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专注的看着那人造丝的李子诚并未觉察到的神色变化。
    “程玉,咱们的人造丝用的是什么原料?我是说化学制剂之外的原料其本原料能保证吗?”
    现在化学制剂连云港还不能自产,所以只能依靠进口,对于这点短期内还是没办法改变。
    “董事长,我们的工艺与欧美各国不同,欧美各国采用底质棉花为原料,而我们则采用棉短绒,根据我们的测算,每生产一吨人造丝按1。o4吨浆粕消耗,每生产一吨浆粕消耗1。33吨短绒,短绒是从美国、印度进口的棉短绒,它的成本只是棉花的六分之一,而原料浆粕又根据产品种类不同又添加不比例的木浆,现在工厂生产有三类产品,第一类人造丝是棉丝混纺型,即用于棉纺混纺,采用的比例是木浆5o,棉浆5o的比例,第二类是6o…9o号酸性丝,棉浆55,木浆45,而第三类1oo至15o号酸性生丝则按木浆比例按棉浆6o,木浆4o,而国外棉短绒的用途主要是造纸、制作硝化棉等,约占到其产量的7o左右,在原料供应上没有任何问题……”
    “木浆?”
    他的介绍只让李子诚一愣,用木桨?尽管有些疑惑,但最终还是想通了原因,二战中资源匮乏的德国自然千方百计的展各种减少资源成本的新技术,相信这种木桨混用,恐怕就是二战时德国的技术,
    “是的,董事,短绒与木桨的采用使得工厂产品成本比欧美产品下降了3o,如果化学制剂实现国产的话,相信成本减少一半,完全没问题,而根据美亚织厂的试织,人造丝织品的成本每公尺为一角三分三厘,即每市尺四分三厘强,蚕、人造丝交织每公尺成本三角五分,人造丝棉交织每公尺一角三分”
    接连吐出这么几个数字,方之玉的神色越显得凝重。
    “蚕、人混纺成本仅为蚕丝的四分之一,棉人混纺成本亦仅为纯棉的六成强,在成本上,无论是人造丝或是人造丝混纺,都有着天然织物无法与之相比的绝对成本优势任何人造丝产品,远较国内市价低廉,迎合着我国低消费水平的需求,可以相信,一但天锦生丝投放市场,每年两百四十万公斤人造丝,相比于一磅棉纱两元一角,一磅生丝十元,一磅人造丝不过一元八角,其仅凭借廉价定会为市场所接受……”
    犹豫着神情已经凝重至极的方之玉抬起头望着董事长说道。
    “董事长……”
    “嗯?”
    诧异的看着满面凝重甚至不无忧虑的方之玉,他这是怎么了,今天可是天锦人造丝厂正式投产的好日子,一年两百四十万公斤的产量,一年这可就是几百万元的市场,若是按之前穆的计算,天锦人造丝利润可以达到4o,单是这一个工厂,一年的利润就可以过两百万
    这样的喜事,他这个做厂长的怎么显得有些不太高兴?
    “董事长,据穆经理的打算,今年天锦还要办二厂、三厂,计划到明年六月,天锦年产人造丝将突然一千万公斤,虽说每年可得千万元利润,但,董事长,您考虑过吗?一但生丝在市场上已被廉价人造丝所排挤,就会造成生丝滞销,而现在,正值国际市场的生丝价格再次大幅上升,我国桑蚕业方得进一步展,诺是人造丝……”
    望着董事长,方之玉神情凝重的说道。
    “冲击市场,造成生丝滞销,势必导致蚕农砍桑、丝厂倒闭、女工失业,到那时,人造丝之薄利,又岂能与生丝行业遭受重创损失所能相比……”。

第163章 意外收获

    第163章意外收获(第二更!求月票!)
    “生丝,生丝实为我国之最大宗出口商品,每年出口值折关平两过七千万两”
    的一句话,让穆湘玥的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出身棉织世家,可对于生丝,他却根本就是一个外行,更不知生丝于中国出口的重要性。
    “董事长、穆湘玥经理,按海关的统计数字,去年我国进口总值为关平两,出口值为关平两,入达而去年我国出口生丝达八万公担之多,因生丝价值上涨,市值达近一万万两之巨,正可谓一船丝运出,一船白银归,生丝几占我国出口之半壁江山,若我国生丝业为人造丝冲击,影响生丝出口,只怕……”
    在方之玉提及生丝对中国的重要性时,李子诚只是用手指轻击着椅子扶手思考着他到的这个问题,这是自少年时以来养成的习惯,在思考的同时,李子诚又认真地听着。
    “董事长,咱们的人造丝铺天盖地的涌向市场,冲垮中国生丝业时,只怕日本生丝商还真要好好谢谢咱们,毕竟咱们两年功夫就完成了他们几十年而无法达成之事”
    日本?
