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圣记-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我派人送你。”杨之舟说。

皇帝的身体不太好,杨之舟盼着他死,所以不想让陈璟插手,只想让陈璟赶紧走。

“武宁侯的案子,您再留意留意。”陈璟对杨之舟说。

他很慎重。

杨之舟颇为好奇,却也不多问,点点头。

陈璟回家,把杨之舟的意思,告诉了姜重檐:“我跟你保证,再过两三年,武宁侯府的案子,若是真的有冤情,一定会翻案的!”

他说得很肯定,姜重檐心念百转。

姜重檐隐约明白什么,却什么也不肯多说,点点头答应了。

“我初八离京。”陈璟又告诉姜重檐。“你还是带着姜妩回家去,我这宅子要还给杨国老。。。。。。”

“知道了。”姜重檐答应着。

陈璟拍了拍他的肩膀。

家里。惜文都准备妥当了,该收拾的都收拾好了。一切井井有条,丝毫不用陈璟担心。陈璟还有一披镖师,杨之舟又拨了两个武艺高强的护院,姜重檐更是自告奋勇要送陈璟出山东地界。

要走了,陈璟抓紧时间辞别。

他先去了齐王府。

齐王府的老王妃把陈璟叫到了内院,叮嘱他路上小心,然后叫人给陈璟准备了一车土仪,让他带回江南去。

陈璟道谢。

然后,他又去了邕宁伯府和郑王府。

每家都有送他东西。

陈璟自己。原本有三马车行礼,加上京里朋友赠送的土仪,又多出来两车。

旁人相赠的,又不能丢下,只得带着。

初七夜里,嘉和郡主偷偷从后门溜到陈璟家里,到内院和陈璟说话。

惜文也在屋子里。

“一路上自己小心。”嘉和郡主反复叮嘱陈璟,“遇事别逞强,什么都比不上性命要紧!”

“嗯。”陈璟应下。

嘉和郡主转眸。盈盈眸光落在惜文脸上,露出一抹亲切的笑容:“你要照顾好老爷,冷了记得给老爷添衣,别偷懒。”

惜文听了这些。很是激动兴奋。

听嘉和郡主这口气,这是把惜文当了自家的妾室,叫惜文高兴万分。

太太都是这样吩咐妾室的。

惜文最需要认可。

嘉和郡主还没有嫁过来。就认可了她,让惜文格外激动。

“是。郡主放心,妾定然不敢偷懒。”惜文行礼。答应道。

“你是个懂事的。”嘉和郡主常往陈璟这边来,她见过惜文多次。

郡主很喜欢惜文的模样,长得柔婉娇媚,却没有半分风尘气,恭恭敬敬的,不是那种妖娆会挑事的性格,像个过日子的。

嘉和很欣慰陈璟身边有个知冷知热、又不狐媚的女人,当即褪了自己腕上的金镯子,赏了惜文。

惜文似宝贝一样捧着。

郡主认同惜文,那么将来她嫁过去,就不会赶惜文走。惜文捧着这金镯子,似捧着命根一样,高兴极了。

“谢郡主!”惜文跟嘉和郡主磕头。

“好孩子,起身吧。”嘉和郡主亲自扶起了惜文,温婉对她说。

这头一磕,嘉和郡主也受了,就等于提前认下了这个妾。

而后,惜文退出去,嘉和郡主又跟陈璟说了半晌的话。

陈璟还搂住她,亲吻了她。

两人耳病厮磨说了半晌的话,嘉和郡主又从后门离开。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八,天气晴朗。碧穹万里无云,似一块纯净的蓝玉,悬挂在天际。

