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血-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里特有些不解的说道:“李斯特,或许中尉的话有道理,那些叛军不会进攻我们的。”
李斯特冷冷的回头说道:“年青人,你参加过十年前的阿富汗战争吗?我十八岁那年第一次在那里见识过什么叫反抗者的屠刀!那年喀布尔爆发起义,我们喀布尔的驻军和家属一共一万六千余人最后只跑回来一个军医。随后我参加了反攻战役,虽然我们夺回了喀布尔,在那里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但之后我们每天都在损失人手,你能相信那些土著的反叛者拿的是什么武器吗?你不知道吗?前几天我们抓获的那些城内反叛者都被黄皮猴子杀了,城外的这些叛军就是来为他们报仇的!等着被他们冲进来,把我们一个个撕个粉碎吧!”
巴里特听着李斯特那yīn冷的话语,忍不住打了个冷噤,他嗫嚅的说道:“中士,或许你太过担忧了,那些叛军要对付的应该是那些拖着辫子的清国人,而不是我们,他们没有理由进攻教堂吧。”
李斯特冷笑着说道:“这个教堂位于上海城南面,叛军要进攻上海,我们就好像卡在他们脖子上的一根鱼刺,假如你是叛军首领,你会乐意让一个有武装人员的教堂成为有可能威胁到自己侧后的据点吗?我知道我就是一个不讨上司喜欢的疯子,所以十年了我还只是个中士。但尽管这样,我还是要说,这次我们遇到的可能是比阿富汗人还要凶狠的人,但愿我的判断是错的。”
巴里特说不出话来,晃眼间只见五匹战马从叛军的队伍里脱离出来,径直往教堂而来,巴里特马上立直身体,手搭凉棚张望着说道:“中士,好像叛军有人朝这边过来了。”
李斯特马上拉开单筒望远镜望去,口中喃喃说道:“五个人,只有佩刀,没有别的武器,看样子他们是来交涉的,该死的,他们不知道派人过来交涉要打白旗么?”跟着他回头对巴里特大声说道:“下士,你快点下去通知中尉,这五个人应该是来交涉的,让那些法国人、美国人、锡克人安分点,别弄出什么事端来,这可能是我们避免战斗的一个机会,别让这个机会被其他人的愚蠢葬送了,我可不想死在这个连修女都没有的教堂里!”
巴里特马上跑下钟楼去通知哈罗德中尉,李斯特继续看着那五个人,渐渐的五个人的容貌都出现在他的望远镜里,当先一人是一个面貌凶恶,长着浓密大胡子的一个大汉,李斯特甚至看清了他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最后通牒
“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绝对不是普通的叛军军官,虽然他的穿戴和跟着他的四个叛军士兵差不多,但他那股掩饰不住的豪迈气概和藐视一切的领袖气质。在我从军十多年的生涯当中,我见过不少各国的总督和将军们,但他们都没有这个人身上所特有的那种气质。”李斯特在多年之后书写他的《在华回忆录》时,对他第一次见到西王时印象如此写到,虽然当时他并不清楚眼前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长毛叛军匪首西王。
教堂的矮石墙外,五骑太平军骑兵一起勒定马匹,他们对面是躲在矮石墙后面的数十名洋人士兵,数十支黑洞洞的火枪枪口对准了这五名骑兵,但这五名骑兵的脸上却丝毫不见惊慌之sè。
为首的一名面貌丑恶的大汉一扬手中的马鞭呵呵大笑道:“看这些洋鬼子兵,这么多人来对付我们,看来洋人的胆子也不过如此嘛。”他身后四名骑兵一起哄笑起来,他们竟然面对数十名jīng锐的雇佣军士兵笑了起来。。。
矮石墙的大门后,李斯特和巴里特并肩站在一起,和其他雇佣兵一样,他们听不懂中国话,也不知道这五名叛军骑兵在笑什么,但李斯特感觉到浓浓的挑衅和不屑,他相信其他士兵也感觉到了,那些冲动的锡克士兵纷纷站起身来,抽出腰间的弯刀大声鼓噪起来,看到他们那大磨盘包头不停的晃动,鼻孔下不断抖动的弯翘胡须,李斯特知道这些锡克士兵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敌人的挑衅。
李斯特马上对巴里特说道:“让那些锡克人稳住,别看眼前只有五个叛军骑兵,但只要我们一开枪,他们身后数千名叛军就会冲过来将我们撕碎的。”
巴里特点点头过去喝止那些暴躁的锡克士兵。那些锡克士兵向巴里特说了什么之后,巴里特飞快回到李斯特身边。
就在这时那为首叛军大汉又扯开嗓子喝道:“让你们的军官出来说话!”
