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条血路。太史慈所部在后紧紧追赶,夏侯渊后军损折不少。
    夏侯渊引领败兵绕到城边,又为诸葛诞、张合两将统领兵马拦住去路。夏侯渊策马来到军前,见诸葛诞、张合两将勒立在军前,夏侯渊道:“张合匹夫,反复无义小人,只能投降求生,如何对得起郭奉孝与张文远两人。如此不义之徒,我耻于与你为敌。”
    张合闻言,不由面有愧意,不去接腔。诸葛诞在侧,见张合窘状,对张合道:“张将军为后军,我率领所部与彼交战,将军在后接应。”
    诸葛诞说完,统领兵马上前交战,夏侯渊、夏侯霸父子统领部下拼命上前,险些冲散诸葛诞所部前军。张合在后军闻知前军吃紧,喝令士兵上前接应。
    两军正在激烈缠战,此时太史慈统领追兵赶到,两军夹击,夏侯渊所部大败,因为入城通路已经断绝,归城不得,夏侯渊、夏侯霸引领兵马往东杀出一条血路,逃往平原方向。
    夏侯渊、夏侯霸两将一走,界桥城中防守更为空虚。陆逊率领大军攻打几次,幸得贾充、夏侯恩两将率领守军死守,城池方才得以保全。
    贾充因为双方兵力悬殊过大,界桥形势危急,失守在即。与夏侯恩两人相商,夏侯恩道:“如今城池失陷已经成为定局,只是多守几日少守几日的问题,不如弃城东去,归平原与夏侯将军合兵,共同防守平原。”
    贾充摆手道:“如今倘若弃城东去,陆逊所部兵力众多,倘若其设下伏兵,又派重兵往追,我军必然失败,士兵有全军覆灭之危。必须思一良策,使陆逊不来相逼,然后从容撤军,方可保全我军元气。”
    贾充绕城一圈,苦思应对良策,于路上突然见到一名小卒,满面烂疮。贾充突然触发灵感,思起一计。命令亲兵将小兵抓起隔离,对外流言说军中发现瘟疫。
    陆逊城中探子得到信息,连忙奔赴陆逊大营报告。此时医学尚不发达,大军倘若染上瘟疫,死者往往极众。陆逊闻讯,不敢往攻城池,与医官商议后,命令暂时停止攻城,大军后退三十里下寨。城中细作也皆悄然出城。
    贾充见陆逊所部兵马退去,大喜过望。下令部下各军收拾行装,释放出小兵,命令军医于军中宣言此为误诊,用以安定军心。各军准备完毕,贾充统率兵马从容弃城,平安退到平原。
    贾充率领界桥守军撤走三日,陆逊所部尚不知情,巡逻士兵抓获一名曹军逃兵,小兵据实相告,陆逊方才得知中了贾充之计。陆逊命令细作潜入界桥打探仔细,见小兵所言非虚,迁大军进入城内。
    陆逊因为此事,对贾充深为忌惮,谓诸将道:“贾充此人,其才不小,若是下次相逢,须要小心应付,免得再次中其诡计。”
    夏侯渊、夏侯霸父子回到中原后,担心界桥守兵薄弱,想来必定凶多吉少,未有几日,贾充统率兵马安然抵达,让夏侯父子两人大吃一惊。夏侯渊问明贾充弃城所用计策,叹道:“以公大才,当与郭奉孝、司马仲达等人独当一面,从今日起,平原防务,以君为首。”
    此时金旋派遣使者请许子将出山,许子将见天命所归,天下必会为金旋所得,因此出山相助。金旋命令许子将前往帮助陆逊,为陆逊所部大军军师。陆逊本是多谋之士,得许子将相助后,如虎添翼。
    不过许子将因为与孙策仇恨颇深,孙氏旧将对此颇有微词,金旋说服孙尚香,孙尚香出面调停,方才免去一场风波。许子将因此更是感恩戴德,忠心王事,屡立大功。
   
第一百一十四回 全面出击(七)


    陆逊所部大军因为接连作战,士兵疲惫不堪,许子将初到部队,见此情况,建言大军轮兵,调整后面防守兵马与前方将士换岗,以歇军力
    陆逊听从许子将建议,调动徐州、定陶、濮阳三城守兵十万,与界桥士兵换岗。界桥士兵经过此次轮换,士兵战斗力恢复很快,界桥士兵很快进入状态。
    陆逊见许子将计策奏效,命令许子将辅佐太史慈统领生力军十万攻打平原,自己屯兵于界桥,调整各地防务,休养所部士兵战力。
