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血-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西殿新政将行政教分离之举,不会以哪一教为国教,更不会以教义治国。太平基督教之教义乃是咱们广西老兄弟的信仰,也是我夫妇的信仰,咱们都是儒家的基督徒!”她顿了顿看着萧云贵道:“西王,不知妾身说的对么?”
萧云贵重重的点点头,踏上一步道:“不错,我们西殿新政行的便是政教分离,我们骨子里都是化不开的千年儒学精义,在这之上,诸位信什么都好,但都改变不了骨子里的儒家精髓。我西殿行事也是按着先贤儒家来行事,各人信仰自由!”
左宗棠看着笑靥如花的洪韵儿暗道一声厉害,西王娘先是说了儒家和教义中相通之处,又说了儒学的根基所在,最后言明就算你信了他教,但根子里还是儒学的根基。最后一举说明政教分离,快刀斩乱麻将拜上帝教彻底压在国政大事之下,儒家基督徒这个提法更是新颖。其实左宗棠并不知道,在后世儒家基督徒的说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之后,就带有很浓烈的儒家氛围,甚至上帝这个词语都是来自中华上古典籍,而与基督教原本的造物主之意是略有出入的,但国人就只说上帝,而不说什么造物主的。
而西王娘和西王之言两人也都是儒家基督徒,便把风向转变了,大家首先是华夏汉人,是以儒家为根基的华夏人,然后才是信仰太平基督教的教徒,两人并没有改信他教,又安抚了李开芳等西殿老兄弟。西王夫妇还是太平基督教的教徒,虽然说国政不容教义凌驾于上,但李开芳等人自然都明白,西王夫妇行事怎么都会照顾自家教徒的。
只听萧云贵看着李寿蓉等人接着大声说道:“刚才说到科举之事,你们认为让百业百姓都来参加科举是有辱斯文,但先贤也有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西殿开工科、农科、算科、医科,这些都是术业,各有专攻,咱们西殿也需要这些人才出任官吏,岂可因为不是读书人出身就鄙薄他人呢?孔圣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这些正统读过书的儒者就连这点气度都没有么?再说本王也不是读书人出身,你们就觉得本王也不行了么?”
众人默然无语,左宗棠转身对众人说道:“西王说得很明白了,咱们读书人要抱着经世致用的理念读书,而不是像满清那样,只要那些会做八股文章的斯文败类,咱们天国之内的儒者,要以儒学为治国根本行事,重新奉回明之前的汉家儒学,此乃西殿新政根本。科举乃是为府衙广纳人才,像户部农林司就需要懂农事的专人该管,像工部需要造火器的匠人加入,是问这些人才可不一定都是读书人出身的。”
萧云贵微微一笑,斩钉截铁的说道:“左相说得没错,稍后这一点咱们会写入新政法令之内,西殿新政是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
第三百零六章工商兵事
经过萧云贵、洪韵儿和左宗棠的明确之后,西殿一干首脑算是统一了认识,一起躬身领命。
随后王辏г巳疵娲巧乃档溃骸拔魍酰勖且谴笳牌旃恼庋龅幕埃豢痔炀┠潜卟幌病!
王辏г怂傅谋闶钦谭掷胝饧拢故堑P奈鞯钫獍忝魅分蠡嵋刺炀┝轿淮罄械牟录伞
李开芳却冷笑道:“王兄弟这话错了,咱们西殿行新政是天京那边允准的,会有什么不喜?”
