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血-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00人的规模。幸好何伯没有派遣陆战队登陆,否则驻守鼓浪屿的八百太平军正规军和两千乡兵势必将给这支不足500人的英军陆战队重大伤亡。

现在的英军陆军兵力在远东是非常吃紧的,侥幸从大沽口撤退回来的两千士兵连同留守香港的英军肩负起守卫香港的任务,广州等地太平军云集了大批的军队威胁香港,虽然香港岛还有海军保护,但毕竟香港岛离大陆太近,英军担心太平军要是冒险采取海盗式夜间小型船只偷渡部队来香港进行攻击。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额尔金也不敢托大,大部分的海军和陆军还是留守香港。

于是何伯与西马统帅舰队继续北上,几天后。他们的舰队突袭了福建三沙堡炮台,虽然经过激战,英军舰队得占领此处。但随后从桃城屯兵处开来的大队乡兵采取夜袭的方式令英军登陆部队遭到重大损失。

英军陆战队勉强坚守到天明,虽然何伯命令舰队开炮支援。勉强击退了太平军的乡兵,但何伯不敢再让登陆的士兵在岸上多待一天。于是匆匆补充了一些粮食和淡水之后,英军撤回了海上。

一路行来,何伯和西马都非常郁闷,虽然海军舰队是非常强大,但他们也不可能将战舰开到陆地上去,摧毁对方的炮台之后,也只能派遣士兵登陆去占领。但和二十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不同,现在太平天国治下采取了一种近乎全民皆兵的战争模式,用沿海民间百姓的话来说,就像明朝时期咱们祖辈防备倭寇那样,沿岸各处海港、炮台都有烽火、武备,一旦一处发现敌情,烽火一举,各处乡兵就会蜂拥而来支援。虽然登陆的英军士兵武器精良,但太平军乡兵们采取的多是夜间偷袭,他们熟悉地形,善于利用一切自然隐蔽物,用英军的话来说,这些乡兵出没如同鬼魅。在那晚坚守三沙堡的时候,英军甚至发现有太平军乡兵从三沙堡一个秘密的地道里出来偷袭英军,好在发现的及时,英军彻底堵死了这条地道,但不排除还有其他秘密通道可以通向这里,所以天一亮英军就飞快的撤退了。

英军空有强大的舰队而不敢登陆,只能以炮火摧毁一些炮台、码头以及民宅来泄愤,然后就是击沉一些民用商船来显示武力,但这些没有摧垮沿海军民百姓们的斗志,反而让他们更加痛恨起英法联军来。

何伯的倒霉日子还没到头,临近舟山群岛的时候,何伯派出去巡逻的三艘快速帆船遭到了一支海盗船队的袭扰,何伯得到消息后非常愤怒,于是他带领大队赶到后,击沉了五艘海盗船,俘获了另外三艘。从被俘海盗口中得知,他们是著名海盗林勘的部下,因为太平军发布了袭击任何英法船只即获重赏的悬赏令,因此盘踞在外海的海盗们开始疯狂的袭击英法的船只。

对于海盗何伯并不陌生,可以说其实在中国的英军舰队有一大半时间是在与海盗作战,他们盘踞在台湾、澎湖列岛、香港等地。为什么香港附近海域也会有海盗盘踞?这一点何伯心知肚明,原因也很简单,英国香港总督府因为远东航线常年受海盗骚扰不胜其烦,因此颁布了悬赏令,每拿获一个海盗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这个政策本来没有问题,但问题出在执行的时候开始变味,常年以来的将官**问题一直困扰着英军,很多英**官和舰队船长们很乐意剿灭海盗来获取更多的奖金,但问题是如果海盗被剿灭干净了,那今后也就没有了这种奖金,于是乎英国一些海军将领和海盗们有了默契,这种默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养寇自重。