    平原此时已是一座孤城,东面重要关隘乐陵、西面重要关隘界桥已经为金旋占领,除此再无出路。领近各郡濮阳、陈留、邺城、南皮、北海也皆已失守,外无可援之兵,亦无可退之路。
    此时,因为诸路军战况顺利,金旋领地原边郡徐州、濮阳、定陶、北海均已成为内郡。金旋命令庞统置官留守,使陆逊、周瑜两军守将交接防务,赶赴前线作战,加强前线力量。
    太史慈为主将,许子将为军师,陈泰、诸葛诞为副将,率领大军围住平原,四门攻打。平原夏侯渊所部只有八万兵马驻守,见太史慈统率重兵,旦夕前来攻打,召集众人相商。贾充道:“太史慈英勇无敌,众将皆不是其对手,许子将谋略,与陆逊旗鼓相当,以我之见,出战定是有负无胜,还是以固守为上策。”夏侯渊向来自负,生平只败于吕布、马超两人之后,闻言后心中不服,决定引兵出城迎战。
    两军结圆,夏侯渊纵马出阵,对太史慈大声吼道:“你只是依恃士兵众多,倘若单打独斗,你定然不是我的敌手。”太史慈闻言大怒,对诸将说道:“你等不须相帮,我与夏侯渊决一死战。”夏侯渊亦回身对部将道:“我与太史慈两人决战,你等不得暗箭伤人。”
    夏侯渊貌黑,骑黑马,穿黑甲,持勾镰长枪;太史慈貌红,骑红马,穿红甲,使凤尾宝枪。两将均为军中勇将,武艺娴熟,枪法出众。两虎交锋,相交上百合,不分胜负,两军呐喊助威,彩声大起。只见两马相交之处,一团黑影,一团红影,枪影翻飞。时近中午,两军皆鸣金收兵,暂且罢战,约定午后再战。
    午后,太史慈吃饱喝足,抖擞精神,策马出阵挑战,夏侯渊出阵迎战。两将交锋相战,大战约有数百合,依然不分胜负。太史慈身负一招家传绝技,名为绝杀枪,逢危而用。太史慈追随金旋日久,向来未曾逢危,因此从未用过。今见夏侯渊勇猛无伦,寻思用绝技取胜。
    太史慈心中生出计较,等待夏侯渊一枪直刺过来,太史慈也不去招架,却行险招,拨马往旁边一让,让夏侯渊纵马过去,手中长枪却从后刺来。夏侯渊一招出尽,再无后手,为太史慈一枪刺于马下。等待夏侯霸统兵来救之时,已是万万不及。
    许子将见曹兵动容,指挥兵马杀上。曹军兵力不及,主将又刚刚新亡,大战未有几时,曹军大败,折兵万余,退回平原城内。夏侯渊死后,城中以夏侯霸为主将。夏侯霸虽然心急父仇,但是太史慈威武勇猛,所部军队精锐难敌,因此不再出城迎战,与贾充等人严密巡防,统兵坚守城池。
    太史慈见城中防守严密,与许子将商议对策。许子将道:“平原已是孤城一座,西路通道界桥,东路通道乐陵,皆为我军所占领。其军陷于重围,已无后退之路,故此困兽犹斗,不容忽视。我观平原之北,有一座小山,于山上可以尽观城中虚实,可以命令诸葛诞统领部下一万兵马屯扎于山上,我军攻城之时可以尽观城中虚实,然后用旗语指挥作战,率领重兵攻击城防空虚之处,平原城池必然不能保全。”
    太史慈闻言,即命诸葛诞率领所部一万兵马屯扎山上,观看城中防守薄弱处,用旗语指挥重兵攻打,城中士兵顿时感觉防守吃力,忙于奔波应付。
    贾充突见诸葛诞在山上用旗语指挥,猛然省起许子将之计,详细报告于夏侯霸。夏侯霸闻言大怒,心中愤恨诸葛诞所部,打探到诸葛诞所部只有一万兵马,率领三万兵马出城往夺小山。
    许子将闻听夏侯霸统领兵马出城,对太史慈道:“夏侯霸精兵出城,此城可以立破。可以命令诸葛诞让小山与彼军,分平原守军兵势,然后重兵隔断夏侯霸归城之路,山中缺水,我等只守不战,不消两日,其军必会不战自败。”
    太史慈随即传下军令,命令诸葛诞统领部下士兵绕路下山,派遣重兵围堵小山出路。夏侯霸夺得小山之后,方才知道山中缺水,命令军士掘井不得,方知中了许子将之计。
    夏侯霸跟随父亲出征,见识却也不凡,知道形势危急,率领部下突围,被太史慈重兵牢牢阻住。贾充在城中观看夏侯霸形势不妙,命令夏侯恩统领部下出城来救,又为太史慈分兵挡住。