吉文元也道:“王兄弟,咱们刚才虽然有争执,但咱们都是西殿自己人,关起门来自己议事,扯上天京作甚?我虽然还不大明白政教分离有什么好处,但我相信西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西殿的老兄弟都相信西王。”
李秀成则说得很透彻:“咱们西殿行事就甚少受天京管制,天京有天京的做法,咱们地方有地方的对策,虽说咱们行政教分离,但西王和西王娘不还是信教的么?这怎么说也不算分了吧,谁会乱嚼舌头?泰西诸国也都是信奉我教义的,也没听闻他们的主教、教皇什么的入泰西诸国朝中为官的。西王这个政教分离说得好,儒家基督徒这个说法也提的对,难道身在教门,就要完全忘了本么?我等可都是华夏汉人,炎黄子孙啊。”
左宗棠微微一笑,捋着胡须不出声。萧云贵和洪韵儿心头一暖,还是这些老兄弟贴心啊,不枉自己当他们真是兄弟。转念一想也是,西殿一直以来的行事已经和天京有很大出入,李开芳也好,吉文元也好。他们都是西殿的老人,要是西王倒台,他们会被天京收拾得很惨,说白了他们都是坐西殿这条大船的人,出了事谁也跑不了。
洪韵儿狡黠的一笑说道:“在天京,咱们的天王不也是不太理政,军政大事也都由东王掌管,不也算是政教分离么?”
李开芳一拍大腿道:“就是,西殿不行政教分离,难道还要从天京请个谁谁谁来主政不成?真要这样。我李开芳第一个不干了。”
萧云贵喝道:“此事就此为止,咱们自行新政之事,不可品评天京做法!”他虽然是在喝止,但面上还是带着笑意的。
随后萧云贵吩咐众人离殿休息,用过午饭后。各自与自己的部下谈谈心,务必要让大家统一认识。众人离开后。萧云贵单独叫住了左宗棠。
萧云贵看着左宗棠奇道:“先生。今日之事是本王糊涂,难道你事先也没察觉么?”
左宗棠淡淡的一笑说道:“西王啊,有些话你说一句比得上左某说百句。其实西殿这根到底是什么,我想西王和西王娘早有成算,何须左某提点?政教分离,儒家基督徒这两点西王娘说得极好。也不用左某多言。倒是从诸将官口中所说看得出来,他们只知西殿而不知天京,这是好事。其余的西王可有成算?难道西王就永远只想做个西王?”
左宗棠目光炯炯的看着萧云贵,萧云贵一时间唇干舌燥起来。回头看了看笑颜如花的洪韵儿,缓缓点头道:“既然有了基业,自然会有想法。这次回天京,看得出来天王和东王之间迟早会有一场争斗,那时便是本王的好机会。”
左宗棠抚掌赞道:“西王果然是人杰,要成就大业,不是看才能高低,而是看你有没有野心。西王能有此想法,左某自认没跟错人。”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但西王觉得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呢?有西王在侧,天京的天王和东王就一定能斗得起来么?况且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要是死伤太重也非天国之福,此事咱们要从长计议才是。”
萧云贵打了个寒战,想到历史上的天京事变中,东殿两万余人被杀,这些都是天国的将士啊,变乱之后天国元气大伤,才开始走下坡路的。左宗棠说的很对,如何利用好这个机会,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又能让自己上位,这便是需要好好谋划的。
当下萧云贵道:“还请先生出谋划策。”
左宗棠微微一笑说道:“咱们先布局吧,布局首先便要布下眼线,其次便是找适合的棋子,然后便是入棋局……”三人便在西殿的圣殿上商议起如何布局之事来。
……
第二天的新政大会继续召开,西殿官吏们在思想上有了一个统一之后,也就没再出现儒教之争了,至少在西殿这一干首脑官吏之中没有出现。
随后继续讨论《苏福省工商章程》、《苏福省兵备章程》、《苏福省农林茶丝章程》、《苏福省拯危扶弱章程》、《苏福省新学章程》、《苏福省盐铁酒业章程》、《苏福省教义细则》等新法令。