英国全权谈判代表额尔金,有一次在亲眼目睹了英国战舰追击中国海盗船后,却反省道:或许正是英国政府直接发放奖金的做法,刺激了英国人采取粗暴的手段,甚至逼良为娼、拥寇自肥,制造出更多的海盗。香港的《德臣报》更是毫不客气地指责,海盗越剿越多,完全是英国人咎由自取:一方面是英国海军玩忽职守,剿匪治标不治本,留着海盗好发奖金;另一方面,港英当局贪图经济利益,滥发船照,一些海盗船也堂而皇之地领到了执照。他们更为尖锐地指出,英国政府对鸦片贸易的无耻激励,正是导致海盗猖獗的根本原因之一。

于是乎,海盗们从来没有在南中国海面消失过,不过太平天国治下的上海、宁波等地倒是已经没有了海盗出没,那一片海域是海盗的禁区,原来盘踞这一地区的最大一股海盗海马帮连同他们的首领通宝和尚成了太平军的海军,于是海盗们都不敢出现在这片海域。

何伯得知太平军的悬赏令后更是恼怒异常,什么时候英国船只反而变成了悬赏的目标?而原来被悬赏的海盗们反而成了赏金猎人?难怪最近接到越来越多的商船投诉,说往来南中国海域的风险越来越大,原来是因为这样。

何伯毫不客气的下令处决了所有的被俘海盗,并派出五艘战舰去追击这股海盗,结果第二天五艘战舰只回来了三艘,领队的船长懊丧的说,他们追上了林勘部海盗的船队,和这股海盗正在激战的时候,却遭到太平军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优势舰队的伏击,一艘战舰被击沉,另外一艘被俘虏了,英军舰队只逃回来三艘。

何伯暴跳如雷,而西马则陷入了沉思,最后西马说道:“看来敌人正在和海盗们合作,对我们使用一种全新的海上游击战术,我们以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分散使用任何一艘战舰,以防被敌人击中优势舰队兵力吃掉。一旦我们今天损失一点,明天损失一点,很快就会积少成多,带来整个局面的变化。现在我们就只能集体行动,一双眼睛只盯住一个目标!”

西马的策略很有效果,接下来几天的航行中,还是有太平军海军或者海盗的快速帆船不时在远处出现,一旦英军海军追击,他们就逃走,这一次何伯没有再上当分兵去追击,也没有下令全部舰船前去追击,因为他们舰队中船只的速度不一样,何伯担心追击过程中有船只速度不快跟不上大队的话,会成为敌人的目标。对于出现骚扰的太平军或者海盗船只,何伯只是派遣快速舰船驱逐,并不进行追击。

就这样,何伯和西马一路郁闷来到了舟山外海,他们要进攻宁波,至少要摧毁宁波的浙江造船厂,这样给敌人带来的损失和震慑才是最大的,但要进攻宁波首先要攻占定海和镇海两处,于是英军舰队大摇大摆的朝着定海而来。何伯和西马都相信,他们能够第三次占领定海,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何伯抽调了一部分船员作为登陆作战部队一起行动……

第六百八十五章竹山恶战

早在数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在锡诺普湾就进行过一场海战,在那场海战中,俄国人使用了先进的轰击炮,这种轰击炮射程更远能发射爆炸弹,这对当时的木制风帆战舰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于是锡诺普海战中,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全军覆没。

太平军海军自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积极发展自己的造船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并不缺乏自己的想象力来造出更大的船只,明朝时期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乘坐的巨大宝船无疑是当时中国造船能力的代表。可惜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全面的闭关锁国,让中国的造船工艺大踏步的倒退。可当太平天国西王主政之后,全面开放的海运和海上贸易极大推动了造船工艺。

当西王还在苏南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全世界发布过太平天国苏褔省造船厂等一系列造船工业项目的招标事宜,因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造船工匠和先进技术。后来到了1857年,派往美国的胡雪岩更是购买了美国一些造船厂的设备直接运送回国,并且雇佣了大量因为经济危机而失去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这种背景下,到了1860年初,太平天国在上海、宁波等地相继建立起了近代工业为主体的造船工厂,可以制造大型船只和进行船舶维修。

