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西凉-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这才精神一振,连连点头道:“文远分析的极有道理。”

臧霸也点头附议,“末将也是这么认为的。”

郝萌、侯成、魏续等将则目露妒色。冷幽幽的掠了张辽一眼。

张辽疾声道:“请主公速速召集大军,予马腾以迎头痛击,好叫马腾见识一下我并州军的兵锋,令其不再敢小觑主公。”

吕布昂然道:“既如此,众将听听!”

“末将在!”

……

平狄将军府,议事厅。

成英快步上堂,向罗征拱手道:“见过主公。”

罗征肃手道:“公英免礼,陇县方面有何动静,马腾可曾出兵?”

成英奋然道:“据细作传回的消息。马腾大军正在往陇县集结,十有**是要兴兵报复吕布了。不过,马腾却派麾下头号大将庞德抽调白草、黑虎、罕羌等,家小不在阿阳的诸部羌兵北上狄道。共计也有八千大军,明显是在防备我军!”

罗征又问,“吕布呢。有什么动静?”

成英答道:“吕布的并州军也正在向乌氏集结。”

“好,太好了!”

罗征奋然击节道:“看样子马腾是真的准备把数万羌兵的仇恨发现在吕布身上了。若本将军猜得不错,吕布那厮现在肯定在骂娘。要与本将军不死不休,哈哈哈!”

王方忙道:“主公,我军何时出兵攻打狄道?”

罗征摆手道:“不急,时机尚未成熟。”

王方抓抓头,不解道:“却是为何?”

荀彧看了看罗征,解释道:“王方将军不必心急,眼下马腾尚未出兵安定,一旦我军出兵过早,马腾就会将麾下数万羌兵的仇恨转嫁到我军头上,进而拼死反扑我军,甚至有可能与吕布联手进犯金城,智者所不取也!只有等马腾和吕布拼个两败俱伤,麾下军士伤亡过重,仇恨再也无法化解时,我军才可坐收渔利,出兵狄道。”

王方恍然道:“末将明白了。”

贾诩道:“马腾兵力与将军相当,不过三万余。除了镇守狄道的八千大军,陇县、武都至少也得数千兵马镇守,依在下估计,马腾最多也只能调集两万大军报复吕布,兵力和吕布也在伯仲之间,短期之内,怕是难以分出胜负。”

罗征连连点头道:“文和分析的极是,马腾和吕布打的越惨越好,这样等两人火拼的只剩下半口气时,本将军就可以不废吹灰之力,收拾残局了。”

荀彧抚须朗声道:“若是吕布挡不住马腾大军复仇,主公亦可暗中出手,替吕布分担一些压力,届时两军将士伤亡惨重,皆杀红了眼,只要一方不败亡,马腾和吕布就算想罢兵言合也不可能了,只有继续火拼下去。”

李蒙问道:“若马腾挡不住吕布呢?”

罗征断然道:“那没说的,吕布能退兵,马腾却不能退。若马腾真挡不住吕布,本将军自然要亲提大军北上武威,兵逼安定,给吕布再送一份大礼!”

“哈哈哈!”

堂下众将全都轰笑起来,个个目露振奋。

这次的嫁祸毒计,不再把马腾逼上绝路,更是把吕布连坑惨了。

马腾固然不得不兴兵复仇,吕布却要遭这无妄之灾,真可谓祸从天降了。

就算想避,也避不过,除非放弃安定、北地二郡率众远遁。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吕布好不容易才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又如何能轻易舍弃。(未完待续。。)