他的嗓门很大,把巴里特吓了一跳,他揉揉耳朵对李斯特说道:“中士,那些锡克士兵说他们不用火枪,只用刀剑也能让敌人闭嘴。”
李斯特轻蔑的哼了一声说道:“这些乡巴佬,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没搞清楚,难怪只能跟在我们红衫军后面作战。巴里特,我想我们需要一名通译,这几个叛军虽然在挑衅我们。但看得出来,他们想和我们说些什么。在通译没来之前,你最好让先让那些锡克人克制住自己,别把事情搞砸了。”
巴里特点点头说道:“好的中士。”说完他马上叫来一个传令兵,让他返回教堂去找通译过来。让后又过去弹压那些锡克士兵。
片刻之后,教堂里出来一位四十余岁的人。他一身长袍马褂。头上戴了顶小圆帽,拖着长长的辫子,提溜着袍角跟着传令兵小跑着出来,鼻梁上还架了副眼睛,像个教书先生。
只见这教书先生到了李斯特身边略略拱手,李斯特认出这人是伦敦会墨海书馆的学者李善兰。也客气的点点头说道:“先生,我想知道这些叛军来做什么,你知道哈罗德中尉授权我在这里弄清楚对方的来意,我希望您能准确的翻译他们的话。我不想因为沟通上的问题造成双方不必要的伤亡。”
李善兰掏出一块方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请先生放心,我一定如实翻译。”说完略向前走了几步大声说道:“外面骑马的将军,请问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那大汉在马上呵呵笑道:“我们是太平天国的兵马,你是何人?”
李善兰大声答道:“在下乃是墨海书馆的教习姓李,双名善兰,请问贵军是要借道过兵么?”
那大汉一听李善兰的名字,惊喜的翻身下马,走上前几步大笑道:“原来你就是李善兰啊,真是久仰大名了。”他一边走一边抱拳为礼,让大门两旁的洋人士兵见他靠近,一时间都大为紧张,枪口一致对准了他,但这人却像没看见一样,走到木制的栅栏门前笑着说道:“在下乃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小头目,常听我们西王提起您的大名,说您是中国最有学问的学者了。”
李善兰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没想到眼前这人胆子如此之大,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下,竟然能依旧谈笑风生,李善兰苦笑起来:“承蒙抬爱,在下不敢当最有学问这几个字。”
李斯特听两人说个不停,连忙问道:“李先生,他说了什么?”
李善兰这才回过神来,把刚才的对话翻译了一遍,李斯特有些惊异,但眼前这个叛军军官既然尊重李善兰,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当下李斯特催促李善兰问问这个叛军军官的来意。
李善兰又问了一遍,那叛军军官看了看李斯特肩臂上的军衔徽章,淡淡一笑说道:“一个中士说的能管事么?”
