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春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下驻扎着越军营帐,足有三千多人,绝非只是千人之数,若加上围山的其他越军,只怕不下于六千人,看来这几天勾践已经抽调士卒陆续赶来。
    伍封见越军势大,皱眉道:“奇怪,越军为何不冲上山去?莫非山上还有吴军?”他自小常在阳山中玩,对阳山地形熟悉之极,沉吟片刻,道:“月儿,我们去探一下敌营,了解双方虚实,再上山去。”
    二人在越营中军大营顶上往来飞行,只见越营中光亮如昼,营寨四周用了八座巢车了望,布得十分严密齐整,道:“越王勾践果然了不起,一座营寨布得如铁桶般严整,想悄悄混进去不大容易。”楚月儿笑道:“夫君,要不要用老法子?”伍封知道她说的是常用的“美人计”,摇头笑道:“用美人计我可大大吃亏,决计不干。还是用偷袭大魔城的法子好了,我就不信找不到机会混入大营。”
    想是越军怕夫差夜间冲下来,营中防备甚严,八座巢车上都有观望的士卒,往来巡营的士卒络绎不绝。二人若就这么落身下去,必然会被人发觉,到时候便打草惊蛇了。
    在空中往来飞行了半个多时辰,二人却觅不到机会降落,伍封不免有些焦燥,正想冒险下去,便听山口处杀声四起,营寨帐中忽地涌出许多披甲执矛的士卒,向山口奔去。伍封吃了一惊,想不到越军行动如此迅速,看来都是和甲而卧。想是山上还有些吴军,此刻正想突围。
    趁此良机,二人瞧准一个偏僻些的营帐,倏地向帐后避光处落下,脚刚沾地,便有两个士卒走过来,一人道:“咦,好像有大鸟飞下来。”另一人笑道:“哪有什么鸟,你定是看错了。”先前那人道:“文大夫让我们隐身密处,便是怕有高手偷入大营捣乱,看看也是好的,免得出了事大王和文大夫降罪。”另一人道:“那各处的埋伏神弩手都没有见着,就你一人疑神疑鬼。”二人由帐边转过来时,伍封和楚月儿早已经闪身到了另一帐侧面去。这二人看了一阵,又走开去。
    这越人大营之严密是平生仅见,不仅有许多巡哨,隐密处还藏了不少越人弩手。就好像是预先知道有敌人来偷袭,故意设下埋伏一样。伍封暗暗心惊,寻思能将大营的寻常布置弄得像预先埋伏一样,委实了不起。
    二人伏在帐后,伍封正想着法子,如何摸到那极为显眼的中军大帐去。这时喊杀声停止,忽听脚步声响起,数人走入此帐。
    便听一人道:“大王,我们在阳山之下围了多日,早该一举攻上去,擒杀夫差。”一人道:“文大夫,此战并非要杀夫差,而是要灭吴国,将吴境划入越境。要得吴国,非得在民心上下手不可。夫差毕竟是吴王,我们若杀了他,吴人必定不悦。我们围而不攻,正是告诉吴人,我们并非想杀夫差,而是想让他降服。”又有一人哈哈笑道:“范相国和文大夫之言均有道理。文大夫是要灭绝吴人的最后一点寄望,范相国是想收服吴民之心。寡人便来个围而不攻,迫夫差自杀,既免后患,灭吴人复立之心,又让吴人知道,他们大王并非死于越人之手。”
    伍封与楚月儿听出这三人的声音,正是越王勾践、范蠡和文种。二人面面相觑,心下暗惊,想不到越王勾践如此狡猾,将一座中军大帐弄得极为显眼,自己却藏身在毫无异样的偏僻小帐之中。不消说,那座中军大帐内必定埋伏了许多弩兵,专门对付偷营者。幸好二人误打误撞,跑到这真正的中军大帐来。