《苏福省工商章程》只是个大概纲要,当中明确西殿要在苏褔省大力扶植工商。萧云贵计划先在苏州官办苏州机械局,这个机械局用徐寿和华蘅芳的话来说是制器之局,也就是能生产机器的机械局。同时从民间、军中招募工人和识字之人作为工人,机器都是采购自美国,也聘请了洋人机械师作为教习。
中国现在的工业水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要想大踏步迈步搞起自己的工业来,这首要的便是建立自己的工厂和培养自己的熟练工人。苏州机械局是为了将来打基础,只有自己学会造机器设备,到后来想要什么生产线都行,这是长远之计。
然后又明确在上海建上海火器局和造船局,这两个工厂的机械设备还没谈定,但王辏г苏獯未乩吹南⑹牵艿侠帜潜甙镒徘O叽钋牛故窃谌鸬湔业椒衔魍跻蟮暮笞跋咛徘股撸诹等鸬浠始冶こУ娜说缴虾@聪柑浮5齑值恼斜杲然故敲挥写蟮耐黄疲芏嘌笮卸际抢创杖饶值幕蚴窍肜桃槐实摹
此外还有上海钢铁局、上海制药局、苏州水运局、苏州火药局等工厂也开始筹备建设。
上海钢铁局在上海建设是不得已为之,眼下苏褔省没有好的铁矿原料,就算有也是还埋在地下,萧云贵和洪韵儿可都不知道哪里有,这需要组织勘探人员勘探后才能知道。但就算日后找到铁矿,就国中铁矿质量而言,似乎质量也不太好。是以萧云贵决定还是把钢铁厂办起来,所需的煤、铁矿石等原料都从国外进口,后世的小日本也是这样干的。至于国内的铁矿等矿产,等探明之后再做开采计划好了。
煤矿在苏褔省倒是有分布,长兴、广德都有分布,广德紧邻湖州郡,陈玉成部正在发起广德之战,估摸着再过几日,广德就会成为湖州郡治下的第八县,因此煤矿开采也收为西殿官办。
《苏福省工商章程》中除了明确西殿官办的工厂之外,西殿还鼓励民间商号参股进来,或自己办厂,官府对于自办工厂的给予免税三年的鼓励政策,要是厂子办得好,西殿还会给予官衔奖励。西殿的官衔奖励更多的是一种虚衔,有荣耀而无实职。
商业一块西殿则鼓励民间经商,萧云贵还制定了一套官办贷款政策,西殿圣库可以向民间发放贷款,鼓励民间自办商号,同样也有一系列的免税政策配套而行。
同时工商章程完善了工商实业兴办的制度、流程和官府如何收税、监管等机制。由于苏褔省废除了各地关卡的苛捐杂税,像浒墅关那样的鬼门关不再存在,相信接下来苏褔省的工商业会有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出现。比起清军治下,关卡林立、厘金重重的桎梏约束,苏褔省的工商业得到了太平军极大保护和鼓励其发展。
《苏福省兵备章程》则是关系到军队建设的,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各级将官的粮饷待遇,明确士兵征募方式,规定了士兵的伤残、战死抚恤等级,并且规定了西殿太平军勋章等级等等。
西殿在苏褔省实行的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结合的方式,现有的西殿十余万兵马将展开集中轮换整训,整训完成后西殿将保留一支十五万人以内规模的常备兵,也就是西殿的职业军人,这些职业军人将得到丰厚的薪饷和待遇保障。而裁汰的人马将变为义务兵,在服役两到三年后,逐步向地方转换,转为地方警察或乡兵将领。
同时萧云贵还在民间发了募兵告示,号召民间识字的人加入军队。报名的人可以一起进入上海讲武学堂学习,经过学习和考核后,可以和西殿的职业军人一样得到长俸,成为职业军人。这上海讲武学堂的第一任校长,萧云贵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等到苏州新政大会结束后,萧云贵就要赶往上海去,政事有了眉目后,他就要着手整编军队了。
原本萧云贵还想《苏福省兵备章程》把后世自己熟悉的均是旅团连排制度引换回来,但随后一想现在还是冷热兵器混用的年代,后世的编制也不一定适用,所以就暂时还是用着太平军的军帅、师帅、旅帅的编制。稍后他到了上海,和聘用的洋教习见面商议后再做定论。
