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血-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关外、四川安徽大部,北方虽然地广人稀,但人口也不会下一亿五千万,兵卒百余万还是养得起的,您觉得只是上面你提的和谈方案就能让满人让出江山了吗?”
萧云贵好整以暇的双手环抱笑着说道:“那请太后提个靠谱的方案吧,但分裂国土的话也不必再出口了。”
杏贞微微一笑说道:“那好吧,我的底限是君主立宪,皇帝还是满人皇帝,政府由汉人和各族选举产生,怎么样?”
萧云贵忍不住噗的一声又笑了出来道:“清韵啊清韵,你果然还是很腹黑,这根本不可能是你的底限,清帝是必须退位的,满清国号也必须得改,否则这和招安我们太平军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满清有资格招安太平军么?满清还有能力保持帝位和国号么?”
杏贞狡黠的一笑说道:“我已经退步了啊,要是清帝退位,满清去国号的话,就没有谈判的基础了。君主立宪没有什么不好啊,满人退出政治舞台,只是象征性的保留国号和帝位,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们么?”说到这里杏贞顿了顿,然后有些诡异的看着萧云贵,若有所悟的道:“我明白了,你是想自己做皇帝吧。”
萧云贵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大手一挥道:“君主立宪我想最快也是要我们儿孙辈才能实现,国家新立之初,我们必须保持国家之内只有一个声音一个态度,我自信能掌控全局,自信能带领国家复兴,我做皇帝有何不可?天下汉人是不会答应保留清帝帝位和国号的,清韵你还是实际一点吧。”
杏贞瘪瘪嘴道:“天下汉人,你又胡扯,老实觉得自己就能代表所有人,告诉你吧,至少北方的汉人还是拥护满清的,就算是湖南的曾国藩,他也只是希望汉人能掌握朝政而已。”
萧云贵皱眉道:“好吧,那就蒙古和关外满洲自治,但这已经是最大底限了,谈不成咱们就接着开战好了。”
杏贞还是摇摇头说道:“不可能,满人已经习惯了关内的生活,让他们退回满洲自治会带来很多问题,而且你让蒙古和满洲自治,将来就不怕这两个地方独立吗?”
萧云贵苦笑道:“那我们就只有决一死战这一条路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大势如水
决一死战这句话出口之后,两人又是一阵沉默,片刻后萧云贵才笑了笑开口道:“谢谢你,清韵。”
杏贞眨眨眼道:“谢我什么?”萧云贵轻叹一声道:“谢谢你把满清的底限告诉我,我知道你一个人做不了什么。”
杏贞身姿款款的娇然而立,掩口微微一笑道:“果然还是你能听懂我的意思。”说到这里轻叹一声道:“站在老同学的位置上,我能告诉你的都告诉你了,可你的老同学不能做什么,假如我真按你说的回去带着满清投降,只怕诏令才出,就被人把我当做是疯了,我下的命令也会变成乱命,而没有人尊奉了啊。”
萧云贵哦了一声,阴阴的笑了笑说道:“其实你假如想做,可以安排心腹汉人接掌兵权的啊,这样就算你下的是投降之令,手中有兵权也能弹压得住。彭玉麟、李鸿章、袁甲三这些汉人不正是手绾兵符的大将么?”