第202章人尽其才

初平三年,正月。

凉州局势突变,北地太守吕布突袭击破阿阳,尽屠阿阳满城老幼。

马腾麾下数万羌兵群情激愤,几欲暴动,不得不出兵报复。

正月的最后一天,当农夫们正在忙着春耕时。

马腾亲率两万大军出陇县,经略阳、成纪,从阿阳越过开头山,直击乌氏。

吕布也不甘示弱,亲率一万五千大军于乌氏迎击马腾。

而这个时候,洛阳同样是风云变幻。

献帝已经下诏,将在二月初一筑封禅台禅位董卓,如今的洛阳,可以说是吸引了天下所有的目光,根本就没有人去关注吕布和马腾之间的恩恩怨怨。

天下大事,莫过于朝代更迭,皇位更替。

至于两个偏完诸侯之间的纷争,又如何及得上此等大事。

允吾,平狄将军府。

罗征正与麾下正文若商议出兵之事,互有小吏疾步奔了进来。

“主公!”

小吏拱手道:“蔡邕大人的马车已到了五里外!”

罗征刹时眉头一蹙,极为不悦。

侍中蔡邕被贬,朝廷的邸报早就送到了平狄将军府。

只是,蔡邕虽然是世当大儒,但对于自己来说却只能敬而远之。

虫子对鸟儿来说是美食,但对于百姓来说,却是害虫。

或许这个比喻有些不太恰当,但实情就是如此。

蔡邕当世家,在士林中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这种名声和影响力有时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可问题是。自己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多半也不受蔡邕待见。这老先生跑到自己治下来,除了给自己添堵,而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

若是稍有慢待,还不知会招来多少士人的声讨。

罗征虽然不怎么在乎名声,但也不想被人添堵。

荀彧看了看罗征脸色,道:“主公,蔡侍中乃当世大儒,德望高隆,门生遍地。在下当年游学各地时,也曾在其门下听过几课,委实怠慢不得。”

罗征更是一个头两个大,连荀彧都在蔡老头门下听过课,那就更不能慢待了。

否则别人先不说,荀彧第一个就会有意见。

“文若言之有礼!”

罗征略一思忖,便起身道:“为示尊重,本将军当亲自出城迎之。”

荀彧欣然道:“主公英明,在下愿同主公一道前往。”

其余成英、吴懿、赵云、阎行等文武更是慌忙起身。全都跟着拥了出去。

这就是名气大的好处,有时候连一方诸侯都不得不屈驾相迎。

否则的话,一个不敬前辈的骂名就会被坐实。而在汉末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名声也同样是一种力量。罗征现在就深有体会,因为曾带兵征伐关东,大肆杀戮关东士族。以致背上了骂名,搞的几乎没有几个读书人肯为他效力。可谓是尝到了苦果。

就连那些寒门士子,也都不愿意投靠。

半个时辰后。允吾东门。

罗征带着一干文武从属,接着了被贬到护羌校尉部充军的蔡邕。

老头虽然被发配,但那待遇却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不但没有半点囚犯的样子,而且还带着大把的家小护卫,几辆马车里更是装了大量的书籍竹卷,简直就像是来做官的,哪像是来充军服劳役的。

蔡邕对罗征素无好感,不过老头不愧是德高望重的当世大儒,至于在礼数方面没有半点瑕疵,也没有故作清高,反而下了马车,十分客气的对迎上来拱手施礼的罗征道:“老夫待罪之身,岂安当将军大礼。不知将军欲如何安排老夫,老夫自当遵命。”

“岂敢、岂敢!”

罗征连声谦虚,道:“请老大人入城再说!”

说罢又扫了眼后面的几辆马车,随即收回目光。

蔡邕抚须笑道:“后面马车里乃是小女,不便出来相见,还请将军见谅。”

“自当如此!”

罗征侧身肃手道:“请老大人登车入城!”

蔡邕点点头,又和荀彧、贾诩等熟人寒喧几句,这才回身上了马车。

在场的一干谋臣,除了成英,余者贾诩、荀彧、吴懿等几全都认识蔡邕。

单从这点来看,也可见这老头人脉之广。

马车缓缓拉动,在一干人等的簇拥下,从东门进了允吾。

罗征叫过荀彧,吩咐道:“文若,老先生就先交给你了,你看着安排就是。”

荀彧欣然道:“在下遵命。”

罗征拍着额头道:“文若办事,本将军自然放心。不过老先生年龄大了,连董卓都敢指着鼻子骂,要是碰到看不过眼的事情,多半也不会顾忌什么,文若想想办法,最好给老先生找点事情做,别没事整天闲吃萝卜蛋操心,跑来找本将军的麻烦!”