萧云贵还是为讲武学堂请来了洋教习,都是英法美等国的退役或离职军官。虽然前面李斯特也说过洋人不会真心教人的话,但萧云贵目前的讲武学堂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他还是需要引入西洋战法来教导太平军如何进行新式的热兵器战争。同时萧云贵为讲武学堂聘请了以华蘅芳为首的一干学贯中西的读书人为授课教师,军事也是科学,讲武学堂除了讲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让太平军的军官和士兵们读书识字,认识到科学对战争的重要性。
第三百零七章新政诸事
《苏福省兵备章程》中的义务兵制度就是乡兵制,每二十五户唯一两司马单位的人口,每个两司马必须出五名乡兵,服役期为三年,由苏州兵部乡兵司和地方的乡兵部统辖。乡兵除了是地方的民兵武装外,还是西殿的预备役,他们的粮饷器械一部分由总圣库拨款,一部分由地方自理。乡兵没有职业军人那么丰厚的粮饷和待遇,每个乡兵的吃穿住由乡兵部包圆外,每月只有少量的津贴,但当上乡兵的人家能得到政府减免一部分赋税的优待政策,因此百姓们还是乐意把自己的子侄送去当乡兵,甚至有些地方挤破头都挤不进乡兵部去。
这样一来苏福省就保持能有十五万的职业常备军和将近五十余万的预备役乡兵。保持如此庞大的兵力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还在打仗,西殿开春后还要三面出兵对阵清军,除了此刻还在进行的苏中战役外,西殿兵部参谋部已经在准备福建、江西战事的计划,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西殿很难完成三面出击。
《苏福省兵备章程》中和吏部一样官职、官衔分开,将西殿军中的军职和军衔做了区分,从两司马到军帅定为军职,从监军开始到丞相为军衔,例如陈玉成为湖州左一军军帅,职同检点,统带万余兵马。军职和军衔的分开让西殿军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消失了,例如一军中有军帅而其上又有监军等官职的人,会造成官多兵少的局面。军职和军衔分开之后,也是变相的裁汰了冗官。
萧云贵原本是想引入后世将、校、尉的军衔体系的,但才和左宗棠等人谈论,左宗棠就说历来尉都是高于校的军阶,如此一改。军中都是小校成行,恐让人难以接受。
萧云贵这才明白过来,相对于政事的改革而言,军队的改革却是更加困难的事。原因很简单,军中不论是战法还是编制体系,甚至小到兵器的使用,都是经过军队长期血与火的磨练后才得出的宝贵经验。军队中守旧的思想更加难以改变,因为一支军队成熟的编制、战法都是经过战争考验的,都是付出一条条的生命才换来的经验,你想改革军队是非常困难的事。萧云贵现在也开始理解英**方为什么抵制将圆形弹头换为锥形弹头。因为圆形弹头是英军付出了很大实战代价才形成的东西,军方是不会轻易同意更改的。
所以萧云贵也就不纠缠军衔这种小事,他要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西殿太平军其他方面的军事改革上去。
《苏福省农林茶丝章程》则是户部农业司出台的关于苏福省农业的章程,章程中明确规划了苏福省各地的产粮区和茶叶、生丝等经济作物的耕种比例,苏福省的产粮要保证一省军民所需之外。还要供应天京一部分,因此不能放任民间无节制的耕种茶叶、生丝等经济作物。大部分的土地还是要保留为产粮地。同时章程中还明确了收购农人余粮的价格。这个价格基本和时价相符,也是保护产粮农人的一种举措。历来谷贱伤农,农人们除了缴纳粮赋之外,剩余的粮食留足自家口粮之外,余粮多是要换成银钱购买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因此西殿以官府最低保障粮价为底线。保护产粮农民的利益。此外这个章程对苏福省的渔业、林业、畜牧业以及其他农家副业都有规划和奖励政策。总之这个章程是鼓励民间尽快恢复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一个章程。