    这两字只让李子诚眉头微微一跳,之前自己是不知道生丝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请他来给自己和藕初上上课,先前只以为生丝很重要,可却没想到还有日本的关系。
    “和日本有什么关系吗?”
    看了看方之玉的脸,李子诚认真的问道。
    “董事长,中国生丝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而日本生丝输出在上世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生丝贸易中还几乎是空白的。5o余年前,日本横滨开港,甲州岛始有六捆生丝出售给意大利。四十年前日本生丝方在世界生丝市场上初露头角。36年前,世界生丝产额不足十六万公担,是年中国输出生丝即占半数之上担,而同年日本输出仅及世界产额尚不足一成左右。”
    祖籍广东生丝业中心顺德的方之玉当年若非机缘巧合,恐怕也不会学习人生丝,对于中日两国生丝业,家中开办丝厂的他可以说是颇为了解。
    “为与我国竞争,日本在本国加展蚕丝生产中,用心改进丝质,把大批丝质优良的生丝涌进国际市场,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便不摧自垮。日本为了实现它的预谋,自三十年起,便专心改进丝质,引入欧洲新式手工或机器缫丝设备,日本生丝产量增加的比率便逐年上升,至十年前这些年代里,生丝产量逐年大幅度上升,生丝出口成倍增长。仅以三十多年时间迅猛展,生丝输出即赶上并过了中国生丝输出量,准确地说,即在六年前,日本生丝输出过了中国。不过,日本要想在国际市场,主要指欧洲市场,日本生丝排挤掉中国生丝也并不顺利,一是,经十余年蚕种改进,中国出口的厂丝,质量并不低于日本生丝,二是自十余年前,欧洲丝织工业率逐年达,所需生丝原料也与年俱增.日丝在欧洲市场上虽急剧排挤中国生丝,现在的总的市场形势是求过于供,中国生丝和丝织物在欧洲市场上素有浑厚的历史基础,从贸易市场到消费者之间都保持着良好的信誉,日本丝商施展的各种阴谋伎俩均未如愿得逞。”
    但提及这一切,方之玉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庆幸之色,对生丝业的了解,使得他知道这只是暂时性的,一但市场饱和,中国生丝势必会在国际市场遭受日本生丝的排挤。
    “董事长,自三十年前,日本缫丝业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农村养蚕也逐步形成日本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体系。日本为了实现富强,对于积累资金有巨大力量的蚕丝业生产已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先天不足的日本,由于国内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国内市场的狭窄,不得不广找出路。因为促使生丝出口贸易已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展命脉,所以,日本才会几乎以倾国力量大事展开对栽桑、养蚕、缫丝等方面着手改良,生丝输出也与年俱增。”
    话至此处,方之玉摇摇头,随后又一声叹息。
    “生丝业,日人知其大利所在,因而努力生产,大量供给,但终以日丝品质究不若华丝可比。故日丝仅能作普通品之用,至高级织物则仍以华丝为佳,但日人却大力改良并增加生产,以迄求品质数量均过华丝。日丝欲挤占华丝欧美市场……”
    他的话却引得李子诚和穆湘玥两人同样是一阵忧虑,或许对于生丝业,两人都不了解,但两人却清楚的知道,科技从来都是第一生产力,以举国之力展生丝业的日本,现在产量上过中国,他日质量上过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沉默着,李子诚反复在心下思索着的每一句话,一船丝出,一船银归,无论如何,廉价的人造丝都无法与之相比,而更为重要是……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展命脉
    “程远,你的意思是,生丝业对于日本而言非常重要?”
