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春秋-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定公笑道:“赵公勿须多礼,请入座。”
本来赵氏的座在右手第二席上,赵无恤向晋定公禀告之后,移到了左手第二席,陪坐在伍封的下首,好与伍封说话,张孟谈等人坐在其身后。
赵无恤脸上被智瑶用斗勺所击的伤已经愈合,不过留下了一点浅浅的伤痕,不仔细瞧还看不出来。伍封见那新稚穆子不过是个小童,居然能陪赵无恤入宫,还与张孟谈、高赫等人并肩列座,大感好奇,向新稚穆子打量了几眼。
赵无恤小声道:“穆子是我们赵氏的族子,甚被家姊看重,随家姊学些剑术兵法,算得上家姊的徒儿。家姊曾说,假以时日,穆子必是赵氏族中名将。”
伍封暗道:“飞羽眼界甚高,收的徒儿必定是出类拔萃之人,看来这新稚穆子并不简单。”想起那日赵府比武一事,顺嘴问道:“是了,那日高兄与王安一战之后,又与李简交手,战果如何?”
赵无恤笑道:“高赫连胜了王安、李简、西门勇、申叔望四人,后来被豫让击败,不过豫让说高赫连战数场,体力有亏,是以算不得获胜。”
高赫惭愧摇头,道:“小人就算未曾与其他人比试过,也不是豫让的对手。这人神力惊人,剑术别出一格,厉害得紧。”
张孟谈笑道:“高兄连败四人,一夜之间名震绛都,各府剑手对你羡慕之极哩,都说你的剑术在晋国可排在十名之列。”
高赫汗颜道:“惭愧,惭愧,在龙伯和八少爷面前,小人这点剑术当真是不足一哂。”
张孟谈对伍封道:“龙伯,今日公宫之中只怕免不了一场好斗,龙伯有无兴趣下场玩玩,免得绛都的剑手傲慢自大,以为天下之剑尽在晋国?”
伍封道:“在下一入晋境,便寻思以和为贵,不想多生枝节。”
张孟谈脸上露出失望之色,叹了口气。
伍封又道:“不过在下不想动手,别人未必会由得我在一旁静观,到时候再说,真避不过时,只好拔剑了,免得晋人小视了我们齐人。”
张孟谈和高赫脸上立时显出喜色来。
这时,魏驹带着任章、李简、西门勇入宫来,向晋定公见礼后,坐在右手第三席上,其实他是晋国亚卿,韩虎只是下卿,按理他可坐在第二席,不过他不愿意与韩虎相争,自行坐在第三席上。
魏驹向伍封和赵无恤打过招呼,眯着眼将殿上穿梭般的宫女作细打量了一阵,见到一两个看得顺眼的,招手叫她们过去,扯着坐在其两旁。两个宫女神色有些慌乱,向晋定公瞧去,晋定公无奈地点了点头。
魏驹左拥右抱,先在二女身上讨了些便宜,又饮了一爵酒,这才与伍封和赵无恤说话。
魏驹笑道:“在下早想请龙伯到府赴宴,可惜赵公父子身有微恙,宴间少了赵氏,干什么也不会快活,只好忍到了今日。”他说得巧妙,赵无恤面上的伤虽然极轻,可毕竟是裹了几天白巾,看起来的确不雅,若请了赴宴多半不会去,但他绝口不提个“伤”字,只含含胡胡以“微恙”一说代替。
伍封笑道:“其实在下也想设宴请魏公到府,却寻思用几个粗蠢男仆奉酒,免被魏公这双神眼占了便宜,但又怕魏公见怪,是以拿不定主意,拖到了今日。”
众人知道他说笑,不禁脸露微笑。
魏驹大笑道:“在下自有其法,龙伯须逃不过去。在下到了府上,至少要四下走一走,一饱眼福。”
正说话时,韩虎擦着汗摇摇晃晃进来,他身后跟着段规、申叔望和王安三人,四人向晋定公施礼后,又与众人打招呼。
韩虎道:“在下途经魏府相邀,不料魏公先赶了来,扑了个空。”
魏驹笑道:“韩公知道在下这脾气,今日既有龙伯在座,在下便非要先赶来不可,不料还是比龙伯慢了些。”
韩虎愕然道:“这是为何?”