杏贞幽幽的叹口气道:“你当我没有试探过么?彭玉麟也算是敢说敢为之人了,但君主立宪,还政于汉,就是彭玉麟提出来的,李鸿章和袁甲三则力劝朝廷,假如事不可为,放弃京城退往陕甘或蒙古,总之是要继续抵抗下去。其实北地这些汉人呐,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总还是抱着对满清的最后一丝幻想,或愚忠、或贪恋权势、或担心太平秋后算账,总之还不到那树倒猢狲散的地步。就算我提前布置了,人心隔肚皮,一个不小心。或许就有人做了出卖光绪帝的袁世凯也说不一定啊。”
萧云贵默默的的点点头,他这时候知道了杏贞的难处。作为满清的慈禧太后,这个身份将她天然的和手下汉人隔开。就算她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获得手下汉人推心置腹的信任,就算彭玉麟、李鸿章之流心里有什么不臣之心,也不敢和她交心。而杏贞同样有这样的顾虑,她不清楚手下汉臣的真实想法,哪敢将心里的谋算全盘托出?虽然她现在是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因为她的身份,咸丰的老婆,当今皇帝的生母,正统的满人出身。假如有一天。她做出什么有损满清利益而满足太平天国的事来,她手下除了身边如李莲英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只怕连恭亲王、醇亲王之流都会起来反她。
她就像在几个鸡蛋上跳舞一般,今夜她能将满清可能答应的谈判条件合盘托出,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她的心虽然在萧云贵这边,但却彻底的无能为力。或许她可以不顾一切的放弃身份,但当她放弃身份之后,她将一无所有,甚至失去唯一的儿子。
“你们让出京城。退守关外和蒙古,我们三年内不动刀兵!”萧云贵沉默半晌之后说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总要为历史责任负责。”
杏贞微微一笑道:“阿贵,我觉得你有些魔怔了。历史责任我们都有这不错,但为了历史责任四个字,你不能缚手缚脚。不错。完整的北京城交回到汉人手中固然是好的,但你想过没有?后世辛亥革命成功。满清覆灭,清帝退位。和平交出北京城也好、日本投降交还北京城也好、傅作义起义交还北京城也好,哪一次不都是进攻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辛亥革命,十八省联手反清,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他已经掌握了京城,所以北京和平交还。日本投降更不用说,就连傅作义也是被百万大军围城而被迫起义的。可如今呢?太平军四万余众围城,而满清还有十余万大军围城,你的势还远远达不到让人投降的地步。”
说到这里杏贞顿了顿,贝齿轻启接着说道:“天下大势如水,水到则渠成,我不是不想帮你,但眼前形势的确不是太平军占据上风,我无能为了。真有一天,百万太平军兵临城下之时,大势已成之刻,是不会再有人对你说不字的。”
杏贞玉手忍不住轻轻抚上萧云贵的刀疤脸,柔声道:“而现在,你要得到梦寐以求的北京城,你只能选择强攻。可我也知道太平军眼下就算能强攻打下北京城,那也是惨胜,接下来将无力面对英法联军的反扑,对吗?”
萧云贵嘿了一声,接着问道:“刚才我就想问你了,你怎么知道我太平海军最大运力只能运送四万多的兵力北上?”
杏贞微微一笑说道:“满清那些叛军里面我自然有眼线,荣禄能策反我的人,我也可以策反他的人,难道你以为我会什么都不做吗?洋人对你的海军实力一清二楚,通过我在那边的眼线,我自然也可以知道的一清二楚。”
萧云贵晒然一笑道:“这就好,我还以为是我内部出了问题呢。”
杏贞嫣然一笑道:“我也有派人打入你们内部的,可惜你们内部非常严密,很难渗透,害得我损失了不少人手。”
萧云贵不再纠缠这个话题,大手顺着杏贞抚在自己脸上的玉手而上,最后抓住她的玉手,另一只手揽住她的纤腰,将她一把揽入怀中。只听怀中佳人嘤咛一声,跟着便是急促的呼吸之声传来,萧云贵不再迟疑,低头狠狠的吻了上去。
良久之后,两人才分了开来,杏贞脸色一片潮红,娇喘不定的望着萧云贵,萧云贵笑了笑柔声道:“和你一席话,我明白问题在哪里了,你安心回宫吧,等着我带百万大军来接你出去,到那个时候,你的身份我来替你安排,你不用再这么辛苦做什么慈禧太后了!”说罢萧云贵哈哈大笑着转身而去。
杏贞娇喘片刻,努力平复心情后,才缓步出了前院,望着萧云贵离去的背影,杏贞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来……
“皇嫂、皇嫂,”在奕翾的呼唤声中。杏贞从刚才的回想中挣脱了出来,举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的一丝慌乱。可惜茶水都已经凉了。
“七爷有话接着说便是了,本宫听着。”杏贞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刚才说到哪了?”