在太平天国与英法爆发战争前,上海造船厂和宁波的浙江造船厂分别试制五百吨级别的船只成功,并开始尝试建造四艘千吨级战船,造船能力开始逐渐提升。英法联军一早就像摧毁这两处造船厂。摧毁太平天国的战争工业能力也是一种威胁和报复,但上海造船厂防御严密。加上先前英法海军在上海吃了败仗,因此何伯和西马舰队这次北上作战任务除了寻机歼灭太平天国海军主力之外。摧毁太平天国的两处重要造船厂也是任务之一。

身处宁波的浙江造船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太平天国似乎一早就在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着准备,他们的军工产业建设的位置都很隐蔽,就算造船厂这样的工厂,选择的位置也非常好,而且得到了极为周密的岸防工事保护。要摧毁浙江造船厂,需要先到达宁波,而到达宁波,必须先解决掉拱卫宁波的镇海和定海两处军事要塞。

站在旗舰科罗曼德尔号上。何伯从望远镜当中依稀见到了定海竹山门炮台的身影。定海;三面环山;北有晓峰岭;俯瞰县城;岭陡绝;临海有间道;东为竹山门;滨海;港狭水深;西为九安门;山丛叠;去海远;南为道头;空旷无蔽;海陆往来之要道。竹山门为定海东面临海门户,也是英军攻克定海最为首要攻击的目标。

当何伯让旗舰悬挂起代表战斗的红旗后,英军各条战舰开始分头行动,他们按照一早计划好的作战计划展开队形,外围快速的巡洋舰和巡航舰游弋在整个舰队的外围,负责警戒和保护舰队的侧后两翼。主攻的战列舰迅速到达竹山门炮台指定的攻击位置,水手们降下风帆,启动蒸汽动力驱动战舰,炮手们熟练的打开炮衣。准备好攻击炮弹,定航员一次又一次的根据水纹大声通报着附近水域的水纹情况。这一刻英军熟练而精锐的海战能力显露无疑,他们有信心再一次攻克定海这座舟山岛上的小城,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在这里逞威两次,打死了三个清军总兵,他们显得很放松。

但由于竹山门前港口海域狭窄。英军只能派出四艘战舰展开攻击,但四艘英国战舰上两百多门火炮还是显示了它及其强大的火力。

上午十一时许。英军战舰率先向定海竹山门炮台开炮,太平军海岸防御部队也开火还击。一时间海上和岸上都是硝烟弥漫,竹山门一带炮声震天介响了起来。

竹山门炮台自从太平军占领定海之后,就一直在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修缮,巨大的花岗岩条石和水泥被不计成本的运送到这里修建炮台。整个炮台的防御工事得到了极大的加固,并且太平军的建筑师和建造民工们还在竹山门半山腰上创新的挖掘了隐蔽的覆顶炮台,他们在山腹中挖掘出一个中空的空间,周围用砖石加固,上面是厚厚的山顶为掩盖,只在面相大海的山体间开出一个个炮台口,然后火炮和守御炮台的官兵都藏身其中,极为隐蔽和安全。

英军突入竹山门狭窄港口的四艘军舰在炮战开始后就处于下风,竹山门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年清军驻守时简单的露天炮台了,整个竹山门就是一座完美的立体炮台防御要塞,上中下都有火力点在向他们迸发着致命的炮弹。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首先攻入竹山门的就是英军的皋华丽号,但如今皋华丽号却已经在太平军海军中服役,而且现在突入竹山门港内的英军舰队也没有了当年的好运气。

太平军的岸防火炮射程和口径都非常巨大,多是68磅的巨炮,同时为了弥补火力死角和防止敌人小艇进行突击,在竹山门山脚附近还有机动的岸防炮兵部队驻守,他们的炮击阵地是临时的,在出现敌情后,他们会把火炮从坑道内拖出来迅速进入阵地对上面炮台仰角以下的目标进行火力打击。

