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的新衣-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祉看向襁褓中的两个奶娃娃,同样精致的脸庞,同样乌溜溜的眼睛,仔细分辨,便能看出一个更像卫沨,一个更像苏禧。他俯身,抱住更像苏禧的小稚语,逗了逗他的脸蛋。
稚语没怎么见过这位二舅舅,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瞅着他。
殷氏道:“瞧这俩孩子生得多讨人喜欢,比你和礼哥儿小时候还要标致漂亮。”
苏祉笑了笑,没有否认。
殷氏又道:“何时你跟可卿也能生个这么漂亮的娃娃……”
那边宋可卿动作微顿,大抵是没料到殷氏会在苏祉面前提起这事。
苏祉视线微垂,只能看见宋可卿的头顶,和她微微泛红的耳后根。过了一会,他才淡声道:“应当用不了多久。”
宋可卿:“……”
殷氏高兴地直说好。稚语不晓得大人们在谈论什么,见祖母高兴地笑了,他也跟着笑,“咯咯”的笑声清脆不断。
苏禧从二哥怀里把小儿子接过来,柔软的指尖点了点他的鼻尖,无奈道:“你笑什么?你听懂了吗?”
稚语眨巴眨巴眼睫毛,望着苏禧,似乎在思考娘亲跟他说了什么。
*
过年这几日,朝廷官员们虽然放假了,但卫沨还是每天都忙碌着。宵衣旰食,披星戴月。
苏禧心疼他太累,就每天把两个儿子哄睡以后,命小厨房做了点心,去御书房看他。
卫沨揉捏了捏眉心,拉着她的手把她圈进怀里,枕着她的颈窝休息了一会儿。
苏禧一动不动,把玩着他修长的手指头,“庭舟表哥以后每天都会这么忙吗?”
长此以往,身体哪吃得消。她总算知道昭元帝为何早早地就身体亏空了。
卫沨呼吸一口她身上清清甜甜的香味,道:“只这阵子忙碌一些。待处理完太上皇留下的政务后,就好多了。”
譬如蜀州知府何百章一事,他已经命巡抚去调查了。
苏禧总担心卫沨的身体累垮了,就每日都让御膳房熬一锅补中益气、缓解疲劳的汤。时间久了,她便学着自己下厨,给卫沨熬煮汤汤水水。先是乌鸡人参汤,她跟御膳房的师傅学了整整一下午,足足煮了两三个时辰,鸡肉炖得酥烂,她提前尝了一口,倒是像模像样的。
送到御书房,卫沨正在桌案后面批阅奏折。
苏禧盛了一碗,把粉彩小碗端到他面前,然后就捧着双颊坐到他对面,笑盈盈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卫沨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汤。就见对面的姑娘笑眼弯弯,他刮了刮她的鼻子,“有什么好笑的?”
苏禧问:“好喝吗?”
卫沨颔首:“尚可,鸡汤熬得太久了,下回可以让御膳房……”说着顿了顿,似乎猜到什么,看向苏禧,愣愣地问:“是你熬的?”
苏禧大方地点头,“是呀。我见庭舟表哥每天这么辛苦,怕你把身子累坏了,到时候未老先衰,我和稚言、稚语可怎么办呐。”
卫沨看着碗里的汤,不言不语。对面的姑娘喋喋不休地问:“到底好不好喝?”
卫沨朝她招招手,“你过来,我就告诉你。”
苏禧乖乖地过去了。刚一走到跟前,就被卫沨带进了怀里,他又喝了一口汤,低头吻住她的双唇,撬开她的贝齿,勾着她的舌尖纠缠,同时也把汤送进了她的口中。
良久,卫沨用拇指拭去她唇边溢出的液体,看向怀里气喘吁吁,双眼水雾蒙蒙的姑娘,低声询问:“我怎么不知道,我的幼幼还会煮汤?”