    越两日,曹军士兵因为缺水,难以忍受,纷纷下山投降。夏侯霸见状,知道有全军覆灭之危,率领余兵奋力冲击。夏侯霸一马当先,所过处斩杀太史慈偏将六名,太史慈闻讯大怒,纵马上前接战。两将大战近二十合,夏侯霸气力不加,两马相交之时,被太史慈生擒。夏侯霸所部兵马走投无路,无奈尽都归降。
    夏侯霸遭生擒,所部三万兵马全军覆灭,平原城更是势力单薄,支撑未有几天,城池被攻破。贾充被诸葛诞生擒,因为陆逊爱其才华,与许子将两人费尽口舌,终于说服其归降。
    副将夏侯恩也是曹操本家,率领部下杀出一条血路,刚刚出城不久,被陈泰统兵追上。夏侯恩无奈下回身作战,与陈泰相战只有三合,被陈泰斩杀。
    平原守军主将一死两被俘,群龙无首,又无路可逃,因此尽数投降。夏侯霸因为父仇不共戴天,尽管陆逊、许子将百般劝降,只是宁死不屈,太史慈无奈,只好将其斩首,以全其忠孝。
    平原既下,乐陵、界桥防务立即变得轻松起来,平原原本就是一座孤城,因此攻克平原之后,陆逊所部再无战事,成为一支机动力量。金旋命令庞统在乐陵、界桥、平原三地置官驻守。命令陆逊所部奔赴宛城驻守,命令张飞、关平赶赴陈留与关羽合军一处,准备攻取官渡。又命令周瑜所部尽数撤去乐陵、北海守军,集中兵力攻打易京。
   
第一百一十五回 全面出击(八)


    周瑜所部兵马因为平原已下,北海、乐陵之地兵马顿时成为机动兵力,周瑜命令两地守军克日到齐,命令凌操统率兵马五万驻守南皮,率领其余兵将皆赴易京攻打曹军张辽所部
    易京城中守军兵力只有九万,周瑜大军兵力为十五万。两军兵数相差悬殊,曹军连战连败,夏侯渊所部全军覆灭消息传来,守军更是士气全无,军无战心。
    张辽见状,知道出城必定胜少负多,因此坚守易京,不敢出战。因为易京防御工事简陋,张辽派程昱赶赴北平郡城,整顿城防等事务,以为后路。
    周瑜攻城几日未下,探听北平防守空虚,命令赵云率领部下三万士兵前往攻打。探路曹军闻知赵云所部动向,慌忙报告给张辽,张辽闻讯大惊,因为北平不得不救,连忙分派兵马,命令王睿为主将、杨修为军师、夏侯玄为副将,率领六万兵马坚守易京,自与孔融引军三万往救北平。
    周瑜闻知张辽率领部下出城,命令蒋钦、邢道荣两将率领兵马五万,尾追于张辽部队之后,又派流星马通知赵云所部暂时停止行军,于路途之上选择险要之处,伏击张辽所部。
    张辽全盘指挥北平、襄平两郡军政事务,明白北平郡底细,北平守军皆赶赴易京,如令守城之兵为临时招募壮丁粗训而成,与金旋精兵相战,必然一触即溃。张辽担心北平有失,催促兵马匆忙赶路。
    赵云所部接到周瑜将令后,就地部署伏击任务。赵云此人文武双全,通晓兵法,选择伏击地点,掌握伏击时间,皆为其拿手好戏。
    张辽所部兵马与赵云所部兵力相若,然而赵云所部出其不意,骤起发难,张辽所部猝不及防,两军接战未久,张辽所部损折不少,军阵亦被击溃。
    张辽武艺、兵法并不亚于赵云,军阵溃散后,张辽撤退五里,聚集败兵,复与赵云所部争战。赵云勇冠三军,率领常胜之兵迎战张辽新败之卒,自然是有胜无败。
    张辽所部正在不支之时,蒋钦、邢道荣两将统领追军赶到,金旋两路兵马夹击,张辽所部抵挡不住。张辽见形势危急,统率兵马往斜里杀出,欲要退回易京。又见蒋钦、邢道荣所部兵力众多,引领兵马复往前方杀来。正所谓“一人拼命,万夫莫挡”,赵云所部竟然被张辽冲出一条血路,曹军狼狈逃往北平。
    易京分兵之后,防御能力更是显得单薄,杨修知道难与与周瑜大军持久相战,临近之郡代县、北平已经无兵可援,无奈之下,只好派人急赴晋阳,向司马懿求救。司马懿此时正遭诸葛亮引领大军围攻,自顾不暇,那有余兵来援?