还是很冷,但是干冷干冷的,并不那么难捱。

陈璟带着惜文,和他的行李,出了京师。

杨之舟的长子、齐王和邕宁伯世子,都到城门口送陈璟。

姜重檐更是带着他的朋友,送了陈璟半个月,一直将陈璟送到了山东境内才回城。

“央及,这次真的不晕车。”坐在马车上,虽然颠簸得人昏昏沉沉,惜文却没有呕吐的感觉,非常舒服。

她想起自己跑步那半年,不免高兴,很感激陈璟。

“你还说我胡扯。”陈璟道。

惜文就依偎到了他怀里。

转眼就到了二月,运河也很好走了,陈璟和惜文改乘船。

船比马车舒服多了。

一路南下,渐渐不见了萧索,春意越发浓郁了,碧树繁华,彩蝶纷飞在烟柳杨花间,画舫旖旎而过,江南的春天,色泽繁盛,热闹喧嚣。

陈璟和惜文终于在三月底到了望县。

家人里全部到码头迎接他们。

“你好像长高了!”陈璟看着侄儿,不免感叹。才一年不见,侄儿个子猛窜,已经快到了陈璟的鼻梁处。

侄女则没怎么变。

大嫂和清筠更没有变化。

李八郎和王檀也来了。

“长高了这么多!”侄儿陈文恭比划给陈璟看,笑道。

陈璟摸了摸他的脑袋。

晚上,李氏准备了饭菜替陈璟接风洗尘。

清筠和李氏也给惜文安排了院子。就在后院隔壁修建了一处小庭院,给惜文的。

“望县真好!”陈璟一回来。忍不住感叹说。

望县的宅子宽敞,街道也宽敞干净。空气清新滋润。陈璟好似远游的游子,非常欣慰舒了口气,终于回到了故土。

晚膳之后,孩子们出去玩,清筠也带着惜文下去安顿。

陈璟、李八郎、王檀和李氏坐下来,说起闲话。

“你真的定亲了?”李氏满面喜色问陈璟。

陈璟定亲之后,就给家里写了封信。前不久,信才到家里,李氏等人觉得不可思议。

“嗯。”陈璟就把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虽然花了三十万两。李八郎和王檀都觉得值得。以后是王府的女婿,这身份地位就不同了。

李氏更是高兴极了。

“郡主以后到望县来吗?”李氏问。

陈璟点点头:“她要来的。”

“那得把这院子重新修葺。”李氏道。

“暂时不急,还有两年呢。”陈璟笑道。

陈璟这次回来,以为肯定有了陈璋的消息。他寄信回家之后,家里就没有再给他写信,说陈璋的事。

他们聊天半天,把家里、玉和堂等内外的事,都说了一遍,陈璟终于问起了陈璋

“找到大哥了吗?”陈璟看了眼李氏。

李氏眼帘微垂。半晌才说了句:“没找到。”

话题戛然而止。

李氏打了个哈欠。

陈璟见她不想谈,而且夜真的深了,就起身离开了。

他晚夕和清筠住。

“我大哥真的没找到?”陈璟问清筠。

清筠一边帮陈璟洗脚,坐在他脚步的小锦杌上。慢慢跟陈璟解释:“找到了,可是大老爷不认识我们了。”

“然后呢?”陈璟问。

“大老爷娶了个媳妇,已经生了个儿子。大老爷带着媳妇回到望县看了看。他媳妇也说愿意做妾,留在家里。

是太太说。老爷愿意留下来,她能接纳老爷的新媳妇和孩子;若是老爷不愿意留下来。我们以后绝不打搅他。

大老爷听太太的意思,是不想让他留在家里,他就有点不好意思。

而少爷和姑娘都不太认识他,都躲着他,少爷甚至说要把大老爷赶出去。

大老爷知道了,就说他真的不记得以前的事了,看着太太和孩子们,没有半点亲切。家里很好,太太和孩子们不愁吃喝,不需要他,他想回去,他还过他的日子,太太还过太太的日子,就当没找到他。

太太同意了,少爷和姑娘也高兴。大家都很陌生,勉强留下来也过不好。太太说,只当大老爷还没有找到,以后继续等他。”

陈璟顿了顿。

清筠抬眸,偷偷看了看他的脸色。

陈璟也是松了口气。

“这样最好了。”陈璟说。陈璋回来,或者死了,对李氏和孩子们而言,都事不关己,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不管是感情上还是经济上,都不依靠陈璋。

陈璋回来了,反而打破家里的和睦。

他不愿意回来,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东家,您。。。。。。您不会怪太太吧?”清筠胆怯问陈璟,生怕陈璟生气。