苏禧抿抿嘴角,搂着他的腰,小声道:“你要是不喜欢,我以后不做就是了。”
“喜欢。”卫沨薄唇贴着她的额头,低低笑道:“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
*
过了元月十五,太上皇留下的机务渐渐处理完了。官员们也纷纷上衙门销假,重回朝中。
人一旦清闲下来,就容易找事情。
先前苏禧生了一对双生子,这些大臣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提起。今日早朝的时候,六科给事中谢广文站了出来,说皇室双生子乃是不祥之兆,为避免日后祸乱,恳请陛下做出取舍,只能留下一个儿子。
有谢广文开了头,另外几个言官也陆续站了出来,都是要求卫沨取一舍一的。
苏禧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了。是宣室殿的小公公长顺告诉她的。
长顺为人机灵,头脑活络,在宫里走动得也勤快,什么事情都能打听得到。
苏禧坐在藤面罗汉塌上,摇拨浪鼓的手顿了顿,许久才道:“陛下怎么说的?”
长顺掖着两手,老实巴交道:“陛下什么都没说,好像把谢大人斥了一通,就散朝了。”
苏禧抿唇一笑,倒像是卫沨的作风。
长顺看了眼趴在榻上,穿着同样宝蓝色绣金小袄的两位小皇子,斟酌道:“娘娘,您要不要去跟陛下说说?”这么可爱的两位小皇子,抛弃哪一个都不舍得啊。
稚言、稚语听不懂大人说什么,见娘亲不摇拨浪鼓了,就伸着时胖乎乎的手臂去够。哥哥稚言抓住拨浪鼓的手柄,学着娘亲刚才的动作晃了晃,拨浪鼓清脆的鼓声再次响了起来,两只小团子高兴了,小肉腿蹬着软榻,兴高采烈起笑起来。
苏禧想了想,摇摇头道:“不必了,陛下这会儿一定在忙着,我就不打扰了。”
她相信卫沨,会把一切都处理好的。
他肯定跟自己一样,不舍得舍去任何一个孩子。
到了晚上,卫沨从御书房回来。苏禧就跟没事人一样,伺候他换下厚重朝服,用过晚膳,若无其事地提起另一件事,“我听底下的宫人说,无双殿就快建好了。到时候再添置一些家具,我就和稚言稚语一起住过去吧。”
卫沨握住她的手,拧眉道:“宣室殿住的不好吗?”
苏禧眨眨眼,说“当然好了”。然后又道:“可是宫里不是有规矩吗?我要是一直住在宣室殿,就坏了规矩,底下言官们肯定又要说你的。”
就听卫沨好像低咒了一句“见鬼的规矩”。苏禧惊讶地瞅着他,这是她认识卫沨以来,第一次听他骂人。原来清贵高冷的卫世子被逼急了,也是会说粗话的。
苏禧忍俊不禁,“那你说怎么办?”
卫沨皱着眉头,冷声道:“就住在这里,我看谁敢有异议。”
于是无双殿就暂时空了下来,里头什么都建好了,就是迟迟不见主人住进去。以六科给事中谢广文为首的言官们为了双生子一事,闹的不可开交,一说双生子不吉,二说日后立了太子,容易手足相残。
谢文广道:“陛下若是难以抉择,可以按照降生顺序决定。留长子,弃幼子。幼子祭天……”
卫沨面沉如水地端坐在龙榻上,淡淡道:“谢大人说双生子不吉,可有依据?”
谢文广道:“臣纵观史书,皇室皆没有双生的例子,便是有,也是早早地……”
“虎毒尚且不食子。倘若朕真如你们所愿,扼杀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的人,你们敢拥戴么?”卫沨面无表情地问。
几个言官面面相觑,方才还义愤填膺地谏言,如今被卫沨一句话撅回姥姥家,谁都不吭声了。
谢文广是个老古板,仍旧不死心,坚持道:“陛下是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而为之,臣定当理解陛下……”
卫沨神情冷淡,目中含着凉薄的讥诮,看向下面的谢文广,道:“既然如此,朕记得谢大人的两个孙儿也是双生子。谢大人认为双生不吉,为何不正身率下?让底下的人心服口服?”