听完翻译后,李斯特微微吃了一惊,这个看似粗鲁的大汉竟然看得懂大英帝国的军衔臂章?但他还是很克制的说道:“我们中尉授权我负责和贵军接洽,请说明你们的来意。”
那大汉呵呵一笑说道:“看来英国传教士雒魏林、麦都斯他们还没回到教堂,那我就把我们西王的话再说一遍。我们太平天国的军队可以保证不攻打教堂,但前提是教堂内的武装人员必须撤回城里去,否则我军一定会采取行动来保证我手下士兵的安全不受到威胁。现在是正午,你们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时间一到,假如你们还不撤离的话,我们就会发动进攻清剿教堂里的武装人员。中士,你们的时间不多,最好快点做出决断。”
听完翻译后,李斯特和巴里特都说不出话来,红衫军何时遭受过这样**裸的武力威胁?带着红衫军尊严的李斯特中士马上怒喝道:“这不可能,我们大英帝国的士兵绝不会接受这样羞辱式的威胁!”
那大汉浓眉一拧,奇怪的说道:“你们是大英帝国的士兵?你们不是城里满清妖人花钱雇请的雇佣兵吗?据我所知,雇佣兵可是不会顾及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其实对待你们这些雇佣兵根本就不需要提前知会,要不是我们西王不想损伤教堂,按我的脾气就是直接消灭你们,反正你们不代表英国、法国、美国,你们只是一群为了钱而战斗的强盗,就算战死了也得不到自己所属国的承认。”
李斯特和巴里特面面相觑,他们的确是受雇于上海衙门的雇佣兵,临行前文翰勋爵也交代过,他们只是为了金钱而战斗,不代表zhèngfǔ的利益,他想不到眼前的这个叛军军官头脑如此清楚,现在自己背后是没有大英帝国这个强大的后盾的,他们只能算是一群得不到zhèngfǔ承认的雇佣兵而已。
李斯特铁青着脸说道:“请您稍等,我们马上向中尉报告。”
那大汉晒然一笑说道:“不必了,我只是传到最后通牒而已,不用等你们中尉的回话,记住,你们只有半个时辰,也就是你们说的一个小时。”
李斯特非常恼怒,他想教训一下眼前这个耻高气昂的叛军军官,他马上拉过巴里特低声说道:“去让那些锡克士兵教训一下这个混蛋,最好徒手对打,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巴里特马上安排去了,李斯特看着那大汉冷冷的说道:“你也是一位军官,我手下的士兵想和你一对一的决斗,你要是有骑士风范,就接受这个挑战,否则你就是个狂妄自大的胆小鬼!”这个时候洋人社交之内还留存着骑士jīng神,人与人之间也存在这决斗的风气,在英国人看来这是很绅士的做法,但在国人看来这是好汉不敌人多为了保存面子的做法。
那大汉听了之后不怒反笑,指着李斯特说道:“谁和我决斗?你吗?”
这时候巴里特带着三个身强力壮的锡克士兵走了过来:“这五个士兵都想和你决斗,因为你污辱了他们的战斗jīng神!你可以随便选一个和你一对一的徒手决斗!”
那大汉哈哈一笑说道:“一对一浪费时间,你让这三个印度阿三一起上!”
