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春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鲍宁鲍兴虽然自伍封小时便陪他练武读书,但毕竟是下人,自知身份低微,不足挂齿。但适才遇袭,伍封却尽力保护,处处以他二人安危为先,心中早已感动不已,均想:“这样的主人,天下哪里找去?”对伍封的吩咐一迭声答应。
    鲍兴从马车中将那两壶“庆夫人酒”取出来,拭去灰尘,道:“幸好这酒壶被卡在了床底下,虽然撞扁了些,却丝毫未洒出。”
    马车还未到赵家父子所居的驿馆,伍封远远便看见赵无恤与一众家将持着灯笼站在门口,一看便知已等了一段时间了。
    车到门前,伍封拎着酒壶跳下车,道:“路上稍了耽搁,劳无恤兄久等了。”也不知是何缘故,他见了赵无恤便十分欢喜,只觉这人朴实无华,便没有什么客套。
    赵无恤微笑道:“无妨无妨,只要封兄能来,等几晚也值得。”他落落大方,见伍封爽快得很,官样的话也就不说了。
    两人进了厢房,伍封便见赵鞅也在房中等候,心想这人年纪高大,这么晚了居然还在等候自己这后生小辈,大是惭愧,道:“老将军,在下来得晚了,请勿见怪。”
    赵鞅笑道:“封大夫是守信之人,定是路上有了耽搁,不过,老夫惯于夜睡,并不觉晚。”他其他的几个儿子却未见到,想是被赵鞅赶去睡了。
    三人分宾主坐下,伍封将酒壶放在桌上,道:“此酒是家母所酿,与他人府中之酒颇为不同。”
    赵无恤见这两个铜壶上有多处凹下,似是新撞,问道:“封兄一路上出了意外?”
    伍封笑道:“路上遇了一班刺客,被我杀散。虽是马亡车覆,幸好这壶酒未曾泼洒,也算罕事。”
    赵氏父子都大为吃惊,连忙追问,伍封简略将事情说了。
    赵无恤埋怨道:“封兄,既然遇到刺客,何不先回府去?这么黉夜赶来,若是对方另有埋伏,岂非太过凶险?若封兄有所伤损,我怎过意得去?”
    赵鞅叹道:“封大夫遇此大险还来赴约,这番信义胆色,也是罕见。”
    伍封笑道:“老将军这么说,我就大为放心了。我一直心里忐忑,恐老将军责备我少不更事、胆大妄为哩!”
    赵鞅见他言之甚诚,知道在他心中,其实当了自己是家中长辈一般,心头一热,失笑道:“‘少不更事、胆大妄为’八个字,恐怕只有令堂大人才会这么说你吧?”
    伍封笑道:“正是。”
    三人哈哈大笑。
    赵无恤道:“在下自小便不大饮酒,因而并不善饮,比不得封兄的酒量,今日只好舍命相陪了。”
    这时有家丁奉上酒菜来,伍与二人饮了几爵,却见赵无恤若有所思。
    伍封问道:“无恤兄在想什么?”
    赵无恤道:“听封兄细述适才遇袭的情景,我总是心中生疑。那班刺客进退有据,奉令行止,箭攻剑守,不适是一般的刺客或府中家将的举动,只有训练有素的兵卒才会如此。”
    伍封心中一动,沉吟道:“我一心挂着与无恤兄之约,倒未曾细想过此节。如今想来,的确有些可疑。”
    赵鞅微笑道:“外兵入城,不大容易。若这些人是兵卒,只会是城中之兵。封大夫是否与某位领军之人有仇呢?”
    伍封立时想起田逆来。他见赵鞅目光闪动,知道自己与田逆结仇,赵氏父子不会不知道。他们这么说,只因他们是外国的使节,不好对他国的事乱说。
    伍封点头道:“我明白了,多谢老将军和无恤兄。在下今日前来,是有事情向老将军和无恤兄请教。”
    赵鞅道:“封大夫有何事要问?”