    三人在帐中坐下来,便听勾践笑道:“范相国的妙计果然天下无双,明明是我们引太湖水荡开胥门,却说是伍子胥这潮神显灵,引越人入都,使得吴国仅余的那一点士卒也弃戈归降,以为天绝吴祀。”伍封暗暗吃惊,他征定莱夷和扶桑,神灵之说的确帮了大忙,是以深知以神异慑服世人之妙。吴人最尊敬的便是父亲伍子胥,更兼父亲生前曾说过越必灭吴。范蠡此举看起来似乎简单,实则令吴人见伍子胥也迫于天意,吴国的确已经到了灭亡之时,再无战心。
    范蠡笑道:“这是小谋,比不上文大夫的灭吴七术。”文种叹道:“这灭吴七术甚是歹毒,非正人君子所为,相国并非想不出来类似计谋,而是不愿为之。”勾践哈哈大笑,道:“文大夫的灭吴七术寡人还只行其三,吴便灭亡了,相国治国有方,不到二十年便使极弱之越国有灭吴之力,要说天下奇才,当以二位为首。”
    范蠡道:“大王过誉了,天下奇才首推大王,这绝非微臣故意吹捧。其次如龙伯、支离益、赵无恤,无一不是罕见的材士,微臣的确算不上什么。若无大王之才,文兄这灭吴七术也毫无所用。”
    勾践得意大笑,笑了良久,道:“先前那闯营的老儿是谁?二位认识么?”范蠡道:“那是夫概。”伍封与楚月儿对视一眼,均大为吃惊,原来夫概也赶了来,想是为了帮助夫差。这老人早年与吴王阖闾争位,想不到临老仍忠于吴国,竟会前来助战。
    文种叹道:“夫概叛乱逃往楚国,想不到八十余岁还来助夫差。”范蠡道:“夫概之乱是想夺位,而不是想倾覆吴国,否则以楚昭王之贤,怎会收纳他?”勾践冷笑道:“这人当初名倾东南,威震吴越,如今不安心养老,竟敢与寡人为敌。今日居然被他逃了,下次若擒住他时,寡人必定当众斩杀,以免吴人有样学样。”范蠡叹道:“夫概中了十余箭,尤其是大王亲刺的那一矛,入腹半尺有余,这人虽然逃了,但必死无疑,只怕等不到我们擒他了。”
    伍封听说夫概受伤,心中大急,正向与楚月儿悄悄离去,忽听文种道:“夫概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龙伯。这人剑术惊人,诡计多端,若他也赶来,必定难以应付。”范蠡道:“他失踪了年余,只怕已经葬身大海了吧?”勾践道:“未必。这人不忌水火,决不会死于水。不过这人最重情义,必定不会弃妻妾而逃,说不定眼下他困在海上,照拂妻妾。何况就算他来了,寡人也有方法应付。哼,这人不来倒好,来了便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伍封和楚月儿听他说得凶恶,暗暗惊骇。二人知道这勾践绝非口出大言之人,他说有法子对付伍封,必然已经有所安排。
    文种道:“是啊,只要王子不疑回来,龙伯何足为虑?”勾践道:“哈哈,全赖大夫的妙计。”伍封忽觉心惊胆战,勾践将颜不疑派出去肯定是对自己不利,但他究竟是干什么呢?
    正在这时,一个士卒入帐,道:“大王,吴王夫差派了王孙骆前来求降。”勾践呵呵笑道:“他七番求降寡人都未准,今日为何又来?带他进来。”
    过了一会儿,伍封便听勾践“咦”了一声,又听王孙骆的声音道:“大王,寡君不愿意复国,宁愿以吴国为越之附庸,以全社稷,求大王恩准。”勾践笑道:“你肉袒膝行而至,就以为寡人会答应么?”
    王孙骆道:“大王无非是想灭吴以报当年之仇,如今吴甘愿降爵为附庸,实则已灭。大王如想进伐中原,有吴为前驱,齐楚东南而下,有吴为门户。大王既报仇,又示惠于吴,向天下展示恩恕之意,岂非两全其美?”伍封听在耳中,觉得这王孙骆的口才的确不错,无怪乎夫差用他为大行人,专司外交应酬。
    勾践似乎略有心动,“嗯”了一声。范蠡笑道:“夫差何其迂也!大王负仇而归,早朝晏罢,兢兢业业二十年,正是为了灭吴报仇。如今吴国已灭,仅余一吴王,若依大行人言语,岂非又将吴地赐还?”
