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的新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凌蓉心里一慌,知道自己这回是百口莫辩了,手掌握了握,却说不上话来。

    郭氏见自己女儿酿成了大错,忙“扑通”跪在地上向老太太求情:“娘,蓉姐儿年幼不懂事,您就饶了她这一回吧……过后我定会好好管教她的,蓉姐儿,快过来,向老祖宗认个错,求老祖宗开开恩。”

    郭氏拽了拽女儿的手,却见她木木的,不由得着急道:“蓉姐儿!”

    “年幼?”殷氏冷冷一笑,眼神刀子一般割在郭氏身上,毫不留情地指责道:“她已经十五了,比幼幼还大了三岁,怎么好意称得上年幼二字?她是幼幼的四姐,平日没有姐姐该有的善良大度就算了,还处处跟幼幼作对,不过是个庶出女,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往常我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这件事却不能,蓉姐儿想害幼幼,这件事绝对不能善了。”

    这是殷氏头一回点明苏凌蓉的身份,以前是顾着一家人的面子,今日是气狠了,便是撕破脸也不能让自己女儿白白受这种委屈。

    郭氏心里“咯噔”,求助一般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捏着拐杖,眼看着郭氏跪在面前却无动于衷,想必是认同了殷氏的话。“此事是蓉姐儿做得太过分了,你们对不住的人不是我,向我求情也没用。”

    言下之意,就是看大房的意思了。

    郭氏看向殷氏,纵然以前有再多的不服气,这会儿也只能向她低头,“大嫂……”

    话刚说了一半,殷氏便移开视线,冷声道:“蓉姐儿跟庆安侯府二公子私定终身,坏了自个儿的名声不说,为了府里其他姑娘的名誉着想,明日我便着人去庆安侯府商量她跟吴二公子的亲事。”

    这下苏凌蓉脸上终于有了别的表情,慌张地摇了摇头,“不……我不嫁……”

    她还记得吴道跟他四哥一块儿玩弄丫鬟的事,那种腌臜的事都做得出来的人,能是什么良配?若是嫁给他岂不一辈子都毁了?苏凌蓉摇头不迭,道:“大伯母,我不嫁,我不嫁给他。”

    殷氏面色不改,冷淡道:“你想害禧姐儿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我是你大伯母?这些年大房何时苛待过你们,禧姐儿又哪里对不住你?你竟然要这么对她?说句不好听的,你处处想跟禧姐儿争个高下,可在我眼里,你连跟禧姐儿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苏凌蓉听了这番话,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头一回被人用这种刻薄的言语打击,险些站都站不住了。

    殷氏一锤定音,不想再多看二房的人,“这件事便这么定了,你们都散了吧。”吩咐下人送了庆安侯府的吴二回去后,又道:“明日起蓉姐儿便去祠堂罚跪,成亲前一日都不许落下,好好想想你的过错,省得到时候嫁去了庆安侯府还被人笑话我们苏府不会教养姑娘。”

    苏凌蓉一个劲儿地摇头,颇有些绝望:“我不嫁,大伯母,我不要嫁给他……”

    那厢吴道走出了几步远,回身望了望厅堂,见从紫檀嵌螺钿屏风后面走出一个穿雪青色衣裳的小姑娘,站在殷氏身后。吴道看向那姑娘的脸,一下看得眼睛都直了,差点儿忘了怎么走路。他自认玩过不少女人,姿色上层的也不少,却没一个像这个这般,一眼就勾住了他的魂儿。

    当真是肌肤胜雪,花容月貌。

    一想到自己错过的是这样的小美人,吴道便惋惜得肠子都青了。跟这个九姑娘比起来,那苏凌蓉又算得了什么?

    *

    次日殷氏说到做到,果真请媒人去了庆安侯府议亲。

    庆安侯夫妻原本就在操心二儿子的婚事,如今听说吴二坏了苏家四姑娘的名声,自然是没二话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两家直接跳过了纳采、问名这二礼,合看了吴二与苏凌蓉的八字,没几日就往苏将军府送去了聘礼。

    苏凌蓉便是哭坏了眼睛也没用。

    那日向苏禧传话的丫鬟彩扇自然也少不了罚,被老太太身边的李嬷嬷罚了二十板子,隔日便打发出府了。至于二房的四爷苏祰……这件事他也逃不了干系,吴道就是他从外面找来的,二老爷苏扬一怒之下把他赶出府了,还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将他从苏家的族谱里除名。