《苏福省拯危扶弱章程》则是一部社会福利性的法令,先前太平军已经有幼童馆、老弱馆等部门专门负责照养孤儿以及社会上的老弱病残等无依无靠的百姓。这个章程只是将前面的事务做为一个明细的法令整理出来,大概原则还是一样。孤儿、老弱病残等人由各地官府负责照养,同时各地官府组织这些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前面太平军已经有很好的经验,孤儿们可以学习文化,等到十六岁时便会加入军队训练,资质较好的还有机会出国留学,总之这些孤儿就算是长期卖身给西殿了。老弱病残等人则做一些管理城市清洁、卫生的工作,也做一些城管的工作,总之各尽其能,西殿也不会养好吃懒做的人。
《苏福省新学章程》则是教育方面的规定,各地要逐步开展蒙学教育普及,各郡每年投入地方教育的经费也是明确规定要占到地方支出预算的百分之五到十左右。同时计划在各郡首府新建一批新式中学,这些学校除了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外,还要开西洋学科。另外在上海由李善兰主持成立太平天国苏福省上海大百科学堂,这所学堂由李善兰主持,聘请中外各科学家加入,起初是李善兰等人搞学术专研的地方,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前身。
说到西学之时,虽然许乃钊等人没在提什么反对意见,但萧云贵看得出来他们心中还是有所保留,他们身后代表的是中华传统旧儒学。苏浙向来读书人很多,相信西殿开办起新式学堂之后,苏福省内部还是会有很多人反对,但太平天国面对的保守势力压力应该不会太大,毕竟他们是“反贼”,本来就不用守什么满清的祖制,也不会理会满清的旧儒学,加上战乱之时,很多保守反动的文人要么随着清军一道被镇压,要么躲避到外省清军地盘去了,保守势力不是太强。这就是造反者的好处,一切都可以砸烂重新开始。
但洪韵儿也提出不能小看民间守旧势力的能量,在她的主持下,诏书衙开始编撰几本书,打算广为刊行,以正视听。一本就是《新华字典》,这本字典就是为了消除《康熙字典》在民间的影响。第二本是左宗棠等人编撰的《新儒学集》,也就是宣传儒学尽复清以前儒学的旧观,改革当今儒学八股的旧俗,并且披露了满清钳制儒学发展的真实面目。还有洪韵儿编撰的《中学体用》一书,当中洪韵儿盗用张之洞的话,提出天国应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习态度去对待西学。这几本书发行之后,王利宾掌管的舆宣司也开始刊行太平天国自己的第一份报纸,配合西殿的宣传。
虽然有书报做为宣传,但后来新学堂办起之后,还是遇到了很多阻力,却是洪韵儿和萧云贵觉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但西殿毕竟还是走出了办新式教育的这一步,这一步也是必须走的,因为改造一个国家,需要教育先行。
《苏福省盐铁酒业章程》则是对从前满清控制的一些特殊行业进行了重新规定,像盐铁等历来都是满清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盐业也成为官商勾结剥削百姓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酒和烟草则是太平天国之前严禁的东西,洪秀全等人认为酒是粮食做的,酿酒多了就代表粮食少了,粮食少了就会让百姓挨饿,而酒这个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喝多了误事,还会腐蚀人的心灵,因此禁酒,烟草也是差不多因此被禁。