“我以前的事,忘记得差不多了。有记忆以来,我的记忆里,家里人就是大嫂、文恭、文蓉和你。大嫂不管怎么做,我都不会生气。”陈璟说。

清筠长长松了口气。

隔几天,李氏也专门找陈璟谈了,希望陈璟别怪她没有留下陈璋。

陈璟再次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已经不记得他哥哥了,李氏才是他的家人,他的长嫂,更像是他母亲。

李氏感动得热泪盈眶。

陈璟回到望县之后,拜访了老朋友,送了从京里带过来的土仪。

“我、沈长玉的弟弟、还有你的族兄陈末人、你的朋友黄兰卿,都过了县试和府试,等着六月过院试了。”李八郎告诉陈璟,“文恭过了县试,没有过府试,他再来年再考。”

陈璟惊喜交加。

陈末人他们全部回了望县,参加考试。

“这么多人过了?”陈璟道。

“今年取士增加了三倍呢。”李八郎笑道。

朝廷科举取士的人,比前一次增加了三倍多,所以县试、府试变得容易了。

“真是好事!”陈璟感叹。

李八郎也很欣慰。

到了六月,陈璟开始筹备制药厂,李八郎下场参加院试。

这次院试,又有些人落榜了。

不过,陈璟身边喜讯极佳:李八郎他们全部考中了。

李八郎、沈长玉的兄弟、陈七、黄兰卿等四个人,都过了府试,虽然陈七和黄兰卿的成绩平平,险险过关。

陈璟亲自登门,去看望陈末人。

陈末人现在沉稳很多。

“如今算是秀才啦。”陈璟拍了拍陈七的肩膀,“了不得!”

“可不是!”陈七高高把脚搭在书案上,“快巴结我,等老子考中了举人,你娘的想攀交我都没资格呢!”

“是是是,老爷快提携小人几分。”陈璟从善如流。

陈七哈哈大笑。

第二天,陈七也搬到了陈璟家里,说跟李八郎作伴,顺便让王檀再指点他。

陈璟没反对。

旌忠巷那边巴结陈七还来不及,更不敢反对。

陈璟仍在药铺里忙碌,已经准备开好了开成药厂。白天忙碌,晚上回家,和陈七插科打诨,日子也过得很快。

转眼就到了八月的秋闱。

李八郎和陈七、黄兰卿、沈长玉的弟弟沈长青都去参加乡试了,陈璟专门抽出三天的功夫去陪他们。

放榜的时候,结果叫人很意外。

不仅仅是陈璟意外,整个十里八乡都特别意外。

第307章制药厂

第307章制药厂

这次乡试的结果,叫人很意外,因为陈瑜陈末人考中了解元。

陈璟是吓了一跳。

陈末人求学晚,院试也是险伶伶的过关,突然考中了整个两浙路乡试第一名,任谁都惊讶。

“陈瑜陈末人,没听说过啊。。。。。。明州的才子,除了沈长玉,还有陈末人?”

“我也是第一回听闻。不成想,明州竟然藏龙卧虎。”

最受惊吓的,竟然是陈七自己。

“他娘的,这次的考官眼睛是瞎了吗?”陈七不敢在外人跟前犯浑,到了陈璟面前,就没遮没掩的,满嘴混账话。

“放什么屁呢!”陈璟骂他,“各花入各眼,你的文章自然有你的长处,正好投了考官的喜好。这是极好的事啊,你已经成名了,比沈长玉还有名!”

陈七却哭丧着脸:“可算了吧,我这点本事,我还能不知道吗?等着明年春闱,落榜了,还不是一样丢人现眼?不,是更丢人现眼!”

现在众人都在捧陈七,连县令都请他喝酒。

明州的知府更是派人送陈七送了几个状元及第的银锞子,一共八十两。知府大人钱给得多,面子更给的多,所有人都敬重陈七,陈七骨头缝里都不舒服。

陈七从小就混世,人嫌狗厌的,突然成了众人吹捧的对方,他真受不了!

“没出息!”陈璟使劲在他后背拍了两巴掌,疼的陈七龇牙咧嘴的,“行了啊。拿出解元的气势来!大大方方的,像个老爷们!”