荀彧面有难色,道:“这个,容在下想想!”

贾诩则目露奸诈,道:“素闻蔡老先生有志重修汉史,将军何不投其所好,命人搜集有关典籍,让其续订汉史,如此也算是一桩功劳。或者再命人兴建一座孔孟书院,让老先生闲暇之余传道授业,教人学问,或可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罗征面露喜色,击节道:“好计,就依文和之言。”

荀彧也抚须道:“此计甚好,在下回头就命人择一座宅子,兴建书院,以供老先生重修汉史、传道授业之用。不过老先生择徒甚严,且极少授业,这孔孟书院就算建成,也只怕会冷冷清清,主公想要以此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怕是不可能了。”

罗征想了想,断然道:“要做就做好,老先生没心思教徒弟,文若可以多弄点典籍放到书院里嘛!只要是愿意到书院来求学的,都可以免费借阅,而且文若、文和有空的话也可以去书院偶尔讲几堂课。只要过了启蒙阶段,那些有志向心学问,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可以自学,正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甚至书院还可以给那些学习刻苦,成绩比较优异的寒门读书人发放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做学问。”

荀彧目露异色,拱手道:“在下遵命。”

贾诩则正了正神色,肃然道:“将军厚恩,必为天下寒门弟子所铭记。”

罗征摆了摆手,却是越说越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嗯,还有,凉州人才匮乏,本将军治下两郡各县小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小吏连字都认不全,凉州人口太少,政务也不是太复杂,到是还能基本维持官府运转。但若日后治下领地圹大,那些士族门阀的读书人又不肯为本将军效力,这个书院正好可以用来为本将军培养人才,让那些有志求取功名的寒门读书人研习治国理政之道,以后可出仕任吏,以解决本将军治下人才匮乏的局面。甚至若有真才实学,就算一县之长,一郡之守,亦可担之。”

“这……”

荀彧迟疑道:“若如此,主公之怕再难容于天下士族!”

罗征冷然道:“文若以为,就算本将军不大肆起用寒门士子,那些士族门阀就会接纳本将军吗?就会不再视本将军为仇寇,为本将军效力吗?”

荀彧无言以对,只好叹了口气。

罗征又道:“况且有句古话叫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士族子弟不一定就全是人才,寒门子弟也未必就全是庸才。天下士族门阀标榜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抱着所谓的祖宗礼制不放,不过是想打压寒门子弟罢了,这种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做法本将军早就深恶痛绝,文若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荀彧默然,道理谁都明白,但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罗征冷冷道:“用十个庸才,还不如抓住一个人才。寒门子弟也有真正的大才,贾诩不就是寒门出身,还有文若曾向本将军举荐的郭嘉、戏平不也同样是寒门弟子,所以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才,本将军就要用,而且还会重要。如果连人尽其才都做不到,本将军还怎么治理内政,兵进关东,匡扶汉室。”

荀彧拱手道:“主公所言在理,在下受教了。”

贾诩更是深深一揖,心悦诚服地道:“将军明英。”

其余赵云、李蒙、王方等出身贫苦之人更是听的热血激荡,心绪难平。

人尽其才,说起来容易,然而做起来却是何其难。

在这个士族垄断学问和仕途的年汉,寒门之人想要求取功名,实在太难了。

就算是大汉的天子,也不可能做到人尽其才。

罗征能说出这番话来,怎能不教麾下这些出身贫苦之人心绪难平。

就在这时,前方的街道上,一驰快马飞驰而来。

“报——”

传讯兵策马奔到近前,也不下马,于马背上拱手疾声道:“主公,马腾出兵了。”

“马腾出兵了?”