李善兰不知道印度阿三怎么翻译,只能说让三个人一起上。这些锡克人民风尚武,最不能忍受被人看不起,听了这话后,哪里忍得住?三人一起虎吼一声,打开木栅门冲了出去。
那大汉出手很快,也很凶狠,他没有用满清士兵那些花哨而无用的技巧,而是狠命的上前一个正蹬,踹到第一个人的小腹上,这人马上痛得跪地不起,跟着一把架住另一个锡克士兵的拳头,一个过肩摔把他摔倒在地,跟着手臂一扭,将那士兵的手臂扭断,最后一个锡克士兵还在愣神的时候,已经被那大汉抱住脖子,膝盖顶在他的肚子上,一瞬间他只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的剧痛起来,跪在地上大声的呕吐起来。
只一个照面,三个强壮的锡克士兵被放倒在地,谁都看得出来要是这个大汉手上有刀剑的话,这三个人已经变成尸体了,李斯特看得出来,他的武技不是用来决斗用的格斗技术,而是简练的杀人技法。
趁众洋兵还在愣神的时候,那大汉已经翻身上马,呵呵大笑道:“中士,你们还剩下五十分钟时间,希望你们能退出教堂去,否则我们一定会进攻的!”说完在一众洋兵的目送下,五骑又如风般的绝尘而去,李斯特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半天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志在必得
1842年12月,英国璞鼎查推荐巴富尔上尉为首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并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英国人寻找长期定居地。1843年11月8rì晚,巴富尔带着六名助手来到上海。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往道台衙门,拜会上海的地方官道台宫慕久。巴富尔提出要在上海城内租用一块地建设英国领事馆。这个要求让宫慕久出了身冷汗,想想今后如果华洋杂居,难免会闹点乱子出来,到时朝廷怪罪自己可担待不起。宫慕久拒绝了巴富尔的要求,但巴富尔哪肯罢休,一连几天,他一方面派人在城内四处寻找出租房,另一方面,不断对宫慕久施压,并扬言如果找不到房子,甘愿在城里搭建帐篷居住和办公。正当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时,一名中国商人主动找到巴富尔,愿意出租其房屋给巴富尔作领事馆用。巴富尔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马上就租下这座有52间房的老宅。事已至此,宫慕久也只好以此处不扰民为由,奏报朝廷后予以默认。
巴富尔在上海安身后不久,就发布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11月17rì正式开埠。开埠后一个半月内,就已经有11家洋行涌入上海滩。英国传教士、医生、领事馆人员等也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从国内各地赶来的冒险家、暴发户、买办、金融家、商人甚至帮会流氓等各sè人等也汇集其间。一时间,黄浦江中汽笛声不断,跑马路旁灯火彻夜长明;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话与欧美语言混杂一处。。。
随后的事情发展就如同宫慕久所预料的那样,没见过西洋景的国人们,就连洋人吃饭、穿衣都不放过。经常有大批好奇的国人围观,就差围贵人上厕所了。如此围观任谁都受不了,中洋的矛盾爆发了,一位传教士终于忍无可忍,他没有出手,却是让他的一位信徒出手。这个信徒是个中国人,出手打了围观群众,结果被他的同胞扭送衙门。最后巴富尔竟然动用军舰威胁满清官府,宫慕久只得放人道歉。
随后巴富尔趁热打铁,再次请求宫慕久买下一块地。华洋分居,以免再生事端。于是乎宫慕久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块租界的租赁程序。经过两年艰苦谈判,英国取得了南至洋泾浜、北至李家场、东至黄浦江,西至界路,面积约830亩的租界。每亩年租金1500文。章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出现
在租界出现两年后,外侨人数也仅有134人。租界里的生活设施也不健全。建筑基本上是一片棚户区。最早来上海的侨民。英国植物学家福钧曾这样回忆他住过的陋室:“每值晨雨,则衣被尽湿。天雪,则六出飞舞,自窗隙而进。”直到1849年初,各洋行才在外滩建起第一批砖木建筑,竹草棚子才慢慢被淘汰。