饶是如此。陈七还是躲着不见人。

旌忠巷则热闹极了。

特别是陈七的父亲,眼睛都要笑弯了。一连摆了半个月的流水席,请了望县的父老乡亲都去吃酒。

陈七的二哥嫉妒得眼睛通红,不过陈二聪明,已经明白斗不过陈七,唯有巴结他。

可惜陈七已经不买账了,不理睬陈二。

望县出了个解元,还是陈七,平日里比很多人都差,望县的读书人觉得光荣之余。也特别自信。

“陈末人都能考中解元,乡试也没那么难嘛。。。。。”他们私下里都这么说。

陈七听不到,也不在,他躲了起来。

不过,春闱在即,他躲起来读书,这是他的谦虚,旁人不敢非议他,反而要夸他一句。

“黄兰卿如何了?”陈七也会问。

这次乡试。望县参加的学子有十五人,只有三个人中举,落榜了大半,黄兰卿和沈长玉的弟弟沈长青都落榜了。

李八郎则是榜上有名。可惜名次不靠前,不被看好。不过,他不算望县的。而是姚江的举人。这次姚江县更惨,只有李八郎一个举人。

李八郎虽然名次不靠前。在姚江县却也出名了。

“兰卿他下次再考。”陈璟道,“他已经中了个秀才。不错了。”

陈七颔首。

望县的举人,正在商议结伴上京,参加明天二月份的春闱。

陈七不跟另外两个人一起去。

沈长玉来到了陈璟家里,和李八郎、陈七商量上京之事,他们三个人同行。

“九月十八动身,如何?”沈长玉问李八郎和陈七,“腊月到京里,熟悉熟悉环境,适应下气候,再温习一个月,好上考场。假如匆匆忙忙的,我怕耽误了临场发挥。”

“好,九月十八动身吧。”李八郎说。

陈七无异议。

从前陈七读书,还是陈璟支援他学费。因为陈璟给了药铺的股,所以这次陈七上京,陈璟仍是给了他一千两的银子。

陈七没有推辞,收下了。

假如真的考中了进士,到时候拜恩师、续同窗,全部都要花钱。

没钱可什么都讨不到。

要是没考中进士,陈七就不打算回望县了,太丢脸。留在京里生活,也需要钱,陈七就没有跟陈璟客气。

“八哥,你们到了京里,先去拜见杨国老,他会安排你住下。倘或真的不方便,也可以去找姜重檐,他在京里买了宅子。”陈璟告诉李八郎。

李八郎颔首:“好,我记下了。”

他们九月十八动身,陈璟和李氏去送李八郎,也送陈七。

旌忠巷那边声势浩大,来了十几位叔伯兄弟,纷纷来送陈七。

“奶奶的,送葬吗?”陈七低骂。

陈璟暗地里踢了他一脚。

陈七这次上进,县令赏了他银子,他姑父贺家更是送了他三千两,陈璟再给了一千两,陈七所谓揣着巨款动身。

沈长玉那边,同样是很多人送行。

李八郎就显得冷清些,除了陈璟和李氏,就蔡书闲和李大郎来了。

等他们走后,陈璟给京里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杨之舟,一封给郑王府的五太尉,让小舅子照顾陈七和李八郎。

“给郡主写信吗?”惜文悄声问陈璟。

陈璟笑了笑,道:“不是,郡主的信前几天写过了。。。。。。”

陈璟回到望县已经半年多了,他差不多每个月就会受到一封嘉和郡主的信。

除了信,还有衣裳、鞋子、袜子等。嘉和郡主把陈璟四季的衣裳,都亲手做好,一同寄到了陈璟手里。

陈璟就不再穿买的衣裳,只穿嘉和郡主做的。

“药行最近忙吗?”惜文又柔声问陈璟。

陈璟的成药制造厂,已经开起来了。前期投入巨大,陈璟亲自管。

他的成药厂,照后世流水线的生产方法,每个人做一样,哪怕是把药方放在那些学徒身边,他们也不明白。

这有点惊世骇俗,但是陈璟对此很有信心。

“忙。”陈璟道。“刚刚起步,总要忙一段时间。”

惜文顿了顿。

惜文虽然住在陈家。却也会抽空和婉娘见见面。惜文听婉娘说,陈璟开成药厂。坊间流言蜚语特别多。

这件事还传到了杭州,宗德堂秦家的人都笑死了。

“陈央及那厮,去年赚了点些,就不知道安分,非要败光不可!什么制药厂,简直荒唐滑稽!”

