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雄师-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连房间都没有变,那间破败的厢房摇摇欲倒,实在想不出,身为大族子弟的贾诩,怎会住在这个地方?难道是自虐狂?
    “老爷,你为何不回益州?”一个小厮,一副疑惑的摸样,看着榻上,手拿古籍看的滋滋有味的贾诩问道。
    “哦?”贾诩放下书籍,看了一眼小厮,眼中闪过一道笑意,说道:“你说说为何要回益州?这里不是照样衣食无缺,逍遥自在吗?”
    小厮听到贾诩居然跟自己说话,明显愣了一愣,平常的时候,贾诩可以一天都不说一句话,很冷,很阴沉。
    “老爷,在益州每天大鱼大肉,刺史府内侍女无数,在这荒凉的姑臧,没有侍女不说,煮点饭菜还要学生亲自动手”小厮原来是贾诩的学生,姓贾名康,不过却不是贾诩的族人,属于赐姓的,从小跟随贾诩,可以说是贾诩的书童,也可以说是弟子,因为两者相差将近二十多岁。
    贾诩拿起一旁的茶壶,喝了一口后,抿了抿嘴说道:“益州虽好,但乃是亡命之地,若是呆在益州,怕是你小子日后媳妇都娶不上咯。”
    “”贾康张了张嘴巴,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难不成老爷就准备一辈子都呆在姑臧不成?如今老爷的族人可都已经去西边了啊。”
    “怎么可能一辈子呆在这里?我还想去一趟北疆逛逛呢。”贾诩笑了笑,笑容很阴森,仿佛早就做好了预谋一般。
    “啊?北疆?可老爷刚刚还算计了神侯”贾康发傻了,别人不知道,可贾康却清楚,贾诩做下的好事情,可以说是对刘泰步步紧逼,甚至到了要毁掉刘泰基业的程度。
    贾诩摇了摇头,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摸样说道:“大丈夫不拘小节,王业更不会在意这般小事,草原五族太过分散,一个个打过去,都不知道何时何月了,这可是为师我送给神侯的一份大礼啊”
    “大礼??”贾康无语了,对贾诩这位老师,可谓是一点都看不透,太阴险,太无耻了。
    “是啊,大礼,天大的大礼,如果没有为师,神侯就算想成霸业,也要拖上数十年以后,既然如此,为师为何不助上一助?”贾诩笑了笑,背靠着有点残破的榻上,眼神看着房外,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不过贾康明显没有让贾诩安逸的想法,出声打断贾诩说道:“那老师准备何时启程?”
    “何时启程?”贾诩轻轻的自问了一句,然后淡淡的回道:“明天吧,如果再过两天,为师怕就要被抓回益州了。”
    “啊?天师要对老师动手?怎么可能?”贾康愣了愣,身为贾诩的弟子,自然不杀,益州若对贾诩动手,没有张角的命令,明显不可能。
    “为什么不会?”贾诩淡淡的回了声,说道:“若是神侯心胸狭隘,容不得为师,那从今往后,你小子就要跟随为师浪迹天涯咯。”
    “浪迹天涯”贾康苦笑的摇了摇头,天下最大的两大诸侯若是都被贾诩得罪,那还真只有浪迹天涯这一条路好走了,可惜的是,天下就这么大,能逃到哪里去?难不成去西域?