    伍封道:“眼下列国大多以百步为亩,听说老将军在邑地用大亩之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在下愚鲁,不知其中有何妙处。”
    赵鞅道:“周制以百步为亩,分为私田和公田,公田又称为‘藉田’。每百亩私田授一夫,一夫挟五口,故称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古者什一,籍而不税,即是每户百亩私田,再划十亩籍田,以籍田之产上交,以私田之产自养,不纳税赋。每百亩间以阡陌分划,以封疆分出一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是为‘井田制’。田分上中下三等,其中百亩所指上田,若是中田则为二百,下田为三百。上田无须休耕,中田每年休耕百亩,下田每年休耕二百亩,实则上、中、下三田每年均是百亩,因上、中、下三田每岁所收不同,是以每三年要换土易居一次,使财均力平,这都是古制。”
    赵无恤道:“此制在周宣王时便已始见其弊,宣王‘不籍千亩’,始废少量公田。乡野庶人全力耕耘私田,却不尽力于公田,再加上私垦国野间荒地为田,以致公田荒芜之极。”
    赵鞅道:“约在一百五十年前,晋秦大战,晋惠公被俘,我们晋国‘作爰田’,将国人开垦的私田以为合法,又‘作州兵’,州为国野间之地,国人在国,野人在野,他们中有不少入国野间州地垦田,鄙国以其田为合法,便让他们与国人一般,战时充为甲士。其后各国渐渐承认私田之合法,各城之国人均有私田无数。”
    赵无恤道:“约百年前,即鲁国宣公十五年时,鲁国‘初税亩’,毁籍田,以田亩多少征收租税,五年之后又‘作丘甲’,毁原来按井田数目收军赋之法,而按实际地收赋,故又叫‘作丘赋’。郑国子产、晋国六卿也都是如此收取赋税,眼下列国大多用此法,只有秦国等地还用井田之制。”
    赵鞅道:“如今天下列国,恐怕仅一千万多人,约二三百万户。我们的邑地近千里,地广民少,若是都按百亩一户划分,便有三分之二空了出来,变成荒地。以每亩粟收一石半计,百亩可得一百五十石,除去什一之税十五石,余下一百三十五石,每人每月食粟一石半,按一夫挟五口,则五人每年食粟九十石,只余下四十五石,每石赏三十钱,得一千三百五十钱,祭祀用三百钱,每人每年之衣三百钱,年需一千五百钱,这就已经短少了四百五十钱了。万一有疾病死丧,则毫无办法了。故而小亩一百,不足以养民,故用二百四十步大亩之制,使民用富足。”
    伍封道:“听说晋之六卿都改百步一亩之制,想是因此原由了。”
    赵鞅道:“晋国六卿都改百步为亩之制,范氏、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为一亩,智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一亩,韩氏、魏氏以二百步为一亩,他们都收什二之税,我们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亩制最大,但暂不收税。”
    伍封点头道:“在下这便明白了,听说当年孙武曾说过,你们亩制最大,又不按亩收税,最能富民,而亩制最小的范氏、中行氏必定先亡,后来果然如此。孙武又说,范氏、中行氏之后,亡者必是智氏。”
    赵鞅叹道:“眼下智氏却强悍之极,威凌赵、魏、韩三家哩!”
    伍封笑道:“孙武见识高明,久后必会如其所料,有何疑处。凡能富民者,必能持久,武力再强也是无用。”
    赵鞅点头道:“封大夫言之有理,自古得民心者乃成其大业,贵国田氏一族便是如此了。”
    伍封心道:“我们齐国早年有齐桓公时之强,景公时赋敛奇重,民众三分之二入了公室,又刑罚乱施,刖刑多了,以至刖者所穿之踊比常人所穿的屦还要卖得贵。田恒之祖田无宇以十斗为一釜的‘家量’借出,又以六斗四升为一釜的‘公量’收回,贫不能偿者焚其券,又控邑地之物价,使木料渔盐不超所产地之价。一方面国君弃民,一方面民心归于田氏,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田无宇之击栾氏和高氏,田乞击高氏、晏氏、国氏,杀国君晏孺子而立齐悼公,次年又击鲍氏,数年后杀齐悼公而立齐简公,这次田恒又杀齐简公另立新君。各家之势或减或灭,一连三个国君被害,齐民依然归之如潮,这就是得民心的好处了。”
    他是齐臣,自不好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赵氏父子身为外人,更不好对齐国之事加以述评,三人默然对视,均猜得到对方心里所想。
    赵无恤叹了口气,道:“与封兄饮酒闲谈,的确是十分高兴的事,可惜我们明日便要起身回国,否则定会日日泡在封兄府上,夜夜长谈。”
    伍封奇道:“也是明日?”
