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血-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线。

萨顿将军就在第二道街垒防线后面注视着整个战局,当见到太平军士兵硬是登上了周围还冒着余烬硝烟的南门城墙时,他不禁也称赞了对手一句,“真是一群可怕的疯子。”

贝尔汉姆少校急忙说道:“将军,一个连队的士兵是抵挡不住的,敌人起码有两个营的兵力在进攻,西门也需要救援,那边的温斯顿少校已经快支持不住了。”

萨顿将军一挥手道:“让温斯顿带着萨里郡的小伙子们撤回来,还有北门的威尔特郡团第2营也放弃北门,我们和敌人在城内打巷战周旋,只要我们能守到中午,从通州来的援军就能赶到!”

贝尔汉姆很快下达了命令,巴福斯兵团第1营和东萨里兵团第1营的英军逐街抵抗,渐渐撤退出了城墙区域,威尔特郡团第2营也赶来支援,双方在南门和西门附近的城区展开了巷战。

十点二十一分,太平军的两个步兵团完全占领了南门和西门,开始和英军进行城区街道的争夺战。打巷战太平军并不惧怕,第一军的太平军士兵在南方有着丰富的巷战经验,虽然对手是清军,但英军在巷战中的表现并不比清军要强多少。

巷战熟练的太平军经常以一队士兵上屋顶,一队士兵在街道上,这样上下同时行进进行掩护,左右两边街道都是这样行进,形成立体的交叉火力,英军在人数上没有优势,在巷战的战术中又比较死板,很快陷入了被动和下风的局面。

看到身边的士兵不断被击毙,自己士兵控制的区域在不断缩小,萨顿将军看着手中的怀表非常焦急,时针已经指向十一点,快到中午了,可援兵在哪里呢?

第六百三十四章河西务镇

天津武清河西务镇位于京杭运河西岸,始称河西,初为停泊修船的地方,曾有过‘河西坞‘之称。后因各朝户部都在此设立分司,这里成了非常著名的榷税钞关,河西务由此正式得名,一直相沿至今。

北运河从1280年正式纳入京杭大运河主线,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河西务一跃而成为京畿要塞,漕运咽喉,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一直是官高权重、物极繁华的京东重镇。河西务这个小镇起源于汉魏,崛起于元初,鼎盛于清朝中叶。纵观它的每一步发展历程,无不与运河紧紧相连。

河西务是个大镇名副其实,周围村庄密集,十头八里有上百座村庄围绕着它就足以证明。但自从英法联军将战火燃烧到这里之后,便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僧格林沁率部撤离天津之时,一直撤到通州才停下,在河西务镇,清军和英法联军并没有爆发大的冲突,反倒是联军通过这里的时候,因为联军内印度兵、北非兵和南洋苦力的抢劫行为引发过这里民众百姓与洋兵的冲突。这种冲突规模很小,同时由于武力上的巨大差距,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当时的联军统帅部为了利用好河西务镇转运军需物资,后来也下了命令严禁士兵和其他暴民抢劫,于是河西务镇的秩序得以恢复。

从联军在通州与太平军、清军对峙以来,河西务一直承担着联军军需物资运河转运的任务,在人身财产得到保障之后。这里的百姓民众还是只得跟英法联军合作,为他们工作以换取生计。如同广州的民众一般,一边肚里咒骂洋人。一边却又不得不替洋人搬运商贸货品一样,国人总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前行,直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达到一个均衡为止。

联军在这里驻守了一支部队,法军瓦索涅上校率领的法军第二海军陆战营和英军康普顿中校率领的埃塞克斯兵团第一营,一共千余名联军士兵守卫这里,足见联军对这里的重视。

这天白天,瓦索涅上校和康普顿中校得到了联军统帅部的命令,让他们加强防卫,太平军已经同联军宣战。对于太平军。瓦索涅上校并无好感,而康普顿中校却心情复杂,他是当年和格兰特将军一同率领联军北上征讨俄国人的军官之一,和太平军合作多年,感情颇为深厚。

当得知太平军和英法联军宣战之后,康普顿中校失声惊呼道:“上帝啊,他们为什么要和我们开战?他们的敌人不是满清政府吗?我们的敌人也是满清政府,他们为什么不和我们联合对付共同的敌人,反而要来对付我们?”