    代郡广宁县城外百里,鲜卑军营。
    “大帅,大军行进的速度本就慢,将士们体力都还充足,为何要停止进军?”只见一位穿金戴银,看上去类似王子一般的大人物,带着一大群身着各异的首领进入大帐,对着坐在上手品着茶水的慕容风拱手问道。
    “哦?是拓跋部落的大首领和诸位诸位将军啊?呵呵,坐吧坐吧。”慕容风看上去很淡然,丝毫不在意拓跋部落首领那嚣张的神情,仿佛习以为常一般。
    拓跋部落亦称别部鲜卑,在鲜卑三部中地位很不一般,甚至可以说是高贵因为每一位拓跋族的首领,都是王庭卫军的最高统帅,当然,也有说法时拓跋鲜卑接近王庭,属于王庭的直属部落,族中士族比较好战的原因,不过不论如何,拓跋部落的战力在鲜卑三部中确实比较强的,否则也不会称为檀石槐与和连两代的王师近卫军首选骑兵部落。
    在明面上鲜卑分为西中东三部,西部也就是河西鲜卑,统领诸部的是秃发部,秃发部的首领被尊称为打首领,而东部鲜卑不用说,统领诸部的自然是慕容部,而身为大首领的则是被鲜卑誉为战神的慕容风。
    或许大部分人都认为中部鲜卑的大首领应该是和连,其实不然,檀石槐一代雄主怎会让人与自己平起平坐?所以说中部鲜卑的大首领另有其人,而统帅诸部的就是拓跋部,拓跋部的首领也被称为大首领,和慕容风理论上来说地位相同,此次出征汉朝,拓跋部的大首领也是三军的副帅,恩,也可以说是和连掌控四十万南征大军的棋子吧。
    慕容风身为东部鲜卑的大首领,不去带领东部鲜卑南征,反倒来统帅中西二部,看上去确实有点别扭,但有时候身为大王的和连也不能不如此,毕竟慕容风战神之名不是吹的,如果把慕容风送回东部鲜卑,别说南征了,怕是第一时间鲜卑内部就会大乱。
    慕容风就是檀石槐死后,鲜卑唯一的旗帜性人物,慕容风在,或者说是效忠和连,鲜卑三部就不可能乱,也乱不起来,因为慕容风跟随檀石槐南征北战数十年,闯下名声实在是太大了,战神可不是白叫的啊。
    和连对慕容风可谓是又爱又恨,因为和连明白慕容风是自己保持三部和睦的关键所在,也是和连之所以能稳坐大王宝座的原因所在,鲜卑可没有什么世袭制之说,强者为尊,只要你有实力了,随时都可以上位,所以说和连之所以能继承大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慕容风相让,否则轮不到和连坐到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
    如此一来,和连的恨又来了,自己的位置是别人让的,自己的一切都是别人不想要才回轮到自己的,和连能不纠结吗?和连可以说也算个恨人,一口气解决了部族中那些王公贵族,还能压得下鲜卑内部的暴动,甚至当初亲手杀了自己的父亲如此恨人,怎能忍受的了头上坐着个太上皇?
    可问题是,和连不敢动慕容风,也不能动慕容风啊,就如此次出征,虽然慕容风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实际控制四十万大军的则是拓跋部的大首领。
    拓跋部大首领名为拓跋鸿,乃是拓跋有史以来“最年轻,最勇武,最嚣张”的首领,恩,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拓跋鸿和和连是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两人同年同月生,关系铁的不能再铁,甚至在王庭大会上,别人不敢反驳和连一句,拓跋鸿都敢指着和连的鼻子骂,当然,骂过后与和连的关系还是那么铁,这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有点变态了。
    当初和连之所以会下令杀那些王亲贵族,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拓跋鸿,因为这个建议就是拓跋鸿提出来的,而且动手的就是托波鸿,拓跋鸿对那些天天在旁指手画脚的王亲贵族们早已忍耐到了极限,甚至可以说早就起了杀心,而逼宫之事刚好成全了拓跋鸿,也成全了和连彻底掌控中部鲜卑的野心
    这就有人会说了,既然拓跋鸿如此嚣张,和连怎还会放心吧实际的军权交到拓跋鸿手中?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和连可以说把拓跋鸿当做了亲弟弟看待,别人或许都得不到和连的信任,但对拓跋鸿,和连却是百分百信任
第二百四十二章 鲜卑粮草紧张(第二更,求推荐)
    第二百四十二章鲜卑粮草紧张(第二更,求推荐)
    (不废话,推荐票拿来)
    而拓跋鸿也没辜负和连的期望,只要慕容风稍有一举一动,拓跋鸿都会报告给和连,甚至私底下为了夺得大帅之名,污蔑了慕容风不少话语,在拓跋鸿眼中,战败给娄邑小族的慕容风根本不配当鲜卑最高统帅,也没能力去当,此次出征对鲜卑来说,可是生死存亡的一战,若是败了,没有数十年可就真的难以恢复元气了,而如此重要的大战居然交给一个败军之将去指挥,实际掌控兵权的拓跋鸿怎不会不瞒?
