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默片刻,李子诚看一眼墙上悬挂的一份“中国匪患分布图”,那副地图用颜色标淮了各地的匪患严重程度,最严重的是红色,没有匪患的是白色,而最为严重的红色,出现在九个省,次一级的橙色为十一个省,再次一极的蓝色……整个中国地图上,除去江苏没有匪患之外,可以说,全国皆匪。
    “从清末一直到现在,在我国土匪、胡子一直都很猖獗,一些地方上的官员,甚至自己就当过胡子,比如奉天的张作霖,也是土匪出身。在连云港时,我的秘书室中有一位秘书,他爷爷家里有900亩地,一次赶着自己家的大车去县上卖粮,出了交通事故,被两挂装满粮食的大车挤死了,剩下孤儿寡母,连遭三年胡子,地里熟了的庄稼都被胡子烧掉了,于是家道败落,他爹后来当了中医,而他则当了我的秘书!”
    一边说着曾听说过的一个故事,李子诚用中指往上指了一下,他用这个手势是指那些看不见的事物,事实上相比于这个“故事”,他到更想说“你想想,你带着老婆,坐着火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
    “在过去,那些官员只想着个人手中的权力、财富,或许,这样的社会治安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一些地方,他们将剿匪视为谋财的工具。”
    想着那部《让子弹飞》中的以剿匪敛财的一幕,李子诚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
    “所以,中国的匪患至今未除,我们现在居于中央,要实现国家的实业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这样的社会治安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中仁,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是的。”
    萧潇机械地回答,对于他来说,他的意识非常简单,就是服从命令,至于其它并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出身于城市的他对于匪患了解并不深,大都只是有所耳闻而已,现在,他只知道命令,即便总理需要他去剿匪,那么他就应该去剿匪。
    “现在,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国务院的笑话,看内务部的笑话,因为从古至今,似乎没有谁能平定匪患,而且土匪是越剿越多,在他们看来,即便是我们成立了内务部队,也很难剿除匪患!”
    话至此处,李子诚的唇角微微一扬,语气同样加重,那些人总是用传统的眼光看待自己,似乎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无法解决的事情,别人就无法解决,为什么袁世凯最后不同意自己建立税警,而同意内务部成立内务部队,原因非常简单,成立税警,以财政部的手段,只要强力执行下去,仅只是盐税,一年就可以挽回数千万元的损失,到那时税警便是功,可内务部队却不同,内务部队需要承担是的剿匪任务,如果内务部不能在肃清匪患,总统府方面便可以发动进步党议员,对国务院加以指责、攻击,甚至最后以其剿匪不利为由,将内务部队裁撤,似乎在中国真的没人能解决土匪的问题。
    “别人以匪为财,所以无法剿清匪患,可在我看来,只要我们一心为公,一心为民,那么,就可以清除全国匪患!”
    声调高扬着,在他人眼中土匪是机会,是敛财的机会,在李子诚眼中,土匪同样是机会,不仅是因为其可以让他顺利的拥有继江苏陆军之外的部队,同样还是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所以李子诚才会看准机会,由特勤局接过保安部的“计划”,制造定了一个利用土匪达到目的计划,在计划达成后,便组织内务部、警察,进山,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剿匪。这样可以起到一石三鸟,既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同时还稳定社会,收买人心,这是发展中国经济所必须的,经济的发展要求中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现在全中国都在关注着临城劫车案,而且还有很大的外交压力,这是内务部成立之后,需要面对的第一个考验!”
    话声稍顿,李子诚的声音变得极为严肃。
    “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考验,如果成功了,将会为我们的下一步全国剿匪铺平道路,如果失败了……”
    直视着的萧潇,李子诚的声音稍稍降低。
    “恐怕内务部队也就不复存在了!”
    李子诚这样说着,仿佛是内务部队的未来真的系于一线似的。
    “可以料想的一点是,一但内务部队无法解决临城劫车案,那么在接下来,国务院将会在面对外交压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人的攻击,和舆论上的压力,到那时,肯定会有人顺水推舟,要求解散内务部队。”
    “总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解决临城的问题。”
    萧潇很明智地选择了一个“明智”的回答。
    “你没信心是吗?”
    说话时,李子诚笑了起来,他能听到萧潇的回答带着其它的意味。
    “总理,既然是军事行动,那么,死伤总是难免的!”