罗征眼神一凝,勒住战马沉声问道:“马腾何时出兵的?”

传讯兵大声道:“三天前出兵的。”

罗征顿时精神一振,大手一挥,疾呼道:“走,速速召集诸将议事。”(未完待续。。)

第203章诸侯起兵

初平三年,二月初。

正在罗征调集兵马、粮草,安排出征时,洛阳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二月初一,汉献帝筑封禅台,祭告苍天,颁下诏书,效仿尧舜之礼,禅让皇位于丞相董卓,有臣子当场哭昏在地,更有几名大臣拔剑自刎。

然而更多的大汉臣子,却都选择了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

仪式即成,董卓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凉,改元兴武,定都洛阳。

与此同时,以西都长安为陪都,开府制节,仪同三司。

董卓登基后,大肆封赏文武百官,以军师李儒为司徒,总领百官,以麾下大将,女婿牛畏为大将军,其兄董抉为骠骑将军,其弟董旻为卫将军。

加封心腹大将段煨为车骑将军,徐荣为征东将军,李傕为征南将军。

大将郭汜为征西将军,樊稠为征北将军,张济为镇西将军。

其余西凉众将皆加官进爵,一时西凉军团声势如鸿。

为了安抚靠拢的朝中大臣,董卓也没望了投靠的杨彪、种弗、王允等人。

王允为大司空,杨彪为太尉,种弗为太师等等。

只是,明显人都看得出来。

这些官职虽然看似风光,位列三公,但却全都有名无实。

汉朝官制权构本就多有职权重叠,许多官职都是只领傣禄,不干实事的虚衔。

特别是杨彪的太尉,有了大将军,太尉就是个摆设。

消息传开。顿时天下沸腾。

东西两汉近四百年的江山,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虽然天下诸侯早就已经对汉室失去了信心。但当这一刻到来是,还是有许多人一时之间无法接受。特别是那些心向汉室的士族中人,更是群情激奋。

原本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对外扩张的各地诸侯全都偃旗息鼓,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如果谁还敢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州掠县,绝对会遭到天下人唾弃。

就连最不将大汉朝廷放在眼里的袁术,也暂时罢兵,观望局势发展。

刚刚稳定幽州局势。正准备举兵南下,攻打冀州的孙公瓒也暂时按兵不动。

二月初十。

兖州牧刘岱率先发表了一篇讨贼檄文,欲起三万兖州大军出兵勤王。

随后,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平原相刘备也同样响应出兵。

董卓公然篡汉,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分属宗室的汉室宗亲。

就连初平元年没有参加讨董之战的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焉,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所有的心思,在第一时间响应刘岱起兵勤王。

身为刘氏子孙,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无动于衷,必定会被载入史册。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绝对不会是什么好名声。

幽州,公孙瓒官邸。

“主公,快撤军吧!”

谋士关靖向公孙瓒大声道:“董卓公然篡汉,实属大逆不道。用不了多久,天下诸侯必然起兵勤王,主公就算不起兵勤王。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攻打冀州,否则必会遭到天下人唾弃。届时还有何人肯为主公效力,请主公明鉴。”

“这……”

公孙瓒脸色阴晴不定。极为不甘。

数万大军已经集结到了范阳,岂是说退就能退的。

进兵冀州是早就定下的计划,冒然取消的话,会严重打击士气。

可是,正如关靖所说。

这个时候若还继续进兵冀州,绝对会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死。

“兄长,军师说的没错。”

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也道:“今董卓公然篡汉,我军理应起兵勤王,方能占据大义,否则必然为天下人所不耻,智者所不为也。请兄下下令退兵吧!”

其余一众文武也纷纷附议,都不赞成继续攻打冀州。

公孙瓒喟然道:“好吧,就依士起所言。”

邺城,袁绍官邸。

袁绍环视将下一众文武,朗声道:“今董卓公然篡汉,诸位有何高见?”

