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春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封笑道:“浑先生,在下去见息大哥,你道是为了什么?实不相瞒,息大哥久在卫地,我鲍家上下不免牵挂,只望卫国之事早定,也好尽早撤军回国。”
    桓魋与浑良夫心中一动,若是齐国撤军回国,那自是不再理会卫君了,少了齐国这大帮手,蒯瞶复位便大有希望了。
    伍封见二人心思略动,心知趁他们心思混乱之际,若不尽快鼓动如簧之舌,待他们左思右想之下,说不定会挥大军而上以灭其口了。
    伍封道:“其实,卫国之事仔细想来,与我齐国无甚关系,长此以往,我大军在外日久,思乡心切,还易生变故,是以只要卫事早定,在下也不愿意理会其中的俗事。”
    他是暗示说,如果蒯瞶真的夺回了君位,晋人定会退兵,齐国也不愿意理会,至于他们之间的那些诡谲行径,他伍封也不会去管。
    桓魋与浑良夫对望了一眼。
    伍封又道:“听说五鹿颇多猛兽,如今又多了上千猎人,在下既带着姬妾,自是不愿意被那班粗人惊吓了她们,是以决定回宋国去,但桓司马的大军在后,还望借出一条道来,勿让军中兵卒骇怕了姬妾侍婢。”
    桓魋与浑良夫都沉吟起来,桓魋忽然道:“昨晚本司马营中有三人被杀,不知是何人所为,封大夫是否知道?”
    这次轮到伍封暗吃了一惊,若是让桓魋知道自己夜探其营,自己所说的一些事自然是偷听到的了,这么一来,自己摇唇鼓舌、故弄玄虚便会被桓魋识破,定会一不做、二不休,将所有人杀个干净以灭口了。
    伍封脸露惊奇之色,反问道:“是么?谁敢在桓司马大军之中杀人?”
    桓魋一早见了那三人尸体,也大是惊奇,与浑良夫商议良久,也无甚结论。以他布营之严,就算是剑中圣人支离益也混不进去。若说有人爬下山壁,怎也会被巢车上的人见到,不能暗算得手。桓魋心中以为是营中士兵之间的仇隙,暗算伤人,是以一早便在军中盘查。此刻就算告诉他们杀人者是从山壁上跃下,他们也不会相信。两人听伍封这么一说,谁也不敢确定此事是否与他有关。
    伍封见二人神色不定,知道他们犹豫未决,心想若不再将他们吓一吓,他们多半难下决心。笑道:“山野之地,无以助兴,在下这几个侍女颇习过几天剑术,不如让她们稍作剑舞,以助雅兴。”
    浑良夫眼睛色迷迷向众剑姬瞧去,心欲叫好,桓魋忽道:“此间并无丝竹,剑舞虽佳却是无乐相伴,稍有不足,不如本司马叫几个兵卒出来,与众女同舞,岂非更好?”他怕伍封让众女舞剑时施以暗算,故作此议。
    伍封心道:“这家伙也太过谨慎了些。”笑道:“如此甚好,不如让他们比试一下武技,更胜于舞。只是人多手杂,若有人伤了,如何是好?”
    桓魋哼了一声,道:“若有人伤了,便退下场去,剩下的人继续比试。”
    伍封点了点头,道:“也好。”
    桓魋命围在帐外的兵士让出了一个大场,六剑姬笑嘻嘻持剑立在场中,媚眼如丝,向众兵士看了过去,众兵士久在军中,少见女人,见众女秋波暗送,无不神予魂授,手足无措。
    桓魋怒哼了一声,将众兵士吓了一跳。
    桓魋问伍封道:“封大夫的侍婢多半是封大夫一手调教出来,不知以她们的身手,能对本司马的几名精兵?”
    伍封笑道:“桓司马也叫出六人吧,以六对六,正是大顺之数。”
    桓魋与浑良夫对望了一眼,眼露惊讶之色。他们这次带来的兵卒,无一不是营里的好手,军中之精锐,一个个精壮孔武,伍封没理由看不出来,竟敢让六女对他麾下六名精兵,莫非这六女都是高手?
