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井冰作者:苍白贫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荆道:“总觉得你同前些日子大不一样。”
何晏扯一副笑面出来,“没有罢。”
元荆斥道:“不许假笑。”
何晏毫不避讳的直视着他,“…是真的。”
***
二更天,月如玉钩。
付府。
田崇光已经走了多时。
付雪川端坐与厅堂之上,却是久久不能回神。
只想着方才田崇光笑意深沉,
“既然是那种关系,这入宫面圣可便成了一件极好的事。”
“此话怎讲?”
“付大人呐…。俗话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一旦染了那无用的东西,这人就较平日迟钝许多。”
“你这意思,是叫何晏…”
“乱其心智,暗度陈仓。”
付雪川微微颔首,“好…好一个暗度陈仓…”
***
跪在帘子后的小太监早就受不住困,睡的熟了。
床榻上的人相视交谈半宿,却依旧不够似的,低声软语,笑意纯粹。
何晏有些熏熏然,全然没了起初那沉郁的心思,听元荆说朝廷上大臣的趣事,也不由得笑的展颜一笑,
“那皇上定是要笑死了罢?”
元荆道:“没有,他一腔忠血,便是言辞愚钝,也不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拂他的面,朕只安慰他一句,顺道在心里偷笑罢了。”
后又道:“倒是喜连,脸都憋的发红,浸血一样。”
何晏似笑非笑,“这样说来,皇上是明君?”
元荆一顿,全无笑意,
“不是。”
何晏静了片刻,“我可觉得皇上像。”
元荆即刻否认,
“不是!”
言毕便微拧了刀锋一样的利眉,在对面人的眼里,竟莫名的生出些楚楚可怜的意味来。
何晏心头一动,忍不住凑的近了,在那淡色薄唇上轻啄了一下。
黑眸些许诧异,元荆垂了眼帘,转过身,默不作声的回绝。
何晏见元荆肩脊清瘦,心里情愫莫名,便狠狠的触上,自那脊背上烙下一串胭脂吻迹,
元荆觉着身后人气喘和燥热“…别了…腿疼。”
何晏捏了那紧致细腰,将人一把揽入怀里,“不该罢…就腿疼?”
元荆面皮发热,“你…。。”
何晏微微扬唇,细长手指顺着臀缝而下,摁在那幽密之处,陷了进去。
“既然这里无事,不如在来一次?”
元荆怒道:“滚!”
旁边打盹的小太监,给皇上这一声厉喝惊醒。
还想着自己服侍不周,赶忙跪正了,狠磕了头,正欲道一声‘奴才该死’,就又觉得不对劲。
这皇上才骂了一句,内殿里便只剩了唇舌相缠,纵情交欢的声响,
小太监叹口气,抬头朝外殿看去,瞧着宫人都退的差不多,只剩了几个值夜的。
心想着皇上也该爱惜自己的身子,这眼瞅着就要去早朝,却还在这里连夜宣淫,累坏了自己不说,还害的旁人连个安生觉也睡不不了。
御书房外,喜连抱着膀儿,面皮青白。
顺顺倒是知道好歹,眼看着入夜人还未出来,便回未央宫去睡了。
只可怜自己在外头守一晚上的夜,也不见皇上消气。
***
直等到了五更鸡鸣,东方鱼肚,这才有人唤喜连进去。
躬身进了殿,喜连眼下青黑,直接跪在地上,
“皇上息怒,奴才该死。”
元荆此刻正给几个宫人伺候着,金冠龙袍,已经收拾妥当。
“起来罢。”
喜连磕两个响头,“谢皇上。”
接着站起身,毕恭毕敬的跟在元荆后头,缓步出殿。
床榻上的人动了动,睁开眼。
许是还未睡熟,何晏醒了,便不欲在待下去。
旁边的宫女太监瞅见人醒了,也不敢怠慢,恭敬上前服侍。
待净面擦牙后,顺顺也到了殿外。
给人服侍穿衣的空挡,何晏抬了眼,去看龙案上堆着的奏章。
昨晚上元荆虽给说了点朝廷上的事,可都是无关紧要,半点用处都没有。
面儿前的宫女将何晏腰间的玉带束好,福一福身子,“主子,妥了。”
何晏没听见一样,径自拿了个折子端详。
一边儿的宫人见其不动声色,便也不再立在一边候着,各自去忙了。
顺顺在外头等了足足一柱香的时辰。
正寻思着何晏在里头磨蹭什么,抬眼却见者喜连过来,面皮倦怠,像是一宿未睡。
喜连见了顺顺,赶几步迎上去,“咱家正想着找你呐。”
顺顺恭敬颔首,“却不知喜公公这样早寻奴才,所为何事?”