    “董事长,和我国相同生丝是日本最大的出口产品,正是生丝出口,给日本换回了打赢对马海战的军舰,还有大量的机器,正是生丝支撑着日本的贸易,为日本换来源源不断的金银,这才使得日本能够展本国工业”
    生丝
    看似不起眼的生丝竟然……这是日本的命脉眼前一亮,李子诚慢声细语的问道。
    “那展生丝业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在方之玉的介绍下,李子诚还真有了投资生丝业的想法。
    “董事长,十几年前,有德人任海关税务司名苦拉英互稀氏,曾上书清政府,请于各省会力图蚕业教育行政,改良养蚕制丝,教唆子弟,分布各州县,以促蚕业达,为富国要政,不过清政府并未理会,其实,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以及缫丝工艺的机械化,前者,早在十六年前,我国即开始设立蚕学馆,而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先后设立的蚕业学校,而民国后,因政府要求和生产需要,各省纷纷创办蚕业学校和蚕科,在蚕种上,我国蚕种优于日本,既改良也是为增加产量,而最为重要的是缫丝工艺,厂丝质量远优于作坊丝……”
    听着方之玉的介绍,李子诚只是不时的点着头,最后问到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去年咱们中国生产多少生丝?”
    “嗯……可能,差不多应该有二十五万公担样子”
    “日本呢?”
    “十五万公担”
    “他们出口多少?”
    “十四万公担日本人以不用生丝为爱国行为”
    “咱们的产量是二十五万公担,只出口八万公担,日本却把总产量的9o以上都出口了”
    不用问,李子诚都知道原因,日本的生丝业原本就是以出口为导向,而中国生丝却是内销为导向。
    “可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欧美市场需要,欧美每年需生丝原料过百万公担,其中有五十万公担不能满足”
    “五十万公担啊”
    相比于方之玉的忧虑,听着他的这一番解释之后,李子诚非但没有一丝忧虑,反倒是露出了欣喜之色。
    “这一年可就是六亿两的市场”
    用力一拍手,猛的站起身来,李子诚断然说道。
    “藕初,现在,立即开工人造丝二厂,要把二三厂的产能都在这一期内完成”
    “什么”
    无论是方之玉或是穆湘玥都是一惊,董事长这是怎么了,难道他就不知道生丝业事关中国……
    “董事长,那,那么做的话会冲击……”
    “会冲击生丝业”
    微笑着李子诚摇摇头。
    “不,别说不会,就是会,我也不允许生这种情况,我要把咱们的人造丝变成嗯……”
    思索片刻,李子诚吐出一个词来。
    “出口替代产业”
    “出口替代?”
    “没错,咱们的生丝主是要自用,我要用廉价的人造丝替代国内的生丝市场,同时把建立现代缫丝厂,用公司生产的新式缫丝机生产符合欧洲市场需求的生丝”
    “董事长,你……你是想……”
    这会轮到穆湘玥和方之玉两人无法理解董事长的用意了,但隐约还是能猜出董事长的意思来。
    “没错,我就是想和日本生丝在国际市场上争上一争”
    李子诚点点头说道。
    “咱们的人造丝胜在什么地方?任何人造丝产品,远较国内同类产量低廉,迎合着我国低消费水平的需求,做一件生丝的衣赏光是料子就需要几块钱,而人造丝只需要块把几毛钱,老百姓自然会舍生丝改用人造丝……”
    “但这样会令生丝滞销,蚕农损失势必会……”
    “我们自己办厂,自己生产生丝,这样不仅不会冲击,反而可以把人造丝挤占生丝市场的份额拿出来,同时还可以促进国内生丝的展,然后把这个生丝投放到欧美,欧洲市场一年可是十几亿两银子的市场,把外国人的银子挣过来才是本事”
    详细地向从两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李子诚最后又说道。
    “现在的生丝市场,就是我们和日本之间的竞争,若是明年咱们能把二十万担的生丝投入市场,那么日本的生丝展就会因市场的缩小受到限制,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牺牲国内份额,换取国际份额,只有这样,最后才能……”
    冷笑一声,李子诚目中闪过一道冷光。
    “摧毁日本的生丝业”。

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

    第164章我要做的事情(第一更!求月票!)
    “摧毁日本的生丝业”
    一句话,只让穆、方之玉两人心头一震,他们惊讶的看着董事长,此时他点燃一烟香烟,看似若无其事地把烟灰弹到烟灰缸内。
    “即然生丝业是日本的经济命脉,咱们或是不釜底抽薪的话,可真对不起咱们的良心”
    “董事长,这……这怕是不大容易吧”
    出于维护董事长面子的原因,穆在说话时又朝董事长递个眼色,摧毁日本的生丝业,单凭**公司自己的能耐,有可能吗?