魏驹道:“龙伯这双眼睛非同小可,国君宫中美女如云,在下怕被龙伯先到先得,是以赶来抢美人陪酒,非得早来不可。”
韩虎呵呵笑道:“魏公这脾气始终是改不了的。”
伍封笑道:“在下倒觉得魏公这性子颇好,至少不会心里打着龌龊主意,表面上还扮出一付严肃凛然的模样。”
大家微微怔了怔,都以为他指的是号称不好女色的智瑶。便听殿门处有人冷哼了一声:“哼!”众人看时,只见智瑶傲然走了进来,他身后除了豫让、絺疵、智开、智国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一大群晋国的朝臣,原来这些朝臣先赴智府,再随智瑶一同入宫。
众人都站起来道:“智伯。”
晋定公也从座上站起身,笑道:“智伯来了,请坐,请坐。”
智瑶随意向晋定公施了个礼,傲然走到了右手第一席上坐下,韩虎又与魏驹互相让坐了好一会儿。伍封与这四卿都坐下来后,众晋臣便分两班依次坐下,伍封也不认识这些人,不过看他们先后入座,猜想他们是按官爵大小排列席位。
智瑶冷冷地看着伍封,道:“人都说龙伯前几天见到了稷王山的神人,未知那位神人是何模样?”他没头没脑忽地问了这么一句,众人都不知道他有何用意。不过伍封到稷王山之事众人都知道了,听说伍封见过了神人,也十分好奇,一起看着伍封。
伍封笑道:“神人未必与人不同,没有人怎会有神?”
众人不解他语中之意,都愣了愣,见他摆明了不愿意细说,便不好追问。
伍封忽一眼看见智瑶身后坐着一个老者,这人面上无须,头发白了一大半,看起来虽然眉清目秀,毕竟是掩不住苍老之态,脸上的皱纹极深,虽然只是眯着眼睛,却能见其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
这人在上次赵府饮宴时不曾露过面,伍封也不知道他是何人,寻思等一阵向赵无恤问问。便在这时,这人忽地睁开了眼,双眼中精光暴射,如箭矢般向伍封瞅了一眼。
智瑶冷冷地道:“龙伯,这一位便是智某的剑术师父梁婴父,闻龙伯的大名,特地由成周赶来。”
伍封原来担心他是董梧,虽然他练成了“无心之诀”,毕竟未与董梧交过手,未知其高下,是以心中警惕,此刻听说不是董梧,心下便宽了,笑道:“原来是梁先生,久仰久仰。”
梁婴父哼了一声,傲慢地点了点头。
伍封心道:“这师徒二人都是一般是傲慢无礼。”
此时,晋定公命人奉上酒肴,殿下丝竹响起,一大群宫女歌舞了一回,然后下了殿去。
这时,智瑶举起酒爵来,道:“好久未与这么多人一起饮酒了,各位请!”
众人纷纷举起酒爵来,伍封见他们一进来便自行说话,将晋定公冷落一旁,仿佛这国君并不在殿上似的,皱起了眉头。
智瑶见伍封并未举爵,不悦道:“怎么?龙伯是否嫌晋人的酒不好?”
伍封道:“晋地的汾水西河都是好水,酿出的酒自然是好,不过在下以为有国君在前,这第一巡酒理应敬国君才是。”举起爵来,对晋定公道:“国君,外臣祝国君身固寿永!”