别驾田丰第一个开声道:“主公,董卓逆贼大逆不道,非但祸乱京师,此番更是公然篡汉自立,人人得而诛之。在下以为主公应当暂时放下与公孙瓒的成见,联合天下诸侯起兵讨伐逆贼,共扶汉室,以安天下人心,如此则功在社稷。”

“不错,理当如此!”

幕僚沮授第一个表示赞同。

其余郭图、许攸、审配、逢纪、辛评、辛毗等谋士及鞠义、张郃、潘凤、高干等武将也全都连成附议,国事当先,私怨只能暂且放在一边。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反对田丰的提议。

袁绍心有不愿,但看到手下文臣武将全都一致赞同,也不敢表露出来,免得让手下文武离心,只好点头道:“元皓所言甚是,速谴人出使幽州,与公孙瓒商议此事。”

“在下遵命。”

田丰欣然领命,转身去了。

谯县,袁术官邸。

金尚看了看一脸晦气,十分不悦的袁术,小心地道:“主公,董卓公然篡汉,天下诸侯必然要起兵勤王,共诛逆贼,匡扶汉室,主公是否也要起兵勤王?”

袁术扫兴地道:“董卓篡汉就篡汉,与本将军何干?”

“这……”

金尚迟疑了下,提醒道:“董卓篡汉自立,实属大逆不道,为天下人所不容。主公若不起兵勤王,恐遭天下人非议,于主公名声不利。”

袁术一脸不爽地道:“董卓老贼真不是个玩意,早不篡汉,忱不篡汉,偏偏选在这个时候篡汉。害的本将军攻略扬州计划搁停,真是扫兴之极。”

金尚问道:“那主公。还出不出兵勤王了?”

袁术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道:“让桥蕤带八千兵马去助阵吧!”

金尚这才松了口气。拱手恭维道:“主公英明。”

北海,孔融官邸。

“逆贼,董卓,汝不得好死!”

孔融泣血疾呼,“速速召集兵马,随本军出兵勤王。”

下丞,陶谦官邸。

吴郡,孙坚官邸。

“志才,吾是否要出兵勤王?”

孙坚揉了揉眉心。问下首的戏平。

戏平淡然道:“董卓逆贼公然篡汉,天下诸侯必然要起兵勤王,主公身为汉臣,自然也是责无旁贷。不过吴郡初定,主公麾下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十员,而且此去洛阳中间还要经过诸多诸侯领地,关山路远,大军实难远行。”

孙坚惑然道:“志才的意思是……”

戏平微笑道:“起兵勤王乃大义所在。主公何不趁机招纳贤士,募集兵勇,待募得兵勇数千,再进京勤王不迟。届时江东豪杰必然闻讯争相来投。”

孙坚这才恍然。击节道:“好计,就依志才之言。”

旬月之内,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勤王。

不但公孙瓒和袁绍也暂时罢兵言合。共同出兵勤王,就连袁术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进攻庐江的打算。派大将桥蕤领兵八千,出鲁阳攻打阳人。

曹操、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等各地诸侯也纷纷起兵。

一时间天下战云密布。再次烽烟四起。

兖州牧刘岱起兵三万,荆州牧刘表起兵三万五千,扬州牧刘繇起兵八千,冀州牧袁绍起兵两万五千,幽州刺史公公瓒起兵一万五千,十三路诸侯共计起兵近二十万,从关东各地浩浩荡荡杀奔拱卫京畿洛阳的数口关口而去,声势浩大。