瓦索涅上校对此嗤之以鼻的说道:“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施舍和交换。靠的还是铁和血,当我们武装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中立就已经被打破。康普顿中校,你真的以为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帮助太平军消灭满清政府的吗?”

康普顿中校摇了摇头。瓦索涅上校有些好笑,难怪康普顿中校战功赫赫却还只是一名中校,原来是他的政治嗅觉太过迟钝。又或许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太平军在远东地区强势崛起,当她统一中国之后。在远东将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不符合英法两国在远东的利益。我们出兵讨伐满清也不是为了消灭满清,而是为了让满清能屈服于我们的意志,最后我们可以在北方扶持一个开明的满清政府来牵制太平天国,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在远东地区攫取巨大的利益啊。”

听完瓦索涅上校的话后,康普顿中校总算明白了,他有些黯然的说道:“原来我们已经成为他们立国路上最大的障碍了啊。”顿了顿之后康普顿中校马上恢复了一个军人的本色:“上校,我们必须马上进行军事防御部署,我太了解太平军了,他们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对你发起进攻。”

瓦索涅上校对太平军是不很了解:“今早才宣战,难道他们会马上突袭我们这里?”

康普顿中校摇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但直觉告诉我,我们应该马上开始做准备了。”

瓦索涅虽然不喜欢英国人,但英国人的建议他还是接受了,当天下午开始,河西务镇的英法联军加强了四面的防御力量,两个连队的士兵封锁了镇上出入的通道,开始在四周埋设地雷,加强修建的防御工事,同时在运河内,瓦索涅将正在这里停靠的两艘海军巡逻蒸汽炮艇征用,用于河道巡防。但一直到太阳落山,河西务镇还是非常平静。

联军一直忙碌到午夜十二点以后,各部官兵才陆续回自己的营房休息,但夜间的巡逻队加强了一倍的人手,康普顿中校亲自带队巡逻到夜里两点才回去休息。

三点的时候,东南方的天津城那边传来闷雷般的响声,跟着便是火光冲天,哨兵叫醒了康普顿中校,当康普顿中校出来到营帐外面的时候,他被远方天际的红光惊呆了。

“上帝啊,他们在攻打天津城!”瓦索涅上校来到康普顿身边惊呼道,康普顿中校非常焦急,看天津城那边火光冲天的样子,萨顿将军的部队一定遭到了很大损失,他马上对瓦索涅上校说道:“上校,请允许我马上带领埃塞克斯营增援天津城。”

瓦索涅上校摇头道:“夜晚行军太危险了,中校!”康普顿心里很着急,那里驻守的都是英军部队,当下他毫不客气的说道:“上校,那里有两千多名英军士兵,还有百分之八十的军需物资,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冒险进行增援!”

两千多名英军对瓦索涅上校来说并不能引起太大的反应,但百分之八十的军需物资囤积在天津还是让瓦索涅非常在意,踌躇片刻之后,瓦索涅同意了康普顿的计划。很快康普顿集合起英军埃塞克斯营四百八十多名英军官兵,在四点十五分离开了河西务镇。

离开河西务三英里之后,在经过一处村庄的时候,康普顿的部队遭到了太平军伏兵的袭击。附近的高粱地里和村庄里,埋伏的太平军士兵向这支行军中的英军开火,康普顿中校马上命令士兵们就地掩护并开火还击。

本来英军不太擅长夜战的,但之前因为清军老是发动夜袭,逼着联军士兵开始学习夜战,所以这个时候的英军再向之前那样,一遇到夜间战争就手足无措了。

英军士兵趴在村庄道路边的田埂边上,蹲在村外的矮墙边上,对着高粱地和村庄冒出的火光进行还击,虽然是夜间,但惨叫声和鲜血依然四处飞扬。

“中校,他们在夹击我们,我们应该离开这里!”一名少尉大声喊道。

康普顿也看出了地形对自己不利,马上说道:“弗贝尔少尉,从村子里的敌人火力上看,敌人人数不会太多,带上你的连队从村庄左侧迂回过去,我们在这里吸引敌人火力,你们冲进去之后把村庄里的敌人赶出来,我们必须通过这个村子!”