    桓魋不敢大意,点出了六个大汉来,这六个兵士手执长戈,站在六女对面。从表面上看来,六女大处劣势,既不如兵士力大,手中二尺的铜剑怎也比不上兵士手中的丈多长戈威力骇人。
    伍封饮了一爵酒,笑道:“开始吧!”
    一时间剑光如织、戈影如山,十二人战在了一起。
    一开始,六女与六兵一对一的交手,六女的剑法虽巧,但那些兵士都是久历战阵的精兵,仗着身大力雄,长戈挥处,众女被迫得不住后退。
    桓魋看了一阵,扭过头来,笑道:“众女剑法精妙,终是力弱,看来难敌本司马的精兵,哈哈!”饮了一爵酒。
    浑良夫见众女持剑不动时已是娇媚动人,如今使起剑来,更是婀娜多姿,不禁色心大动。众女的剑法在他眼中当然算不得什么,但其妙曼之态,确有一种美不胜收之感。正寻思如何开口找伍封索要,心中忽地闪过了孔夫人的影子,一颗心立时坠落了下来。孔夫人孀居已久,又极善妒,怎会容得他另藏娇娆?他身份低下,全靠了孔夫人所荐才能被蒯瞶所重用,若是得罪了孔夫人,恐怕连卫国也呆不下去了。想到此处,心情大坏,连灌了几爵酒。
    这时,场中比斗忽地发生了变化。只见六女剑法一变,六人分作两组,一组强攻,一组固守。剑法霍霍,将六名兵士分开,固守的三女围住了五个兵士,在其周围使动了铜剑,五名士兵恐怕伤了眼前这些娇美的女子,不敢大力强攻,急切间冲不开三女的剑势。剩下的三女剑光如电,围住了另一个兵士,以三对一,片刻之间,那兵士手腕上中了一剑,长戈坠地,面若死灰退了下去。
    剩下的五个兵士吃了一惊,这时,众女娇叱声中,剑光将五个兵士又分开来,三女围缠住了四名兵士,另三女依样画葫芦,将另一个兵士又赶下场去。
    桓魋与浑良夫都吃了一惊,浑良夫更站起身来,两人偷眼向伍封和妙公女、楚月儿二女瞧去,见他们笑吟吟都看着,仿佛早在意料之中。
    其余四个兵士见连折了两人,再不敢轻敌,长戈如风般展开。但此刻以四对六,怎是对手,立时又被伤了一人。三个兵士此刻已是心惊胆战,眨眼间,被六女一个一个刺伤,全部落败下场。
    伍封笑道:“这些兵士见你们是娇好女子,不忍下手,才让你们出了风头。来,给他们每人倒一爵酒,以解口渴。”
    六名收了剑,笑嘻嘻跑过来,倒了六爵酒,找那六名兵士,半劝半喂地,六爵酒全灌在他们肚子里。六兵的魂魄早被剑姬的媚眼钩到了天外,连身上的伤痛也忘了。剑姬的媚人功夫是从楚姬处学来的,楚姬的这本事连田恒也难以抵御,何况是这些兵士?失态之处,不可言状。
    桓魋见六女虽然真实本领上未必比得上这六名兵士,但这番攻守兼备的剑法,却是极合兵法,骇然道:“如此六女,剑法虽不足论,却可败本司马营中的六位好手,封大夫果然厉害!”
    这时,六女早已回来,替他们舀酒布菜,看起来根本不像刚刚经过一场剧斗的样子。
    浑良夫看着帐中的这些女子,以妙公主和楚月儿的秀色最为绝伦,早已让他神为之倾,但这是伍封的妻妾,他不敢打什么主意。这六名秀色可餐的剑姬,在他面前纤腰扭动,可他却不敢开口索要,一时间,一股愤懑之气涌了上来,大声道:“久闻封大夫剑术超群,连‘大漠之狼’朱平漫也死于封大夫手上,正是我等练剑之人难寻的对手,良夫仰慕已久,望封大夫能不吝赐教!”