    萧潇从一个军人的逻辑去分析着剿匪事物。
    “比如平民以及人质的伤亡,这都是在战争中无可避免的附加伤害。”
    “或许吧!”
    手指往上指了指,李子诚的摇了摇头。
    “可是,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付出了太多的平民和人质伤亡,那么这件事就是极不恰当的,到时,这会成为他人攻击内务部队的一个借口,他们会攻击你们不顾平民性命,是一群只知道蛮干的丘八,你以为他们不会这么说吗?不!他们一定会这么说!而且说的比这更为难听!”
    稍作沉吟,李子诚又补充一句。
    “适当的伤亡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顾人质的性命安危,却是极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总理,这等于捆绑了双脚去剿匪,土匪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方才发展成患。”
    “怎么说呢?”
    先是点头,随后又是摇头,李子诚同样考虑到了这一问题。
    “——怎么对您说呢,我们看重百姓的性命,而土匪置平民性命于不顾,这正是兵与匪的不同。您明白吗,”
    说话时李子诚的声音里流露出是极为无奈的语调,在后世的恐怖活动中,那些恐怖分子所利用的不正是政fu不可能放弃人质性命的心理吗?
    “所以,在内务部队执行任务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质和百姓的安危,这种办事方针虽然很机械,不够灵活,但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
    选择?有得选择吗?
    “彰显正义的行动,正是基于我们对生命,对无辜生命的重视,我的同志。”
    这句话说完后,李子诚突然沉默了下来。沉默持续了很长时间,因而他把烟都吸完了,还是没有再说一句话……
    “简短地说,”
    从总理的语调中,萧潇能够听出,这次谈话已接近尾声。
    “我认为,您能够理解这些,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在总理的话音落下后,萧潇的眼神暗淡起来:
    “总理,关于临城劫车案,有一些情报希望向总理作汇报……”
    “好吧!”
    点点头,李子诚便站起身。
    “我们去作战室吧!”
    “抱犊崮原名君山,又叫豹子谷,位于山东省的峄县、临沂、费县、腾县四县交界处,因隶属辖乱,所以为四县不管之地,而山高约800米,是周围70多座山峰中的最高的一座,此山四面皆为坚硬陡峭的岩石绝壁,只有山的北面有一条石路可以到达山顶,石路在山脚外还比较宽,但越往上越窄,最后如费心如带一般的紧贴在陡壁边,到了山腰以上,许多地方必须借助石匠凿出的半环形把手或打入的木桩,才能攀缘而上,稍一疏忽,便会直落崮底丧命,而到了山顶上,却有一大块平坦之地,如山头被人平削一块似的,在山顶上有良田400余亩,因为过去有人在这里开荒耕种,耕牛爬不上山,只得抱小牛上崮,养大以后再役牛耕作,故名抱犊崮,”
    在军用地图上向总理展示着抱犊崮的地形照片之后,萧潇又拿着几张照片,那几张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山上通道附近散落的一些简易工事。
    “而且山上土匪之中,有前清山东新军官兵,其六当家郭琪亦曾任棚长,因此土匪们学会了一些军事防御的布设和施工,他们在崮顶边缘开业了一条壕沟当作工事,另外还开凿了一些山洞,用以储藏粮食物品和居住,崮顶没有水缘,需到山下,从一小泉中取水,一但被包围就便无法取用泉水……”
    在其展示一张泉水照片的时候,一直站在军用地图桌旁边的李子诚便开口问道。
    “不能断他们的水吗?”
    断水!