喜连自袖儿里掏出几个腰牌来,“给你家主子收好了,以防万一。”
顺顺点头收下了腰牌,“奴才知道。”
喜连微侧了头,朝里殿里头看去,“人还没起?”
顺顺摇摇头,正欲否认,却听得身后声音漠然,
回过头,只见何晏眉眼寒凛。
“顺顺,回府。”
***
福寿殿。
东南告急,宁月关苦守城池,眼瞅着便要箭尽粮绝。
朝廷上争吵不休。
“皇上,只守不攻,待粮草耗尽之际便是流贼破城之时,依臣所见,眼下只能北将南调,且北疆林总督身经百战,定能退寇。”
“皇上,万万不可啊,北将南调无异于饮鸩止渴,蛮夷虎狼之势,前两日还攻城而不得,若是真调走了北疆总督,后果不堪设想!”
“迂腐!若真坐视不管,折损宁月关事小,失了大平半壁江山事大!”
“赵大人此言差异,京城距北疆不过千里,若真失了边城,则大平于蛮夷再无障碍,到时候蛮夷来犯致使京城失陷,天子蒙羞,这种罪名,赵大人可担当的起?”
那人气急,嘴唇哆嗦着,“你…。”
元荆烦不胜烦,面上戾气横生,
“你们这些个人,国难当前没一个能为国选材亦或清兵出战,就只会推卸争吵,实在该杀!”
言辞一出,方才还吵成一锅粥的众臣,顿时静如死水。
元荆眼若寒潭,去看立在九龙金漆坐下绯袍玉带的大臣,
“田崇光。”
田崇光心头一悸,“微臣在。”
“你怎么看?”
田崇光顿了顿,“臣以为,京城都统赵立赵大人可当此重任。”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元荆许久未有说话。
田崇光垂了头,额涔细汗。
方才众人争论之时,田崇光就于心底筹谋许久。
东南战事告急,这消息再自己听来却是喜忧半掺。
喜的是,眼下除了赵立,朝廷却是无人可用,若是真的去了,对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忧的是其实这赵立也并非合适人选,大平前景甚忧,再者,皇上早就对自己起了疑心,未必会同意。
元荆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思索片刻,便拿定了注意,
“准——”
田崇光暗喜,正欲谢恩,却听得头顶音色冷寒,
“田爱卿行思谨慎,国之栋梁,不如便随性督军,一同南下罢。”
田崇光一愣,抬头正对上元荆阴厉目光,
“拨京师五万,随你们一同而去。”
田崇光掩不住的惊骇。
皇上快刀斩乱麻,可谓狠辣绝然。
且别说皇上信谁与否,这一下谁都不用京城待着,自己费尽心血安插的那数万北骑,看来也难逃调动之命。
前功尽弃,实在出乎自己料。
田崇光却也无话可说,毕竟圣命难违,
只得跪地道一句,“…臣遵旨。”
***
暮春,繁华落尽。
软风将雪白樱瓣吹落,落入桌案上青花白瓷的笔洗里,缓缓的打着转儿。
落在笔架上的羊毫,是当初元荆送何晏那一支。
何晏折好信件,递给顺顺。
“去田府候着。”
顺顺低低应一声,揣起来,转身而出。
何晏负手立于窗前,看外头落英缤纷,春色大好。
面儿却寒冬一样,冷冽如冰,
今儿早上在龙案上翻了几个折子,最后一个,便是赵立的密奏。
67
67、对弈 。。。
如此看来;想必元荆早就嗅出了这其间猫腻。
方才书信一封;却并非给田崇光,而是拖他交予北疆林昌,毕竟他职权再手;往北疆送信较自己而言要方便许多。
正寻思着;忽听得外头脚步细碎;抬眼看过去,竟是顺顺绷一张脸折了回来。
何晏微了蹙眉,“怎么回来了?”
话音未落,却见顺顺后头跟着进来个人;绯袍乌纱;匆忙的朝服都未有换下。
顺顺这才开了口,“奴才在去田府上的途中碰上了田大人;正巧大人也想过来…”
田崇光神色沉郁,开门见山,“大事不好…”
何晏转身,“屋里说。”
田崇光同何晏进了屋,来不及落座便将赵立之事一五一十的道了出来。
何晏静立于桌案旁,面无表情,“这个我今早已经知道了。”
田崇光一愣,“莫非是付大人告之于你?”