    伍封微微一笑,向桓魋看了过去。
    桓魋虽然是与宋君用了苦肉计,才到了卫国,说起来,他现在正是卫国人,可卫国三剑的大名却与他毫不相干,自有些不以为然,此刻见浑良夫索战,正合他心意。他心想:“若是浑良夫落败,这卫国三剑的名头便因他而扫地,正是最好;若是鲍封落败,便可知他是徒有虚名,不足为惧。”想到这里,点头道:“也好,二位在齐卫两国都是名列第一,孰高孰低,不加比试也难以知晓。若是封大夫能胜浑先生,本司马便将大军撤出十里之外,让出路径,恭送封大夫一行回宋。”
    伍封心中大喜,这人当着营中兵士说了出来,不怕他反悔,否则,日后的军令还有谁信服?又想:“桓魋这么说,似是让我全力以赴打败在浑良夫,是何道理?是了,他既是宋君的奸细,自是为了打击卫人的气焰。浑良夫在卫国名列第一,若是败在我手,卫国武士不免心寒,自信心挫动,士气大减。”
    伍封站起身来,笑道:“既然浑先生想与在下试剑,那便试一试吧!”缓缓走进场中。
    浑良夫怕伍封不肯比剑,早就站在了场中,此时拔出了剑,剑尖直指伍封,一股杀气立刻沁了出来,连大帐周围的兵士也能感到心中微寒。
    伍封暗暗吃惊:“这卫国三剑之首,果然非同一般。”他这人素来是越遇强敌,信心反而越强,“呛”一声拔出了剑,只见剑光闪处,一柄又重又宽的剑如一件活物般从鞘中跃出,夭然自动,剑光一闪而收,微带黑色的剑刃如一汪水般,看起来寂静,细看又似在微微动着。
    桓魋与浑良夫大惊,不料伍封只是将剑拔出来,便有如此神威!
    伍封看着浑良夫微微一笑,道:“浑先生,请先出招!”
    浑良夫心知此人非同小可,大喝一声,长剑倏地刺了出去,发出“嗤”地一声,这一声连场上众人都能听见,显是这一剑上的劲力凌历,格外与众不同。
    伍封长笑一声,“天照”宝剑横削过去,众人根本看不见这口剑,只听剑动如风,一片剑影层层叠叠地向浑良夫拦腰斩去。
    在别人眼中,这一剑的威力已是骇人听闻了,在浑良夫眼中,却如跌身如电闪雷鸣中一般,眼前心中只有伍封这一口剑,自己的剑不知在何处。他知道自己的剑势已被伍封这一剑破得荡然无存,若是硬接这一剑,不仅剑碎,恐怕自己也要被这一剑断成两截了!惊骇之下,连退六七步,才避开了伍封这一剑。
    浑良夫从刻已经顾不上面子,急退数步,从士卒手上夺了面长干来,挽在左手。心忖以干相御,再配合剑击,或可挡住伍封的神剑了。
    伍封微微一笑,抢上身来,浑良夫忙用长干相对,伍封却调转了剑尖,用剑首在长干上猛力一撞,正好撞在长干铜钉上,只见火光四溅,便听“嗵”的一声,长干裂开成数块。
    这种长干是军中常用之物,车兵所用圆形的称为盾,步卒所用的是长方之形,称为干。虽是木制,却十分坚硬,能格挡刀剑箭失,再加上长干钉了许大圆形的铜钉,坚实之极,想不到被伍封用剑首一撞即碎裂!
    浑良夫大骇,正要回手出剑时,猛抬头处,便见伍封的剑已如晴天霹雳般当头轰然而下,这一剑虽只是一劈,剑风中却隐隐有雷声一般。浑良夫一缕寒意透入心底,忽然觉得眼前这人绝非是任何人所能抵敌,心胆俱裂,扬剑上格。
    只听“当”的一声脆响,浑良夫手中的剑被震成了碎片,剑光闪过,他头上的铜冠分成两半,从头两侧飞开,满头长发纷飞,连脸上的美须也被震得四散飞动,被剑气震断的须发如雨般在风中扬起。
    伍封收剑入鞘,笑道:“在下的宝剑非同凡品,占了些便宜。浑先生被剑所累,其实也算不上输。”
    众人都知道伍封这么说是给浑良夫挽回一点面子,若真是剑质不如,只会断成两截,又怎会震成碎片?更厉害的是,如此威猛无筹的一剑,伍封居然能即时收手,未伤到浑良夫,这种运剑之法,显是已臻化境。
    桓魋心中大惊,虽然浑良夫的剑术未必及得上他,但也不会比他差了多少,谁知与伍封交手,竟然第一招被击退,第二招便落败,伍封的剑术之高,实在出其意料之外。他苦笑道:“封大夫的剑术果然厉害,想不到我卫国三剑的第一剑,竟连封大夫两剑也接不下来。”
    伍封笑道:“这种剑术,不足以破阵杀敌,怎及得上桓司马用兵如神,临阵决机。不过,以此剑术,破敌虽然不够,但在下若要杀一个人,恐怕他躲到了天脚底,也难以逃脱!”