    这是很普通的战术,在记忆中李子诚隐约记得似乎在孟良崮的74师,败就败在没有水,人没粮可以坚持,没水却不能坚持。
    “总理,您看这几张照片……”
    说话时,萧潇又向拿出几张照片,这些照片都是由航空队的侦察机拍下,在徐州机场冲洗放大之后,再由飞机直接送往京中,前后费时不过几个小时,在过去的两个星期中,江苏陆军航空队,前后调派了多达三十架次飞机,对抱犊崮山顶实施全方位的实时侦察。
    看到那张照片,李子诚的眉头便是一皱,原因很简单,在山顶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水的反光。
    “总理,抱犊崮的土匪显然已经考虑到山顶无水的现实,其在山顶开凿了三个蓄水池,每个蓄水池长约百米、宽20米,仅水池蓄水足够三千人食用数月,而且……”
    翻出其中一张照片,萧潇又指着其中几处说道。
    “而且他们还在山顶烧制了上千个大小水缸,这些大小水缸分布的每房每屋,根据照片分辨可以看到的375口大小水缸,这些大小水缸平时挑水,下雨时可以蓄积雨水,而且在……”
    又是一张照片出现在李子诚的面前,那张照片上可以看到在田块与田块之间明显可以看到水条的反光。
    “过去,崮顶的山民为了解决用水问题,还烧制蓄水瓦沿崮顶分布数圈,并散落于田间,这此蓄水瓦连成片,雨天可积少成多为水窖注水,而且还可蓄水……”
    看着那照片上的完整的集水、蓄水系统,李子诚的心下只生出叹为观止的感觉,同时为古人智慧叹服不已,当初在山顶开荒的山农已经为土匪解决了水源问题,再加上土匪占据山顶后自己的准备,这地方……
    瞧着那地形,再看着土匪的准备,李子诚总算是理解,为什么田中玉会在报告中提到“非抚不决!”,同样也明白在历史上,那次土匪自发性的劫车,最后只能以收编解决了事。
    “总之,抱犊崮可谓是天然绝地,易守难攻,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东方面集一旅之兵,猛攻数月,却毫无进展,实在也是意料之中!”
    将一堆照片放下来,萧潇却是长叹一口气,这地形,别说是山东陆军,就是现在这只有千人的,聚集着江苏陆军精锐的内务部队,想攻下这种地方,恐怕都没有多少把握,更何况,那此土匪的手中还抓着“肉票”,只要一进攻,他们就以“撕票”相胁。
    而此时,李子诚却是看着那军用地图,眼前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第42章 侦察部队 (求月票!)

    第42章侦察部队(求月票!)
    当第一具现代降落伞民国二年,“发明”于连云港,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准备飞行员之后,降落伞表演同样成为了飞机表演的一部分,那时在陇海铁路沿线以及各大城市进行的旨在推广航空的航空表演中,双座飞机后座的观察员,会在飞行表演结束之后,在成千上万名观众的面前,从千米高空纵身一跳,在万众瞩目之中,打开巨大的降落伞,靴身处拖着彩烟,降落到地面上,迎接他们的是目瞪口呆观众们,以及随后热烈的掌声。
    可以肯定的说,在中国航空表演总是伴着降落伞空降表演,而这些表演空降的飞行员,往往被观众和舆论称为“天兵天将”,可他们并不是。
    不过,或许正是因为观众和舆论对他们的这种称谓,才使得江苏陆军参谋部的一些低级参谋在看过航空表演以及空降表演之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极为新鲜的想法——建立一只用飞机空投的部队,一支“天兵天将”组强的空降部队,嗯,至于这个兵种就叫——空降兵。
    空降兵!
    一支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通称伞兵,如其名,其是带着降落伞的士兵。
    一个极为新奇的想法,在一些低级参谋军官的脑海中浮现开来之后,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要实现这个想法,就必须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空降士兵,自然要用飞机,可那些参谋们纵观陆军航空队飞机型表,却找不到那怕一个合适的机型。
    没有合适的飞机,没问题,他们开动脑筋,最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战攻1式飞机的载弹量很大,如果折成人重,可以携带十个人起飞,在低级参谋们的大胆尝试下,最终,一架后舱座改成双联舱座,同时在机翼下挂着六个铁制挂篮的战攻一式飞机起飞了,而每一个挂篮中都扒着一名士兵,而那士兵却是接受过跳伞培训的江苏陆军参谋部队直属侦察大队的士兵,直属侦察大队是江苏陆军的精锐,百里挑一的精锐,自然的,他们就是执行这一试验任务的不二人选。
    在那架改造后的飞机“搭乘”着8名士兵起飞后,在距离两百公里外,挂篮中扒着的士兵用手解脱挂篮,随后朝着蓝天跳了出去,那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空降,8名侦察大队的士兵被空投在两百公里之外。
    这一结果是令人鼓舞的,接下来,一系列试验开始了,从一开始的空降,再到后来的携带武器空降,原本对此没有多少兴趣的陆军参谋部亦参与其中,每一个稍有远见的军官,都能看到这种“新奇”战术对战争的改变。
    “空降部队的出现,势必将改变战争的进程,如同轰炸机令前方与后方的分界线变得极为模糊一般,空降部队同样会令前方与后方的概念模糊,甚至消失……如果一架飞机可以搭载20名空降兵,调动一千架飞机将20000名轻装空降兵空投至敌后方纵深,其效果是极为明显,一场决定国家存亡的战争,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不过,尽管成立空降部队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江苏陆军参谋部,但是建立空降部仅只是设想,这个设想距离变成事实,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在飞机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不过最终,飞机的问题在去年,随着二式水上飞机,这种通过加大机翼,并加宽、加高机体后,可供机内人员弯腰行走的飞机服役后,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飞机的问题。
    在二式水上飞机的基础上研制了二式运输机后,陆军参谋部直属侦察大队便开始进行空降部队的试验,但二式运输机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型飞机推出之后,这种可搭运15名空降兵的飞机,一开始是作为要员专机,也是总理在全国竞选演讲时搭乘的飞机,而它的第一批大规模采购,却是陆军参谋部为解决运输机的问题,一次采购了多达30架。由此,中国的空降部队发展才进入正轨。
    “三肿三消,才上云霄!”