奕翾并没有奕?那么精明。用现在的话来说,他还嫩了点,不疑有他的奕翾道:“皇嫂,刚才臣弟反复计较,只觉得眼下还不是和长毛谈判的最好时机。如今虽然长毛在江南势大,但我们和长毛在淮上据守良久,也并非全无还手之力。此刻长毛虽然兵围京城,但想来孤军深入,外无后援。难以持久,只要我们能守住一段时日,局势必定变化。等长毛师老兵疲想要后撤之时,我们挟大胜之余威,再和长毛谈判便能争取得更大的成果,届时就算谈到划江而治也不是不可能。一旦能够划江而治,暂时止息干戈,我朝将息数年之后,再联合洋人大举南下。长毛败亡之日便到来了。”
杏贞微微一笑,奕翾看来也是在成长之中,能够冷静的想到这么多,的确不再是当年那羞涩的大男孩了。当下杏贞温婉的一笑说道:“七爷说的很对。眼下不是和长毛谈判的时候,长毛没有吃到败仗是不会答应我们的条件的。不过眼下我军士气低迷,器械不足。七爷当先考虑如何摆脱困境,一切要想着如何守住京城为上策。”
奕翾重重的点点头道:“皇嫂提点的是。要是我们守不住京城,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臣弟回去之后会和六哥好好商议此事。”
杏贞嗯了一声。跟着说道:“今晚的事不必让你六哥知道了,他这个人很啰嗦,要是知道我出宫去胡闹必定又要吵闹一番。”
奕翾闻言心想,要是告诉了六哥,他自己陪着太后胡闹,必定也会被责罚,自然是不会说的,当下垂手应了一声便告退而去。
奕翾走后,杏贞看着桌案上的烛火幽然自语道:“你的太平军四万之众围城,但粮弹物资等都没有后援,你如何能持久呢?连奕翾都能看到你的不利之处,你难道会不自知么?你到底还有什么后招呢?”
的确,太平军自从西王主政之后,俨然已经变成一支近代纯火器部队,虽然战斗力非常强悍,但仍然有所有火器部队难以避免的一个短处,那就是过于依靠后勤。粮食等物资还好说,就地筹措或许能解决一些,但火枪、火炮所需的弹药可就不可能就地筹措了。
江淮之地之所以满清能守得很久,那是因为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选在太平军头上,那就是河南开封段的黄河还在清军掌握之中,萧云贵一直担心在江淮之地过于压迫清军,一旦清军狠下心来,掘开黄河堤坝,那将给太平军带来不小的损失,同时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将形成一片巨大的黄泛区。历史上咸丰年间的黄河改道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对几省百姓都是巨大的灾难。
同时一旦黄泛区形成,也将给太平军的北伐带来困难,原因就是北伐军队需要稳定的后勤补给线,这样军队无法通过黄泛区运输补给,最后只能被迫改道从荆襄之地北伐,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
现在兵临京城的太平军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后勤补给如何解决?假如不能迅速拿下京城,太平军的枪弹可是打一发就少一发的,一旦满清咬牙守住,越往后局势对太平军会越来越不利的。
难道萧云贵看不出这一点来?但从太平军没有着急攻城就看得出来,他们是想谋定而后动,不打算仓促攻城,说明萧云贵是知道他这个短处的,可为什么他临走时还能笑得如此从容镇定?
想到这里杏贞也陷入了沉思,忽然间她灵光一闪,花容有些失色的惊呼道:“难道他决定和我谈不拢就与洋人联手?!”
第六百二十三章向东向西
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快要到来,南苑大营之内西王帅帐中却依旧灯火通明。太平天国萧云贵平静的坐在主位上,两边落座的都是以钱江为首的西王国策顾问团成员。同时还有兼任第一军军长的李秀成、三名师长冯子材、陈阿林、张文祥以及一众师级以上训导员和参谋官,而韩宝英和周秀英两位女将则是以第一军参谋身份参与其中。
第一军自从广西战役之后就轮换回南京休整,随后由李秀成统帅跟随西王北上,而韩宝英和周秀英两员女将则是跟随被俘的彭玉麟、李孟群两人回到了上海。本来两女是不愿意离开前线的,但经不住西王的诱惑,萧云贵这厮来信诱劝两女,说要她俩跟随自己北上打清妖的京城。于是,两女就回到了上海,后来跟着第一军来到了北京城下。
萧云贵见人到齐之后,清清嗓子道:“适才本王亲自和清廷里的人见过面了,也谈了一些事。”当下萧云贵将他和杏贞见面之后得到的一些启发说了,听完萧云贵的讲述之后,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顾问团成员刘信听完之后很是失望,他那与满清和谈联手对付洋人的计划似乎第一步就走不通,于是红着脸起身一礼道:“殿下,此次冒险北征是属下太过想当然了,请殿下责罚。”