    王睿因为周瑜统领兵马攻势猛烈,会集众将相商对策,王睿道:“如今周瑜大军攻势猛烈,易京城池不坚,我意欲弃守易京,赶往北平与张辽将军会合。北平城城坚墙高,于防守极为有利,未知诸位意下如何。”
    杨修足智多谋,夏侯玄也颇通谋略,杨修道:“易京城防简陋而弃守,张辽将军不放弃易京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易京是连接代县与北平的要路,倘若易京失守,两路大军便会各自为战,因此要我等坚守此地。如今弃城而去,恐怕与张将军初意不合。”
    王睿道:“周瑜所部兵多将广,如今我军倘若有失,定会城失人亡。我追随张将军多年,不敢稍存私念。以我等六万连败兵马抵挡周瑜精兵,为以卵击石也。我意欲保全我军实力,不然易京攻破之时,便是我等授首之时。我等死不足惜,但是张将军所部北平守军兵力不多,定然不是周瑜大军敌手,如此此路大军危在旦夕也。”
    杨修等闻言,也知道王睿所言有理,都不再多言,众将决定弃守易守,奔赴北平,与张辽合军。众人商定完毕,杨修书写此处情况,命令亲信分别报于司马懿、张辽,以便两路兵马及时掌握易京军情。
    赶赴北平送信之人,却被周瑜巡逻部队捉获,送到周瑜帅帐。周瑜好言抚慰此人,答应放其归去,探问城中虚实。此人为杨修亲信,知道事关重大,只说是城中逃兵,欲要逃往平原老家。周瑜因为此人言语闪烁,大起疑心,使亲兵搜查此人身上,一无所获。
    周瑜在旁冷眼观看,发现亲兵翻起其衣时,其人神色不动,翻动其帽时此人面有慌张之色,上前一把夺过此人帽子,仔细查看,见帽内衬面有些崭新针角,命令士兵仔细挑开,发现一封密函,用小字写在细布上,衬于帽内,倘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周瑜阅完密函,大喜过望,当即升帐点将。命令马岱率领五万兵马驻守大营,营寨中密插旌旗,迷惑杨修等人;命令赵云、邢道荣、蒋钦、程普等将各自引领兵马二万分头埋伏,自引两万兵马居中接应。
    入夜,杨修使人往周瑜营寨中探听动静,探子回报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杨修命令诸军收拾停当,打开南门,各军襟声息鼓,悄无声息的速速退往北平。
    南行只有二十里,突然听得一声号炮,四面火把齐亮,四面呐咕声起,赵云等将统兵突起,往曹军杀奔过来。杨修见状大惊失色,命令诸将趁敌军尚未合围,死力向前突击。
    赵云等将所部精兵如狼似虎,轻松拦住曹军去路,几路大军反而派遣精兵往里冲击,将易京曹军冲为几截,然后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曹军本来就不是周瑜所部对手,此时又是猝不及防,未有几时,便呈现败象。杨修得部下亲兵死战,侥幸杀出一条血路,不敢沿大路行走,几百名亲兵卫护其从小路逃脱。
    夏侯玄却没有杨修那般远气,其见势不妙,也欲冲出重围,不料为邢道荣窥见。邢道荣见夏侯玄装束,知道其为曹军首脑人物,弃了相战之将,径奔夏侯玄而去。夏侯玄文才尚可,武略却是不行,与邢道荣相战只有一合,被邢道荣一刀劈于马下。
    孔融趁乱率领部下突围,却正逢赵云统兵截下,孔融以前曾为一镇诸侯,自然能够审时度势,又为赵云威名慑服,见四周皆为赵云部下,不得已率领部下投降。