    二十万担生丝,利润的确大,但涉及到却远比董事长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这无论是办缫丝厂或是收购生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便是不考虑出口市场的因素,单就是这个资金……
    “不容易?”
    反问的同时,李子诚跟着笑了起来。
    “藕初,打从我回国到现在,又可曾办过一件容易的事情?”
    叼着香烟站起身来,李子诚郑重其事的说道。
    “在生丝上,日本是咱们的竞争对手,而在其他方方面面可以说,日本同样是咱们的竞争对手,咱们只要能击垮日本的生丝业,那么按日本对生丝业的依赖性,就等于在其它行业击败了日本,甚至……”
    沉默着,李子诚忍不住设想起,假如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日本还有可能实现他的工业化吗?一个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日本,面对一个实现初步工业化的中国,他们还有可能敢于挑战并入侵中国吗?
    “而且,我们用人造丝代替国内生丝市场,还有很多好处,人造丝制品相当廉价,这使得蚕农便能把更多的钱花在购买其它工业品上,市场的需求自然会促进国内实业的展,而实业展的同时,机械的需求自然会增加,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销路也会增加,这样便会产生一个良性的市场循环……”
    把香烟压碎在烟灰缸,李子诚的唇角微微一扬。
    “事实上,这只是一道并不复杂的数学题,十二万担生丝在国内产生一亿两的市场,如果把这十二万担生丝投入到国外市场,一亿两银子却从国外流入中国,而得到这些银子的蚕农,除去存储一部分之外,其中的大部分仍然会花出去,原本在内销只能产生一亿两市场的生丝,转为出口后,即可产生一亿五六千万两的市场……”
    算着这道简单的数学时,李子诚便开始在心里合计着如何最大限度的从中余利,毕竟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利润。
    “董事长,办一个产量一千担的缫丝厂,需要投资二十万元,而且我国农村养蚕几乎囊括全国各省,若是公司办缫丝厂的话,就涉及到异地投资、异地生产,还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问题,以江苏的无锡为例,无锡在清光绪三十年以前,栽桑之家,甚为寥寥,但自19o4年沪宁铁路筑成,由于交通的便利,无锡地区的缫丝业即逐渐兴起,栽桑方才时兴。”
    当方之玉提出公司展生丝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时,原本有意反对的穆却出人意料的沉默着,这会他已经完全被董事长说服了,在方之玉提出那些问题时,他已经在心下思索着对策。
    “资金不是问题”
    “哦?”
    “董事长,其实最需要解决的不是资金,而是销路,缫丝机械应该没什么问题,公司可以引进技术自行生产,然后仿造出售棉纺设备的方式,向国内的丝商供应质优价廉的设备,最重要的是市场”
    穆的话到是让方之玉稍做沉默。
    “董事长,我国生丝出口完全为外国洋行所笼断,那些洋行虽说组成了一些扶助机构.像“合众蚕桑改良会”“上海万国生丝检验所”以及“广东万国丝业改良会”,但他们的自然不是为了帮助我们,他们所需要的只是生丝原料供应而已,而且是廉价的生丝供应,我国生丝订价权完全由英、法、德、美洋行所控制,华丝质优于日丝,举世皆知,但华丝价格却仅为日丝八成,至多不过九成,而洋行收购生丝后,运往欧美,凭此利差,即可获巨利……”
    “那我们就把订价权夺回来”
    一口把杯中的茶喝完,李子诚断然开口说道。
    “其实不一定要夺”
    提起订价权,想起生丝业当年一段旧式的方之玉说道。
    “董事长是否知道胡雪岩?”
    “胡雪岩?”