    江苏陆军苏北基地内一处营地内的墙壁上书写着如此标语,这里陆军参谋部直属侦察大队的的营地,这支侦察部队的营地,与普通部队的营地截然不同,在营地的中央是一个飞机场,飞机场上停放着三十架y…4型运输机和十二架y…23型运输机,以及数架轻型联络机,这支陆军部队和其它任何一支陆军部队不同,他是一只可以执行陆空作战的部队,这支特殊的部队按照精锐部队的要求进行训练,专门用于特种作战。
    在宽阔的机场上一队官兵列队在空旷的停机坪上,面对着整装待的飞机,所有人都好奇得象一群刚刚出壳的小鸟,在队伍中不断地东张西望,今天虽然是大家的第六次跳伞,今天这一跳之后,他们将会佩带上象征着伞兵的伞兵胸章,所有人在兴奋之余,更有几分紧张。
    “快看!三中队跳下来了!”
    这时空中多出了几十具漂亮的伞花,地面上的战士们开始变得更加兴奋了。列队的官兵望着空中的伞花出一阵欢呼,为他们地战友终于完成象征着成为伞兵的最后一跳而欢呼着,同样也是为自己的最后一跳打气,尽管降落在数公里外的综合训练场上的战友并听不到他们的欢呼声。
    “现在就要轮到你们了,所有人开始穿伞。”
    空中等待进场地数架y…4型运输机还未落地,伞训军官就站在了部队的面前喊到。听到命令的战士们连忙开始穿起因重量过大而一直放在脚下的降落伞。侦察大队使用的连云港是自产的伞兵一型降落伞。所用丝绸、绳、带、帆布等都是特制的国产材料,重量“仅”只有不足三十公斤,不过这却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降落伞,事实上,现在这种原本装备飞行员的“伞1型降落伞”,现在早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名牌,英、法、意等国从去年开始,纷纷向中国采购这种降落伞,用于准备他们的飞行员,避免飞机在被击落后,飞行员只能任其从空中摔死。
    “教员,咱们中队今天抢着完成这最后一跳,是不是司令部准备让咱们也去欧洲吧!”
    在大家忙着穿伞的时候,几个和伞训教员比较熟悉的战士开口轻声问道。
    完成这最后一跳意味着大家将成为一名真正地伞兵,按照原来的计划,这最后一跳应该是在一个月后,也就是十二月初的时候才会进行,现却提前一个月进行。显然是司令部那边另有安排。
    会有什么样的安排呢?不用问他们都知道,陆军调了两个师前往欧洲,下个月乘船前往欧洲,算一下时间,他们隐约能猜出来一二来,也许是为了让他们到欧洲,然后空降到德军防线的背后,像他们过去的训练那样,从敌军后方撕开一个突破口,配合正面进攻,也许,那时,他们一战就可以改变整个欧洲的战局。
    而到那时,全世界都会见识到新生的中**队,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全世界都会知道他们——中国空降兵!一群改变战争进程的特殊兵种,不过,这只存在于一些人的想象之中。
    “怎么?你们害怕了?”
    瞧一眼这些士兵,教员一脸地轻松的模样。
    “放心。到时如果要去欧洲的话,我们一起去。”
    “怕个鸟。到时小爷我用半自动枪扫死那群狗日地!”