“可不是嘛,他要么会泄露秘方,他的药变得毫无意义;要么制造出来的成药不伦不类。他着实想不到,陈央及会这么蠢。”

这些话。到处有人说。

李氏和清筠也听说了。

但是,她们并不劝陈璟,大概是觉得陈璟的钱,怎么花都是他自己的,败了就算了,反正以前也穷,穷日子过惯的。

陈璟这一忙,就是整个下半年。

他的成药,开始往那二十多家和玉和堂签了合约的药铺放。

“陈东家。我听人说,您的成药不是您亲手制作,而是交给一些根本没有写过医的下人制作的。这药有用没用啊?”那些药铺也开始不放心。

“这药比从前便宜了三成啊。。。。。”陈璟说。

因为便宜了,那些药铺自己没有成药。也只得卖了。

不成想,那些成药的药效,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因为成本降低了。药铺大有赚头,渐渐越传越盛。

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陈璟合作的药铺,已经由最初的二十家。发展到了五十家,还有不停增长的趋势。

“这怎么可能?”江南那些制造成药的药铺慌了,“陈央及那个什么制药厂,不仅仅成本比咱们少,价格比咱们便宜,种类还多,他这是要逼死我们吗?!”

“就是,陈央及这样做,不合规矩。不给他点厉害瞧瞧,咱们以后怎么吃饭?”

于是,有人暗地里谋划对付陈璟。

陈璟当然也知道。

他的心思却不在这些上面。

最近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留意京里春闱放榜的情况。

到了三月初五,终于传回来消息。

陈瑜陈末人考中了探花!

李八郎平平,也中了进士,乙榜第三十名,不上不下的。

沈长玉可能是时运不济,居然落榜了。

一时间,两浙路第一才子的名头,就毫无悬念落到了陈七身上。

“没想到,真没想到!”李氏都惊呆了,“就末人那样,居然能中探花!旌忠巷这是祖坟冒青烟啊!”

旁人中了探花,李氏都觉得服气,唯有陈末人。。。。。。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啊!”清筠也感叹。

她们俩对陈七还是没什么好印象。

陈璟笑了。

不过,清筠说陈七运气好,陈璟也深以为然。在这个年代的科考,带着很多的运气,所以后世有句俗话说科举成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这话不假。若说学问,沈长玉是远远胜过李八郎的,更别说陈七了。结果李八郎和陈七都中了进士,沈长玉反而落榜了,也是造化弄人。

惜文在一旁,沉默淡笑,端茶递水。

可能是碍于身份,惜文每次在李氏面前,都特别忐忑,生怕李氏不喜欢她,将她赶走,所以她很殷勤。

李八郎和陈七都考上了,陈璟就没什么牵挂了,带着惜文和清筠回了后院。

第二天,陈璟照例准备去他的作坊,看看成药厂,却收到了一封信,是京里寄过来的。

陈璟还以为是嘉和郡主寄给他的,拿过来都没有立马看,而是随意放下。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才打开信。

信封上的字迹,非常陌生。不是嘉和郡主,也不是杨之舟的字迹。

陈璟狐疑,打开了信。

一共两页信纸,展开一瞧,陈璟先是感叹一笔好字,每个字的线条凝练,自然疏阔,朴茂沉雄,像个心怀大志的男人写的。

陈璟猜不出是谁,只得耐心看信。

看了几行,越看越看不对劲,陈璟立马翻开最后一页,看到了落款,他微微愣了下。

第308章大结局

第308章大结局

陈璟收到一封莫名奇妙的书信,信里请他立刻上京,说有贵人患了重病,刻不容缓。

翻到最后一页,陈璟看到缀了个“沈”字,顿时就明白:这是沈十娘写给他的。

陈璟怔愣片刻。

他再仔细看沈十娘的字,只感觉其笔锋凝重瑰丽,颇有大展宏图的心气,不免感叹她的字真好看,别说女子,就是男人也比不了。

将信看完了,陈璟烧了。

倒也不是放着怕什么,总归信的内容牵涉皇家,陈璟又不会上京,所以烧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去年一整年,陈璟收到三次京里太医的邀请,请他上京,陈璟没有回复,当没有收到。