萧云贵抬手止住道:“你何罪之有?当英法联军出征北上,我们众人分析局势之时,一起确定了这个出兵北京的计划。也并非你一人的想法。”说到这里顿了顿后,萧云贵微微感叹道:“本王还是有些托大了。想着自己大势已成,原来还是力有不逮。其实还是本王自己的过失啊。”
刘信见西王独自揽下责任,心中很是感激,单膝跪下说道:“殿下,满清既然不肯合作,那我们就攻打京城,城中清妖虽然有十余万,但我军士气如虹,定能一举破城。眼下我军孤军在外,只有迅速攻破京城。方能解决眼下困局。”
莽姑娘周秀英马上起身出言附和道:“不错,西王,咱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兵攻打京城了。”周秀英虽然长得秀美,身材也非常不错,刚才起身那胸前的波涛汹涌让萧云贵看得直咽口水,但似乎正应了那句话,胸大无脑啊,只知道厮杀。看来她在参谋部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萧云贵清咳一声,收起目光,看了看钱江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钱江沉吟片刻后道:“殿下,刘信所言甚是。眼下我们孤军深入,洋人在东,满清在西。我们要尽快摆脱前后受敌的局面,只能靠打出去来解决。至于向东还是向西却是值得考量。向东,洋人战力不俗。我们难有一击必胜的把握,若不能一举破敌,枪弹等物资必然告急。而且英法虽然与我们谈判破裂,但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向我们宣战,想来洋人还没有做好和我们开战的准备,所以我们还有时间。而向西攻打满清京城则相对容易一些,虽然满清十余万人守城,但大多都是战斗力低下的绿营兵,稍有战斗力的满清新军和洋人之前死拼消耗不小,想来攻打京城应该容易一些。只要我们能迅速攻陷京城,满清势力将土崩瓦解,天下大势将瞬间一变,到那个时候,就算英法准备好了与我们开战,我们也能游刃有余。”
钱江的话似乎说出了大家心中所想,帐内诸人纷纷出言附和赞同,唯独李秀成皱眉不语,萧云贵看了看李秀成问道:“秀成有何意见?”
李秀成缓缓说道:“殿下,为将者,当未思胜先思败,不论东进也好,西征也好,如今困扰我们的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后勤的问题。从山海关、锦州入关这条线进行补给,需从大连湾走海路补给运输,路途遥远,而且途经的地域大部分还不是我们的地盘,难以保证大军的供应。稍微近一点的津塘地区则被洋人占据,现在洋人和我们交恶,一定不可能答应给我们使用这条补给线。攻打京城虽然可以让天下大势发生改变,但就算我们拿下京城,短时间内还是无法解决补给的问题,京城局部的劣势还是难以扭转,等到洋人准备充分之后开战,我们还是会处于被动地位。”
萧云贵微微颔首道:“不错,其实当前我们都认为满清更好打,可打下京城有什么好处吗?京城百万人口要多少粮食才能安定百姓?我们难以四面合围京城,满清丢了京城,满清朝廷一定会西逃,没了京城这个包袱,清军会更加的轻松,而我们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接管京城!”
说完之后,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钱江有些惊异的问道:“殿下难道我们要先对洋人下手么?”
萧云贵缓缓站起身来说道:“英法联军北上征讨满清,虽说是打我们的敌人,但他们武力介入中华大地内战已经难以避免。大家试想一下,假如不是英法发动这场战争,我们有必要提前北上吗?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来统一全国。大家要记住一点,我们提前北上就是想要阻止英法在打败满清之后与满清联手来对付我们。既然英法限制我们统一全国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为什么我们要坐以待毙?为什么我们不能先下手为强?”
说到这里萧云贵缓缓走到营帐中央,沉声道:“我萧朝贵自从广西起兵以来,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千里下南京,转战东南半壁江山,如今是我起兵以来最凶险的一战,在座诸位都是我军良将谋臣,此战一定要先统一认识。”
“当今天下,满清可以说大势已去,假如没有洋人这个变数,我们自信能在三年内消灭满清,统一全国。而现在洋人已经成为我们走向完成大业的拦路虎,那么我们的战略重心也要调整,我们要先将拦路虎消灭掉,将他们的威胁消除掉,否则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目的!”萧云贵边走边说道:“既然我们和洋人的矛盾已经不能调和,那就准备开战!而满清,我宁可先放一放,要打我们也要先打对我们威胁最大的英法联军!”