晋定公面露悦色,偷偷看了智瑶一眼,举爵道:“龙伯是上国贵人,寡人便饮此爵。”
赵无恤见智瑶在伍封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大悦,也向晋定公敬酒,魏驹、韩虎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也向晋定公举爵相敬。这三卿一动,殿上的群臣自然是纷纷向晋定公敬酒。
智瑶闹了个老大没趣,只好也向晋定公举爵,众人同饮了这第一爵酒。
等宫女斟上了酒,伍封又举起爵来道:“鄙邑地处东海,比不得上国境大物丰,人杰地灵,这次到晋国来大长见识,这一爵便敬诸位上国贵人。”
到第三爵时,伍封不等智瑶说话,向智瑶举爵道:“智伯,在下敬你一爵。”赵无恤等人也一起相敬,智瑶只好饮了一爵。
伍封接着又向魏驹、韩虎和赵无恤各敬了一爵酒。
前后饮完六爵,伍封便放下了爵,不再说话。
赵无恤暗赞伍封行事有度,既符合身份,又让智瑶面上无光。他与伍封曾并肩作战,知道伍封的性子,心知伍封今日故意扫智瑶的脸面,其实是为了那日自己被智瑶以勺伤面出一口气。
赵无恤故意摇头道:“在下量浅,六爵下去已经够了,再饮必醉,诸位万不可劝在下再饮。”
伍封对晋定公道:“国君,外臣也不能再饮了,请国君旨准。”
韩虎是个好酒的人,愕然道:“人都知道赵兄量浅,他不再饮酒是理所当然,久闻龙伯酒量如海,为何只饮六爵?”
伍封笑道:“其实在下是个酒鬼,平日里便有些贪杯,不过在下多饮些酒,常会胡闹闯祸,如今当着大国之君,不能失礼。何况在下入晋不久,却知道晋人最喜劝酒,劝酒之法也十分古怪,在下可不大愿意被人强灌,是以六爵之后,绝不敢再饮。这并非对国君和诸位不敬,请勿见怪。”
他说晋人的劝酒之法古怪,自然是暗讥智瑶,智瑶脸上不禁微显红色,露出尴尬和不悦之意。
这时豫让为智瑶解困,插言道:“上次与高兄比试剑术,未分胜负,在下想与高兄再比试一次,高兄意下如何?”
高赫摇头道:“在下上次败在豫兄剑下,今日再比也是一样的,何必再试?况且有龙伯和梁先生在殿上,在下这些粗浅剑术怎敢拿出了现世?”
他将伍封和梁婴父放在一起说,伍封知道赵氏上下定是看不惯瑶的跋扈无礼,想借自己之手让智瑶出丑。
本来他打算今晚低调些,不与人动手,不过一见到梁婴父入殿,便知道这人定是冲着自己而来,无论自己如何退让,恐怕也免不了有一场恶斗。他虽然对智瑶和梁婴父也十分厌恶,但这二人的剑术在晋国排在第一第二位,想来极为高明,尤其是智瑶的剑术极高,连岳丈玄菟灵这剑术大家也不能敌,自是不能小觑,免得不慎落败,丢了齐人的脸。
伍封正寻思时,梁婴父在智瑶身后说道:“在下从成周赶来,其实是想与龙伯比试剑术,今日相会不易,还望龙伯赐教。”
众人见他直接向伍封搦战,心中凛然,一起向伍封看去。
伍封摇头道:“梁先生的剑术高明,在下久有所闻,不过在下暂无心情与人比剑,梁先生另觅对手吧。”
众人见他不愿意与梁婴父比试,殿上大多晋臣不知道伍封的底细,均以为他心怯不敢,心道:“晋国在各国之中世称为霸,与齐人交战多次,十有八九都是胜局,我们晋人的第二剑手非同小可,这人就算在齐国名列第一,也及不上晋人的第二。”
梁婴父却不是这么想,他以为伍封自忖是齐国下卿,嫌自己身份低微,不屑于比剑。他自视甚高,否则也不会厚颜想当晋国之卿。当年他求为晋卿,结果不成,惹得晋人耻笑,只好跑到成周设馆,这是他的一块心病,每想起此事便心有不甘,此刻以为伍封嫌弃其身份,不禁暗恨,面上微红,怒哼了一声。
其实伍封毫无轻视他的意思。伍封与岳丈玄菟灵动过手,玄菟灵的剑术已经至宗师境界,却不敌智瑶,由此可知智瑶的厉害之处。梁婴父既然是智瑶的师父,剑术之高可想而知。虽然自己与玄菟灵一战后剑术大有长进,但智瑶和梁婴父未必便毫无进境,也不一定弱过了自己。
这几年间他与人动手无数次,除了第一次与颜不疑交手处于下风,其后每次都能获胜。本来他有些自傲心思,自从那日在稷王山与接舆交手数十招,便知道世上的剑术高手不少,虽然自己新近练成了“无心之诀”,反而谨慎得多了。他见梁婴父与智瑶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故意装出不屑与战的样子,实则想刺激梁婴父,在未动剑时,先在心理上压倒他。
智开和智国也是梁婴父一手教出来的,此刻见梁婴父受窘,自然是愤愤不平,二人猛地站起身来,智开道:“龙伯是否以为晋人的剑术不如齐人?”