    王孙骆道:“当年鄙邑得罪大国,侥幸夺得越国,扣大王于吴,思之汗颜,诚鄙邑之罪也。然而大王在吴,寡君始终未曾加害,最终还将大王放回,还加赐八百里地,增益越地。今日大王能效之,岂非天大恩德?悠悠众口,其说纷纭,大王何不为世人留下以德报怨之美名?”文种咄了一声,大喝道:“当年夫差放我大王,虽然伍子胥苦谏,仍然一意孤行,是其之蠢;吾王天纵英明,今日怎会效夫差之愚行?”
    勾践哈哈大笑,道:“大行人请回。你告诉夫差,今日吴亡,并非亡于勾践,而是亡于夫差。夫差先有相国伍子胥之忠义智识,后有龙伯伍封之神勇胆略,这父子二人有大功于吴,夫差反而忍心加害。伯嚭奸险小人,寸功未立,专行奉承,夫差却用之不疑。昔日吴军入越,是上天将越国赐吴,夫差却不肯接受,今日上天将吴国赐于越国,越国怎敢逆天而行?”
    王孙骆放声大哭,勾践叹了口气,似乎也有些不忍,道:“寡人念昔日之旧情,便将夫差置于甬东,赐户五百以终老。如何?”文种“哼”了一声,道:“不可,这样必养虎为患。夫差不死,吴人心思不绝。大行人,听说夫差有属镂之剑,每日悬之,当日相国伍子胥死于此剑,夫差何不以此剑自裁?难道非要我们越人攻上山去,以刃相加于身?”
    王孙骆自知无望,一路哭泣而去,伍封和楚月儿不禁心下恻然,正想离去,又听一个越卒来报:“王孙骆遗下二书,分交相国和文大夫。”文种道:“拿来我看。”范蠡却道:“书中必无好语,请大王阅之。”文种似是沉吟片刻,道:“正是,大王请观。”
    便听勾践道:“嗯,这是夫差的亲笔,是写给二位的。”范蠡笑道:“一国之君下书敌臣,不是笼络,必是反间,书中内容,臣等不必知道。”勾践长笑一声,道:“寡人读给二位听:‘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吾久闻之。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何不留吴一线,以自为余地?’哈哈,夫差还是有点小聪明,可惜不能用于国事。”范蠡笑道:“夫差是以己论人,以为列国之君都与他一样。大王不是夫差,臣等也不是伯嚭。夫差何其愚也!”勾践笑道:“文大夫,你怎么看?”过了好一会儿,便听文种道:“这是夫差临死之反间,微臣权当未闻。既然夫差有书来,微臣想作书以回,包管夫差阅书之后,立即自裁。”勾践喜道:“妙极,文大夫请作此书。”
    过了好一会儿,勾践哈哈大笑,道:“好!好文字!看了此书,夫差怎还有颜面活在世上?”他叫了个小将,道:“将此书送到山上,交给夫差。”
    那小将在帐前备车,伍封在楚月儿小手上轻捏,楚月儿立时会意,随伍封轻轻在地上滚过去,藏身在兵车之下,二人手抓车轴,缩身悬于车下。
    片刻之后,兵车出了营寨,往山上而去,那小将一路大呼道:“文大夫有书交付吴王!”这小将颇为知礼,知道吴王在前,一日未死,一日仍是王,趋车直向大为不敬,遂将停在中途。这小将下了车,步行上去。
    伍封与楚月儿由车下出来,也跟了上去。本来以他们二人的身手,对付这小将是轻而易举,但这小将身为使者,杀之无辜。若在小将前露面,这人回去禀告,勾践便知道自己来了,更是不好。是以二人悄然在山中跟行,不让那小将知道。
    走了百余步,便见前面有一堆营火,二人正守在营火之前。那小将走上前去施礼,道:“大王,文大夫有书送上。”一人喜道:“快拿来,寡人看看。”听声音正是吴王夫差。
    伍封远远看去,正见火光之旁,夫差王冠不知道丢在哪里,头发披落,满脸灰尘,身上的金甲也是残缺不全。
    夫差在火光下打开了帛书,读道:“吴有大过者六:戮忠臣相国伍子胥,大过一也;忌义勇而害龙伯伍封,大过二也;伯嚭太宰谗佞,而听用之,大过三也;齐晋无罪,数伐其国,大过四也;吴越同壤而侵伐,大过五也;越亲戕吴之前王,不知报仇,而纵敌贻患,大过六也。”夫差读到此处,垂泪道:“寡人不诛勾践,忘先王之仇,为不孝之孙;戮相国而害龙伯,为不义之君;宠信伯嚭、颜不疑,为不智之主。天之弃吴,全因于此!”