    赵鞅问道:“怎么?”
    伍封皱眉道:“你们明日动身,我怎么也要送一送的,可是明日柳下惠大哥也要起身回国,怎样分身相送才好呢?”
    赵鞅见他甚是烦恼,笑道:“明日有田相国相送。不过,既然封大夫一番美意,执意要送,我们便静候馆中,等封大夫送了柳大夫回来,见上一面后再出发吧。”
    伍封点头道:“如此最好。”心想:“幸好与那‘田鸡’颜不疑无甚交情,他也是明日动身回国,否则,真的是无法分身了。”
    忽然隐隐感到有什么不妥,却又说不上来。
    回府时天已快亮了,府上众人早听先已回来的鲍宁说过伍封遇袭之事,都吓得不敢再睡,见伍封回府来,才放了心,拉着他问长问短。
    伍封应付了一番,庆夫人命他略睡一阵,吃过早饭后去送柳下惠和被离。
    伍封答应,牵着楚月儿的手回房去。一路上问道:“月儿,你怎会想到在马车上放几套衣服?”
    楚月儿答道:“前晚公子喝多了酒,吐脏了衣服。我便想你常常在外与人喝酒,再喝醉了,须得有干净衣服换。”
    伍封笑道:“幸好如此,否则只好就那么上赵老将军的门去,一路上血淋淋的怕要吓倒一大片人。”便觉楚月儿的小手猛地一颤,扭头看去,只见楚月儿面色苍白,带着惊惧之色。
    伍封知道这丫头一颗心放在自己身上,不免担心过了头,柔声道:“我又没受伤,你不用怕。”
    楚月儿低声道:“虽然事情过去,但公子说出来还是好生怕人。”
    伍封叹道:“月儿又立了一功,我得想个法子大大奖励不可。”
    楚月儿道:“这不算功劳哩!”
    伍封笑道:“怎么不算?若无月儿预先准备的衣服,我岂非要大大失礼于人?我是国君的未来女婿,说不好,连齐国的脸也被我丢了。是以月儿此功,胜于功城掠地。怎能不大大嘉奖呢?”
    楚月儿听他胡说八道,格格一笑,柔声道:“公子若真要奖赏,那便答应月儿,日后无论去哪里,也带着月儿去。”
    伍封皱眉道:“我这人从小便会闯祸,若是你跟着我,恐怕会常有凶险,岂非时时提心吊胆?”
    楚月儿嘤声道:“跟在公子身边,月儿什么也不会怕。若是在家等公子回来,月儿才会担心,时时提心吊胆哩!”
    伍封大为感动,心道:“月儿身手不弱,比鲍宁、鲍兴两个家伙强得多了,跟在身边也不是坏事。闷起来,还可以说说笑笑,骗她陪我鸳鸯戏水。”点头道:“整日对着鲍宁鲍兴那两人皮粗肉厚的家伙,委实气闷得紧,还是月儿的花容月貌可爱,我出外时你便跟着我吧。”
    楚月儿大是高兴。
    伍封忽想起一个主意,笑道:“月儿,我此刻要进宫打个转,一阵便回来,这次你不用随我去,去准备一下,好送被离叔叔和柳大哥。”
    楚月儿乖乖地答应。
    伍封匆匆地进宫,也未去见齐平公,直接到后宫去找妙公主。
    妙公主还未睡醒便被伍封闹了起来,懒洋洋地下床,眉开眼笑地道:“今日你来得早哩!”
    伍封也未说话,急急地脱下外衣,妙公主吓了一跳,问道:“干甚么?”