弗贝尔少尉马上带领一个连的士兵朝左侧迂回过去,康普顿命令士兵加强还击,吸引来自村庄的火力。一刻钟之后,弗贝尔少尉的连队到达了村庄的左翼,康普顿中校松了口气,但还没等他露出微笑,几声巨响从弗贝尔少尉那边传来,只见几下剧烈的爆炸火光中,几名英军被抛上了天。

“该死的,他们的在左翼村口埋设了地雷!”康普顿的咒骂还没完,左翼响起了更加密集的枪声,弗贝尔少尉的连队顿时死伤惨重。

“该死的,左翼那边是个陷阱!列普康顿,把弗贝尔他们救回来!”康普顿大声喝命道,但列普康顿的连队根本无法转移过去,太平军的火力比之前更加密集起来,看样子他们是得到了增援。

“该死的,我中弹了!”“中校,我们应该撤退!敌人太多了!”“右翼顶不住了,列普康顿少尉中弹了!”惨叫声起此彼伏,康普顿中校只得命令其他人撤退,自己带领三十命来复枪手殿后。

很快嘹亮的太平军冲锋号响了起来,村庄里、高粱地里冒出无数的太平军士兵黑影,雪亮的刺刀在月光下闪闪发着寒光,三十名来复枪手不断击倒冲过来的敌人,但终究人数太少,很快他们就被敌人的刺刀和手榴弹淹没。

一枚手榴弹在康普顿中校身边爆炸,气浪将他掀翻在地,摔了个七晕八素,当他翻过身来的时候,发现胸前已经有三把明晃晃的刺刀抵住,“放下武器,投降不杀!”蹩脚的英语和法语各说了一遍,康普顿中校放弃了抵抗。

几名太平军士兵将他拉了起来,收去了他的军刀和腰间的短枪,几名士兵用中文嘀咕道:“是个中校,是个大官啊。”“把他压到后面去,上面有命令,不得伤害任何一名俘虏,他们都是我们将来谈判的筹码。”

康普顿久居中国听得懂中文,苦笑一下之后用中文询问道:“你们的指挥官是谁?李秀成还是陈阿林?”

“这洋鬼子还认识李将军和陈将军?”“二愣子,他们很多军官原来还和我们并肩作战过的……”从宣战第二天凌晨开始,原来并肩作战过的英法联军和太平军在北方开始了殊死的搏杀,在集体民族利益面前,一切昔日的交情和好感都显得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第六百三十五章码头激战

康普顿中校率领英军离开后半个小时,瓦索涅上校就开始后悔不已了,黑夜行军、敌情不明、冒然出动,这些都是透着浓浓的失败气息的因素,他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坚决一点,让康普顿中校留下的。天津城固然重要,但河西务镇一样的重要,天亮之后从通州赶来的米启尔少将、柯利诺将军的部队将会往这边赶来增援,而假如失去了河西务镇,联军将会失去在运河上的最好一个攻击支点,最后不得不在野外和太平军进行野战。

联军害怕和太平军进行野战吗?瓦索涅上校略一思索之后,开始嘲笑自己的胆小和谨慎,但至少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让康普顿去冒险的。

还在思索的时候,河西务镇外不远处的运河码头密集的枪炮声忽然传来,瓦索涅心头一惊,只听镇内木塔上的瞭望兵向下大声喊道:“敌袭!敌人在偷袭码头!”

瓦索涅急忙大声问道:“有多少人?”“太黑、太远看不清楚,但枪炮的火光很多!敌人的目标好像是在码头停靠警戒的炮艇!”