十一时四十五分,冲在最前面的英军战舰冲突号战舰舰长眼见无法彻底摧毁敌人的炮台,敌人的炮弹准确的落在自己战舰上,致命的轰击弹对木制战舰的破坏力是相当的惊人,于是鼓起勇气,命令战舰还没有失去动力之前迅速开进,他想抵达竹山门炮台下的死角避开敌人的炮击。

此刻冲突号战舰上层的风帆桅杆几乎已经被全部毁坏,它只能依靠着改装的蒸汽动力艰难往前行进,当距离岸边一公里的时候,船上的英军水兵们都松了口气,因为这里已经是上面炮台的死角,炮弹应该落不到这里了。

可没等冲突号上的英军士兵高兴多久,岸边一片竹林掩映的堤岸后,雷鸣般的炮声又响了起来,还没等船上的英军水兵们反应过来,如雨点般的炮弹便砸落在头上。还是爆炸弹,它肆虐在冲突号那伤痕累累的身躯上,巨大的爆炸冲击力撕毁它那木制的船身,纷飞的弹片席卷着船上水兵们的生命,很快冲突号在滚滚浓烟中开始倾覆,船上的英军舰长无奈之下下达了弃船的命令,很快还活着的英军水兵们纷纷跳入水中,十一时五十分许,英军第一艘战舰冲突号沉没。

何伯在望远镜中目睹了这一幕后,马上命令打出旗语,让还剩下的三艘战舰退回来。但是很可惜,港内狭窄,船只掉头困难,加上敌人火力凶狠,三艘战船最后只跑出来了一艘。

首战失利后,何伯和西马命令舰队撤回三十里外的横水洋待机,两人凑在一起召集一众海军舰长和将领们商议如何突破定海那该死的要塞式防御体系。

“很明显,太平军加固了竹山门炮台,他们甚至挖空了山体,先生们,你们应该注意到了,击毁我们三艘战舰的炮弹多数是从半山腰的掩体炮台内发射出来的,而且敌人的火炮射程和威力都不弱与我们,竹山门这里港域狭窄,不利于我们的战舰机动规避和展开兵力,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海军参谋官利维上校沉声将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何伯上将起身说道:“看起来目前我们所想的完全以舰炮让敌人屈服的目标是不能完成了,我们只能采用登陆突袭的战术来攻占敌人的炮台,从背后给他们重大打击!”接着何伯说了他和西马商议后的决定,明天一早,何伯打算分三路攻击定海,分散竹山门炮台的注意力,然后派遣唯一的一支海军陆战队登岸,希望能够用这个办法攻占敌人炮台。

第二天一早,上天似乎站在了英国人这边,海上弥漫起了大雾,能见度很低,这给英军的登陆偷袭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英军舰队倾巢而出,分三路攻击定海,并且放下所有的小船、测量船、运兵船和汽船攻打。

一开始竹山门的炮台似乎受到了大雾的影响,虽然他们似乎听到了来自海面上巨大的响动,但大雾弥漫之下,炮台官兵只能盲目发炮,而在岸边或是高出的瞭望手也只能望洋兴叹。

英军的登陆部队登陆行动一开始很顺利,但在登岸后,他们遭到了竹山门堤岸后太平军岸防部队的顽强抵抗。两千余名英军登陆部队朝着竹山门堤岸防御阵地发动了攻击,守卫这里的太平军兵力不足四百,而且多数还是炮兵,因此一时间岌岌可危。

还好当求援的讯号发出之后,很快一支五百人组成的乡兵团赶到了这里,虽然乡兵团的武器没有太平军正规部队那么先进,但太平军此前还是让他们装备了一些前装滑膛枪和手雷等武器。于是当乡兵团到达之后,他们便扔出手雷然后端起上好刺刀的滑膛枪勇猛的朝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发起了反冲锋……