今年,他却收到了沈十娘的信。

而皇帝却从来没有公开召陈璟上京。

这一年,陈璟过得并不轻松。

他的制药厂闹到了大名堂,渐渐占领了两浙路五六成的成药份额,价格低、药效好,很快就打出了名声,慢慢和宗德堂并驾齐驱。

宗德堂受不了,想方设法和陈璟斗。

药行的争斗,无非就是那些法子:秘方、假药、诬陷药死人,陈璟都经历过。

他一一和宗德堂熬。

当然,过程并不轻松,所以他这一年沉沉浮浮,辛苦了一整年,到了年底的时候,终于占领了两浙路成药的八成,几乎把宗德堂排挤得无还手之力。

“不足两年,能有这样的成果。算是我的制药厂有了圆满的结果。”陈璟想。

到了腊月,陈璟开始准备上京。

他明年五月就要娶嘉和郡主。他需要亲自上京去亲迎,把嘉和郡主娶到家里来。

年底。清筠和陈璟对账。

“东家,去年亏本的钱,今年全部赚了回来。”清筠笑嘻嘻对陈璟说。

去年开始办成药厂,陈璟的投入是巨大的,那些投入连宗德堂都投不起。要不是当初的安宫牛黄丸大火,让陈璟赚得盆满钵满,他也没资本和宗德堂斗。

然后,去年就没怎么赚钱,几乎是亏本。

今年虽然糟心事不少。可是合作的药铺涨到了一百八十家,陈璟就开始赚钱了。

赚了一整年的钱,把本钱悉数收回,另外额外赚了五十万两。

他终于成了江南数得上名字的富商,比贺家更有钱。

“这很好。”陈璟道。

自从陈璋的事有了着落,陈璟和清筠的关系就变了些,这小丫头依旧做账房,却不在家里讨好陈璟了,她几乎一有空。就和木兰、李氏在一起,不陪陈璟睡。

陈璟回到内院,只有惜文陪着他。

清筠更像是他的员工,而不是他的小妾。

陈璟对这一变化。一开始没发现,因为他不太在意;后来突然明白了,就已经习惯了。

“清筠。木兰还在作坊里,她以后怎么办。可有明说?”陈璟问清筠。

木兰和魏上幸一样,都是陈璟的学徒。他们俩在制药厂做了个监工。魏上幸还小。木兰却到了出嫁的年纪,陈璟也要关心一二。

清筠顿了下,说:“木兰说,她想跟着我和太太。她的婚事,太太会安排的。。。。。。”

陈璟就不管了。

过了年,陈璟忙碌好了,二月初一出发上京。

这次一路顺风顺水,陈璟在四月二十就到了京城。

李八郎和陈七都分别在六部任职。

和其他寒门京官一样,他们都过得比较紧巴,住的宅子也窄小。

李八郎还好一点,他妻子蔡书闲有钱,稍微过得轻松些。不过,男人花妻子陪嫁,也是挺没面子的事。

陈璟上京,顺便一人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

“我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你们初入官场,处处需要用钱。等以后你们宽松了些,再还给我不迟啊!”陈璟道。

李八郎接了,比如花妻子的陪嫁,还不如花兄弟的钱,更心安理得。

李八郎和陈璟情同亲兄弟,也就不跟他客气了。

陈七想了想,也接下来。

兄弟三人喝了一夜的酒,主要是他们两个喝,陈璟在一旁听着,他只顾吃菜。

蔡书闲也到了京里,而且怀孕了,挺着五个月的大肚子。

“我给你寄的信,你没有收到吗?”蔡书闲私下里,拉过陈璟问。

当初沈十娘写给陈璟的信,是托蔡书闲带出来,再由蔡书闲寄给陈璟的。

“没有啊,什么信?”陈璟一脸茫然。

蔡书闲对这件事,原本就觉得不妥,听到陈璟如此回答,蔡书闲只当信真的丢了,连忙道:“没事,没事,你没有收到也好。。。。。。”