瓦索涅闻言不由得大为焦急,和天津城一样,在这里联军没有留下专门的炮兵部队,只有二十多门从天津运过来的清军火炮,和天津萨顿将军遇到的麻烦一样,法军士兵很不情愿使用这种危险系数很高的火炮,所以河西务镇最强大的炮火支援只能是运河上的炮艇。

联军在运河上一共有十二艘蒸汽浅水炮艇,其中英军十艘,法军两艘。平时这些炮艇主要是为往返于运河上的联军运输船提供护航,虽然联军控制了从塘沽到通州运河的大部分重要据点。但沿途有太多的高粱地和树林可以为敌人提供掩护,联军担心运输船队遭到袭击。所以必要的护航还是需要的,而且这些炮艇也可以为发生在运河边的战斗提供火力。

而此刻在河西务镇停靠警戒的是英国海军的蚊子号和苍蝇号潜水蒸汽炮艇,两艘炮艇是姐妹舰,型号都是一样的,吨位仅有320吨,配置了三门六磅火炮,船上共有船员47人,也只比联军舰队中最小的295吨史吉文号稍大一点。本来两艘炮艇今天晚上是要回到天津城的,但因为宣战的原因。瓦索涅让它们留下来为河西务镇提供保护,所以两艘炮艇就留了下来。而其他十艘炮艇有六艘留在通州,另外四艘还在塘沽地区的白河上巡航。

“贝尔纳中尉!你马上带领你的连队增援码头!救援英国人!”瓦索涅可不想战后听到英国人的指责,两艘英国炮艇是必须去救援的。

贝尔纳中尉带领一个连队的法国海军陆战营士兵出发了,他们动作非常迅速,显得经验丰富。说起法国海军陆战营来,它可以称得上是近代军队中所有海军陆战队的鼻祖,就连以海军称霸全球的英国海军在成立自己的海军陆战队之时,都是借鉴法国海军陆战连的经验。

早在1622年。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下令组建了法兰西海军连。拿破仑时期,皇家近卫军中建立了海军陆战营。1804年12月远征大不列颠时,拿破仑亲自将一面旗帜授予海军陆战营。旗的正面写着:“法兰西皇帝亲授近卫军海军陆战营”,背面是营徽。营徽两旁是陆战营的座右铭:“英勇,守纪”。正是这支部队,在1815年反拿破仑联军攻入巴黎时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和其他法国部队不同。法国海军陆战营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部队,他们常年活跃在法国海外的殖民地。每年都要参加几次法国在海外殖民地的战争,长期的战争让这支部队得以千锤百炼。

贝尔纳中尉带领他的连队赶到码头附近。几名法军士官就带领士兵占据了附近的几处制高点,码头货仓顶部、码头出口的小山丘等等,贝尔纳则亲自率领五十多名士兵继续悄悄的前进。

在码头对岸的高粱地里,上百个火枪光点不时的闪耀着,敌人应该是在向英军炮艇开火。从敌人火力和火枪的精锐程度看,应该是远东最强的黄种人部队,太平军!

法军悄悄进入自己认为的最佳射击点之后,没有一个士兵急于开火,当贝尔纳中尉也进入码头,士兵们都准备好之后,贝尔纳中尉打响了第一枪,随后法军海军陆战营士兵们纷纷开火,各自朝自己瞄准的目标扣动扳机。

高粱地那边传来一阵惨叫声,法军的突然开火齐射收到了奇效,差不多一半的火光亮点消失了,但不清楚黑暗里打死了多少敌人。法军士兵不等士官命令,各自接着上弹开火,压制对岸的敌人火力。

一百多名法军的火力压制果然让对岸的敌人阵脚大乱,只见高粱地里隐隐约约的不断有高粱伏倒,显然敌人在转移阵地,以脱离弹雨的袭击。

贝尔纳中尉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几名士兵迅速跑上码头的木制桥板,靠近炮艇之后,对着炮艇大喊道:“英国小子们,快点起来反击,有没有伤员?让他们先离开!该死的,你们为什么不用炮火还击?”