    桓魋心中一凛,心道:“若是我大军齐上,此人剑术如此高明,说不好会被他走脱,我杀了他的姬妾,他怎会不找我报仇?恐怕千军万马,也敌不过他悄然一剑!”
    伍封吩咐妙公主和楚月儿道:“你们去通知众人,立刻准备出发回宋,桓司马已经答应假道了。”
    当着众军士之面,桓魋怎好食言,苦笑点头,吩咐兵士回营,撤军于十里之外,让出大道。
    伍封又对浑良夫道:“损了先生一冠,在下惭愧得紧。今日之事,权当未曾发生过,二位让道之德,在下定有图报,二位该做什么尽管去做吧!”
    桓魋与浑良夫都知伍封这句话是说,他们既让了道,便会为他们守秘,不会泄露出去。
    桓魋喝令一声,拉着失魂落魄的浑良夫上了兵车,带着众军与百步外的军士合在一起,飞驶而去。这人令下如山,坚忍果决,果然是军中宿将的风范。
    赵氏众人早已预备妥当,此刻立即收拾出发,向南而行,经过桓魋原来的营寨时,果然桓魋已拔寨而去,不知去向。
    这时,赵氏诸人对伍封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赵鞅叹道:“封大夫一舌一剑,竟能吓走桓魋的八千大军,当真是世间少有。”
    赵无恤笑道:“封大夫今日最妙之处,便是从未提过我赵氏一众,与桓魋心照不宣,言语之锋锐处,不下于利剑相击,让桓魋无暇思及其余。”
    赵鞅道:“封大夫的剑术,似乎比格杀朱平漫时又高出了不少。”
    伍封暗暗佩服这老将军的眼力,笑道:“其实是与朱平漫一战后,稍有所悟。”
    妙公主与楚月儿一直未说话,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伍封。伍封见二女一言不发,楚月儿便罢了,妙公主居然能缄口如此之久,颇出他意料之外,笑问:“公主今日乖得很,竟然一言不发。”
    妙公主笑道:“我发现你这人颇令人难测,不仅脸上神气变了,本事也一天比一天变得厉害,那日你三言两语,便把子剑吓得魂不附体,今天居然连八千大军也吓走了。再过数月,真不知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伍封道:“再过数月,自然大有变化。”
    妙公主笑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伍封笑道:“至少变成了你的夫君罢。”
    楚月儿嘻嘻一笑,道:“夫君,刚才你用剑首在长干上相撞,火光四溅,十分古怪,只怕这剑首有些名堂。”
    伍封道:“是么?”他拔出剑来,顺手在铜车上轻轻撞击,果见一小团火星溅开,奇道:“咦!这剑首倒与火石相似,比得上火刀火镰。”
    楚月儿细看铜车,见有一个细小的白点,又看“天照宝剑”的剑首,赞道:“这宝剑比火刀火镰要好得多了。火刀火镰用得久了,便会逐渐变得小了,这宝剑却不然,只要用它相击,无论何物都如同火石。”
    伍封将宝剑在铜车、铜戟上敲击,果然如楚月儿所说,剑首丝毫无损,凡是金属之器,便能溅出团团火星来。忍不住赞道:“怪不得这天照宝剑通体微温,想来是这陨铁内含天火之故。”
    这时,大约行了十余里,伍封脸色忽地变得凝重起来,道:“这事有些不妥。”
    赵无恤探头问道:“封大夫想到了什么?”
    伍封道:“颜不疑精心设伏,按理说午间时我们已到了五鹿,可我们从早上便停在城濮未动,颜不疑怎会不派人探查?若是探查,自然知道我们已往回走,他怎会由得我们走呢?”