    伍封解下那件“金缕衣”,道:“公主,快替我叫十几个宫女来,有事情让她们做哩!”重新将外衣穿上。
    妙公主见他神秘兮兮地,大是好奇,将宫女叫了来,问道:“你要做什么?”
    伍封将“金缕衣”铺在几上,向众宫女吩咐了好一阵,众宫女围着这件衣,自去忙碌。
    伍封对妙公主道:“昨晚我遇到刺客,鲍宁和鲍兴还受了点伤。”
    妙公主吓了一跳,急问道:“你没事吧?”
    伍封笑道:“你的未来夫君如今是齐国第一剑手,怎会受伤?不过,日后怕还有这种事发生,便由月儿随我一起,她的身手比鲍宁鲍兴要好得多了。”
    妙公主点头道:“那两个家伙怎及得上月儿?这样要好得多了。”自从她见了楚月儿与招来一战后,对楚月儿极有信心。
    伍封道:“不过,我怕月儿会招凶险,须让她穿上这件‘金缕衣’我才放心,是以要请宫女将它改得小一些。”
    妙公主道:“那你怎么办呢?”
    伍封笑道:“我没有这件衣时,不也是好好的吗?何况我穿着这件‘金缕衣’嫌紧了些,有些气闷。你说我同月儿相比,谁的剑术要厉害些?”
    妙公主道:“当然是你厉害些。”
    伍封道:“若是连我也受伤,你说月儿会怎么样呢?”
    妙公主吓了一跳。
    伍封道:“月儿不跟着我,我便没有帮手。若她跟着我,万一遇到了事,不免为她担心,关心则乱,使不出精妙的剑术,你的未来夫君可就凶险了。”
    妙公主知道这未来夫君剑术厉害,智计过人,若说有谁能伤他,还真是一下子想不出来,听他说得有理,便点了点头,不再有异议。
    眼下楚月儿只比妙公主身材稍高,但年纪尚幼,日后想是还要长高些,自然要制得稍稍稍长大。这“金缕衣”制法精致,又是用陨铁和精铁制成的细链编织而成,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如来。但天下之物,做出来难,拆起来却要容易得多。反正这是块中间穿孔的整块网甲,拆短拆窄之后,两边扣好金环,穿时仍然只须将头从中间孔里穿过去,将衣前后折下,扣起两胁下的金环便成了。宫女虽然做惯了针织,人数又多,也十分辛苦,一个个弄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才大功告成。
    伍封将“金缕衣”用一块布包好,宫女们看着拆下的两小块甲片,不知该如何是好。
    伍封笑道:“我看公主的小蛮腰甚细,这两小块连起来,便给公主做个护腰,应该是够用了的,免她又说我偏心。”
    妙公主摇头道:“我不要这东西。”忽笑道:“你不是常用什么空手技击的功夫么?我看缠在你手腕上倒是不错。”将那两块甲片在他手臂上比了比,大小恰好合适,便命宫女们由帐幔上拆几个小小的金环,扣在甲片上。
    不一时宫女们做完,妙公主将伍封大袖掀起,把甲片裹在他小臂上,用金环扣系好,觉得他两臂金灿灿的甚是神气,得意地道:“嘿,不料这对家伙还好看得紧。”又笑道:“怪不得封哥哥力气大,手臂粗壮得如腿似的。”
    伍封失声笑道:“是么?”眼睛向妙公主大腿上瞧了过去,道:“我们是否该比一比呢?”
    妙公主脸上一红,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回到府中,伍封神秘兮兮地将楚月儿叫到一边,煞有介事道:“月儿,我们快要成亲了,却还未下聘礼,太过不成样子。当初我送了口‘精卫’宝剑给公主,公主才答应嫁给我。若不给你下聘礼,岂非厚彼薄此?这件东西,便是我送给你的聘礼。”将布包递了给她。
    楚月儿又是惊喜,又是好奇,解开看时,惊道:“金缕衣?”
    伍封道:“是啊,公主一早醒来,便为了你将它改得小了,你不可辜负了她一片心意。现在你穿着略大一些,不过日后长得再高了便更合身。”楚月儿忙道:“这怎么成?公子怎能没有这衣服防身?”