    年少得志,性格浮夸,好大喜功,把谁都不放在眼中,这就是对拓跋鸿最好的解释,凡是这种人,都是忍不了有人骑在头上的。
    “哼”只见营帐内拓跋鸿冷哼一声,领着众人坐到两旁位置上,神情说不出的嚣张。
    其实和连也并不是把军权都交到了拓跋鸿手中,因为拓跋鸿的性格,和连也是清楚的,能成为爪牙,却成不了英雄,而同时的,为了更好的钳制慕容风,不被老谋深算的慕容风玩的团团转,甚至夺了兵权,和连另外安排了一人。
    这个人就是秃发部的大首领秃安,秃安是最初跟随檀石槐的老臣子,也是对檀石槐最衷心的人之一,不过秃安和慕容风却不感冒,当初鲜卑并未分设三部前,慕容风和秃安就是闹的最凶的两人,可以说势同水火,两人在鲜卑部族中一文一武,是檀石槐的左膀右臂。
    当然,对小毛头和连,秃安不可能会效忠,而且檀石槐死后,也是第一个有自立之心的人,此次之所以会出兵,也只是落人口舌罢了,秃安明白自己的能力,顶多能算上一方大将罢了,只要慕容风一日不死,秃安就不敢反和连,甚至还会听从和连的吩咐去钳制慕容风。
    因为秃安没有信心和被誉为战神的慕容风为敌,秃安明白慕容风的本事,虽然两人互相看不对眼,但却是除檀石槐外最了解对方的人,慕容风知道秃安有自立之心,秃安知道慕容风会全心全意的保护和连。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秃安知道一件秘辛,慕容风最初时,不是以自由人的身份效忠檀石槐的,而是一个奴隶一个低等、低贱、卑微的奴隶而因此,秃安才会一直瞧不起慕容风,甚至可说在秃安眼中,慕容风根本没有资格和自己相提并论,在西部鲜卑部族内,凡是敢讲秃安和慕容风相比的,不论好话坏话,秃安都会狠狠的惩罚,甚至因此杀人也不在少数,有人会说秃安不理智,身为大首领,怎能做事不经思考,如此做为,不会被人猜忌,或者说引起部下的躁动,甚至反了秃安吗?
    其实不然,秃安是一个武将,就是因为秃安的鲁莽和慕容风的忠心,檀石槐才会下定决心将鲜卑分成三部,在檀石槐看来,两部决计不可能既能联手,甚至可以说是争锋相对,如此一来不但能督促自己的继承者,也能培养起继承者的狼性,内部不稳定,永远都是出现雄主的最佳时间,当然,这是檀石槐从汉人历代以来的乱战得出的结论。
    而现今的情况也正如檀石槐安排的一样,秃安顾忌慕容风,慕容风死忠檀石槐一脉,这就造成了慕容风只要在一日,鲜卑就能稳定的局面,而檀石槐的后人和连掌控了慕容风也就等于掌控了鲜卑三部,在各大部落中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携王臣以令诸侯…恩,好像和中原的携天子以令诸侯反了啊。
    “拓跋大首领,本帅下令全军休整,难道你不赞同?”看到拓跋鸿那副白痴都能看出不满的摸样,慕容风淡然的出声问道。
    “不敢”拓跋鸿不是傻子,慕容风是大帅,如果明面是跟慕容风过不去,在和连那里也交代不过去,何况此时在场的可就不是拓跋鸿一方势力,还有秃安的西部诸多首领。
    “不知大帅准备何时攻打上谷?据最新的探报,汉军的前锋部队,整整六万精锐铁骑已经进驻广宁长城,若此时再不急行军南下,待得刘泰大军会师,我们凭借什么打入上谷?若是本首领没记错的话,大帅可没下过命令打造云梯等攻城器械吧。”拓跋鸿脸色很难看,虽然兵法上和慕容风天差地别,但起码也知道攻城时,不可能以骑兵去撞
    “恩…”慕容风点了点头,喵了一眼秃安,发现历来都是脾气暴躁的秃安,如今看上去却特别冷静,甚至犹如汉人所说的稳坐钓鱼台一般
    “拓跋首领以为,我鲜卑临时打造的云梯,能攻入防守严密,占据地利的广宁长城吗?”慕容风抿了一口茶水,自从第一天接触茶水起,慕容风发现自己就喜欢上了这种能让人安神的味道,有一丝苦,有一丝甜,仿佛寓意着人生没有完美,有好也有坏一般。
    拓跋鸿微微蹙眉,摇了摇头说道:“不能,广宁长城矗立在高地,本就易守难攻,若是用人命去堆,怕是兄弟们都死光了,也打不进广宁长城”
