢?”
临清立刻脸红,小声道:“胡说什么,你以为人人都同我们一样不喜女子么。”
琴晚笑道:“我看他比那呆子有意思多了。”
临清急道:“你再说我不理你。”
周勉见二人拉扯打闹,笑问:“你们说什么悄悄话,也叫我听听。”
琴晚张嘴就要说,临清立刻捂了,支吾道:“没什么,没什么,周大哥你要不要喝酒?”
“不喝了,下午还有巡逻,茶水就好。”
临清叫小二过来上了茶。
琴晚本为感谢周勉而来,便主动替他倒茶,周勉直呼不敢当。
琴晚笑道:“实不相瞒,这顿琴晚想做东,一则替我家表哥感谢周大哥,二则想找周大哥帮个忙。”
周勉奇道:“你表哥是哪位?找我帮忙又为哪般?”
琴晚看一眼临清,将先前二人商量好的说辞说了,“我表哥就是现在县衙做师爷的柳玉郎,我同他兄弟二人落难流落至自此,多亏周大哥引见他做师爷,不然真是无以为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