    他大哭一阵,续读道:“有此六大过者,欲免于亡,得乎?昔天以越赐吴,吴不肯受,今天以吴赐越,越必受之,不敢效王之逆天耳!”读完此书,不禁放声大哭。
    那越国小将告辞而回,这时一人晃晃悠悠由地上站起来,道:“哭什么?阖闾当初何等豪迈雄略,怎会有如此愚昧懦弱之孙!夫概再杀下山去,助你破围。冲不出去,大不了君臣同死于越人之手。”那人浑身血迹,正是夫概。
    伍封和楚月儿等那越国小将远离之后,急忙上前,道:“大王,舅爷爷!”夫差等人大吃一惊,抬头看见伍封和楚月儿,各自脸上变色。夫差是又惊又惭,王孙骆是又喜又忧。
    夫概哈哈大笑,道:“封儿,你终于来了,哈哈!”笑至一半,猛地倒下去,伍封闪身上前将他扶住,见他身上仍插着十余支箭,浑身被血染得通红,不禁垂泪道:“月儿,快来!”楚月儿为夫概搭脉片刻,摇了摇头。
    伍封见夫概双目圆睁,白须戟张,叫道:“舅爷爷!”夫概却毫无回应,楚月儿为夫概阖上双目,道:“舅爷爷已经亡故了。”伍封点了点头,将夫概放下来,流泪道:“舅爷爷不愧是吴王一脉,毕竟是个英雄。”
    伍封低垂着头,小心为夫概拔出了箭,此刻渐渐冷静下来,知道时间紧迫,须得尽快将夫差救走,夫概的尸首越人自会安葬,无暇理会。起身道:“大王,西施姊姊在何处?”夫差摇头道:“城破之际失散了。”伍封想起他由城中逃走时必定是说不出的狼狈,怒气暗生,寻思你连夫人也不保不住,不说是吴王,便连寻常百姓也不如。旋又叹了口气,心忖夫差连吴国也保不住,又怎能指望他保护西施?缓缓道:“大王,离此不远有一山洞,名曰干隧,可通于山下。山下或有越军,但微臣和月儿可以尽力一搏,将其杀退,海上有微臣的大舟,可以救大王逃生。”
    夫差想不到伍封不记前嫌,竟然赶来相救,满面羞愧,叹道:“寡人当真是愧见王弟,今日唯死而已,王弟与月公主自行脱身。王孙骆忠心耿耿,便请王弟带他逃脱。”
    伍封一把托住夫差的手臂,道:“吴国虽亡,只要大王仍在,未必无复立之机会。”王孙骆本来耽心伍封是来报仇,见他如此,大受感动,道:“龙伯所言极是。”楚月儿从地上拾起数根燃着的松枝,道:“月儿在前开路。”
    伍封和王孙骆不由分说,架着夫差,随楚月儿往干隧而去。不一会儿到了干隧之前,楚月儿拨开长草,露出那窄小的山洞,先扔了数根松枝进去,过了好一阵,四人入了干隧,行走一阵,夫差脚下一软,往下跌坐。
    伍封叹了口气,将他放下来,道:“大王受伤了么?”夫差摇了摇头。楚月儿道:“大王必是肚饿了。”她取出干粮来,给夫差和王孙骆。待二人食用了些干粮,楚月儿小声问王孙骆与西施失散的经过。
    王孙骆叹道:“那夜水荡胥门,听说是伍相国显灵……”,夫差忍不住道:“伍相国怎会相助敌人?这肯定是范蠡文种之谋,以乱我们士卒之心。”楚月儿点头道:“的确是如此,先前我们在勾践营中听得清楚,这是范相国之谋。”
    王孙骆道:“胥门是吴都外郭,外郭一破,内城便十分危急。伯嚭狗贼本来一直称病不出,那时忽然带家勇来守城,谁知道这人乘人不备,开门将越人引进来。越人入城,大势已趋,小人率家勇保护大王和西施夫人匆忙出宫,不料王子不疑竟然倒戈相向,要擒拿大王,小人命家勇上前死命抵挡,与大王急逃,匆忙之中,西施夫人便与我们失散了。”夫差恨恨地道:“不疑只怕是失心疯了!”