    慕容风嘴角带起一丝笑意,不成想这个素来以嚣张、狂妄自大为名的拓跋鸿居然还有如此见解,随即点了头说道:“拓跋首领确实是少年英雄啊,只要再磨练个几年,我鲜卑后继有人了…。”
    拓跋鸿脸色突然变得酱紫,慕容风这句话有点难听了,虽然听上去是褒奖的话语,但问题是拓跋鸿和慕容风的地位相等啊,还是大军的实际统帅呢,慕容风不过是一个傀儡,居然如此夸自己?
    不过,为什么拓跋鸿感觉到一丝丝骄傲的心态?为什么?其实也不怪拓跋鸿,拓跋鸿虽然嚣张,但也是听着檀石槐和慕容风的英雄故事长大的,之所以后来会看不起慕容风,只是因为慕容风不但败给了汉军,还败给了娄邑这种小族,如此一来,心中的神像轰然倒塌之下,自然会对慕容风开始厌恶,无条件的厌恶,只是因为慕容风破坏了拓跋鸿心中的信仰。
    “哼”拓跋鸿冷哼一声,不过却没有发作,而是出声说道:“既然不能攻城,还请大帅想出一个办法,难不成我鲜卑四十万铁骑南下,只不过是游览汉朝雄伟的长城一番吗?”
    慕容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话语有点不妥,不过却很好的掩饰了过去,听到拓跋鸿的发问,摇了摇头说道:“不然,刘泰素来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以本帅来看,等到刘泰大军到了广宁县,干脆邀刘泰出关决一死战,如此一来,不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报昔年的一箭之仇”
    “我赞同大帅的想法”出奇的,甚至可以说不可思议的,秃安居然赞同了慕容风的方案,而且还是没有丝毫余地的赞同,这…情况有点诡异啊。
    秃安和慕容风的矛盾众所周知,二人虽然被誉为鲜卑双臂(左膀右臂),但却从没有一次意见相同过啊,以前檀石槐在世时,还可以压得住二人的矛盾,但问题是现在檀石槐都死了好几年了,留下的威名在凌河大败后,早就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拓跋鸿也愣了,本来想不出好办法,也只能听从慕容风的安排,死马当活马医吧,可问题是秃发不能答应的这么快啊,若是秃发站在了慕容风一边,这军权…。还真有可能会丢。
    “大帅可想过我鲜卑的粮草本就不富裕,如今又是寒冷的冬季,牛羊还未送到军中,就会冻死冻伤一般之多,若是再拖延下去,到时候大王问起,我等该如何应对?”既然秃发答应了,拓跋鸿自然不能应承的那么快,否则军中慕容风的威望就会重新树立,而且在将士眼中也会认为慕容风折服了两位副帅
    “恩?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慕容风点了点头,近几年来鲜卑连年大寒,牛羊马匹可谓损失惨重,这次大战,可以说和连都把王庭的供应都缩减了三分之二,加重了各部的供给,甚至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
    “军中存粮牲畜还有多少?”往年鲜卑南下劫掠汉边,可以说从来不带粮草,因为大汉就是鲜卑大军的粮草库,只要洗劫了边疆的几个郡县,就有数不完的精美器具和粮草物质。
    但现今的情况不一样了,刘泰为了最大可能的防备鲜卑南下,在南匈奴降服后,已经严令关外不得畜牧,就算要发展畜牧业,也必须要在重兵把守的地带,比如北方新兴的二郡,畜牧业发展的很兴旺,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牛羊马匹都围养在驻军周围,供应的对象也是首选当地的驻军。
    听到慕容风发问,一位看上去文绉绉的小首领站起身来拱手道:“禀奏大帅,我军中还有牛两万头,羊十五万头,粮草四十屯,足够大军一月之用”