当到达码头之后,贝尔纳中尉就发现炮艇上的还击火力很弱,难道两艘炮艇上的英国海军士兵都死伤得差不多了吗?这明显不合常理,但混乱之中,贝尔纳中尉也没有多想。

可现在当贝尔纳靠近炮艇喊话之后,炮艇船舷一侧忽然冒出十多个黑影来,朝着贝尔纳他们就是一阵火枪齐射。贝尔纳中尉运气很好,只是左臂被擦伤,他很快滚到码头旁一堆货物后面,而跟着他的六名士兵则没有那么幸运,三名中弹倒下后就不动了,三名受伤倒地惨叫不已。

贝尔纳勉强将最靠近自己的一名法军伤兵拉过来躲避子弹,跟着看到炮艇上的六磅炮开始朝码头上的法军士兵开炮!

“上帝啊,英国佬为什么要朝我们开火?啊!我的腿!”受伤的法军士兵惨叫着,贝尔纳用急救纱布给他扎紧腿上的伤口后苦笑道:“我们上当了,敌人早就占领了英国佬的炮艇,开火吸引我们来救援,这是个圈套!”

“狡猾的土著!该死的黄皮猪!”那士兵不断咒骂着,贝尔纳稍稍露头看了看,只见两艘炮艇上火光大作,数十条火枪和船上的火炮不停的朝法军藏身的地方开火,他咬牙给自己手臂上的伤口也绑上纱布后沉声说道:“他们不是土著,他们是很厉害的敌人。我猜他们是从水下潜伏过来,然后摸上英国人炮艇的。他们很可能和我们一样,是精通登陆作战的海军陆战队!船上的英国人要么就是被他们杀死,要么就是做了俘虏了。”

“中尉,太平军也有海军陆战队吗?”贝尔纳面对这名士兵的问话,表情有些苦涩的说道:“有,几年前我和海军舰队一同出发,在远东北部的庙街和库页岛看过他们的登陆作战,他们很骁勇,打败过俄国佬。”

“中尉,我们该怎么办?你看,巴西勒不行了!”不远处两名受伤的法国士兵因为流血过多已经奄奄一息,贝尔纳咬牙道:“你在这里待着,不要开火暴露,我去把他们救回来。”

贝尔纳看准炮艇上射手们换弹的机会猫着腰冲了出去,拖着一名法军士兵往回拉,总算将这名腹部中弹的士兵拉了回来,但很快炮艇上的人也发现了他,一阵枪弹过来,那堆货物被打得碎屑纷飞。碎屑落在贝尔纳头上、脸上,原来这堆货物是十几包玉米,是联军收来的军粮。

给那名士兵包扎之后,贝尔纳知道他假如再不急救是撑不了多久的,而最后一名受伤士兵则彻底不动了。太平军似乎也发现这堆货物后面还有敌人,他们不断的朝这边开火,贝尔纳和两名受伤士兵岌岌可危。

在码头附近的法军士兵对此毫无办法,他们被炮艇火力压制,对岸冒出更多的火力点来压制他们,同时码头左右两侧岸边竟然也有敌人登岸,他们一边朝着法军开火,一边发起了冲锋。

当码头的法军陷入苦战的时候,他们希望河西务镇内的瓦涅所上校能派人来支援他们,可他们发现河西务镇也传来非常密集的枪炮声,似乎河西务镇现在也遭到了突袭。

瓦涅所上校现在是焦头烂额,三面受到敌人的突袭打击,从敌人火力上判断,至少有一个团的太平军在朝他们发动攻击,而他手上只有三个连队的士兵了,而增援码头的贝尔纳连队似乎也回不来了,那边的枪炮声也非常密集。

“中尉,佛兰索死了!”腿部受伤的法军士兵抱着那名腹部中弹的士兵说道,贝尔纳也发现佛兰索的手无力的垂了下去,而他却毫无办法。

枪炮声中,敌人的脚步声在码头桥板上响起,十多名太平军从炮艇上下来,猫着腰朝这边慢慢逼近,“中尉,你快点逃吧,我走不了了,你朝着那边跑吧!”受伤法军士兵指着码头左侧一片货物堆积区说道,的确往那边跑或许能回去。