    伍封摇头道:“颜不疑并非大王之子,而是勾践的儿子!”夫差不信道:“什么?”伍封将颜不疑的身份仔细说给他听,道:“大王之子早就被越人暗中加害了,颜不疑是冒认的。”夫差一时愣住。王孙骆叹道:“怪不得王子……颜不疑倒行逆施,将吴政搞得一塌糊涂。想来伯嚭开城投越也是他授意的,伯嚭这人狡猾得紧,未得越人承诺,怎会擅自开城?”他碍于夫差面子,将吴政之失尽数说在颜不疑身上。
    夫差面色黯然,道:“幸好越人围城之际,寡人怕这仅余之子陷于城中,又见他身手高明,使他潜出城到齐鲁楚三国求援,若让他引军守城,吴都怎能支持到今日?”他缓缓抬起头来,苦笑道:“寡人生存至今,尚存一丝希望在颜不疑身上,谁知道这人竟是勾践之子!寡人国破家亡,四子俱丧,何以生为?好个颜不疑!好个伯嚭!”忽然脸色大变,眼睛直直地看着石壁,手上干粮跌落地上。
    伍封循其目光看去,只见那石壁上刻着“夫差”二字,字上还插着两支箭矢。想起这是当年颜不疑火焚阳山谷,自己预先逃出来,藏身在干隧,那时人人愤愤不平,自己在石壁上刻下夫差的名字,与楚月儿各射了一箭。如今刚好停在此处,让夫差看见。
    伍封道:“这是当年颜不疑火焚阳山谷时,微臣一怒之下,刻下大王名讳,用箭相射以泄愤,大王无须在意。”夫差羞惭无地,缓缓站起身来,“呛”的一声,由腰间拔出了那口“属镂”剑,猛地横在颈上。伍封和楚月儿齐吃一惊,道:“大王!”想伸手去抢,又怕夫差急了自戕,手伸出一半,又缩了回去。
    夫差看着石壁上的字,长叹一声,道:“天意!天意!王弟,寡人四子俱丧,生无所依,又无颜再见世人,今日便死于此地,王弟切勿阻拦。”
    伍封道:“大王……”,夫差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王弟,世无万世之君,也无不灭之国。寡人多行不义,就算今日不死,日后也必遭天遣。与其苟活于世让人耻笑,不如一死以谢吴人。百世之后,或者仍有人将寡人与夏桀、商纣相比,以为千秋万代之明镜。”他顿了顿,又道:“吴祀是否能存,吴国是否能复,全在王弟身上,寡人在这世上的亲人,也只有王弟和王姑了。小施儿对王弟一往情深,若仍在世,盼王弟能够救她。寡人死后,请用巾三重,覆寡人之面,寡人死后也无颜见伍相国矣!”言毕剑光一动,鲜血喷射而出,溅在石壁那“夫差”二字之上。
    伍封上前扶住夫差,只见他颈上创口长有半尺,眼光散乱,伍封道:“大王放心,微臣必会去救姊姊,再杀伯嚭,报大王之恨!”夫差眼中露出宽慰之色,当时气毙。
    伍封缓缓将夫差尸首放下,对眼前这人不知道是该恨还是该怜,对他的死不知道是该惋惜还是该欢喜,脑中闪过自己一家与他的恩怨恩怨,心中一片茫然。
    王孙骆解下自己的衣服,覆在夫差身上,又扯落内衣,果然折成三重覆在夫差面上,这才伏地大哭。
    过了良久,伍封叹道:“大行人,我们走吧。”王孙骆缓缓摇头,道:“身为臣下,既不能使大王纳忠除奸,又不能助大王临阵杀敌,在下愧食王禄数十年。今日大王既然身死,在下也要相陪九泉。吴祀之事全赖龙伯,身死以谢便由在下来承担。”
    楚月儿愀然道:“大行人何必如此?”伍封知道王孙骆死意已决,叹了口气,道:“大行人欲以死全其忠名,在下不敢阻止。唉,可叹吴国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忠臣不得其死,奸佞反倒保全。月儿,我们走吧!”