伍封微笑不语。
智开与智国对视了一眼,又一起坐下,坐下之后,又一起站起来。他们二人都想出来与伍封一战,是以起身挑战,却不料自己身旁的兄弟也有同样的想法,也站起身来。于是又坐下去相让,二人都坐下去后,见兄弟让自己先上,是以又站起身来。他们不愧是同胞兄弟,想法相同,才会这么站而坐、坐而站,显得十分滑稽。
智国稍聪明一些,这一次未急着坐下去,问智开道:“兄长,你先还是我先?”
智开道:“齐人有何剑手?小兄的剑术比你弱些,便先上去,无须兄弟动手。”
伍封问晋定公道:“国君,外臣与人在殿上比剑,是否违了晋国的规矩?”
晋定公看了智瑶一眼,道:“比武乃是常事,晋国并无禁令。”
伍封点了点头,笑道:“二位智兄也不用让来让去,不如一起上来,看在你们二人面上,我便献一献丑。”
众人见他要以一敌二,无不讶然,纷纷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智开和智国都是晋国著名的剑术好手,又是智氏名将,征战经验极为丰富。他们是嫡亲的兄弟,单见他们这么同时的站坐,便知道心意相同,联手对敌自然是极有默契。众人均想:“这人居然敢以一人挑战这二名高手,简直是狂妄自大之极!”
智开皱眉道:“以二敌一,我们怎能占此便宜?”
伍封笑道:“智兄可说错了,其实这是在下大占便宜。”
智开和智国脸上变色,伍封敢以一对二,居然还说占了便宜,那是丝毫未将他们二人放在眼里,心中勃然大怒,对视了一眼,智国道:“既是如此,我们兄弟便领教龙招的高招。”
赵无恤虽然知道伍封的剑术极高,曾经只用两剑便击败了卫国第一剑手浑良夫,但此刻要同时对付智开和智国两大高手,胜负的确难料,心忖:“这二人每一个都不会比浑良夫差多少,以一敌二可不大妙。”伍封虽是齐使,但他是赵氏的贵客,如果败了,赵氏的脸面便大损,不禁担心,但此刻已经势成骑虎,也不好出言阻止。
智开和智国各自拔出了青铜剑,左右站开,指着伍封,等伍封拔剑。
伍封笑道:“你们出剑吧,在下的剑拔出之时,便是刺向你们之际,并无先后之别。”
智开和智国心想:“既然你这么托大,索性便让你丢个大脸,我们以二对一本就不象样子,是否先出手便无所谓了。”
智开喝了一声:“看剑!”手中的剑倏地向伍封面上刺下来,智国却挽了个剑花,剑光圈起一环青光,将他二人罩住,单看他剑尖上闪过了一点又一点的遴光,便知其剑术造诣极深。
他们一攻一守,剑势十分凌厉,众人只道伍封会退身拔剑,不料伍封反而迎着剑光跨上一步,左手在剑鞘上一拍。
智开和智国以为伍封要拔剑,忽地剑势大变,智开的剑由上而下划落,封闭了伍封的来势,智国的剑却向上撩起,寒星闪处,猛地向伍封胸前刺下。在这倾刻之间,二人攻守互变,剑上青焰疾闪,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谁知道伍封并未拔剑,他侧过了身,本来上跨的一步不知如何变成斜进三尺,倏地伸出右手,贴着智国的剑身而过,一把抓住了智国的手腕,借智国前刺之势向后轻拖,智国连人带剑向他怀中踉跄抢了过来,“当”的一声,双剑相交,智开只觉剑上剧震,不禁后退了两步,细看之时,才见伍封不知如何已经站在智国身后,他捏着智国的手腕,挥动数下,一片剑光从智国手中的剑上洒开。伍封的“天照”重剑仍在鞘中,原来,适才击在智开剑上的并非伍封之剑,而是智国手上的剑。