谢文广拿着笏板的手猛一顿,想起自家孙儿可爱的脸庞,忽然就无话可说了。
卫沨淡淡地睨了底下官员一圈,不容置喙道:“这件事日后谁都不许再提。谁若是想提,就先手刃了自己的儿子再来见朕。”
他甩了甩龙袍,“退朝。”
*
苏禧听小公公长顺说,言官们上朝的时候,谁都不再提她两个儿子的事了。
长顺把卫沨那日早晨的语气学了一遍,甩了甩袖子道:“……退朝!”说着凑到苏禧跟前,狗腿道:“娘娘没看见,陛下真是英武不凡,聪明睿智,果决潇洒……”
苏禧看见门口的身影,懒得听他把话说完,就牵着云龙海水纹马面裙走过去,笑盈盈地停在卫沨跟前,“庭舟表哥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你不在书房看奏折吗?”
长顺赶紧扫了扫袖子,跪在地上向卫沨请了个安。
卫沨看了眼长顺,再看向面前俏生生的皇后,有些无奈:“他跟你说了什么?”
苏禧上前牵住卫沨的手掌,带着他往内殿走去,“你都不跟我说这些,我没办法,只好问他们了。宫里的日子怪没意思的,我就把长顺公公叫过来解解闷……”
那边长顺公公立即表态,“娘娘看上奴婢,是奴婢的荣幸。”
卫沨眯了眯眼睛,挥挥手把他撵出去了。
“我不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胡思乱想。如今事情都过去了,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卫沨捏着苏禧的手心道。
苏禧歪头想了想,道:“如果那些大臣还是不松口,非要你做出一个选择……你怎么办?”
少顷,卫沨慢吞吞道:“那我只能选你和孩子了。这样的皇位,不坐也罢……”
不等他把话说完,苏禧就伸手捂住他的嘴。紧接着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换了个轻松的话题,“我刚才跟听鹤学煮了一锅羊肉汤,正准备给你送过去,你要不要尝尝?很好喝的。”
卫沨低笑说好。
次日,卫沨上朝之后,宣室殿伺候的下人全换成了宫女,一个太监也没有了。
苏禧如何不知是卫沨吃干醋,昨儿她跟长顺多说了两句话,他脸都沉下来了。长顺不过是个太监,他连太监的醋也吃……小气吧啦的,也不怕迟早酸死自己呢。
一眨眼就到了初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御花园里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苏禧最近在为听雁、听鹤相看亲事,她们两个年纪不小了,再拖下去就成了老姑娘。她们跟了苏禧这么多年,苏禧不想委屈她们,想把她们嫁的风风光光的。
听鹤家里头有一门指腹为婚的亲事,对方等了她八|九年。“奴婢没什么志气,就想回去与他好好过日子……”
苏禧点头答应了,转头问听雁,“听雁姐姐呢?你想让我做主,还是家里已经替你安排好了亲事?”
听雁“扑通”跪下,道:“奴婢只想跟着姑娘,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无妨。”
苏禧倒了一杯芙蓉花茶,看向对面海棠树上盛开的花朵,花簇后站着一个人。她弯了弯眼睛,笑道:“你不想嫁人,可是我看有的人却等不及啦。”
听雁不解,循着看去。就见李鸿远远地站在对面,一身金吾卫衣裳打扮。
听雁脸红了红,低下头去,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人,这会反而忸怩了起来,“奴婢听娘娘的。娘娘若是觉得他好,奴婢就嫁给他;娘娘若是觉得他不好,奴婢就不嫁。”
苏禧早就看出他们俩人有猫腻了,当初听雁求李鸿教她武功的时候,李鸿的眼睛可从没离开过她身上。
苏禧笑笑,故意问:“如果我觉得他不够好,想为听雁姐姐再看看别人呢?”
“……”听雁有点着急了,但说出去的话又不能收回,半响才憋出一句:“娘娘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模样,瞧着悔得肠子都青了。
晚上,苏禧把听雁和李鸿的事跟卫沨提了一下,“要不要问问李鸿的意见?”