    金旋因为孔融为孔子后人长门,任命其为曲阜县县令,又选拔孔子后人若干,使其进入学校培训,培训完毕后到学院、郡学校任教。自此孔子后人担任学官者众。
   
第一百一十六回 全面出击(九)


    张飞在谯城闻知各路大军接连告捷,心痒不已,屡次请战,也要过一下斩将夺关之瘾羽因为谯城北临许昌,为战略重地,命令张飞安心驻守城池。
    陆逊奉金旋之命来到谯城,张飞大喜过望,让关平与陆逊大军交接防务,自己率领本部兵马等待不及,只与陆逊等人打了个招呼,催促所部兵马急急赶往陈留去了。
    关羽等候张飞、关平等军到齐,命令张飞为主将、徐庶为军师,关平、高顺为副将,起兵十五万攻打官渡,自与关索、廖化等将率领七万兵马驻守陈留。
    张飞领命,大喜过望,将重任托付与徐庶,自己率领所部兵马先行。张飞临行之前,徐庶与张飞一番长谈,让张飞率领本部兵马五万间小道急速行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官渡,又派高顺引领五万兵马随后接应,自与关平引领五万军殿后。
    张飞率领本部兵马急速行进,傍晚赶到官渡以南三十里处。张飞虽然性情急燥,但是粗中有细,颇知兵法,当下命令士兵就地休息,埋锅做饭,等待天黑行动。
    天黑后,张飞命令诸军不得点火,不得于路暄哗,趁着月色急速行军。张飞担心曹军有伏路小校,泄露奇袭消息,命令亲兵三千,先行一步,路上逢有精壮男子,一律拘扣。
    此时于禁统领曹洪、夏侯威、张燕、郭奕等将率领七万兵马驻守官渡,得知宛城张飞、关平所部兵马已经赶赴陈留,料知关羽所部聚集兵马必然会来攻打官渡,于禁命令诸将小心巡视,防备关羽大军前来攻打,又命令细作打探其大军动向。
    张飞大军于城外寻找到一处偏僻地段,城池防守松懈,命令精壮善于攀爬士兵悄然攀上城头。曹军诸将虽然已经布置防备,但是未曾想到关羽大军行军如此神速。张飞大军入城万余,城中守军方才发觉,然而此时为时已晚,入城大军已杀散守门兵士,打开大门放张飞大军进入城内。
    城中诸将闻得警号,慌忙整顿兵马抵御敌军,此时城中已经大乱,张飞大军已经占据城中要道,曹军诸将信息断绝,各自为战,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城中正在巷战之时,高顺所部兵马此时赶到官渡城外,见城内喊声震天,火头四起,料知张飞所部已经攻入城中,担心张飞性情暴燥,或有闪失,率领部下急忙入城支援。
    此时曹军诸将与张飞所部正在缠战,两军战斗甚为激烈,城中守军多于张飞所部,但是因为诸将部下不通信息,不知张飞所部入城兵马多少,正在慌乱之中,士气低迷,反而被张飞所部占得上风。
    张飞所部养精蓄锐,久未上得战阵,此时听闻友军接连获胜,争功心切,士气高涨。曹军逐渐抵挡不往,军阵溃不成形。高顺大军进入官渡城后,与张飞所部合兵,势力立时倍增,逐渐将曹军分割成几路,然后以优势兵力围歼城中守军。
    于禁为知兵老将,一见如此境状,知道大势不妙,命令亲兵想法通知各将率领部下退往许昌,自率二万部下往北城门杀出。于禁部下甚为精锐,北城门张飞所部士兵兵力较为薄弱,被于禁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城去。