智开骇然之下,还来不及细想,便见伍封托着智国的手腕,二人抢上身来,智国手动处,剑光向智开泻落。
智开格开了来剑,只觉智国手上的剑劲力奇大,绝非智国所能用的气力,虽然剑招之间略有暇隙,想寻隙反击时,却想到这一剑刺出,受伤的便是智国,只好后退格挡。
智国只觉手腕上被紧紧扣住,伍封的手力惊人,智国怎挣脱得开?不过他仍是奋力猛挣,但他用力一挣,伍封的手掌微微一拧,他的力道便转到剑上,向智开攻过去,无论如何用力,受力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当然,这每一剑之中,伍封也稍稍地助了他一臂之力。
在众人的眼中,这一场比剑不仅可笑,也甚是奇异。伍封身材高大,智国便如含乳小儿般被伍封拉拉扯扯地玩弄于指掌之间,智开的长剑与伍封之间多了智国这巨大盾牌,自然是处处受制。伍封却是面带微笑,好整以暇,他便如一阵风一般,智国就如风中之叶,被他随意的借力运剑,将智开逼得连连后退。
智开一连挡了六剑,在第七剑时,臂上血光溅处,被刺中了一剑,臂上负痛,手中的铜剑“当”的一声坠地。
智国见自己手中的剑伤了兄长,大惊失色,忽被伍封大力一推,踉跄前冲,撞在智开身上,二人滚落地上,甚是狼狈。智国如在梦中一般,浑不知何以会如此,连他手上的剑被伍封顺手夺下也未察觉。
伍封提着智国的青铜剑,微笑道:“在下早说过大占便宜,你们说是不是?”手臂忽地一抖,便听“喀喇喇”一阵脆响,他的手中的青铜剑化成了寸余长的碎片。落了一地。
众人本被这一场奇异而奥妙的比剑惊得呆了,再见这柄阔而厚的青铜剑被伍封只一抖便变得粉碎,更是骇然变色,想不出伍封的臂上究竟有多大的神力。这也是因为青铜剑虽然坚硬,质地却脆的缘故,如果这是一口坚韧的精铁制剑,伍封便没有把握能一抖而裂。
伍封弃下了剑柄上前,将智开和智国从地上拉起来,微笑道:“二位,适才在下可得罪了。”
直到这时,众人才回过神,张孟谈与新稚穆子齐声喝采:“好!”其他人却不敢喝采,智开和智国灰溜溜回座,自有人上前替智开裹伤。
赵无恤击掌赞道:“龙伯果然好本事,居然能以一双空手胜二人之合击!”
伍封道:“献丑,献丑!”眼睛向智瑶瞧过去,道:“久闻智伯剑术超群,冠绝晋国一境,是否愿意下场指教?”
他故意不理会梁婴父,直接向智瑶搦战,众人惊骇之下,再也无人觉得伍封傲慢托大了。
智瑶脸色凝重,本来他自视甚高,伍封的名气虽大,他却从未将伍封放在眼里,此刻见两个兄弟狼狈败在伍封之手,而伍封居然连剑也无须拔出来,他心中又惊又怒,一时间却不敢接口。
梁婴父见徒弟落败,伍封又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只觉一缕怒火由脚底窜到头顶之上,猛地站起身来,道:“在下来领教龙伯的绝技!”
豫让在一旁小声道:“梁先生,不如让小人先……”,他是剑术高手,见伍封剑未拔出便败了智氏兄弟,心知伍封的剑术必定超凡,自己虽然不知道伍封的剑术高到何种程度,却知道这人可怕之极。梁婴父的剑术虽然在自己之上,可这么盛怒之下,剑术便难以发挥极处,此刻还不如自己出手稳妥些。
智瑶正想让豫让上去,谁知道梁婴父听了豫让这句话,以为连豫让也看不起他的剑术,怒火更甚,大步走入场中,连脚下的石块也被他踩得“咚咚”直响。
梁婴父拔出了铜剑,叱道:“龙伯是否仍不拔剑?”