卫沨正在宽衣解带,面色不改道:“李鸿年纪也不小了,我见他对你那丫鬟颇上心。你定个日子,就将他们的婚事办了吧。”
苏禧说好,四月头里没什么好日子,五月又太晚了,她就在三月底挑了一日。
时间有些赶,不过皇后娘娘亲自安排,倒也有条不紊的。
苏禧赏了听雁一座宫外的宅子,听雁就在那里出嫁。
李鸿自从官升正四品上阶的羽林中朗将后,也建了自己的府邸。听雁出嫁这一日,府外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苏禧跟卫沨说了一声,也悄悄地出宫看热闹了。她坐在翠盖朱缨的马车里,见听雁盖着喜帕,被李鸿牵着走进府邸,才返程回宫。
*
这头,御书房。
文渊阁大学士韩锦坤和都察院右都御史姬营并排站在跟前。
卫沨合上一本奏折,漫不经心地问:“韩大学士和姬大人找朕有事?”
两人对看一眼,姬大人上前道:“陛下,如今已经开了春。您先前遣散了太上皇的后妃,如今后宫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为了日后子嗣着想,是否该扩充后宫,雨露均沾……”
卫沨头也不抬,道:“朕没有这个打算。二位若是为此事而来,可以回去了。”
姬大人毫不气馁,把韩大学士推了出来,诚恳道:“陛下,韩大学士的小女儿知书达理,温婉淑娴,除了身子有些虚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您若是不反对,不如择日就将她送入宫里,服侍您和皇后娘娘,您看如何?”
卫沨终于扔下笔,清清冷冷地睨了姬大人一眼。
姬营立即住口。
卫沨垂眸笑了笑,指尖不疾不徐地轻轻点着桌案,慢悠悠道:“姬大人听不懂朕的话?”
姬大人行大礼道:“臣一心为了陛下着想,恳请陛下谅解。”
卫沨勾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为朕着想,还是为你们自己着想?姬大人,你当朕的后宫是什么地方,随便一个病秧子也能塞进来?”说着,视线微微一转,落在大学士韩锦坤身上。
韩锦坤擦了一把汗,替自家女儿解释道:“小女虽身体孱弱,但并无病症,这两年靠着药材滋补,已经大好……”
卫沨淡淡:“所以就急着往外推销了?”
韩锦坤一噎,无言以对。
卫沨重新拿起一本奏折,不留情面道:“回去吧,此事不必再提了。”
姬大人还想再说,但是见皇上低头看奏折,一副不欲搭理他们的模样,就只好跟着韩大学士一块退出了御书房。
本以为这事就告一段落了,毕竟卫沨说得无比清楚。没想到几天之后的早晨,卫沨和苏禧一起去和顺园向太上皇和皇太后请安的时候,韩玉馥正好也在里头。
韩玉馥来得比较早,坐在皇太后下方的玫瑰椅中,穿着湖水蓝的织金大袖衫,端端正正地坐在下方,浅低着头,正在回答皇太后的话。抬眸见卫沨和苏禧来了,赶忙起身行礼,道:“臣女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卫沨收回视线。苏禧虽不知她为何在这儿,还是虚扶了一下,道:“起来吧。”
落座后,皇太后解释道:“玉馥的母亲韩夫人是哀家的手帕交,听说哀家最近睡得不好,就让玉馥进宫来看看哀家。”
苏禧从听鹂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浮雕的食盒,递给太后身旁的姜嬷嬷,道:“儿臣向太医打听了一下,太医说您可能是气血不足了,建议您多用养心补气的膳食。正好儿臣最近学着做膳食,就给您熬煮了一碗桂圆莲子汤,你趁热尝尝吧?”
她有这份心,皇太后自然是极高兴的。姜嬷嬷盛了一碗汤,皇太后喝了一口,疑惑道:“怎么这甜味儿,跟平时不太一样?”