    赵鞅脸色也凝重起来,点头道:“封大夫所虑甚有道理。”
    伍封将田力叫过来,问道:“我们已过了城濮,眼下之路,可通往何处?”
    田力道:“若是西行,五十里外便是卫都帝丘,若是南行,三十里外是易关,那易关是卫国原来为防曹国兵马所设,驻兵不少,曹国灭后,卫国进军入曹地一百六十余里深处,占了不少地方,是以这易关眼下多半再无重兵把守了。”
    伍封道:“我料颜不疑定不会放过我们,还有柳下跖的骑兵不知藏在何处,卫国人颇恨晋人,若入帝丘,就算卫君不动手,那些卫民恐怕也会动手,激怒民怨,不如我们赶在颜不疑和柳下跖的人马来之前,先到易关去。”
    赵鞅点头道:“这也是个办法。”
    伍封对田力道:“你先去易关通知守将,就说我要在关上稍停,先不要说赵老将军与我一起。”卫人一向与齐人相善,何况他是齐国的大夫,守将巴结还来不及,怎会拒绝?
    田力答应,飞驰而去。
    伍封又命人去通知鲍息的援军,让他们直接到易关来。
    这时赵无恤也吩咐赵氏众人,小心提防,自己与赵氏的精壮家将行到最后。
    车马加速而行,可惜赵氏一族姬妾不少,辎车全是牛驭,苦不能快。行了不到十里,忽见背后烟尘大起。
    赵无恤兵车赶上来,道:“追兵来了,恐怕有上千人。”
    伍封见情形危急,吩咐赵悦蒙猎二人与六剑姬在前保护妙公主和赵鞅,命鲍兴鲍宁将铜车驶到最后。
    赵无恤也与众家将随了上来。
    伍封见一里外尘土大作,马嘶车辚可听得清清楚楚,对赵无恤道:“我们索性留一半人在此挡他们一阵。”
    赵无恤点头道:“正好,我已派了一半人掩护家父和公主在前,我们若能多挡一阵,他们便可少一些凶险。”他们此刻共有轻车十六乘,半数在前保护,留了一半在此,加上伍封的铜车,共有九乘。还有牛驭的辎车十余乘,无法用于战事。
    赵氏一族因是出使,是以虽带了革车,却无步卒。伍封的铜车既可当马车用,也可用为兵车,只是驾车者坐在前面,用了二人,马也用了四匹。
    众家将已将辎车上的弓箭利器尽数搬了下来,然后将辎重车堆在前面二十步远处,以避箭矢,连辎车上的牛也来不及解开。
    伍封命鲍宁替他拿了几把弓和一二十支箭,又拿了一支长矛交给楚月儿,苦笑道:“这弓箭我还是自小练习,却从未有机会对敌,今日只好一试了。”却见楚月儿笑嘻嘻地点头,奇道:“月儿,如今情势危急,你怎还笑得出来?”
    楚月儿抿嘴笑道:“月儿从未见过公子射箭,今日正好看看你的神箭。”
    伍封知道自己在这丫头心中如同天神,是以她从不会想自己会有败时,才会对后面的追兵满不在乎,苦笑着摇了摇头。
    眼见敌军渐近,已能看清其前面的兵车,赵无恤道:“封大夫,敌军人虽多,兵车却只有二十余乘,都是轻车,若能先对付轻车,便好办了。”
    只见赵无恤拿起两把弓来并在一起,搭上了箭,将弓拉得满满地,“嗖”地一声,将箭射了出去,正好射中头一乘兵车上的一匹马,那马倒下来,另一匹马拖行了十数步,停下了马蹄,兵车歪在一旁。
    敌军尚在两箭之外,竟也能一箭射中,伍封赞道:“无恤兄箭法不错,我也试试。”也拿了两把弓,射出了一箭,将那兵车的另一匹马也射倒。
    赵无恤道:“好箭法!封大夫,不如我们同射,你射左马,我射右马!”
    伍封应了声:“好!”