    “当年洋商为得中国的廉价原料,垄断蚕丝出口市场,拼命压低生丝价格,以从中攫取暴利,不过15年之功,洋商便把生丝价格压低六成,可谓是对我国生丝极尽压榨,后目睹此景,胡雪岩认为商机浮现。缫丝产业蒸蒸日上,而作为原材料的生丝却价格日跌,这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据他的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因此,他决定靠自己的财力,与之一博。另外,还有资讯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欧洲农业遭受天旱,生丝收成减产。
    正是基于这些判断,胡雪岩才决定出手,高调做庄,为了不使茧价受制于洋人,他几乎就是以一人之力挑起了与洋商的蚕茧大战,……”
    听着方之玉缓缓道出胡雪岩与洋商的蚕茧大战,尽管未曾目睹,但李子诚却能想象出当时的惊心动魄一幕,同样也不禁对胡雪岩生出景仰之心。
    而穆听着方之玉的话,整个人却陷入沉默之中,胡雪岩的失败根本就是前车之鉴,若是……但,了解李子诚的穆知道,如果没有胡雪岩的失败,或许还有说服他放弃这个打算,可现在有了胡雪岩的失败,他只会……
    “……每每想来,实在是可惜至极,若非……哎……”
    方之玉出长叹时,李子诚却挺了挺胸膛毅然说道。
    “胡雪岩败了所以,中国生丝的议价权还在洋商手里,所以,我们才要争上一争,而且我们必须要赢,也只能赢,否则……”
    用力一拍桌子,李子诚的神情变得极为严肃。
    “没有否则我们一定能赢”
    “可……董事长,保护本国产业应是政府的责任,由一名商人只力挽狂澜,对抗全体洋商,风险之大,自胡公之后,又岂有人敢于再试。胡公虽悲壮,但……”
    “我敢”
    李子诚的坚持,在穆的意料之中,敢为天下人不敢之事,这是他的脾气,越这么说,他反会越坚持自己的决定,方之玉的劝阻根本就是适得其反,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
    “致远”
    突然转变称呼,穆这会是用朋友的身份提出建议。
    “既然你决定了,而且这还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咱们自然要干”
    不顾急的直打眼色的方之玉,穆又继续说道。
    “可问题是怎么干?”
    不待李子诚回答,穆接过自己的问题。
    “像胡雪岩那样,直接收购蚕丝,肯定是不行,那是赌,那是比,赌的是运,比的是银子,赌性的太大,非致远所喜好,所以我觉得,咱们一开始,就像你先前说的那样要控制丝价”
    在提出建议时,穆在脑海中慢慢的按照先前李子诚指出的那条路子,把自己的想法勾勒出来。
    “咱们要联合国商拥有的缫丝厂,达成一个供货同盟使得他们只向我们公司提供生丝从而切断洋商收丝”
    “可他们凭什么答应我们”
    方之玉的口气稍微转弱地问道,正是因为华商各自为战,才使得洋商轻易夺得中国生丝订价权。
    “机械,咱们公司最有力的一张牌就是机械,向那些缫丝厂提供机械设备,用贷款、用分期,先把他们拉入咱们的阵营……”
    话语稍顿,穆沉默片刻又补充道。
    “如果我们能帮助国内丝商打开海外销路,便可以用统一出货的方式,使丝厂跳过洋商代理,这样便可以用外国人钱的去打击洋商,”
    “嗯从代理外贸做成直接外贸,这是个办法”
    认同的点下头,李子诚明白这其中的区别,中国商品一向都是由洋商利用国商不懂国际贸易,通过在华洋行采购再出口,做代理贸易的洋行自然要抽佣,而这“佣金”的来源就是靠他们压低采购价,最终吃亏的还是国商。
    “这个法子不错,日本都是通过大会社直接出口,少了一个环节,自然少了一个环节的费用。”
    “但,这还要考虑到几个问题”
    方之玉刚一赞同,穆便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洋行代理中国商品,他们有几个优势,一是他们在欧美的商业网络,当然这个可以派人去开拓,反正都是做生意,只要是正当生意上的事,就没什么难事,再就是他们有运输上的便利,生丝是季节性小宗高值产品,所以都是搭货运输,而中国对外海运全为他国航运公司所笼断,如果他们的在这方面卡脖子的话,若是没有船运公司……”
    “没有船运公司为咱们运货?”
    先是冷笑着,然后李子诚又慢条斯理地说道。
    “还别说,我还真不怕,反正咱们不是已经建了商轮学校吗?拿生丝什么的练练手,也不错”。

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

    第165章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二更!求月票!)