何晏摇摇头,“我一早看了赵立给皇帝的折子。”
田崇光叹道:“本还想叫您帮着拖延些时日,我等好筹备应对之事,可时势突变,宁月关那里出了些乱子,皇上今儿早朝已经将赵立指派南下了,连带五万京师,我随行督军,这一回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何晏神色微沉,“堂堂兵部尚书,未有授衔而南下督军,如此…皇上该是对你起了疑心。”
田崇光眼露苦涩,“京师有异,前些日子又多为我调度,皇上自然会怀疑我。只不过未有证据,我尚心存侥幸,谁料到皇上竟指派我去督军,这回京城虽无防固也是隐患全无,谁知我这一去,还能不能回得来。”
何晏道:“你可看了我给你的书信?”
田崇光摇头,“还没有。”
何晏道:“倒也不是给你的,是拖你差人稍给林昌。”
田崇光自袖中拿出折叠工整的一页纸,小心拆开,自上头扫了几眼,登时神色惊悸,
“调兵?”
何晏道:“事已至此,岂能任人磨刀?当先发制人。”
田崇光犹豫道:“…可这未免太过仓促…”
何晏冷冷道:“依你所见,是想拖到什么时候?”
后又道:“朝夕之间就已是京师空虚,一品大员发配地方,这变数还不够快么?”
田崇光寻思片刻,“可赵立也跟着一同南下。。”
何晏冷哼一声,“将你调走,皇帝可便有大把时间查你的底细,我却觉得你不必担心能不能回来,反当担心你是不是能到的了东南。”
田崇光闻言,遍体汗毛都乍起来,“大人所言极是。”
何晏道:“既然京城空虚,那也就无需太多兵力,”
说话间,便拿了田崇光手里的密函,撕成碎片,“只要三万精兵,足以成事。”
田崇光面皮灰黄,沉默不语。
何晏看他一眼,“你怕个什么劲儿。”
田崇光擦一把额角细汗,“总觉得不够妥当。”
何晏道:“时间不等人,幸而皇帝独揽朝政才区区一年,若是时日久了,别说你,便是手握重兵我也不敢了。”
田崇光又道:“调动北骑这样大的事,哪怕是林昌刻意隐瞒,边城压着不报,可那沿途县令巡抚必然会有所察觉,到时候一封奏章过来,快马加急,可比行军快上许多。”
何晏提笔铺纸,“这个方才在信里我便已提醒,提醒林昌尽避繁城,择荒野之路行军,这北疆距京城不过千里,城池比不得江南繁密,虽说总也要经过几处要塞,不是还有付雪川么。”
田崇光立在一边,接过顺顺手里的墨研,缓缓研墨,
“付大人门生众多,倒是可以处理此事。”
“只盼北疆宁定,林昌能抽出这三万人过来,”何晏垂眼重新书信一封,“这才不至一腔心血付东流。”
写完又后,便递给田崇光,
“尽快送出去。”
田崇光将信函收好,恭声道:“您放心,我定在启程前送出,只不过,待我走后,还望您多保重。”
何晏漠声道:“你临走前将那个斐清安排妥当便是。”
田崇光道:“您放心,我寻个时间去找赵逸说妥了,皇上虽对我起疑,可赵逸是吏部的人,同我面儿无半点瓜葛,由他来安排,想来不会惹皇上注意。”
***
皇城细雨。
这一回大理寺卿杨连可带了伞,将雨具留在外头,正襟理袍,给门口的太监唤进去。
恭敬叩拜后,杨连静候圣命。
元荆正盯着龙案上的奏章出神,
“起来罢。”
杨连缓步起身,沉声言谢。
元荆默不作声,抬手将其中的一张折子递给喜连。
喜连会意的上前,小心翼翼的接过来,又将折子送到杨连手里。