但在萧云贵看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商品,是人们需要才会出现的商品,苏福省鼓励工商,自然不能断了靠这些为生的百姓的活路。因此西殿出台这个章程,重新规定了管理苏福省的盐铁酒烟糖等杂业的办法。原则上西殿还是鼓励民办茶盐糖烟酒等百业,而矿产等则实行官民合资的形式开采经营。改动最大的当属盐业,西殿废除了满清旧制,施行新的票盐法,取消了引窝,无论官绅商民,只要纳税之后皆可承运,并且在苏福省之内,无论何县,都可随便销售。这样一来算是进一步打破了盐商、盐帮对盐业的垄断,盐货一多,盐价自然就会降下来,百姓们也就能吃得起盐了。
《苏福省教义细则》则是洪韵儿编撰的太平基督教文本,当中借用了拜上帝教的教义和基督教的原本教义,同时揉入中华儒家的一些习惯而形成的太平基督教教义。当中剔除了拜上帝教一些迷信愚昧的东西,剔除了基督教不允许崇拜祖先的一些教条,形成的这个太平基督教的包容性更强。同时规定了各地兴建教堂的一些原则,同时明确了礼拜的一些规制,也明确了百姓信教登记制度,乍一看是在兴扬太平基督教,实则用法令的形式给教义设置了一些障碍,是在减弱拜上帝教对西殿的影响。
新政各种法令商讨到最后定论,一共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其中各项法令都有增加或修改,修改最多的还是刑统,但最后都经过集体讨论定了下来。在旧历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苏州西王府一口气颁布了十余部法令,二十余部章程,三十余部细则,对苏福省的军民农工商百事都重新制定了政策。
随后萧云贵当朝宣布苏福省新政开始,各级各地官吏当按新政施行,监察司等部门开始监察新政的施行情况。考虑到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萧云贵允许各级各地官吏一旦发现新政规条中有不合适之处,可以直接奏报苏州西王府。同时各部各地也开始引入新的官府预算制度,按照新政投入的要求,开始制定苏福省第一个三年计划。
自此,西殿开始了改革变法,史称“苏福新政”,为后来西殿太平军执掌国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苏南、江浙地方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第三百零八章大捷之后
历时半个多月之久的苏福省新政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广德战役和扬州战役的捷报几乎同一时间传到苏州。正在举办宴会送别各地官吏的萧云贵当场宣读了两份捷报,整个西王府登时欢声雷动起来,跟着整个苏州城热闹了起来,军民百姓们都一道欢庆这次太平军的胜利。
广德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交界处。广德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西面宣城芜湖,打下此处西殿太平军便可和芜湖的太平军连成一片,北面的潥水、高淳等县也将顺理成章的成为天京太平军的地盘。
早在萧云贵赴天京之时,西殿陈玉成部就在湖州集结一万五千兵马准备发起广德战役,进一步巩固苏福省西面的战局,打通与芜湖太平军的联系。随着萧云贵在天京取得东王的支持后,东王也明确表示开春后东殿杨辅清部要攻略江西,因此萧云贵便让陈玉成部发起广德战役,抢先拿下此处。
如此一来,从镇江开始到丹阳、金坛、溧阳、广德一线皆在西殿太平军的掌握之中,为背靠太湖的苏州、无锡、湖州等地又上了一道与天京方面的隔离线。宣城则可以让东殿兵马去占,开春后东殿南下江西便可从此处开始,西殿驻兵广德即可,整个长江三角洲富庶之地皆在西殿掌握之中。况且广德之地煤炭丰富,还可开采几十年,广德煤矿到后世九十年代才开采完,储量也非常大,占了之后也有利于西殿工商的发展。