    伍封正色道:“你既要随我出去,万一遇到刺客,我定会担心你的安全,放心不下,这一分心,便不能全力对敌,大有凶险。你穿了这衣服,我才能放心。否则,怎敢带你出去?”
    楚月儿知道伍封太过着紧她,若不穿上这衣服,恐怕真的不能全心全意与敌人交手,心中大受感动,眼圈微红。
    伍封笑道:“怎还不去穿它?要不,我亲手替你穿上。”说完,一双怪手便伸了过去。
    楚月儿吓了一跳,红着脸笑嘻嘻逃进房中,伍封哈哈大笑。
    一会儿楚月儿出来,伍封上下打量这丫头,奇道:“月儿,你穿了未穿?”
    楚月儿点了点头。
    伍封讶然道:“为何你这腰仍纤细至此呢?让我瞧瞧。”
    楚月儿躲得远远的不敢走近,满面绯红。其实这金缕衣虽是一等一的防身衣甲,但由细链编成网状,是以既轻且薄,楚月儿纤腰本细,穿上此甲并无异状。
    伍封叹道:“听说楚人最爱细腰,见了月儿,才知确实如此。”
    楚月儿慢慢走近,柔声道:“公子连护身至宝也给了月儿,月儿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伍封叹道:“就算将这条命给了你,又有何妨!”他一向与楚月儿和妙公主胡说八道惯了,此刻却深情款款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楚月儿嘤咛一声,钻进他怀里,眼泪不禁地流了出来。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只觉暖风习习,扑面欲醉,对方的一丝一缕心意,便如从自己心中流出般那么清晰。
    过了良久,鲍兴闯了来,道:“公子,夫人正……,噢!”
    楚月儿惊呼一声,从伍封怀中跃开。
    伍封恨恨地瞪了这浑小子一眼,问道:“什么事?”
    鲍兴搔头道:“这个……,噢!夫人与被离先生正等公子和月儿姑娘吃饭,好动身到柳大夫驿馆去。”
    一众车马出了城,柳下惠向伍封笑道:“兄弟,送出城便够了,你回去吧。”伍封愣道:“十里也未送出,算什么送客之道?”
    柳下惠笑道:“兄弟素来洒脱不羁,今日怎么反而迂腐了起来?送一步是送,送千里也是送,大哥明白兄弟的心意便够了。若是送得远了,赵老将军岂非要等得太久?”
    伍封听他说得有理,点了点头。
    被离与庆夫人、渠公、列九道别后过来,对伍封道:“封儿,你的剑术智计都厉害得紧,我倒是放心,只是你为人坦荡,又太重情义,须得小心宵小鼠辈的暗算。”
    伍封不住点头。
    柳下惠看了伍封身边的楚月儿一眼,笑道:“兄弟,我这‘侄女’清灵天真,你不可欺侮她,哈哈!”在伍封手上紧紧握了握,拉着被离跳上马车,喝道:“走吧!”一众车马,向南而去。
    他说走就走,行事潇洒无碍,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风度。
    眼见车行得远了,鲍宁走上前道:“公子,这件东西是柳大夫留下,说是送给公子的礼物。”递过一个锦盒来。
    伍封打开看时,锦盒内赫然是那支赤灿灿的“龙吟”玉箫。
    伍封不悦道:“怎么刚才不拿出来?连说声谢也说不上。”
    鲍宁忙道:“这都是柳大夫的吩咐,不干小人的事。”
    伍封知道此箫珍贵无比,柳下惠若当面馈送,怕他不愿接受,多费口舌。他心道:“大哥与我有兄弟情意,送我的东西,我怎会拒绝?就象我若送他东西,他也不会婆婆妈妈地不要罢?”暗笑柳大哥其实也甚迂腐,将玉箫藏好。
    庆夫人过来,淡淡地道:“我也要回伍堡了,封儿万事小心。渠公与我同去堡中,商议过收盐的事后,直接出外办事。渠公府上有九师父和楚姬打理,有什么事难觉时,多与他二人商议。”
    庆夫人又道:“你府中少有高明人手,这次我将小傲留下来,让他随你办事,免得我放心不下。”
    伍封大喜,他知道伍傲的剑术甚好,又是从小便被庆夫人收留养大,忠心耿耿,处事精明,俨然是一个小渠公的模样,自己出外办事,府中非得有这么个人主持大局不可。
    列九自回渠公府,伍封一众车马,径向赵鞅父子的馆中而去。
    伍封一路想着柳下惠和被离,颇有些离别的惜惜之情。
    楚月儿知道他心中有些怏怏不快,伸过俏脸来,问道:“公子在想什么?”