随着来沪的各国侨民不断增多。英国领事也在酝酿着扩大租界面积,并谋求更多权力。1848年,新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正式提出了扩充英租界的要求。11月,中英双方订约将英租界面积向四周扩为2820亩。
如今长毛叛军打来了。从第一天叛军炮轰西门开始,大批避难华人涌进租界寻求庇护,这些人很多是有钱人,他们非常害怕被太平军抓住后家财被虏,但苏杭两地都在闹长毛,走投无路之下,这些人带着大批的钱财到租借躲避。
原本租界的规定是华人只能在白天到租借做买卖,晚上必须回到城里去,就连租界洋行里雇佣的工人也不能留宿在租界内。但有句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批富户逃到租界后,在信奉基督教的国人帮忙下,用银元开路,各国租界便纷纷敞开了大门,美其名曰收留躲避战火的苦难华人。
同时洋行商人也敏锐的发现了商机,这些富户们可都是过惯了奢华rì子的主儿,半点苦都吃不得,只带着钱财逃难的这些富户们需要一切的衣食住行啊。友善的国际友人们马上想到了一个发财的绝好机会,那就是为这些逃难的华人提供优良的衣食住行。
这也怪不得这些远道而来的西洋商人,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初期,长江沿岸商路不通,现在苏杭也在打仗,唯一的陆路也断绝了,很多从事贸易的洋行生意清淡,他们只好利用闲散的资金在洋泾浜沿岸造了一批简易住宅,租给这些躲避战火的“难民”居住,做起了房地产生意,有些洋行甚至把空空如也的货仓租了出去,同时出售美味的西洋食物和衣物。各国租界内倒像是个五彩斑斓的大贸易场,买什么的都有,租界里远比原来只有黑奴和印度阿三的时候热闹的太多了。
英国领事馆会议厅内,英国公使文翰透过会议厅明亮的南窗看出去,他看到洋泾浜沿岸热闹非凡的场面后,取下嘴上叼着的雪茄,吐了一口浓浓的白烟缓缓说道:“先生们,我们似乎不能再分出兵力去上海城做不必要的牺牲了,我们的利益始终是在租界里。看看这场面吧,这么多的中国人在这里,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帮助维持秩序,保护租界的安全,我不确定后面还会不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入,如果我们要接收更多的难民,就需要更多的人维持秩序。”
法国公使布隆布尔和美国公使马沙利对望一眼,心中都暗骂一句老狐狸,谁都知道租界外面把守的各国士兵把贫穷的逃难百姓挡在了租借外面,进到租界里面的都是有消费能力的富有者,文翰是担心租借外面露宿茅草窝棚的难民要是越来越多,租界里为数不多的士兵是难以控制住局面的,如今就连守卫领事馆的卫队也被派出去一半的人手,在街头充当巡jǐng维持秩序去了。
而且三个人在听完各国传教士的详细汇报后,脑子里开始对数百雇佣军能否帮助清军守住上海城产生了疑问。昨天传回来的消息是,清军一支千余人的巡逻部队被太平军击败。只逃回来不到百人,三国公使对清军糟糕透顶的战斗力充满了忧虑,他们不能让数百士兵冒着巨大的危险去帮助孱弱的满清守卫上海城,每一个自己国家的士兵都是极为珍贵的,因为远东地区三个国家也就那么点兵力。随着俄国佬越来越不安分,英法两国开始抽调兵力准备战争,印度的英军都开始动员,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向远东投入兵力。
更何况各国的议会都是决定不能卷入中国的内战,各国一定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所以布隆布尔和马沙利听出文翰勋爵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了。
但英国海军上校何伯很不合时宜的大声说道:“勋爵阁下。我们大英帝国不能屈从于小小叛军的威胁而退却,我们可以调集香港、广州、宁波、厦门等地停靠的斯巴达人号、恩康脱号、羚羊号以及希腊人号军舰汇集到上海,加上在上海的哈密尔士号、神使号,我们就有六艘战舰,足以对付那些可恶的黄皮猴子了。”
文翰勋爵深吸两口雪茄。缓缓说道:“上校,你的主意不错。调集其他港口的军舰加强上海地区的防卫是有必要的。但你要注意,调集军舰来不是要对那些叛军动手,我们要的是用强大的武力保证我们的在华利益。除非叛军进攻租界,否则我是不会授权你对叛军采取任何行动的。”