第六百八十六章舟山海战

若是远程对射的话,定海乡兵手中为数不多的武器或许不是英军陆战队手中膛线枪械的对手,但乡兵们抵达的时候正好是英军接近堤岸阵地之时,双方相距不过二、三十步距离,乡兵在投出手雷之后,马上冲出了阵地和英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我们的身后就是定海城!我们的家小都在那里!”乡兵团的军官们大声呼喊着,鼓舞着手下乡兵们的士气。这些乡兵日常也受到过拼刺训练,但实战还是第一次,而战争中考验一个新兵的关口有两个,一个便是忍受炮击,另一个便是刺刀见红。乡兵们的训练或许不如正规的太平军野战部队,但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家园,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别说这些乡兵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就算是年过半百的长者,在这种时候也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斗志来。

定海抗英是一个传统,二十年前他们已经做过,现在他们再一次站到了英军的刺刀面前,不过这一次没有满清的掣肘,没有满清的压制,他们是在切切实实的保护自己的家园!

血腥的战斗开始了,乡兵们的斗志虽然很高,但英军的刺刀技术也非常凶悍,加上英军普遍身高体壮,乡兵们此前凭着一股锐气将英军逼退,拼杀片刻后开始渐渐感到不支。

就在这个时候,从定海城赶来的五百名太平军岸防部队飞快的加入了战团,镇守定海的太平军将领已经判明敌人另外两路都是佯攻,重点还是在竹山门。于是火速派遣援军赶到这里。他们来的正是时候,乡兵团堪堪要崩溃的时候。他们到来稳定住了战线。

指挥登陆部队的英军军官看到太平军的援兵又来到,堤岸后面的炮兵阵地开始轰击海面上的支援舰船。天知道还会有多少援兵陆续到达,心里也忍不住开始犯嘀咕。其实很多英军官兵和他们的指挥官抱着同样的心思,他们兵力有限,这是每一个人都清楚的事,而他们登岸后会面对多少敌人也是个未知之数,但随着敌人越来越多,英军士兵们开始心里打鼓。

轰的一声,海面上负责支援登陆作战的一艘海军战舰被轰击弹击中,或许刚好击中了它的弹药库。冲天的火光和巨大的冲击波马上将战舰撕成两节,船上的人连逃命的机会都没用,随着迅速下沉的战舰残体卷入海水中。

看到这一幕之后,英军发现此前他们赖以偷袭的迷雾居然开始消散,竹山门上的炮火越来越准确,海军纷纷开始转向,看样子就准备撤出战斗了。

登岸的士兵们心慌不已,登岸指挥官也算当机立断,马上命令士兵们开始后撤。还在岸边冒着炮火等待他们的海军汽艇、小船、舢板等船只忍受着炮火在哪里等待着。终于登岸士兵们撤了回来,在身后弹雨的欢送下,一千五百多名英军陆战队成功逃回船上,身后留下了五百多具尸体。

小船、汽艇冒着炮火撤出了战斗。途中损失了几艘小船,它们被堤岸后的太平军炮兵击中,百余名英军士兵又很不幸的葬身于此处的水域之内。

何伯在迷雾消散后。目瞪口呆的看到了这一幕,他身边的西马痛苦的说道:“看来我们的陆军部队不足是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光靠海军战舰我们无法彻底占领任何一处海港。”

何伯心里何尝不明白?要是登陆的部队不是两千人而是四千人,或许刚才他们就能够攻占敌人的堤岸阵地。接着他们就能绕道背后从竹山门后面攻下竹山门炮台了,只可惜啊,他们宝贵的陆军兵力在京津地区丢了个精光,能凑出这些部队已经是远东英法战争潜力的极限了。

“外围警戒船升起了警戒旗,外海有敌人战舰出现!”桅杆上的瞭望兵大声向下喊道,何伯大吃一惊,马上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远处外围警戒的几艘快速帆船已经和一支来历不明的舰队交上了火,双方的炮战非常激烈!