    武安国拍拍绑在腿侧枪袋内地拆叠枪托地四式半自动步枪说道,四式半自动步枪,是直属侦察大队的专属武器,他的枪托是可拆卸,枪托拆解后,与枪身一同装在腿袋之中,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侦察兵来说,他们更喜欢的武器却是冲锋枪,除去冲锋枪的射程短之外,他的强大火力,远是步枪无法相比的。
    可即便如此,在实战训练中,两支半自动步枪的交替射击,就足以压制他国未装备班用机枪一个步兵班。
    终于轮到地面地第四中队这组官兵登机了。此时地军官们一改轻松风趣地样子。一时间变得异常地严肃。在战士们排队登机的时候,每一个战士上飞机的时候,站在机舱口的军官们都会仔细检查一下穿伞情况。每检查完一个人。都会在伞包上轻轻一拍。并冲着本人竖一下大姆指。在飞机螺旋桨地噪音下。其实什么也不必说。就是这样一个动作,便足以让战士们倍感温暖和信任。
    一架y4运输机搭载一个突击队,一组十五人,步枪伍、冲锋伍、由机枪手和掷弹手组成的火力组,还有就是他们的组长。战士们上飞机后。先挂好降落伞拉索。这些运输机是陆军参谋部定制的专用地运输机,没有舒适的座椅,只有固定在机舱两边的帆布折凳。战士们按指定位置坐好后。就等着飞机起飞了。透过机窗他们能看到外面上的战友不停地向他们挥手。
    飞机关上了舱门。并且开始加速滑跑。随着螺旋桨音调地骤然提高。机舱内战士们地心也都提了起来。十分钟之后。飞机到达了指定地投放地域。
    “高度800(米),速度105(公里小时),投放时间10秒。准备离机……”
    机上的扩音器上传来前舱地指令。
    “准备离机!”
    突击队队长起身来大声重复着命令,同时“嘀”“嘀”两声急促有力信号的响起。机舱内的黄色信号灯开始闪烁,这时机舱的舱门早已被突击队队长打开,强烈的风,吹动着那的围巾,寒风卷入舱中时,只让所有人都打了一个冷颤,大脑为之猛然一清。
    收到队长的指令后。全副武装的伞兵们迅速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放座椅,占位置,拽拉绳,推座带,摆姿势,很快便沿着机舱排成了两排,做好了离机前的准备。
    “嘀……”
    随着舱内的绿色信号灯开始闪烁,一声长笛在机舱内响起,没待武安国看清怎么回事,在他前面的一号伞兵就纵身一跳,人便没了踪影。自然而然的,武安国顶到了舱门地前面,舱外地气流直冲面门,刺骨的寒风只让他的神智一紧。
    在舱门口,他被身旁抓着扶绳的队长,轻轻地拍了一下。
    “跳……”
    在队长的长喝声响起的时候,武安国立即屈膝、收腹、跟腿,一气呵成地跳离了机门,眨眼之间,便跃入蓝天的怀抱,在跳出舱门的瞬间,高风的寒风把武安国吹得一趔趄,甚至在空中翻滚开来。
    空降兵跳伞采用的开伞的方式是最简单的绳拉式开伞,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飞机的钢索上,另一端分两叉,短的一叉连接伞包的锁针,长的连接包内主伞的伞衣。开伞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人跳下去之后,绳子先被拉直,抽出伞包的索针,伞包打开后,再进一步把伞衣拽出来,拉直,随后原来的绳子被拉断,人伞脱离飞机,拉直的伞衣开始充气。
    按照空降兵的训练要求,在离机后的几秒钟是要默数秒数的。
    “离机一秒种,离机两秒钟……”
    基本上是默念五个字是一秒钟,正常情况下,三秒钟就能感觉到开伞的拖曳感,如果五秒钟没有感觉。就要考虑使用备份伞了。
    这一切仅只是教材理论,但是当武安国跳下去的时候,虽说这是已是第六次跳伞心中并不害怕,但在一跳下去的几秒钟脑袋中几乎是一片空白,根本就忘了数秒之说。
    “嘭!”
    就在这时主伞张开,伞花怒放长空!