镇守广德的是楚勇悍将刘长佑。去岁江忠源兵败苏杭后,刘长佑便奉命领一千楚勇及数千绿营、团练兵马镇守广德。广德、宣称等地面临太平军三面包夹之下,城内官吏士绅惶惶不可终日,一日数警,欲举家南逃者极多。
刘长佑兵到后,用泥石木桩封了广德四门,仅留小南门一处,供军需出入,整个广德不许百姓士绅外逃。刘长佑誓要与广德城同殉,消息传开来整个广德的士绅富户们都是夜夜啼哭不止。
陈玉成兵马到了广德之后与清军在广德外围的小坟山、双庙、前村庙等地鏖战。太平军的西洋大炮配属的开花弹大发神威,而陈玉成此战尝试了新的战法,即将全军火炮统一起来使用。
后来清廷的史官记述是这样描述的:“贼以百余利炮轰击小坟山营垒,弹如雨下,声若惊雷。石破天惊,人马垒壕皆糜烂。后贼以步队扑击。小坟山营垒几无可战之兵。参将马成、守备金桓引残兵抗之,贼众围而交斩之,二将并数十将士同时殉难,营垒遂陷。”
其实在太平军第一轮齐射炮击中,清将马成、守备金桓就都被开花弹打得一死一伤,清军没了主将指挥四散溃逃。几轮齐射后。陈玉成派步队赶上,几乎没有费什么事就攻下了小坟山营垒。在这次炮击中,陈玉成部得到萧云贵调配的新式西洋大炮共六十门,六磅大炮十五门。八磅大炮二十门,榴弹炮二十五门,总共有大炮六十门,其余尚有太平军自己的老式火炮五十余门,共计一百一十余门大炮。
按照拿破仑文选中拿破仑认为的炮兵配置比例,一个军团四万人,配属六十门各式大炮来看,陈玉成部这个火炮配置比例是相当可怕的。当年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的战列舰百余门火炮一次齐射也是带来如此恐怖的火力,固若金汤的虎门炮台尚且沦陷,何况小坟山这种临时构筑的营垒壕沟?
萧云贵这次把西殿拥有的所有新式西洋火炮一分为二,一部分调给陈玉成部使用,一部分调给罗大纲部使用,就是想让太平军感受这种恐怖火力的存在,从而让太平军上下对西洋火器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让兵将们从心底里改变一些守旧的思想。毕竟近代战争中,火炮是战争之神。
扫清广德外围之后,陈玉成便把广德围了个水泄不通,尝到甜头的陈玉成也不再玩什么穴地攻城,面对广德矮小的城墙,陈玉成直接命炮队依样画葫芦,集中火炮轰城。三日后广德矮小破旧的土城墙被轰塌大段,太平军炮队却继续轰击缺口,使清军不能组织兵力堵缺口。夜间陈玉成率部突进城内,战至天明时分才清剿完城内清军。
是役广德清军守将江西南赣镇总兵刘长佑、同治艾延辉、县丞兴福、副将松安,参将戴文渊以下四千余清军被歼灭,两千余人投降。而太平军仅伤亡一千余人,多数是入城后清军拼死抵抗,在巷战中伤亡的。但此役太平军的伤亡还是远远小于清军,却是得益于火炮的运用。经过这次集中使用火炮的尝试,太平军开始考虑炮步协同的问题了。
相比广德之役,扬州之战就打得艰苦得多。扬州的江北大营虽破,但胜保等部清军退而固守扬州,扬州盐商又捐饷又组织团练,另有漕运漕丁万余人助阵,清军在扬州一共汇集了近四万余人镇守。
由于太平军断了漕运,靠漕运吃饭的数万漕丁聚在扬州,听闻长毛要来,这些漕丁群情汹涌,都要助官军剿贼,最后胜保选了万余精悍者随军。这些漕丁虽说群情汹涌,但随军之后,也是要粮要饷的,没粮饷胜保也差不动这些从漕运中吃拿惯了的大爷们。最后还是扬州的盐商们捐了一大笔银子,才算是把漕勇的粮饷凑齐了。
罗大纲部三万余人从瓜州北上后,林凤祥引一万余兵马并三千枝洋枪、百余门大炮到达镇江,水师连夜抢运兵马火炮过长江,花了五天时间才全部将兵马渡完。随后林凤祥坐守镇江调度,罗大纲引兵攻打扬州。
罗大纲却犯了个错误,他没有像陈玉成那样集中使用火炮,而是兵分四路出击,分进合击扬州。
起初太平军渡江,借着旧例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