董卓早有准备,当即调派兵马,扼守各处关隘。

车骑将军段煨领军三万前出关中,镇守长安。

征东将军徐荣领军两万,镇定大谷关,拒南阳、豫州之兵。

征南将军李傕领军八万,镇定虎牢关,拒中原、河北之兵。

镇西将军张济领军两万,镇守武关,以拒荆扬之兵。

征西将军郭沁、征北将军樊稠各统两万兵马,驻于京师洛阳。

为了应付天下诸侯的勤王之师,这次董卓几乎调集了麾下所有的军队,就连招募不久还未上过战场的数万新兵,也全都调派到了各处关隘。

只要能击退各路勤王之师,这天下就算了坐稳了。

董卓雄心万丈,一干文武大臣们也是精神振奋,欲立万世之功。

乌氏,并州军大营。

吕布脸色阴晴不定,烦躁的在帐下踱来踱去。

魏续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董卓公然篡汉,实属大逆不道,天下诸侯必然会起兵进京勤王,我军要不要也出兵勤王,以免招致天下士族口诛笔伐?”

吕布冷然道:“马腾匹夫正在猛攻城池,叫本将军如何起兵勤王?”

“这……”

魏续一时无言,接不上来。

张辽道:“主公,大义当先,些许私怨算得了什么。末将以为可以尝试与马腾相商看能不能暂时罢兵言合,共同出兵勤王,诛除国贼,复兴汉室。”

吕布蹙眉道:“就算马腾愿意,他麾下的羌兵怕是不会愿意吧?”

张辽奋然道:“只要有一线机会,就值得尝试一下。否则若再与马腾硬拼下去,必然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只会让罗征坐收了渔翁之利。”

臧霸、侯成、曹性、郝萌等将也纷纷点头附议,这仗打的实在太窝火了。

要是能与马腾罢兵言和,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好吧!”

吕布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未完待续。。)

第204章罗征出兵

乌氏,马腾大营,中军帅帐。

马腾看完吕布谴人用箭矢射来的书信,半晌不语。

庞德问道:“主公,吕布那厮说什么?”

吕布欲与本将军罢兵言和,共同起兵讨伐董卓,进京勤王。

“这……”

有部将道:“吕布不是董卓义子吗,怎会起兵讨伐董卓?”

庞德冷然道:“吕布这是不想与我军硬拼,想要退兵了。”

马腾似有意动之色,只是却有顾忌。

说实话,马腾也不想和吕布火拼,这纯粹是被赶鸭子上架,被强逼的。

可是,这都已经出兵了,这个时候和吕布罢兵言和,麾下的数万羌兵岂能愿意。

果不其然,庞德话音方落,就有羌胡将领大声道:“吕布这厮屠戮我等家小,现在还想与我等罢兵言和,简直就是在做梦。董卓造反干老子屁事,请主公速速发兵,击破乌氏宰了吕布那匹夫为末将等报此血仇,以慰某等妻儿在天之灵。”

“请主公速速发兵!”

几乎所有的羌胡将领都站了出来,群情激愤。

到了这个时候,吕布不是屎也是屎了。

都已经干上了,这些羌胡将领就算还有疑虑,也不会去想那么多,自然而然的就将这仇恨栽在了吕布身上,无论如何都要将并州军杀个片甲不留,才能安抚住数万羌兵。

否则的话,若是手下全都造反,他们这些当将军的也别混了。

马腾和庞德交换了一记眼神。都有些无奈。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怎么退缩。

这个时候。还拿大议来劝慰这些羌胡将领,纯粹就是扯蛋。

数万将士妻儿老小被屠。这些羌人谁还管董卓造不造反的,如果不让他们把这股仇恨发泄到并州军身上,这些羌人一旦造起反来,绝对会杀马腾泄愤。

就算马腾是马援后人,被羌人尊为神威天将军也不行。

允吾,平狄将军府。

罗征扭头问成英,“公英,乌氏局势如何了?”

成英答道:“禀主公,马腾正在挥军猛攻乌氏。我军细作探得消息,吕布好像是想和马腾罢兵言和,不过马腾好像没有答应,一副不破乌氏不罢休的架势。”

“好,打的越惨越好!”

罗征奋然击节道:“等马腾和吕布拼的无力再战,本将军就该出兵了。”

贾诩提醒道:“将军,荀彧长史最近身体有恙,将军何不前往探望?”