    伍封看着楚月儿,苦笑道:“我正自寻思,每日这么练剑,是否入错了门径呢?”
    楚月儿听他忽作此语,大惑不解。
    伍封见这小妮子一脸疑惑,严肃地道:“我近日发现财运不错,先从楼无烦那里得了口‘精卫’宝剑,后来九师父送我‘金缕衣’,范大夫又送我‘映月’宝剑,还从那头死狼朱平漫手上得了这口‘天照’,今日柳大哥又送我玉箫。这些都是天下少有的宝贝,被我轻轻松松地便得到了,岂非财运不错?若是我不练剑,专门去贩卖渔盐,恐怕渠公也比不如我的好运气吧?”
    楚月儿格格娇笑。
    伍封伸了个懒腰,顺手搂住楚月儿,道:“其实再好的宝贝,也比不上一个月儿!那日若非公主缠着我到城中去玩,怎会遇到你姐妹二人?虽似偶尔撞到,其实是天意安排好的罢!”
    楚月儿笑道:“我看姊姊这些天高兴得很,全亏了你和渠公。”
    伍封奇道:“又干渠公的事?”
    楚月儿道:“若非渠公请来华神医,姊姊怎会好得这么快?”
    伍封笑道:“华神医是扁鹊的弟子,医术固然了不起,但我看令姊的病,主要是靠九师父这一味良药治好的吧!”
    楚月儿道:“九师父整日板着脸,其实在姊姊面前,他老实乖乖得很哩!”
    伍封愕然道:“是么?你别看九师父身有残疾,古板持重,他少年时在王城风流倜傥。我只道他对女人甚有手段,怎会被令姊收拾得如此服服贴贴?莫非令姊便是他天生的克星?”
    楚月儿笑道:“那日我听夫人与渠公说,公主娇蛮可爱,连国君也毫无办法,唯有公子才能轻轻易易,三言两语便哄得她乖乖地听话,恐怕你便是公主的克星吧!”
    伍封笑道:“月儿才是我命中的克星。只要我的好月儿柔柔一笑,我便会心飞天外、神魂颠倒哩!”
    楚月儿听他花言巧语地说得甚是夸张,止不住的娇笑,令整个车舆中春色无限。
    不一时,便到了赵氏父子所居的驿馆,见田恒的车马停在外面,知道田恒早就来送这未来亲翁了。
    伍封将楚月儿留在车上,大步进馆,赵无恤见了他,微笑道:“封兄比我预计的还来得早些。”
    田恒与赵鞅正在说话,见伍封进来,上前道:“封大夫,昨晚可受惊了!本相昨晚听到禀报,已连夜派人侦测,数日之内,必有所获。这些人竟敢在临淄城中暗算封大夫,岂非视我田恒如无物?”