贝尔纳却摇摇头拒绝了,“我们完了,敌人已经占领了码头!”果然,码头附近的法军开始在敌人的冲锋下后撤,码头差不多已经被敌人占领了。

当几把刺刀出现在玉米货包堆后面的时候,贝尔纳交出了武器,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说道:“我的士兵腿部中弹还在流血,请你们救救他……”

第六百三十六章蓄谋已久

瓦索涅上校光荣的阵亡了,正如同他出征前给妻子写的信上说的一样,我将为法兰西帝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被一枚流弹集中了额头,非常不幸的倒在河西务镇一个破旧的马厩旁边,他的勤务兵克里佛尽职的守在他的身边,直到天亮后太平军完全占领河西务镇,才将克里佛俘虏。

一个团的太平军士兵加上大连湾特别海军陆战队的一千多名太平军参加了对河西务镇的突袭,周密的潜伏突袭计划和太平军精锐部队严格的纪律让突袭战非常完美。

两艘英国炮艇连同上面大部分的成员都被太平军俘获,正如贝尔纳中尉猜想的那样,太平军的海军陆战队从水下潜入,靠近炮艇后偷袭了两艘炮艇。太平军海军陆战队员们靠着麦秆呼吸,从水下接近后,干掉了炮艇上的哨位和警戒士兵,其余的英国海军船员则被迫做了俘虏。

然后太平军的三个步兵营按照计划三面突袭了河西务镇,瓦索涅上校的第二海军陆战营虽然精锐,但敌人的人数实在是太多,最后法军这支骁勇善战的海军陆战营被全歼,战死两百多人,两百多人受伤或被俘。

太平军的损失也不小,四百多人伤亡,两名攻坚的连长阵亡,而且这还是太平军在突然发起突袭的局面下形成的战果,足见法国海军陆战队的精锐。

战后太平军的士兵评价法国海军陆战队,认为这支法国人的精锐部队非常难打,就算落单了。他们也会迅速利用地形掩护自己,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还击。然后他们之间的互相掩护、配合与相互支援做得非常完美,战术动作和小队之间的配合也非常默契。他们是一支难缠的部队。

而被俘的贝尔纳中尉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国内撰写回忆录时写道:“当晚,我们遇到的是一支可怕的部队,一个团的兵力悄悄摸到我们眼皮子底下发起突袭,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的进攻线路避开了我们的地雷区域,显然他们的侦查工作做得比我们好上一百倍。他们的枪法很准,士气高昂,索伯里少尉率领一个排的士兵驻守的码头山丘阵地,被他们派遣的几名敢死士兵用手榴弹炸开了缺口,于是我们的部队在那里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溃退的时候死伤惨重……”

战争中的赢家永远不会是普通士兵,贝尔纳中尉救下的士兵最后失去了一条腿,还好太平军的军医救了他的性命,除此以外,贝尔纳中尉见到了几十个被太平军救下来的法国士兵,这多少让贝尔纳中尉心里好受一些,至少太平军没有放弃上帝赋予的骑士风度。

占领了河西务镇之后,贝尔纳中尉和几名军官俘虏被留在镇内,其余俘虏被转移到后方的村镇看押或救治。贝尔纳中尉注意到。太平军占领这里之后,马上开始了土工作业,修筑各种工事和垒壕。贝尔纳知道他们是要在这里阻击通州过来增援的米启尔少将和柯利诺将军,看来太平军对于和联军在平原上野战决胜还是有些顾虑。他们打算先通过坚固的工事、阵地消耗联军,然后再进行决战。