    于禁所部出城之后,官渡城中曹军势力更加薄弱,曹洪、张燕、夏侯威、郭奕皆被困于城中不能杀出。张飞闻报于禁所部出城,城中曹军兵力不多,命令部下关闭四门,与高顺等部下逐一集中优势兵力,聚歼曹军各将所部,欲要全歼城中余军。
    曹军一见如此形势,知道有负无胜,投降者众多。曹洪、夏侯威率领部下厮杀半宿,手下士兵渐渐被击散,只余下万余兵马聚集于官渡城东北角,与张飞部下相持,张燕、郭奕则率领万余兵马在官渡城西北角,与高顺部下相持。
    曹洪所部伤亡惨重,然而其部下士兵跟随曹洪日久,又有铁盾防守,降者极少。张飞在旁督战,发现曹洪部下弓兵杀伤力极强,部兵伤于强弓之下人众,命令士兵扎许多草人穿上士兵衣甲,置于合适地点,引诱曹洪部下用强弓射击。未到天明,曹洪部下强弓兵箭矢用完,其部下战斗力锐减。张飞见天色渐亮,命令手下士兵暂时不去攻击,紧紧围困曹洪所部,不与其短兵相接,尽量减少部下士兵伤亡。
    天色大亮之后,高顺见张燕、郭奕所部兵马已无斗志,命令士兵立旗招降。郭奕率领兵马厮杀一夜,此时因为大势已去,环视手下士兵恐惧无奈的脸色,长叹一口气今西王势力不足以为金旋敌手,覆灭只是早晚之事,我家小虽然都在许昌,但是为了手下这许多士兵性命,也顾不了太多。”说完,率领本部兵马归降。
    郭奕投降后,张燕部兵只余五千多人,拒不投降,犹自拒一座院落激战。高顺见张燕没有投降之心,调来强驽兵攀上周边高处射击。张燕部兵多为长刃士兵,没有铁盾防守,伤亡者众多,曹军士兵顿时胆寒,投降者渐多。张燕因为身陷困境,突出重围已经无望,驱赶部兵投降,然后自杀身亡。
    徐庶此时率领后军赶到,粗略问道一下城中战况,派遣快马间道速报姜维大营,让姜维派遣兵将伏击于禁败军,又命令关平所部率领五万轻骑从后追击于禁败军。
    官渡城内此时大局已定,只余曹洪、夏侯威两将统领少数兵马在困兽犹斗,派人奔赴陈留告捷,又派高顺巡视各处街道,安抚居民,整治防务,接管城中库房。
    午时将临,曹洪部下因为被团团围困,士兵没有粮草,逐渐有出降者。曹洪见状,心知如此相持下去,不用多久所部兵马必会不战自溃,整顿兵马欲要突围,为张飞率领部下军击回。
    入夜后,曹洪、夏侯威见弹尽粮绝,突围无望,两将互视,皆露出悲壮神色,曹洪道:“我追随西王多年,不料今日兵败如斯,我绝不会贪生投降,我先走一步,你率领部下归降。”夏侯威凄然一笑军可以以身效忠,我又何惜一命。”两将对望一眼,哈哈大笑几声,自杀身亡。两将死后,其部下兵马皆降。
    姜维得徐庶急报,派遣兵将伏击于禁所部,与关平所部两军夹击,在葫芦坳集歼于禁败军。于禁所部被团团围困,于禁统兵突围,正逢关平所部。关平策马直取于禁,于禁武艺与关平相仿,然而此时如丧家之犬,两将大将二十余合,为关平一枪挑落马下。
    于禁死后,部下近两万兵马群龙无首,悉然投降。官渡守军七万兵马至此全军覆灭,金旋又得降兵六万余众。
   
第一百一十七回 全面出击(十)


    再说诸葛亮统兵与司马懿所部交战之事葛亮到达壶关后,即刻调兵遣将,命令朱恒率领七万兵马留守壶关,起兵二十二万攻打晋阳。大军几日内准备停当,浩浩荡荡杀往晋阳。
    晋阳司马懿所部兵将损折不多,城中守兵尚有十三万兵马。以前司马懿分军援救晋阳之时,却将邺城失陷,闻知诸葛亮亲自赶赴壶关,料知其近日必将统领大军前来攻击。