    楚月儿问道:“去吴都么?西施姊姊失落吴都,以她的身份,越国士卒定不敢擅自加害。如今姊姊多半还在吴都,我们或赶得及。”伍封点了点头,道:“除了救姊姊外,我还想杀了伯嚭。颜不疑被勾践派了出去,伯嚭多半还在吴都。是了,渠公老爷子的坟头便在阳山,我来时已经向娘亲问明了地方,先去老爷子坟上拜祭一番再说。”二人黯然走出这干隧,觅到渠公那并不大的坟头,哭祭了一回,这才以行天之术离开了阳山,往吴都而去。
    四更时分,二人已经到了吴都之上,只见吴都城池残破,处处可见血战后的痕迹。或是战后人心未定,再加上天黑,城中无人走动,二人趁机看准吴宫,落在吴宫的花园之中,藏身于假山之后,因为伍封心想,越人入吴,勾践肯定会栖身吴宫,而西施身为吴王夫人,就算是俘虏,按理也该暂押宫中。
    二人到吴宫极为熟悉,往后宫而去。伍封此行除了救西施外,还想杀伯嚭,是以不想惊动越人,免得让伯嚭等人知道自己来了,预先躲起来。然而要不动声色在后宫中寻觅西施的下落甚难,又不可能每室跑进去看看,无计可施,只好寻思捉一个宫女、寺人来问问,虽然容易暴露行迹,却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还未到后宫,便见两个寺人手持风灯匆由长廊小径走过,伍封与楚月儿闪身上去,施展点穴之术,将二人点倒,他们手脚甚快,怕风灯跌落惊动了人,一手点穴时,一手接住风灯,将寺人拖到树后。
    一个寺人见了伍封,喜道:“龙伯?”伍封愕然道:“是我。”另一寺人道:“我们原本是宫中的寺人,越人入宫后,我们仍被留了下来。”伍封喜道:“西施夫人可在宫中?”一个寺人答道:“夫人在宫中,只是不知道被藏在哪里。”楚月儿忍不住问:“夫人没被越人伤着吧?”寺人道:“越王勾践想将夫人纳入宫中,不许人搔扰她。”伍封皱眉道:“谁会知道夫人的下落?”寺人道:“除了勾践和他的亲卫外,便只有王后和王孙知道。”
    伍封想起越王后的勇悍和泼辣,寻思就算捉到了她,这女人肯定也不会乖乖就范,将西施的下落说出来。叹了口气,问道:“王后现在哪里?”寺人道:“听说王后与王孙在后宫整晚说话,眼下还未睡着。”另一个寺人解释道:“越人对我们十分提防,不让我们到后宫去,但越人入吴,宫女寺人不足,是以暂时将我们用着。越人视我们为亡国之奴,不拿我们当人看。”他卷起袖来,道:“龙伯请看!”只见他臂上全是伤痕,大多是火烙的,且都是新伤。
    伍封怒气暗生,道:“我看宫内的越人侍卫并不太多,你们怎么不设法逃走?”寺人叹道:“我们就算能逃,也无处可去。眼下吴国也亡了,吴人惊慌失措,还不知道越人会怎么对仿我们哩!”另一寺人道:“那些宫女更惨,整日要应付越人侍卫。不过最怕的是吴国旧臣,除了那伯嚭父子,谁都不知道勾践会否杀他们。”
    楚月儿向伍封看来,道:“夫君!”伍封知其心软,想是可怜这些寺人宫女。点了点头,沉吟道:“这两天不逃,日后你们想逃也没了机会。你们如果想逃离吴国,我可以带你们走。这样吧,你们悄悄与寺人、宫女、侍卫联络,稍稍准备,分头出宫,在江口海边集合,设法安身,我们办完了事会去找你们。”他由怀中取了若干金贝交给二人,二人推辞,一人道:“小人们在宫中久了,金贝也有些,怎好要龙伯之物?这两天我们便悄悄离去,在海边等候龙伯。”另一人叹道:“龙伯果然是仁义之人,对小人这些卑贱之辈竟然如此推心置腹。”伍封吩咐道:“不过这事得十分小心,别露破绽。”