    伍封知道他为人最重声名,这些年来治水恳农,整肃治安,颇见成效,甚得民众爱戴。如今竟有人大举行刺国君的未来女婿,传了开去,有损其治国的贤名,立时便想:“此事若真是田逆主谋,定是瞒着田恒所为。”笑道:“相国不必在意,宵小之徒各国均有,也非我们齐国的特产,若是为此生气,恐怕气也气不过来。相国治国事烦,些些小事,勿须介怀。”
    田恒本以为伍封会详细追问有关刺客的事,谁知他并不在意,便如未发生过一般,心中暗暗佩服这人气度弘大。
    众人说了些官样的话,一同从城西的稷门出城。
    路上田恒问道:“封大夫的马车十分古怪,与众不同。”
    伍封笑道:“在下从小爱闯祸,家母这次亲自设计此车,由渠公请人打造,颇为坚固,可以防身。”
    赵氏父子也对铜车之精巧赞不绝口。
    到了十里之外的,众人下车,在驿亭之中又行了一番礼仪,各饮一杯,再上车前行,十里外见驿亭而下行礼,如是者三,一直到了城外三十里外的驿亭,这才真正地相互握手道别。只因赵鞅身份不同,这番礼节自然要行得十足。
    赵鞅道:“相烦远送,请留尊步。”
    田恒道:“本来舍弟田逆也要来送,但今日吴使颜不疑恰好也起身回国,封大夫又去送鲁使,只好派了舍弟去送颜不疑,老将军请勿见怪。”
    如今,田氏兄弟与伍封是齐国最为要紧的人物,分别去送各国使节,正显得齐国对诸使的尊重。
    田恒拉着赵鞅的手小声道:“本相听说那阳虎在贵府作门客,是否真的?”
    赵鞅点头道:“此人是少见的猛将,在鲁国剑术仅在子路之下,是以用之。”
    田恒叹道:“此人先为季孙氏家臣,却尽夺其权,季孙氏险些被他所杀。后来还敢围攻公宫,劫走鲁君,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老将军不可不防。”
    赵鞅笑道:“多谢相国好意。不过,阳虎虽然跋扈,却最怕小女飞羽。有飞羽在,阳虎只能附首听命。”
    伍封在一旁心道:“莫非赵飞羽真的如此厉害,连阳虎这种恶人也怕她?”
    众人道别之后,赵氏一家浩荡西归,伍封与田恒并车而行,驶往城中。
    田恒看着楚月儿,笑道:“月儿姑娘剑术高明,连本相也看走了眼哩!”
    楚月儿低头应了声,问道:“二小姐现在可好?”
    田恒叹了口气,道:“自你走后,貂儿以为你被歹人拐了去,还为你哭了两天。田逆便自告奋勇去找你,谁知搞出了这么多事来。昨天我才告诉她你在封大夫身边,还将子剑先生的大弟子招来打了个落花流水,她却不大相信,以为本相是哄她开心。我看她这几日,或会忍不住到封大夫府上瞧瞧。”
    伍封皱眉道:“家母已答应在下与公主成亲时,一并将月儿娶了来,做在下的小妾,二小姐不会强来索要,抢我的老婆吧?”
    田恒大笑,叹道:“她怎会如此?唉,封大夫艳福不浅,连本相也深感羡慕。”
    正说话间,一人一车迎面飞速而来。
    众人微觉奇怪,转瞬间车到近前,车上那人大声道:“相国,相府被盗!”
    众人骇了一跳。
    田恒疑是听错,问道:“乌荼,你说什么?”
    那乌荼跳下车,道:“相国出府后不久,相府便来了盗贼,杀了三人,还烧了厢房。后经二小姐和少夫人点视,才知那部《孙子兵法》被人偷了去。”
    伍封与楚月儿对望了一眼,两人均是大惊失色。
    田恒铁青着脸,沉声问道:“对方有多少人?是些什么人?”他想,自己府中有二千八百家将,护卫甚多,府中之守卫森严,远胜于公宫之中,对手定是人数不少,方能如此。
    乌荼摇头道:“没有人见过盗贼,不知有多少人。不过,二小姐和少夫人分别带人在府中四下搜寻,只有后院的一个健妇,疑是见过贼人。”
    田恒问道:“贼人是些什么人?”
    乌荼道:“那健妇说,曾见一团黑影飞出墙外,似是人影,但其速度之快,根本不可能是人,所以她以为是狐仙之类。其后她便听说府中失窃,还死了人才将此事说出来。少夫人在院墙此细察,见墙头的灰尘中印着一个脚印,便知那人必是盗贼,且据府中之事看来,多半是一人所为。”
    田恒大惊道:“对方只有一个人?”
    乌荼道:“二小姐和少夫人是这么推测,却不能肯定。”
    伍封沉吟道:“凭相府之森严守卫,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趋行如常,杀人盗书如入无人之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