“为什么警戒船只没有提早发现敌人?!”西马大声喝问道,一旁一名参谋官倒是很清醒:“将军阁下,或许他们也利用了今早的浓雾……”

何伯却不管这些,他兴奋的说道:“一定是太平军海军的主力舰队,我们正愁抓不到他们进行海上决战,既然他们敢来,我们就堂堂正正的和他们进行一场决战!”

西马点点头说道:“那我们应该马上准备战斗,我现在就回我的坐船去!”西马是舰队副指挥官,此前因为是攻击陆上港口目标,因此西马来到何伯的旗舰上一同观看,现在马上要海战了,舰队的指挥官和副指挥官必须分乘不同的战舰,以免旗舰被击沉之后,整支舰队失去统一的指挥。

西马乘坐小船离开后,何伯马上命令各支战舰生火,海上风向对英军战舰不利,因此英国海军中配有蒸汽动力的战舰就都没有升起风帆,而是使用蒸汽动力驱动船体迎面朝着太平军舰队而去,另外几艘没有蒸汽动力的风帆战舰则扬起风帆朝着平行位置绕行而去,打算兜一个弧线重新抢占上风头位置。

太平军海军这次突袭的确是利用了浓雾,昨天通过岸边部队的情报得知了英国舰队位置之后,太平军东海舰队马上集结所有船只朝这一海域赶了过来。东海舰队提督是通宝和尚,旗下统辖靖远号、威远号两艘姊妹舰,并有快速帆船九艘及红单船、福船、沙船七十余艘。

英军舰队这边经过几场战斗之后,战舰损失不少,如今只剩下不足三十艘战舰,但对比起太平军海军来说,还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通宝和尚的本意是想借助他对这一代海域的熟悉,加上大雾的掩护。率领舰队上来给英军舰队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但事与愿违。大雾在太阳出来之后逐渐消失,而英军舰队外围的警戒船散布的很远。因此他们被发现了。

看到这个情况,通宝和尚知道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偷袭了,而是要面对英国舰队的直接决战,这与当时定下的海上游击策略严重不符,可现在他所统率的舰队里,很多船只是没有蒸汽动力的,依靠风帆操作的话,有一部分船只可能会被敌人舰队追上,当下要么壮士断腕。留下一部分船只阻击敌人,让舰队得以脱离战斗,要么全部舰队压上死拼,提前和敌人决战!

通宝和尚没有犹豫多久,他命令旗舰升起代表决一死战的红色海马旗,这是东海舰队特有的传统,因为东海舰队中很大一部分船员原来就是活跃在这一片海域的海马帮。

战斗命令下达之后,靖远号、威远号两艘姊妹舰马上开始调整战斗位置,九艘快速帆船迅速占据上风位置。其余七十余艘红单船、福船、沙船也各自做好了准备。

英军舰队外围五艘警戒船最先遭到了太平军舰队的炮击,这几艘战舰速度虽快但火力和吨位明显不是靖远号和威远号的对手,加上太平军舰队中同样速度很快的九艘快速帆船的包抄,这五艘英军舰船很快败下阵来。它们一边娴熟的躲避还击,一边迅速朝英国舰队本阵靠拢。

追逃的过程中,两艘英军战舰的风帆桅杆被击毁。失去动力的战舰速度很快降了下来,蜂拥而来的太平军战舰很不客气的迅速将两艘船击沉。令船上的舰长考虑升起白旗投降的时间都没有。

另外三艘英军战舰也都带伤逃回本阵,随护何伯看清了对方舰队的实力。除了靖远号和威远号这两艘原本是法国2700吨的一级战舰有些扎手之外,其余的太平军战舰似乎都不值一提,一艘红单船最多数百吨的吨位,船上只有可怜十多门火炮,还不如一艘较大的英军武装商船厉害。但何伯似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改变质量的。