杨连双手接了折子,打开一看,竟是赵立的奏章。
那里头的小字,触目惊心,字字刀刃。
元荆音色淡漠,“此事便交予你彻查。”
杨连微仰了脸,“皇上,恕臣斗胆。”
元荆神色倦怠,“讲。”
“皇上今早不是将田大人同京师都南派了么,如此,微臣如何查证。”
凤目里寒光熠熠,弥一层戾气,
“田崇光官居高位,没理由冒着这样大的风险,朕叫你去查的,并非这里头给换了多少兵,而是换走的兵都去了哪里,如此,顺藤摸瓜,便可知幕后主使。”
杨连醍醐灌顶,“臣明白。”
元荆轻一抬手,“下去罢。”
杨连闻言叩拜,起身而退。
可人还未转出御书房,便见赵立迎面而来。
两人互视片刻,微微颔首,心照不宣。
赵立进了御书房,单膝跪地,
“参见皇上。”
元荆面色苍白,提笔落字,头也不抬,“赐座。”
喜连闻言,便差一边的宫人搬来一张宽面文椅来。
赵立抱拳言谢,起身上座。
檀香氤氲,幔帐雕栏。
面前的天子面皮苍白,眼下黑气浓郁,掩不住的疲态。
却还是兢兢业业,一刻也不肯闲下来,
“南下三百里后,留精兵二万于临城,以备京用。”
赵立一顿,“臣遵旨。”
元荆自奏章上圈点片刻,“启程之前,你将那两万人先分出来,要确保每一人都是你的兵。”
赵立自然知道元荆心中所虑,“皇上放心,臣定尽心尽力。”
顿了顿,又道:“皇上,臣以为,既然皇上想备京需,又为何不将这两万人留在京城,反倒要退避三百里。”
元荆停笔抬眼,黑眸里宁定平缓,
“宁月关苦守城池,兵力折损,早就元气大伤,仅仅你二人前去,有将无兵也难成事,这千钧一发也只能挪用京军助你南下平寇。可朝廷祸患包藏,有人连京城驻军都敢换,其居心可窥一斑,所以,将这两万人留两地之间,可勤王,可援兵,乃万全之策。”
赵立自椅子上起身一撩官服,屈身跪拜,
“皇上英明,微臣自叹不如。”
元荆淡淡道:“只盼你凯旋而归,莫要辜负朕对此役的一片期待。”
赵立领命而去,转身出屋,却心胸郁结。
殿外落霞漫天,越显江山壮丽。
可一想了那两处狼烟,遍地饿殍,真是辜负了这大好河川。
朝廷里不太平,阴谋险恶,尔虞我诈,也是火上浇油。
再去看那熬的剩一层皮的皇上,直叫人唏嘘嗟叹,感慨万千。
是夜,兵部灯火通明,连夜筹谋。
京城军营也是通宵达旦,彻夜点兵。
深宫幽闭,夜风起,芳草凄凄切切,
一顶轿子自御书房落定,旁边的太监一掀帘儿,屈身而出的,竟是个八尺男儿。
姿容英宇,目若悬星。
顺顺抬步进里头禀告通传。
何晏立在外头,落一身的银月。
想着自己日后该长呆在皇上身边,这样一来,便是有个风吹草动,也能知道的快些。
宫墙外头过去一行太监,领头的提一盏灯笼,映的人脸青白,硬邦邦的,冰块一样。
顺顺自身后过来,“主子,皇上宣你进去呐。”
何晏正要转身进屋,却听得那队太监里头一声惊呼,
“淮淮?”
何晏一顿,回身望着那窜上来的小黑影,些许惊悸。
手腕上扒着的指头冰凉,带点粘腻触感,像是许久未洗过了。
春宝带了哭腔,“淮淮!当真是你!”
顺顺皱眉,正欲阻拦,却听得何晏音色温缓,
“恩。”
春宝淌下两行泪来,“淮淮,我寻你好些日子了,我可有事要找你呐。”
何晏依旧给春宝拉着手腕,“什么事?”
春宝道:“那日我在御书房外遇上皇帝,还同皇帝说了两句话呢?可真三生有幸。”
何晏一愣,“说的什么?”