    几乎是一瞬间。武安国就感受到开伞时的那种巨大冲击力带来地痛感,只觉得伞绳猛的得把身体往上一提,此时被降落伞猛得一拽之后,武安国这才回过魂来,而这时,身体已经稳稳地浮在了空中。
    空中的景色的确是优美至极。武安国抬头向上一看,数十片洁白的伞衣就是一个大网,结结实实地罩在了自己的头上,再看看四周。几朵白云之间,更飞舞着几朵洁白地伞花,再向下看。地面上尽是一片片的白雪,少数的村落上还冒着烟……
    在距离地面还有十余米时武安国连忙把两腿并齐,两脚夹紧,就在把绷紧全身准备着陆的瞬间。
    “砰!”的一声。
    他的双脚猛的一下触到了地面,随之就顺势向前一扑,隔着胸前的备份伞包,武安国重重地趴在了地上,虽然降落的姿势远谈不上什么优雅,但脚踏实地的感觉却还是让人心生最实在的一种感觉。
    在落地后的瞬间,武安国即按照训练条令要求,迅速把伞带从身上解脱下来,把伞衣抱成一团,半拖半拉地扔到了一边,以避免干扰到他人空降,完成这些准备的之后,他方才从腿侧地他袋内取出四式伞兵型半自动步枪,上膛、开保险、据枪警戒一系列的动作,全不见拖泥带水似的阻滞,在向周围观察之后,便朝着距离自己最近的战友靠去,步枪手、冲锋枪手,在空降之后会全部散落开,所以,根本就谈不成编组之说,但是他们还是按条令要求,组织了一个个步枪、冲锋枪、机枪相互配合的火力小组,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砰!砰!砰!”
    就在武安国向正在收拾着降落伞的战友靠近时。
    远处的的树林突出弹出一个钢靶,武安国立即跪下去,瞄准钢靶、扣动扳机,伴着两声清脆的枪响,百余米外的靶位被击倒在草丛中。
    “哒、哒、哒……”
    几乎就在同时连绵不断地机枪声、冲锋枪在左侧响起,刚踏上地面的伞兵随即投入了演习之中,枪炮声接连不断的在空降场响起,这些由大喇叭制造的战地声响刺激着每一名伞兵原本就紧绷的心情。而战士们则在这模似的枪声响起时,一边反击,一边聚拢着部队,
    “我们是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
    每一个空降兵都有如此觉悟。即便仅仅只是一次训练,但仍然尽可能的模拟战场环境。伞兵随可能因为飞行员的失误而误投危险区,刚一落地既身陷敌人的包围之中,所以他们必须要习惯这一切,毕竟,空降兵永远都是被空降到重重包围的敌后。
    当第六次伞降训练地一场小规模的模拟演习结束之后。一直在望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这场训练赵建强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些许笑容,这是最后一支完成第六次伞降的部队。完成了第六次伞降意味着陆军直属侦察大队已经基本形成了陆空战斗力。
    “二等兵恭喜你成为一名真正的伞兵!”
    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之,面带喜色的赵建强转身从身后的副官捧着的盒中取出一枚飞龙徽章别在面前全副武装的战士右胸前。这些小伙子们在完成了第六次跳伞后,终于成为了合格的陆空战士,佩戴上了象征着陆空的地飞龙徽章。
    这也是在五个月地艰苦训练之后,经历种种严峻考验后他们所获得的荣誉。而在一个月后,他们将前往欧洲,到那时……就在赵建强想象着也许明年,他们将在欧洲为中国的荣誉而战时,一辆汽车疾速驶来了……

第43章 肉票的假期 (求月票!)

    第43章肉票的假期(求月票!)
    方剑林一行就这样在这座破庙里度日如年地足足挨过三个多星期,虽然每日里不乏粗茶淡饭,不至于饿肚皮,各自亦有铺睡,但与外界断了音讯,心里总是发慌。
    就解鸿芬、解鸿英两姐妹来说,她们本在是要去国…务…院报考实习生,此次是临时请半个月去京城。而现在假期也即告满。不料在前往京城的途中遭此劫难,错过了报考时间,因此更是心烦意乱。好在有人在旁陪伴,而且这一群外国人也挺友善,也就随遇而安了,后来竟自告奋勇地充当起生活主管与主厨来,把两个前来服侍的小喽啰支得团团转。
    就方剑林来说,事情已经发生了,以为怨天尤人也无用,在破庙里急了几天后,亦把命运托交给老天安排了。而从新闻采访的角度讲,此次能够亲历这空前未有的离奇绑票案,当是难得。他以后便天天掏出一本厚厚的采访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