苏禧解释道:“儿臣担心放太多白糖对您的身子不好,就用蜂蜜取缔了白糖。蜂蜜性平,能补虚润肺,还能够促进睡眠。”
皇太后放下釉里红小碗,一边拉住苏禧的手拍了拍,一边笑道:“你这丫头,真是有心了。”
苏禧抿唇轻笑。太后娘娘平日对她和卫沨诸多照顾,她自然也要回报太后娘娘。
卫沨虽不是她太后的亲生儿子,可她对他们一直和蔼敦睦,从未因皇位一事,就对卫沨冷眼相待。这样好的嫡母,怕是天底下都难寻。
坐了大半个时辰,卫沨还有机务等着处理,就没有久留,和苏禧先行告辞了。
那边韩玉馥也站起来,朝皇太后屈了屈膝道:“太后娘娘,母亲还在家中等玉馥传话,时候不早,玉馥也该告辞了。”
皇太后没有挽留,寻了一个嬷嬷送她出门。
韩玉馥走出和顺园时,卫沨和苏禧尚未走远。
就见苏禧的水蓝色纻丝细褶裙不慎被路边的蔷薇花的刺勾住了,而陛下……则弯下腰,细心地,亲自替她解开裙子的倒刺。那般昳丽挺拔的男子,蹲在皇后娘娘面前,抬眸看向她时,眼里都是宠溺和无奈。待终于分离了裙子和蔷薇花刺,陛下弯起食指,轻轻敲了敲皇后的脑门,道:“走路也不看着点。”
苏禧自认理亏,没有反驳,忍不住辩解:“……是风吹起来的。”
韩玉馥走到他们后面,屈膝行礼:“陛下,娘娘。”她出宫的路正好是这一条。
苏禧回眸,顿了顿,道:“韩姑娘不必多礼。”
韩玉馥直起身,视线微微转了一转,在卫沨身上停留一瞬,很快就又移开了。她捏着手心等了一会儿,见帝后没有开口的意思,斟酌许久,才道:“陛下,听说前阵子父亲找了您,还惹您不快,您千万别放在心上。父亲对您忠心耿耿……”顿了一下,又道:“您不想纳臣女,臣女毫无怨言,只求您别怪罪道父亲的头上……”
苏禧看向韩玉馥。
卫沨声音古井无波,不掺杂丝毫感情道:“朕不是是非不明之人,该赏该罚,心中自有定夺,不会因你的话而有所改变。”停了停,又补充了一句极度平常的话,“至于纳不纳后妃,更与你无关。朕钟爱皇后,这辈子只会有她一个人。”
第141章 大结局中
卫沨极少在人前表露他的感情。
苏禧嫁给他一年多了,似乎从没有听过他这般正式地说“钟爱”自己。一时有些怔愣。刚才听韩玉馥的意思,她大概猜到是朝上的大臣们逼着卫沨纳妃子了,她沉默不是因为这个,而是韩玉馥的举止。
姑娘家的直觉向来极准。对待感情一事,更是敏感。何况关系到自己的夫君。
韩玉馥看着卫沨的时候,双目潋滟,含着倾慕。她的眼神一直没有离开卫沨,虽然掩藏得极好,但那眸中的羞娇,却是怎么都藏不住的。她忽然提起纳妃一事,不知是想表达自己明事理,还是想给苏禧添堵。
苏禧承认是有些堵着了。
她不知道这回事,卫沨也从未与她说过,好像这件事成了他们之间的小秘密,只有她被排除在外。
这件事若是利用的好了,就会成为苏禧与卫沨之间的一个小疙瘩。不管如何,总归是离间了他们的感情,那她就有机会顺利进宫,留在卫沨身边。
苏禧看着韩玉馥,从前只觉得她是一位弱不禁风的姑娘,没想到却是工于心计的。
然而卫沨那句话,无疑堵住了韩玉馥所有后路,与她设想好的情况都不一样。
韩玉馥先是一愣,旋即慌张无措地摇了摇头,着急道:“陛下误会了,臣女……臣女没有那个意思……”
卫沨倒是一点不给姑娘留情面,清清冷冷道:“没有最好。”
韩玉馥错在不该自作聪明,朝堂中事,岂是她一个女子能异议的?这是卫沨的禁忌。况且韩玉馥反过来将了卫沨一军,韩大学士忠心耿耿,他若是惩罚了他,那就是不明事理的昏君。卫沨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自然不容许旁人反过来掌控自己。