春宝道:“皇上说的‘放肆!’接着便有侍卫拿刀架我脖子上,将我拉走,说什么我挡道了。”
何晏脸一黑,赶忙将手自那傻子攥着的指头里抽出。
春宝毫不察觉,继续道:“我就想着,既然皇上这样赏脸,同我这等地位低下的奴才说话,我也不能不是好歹,便高喊了一句‘皇上,淮淮可喜欢你呐’作为回报。”
顺顺寒着脸,转头去看身边的侍卫,
“还不将这傻子带下去。”
何晏一抬手,却是盯着春宝,面有疑色,
“…然后呢。。”
“接着皇上就笑了,笑的可好看,还叫侍卫放了我,”春宝擦了腮边泪珠,“我可记着先前皇上光恼你,这一回,怕是喜欢了,就想着将这等喜事告诉你,好叫你也高兴高兴。”
何晏静默许久。
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顺顺提点一句,“主子,快进去罢,皇上等的久了。”
那提灯的太监狠力的拉扯春宝,“磨蹭什么,回去还许多活呢。”
春宝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
“淮淮,改日一起斗蛐蛐啊,我捉了两只,给你留一个呐。”
何晏未有吭声,转身进宫,到了门口,又给喜连迎入内殿。
那雕栏玉屏后头的人,一身梨花白的锦衣常服,未有同往常一样批折子,反倒立在一处,背对着自己,不知摆弄什么东西。
有东西掉在地上,镶了玉,内里包着木质,看着眼熟。
喜连赶忙屈身去拾,元荆稍一侧身,这才瞧见了何晏,
“你来了。”
何晏微蹙了眉,瞧他眉眼都含着笑,不可方物。
忍不住心头一动,上前扯了元荆的手,攥入掌心。
“来了。”
68
68、谋逆(捉虫) 。。。
接连许多日;何晏都留宿翎羽宫。
赵立同田崇光抵达东南;战况稍有缓和,却未有明显成效。
朝廷上,兵部主事斐清授怀远将军;官居三品;提升之快令人侧目。
池绿春去远;花红夏意深。
皇宫,暮霭沉沉。
何晏接了一颗蜡丸,便急忙带着顺顺出宫。
顺顺不解,想主子便是有事;也都白日里处理完了;晚上定留在皇宫,可今儿倒反常;在御书房陪着皇上批了一下午的折子,眼瞅着皇上能歇息了,却又寻个借口回府。
却也未有多问,默不作声的跟这何晏出宫,自马车上挑了帘儿超外看,却也不像是回府的路。
待一行人道了付府上,已是皓月当空。
何晏刚下了马车,就给候在门口的下人迎入府内。
烛心如豆,映着老人两鬓霜花,枯树皮一样的脸,满是肃穆。
付雪川音色凝重,“京城两百里处,驻精兵两万,皇上在这上的用意,该是显而易见。”
何晏闻此消息,神色镇定,“你我还算走运,林昌那三万北骑距此也不过三百里
付雪川忽然一笑,拱了拱手,“临危不惧,果然是天生的枭雄,老夫佩服。”
何晏眼底漠然,“你叫我来,就只为此事?”
付雪川道:“有个人想见你。”
何晏扬眉,“莫非是他?”
付雪川笑道:“您去了就知道了,老夫已在外头为您备马。”
后又塞了一块玉牌给何晏,
“凭此物从北门而出,老夫都以打点好。”
何晏拱手言谢,转身出屋。
策马北向,绝尘而去,一直到城外北郊。
男人负手立于凉亭内,月眉星目,风尘仆仆,
眼瞅着前头的人勒马顿足,洪声道一句,“你是人是鬼?”
何晏端坐高头马上,冷一张脸,
“废话!”
那人迎出亭内,“兄弟,鬼门关上走一遭,你竟还改不了这脾气。”
何晏翻身下马,“怎么你还亲自跑一趟。”
那人道:“兄弟有难,林昌必然两肋插刀。”
何晏怒骂一句‘胡扯’,面儿却是笑的。
林昌笑这上前,“我虽认得你的笔迹,却也怕其间有诈。”
何晏冷声一哼,“这个倒是实情。”
林昌攥了何晏臂膀,拍打不休,眼底些许湿意,
“这一年,怕是不好过罢。”
何晏厌烦的扶了他的手去,“该是比你强些。”
林昌哈的一笑,“也是,你那小皇帝这一年可是没少给我小鞋穿,便是没有你,怕是我也要反了。”
何晏道:“那是我的人,你敢反!”
林昌摇头叹气,“罢了罢了,这不留给你反么…”
何晏斜林昌一眼,“没个正经。”
“…正经话也不是没有,”林昌正色道:“那几万人约莫三四日就能抵达,我提前过来,也是为了同你共筹大计。”
见何晏沉了脸,又道一句,
“只要你想好了,只要见了你本人过来,我等便即刻攻城。”
何晏沉默许久,
“不必攻城,我有腰牌。”
***
三日后。
御花园,芳花接天,林漏疏光。
立在池塘边儿上的人,石青缎,水墨纱,束了五彩丝挂玉的腰带,掩不住的英华之气。
站在其身后的太监,低眉顺目,却面露倦意。
昨晚上在北城门处等了何晏一宿,顺顺自然疲倦难掩。
何晏将手里的石子丢入面儿前的池子里,涟漪散开了,再敛不起来。
顺顺微微侧头,眼瞅着那渐进的一片明黄,音色极轻,
“主子,皇上来了。”
何晏扔掉手里的石子,转了身,看那人一袭绛纱飞鱼袍,月容玉颜,缓缓而来。
喜连知趣的停了步子,由着皇上一个人上前。
顺顺见状,躬身叩拜后,也跟着退到了喜连身边儿。
何晏打量元荆几眼,继续笑出声,“怎么今儿穿的跟个新娘子似的?”