    司马懿对诸葛亮存有畏惧之心,苦思应对诸葛亮大军对策,突然想起许子将在河北统兵之时,所练驽兵威力奇强,在所部河北降兵中寻访驽兵,尽数知晓驽兵之秘,在晋阳训练驽兵一万,此时已有小成。
    诸葛亮率领大军来到晋阳城下,于城西十里仰马坡扎营,派遣兵将攻打晋阳城池。司马懿所部竭力抵挡,因为诸葛亮所部兵势强大,司马懿决定固守不战,率领部下坚守城池,新练驽兵屡建新功。
    诸葛亮见驽兵威力如此强大,司马懿又洞悉驽兵战法,所部伤亡较众,命令大军缓攻,潜思应对之策。此时庞统于长安集合能工巧匠,按照金旋所绘图纸,制成火枪二千,子弹五万发,在虎卫营中调集精兵两千,经过精心训练,已经能够上阵,金旋命令黄忠统率其军,派到诸葛亮部下协助作战。黄忠等人来到军营,诸葛亮让火枪手到操场上试验火枪威力,火枪威力极大,射程又极远,诸葛亮吓了一跳,不由钦佩金旋心思巧妙。
    诸葛亮因为有火枪兵相助,思出一破城之策。命令士兵在附近山中砍伐大木,制成楼车数十座,高于城墙十余米,在楼车前部覆以铁皮,阻挡城内强驽、火箭,前方楼台上开出小孔十余个,作为发射孔使用。
    次日诸葛亮命令大军陈兵城下,将楼车推到城下,距离城墙很近,命令火枪队士兵登上楼车,从小孔中发射击伤晋阳守兵。又调来二万长枪兵、二万强驽兵、二万朴刀兵在楼车下方列阵,护卫楼车,防备司马懿率领大军偷袭。下命火枪队员节约弹药,射击必然击伤敌兵,守兵若是露头则击毙。
    火枪队士兵操练已久,技艺娴熟,枪法精确。火枪队窥视城中守兵空隙,冷枪射击,命中率极为惊人。晋阳守兵被击中者非死即伤,守军见状,不由魂飞魄散,火速报于司马懿。司马懿闻言大惊,统领众将往城头观看,却被火枪队员伺机击伤右臂,众将急忙救起司马懿,扶下城头,回府医治。
    司马懿吃此大亏,方知火枪威力极为强大,但是不知其为何种兵器,又不知其使用原理,没有破解办法,命令城中铁匠,火速铸造铁盾若干,以防御火枪射击。
    司马懿又因楼车高于城墙,可以尽窥晋阳城内虚实,命令郝昭率领部下兵马出城,欲要毁去楼车。郝昭领命,点齐将士,出城来摧毁楼车。诸葛亮早有万全准备,围护楼车部队皆为精锐士兵,强驽兵远击,朴刀兵防守,长枪兵近战,上面又有火枪手配合作战,因此一经接战,郝昭所部损失惨重,为诸葛亮部下精兵击退,损折兵马三千余人,司马懿此时带伤在城头观战,见形势不利,鸣金收兵,命令郝昭所部退回城内。
    如此连续几天,城中守兵为火枪队击伤伤者,不计其数,晋阳守城士兵均心惊胆颤。此时铁盾已经铸造完毕,司马懿命领守城士兵手持铁盾防卫,铁盾虽然能够防御火枪射击,但是笨重异常,士兵有嫌麻烦者,稍微松懈,即为火枪手所伤,因此晋阳守城兵将苦不堪言。
    诸葛亮凭借火枪手威力,几日来战状顺利,晋阳守军却是欲战欲是胆寒,守军士气渐失。司马懿见形势不妙,但是周边郡县,除代县之外,皆为金旋兵马攻占,欲要退往代县,又恐诸葛亮趁势追击,代县孤城一座,防守更加不利,无奈只得硬着头皮死撑,心里对于防守晋阳的信心已失。
    主将心态况且如此沮丧,部下自然更是战心全失,晋阳守城士兵夜间逃亡者日众。司马懿惶恐无计,召集部将商议对策,司马昭道:“我军兵力不及诸葛亮所部,其又有先进武器相助,其军精锐,况且悍不畏死。我等与其屡战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