临走前,他对韩玉馥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希望韩姑娘下回能摆对自己的位置。”
韩玉馥脸色一阵白,一阵青,看着卫沨和苏禧走远,站在原地久久没有挪步。
她承认刚才是故意那么说的。她想引起卫沨的注意,让他知道有她这么个人。之前几次见面,他的眼里都只有苏禧一人,便是看见自己,也只是略略扫了一眼,她都不知道他是否认得自己是谁。
韩玉馥第一次看见卫沨时,就被他身上矜贵尊荣的气质吸引了。他丰神俊朗,金尊玉贵,一袭黑裘氅衣更衬得他面如冠玉,雅量不俗。他看着苏禧的时候,眼神温柔,满怀关心,那一瞬间她很羡慕苏禧,能遇到这样疼爱、宠溺自己的男子。
后来又遇见了几次,她晓得卫沨是有妇之夫,强忍着视线不去看他,却还是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
得知父亲想把自己送进宫里。明知宫里是个深渊,她却竟然有一丝欢喜。一想到日后就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便是不能跟苏禧相提并论,但她也觉得很满足了。
可是卫沨刚才的话,无疑给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
韩玉馥想起方才卫沨弯腰替苏禧解救裙子的光景,低头,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那般恩爱的两个人,根本容不得任何人插足,又怎么会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
卫沨没有回宣室殿,而是直接去了御书房。
他坐在漆金桌案后面批奏折,苏禧就搬了一个檀木玫瑰椅,举手托着腮帮子,坐在他对面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噙着一点慧黠得意的笑,像一只小狐狸似的。
卫沨假装没看见她期期艾艾的眼神,低头翻了一本奏折,写下几行字,伸手又要拿另一本。苏禧飞快地把手摁在一摞奏折上,卫沨终于抬眼看她了,她抬了抬下巴,骄傲得颇有些扬眉吐气,“你就没有什么要跟我说的?”
卫沨唇边噙笑,故意道:“说什么?”
苏禧嘟了嘟嘴,学着卫沨刚才的语气,气定神闲,风轻云淡,“朕钟爱皇后,这辈子只会有她……”
话没说完,就被卫沨伸手用力捏了一下鼻尖。她捂着红红的鼻子往后缩了缩,水汪汪的眼睛瞅着他,“……我想听你对我说这句话。”
卫沨道:“刚才不是说过了吗?”
“那不算。”他是对着韩玉馥说的,又不是对着她说的。苏禧分的很清楚的。卫沨总是在欢好的时候逼自己说很多羞人的话,比如“喜欢不喜欢”,“爱不爱我”,又或者“幼幼,你舒不舒服”……可是他自己呢,却很吝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苏禧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总是逼着她说呀?明明每次欢爱的时候,最舒服的是他。
卫沨唇边含着若有似无的笑,少顷,站起来,修长如松的身子慢慢俯了下来,附在苏禧耳边道:“幼幼,我有多爱你,晚上你感觉不到吗?”
苏禧:“……”
她真是讨厌极了卫沨一言不合就开黄腔!