元荆一愣,垂眼看一眼身上的衣裳,“不就是个朝服么,哪里像新娘子。”
何晏道:“你且看看,你这衣裳的颜色,却是比这花还要娇艳几分。”
元荆淡淡道:“穿黄穿腻了,就换个颜色。”
“我看你整日忙的焦头烂额,未成想你也有这闲心思。”何晏笑意颇有深意,“莫非是,女为悦己者容?”
元荆脸一沉,“你可是越发的放肆了。”
何晏轻笑道:“皇上恕罪。”
凤目蕴怒,元荆转身而去,
“朕这就去将衣裳换了。”
何晏拉了他的手,音色暗哑,“甚好,寻个去处,我帮你换。”
元荆正欲发作,却见有太监从侍卫中挤上前来,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
“皇上,东南急奏。”
元荆闻言,微拧了刀锋一样的利眉,
“拿来。”
何晏敛去唇边笑意,眼见喜连恭敬的将太监举过头顶的奏章转交到元荆手里。
那跪在地上的太监,跑的满面细汗,强忍了气喘,
“启禀皇上,大理寺卿杨连在御书房等皇上,说是务必要见到皇上。”
元荆垂眼端详手上的奏章,面儿上戾气渐深。
“回御书房。”
后想起什么似的,回头看何晏一眼,“朕去去就来。”
何晏不语,只微微颔首,算是了事。
顺顺自然而然的跟在喜连后头,走了半晌,却觉得不对劲,一抬头,却发现全无自家主子的影踪。
止了步,顺顺回头看了半晌,又折回去,
“主子,你还站在这里做什么?”
何晏面无表情,遥望了那人远去,直到那身影没在那萋萋柳绿里,再也看不出个个数。
大理寺卿这样急着面圣,斗胆差人叫皇上回去,除了查出来谋逆之事,该也不会有别的。
这一去,再见之时,怕是要刀剑相向了。
顺顺立在旁边等了半晌,“主子?”
何晏道:“出宫,快。”
顺顺道:“回府?”
何晏道:“回不去了,出城。”
***
御书房。
杨连跪在地上一动不动,虽时值暮春初夏,周遭都是热气蒸腾,可这人却是一身的冷汗。
深宫帷幕,氤氲死气。
元荆许久不语。
杨连心一横,开了口,声色凄厉,
“皇上…微臣万死…说林昌有谋逆之心并非危言耸听!”
元荆指尖冰凉,微微抬眼,
“北骑到了哪里?”
“回皇上,距京不足百里。”
元荆轻吁口气,“下去罢。”
杨连傻在一处,还想着自己莫不是听岔了,便不肯走,依旧跪在地上,
“皇上?”
元荆轻一抬手,不欲再听其说。
杨连垂首叩首,起身后退的时候,也是双目圆睁,满面惊悸。
待人走了,喜连白一张脸,转头去看元荆,
方才听了谋逆,只想着淮淮之前也是名将,便道一句,
“皇上,恕奴才多嘴,不如奴才将淮淮叫过来罢。”
元荆提笔一顿,眼底讥笑若有似无。
“不必了。”
再去看那东南兵败,急需援兵的奏报,便提笔自那白绢上写一行小字。
事毕,又交予喜连,
“拿去给建威将军,叫他持此密令,去临城领那两万人,南下援军去罢。”
喜连也未有多想,只双手接了密令,
“奴才遵旨。”
元荆又道:“自宫中抽三百带刀侍卫,将何晏捉回来。”
***
是夜。
暗处行兵,鱼贯而入。
御书房外头,忽然灯火如昼。
兵戈相见,杀伐不休。
小太监面色死白,竟是连跑带逃,
“皇……皇…。皇上…。”
喜连一愣,转过头怒目骂道:“蠢东西,莫不是见了鬼了?还有点规矩没有?”
那太监完全顾不上喜连,忘了下跪,只哆嗦着立在外殿,
缓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