布隆布尔站起身说道:“勋爵阁下,我认同您的观点,毕竟那些太平天国的士兵都是信奉上帝的人。我们法国很乐意帮助那些信教的人群,我已经决定派人召回在城里和教堂的士兵,如果叛军对教堂或是传教士采取任何不公正的行为,我们法国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但假如这些叛军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相信他们会是法国的朋友。”跟着布隆布尔拿起礼帽弹了弹接着说道:“文翰勋爵,我要回去了,或许我会亲自去见见那些太平天国的首脑,因为翁毅阁神父像我描述的太平天**队的开明程度很让我向往。”
文翰心中有些焦急,要是法国人去见了太平天国的人,一旦达成什么协议,势必会造成英国后期的利益损失,但他不动声sè的说道:“公使阁下,我希望我们能一道去,但那必须是在战火稍定的时候,现在去太危险了。”
布隆布尔微微一笑说道:“也许吧,但我相信他们会比较喜欢对基督教更虔诚的法国人。”说罢布隆布尔戴上礼帽,向众人点点头便离开了会议室。
马沙利也站起身来,耸耸肩说道:“吴健章变成了杀人犯,叛军变成了虔诚的基督徒,好吧,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什么变化是我不知道的。但文翰阁下,我也决定召回那些美国的小伙子们,毕竟兵力太过悬殊,我们美国人是不会为注定失败的战争流血的。或许布隆布尔阁下说得对,我也该到太平天国那边去碰碰运气,也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至于我们可怜的吴健章,我们会建议他提早准备避难的事,毕竟是合作多年的朋友,我们也不希望他掉了脑袋,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帮助他了。再见,各位,礼拜天愉快。”
随着马沙利的离去,会议室内只剩下英国人了,文翰勋爵脸sè很是难看,他对着阿礼国、密迪乐、何伯等人说道:“快派人去通知教堂和其他地方的士兵回到租界吧,那位太平天国西王的反应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几天前他还在苏州,眼下他的军队旗帜就出现在了上海城郊,看来他对上海是志在必得,我们给他造成的麻烦在他看来根本就构不成威胁,我不想扩大冲突,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暂时的避让!”(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奉命撤军
哈罗德中尉镇静的风度保持到了最后,他在听完李斯特中士和巴里特下士充满担忧的报告之后,他居然还享受了一杯热咖啡,并且从容不迫的说:“让所有士兵做好战斗准备,我会派出传令兵向租界内的文翰勋爵请求援兵的,没有接到新的命令之前,我们必须守住这里。”
李斯特yīn沉着脸,看着这个活脱脱的富家公子,也不知道他是国内哪一位名门贵族的儿子,被派到远东来镀金的,这种什么都不懂的公子哥害死大家只是迟早的事。
巴里特却觉得哈罗德说的不错,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有新的命令,他们的确只能继续守卫下去。
“那请问中尉我们应该如何布置兵力呢?我们手中缺少火炮,弹药也不够充足。”李斯特不满的说道:“一百多个人要分别守住教堂区和教会学校,这个难度非常大,对面的叛军会把我们一个个撕碎的!”
。。
哈罗德优雅的用丝巾擦了擦嘴说道:“别担心中士,让士兵们集中起来,我们红衫军是不会未战而退的。”
李斯特很是愤怒:“哈罗德中尉,你应该清醒一些,我们手下还有法国人、美国人和锡克人,我们只是一支为了钱而拼命的雇佣军,而不是女王陛下的红衫军团!你应该马上派人求援,然后派人前去谈判,拖延时间等待新的命令或是援军!”
哈罗德嚯的一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中士,注意你的言辞!马上执行命令!”
巴里特拉了拉李斯特的手臂,在英军里不遵从长官的命令是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李斯特只得愤愤不平的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来:“是,长官!”
话音才落,一名士兵在门口大声报告:“哈罗德中尉。法国人接到命令,他们开始后撤了。”
哈罗德等人都是大吃一惊,哈罗德愤怒的挥舞着拳头怒道:“这群该死的法国佬!我才是这支雇佣军的指挥官!他们没有权利后撤!”