    他问明了王后所在的宫室后,打发寺人走后,与楚月儿悄悄往越王后的宫室摸过去。虽然宫中三三两两有些越人侍卫,但人数并不多,看来勾践将大军主要调往阳山,是以宫中防卫不足。况且这些越人侍卫并不熟悉吴宫,设防布哨自然是疏陋百出,对付常人自然有余,但在伍封和楚月儿面前,却是如履家径。
    伍封曾守吴宫许久,对吴宫极熟,带着楚月儿东转西走,不一会儿便到了先前寺人所说越王后的宫室。只见宫室前站了二十多侍卫守着,要悄悄接近甚不容易,二人随在僻静处飞身上了室顶,悄然摸到室中,听见里面有人声,遂将顶上弄出个两个小洞,凑眼上去往下看。
    一看之下,伍封和楚月儿都大吃一惊。只见室内坐着三人,都是认识的,除了越王后外,另二人竟是小鹿和支离益!看见支离益坐在下面,伍封和楚月儿都暗暗沁汗。幸好他们二人的身手比以前又有精进,上屋顶时也格外谨慎,若是换了到扶桑之前的本事,上这屋顶必然会被支离益发觉。
    饶是如此,支离益仍抬起头来往屋顶看来,似是察觉有异。虽然支离益绝无可能发现屋顶小孔,伍封和楚月儿仍是不自禁地缩了缩头。
    这时便听越王后问道:“先生,王子不疑越来越不像话了,连我也不放在眼里。你得好好说说,否则他休想当这太子。”支离益似是吃了一惊,忙低下头道:“王后,不疑的确有些地方做得不大恰当,但要说起立太子之事,在下觉得非他莫属。”伍封心道:“原来你跑来越国做客,想是名义上帮助颜不疑,实则帮助你儿子小鹿。”看下面火光摇动,小鹿坐处又较阴暗,也看不清他的脸色。
    越王后道:“是否因为不疑是你的徒孙,先生才会偏帮于他?”支离益道:“王后说错了。其实无论是谁为太子,与在下都不大相干。在下之所以留在越国为客,是与大王有约。在下助大王杀了龙伯,争霸中原,大王助在下恢复代国。大王春秋正盛,金口已开,在下何必巴结王子?”他语中之意,勾践又不是马上要死了,肯定还可为王多年,足以助他恢复代国,他不必将希望放在下一任越王身上。
    支离益又道:“在下既然暂在越国,便得为越国着想。大王二子之中,不疑之才智机略、剑术兵法在天下间可谓罕见,越国有他为王,必能更为强大。”越王后叹道:“你这话也有道理,只是我不喜欢不疑那目空一切的神气。与大王相比,他只得大王的沉静,却不得大王的谦让忍耐。”
    支离益道:“不疑毕竟在宫中日少,大王这种王者之气自然非他所能学得,假以时日,必成大器。王后,在下有一言相告,请王后休怪在下直率。”越王后愕然道:“先生是越国的贵客,尽管直言无妨。”
    支离益道:“大王仅有王子不疑和王子无翳二子,这二子皆非王后所出。不疑行事虽然有些傲慢,但并非针对王后,而是他性格孤傲所至。何况他视王后如母,才会有些率性而为。正如一家之中,哪有儿子之间终日与母亲唯唯诺诺的?若是这儿子整日对母亲恭敬无比,只怕这母子之间有些难言之隐。譬如伍子胥和伯嚭二人,伍子胥常常顶撞夫差,因为他忠于夫差,是以坦荡无私;伯嚭处处看夫差脸色,又卑躬屈膝,唯命是从,正是因为他有私心怕被夫差察觉。”
    越王后脸色微变,沉吟道:“先生言之有理。”支离益道:“王子无翳虽是王后一手养大,但在下阅人无数,只怕他心里未必向着王后。”越王后皱眉道:“先生何以知之?”支离益道:“上月王子无翳请在下宴饮,席上说了许多话,在下也愿意提起。只是在下更衣之时,走错了门户,偶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