无双殿分明已经建好了,一应用具也摆设完毕,只要她愿意,随时都能住人。可是卫沨却不许她住进去,偏要她住在他的寝殿。
到了晚上,卫沨洗完澡,抱着苏禧往内殿走去。她双腿缠着他的腰,娇处被撑得满满的,她声儿颤抖,面露红潮,紧紧地攀着卫沨的肩膀,生怕自己掉下去。卫沨每走一步,对她来说都是一次折磨,她光洁的额头粉汗如珠,刚洗完澡的身子很快就又*的,张着小口,轻轻喘息,不舒服地娇娇气气地“嗯”了一声。
终于被放到床上,卫沨覆身而上,含住她的小嘴,堵住了她口中诱人的轻呼。
苏禧被他折腾了一个时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半蹙着眉头,闭着眼睛承受。
她原本是自己洗澡的,不知卫沨什么时候回来了,无声无息地进了净房,来到她身后。后来……后来苏禧就什么都想不了了,被他架在汉白玉池壁上,咬着唇瓣,双目迷离,在他怀里一次又一次地被送到高峰。
她一想到明早要面对收拾床单的小宫女,就忍不住一阵羞臊,身子也更敏|感了。
床单每次都被他们弄的不堪入目,凌凌乱乱。苏禧侧着小脸,因为闭着眼睛,声音就听得格外清楚。殿外的风声,朱漆条案上龙凤巨烛燃烧发出的“哔啵”声,以及那缠腻的水声……
情至深处,好像听见卫沨沙哑缠绵地说了一句“幼幼,我只爱你”。
苏禧再问的时候,他就附在她耳边说:“幼幼,再给我生一个女儿吧。”
卫沨一早就想要女儿了,如果长得像苏禧更好。稚言、稚语虽然他也很喜欢,可总归是没有女儿贴心,儿子是用来锻炼的,女儿才是用来娇宠的。
只不过前阵子苏禧生子,对身子的损伤太大,在她的身子没养好之前,他是不敢贸然再让她有孕了。
对于女儿来说,自然是他的幼幼更加重要。
*
日子过得很快。两个儿子半岁这日,稚言吃完奶水,正趴在藤面凉榻上玩耍,见苏禧从外面进来,抬起精致漂亮的小脸蛋,张了张口,糯糯地叫了一声“娘娘”。
苏禧以为自己听错了,震惊片刻,走到榻沿把稚言抱在怀里,问道:“稚言,你刚才说什么?”
稚言把小脑袋搁在她肩膀上,蹭了蹭,半响,又含糊不清地叫道:“娘,娘……”
可把苏禧高兴坏了。一般的孩子八个月以后才会说话,她家稚言半岁就会了。那边弟弟稚语见哥哥跟娘亲说话,许是有点着急了,扶着朱漆嵌螺钿小桌站起来,趔趔趄趄地走到苏禧跟前,然后一松手,“扑通”一下扑进苏禧怀里,“唔啊……”
苏禧想教稚言说别的话,比如“爹爹”、“弟弟”,可是他好像只会这一个字,抱着苏禧的脖子,用他软软糯糯的小奶音反复地说“娘娘”。大概是殿里的宫人总是重复这两个字,久而久之他就记住了。
不过他说的不大清楚,乍一听有点像漏风的“凉凉”。
饶是如此,苏禧还是很高兴。
晚上苏禧把这事跟卫沨说了。卫沨笑了笑,道:“朕的儿子自然是天资聪颖。”
稚言学会说话没几天,稚语也开口叫了“娘”。两个儿子没一个先叫“爹爹”的,卫沨分别拍了拍俩人的小屁股,“你们把朕这个父皇放在哪里?”
稚言、稚语懵懵懂懂地瞅着他。就见稚语张开肉肉的小手臂,对着他深情地喊:“娘,唔,娘娘……”
苏禧忍不住“扑哧”一笑。
眨眼就到了两个儿子一岁的时候。稚言和稚语的性格越来越分明,稚言喜静,稚语好动。哥哥稚言喜欢听苏禧讲故事,麟轩殿大部分开蒙的书苏禧都给他念过;弟弟稚语爱摆动小玩具,调皮捣蛋,每天拖着父皇亲手给他制作的小木剑“哒哒哒”跑来跑去。
周岁抓阄时,卫沨在浮雕螭龙纹大圆桌上摆了许多东西。有书,有金银珠宝,还有笔墨纸砚等琳琅满目的东西。苏禧把稚语抱到桌子上的时候,穿着宝蓝色衣裳的小团子慢慢看了一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没有什么让他感兴趣的东西。
苏禧和卫沨对视一眼。卫沨命身边的宫人去御书房取来一样东西,不一会儿,宫人捧着蓝田玉玉玺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