和几名被俘军官一起蹲在一处草棚外,贝尔纳没有心情和他们交谈。其实几名军官也没有心情交谈,他们在为各自的命运祈祷着。他们不知道太平军会如何对待他们。

“贝尔纳中尉,你还记得我吗?”字正腔圆的法语。贝尔纳循声抬头望去,只见一队太平军骑兵经过路边,一名骑兵脱离队伍往他这里走了过来。

那是一匹枣红色盎格鲁诺尔曼马,上面的骑兵穿着火红色滚白边的军装,头戴象征着翎盔,胸前是一副胸甲,马背上带着五只上好弹药的左轮手枪,背上还有一只塞斯宾连珠枪,腰胯上还有一把锋利的廓尔喀骑兵专用弯刀。贝尔纳认出了这个人,太平军的骑兵军官宋峰,当年他们曾经一起征讨过俄国人,宋峰的法语启蒙还是贝尔纳做的。

“宋,是你啊。”贝尔纳站起身来,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狼狈,可一旁看守的太平军士兵狠狠的用刺刀横在面前道:“不许向前!”

宋峰跳下马背来,上前向看守的士兵道:“我想和他说几句话。”那士兵的军衔只是一等兵,他向宋峰行了一个军礼后说道:“对不起,上校,他是俘虏,没有我们长官的同意,他不能和任何人接触。”

宋峰回了个军礼笑道:“我知道,我只是和他说几句话而已,就在这里说,你看着,这总行了吧。”

那士兵为难的看了看两人,最后点点头,宋峰给贝尔纳点了一根小刀牌香烟,贝尔纳很喜欢这种中国烟,它比雪茄味道要好一些。

“想不到会在这种情形下再见。”宋峰有些遗憾的说道,贝尔纳苦笑道:“我是你的俘虏了,真是想不到啊。”

宋峰安慰道:“按照我们说的去做,你们可以安心的在战俘营等到战争结束的一天,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贝尔纳沉默了片刻后问道:“宋,你们恨我们吗?”宋峰摇摇头说道:“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并不恨你们,我只是恨你们的军队为什么要到远东来。你们想要抢走我们的利益,想要阻拦我们统一,其实这些都是害怕我们会强大起来,是吗?”

贝尔纳默然无语,是啊,其实一切的根源仅仅只是他们害怕太平军会强大起来。宋峰坚定的说道:“贝尔纳,我们会强大起来的,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事,与其做我们的敌人,你们其实更应该考虑如何和我们做朋友,就像从前那样。”

最后,宋峰骑上骏马离开了,贝尔纳得到了一些食物和烟草,都是宋峰给的,贝尔纳默然开始沉思起来,是啊,太平军的强大能够阻止吗?可惜法国和英国都离远东太远了,而中国太平军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不再是法国、英国随便派十几艘舰船、几千人的部队就可以征服的,而且太平军也不像满清那么软弱好欺,或许和他们重新做回朋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贝尔纳沉思的时候,忽然听闻河西务镇上的太平军一阵骚动,跟着纷纷欢呼起来,一个消息由远及近的传递过来,贝尔纳听到看守的士兵大声的兴奋呼喊道:“天津城被我们收复了!”

贝尔纳听得懂中文,或许这个时候还是他的那几个同僚更好,至少他们茫然无措的样子看来,他们不知道敌人在欢呼什么。贝尔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上帝啊,天津陷落,百分之八十的军需物资落入敌手,天津和河西务镇落入敌手,运河运输补给通道被掐断,通州的联军主力部队将面临一个非常可怕的境地啊。”

“中尉,那些黄皮猴子在说什么?”一名上尉军官低声问道,贝尔纳无力的摇摇手道:“他们有些人听得懂法语,小心你的言辞。他们在欢庆胜利,天津被他们攻陷了。”

闻言几名法**官骚动起来,看守的士兵大声呵斥起来,几人略略安分一些,待看守士兵又转头欢呼的时候,那上尉抱头痛苦的说道:“上帝啊,难道我们要全军覆没了吗?该死的英国人,真是不堪一击,要知道天津那边有两千多名英军士兵的啊。”

贝尔纳叹口气说道:“敌人早就在谋划这次进攻了,攻打天津的一定不会是少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