营帐内鸦雀无声,钱江忍不住道:“殿下,我们已经和俄国人宣战了,现在加上英法两国,只怕……”
李秀成却道:“俄国人和我们处于战争状态几年,虽然俄国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一直和我们交战,但他们始终无法发起大的攻势,而这次我们和俄国宣战,该担心的是俄国人,他们很怕我们会发起攻势,所以在俄国方面我们可以暂时不采取行动,专心先打败英法。”
刘信此时也已经想明白了,他也站起身来说道:“不错,英法离我们太远,只要我们能击败他们的陆军,让他们觉得战争持续下去对他们的利益无益,我们就能在战胜之后与他们媾和,到那时候再来对付俄国人和满清就轻松多了。”
萧云贵嗯了一声,大手一挥道:“本王的意思就是这个,英法的威胁越早解决越好,现在他们还没有向我们宣战就看得出来,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但我们完全可以先下手为强!接下来大家就商议一下如何与英法作战吧。”
方向确定,接下来就是商讨具体部署的事了,西殿在帐内的众人并没有太过于纠结东进还是西征,他们只觉得西王的话是对的,谁对太平军威胁更大就该打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钱江说道:“眼下英法联军两万之众,兵力分布于从塘沽一直到天津和通州的沿线上,外海还有海军,战船五十余艘,其余辅助船只、商船等等两百五十余艘,对海军我们是无能为力,一旦准备开战我们反而先应该让我们自己的海军先避开英法联军海军的锋芒,以一部分海军舰只为诱饵,将他们吸引到大连湾、庙街、上海、宁波等几处港口,利用海岸炮台和他们周旋。”
刘信接着说道:“战局的关键要点是包围和歼灭已经上岸的两万多英法联军,最好的局面就是能围困他们逼迫他们投降,假如我们能够俘虏大量的英法联军士兵,就有了和英法媾和的最大筹码。”
李秀成起身指着地图说道:“要完成对英法联军的围歼,最重要的就是绕过通州当面之地,截断他们的退路,然后便可以慢慢将他们包围歼灭!”李秀成手指重重的落在了地图上的天津。
冯子材抚掌笑道:“不错,英法联军从塘沽一直到通州摆了个一字长蛇阵,而天津正好就是这条蛇的七寸!而且听闻他们在天津囤积了大量的物资,能拿下天津,我们的补给将大大改善!足够我们支撑更久的时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便将计划做了个大概出来,最后萧云贵沉声道:“虽然我们确定了目标和战术,但还不到发起的时机,我们需要先派遣信使通知江南的部队准备,一旦北边开战,他们需要防备南面的英法军队,同时要尽快占领租界和使馆区。”跟着萧云贵摸着下巴阴测测的笑道:“同时我们也需要再通过谈判和当面的英法使节团周旋一下,迷惑他们争取一些准备时间!”
第六百二十四章明战暗战
第二天中午,李秀成和顾问团、参谋部已经联合将做好的作战计划放在了萧云贵的案头,随后派回山海关的信使也出发了,刘信作为信使向江南坐镇的左宗棠等人带去了西王详细的指示。
战争除了战法、战术之外,胜负的因素还取决于在正确的时间里打击一个正确的目标,满清防守的京城看似软弱,但其威胁远远没有英法联军那么大,而太平军和英法联军迟早会有一战,根本原因在于太平军和英法联军提早开始了争夺远东霸主地位的博弈。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经济是战争的基础,虽然太平军和英法联军在江南还有着大量的经济合作,但双方的政治分歧已经不可避免。面对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和其强硬的外交政策,英法为了能够持续在远东扩大影响力和长期保证远东的利益,限制和阻碍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就成了两国首要的政治目的。
而在历史上,英法联军是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确定了他们在远东的霸主地位,但所谓的鸦片战争只是后世史学家无谓的冠名而已,英法要的并不仅仅只是鸦片贸易而已。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敲开了当时的国门,而彻底打掉满清两百多年天朝上国精气神的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后英法开始介入中国的内战,并最终与满清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如出一辙的是这个时空里,英法也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萧云贵敏锐的察觉到。英法对华政策的改变,他们将不再会保持中立。与当年英法介入美国独立战争一样,凡是有利益的地方一定会有英法这种帝国主义的身影。从英法远征军开到远东的那一刻起。双方的决裂已经埋下了种子,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了。
太平军的冒险北上并不能说是西王决策的一次失误,相反正是由于太平军天降奇兵般出现在京城,彻底打乱了英法的部署,形势的复杂化让英法、太平天国、满清三方都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局面下,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真理却似乎在这里失效了,三方都存在该先打击谁这个选择性命题,选择对了先出手的一方无疑将占据非常大的优势。
萧云贵再一次亲临前线,自从苏浙、上海战役之后。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亲自驾临前线了,李秀成在作战方案中,第一条就是建议西王和信使一道返回山海关,然后从山海关坐船回南方去。但萧云贵拒绝了,在京畿地区即将和英法爆发的战争将彻底左右太平天国将来的百年国运,也是决定中华儿女们未来命运的战争,这场赌上国运的战争,萧云贵不愿意错过,也不愿意留下任何的遗憾。所以他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而是坐镇南苑大营,他将在这里见证太平军的胜利!