    “不少了…”慕容风点了点头,北方人胃口大,尤其是在冬季,如果吃不饱别说打仗了,御寒都不够,对于军中的存粮数量,慕容风还满意的,别说一个月了,慕容风肯定,最多两天,刘泰大军就会到达广宁县。
    “后续粮草,大王送来了吗?”慕容风面色一变,想起当初刘泰在彰武草原可是托了公孙度一月之久,直接拖垮了公孙度的二十五万大军,为了避免此事重演,对粮草,慕容风一下子就看重了起来。
    “据最新探马来报,大王已下令运送第二批粮草,恩…不过…。”督粮官有点犹豫,说话吞吞吐吐的,而且还偷偷瞄了一眼拓跋鸿。
第二百四十三章 局势紧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百四十三章局势紧张(第三更,求推荐)
    “无需顾忌,在场的都是自己人,直接说吧。”拓跋鸿挥了挥手,有点不耐烦的说道。
    “诺”督粮官对着拓跋鸿拱了拱手,然后看向面色难看的慕容风说道:“大帅,这批粮草的数量不多,只够大军二十天用度,而且这还是大王费劲了心思筹集的,听说现在王庭各户,都已经不准再吃肉了,每天只能勉强果腹,即使大王…来报说…大王每天的口粮,也不过是三个小麦包罢了。”
    督粮官说话的时候,眼眶有点湿润,身为大男儿,军中的督粮官,居然会严肃的军事会议中近乎落泪,可以看出督粮官对和连此时的情况,真的很自责。
    “哎…。”何止督粮官,在场的众人,包括有独立之心的秃安,心里都是堵得慌,也可以说难受,因为和连是鲜卑的大王,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居然整天只吃着小麦包,而且一天只有三个…。
    众人再看眼前美味的牛羊烤肉和香味醉人的酒水,顿感索然无味,身为鲜卑子民,无法为鲜卑建功立业,已经说不过去,如今知道身为大王的和连,居然省吃俭用供应前线,如果自己还在这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说的过去吗?
    “下令,从今天开始,本帅所有供应缩减一半”慕容风面色酱紫,几十年的战场生涯,慕容风何尝遇到这种状况?如今的慕容风,真的很怀念,昔年跟随檀石槐逐鹿草原的场景,那时候
    “哎本首领所有供应也减半”叹了口气,秃安脸色很难看,环视了一眼左右,出声说道。
    看到慕容风和秃安两位大帅,都这般下令了,包括拓拔鸿在内,一个个全部表示愿意缩减供应,顿时鲜卑众首领互相之间感觉亲自了许多,因为他们是在并肩做战,为鲜卑而战
    没有人看到,当告辞慕容风,众人离去后,拓拔鸿嘴角挂起的那一丝欣慰的笑意,其实王庭的状况还没有那么惨,这一切,都是拓拔鸿安排的
    ============
    广宁县
    天寒地冻,呼呼的寒风从长城上空刮入县城之内,广宁县城街道上除了士卒,还是士卒,根本看不到一个老百姓的身影。
    为了清除后顾之忧,刘泰到达广宁县城之后,下令竖壁清野,所有百姓全部迁往后方,一切生活所需,百姓自己先贴上,战后再由官府照价赔偿。
    百姓知道,此战关系重大,若战败,则大汉的威严尽失,前番取得的荣耀,都会化为水中泡影,消失的无影无踪,此时,绝对绝对不能给刘泰添堵,更不能给刘泰找麻烦,甚至广宁城中的一些畜牧大户,无条件的把所有牛羊都送到了刘泰军中,也不打招呼,更不说姓名,直接带着人离去了。
    在国泰民安的时候,汉人是最看重蝇头小利,商人更甚,而在战乱的时候,汉人的团结力量,是所有民族都无法相比的,他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牛羊,奉献出自己的家产,甚至可以奉献出的生命这就是汉人屹立世界数万年,从未被淘汰的汉人有艰难,但过后,汉族还会散发出新生的气息,只要汉族还有一口气存在,就绝对不会消失,因为这是一种血脉传承,一种精神传承外族可以奴役,可以征服,可以血洗,但在汉族之魂觉醒时,不论是谁,不论是哪个种族,都无法阻挡,无法匹敌这就是汉人伟大的汉民族