李斯特幸灾乐祸的说道:“中尉,一定是法国领事馆下命令了。”
哈罗德烦躁的走来走去,跟着又传来坏消息,美国人也后撤回城去了,李斯特大声说道:“中尉,实事已经很清楚了,我相信文翰勋爵撤退的命令也会马上传来,我们应该考虑后撤的问题了。”
哈罗德的犹豫不决没有持续多久。文翰勋爵的后撤命令终于传来,李斯特和巴里特都松了口气,李斯特已经准备转身出去集合士兵撤退了,这时候哈罗德yīn沉着脸说道:“李斯特中士,文翰勋爵要求留下五个人充当观察员留在教堂。监视这些叛军的动向,我希望你能留下来。”
李斯特和巴里特都愣住了。两人都清楚带队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也许会被叛军干掉,也许会被抓住成为俘虏,李斯特马上明白过来,哈罗德这是在报复自己。
巴里特忍不住想说些什么,却被李斯特拉住,他脸sè铁青的望着哈罗德问道:“这的确是文翰勋爵下的命令么?”
哈罗德不耐烦的说道:“中士。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命令吗?”
李斯特昂起头,咬牙说道:“不是,长官,我会带人留下来的。”
巴里特在一旁马上说道:“中尉。我请求和李斯特中士一起留下来。”
哈罗德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表示同意,跟着就出门准备带领士兵撤退了。
李斯特苦笑着说道:“巴里特,你没必要留下来的。”
巴里特呵呵一笑说道:“你以为我是为了你而留下来的吗?你又不是漂亮姑娘,魅力没那么大,我是对那些叛军感到好奇,所以才想留下来的。”
李斯特没有再说什么,巴里特和他本来就是好朋友,他留下来一点也不奇怪,经他一说李斯特也发现其实他自己内心里居然也是希望能留下来的,因为那支神秘的叛军也让他感到好奇。
很快教堂里的士兵就撤走了,只剩下李斯特和巴里特带着三名英国士兵留了下来,这三名士兵是自愿留下来的,三个人都是李斯特的忠实拥趸。
很快叛军规定的时限就到了,或许是叛军已经侦察到教堂的士兵往城里撤退了,完全渡过肇嘉浜的叛军并没有全部往教堂而来,他们分成数路人马,跟随着哈罗德中尉等人的脚步开始往上海城南进军,只有一支两百余人的兵马打着两面很大的黄旗朝着教堂而来。
李斯特和巴里特等五名英国士兵没有躲藏,李斯特让三名士兵在教堂的钟楼上观察,他和巴里特两人还是穿着整齐的军服持枪站立门外注视着这些叛军慢慢的靠近,两人身边只有李善兰陪同,别的教士、神父、基督徒都躲在教堂内不敢出来。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领头的还是刚才那个大胡子叛军军官,只不过他换了一套衣袍,头上也不再是红巾裹头,而是黄sè的头巾,和别的叛军士兵都是红布裹头很不一样。
那大胡子军官策马靠近后,飞身下马来,哈哈笑着说道:“很高兴你们的士兵能够后撤,这样大家就不用兵戎相见了。”
李善兰翻译完后,李斯特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刚才我们都上当了,你应该不是普通的太平天**官,你应该是个大人物,想不到你会亲自来下最后通牒,要是我们当时能猜到你的身份,强行扣留你的话,也许能改变战争进程也说不定。”
那大胡子军官哈哈一笑说道:“我就是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我知道你们英国人自诩正义和文明是绝对不会做出扣留使者的事情来,所以我就亲自来了。”这厮正是萧云贵,他虽然笑得潇洒,但刚才回去的时候他的背心里全都是汗水,他亲自冒险来做最后通牒的使者是因为军中实在没有适合的人,他不希望派来的人被洋人吓到。也不希望太过强硬引起冲突,所以只能自己出马了,不过还好,洋人还是有骑士风度的,没有扣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