罗征叹口气,摆了摆手道:“不去了。文若心怀汉室,如今董卓公然篡汉,东西两汉近四百年的江山已经易主,就算天下诸侯最终能讨灭董卓。也都是各怀异心,所谓的振兴汉室也不过是句空话。文若心知肚明,只是一时有些接爱不了罢了。难免惆怅。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吧,等转过这个弯来就没事了。本将军还要全赖文若打理政务呢!”

成英心悦诚服道:“有长史大人坐镇中闱,主公治下诸地可无忧矣!”

罗征点点头。毫不吝啬溢美之词,道:“文若不但长于军略,而且尤善理政,的确是当世大才。有他打理政务,本将军的确省心不少,不用担心麾下将士饿肚子。”

贾诩道:“全赖将军有识人之明!”

罗征哂笑一声,道:“文和就不必给本将军脸上贴金了罢!”

成英又道:“主公,眼下马腾正挥军猛攻乌氏,并州军与马腾军伤亡日累,就算本来没有仇恨,死的人多了,这仇也结下了,想要再罢兵言和是不可能的了,尤其是马腾,那些杀红了眼的羌兵如果不杀尽并州军,是不可能退兵的,我军该何时出兵为宜?”

罗征道:“再等等,眼下还不是时候。”

贾诩也道:“马腾和吕布虽然伤亡惨重,但主力未损,还有再战之力。这个时候出兵极易将马腾麾下羌兵的仇恨引到我军身上。至少要等到马腾和吕布伤亡惨重,拼个两败俱伤无力再战时。才是我军最好的出兵时机。”

罗征点头,又问成英,“讨贼檄文可曾发出?”

成英答道:“已谴人遍发大汉十三州又一部。”

罗征欣然道:“如此就好,董卓眼下已经举世公敌,本将军正好趁此机会,与董卓老贼划清界线。就算不能改变士族门阀对本将军的印象,但也避免招来士族门阀的声讨。如今本将军广发檄文,声讨董卓逆贼,亦算是为汉室尽忠了。”

贾诩、成英眼观鼻,鼻观心,皆默然不语。

洛阳,北宫,德阳殿。

董卓头戴平天冠,身穿帝王服,满面红光,精神焕发。

九五之位,天子至尊,那种手握社稷权柄,掌控天下万民生死的滋味的确诱人。

董卓自登基称帝以来,脸上的红光就从来没有断过。

唯一不爽的,或许就是天下诸侯起兵勤王了。

轻微的脚步声中,有宦官进来,弯着腰禀道:“陛下,司徒大人求见。”

董卓很有气势的把手一挥,道:“宣!”

“遵旨!”

宦官答应一声,连忙起身退了出去。

不大会功夫,儒步大袖飘飘,飘然进了书房。

“微臣参见陛下!”

李儒拜倒在地,恭恭敬敬了行了大礼。

董卓已经登基称帝,可不在是以前了,礼仪上丝毫不能马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礼仪就代表了天子的威仪。

不遵礼仪,就是挑衅天子的权威。

李儒身为董卓心腹,就更是不能逾礼。

董卓忙肃手道:“爱卿请起!”

李儒这才起身立于一侧,垂首候命。

董卓沉吟了下,道:“西凉局势骤然变化。不知爱卿有何看法?”

李儒答道:“若臣所料不差,此必是罗征所为。”

“罗征?”

董卓蹙眉道:“爱卿何以如此肯定。此事乃罗征那逆贼所为?”

李儒道:“陛下请想,吕布就算想要出兵攻打马腾。也断不会将马腾逼上绝路,又岂会大肆屠戮羌胡老幼,逼的马腾与他不死不休。吕布与马腾素无怨隙,更不会逼马腾与他拼个同归于尽。除了吕布,凉州也就只有罗征能干这种事了。”

董卓连连点头道:“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