舟山海战开始了,英军舰队先集中几艘主力战舰和靖远号、威远号进行炮战,双方的火炮都同样的致命,但靖远号和威远号有一点稍微可以弥补的优势,这两艘战舰在去年接受了改造,太平军在上海造船厂给两艘战舰在水线以上位置覆盖了一层十厘米厚的装甲,这大大加强了它们的防护能力,但唯一的弱点还是在于船身两侧开放的舷窗炮位,一旦炮弹命中这些地方,破坏力惊人的轰击弹还是会在船身上开一大个口子。

靖远号和威远号抵挡住了包括何伯旗舰在内八艘主力战舰的围攻,占据上风位置扯起风帆加上蒸汽动力驱动的两艘战舰速度较快,能灵活躲避敌人的炮击,同时船身上的装甲保证了它们的防护能力,所以才能勉强抵挡一阵,但好汉架不住敌人舰队的炮多,英军炮手操作非常熟练,他们操作火炮发射的时间间隔很短,而太平军的炮手则比不上他们,所以承受的炮火也较多。

另一边九艘快速帆船和70多艘红单船、福船和大沙船与二十多艘英舰站在一处,几乎一个照面就有十艘福船或大沙船被击沉,而他们只向敌人发射了一轮炮弹。好在他们数量众多,英国舰船就算要拍蚊子也得一个个的来,而红单船、福船和沙船的生存能力虽然够呛,但它们装备的火炮却足够致命,哪怕何伯的旗舰被红单船上的轰击炮打中一炮,木质船身也会受到损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舰逐渐占据了优势,他们损失了五艘战舰,但却把三十多艘太平军战舰送到了水底,虽然靖远号和威远号还在苦苦支撑,但风帆桅杆被击毁之后,船速更加减慢了下来,通宝和尚看到这个情景,知道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他的舰队最多再打沉敌人几艘战舰之后就会全军覆没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瞭望手兴奋的喊道:“看,南边,那是是南海舰队的旗号……”

第六百八十七章蚁多咬象

南海舰队提督曾天浩提督的南海舰队下辖来远号、黑土号,并有快速帆船九艘及红单船、福船、沙船五十余艘,实力是四海舰队中最弱的一支,其中最大的两艘战舰来远号和黑土号都只是一千多吨的二等战舰,但正因为南海舰队两艘主力战舰实力最弱,所以在此前的海军舰船改造中,两艘战舰都进行了木制船体包裹钢铁装甲的改装,并且在两艘战舰上都加装了蒸汽动力驱动,这勉强让南海舰队实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南海舰队提督曾天浩乃是早年在江西阵亡的太平天国悍将曾天养的兄弟,原本是东殿部署,提督水师,后来天京变乱之后,西王入主天京,曾天浩得到了重用,也是西王重用东殿旧人的一个成功例子。

曾天浩其人性格与他兄长曾天养差别很大,他相对来说比较稳重冷静,为人和善,于讲武学堂学习海军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来,所以后来被委以南海舰队提督一职。

自从四大舰队南下各自寻找战机以来,曾天浩带着他的舰队一直游弋于厦门、澎湖列岛、台湾等附近海域,此刻的台湾虽然还暂时算作是清廷旗号,但自从福建被太平天国占据之后,福建巡抚王懿德战死,新任的福建巡抚满清宗室大臣庆端一直没有到任,退守台湾的福建清军暂时由福建按察使崇恩和新提拔起来的福建布政使王资雨统带。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按察使崇恩虽然是满清皇室宗亲,但为人较为喜好书画,算是清代中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金石学家、诗人。崇恩于字画一道上成就颇高。但行军打仗就是其弱项,早在太平军攻打福建之时。王懿德就早早命他退守台湾,并派遣自己的幕僚王资雨协同办理台湾事务。

王懿德的幕僚王资雨此前在太平军撤走厦门起义军一事上有大功。因此当年就得了清廷一个道台衔,其后在台湾他辅佐崇恩,投其所好搜罗字画进献,因此颇得崇恩器重。福建被太平军占领之后,阖省文武大部分都或死或降,清廷于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听从崇恩的举荐,升任王资雨出任福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