    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刘泰与郭嘉二人在亲卫的保护下,缓缓走向城外五六里处的长城防线,刘泰不喜欢坐马车,也不喜欢天天骑在战马之上。
    身为将军,怎会不喜欢骑战马?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刘泰听说了一个小笑话,那就是鲜卑族内男子,尤其是常年为兵的骑士,有三分之一因为常年骑在战马上,导致不举
    小笑话,但也可以看出鲜卑之所以族群发展的太过缓慢的原因,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胡族多次因为骑兵的优势马踏中原,但却无法长期统治,因为胡族骑兵爱马,把马当做生命的伴侣,在无非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说根本不用马鞍,当然,战时例外。
    最先出现的是高桥马鞍,高桥马鞍的出现时间,和谁发明的,暂时就无法考察了,不过据猜测应该是大匈奴时期的产品,而且北匈奴被汉朝打败西迁后,在欧洲就开始出现了高桥马鞍的雏形,当然,这些高桥马鞍刚刚流传到欧洲时,主要是欧洲上层贵族在使用,而这也是普遍的定律,贵族永远是有特权的,当贵族普遍之后,才会传到下面。
    从此可以看出,草原民族早就有马鞍的出现,而马镫也不是没有,只是马镫和马鞍出现的时间,有点距离,而且汉代的马镫普遍都是单边的,主要的作用就是方便上马身,并没有稳固人身的作用。
    既然马鞍是草原民族发明的,为什么鲜卑骑兵又不喜欢用马鞍呢?因为在草原民族看来,若用了马鞍,就如同和亲人(战马)失去了联系,无法真正的融为一体,成为最勇猛的骑士,而每次鲜卑举行盛会(过年)时,都会有马战助兴,而此时骑士之间的对碰,也是不用马鞍的。
    若长期习惯了马鞍,没有马鞍的时候,就会很不习惯,甚至于马上转动一下身体都很困难,以骑兵为荣耀,为主要战斗力的草原民族,自然不会愿意这般,虽然当权者为了提高战斗力,三令五申要底下的骑兵必须在作战时或者平常的时候都要配备马鞍,但问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吗?
    “主公,在冬季鲜卑的弓骑威力严重下降,若无弓骑手,鲜卑如何与我军对战?虽然说我军的弩箭威力也会减弱很多,但勉强还可以使用,并没有那么严重啊。”看到野地上有几个豪侠军成员,手中拿着弓箭在那抱怨着什么,郭嘉皱了皱眉头,突然想到鲜卑的弓骑兵,出声询问道。
    众所周知,弓弦沾水后就会松软,甚至于报废,身为马上民族,而且还是以弓骑兵为主站力量的鲜卑部族,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或者说他们有解决的办法?否则在这寒冷的冬季,鲜卑吃饱了撑着南下啊?
    “不可能,自古以来冬季就是弓骑兵的噩梦,本将军认为驱使五族南下的最大原因不在草原内部,而是我中原”刘泰思索一番后,想不起来后世有什么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断定肯定是某种利益驱使着五族联合。
    “若是中原的话”郭嘉皱了皱眉头,这乃是草原民族数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即使智谋通天,一时半会之间,也不可能想出应对的办法。
    “难不成是张角联系上了草原五部?愿意起事之后割让一定的疆土给五族,五族才会答应南下拖住我军?”郭嘉仔细的思索一番,认为这是最大的可能所在,但问题是,卖国割地,这可会让人戳脊梁骨的,张角若要取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在民心所向,若是失了民心,张角还玩个蛋啊?