    双箭射出,一乘兵车覆地,两人一连射了四乘兵车,敌方虽然稍乱,却仍是冲了上来,眼见只有四十余步远,众家将乱箭齐发,又射倒了六七乘兵车时,敌军剩下了十余乘的兵车已飞一般到了近前。
    伍封拔出了大铜戟,对楚月儿道:“月儿,千万要小心,不可下车。”
    楚月儿点头答应,她几番随他经历凶险,也习惯了,毫不畏惧。
    敌方兵车先到,每车三人,每车之后,远远跟了百名左右步卒。
    待敌车上戎左射倒了牛,拔出剑时,戎右已用长戈拨开挡道的辎车。
    伍封喝了一声:“冲上去!”
    鲍宁鲍兴各用一手控马,另一手挥着铜剑,将铜车冲了上去,赵无恤赞道:“好!”也与家将带着八乘兵车冲上去。
    敌军见他们不退反进,大出意料之外,因赶得急了,步卒未来得及跟上,只好执戈相迎。
    伍封大喝一声,铜戟猛劈,将对面兵车上的御者和戎右同时劈下了车,同时,楚月儿的长矛将那戎左也刺了下车,鲍兴鲍宁二人颇为机灵,两口铜剑探出,将敌方兵车的双马刺倒。
    伍封见霎眼间干掉了一乘兵车,赞道:“好!”又冲了上去。
    他和楚月儿虽然很少用长兵,但剑法根基极好,是以出招速度极快,戟和矛刺出方位又巧妙,敌方兵士哪里是他们的对手?铜车冲出了二十余步,已毁掉了敌方六乘兵车,回头看时,剩下的兵车已被赵无恤一众收拾,己方仅损了一乘兵车。
    伍封见敌军步卒拥了上来,对赵无恤道:“无恤兄,你们守住此处,待我杀他们一阵。”长笑一声,命二鲍驾车向敌军人多处冲过去。
    敌军见他们来势凶猛,纷纷散避,有的士兵忙于刺马,有的士兵忙于对付二鲍,但伍封和楚月儿的一戟一矛如雨般落下,或挑或砸,或斫或刺,怎会让他们得手?兵法上说:以兵车对步卒,一可当十,更何况伍封和楚月儿这一戟一矛又格外的厉害,当真是虎入羊群一般,一车冲入,便如江中大潮被硬生生从中间划开,所向披靡。
    冲出了百余步时,伍封回头,却见赵无恤一众的兵车被敌人围住厮杀,喝道:“冲回去!”铜车又折回了头,向赵无恤处杀过去,只见铜车过处,敌人纷纷倒下,到了赵无恤车边,将围住的敌军杀散,此刻功夫,赵无恤身边的兵车又少了二乘。
    连伍封的铜车在内,如今只剩下六乘车,伍封道:“无恤兄,我们走吧!”六车向后飞一般驰去。
    敌军都是步卒,怎追赶得上?霎时被扔到了后面。
    伍封一路上赞道:“月儿,你的矛法原来也很厉害哩!你若是投身齐军之中,恐怕连田逆这左司马也会没饭吃了。”又赞鲍宁鲍兴:“这两个小子也不错!”
    鲍兴一边驾车,一边答道:“小人们没什么厉害,只是每人身上穿了三层革甲,胆子便大了一些。”
    楚月儿格格笑道:“怪不得这几天我见你们走路象螃蟹似的,原来是身上穿了这么多东西!”
    伍封大笑道:“只要你们走得动,穿十层甲也无妨。”
    鲍兴笑道:“不瞒公子说,我们不想让公子和月儿姑娘担心,本来每人穿了五层,可惜小红和小英说我们看起来太过肉酸,是以脱掉了两层。”
    伍封奇道:“小红和小英?”
    楚月儿笑道:“是府上的剑姬,这次随公子来,今天可是大大地露脸了。”
    伍封笑道:“原来是她们!你们两个是否喜欢她二人?若是喜欢,回府后让公主和月儿为你们作主,娶了她们便是。”
    二鲍大喜,立刻精神大振,赶起车来格外地有力起来。
    赵无恤见他们激战之余,竟还不住说笑,叹道:“无怪乎封大夫能所向无敌,连月儿姑娘和这两人也毫无畏惧。作战靠的是人,人靠的是士气,有如此士气,还怕什么?”