伍封笑道:“梁先生非要上来,在下只好得罪了。”缓缓拔出了“天照”宝剑,道:“梁先生,请出剑!”
梁婴父虽然在盛怒之下,但他一剑在手,立时如换了个人似的,倏地一剑向伍封刺了过来。
众人只见一道青黄的剑光闪过,发出“嗤”的一声,心道:“梁婴父不愧是剑道高手,就这么一剑刺出,也是不同凡响。”
只听“叮叮叮”数声剑响,梁婴父如连进了九步,伍封却屹立未动。原来他每一剑刺出,都被伍封随手挥剑格挡住,双剑相交,梁婴父被伍封剑上的劲力所逼,刺一剑便退一步,然后又跨上一步刺出第二剑。一连刺出了九剑,他退了九步,也进了九步。
伍封心道:“这人的剑术有些名堂!”九剑下来,已知道梁婴父剑法的虚实,心忖梁婴父的剑术虽然不及玄菟灵,却也差不了太多,不过他盛怒出手,劲力不纯,力道不能连绵相成,到第九剑时,便觑到了梁婴父剑上的劲力断续之处。
众人见梁婴父进进退退,剑上攻势如虹,伍封却毫不在意般随手格挡,单看二人的一动一静,一攻一守,便知二人剑术高下,心道:“梁婴父要败了。”
梁婴父见九剑下来,伍封却仍然如山之峙,自己如雨的剑势也不能将他迫退半步,心中暗惊,第十剑从左而右撩起,剑尖颤动,向伍封腹下挑去。
伍封大喝一声,重剑由左而右横扫,一道剑光将梁婴父苍白的脸色映得清亮,只听“轰”的一声,梁婴父头上冠弁粉碎,头发四散,暴退开去。
众人看时,只见梁婴父手上的铜剑只余下半截,额上一道三寸长短的剑痕显出,鲜血涔涔流下,这伤口虽然不深,日后伤愈,这一道剑伤必定永远留在额上了。
伍封心中对这梁婴父十分鄙夷,见他傲慢无礼,是以略施薄惩,特地在他额上留下一道剑痕来。
众人见伍封先前只守不攻,大有相让之意,此刻只攻出一剑,梁婴父剑断人伤,可见其剑技臻于化境,收发随心,他一剑将梁婴父杀死容易,这么浅进则止却甚难,殿上不少人禁不住喝了声采,其中又以张孟谈的一声喝得最响,张孟谈的师父董安于因梁婴父而死,自然对梁婴父恨之入骨。
梁婴父怔在殿上,不知所措。他向来自重其剑术,以为天下之大,剑道不过于此,智瑶的剑术虽然能胜过他,那也是因年轻力大的缘故,谁知道伍封这么随手一剑,便如有鬼神相附一般,简单而难御。这一剑不仅伤了他的额,更将他数十年练剑所积下的信心摧毁。
豫让上前将梁婴父搀回座上,为他裹伤。
伍封目光如电,向智瑶瞧过去,道:“智伯,请下场!”他是剑道高手,知道高手比剑,气势和信心最为重要,此刻连败梁婴父和智开智国三人,正是得胜之师,在气势上已经让智瑶心生怯意,此时一战,胜算便大得多。
其实他与梁婴父这一交手,心中对智瑶的剑术已经有所推测。若是以“无心之诀”施展快剑,就算智瑶的剑术比梁婴父厉害一倍,恐怕也敌不过自己三四十招。不过他并不想过早地露出“无心之诀”,是以与这三人的比试之中,便没有使出快剑来。此刻心想,就算不用快剑,智瑶也未必是自己的对手,故而乘胜搦战。
智瑶在一旁看了这许久,始终未看出伍封剑术的虚实,他虽然傲慢自大,心下却十分谨慎,他不敢贸然出手,便说道:“龙伯连战两场,败了三人,想来耗力不少,智某若上场时,对龙伯便大有不公。龙伯不如暂歇,日后再战。”
他嘴上说得好听,但人人都听出他心中的怯意。智瑶肯这么说话,已经是破天荒第一次了。
众人也不知道伍封剑术的深浅,心知智瑶剑术的厉害,都以为伍封会见好就收,至少今日这一战之后,晋人都会知道伍封的剑术不在智瑶之下,再也不会说齐人不如晋人之类的话了。以智瑶的势力,伍封实在犯不上硬迫他下场来。
谁知道伍封却毫无收剑之意,道:“智伯以剑术称雄晋国,可说是当世高手。在下习剑多年,象智伯这样的高手还是第一次碰到,若不比试一场,日后必以之为憾,还请智伯不吝赐教。”
此语一出,众皆哗然,心想这少年人不懂得见好就收,非要与智瑶比试,岂非自树强敌?其实伍封心中却想得明白,他既然剑伤了梁婴父,又败了智瑶的两个兄弟,便如在智瑶脸上重重的打了个嘴巴子,横竖已经得罪了智瑶,不如顺势而发,索性惩戒一下智瑶,让他知难而退,免得总是寻思加害田燕儿。
伍封见智瑶沉吟不语,又道:“智伯以为在下已经斗了两场,不肯占丝毫便宜,在下便有个法子,不让智伯失了身份。小兴儿!”