    “1872年招商船局创办,至今四十年整,然招商船局船长三十三人,全系外国人,大副三十二人,全系外国人,二副二十六人,全系外国人,三副九人,全系外国人,大车三十二人,全系外国人,中国之商轮,无一名中国船长,无一名中国之大副,无一名中国之大车实为我国人之耻,今创办鹰游商轮学校系为我中国培训中国之船长、中国之大副……”
    民国二年十月二十日鹰游商轮学校开学典礼
    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鹰游商轮学校是连云港第一所高级专门学校,只不过去年在完成一百名学员的招生后,商轮学校一直设在公司收购的45oo吨“”号商轮上为校舍,直到今年六月,临海的商轮学校建成之后,方才搬进新校舍。
    尽管商轮学校是连云港第一所高等专门学校,但是在连云港,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所学校的存在,甚至于很多人并不知道,鹰游门附近有一所商轮学校。
    “商轮学校?”
    望着董事长的车驶入这座挂着“鹰游商轮学校”门牌的大门,于鸿玉不禁一愣,过去的半个月中,他一直以寻找着能够与董事长“偶遇的机会”,只不过这机会并不好找,所以他才会一路“跟踪”到这。
    “希望能……”
    在大门前踌躇片刻后,于鸿玉毅然走进了这所在今天之前,他甚至都未听说过的商轮学校。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现在的鹰游商轮学校是全中国科目最为齐备的商轮学校,同样也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校”
    走在商轮学校的校园中,向李子诚介绍着这所学校时,托马斯?李显得有些得意,这是他的学校,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甚至这所学校,正是在他的建议下创办的。
    “为了适应中国航运的需求,鹰游商轮学校采用的是美式商轮教育,学校的管理方式仿照它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的管理方式,而在学校内混杂培训商船的航海官员以及甲板和轮机官员,在英国,前者和后两是分开教育的……”
    当托马斯边走边汇报时,李子诚只是打量着这座规模顶多也就是中学规模的商轮学校,这是连云港第一所“高等学府”,在一些人看来,自己之所以创办这所商轮学校,在某种程度是报恩的心理,因为托马斯?李船长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但是他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自从通过托马斯了解到中国远洋航运的现状后,自己才下定决心办一所商轮学校,为将来成立航运公司作人员准备,培训中国自己的船长、大副以及轮机长。
    中国远洋贸易尽为外国商船垄断,这意味一但一战打响,各国抽调商轮回国,中国船运业就会迎来一个春天,而自己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未雨筹谋的创办商轮学校,这样一但战争打响,可以第一时间推出一大批高级船员、提供大量的商船,从而避免因各国抽回商船,影响未来的“出口大计”。
    而这一次来商轮学校的目的,就是为正在酝酿中的“生丝大战”作准备,如果那些洋行试图从运输上卡自己的脖子,就直接用公司的自备商船,把生丝运往欧美,这完全可以用商轮船员培训的方式完成。
    “……美国商船学校的课制是4年,规定上课两年,上船实习两年,开设有天文、船世、船经学、水道测量、航政、海商、汽机学、汽锅学、热机学、电机工程学等49门课,每周68学时……”
    托马斯的话让李子诚颇为不满摇摇头。
    “培训期时间太长了”
    自己之前就已经向他再三重申过这个问题,培训期必须要尽可能的短,只有如此才能抢在明年之前,培训出中国自己的高级船员。
    “我明白”
    托马斯笑了笑,李曾经打自己的打算告诉过他,他想尽快培训出一批高级船员,因为公司的需要商船,需要船员。
    “所以,在鹰游商轮学校,把学制缩短到两年,学员先接受六个月的课堂培训,随后六个月上船实习,当然现在公司只有一艘“”号可供学员实习,但是,出于对公司运货合同需要,我们已经多家公司达成实习协议,去年培训的第一批学员,早已经上船学习,他们会在两个月后返校再接受一年的教育,参加考试,以便获得证书”
    尽管托马斯?李解释的很充分,但在心下微微一合计,李子诚依然摇头说道。
    “这个培训期还是有点长,这样,托马斯船长,你看看能不能再缩短一下培训时间,两年……太长了,最好能一年一期”
    培训期最好是越短越好,他们可以慢吞吞的办事,但是李子诚自己却清楚知道明年八月份就会打响世界大战,欧洲各国为满足本国航运需要会撤回所有商船,到那时,全中国的沿海航线,甚至亚洲、美洲、非洲的航线都将等待着自己去开拓,那些商船将装载着连云港和中国生产的商品,借助那个宝贵的空白期,尽一切可能扩大市场。
    战争时代的确是个暴利时代,但想要获得暴利,就必须要把商品销售出去,国人的小钱,自己不屑于去挣,但想挣外国人的船,必须要有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