太平军从成立之日起,战争就从未间断过。长年累月的战争让人成长得很快,而太平天国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也让太平军从一支封建农民起义军蜕变成为了一支近现代热兵器军队,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详细作战计划的拟定。
李秀成的这份作战计划非常详尽。这是集体智慧的集中表现,同时对京畿地区详细的地形地貌资料又是通过白泽堂、情报司等情报机构多年侦察得到的结果。于是。太平军手中有着比英法联军更为详尽的军事地图,也不会犯英法联军行军当中迷路的错误。
当天下午。西王就批准了作战计划,但这个作战计划除了师级以上高级将领之外,其余将士们一概不清楚,对下的口号还是要积极进攻清妖的妖穴,而为了迷惑英法并取得时间,西王再一次向英法联军派出了谈判使者。
钱江作为谈判使者带着人手前往通州英法联军大营,起初钱江得到的指令是让其尽量拖延英法,令其放松戒备,可当钱江到达联军大营的时候,居然意外的遇上了另外一伙人。
钱江在通州英法联军司令部里见到了满清恭亲王奕?一行人,原来他们也是来和英法进行谈判的。
钱江等太平军使节团出现在满清使节团面前似乎是英法有意安排的,双方见面之后,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而且似乎满清和英法谈得不是很愉快,奕?紧绷着脸,在太平军众人的目视下带着满清诸人直接退场,双方没有任何的交流。
额尔金爵士今天很开心,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局势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之前强硬的满清和太平军忽然不约而同的派遣使节团前来谈判,这显示出英法在两方的决战中已经掌握了主动,英法作为决定性力量,不论是加入太平军攻打京城还是联合满清对太平军前后夹击,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额尔金爵士此时很得意,上一次和太平军谈崩之后,他没有在冲动之下和太平军宣战,继续保持那种伪中立让联军再一次得到了好处,双方都迫不及待的前来和英法谈判。
至于太平军为何忽然改变了态度令额尔金爵士稍微有些困惑,难道是太平军见满清京城防守严密,怕久攻不下被联军从背后袭击?还是联军的恫吓起了作用,那位固执的西王想通了?但不管怎么样,太平军还愿意谈判就好,于是额尔金爵士在结束和满清的谈判之后,接见了钱江一行人。
同样是老狐狸的钱江自从见到满清的恭亲王一行人之时就在猜测他们来和洋人谈什么呢?谈与洋人联手,前后夹击太平军?真要是那样,太平军就危险了啊。
钱江整个谈判过程都在思索和猜想满清到底和英法谈了些什么,所以有些心不在焉,于是太平军和英法的第一次谈判也没什么太大的进展。钱江只是转达了西王的谈判要求,太平军做了一定的退让,同意攻克京城之后,将满清皇室交给英法联军,但作为交换,英法必须交出占领的通州、津塘地区。
额尔金爵士自然矢口否认,他不答应交出津塘地区,他辩称那是英法联军从满清手中夺来的城市和地盘,要交还也只能交还满清,太平军再从满清手中去夺取。
双方的谈判似乎也陷入了僵局,钱江由于没有摸清满清到底和英法谈了些什么而没有过多的纠缠,双方谈不下去的时候,钱江主动建议休会半天,第二天再接着谈判。当晚满清和太平军的使节团都住在通州,只是隔了很远,英法联军担心双方出什么问题,还特意加派了士兵守卫。
当晚,钱江通过重金贿赂,从英法联军一名华人通译那里得到了满清和英法谈判的一些消息。原来英法联军自从和太平军谈判失败之后,就主动联络满清,有意和满清进行谈判,英法给出了支援武器弹药的一个大诱饵,于是满清派了奕?亲自前来接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