沈十娘让蔡书闲寄信,蔡书闲不敢不寄,毕竟李八郎官位不稳,蔡书闲怕沈十娘不高兴,迁怒李八郎,连累李八郎的仕途。

但是寄了出去之后,蔡书闲又内疚,觉得对不起陈璟。

沈十娘自绝于陈璟,现在又求他办事,岂不是揭开他的伤疤?蔡书闲觉得沈十娘不厚道。

“你给我寄信,可是有什么事吗?”陈璟明知故问。

蔡书闲就实话对陈璟说了:“官家身体不好,宫里的妃子们,都拼命找名医,想治好官家邀功。婕妤她。。。。。。算了,你快进去喝酒吧,以后再说。”

沈十娘没有身孕,等皇帝一死,她就会和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子一样,要么去寺庙、要么去守皇陵,这辈子就完了。

她想挣扎一回,想让陈璟去治好皇帝。

陈璟听了,心里没有半点波澜。沈十娘的模样,他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毕竟只见过她两次,虽然有过悸动。却也是短暂而轻微的。

他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皇帝去世之后。沈十娘去了寺庙。但是,她熬不住光阴,投缳自尽了。

陈璟听闻了,心里竟没有半点惋惜。那个时候,他已经和嘉和郡主相恋了,往事对他而言,比风还要轻。

陈璟上京的第二天,去拜见了齐王和杨之舟。

到了五月初八,他和嘉和郡主完成了大婚。郑王把陈璟聘礼的银子花了十万两。已经拿不出钱来陪嫁,问陈璟再要二十万了,才勉强凑出四十万两。

陈璟等于拿出五十万两作为聘礼,拿回来四十万两的陪嫁。

这中间,他只花了十万两。

他很痛快的答应了。

郑王大喜。

故而,陈璟的婚事办得热闹、顺利,皆大欢喜。郑王找到了一个“**金库”,对这个“金库”格外热情,指望以后从陈璟身上搜刮更多。

陈璟闷声不响。不说什么。

但是,成亲之后,他带着嘉和郡主回望县,郑王府再派人要钱。陈璟装作不知道。

有年郑王世子去江南,公然去讨钱,陈璟和嘉和两个使劲哭穷。

“你们拿了御药供奉。江南遍地都是你们的药铺,你们会没钱吗?”郑王世子怒极攻心。觉得陈璟不复求亲时候的忠厚老实,变得奸猾狡诈。想要他的钱,比登天还难!

郑王也气得骂陈璟。

不过,陈璟不在乎。他和嘉和郡主成亲的一年后,皇帝就去世了,才三岁的小太子登基,杨之舟彻底把持朝政了。

杨之舟每年都托两浙路的官员给陈璟送礼,整个两浙路的人都知道陈璟惹不起。

所以,郑王再怎么折腾,也闹不起风浪来,导致郑王非常懊恼,当初不该把陈璟拿出来的钱作为陪嫁送给陈璟。

嘉和郡主一直觉得,陈璟还是亏了,花了十万两娶了媳妇。

“是娶个郡主。”陈璟笑道。

这是后话了。

陈璟和嘉和郡主成亲之后,回了望县。当他得知皇帝去世了,三岁的小太子登基,陈璟立马给杨之舟写了封信,把姜重檐和姜妩的情况,告诉杨之舟,求杨之舟为武宁侯伸冤。

武宁侯的案子,拿出来重新审理。

王檀老师还在陈家,教陈璟的侄儿陈文恭读书,听闻重审武宁侯的案子,王檀想上京去。

“老师,您当年不是齐王府的坐席吗,怎么关心武宁侯的案子?”陈璟问王檀。

王檀的东家是老齐王,而陈璟认识的是齐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