    车行了十余里,赶上了赵鞅一众。回头看时,敌方的烟尘,尚在大约三里之外。
    赵无恤道:“敌人的兵车尽毁,仅余步卒,若我们兼程赶路,未必能追得上。”
    赵鞅道:“如今离易关不到十里。若能退守关上,或可凭关与敌军相持,以待援军赶来。”
    只见田力的兵车从前面赶过来,田力道:“易关守将陈音听说我们来,高兴得紧,小人已告诉他有追兵相迫,此刻他正在关上准备,只可惜关上驻兵才三百人,人数少了些。”
    赵无恤道:“后面的那些追兵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若有易关为凭,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正赶路时,忽见前面大道两旁黑压压地拥出了无数人来,这班人虽是步卒,却是无声无息,慢慢围了上来。
    赵鞅惊道:“原来这里预先埋伏了敌人。”
    赵无恤道:“这些人看来人数在一千以上,居然能无声无息地上来,比后面的追兵恐怕厉害多了。”
    伍封挥起铜戟,道:“这恐怕就是阚止那班残余死士了。”命鲍宁鲍兴驱车而前,与楚月儿一戟一矛挥动,迎了上去。
    众人知道后有追兵,若不尽早杀散这一批人,被他们前后围上来,后果堪虞,人人奋勇而上。
    眼前这些人一个个手执铜剑,身手比后面的追兵要高明得多了,但伍封的铜车过处,这些人又哪是敌手?伍封和楚月儿一连杀了数十人,但这些人却毫不畏惧,仍是层层叠叠地涌上来。
    这时,众人已被这些死士围住,陷入了苦战,一时间,只听人喊马嘶,夹杂着女人的尖叫之声,情势颇为危急。
    伍封与楚月儿战了良久,却始终冲不过去,伍封心中焦燥,猛回头却见妙公主与赵悦蒙猎的那乘车被围住,向人群中滑了过去,显是被人群簇拥之下,连马也止不住蹄。
    伍封大叫一声:“公主!”二鲍一面对付车下的人,一面将马策向妙公主处。
    只见妙公主的兵车一马在嘶鸣中倒下,兵车倾斜。
    伍封与楚月儿对望一眼,两人脸色惊得雪白,若是另两马再死,恐怕妙公主的兵车便要覆倒在地了。
    片刻间,另两匹马也倒了下去,兵车缓缓侧倒下去,幸好伍封的铜车及时杀到旁边,伍封叫了一声:“公主!”探身过去,伸手抓住妙公主的腰间的革带,将她提到了自己车上。
    楚月儿见她脸色苍白,浑身是血,吓了个魂不附体,一迭声问道:“公主,伤在哪里?要不要紧?”
    妙公主站起身来,紧握着“精卫”宝剑,摇头道:“我没受伤,不过蒙猎胸口被敌人刺了一剑,恐怕伤势颇重。”
    这时,赵悦和蒙猎已跌下了车,正互相倚靠着,使开了联手合击之术。
    伍封怒喝了一声,铜戟横扫,将围在赵蒙二人身边的三个人打得飞了翻去,此刻他怒气勃发,铜戟如飞,一连刺倒了十余人,围着赵蒙二人的死士才退出了远远的,暂不敢上来。
    伍封对赵蒙二人道:“你们随在车后。”
    赵鞅一辈子用兵,经验老到,见这一群敌手甚是悍勇,自己若要尽数硬冲过去,殊难做到,早命家将们围成一个圈,将姬妾侍婢围在中间,剩余的十余乘兵车守在圈外。
    伍封将赵蒙二人带进圈中,命二人略略收拾一下身上伤处,扭头又见田力与六剑姬被人围住,幸好六剑姬的联手合击之术颇有些长进,虽勉力守住,却是危险万分。
    伍封命二鲍将铜车驱了过去,与楚月儿戟矛并举,间隙中妙公主的“精卫”宝剑悄没声地刺出,撞开了围困,将田力和六剑姬又接回了圈中,只见七人身上被血染得通红,也不知是他们自己身上的血还是从敌人身上溅出的血。
    如此冲杀了数次,伍封将圈外被围的伯鲁等人尽数接回了圈中。只见己方的十余乘兵车只剩下了五六乘,人人身上都染着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