    刘泰神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最大的可能,但若说割让疆土,这也只是一句空话罢了,本将军可以肯定,张角给出的条件绝对非常优惠,优惠到草原部族不得不南下的地步,但问题是他们为何不选在来年二三月再南下?据可靠的消息,张角起义的时间可是在来年啊?”
    听了刘泰的话语,郭嘉冷冷的笑了笑说道:“不是张角没有告诉他们时间,而是应该把时间提前了,因为张角清楚,若是洛阳和北疆之间选择,主公很有可能会放弃北疆,拯救天子为先,而让五族提前出兵,规模多大百万,即使战胜不了主公,也能打的主公一时之间难以恢复元气,到时张角乘势出兵长安,主公无法回援之下,天下不就是张角的了吗?”
    “哼,哼”刘泰冷笑了两声,阴沉的说道:“张角打的好算盘啊,既拖住了天赐军,又将草原拉下了水,到时天赐军和草原部族僵持不下,甚至两败俱伤,张角就可以一箩筐全收拾了,聪明,太聪明了”
    郭嘉听到刘泰那讽刺的话语,忍不住一阵莞尔,笑了笑说道:“张角有可能还不清楚草原的情况吧,这几年来,冬季时间延长,天气也越来越寒冷,草原部族的牛羊马匹损失严重,根本不可能长期做战,长则三五个月,短则两三个月,不用我军动手,鲜卑和北匈奴这两个最大的势力就会自行退军,甚至败于我军之手”
    “所以说,北匈奴和鲜卑是最希望马上决战的两大势力,因为他们拖不起,也耗不起,属下可以肯定,不出三天,鲜卑大营中的慕容风就会下战书,要与主公决一雌雄”郭嘉满脸自信的出声说道。
    刘泰点了点头,慕容风在长城外几十里磨磨蹭蹭的南下,早就被刘泰看出了慕容风的用意,但若决战,短时间内明显不可能,因为刘泰的骑兵数量和鲜卑铁骑不是一个档次,现在决战,除非是想找虐。
    “呵让他们等着吧,本将军有的是时间,最好拖到他们不战自溃,自动退去,到时候本将军先解决了黄教,再与这些胡狗算账。”刘泰笑了笑,一脸自信的出声说道,若是五族联军溃散,下一次还能组成联盟吗?不可能若无联盟,不用十年时间,刘泰相信就可以将整个草原纳与治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战牛(第一更,求推荐)
    第二百四十四章战牛(第一更,求推荐)
    “恩??前面那些豪侠圈着一大群牛做什么?”走到广宁县城外两三里处,只见有一个范围大约在横竖千米以上的围栏,围栏内有数千头壮牛,但却没有任何牧草,只有一些水槽,
    这些个壮牛一头头眼眶通红,不断的喘着粗气,来回躁动不安的跑动着,不时的还看到围栏外一个个豪侠在那儿严阵以待,凡是敢走向围栏的壮牛一律打回去。
    “哦?前些时日,豪侠军的大都统请求督粮官下发一千头壮牛,说是要训练什么阵法?可属下所知的只有一个火牛阵啊,难不成他们要以火牛阵来破敌?”郭嘉皱了皱眉头,不过想了一番火牛阵的威力还是说道:“火牛阵的威力确实强大,不失为一个好阵法,但在数十万大军面前,一千头牛,还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
    “火牛阵的练阵之法比较普遍,而且冲过一阵后便再无用处,耗费军粮不说,还浪费时间,本将军见豪侠军的大都统比较机灵,应该不会做这种傻事吧?”刘泰皱了眉头,一副疑惑不解的摸样问道。
    豪侠军的大都统自然是刘泰任命的,非常勇武,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