鲍兴答应一声,走了出来。
伍封对智瑶道:“在下府中这小兴儿有些蛮力,使得几招斧子,不过绝非智伯对手。在下的意思,是想请智伯指点一下小兴儿,只须避过小兴儿九斧,在下再与智伯一战,别人便不会说智伯占了便宜,胜之不武了。”
众人愕然向鲍兴瞧去,见这人憨憨笨笨的样子十分滑稽有趣,心忖:“莫非这人也是个高手?若能与智伯一战,即使只有九招也非同小可,晋人中有几人能敌智伯九剑?不过这人是龙伯的御者,智伯怎会降低身份与他交手?”
智瑶被伍封语言相迫,知道今日若不下场,必会大损脸面。他并不以为自己的剑术真的不如伍封,不过此刻心中微有怯意,在气势和信心上便比不上伍封了,此刻忽地有了主意:“这粗蠢家伙怎敌得我九剑?我若伤了这小兴儿,这小子必定愤怒,到时心思不纯,我便有机可乘。”当下笑道:“龙伯这主意不错,智某便先与这小兴儿玩玩,再与龙伯切磋。”
殿上众人轰然,又惊又喜,惊的是智瑶见了伍封的剑术仍然愿意一战,不失晋国第一剑手的风度,喜的是智瑶的剑术在晋国传得如若神技,但见者甚少,今日与伍封一战,一个是齐国第一剑手,一个在晋国号称第一,既是一流高手之战,又是齐晋二国的最高剑技的比试,必定是惊人的紧张刺激。
晋定公心中也是又惊又喜。他受智瑶的气已经很久了,早盼有人能教训一下智瑶,让他收敛一些,可伍封是齐君的唯一爱婿,与智瑶一战后,无论谁胜谁败,日后必生祸患,齐晋之间交战多年,本就敌意甚深,此后恐怕更难化解了。
赵无恤、韩虎和魏驹都希望伍封能大败智瑶,挫一挫智瑶的傲气。智瑶威压三家已久,三人心中自然是愤愤不平,不过智瑶若真的败在伍封之手,岂非是说晋人不如齐人?这又不免损及晋人的脸面,心中也是喜忧参半。
赵无恤见过伍封的剑术,也知道智瑶的厉害之处,他不知道伍封的剑术比当日在五鹿之时增进了数倍,心忖伍封的剑术虽然厉害,只怕比不上智瑶,不过他也不好阻止,心中念头急转,却无计可施。
这时智瑶走入场中,将腰间的青铜剑拔了出来,他这柄剑宽阔厚重,比寻常的青铜剑要长出半尺。鲍兴也从背后取出了大铁斧,笑吟吟对着智瑶,毫无惧意。
伍封回到座上,赵无恤忍不住问道:“当日在五鹿时在下见过这位鲍兄,其时他并未用斧,何时改用了斧子?”
伍封还未回答,鲍兴便笑道:“八少爷的记性甚好,小人以前并不用斧,今年在吴国之时,公子高兴起来,创了套斧法出来教给小兴儿,小兴儿从此便改用斧子。”
智瑶心中一惊:“这人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