    二夫人郭氏得知后,两眼一闭晕了过去。女儿稀里糊涂地嫁进庆安侯府就算了,若是儿子再没了,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这厢二房水深火热,苏禧却依旧每隔两日去青水山跟谷先生学琴。

    今日谷先生总算教了她一点别的东西,不再让她反复弹奏《仙翁操》了。弹着弹着,谷先生又去堂屋会客,苏禧便一个人在屋里练习了一会儿。

    算上这一次,谷先生的朋友统共来过三次了,苏禧却一次都没见过。不晓得跟上回是不是同一个人,她一边弹一边胡思乱想,不小心拨错了一根弦,只听“铮”的一声,琴弦从蝇头处断了。她慌忙收回手,右手食指仍旧被琴弦割破了一道口子。

    苏禧轻轻地“嘶”一口气,把指头放进嘴里吮了吮,便抱着琴去堂屋找谷先生。

    苏禧来到堂屋门口,正准备敲门,雕花槅扇却被一双修长的手从里面推开了。她以为是谷桐先生,张口便道:“先生,琴弦断了,我……”话还没说完,看清面前这张脸后猛地一顿,错愕地道:“庭舟表哥,你怎么在这?”

    卫沨从门内走出,身穿一袭藏青色绣忍冬纹锦袍,今日稍凉,外面又罩了一件黑裘披风,更是显得他清冷矜贵,面如冠玉。他目光一垂,落在苏禧粉妆玉琢的小脸上,仿佛一点也不惊讶谷先生新收的弟子是她,只道:“来找谷先生下棋。”

    苏禧朝屋子里看去,只见谷桐先生坐在棋盘后面,一只手支着额头,一只手拈着一枚棋子,闭着眼睛显然是睡着了。她这才知道原来谷先生的朋友是卫世子,既然先生睡着了,她也不便打扰,体贴地关上槅扇道:“庭舟表哥跟先生的关系很要好吗?先前几次来拜访的人也是你?”

    卫沨颔首,见她抱着琴的右手食指指腹洇出了一滴血珠,微微蹙了蹙眉头道:“手指怎么受伤了?”

    苏禧低头看了看,“哦”一声道:“方才琴弦断了不小心划伤的,回去后我让丫鬟上点药就好了。”说完一心念着换琴弦的事,不知道守门的小童会不会换……

    正想着,卫沨却伸手接过她的琴,走到院里桐树下的石桌旁,把琴放了上去,对她道:“过来。”

    苏禧不明所以地走过去,眨巴眨巴眼,卫沨拿她的琴干什么?难不成是要帮她修?

    卫沨道:“手伸出来。”

    苏禧缓缓伸出手摊在他面前,白白嫩嫩的手心儿,手指纤长,像春天新发的水葱嫩笋,脆弱细嫩得好像一折就断。偏偏手掌也小,上回搁在他手里时,他一只手就能全部包完了。

    过了半响,卫沨才缓声沉沉道:“右手。”

    苏禧听话地换了右手,就见卫沨取出汗巾,替她拭去指腹上的血迹,又从袖中取出一个青釉小瓷瓶,倒出些白色药膏涂在她的指头上。末了他用拇指轻轻揉了揉,将药膏揉开,抬眸道:“我上回给你的药膏用完了么?”

    苏禧有些怔愣,条件反射地点了点头,旋即又赶忙摇摇头,“没有。”

    卫沨看着她,少顷唇畔缓缓噙起一丝浅笑,没再说什么,吩咐侍从李鸿去谷先生屋里取了琴弦,打算给她换琴弦。

 第31章 弄巧成拙

    换罢琴弦后,苏禧抱着琴跟卫沨道谢。

    门外一个穿粉彩蝶纹衫裙的侍女走进,对卫沨屈了屈膝道:“世子爷,王妃让人来请您回府。”

    卫沨面无微澜,淡声道:“何事?”

    侍女便附在卫沨耳边说了几句什么,就见他轻笑了笑,唇边露出一抹轻嘲,这位续弦王妃的手倒是伸得很长。他起身,对面前的小丫头道:“幼幼,若是谷先生醒了,替我同他说一声,我先告辞了。”

    苏禧说好,目送卫沨坐上马车后,踅身走回了琴室继续练琴。

    练了半日,谷先生总算睡醒了,又过来给她指导了半日。苏禧回到家后已是华灯初上,因今儿有些疲惫,便没去秋堂居用膳,直接回了花露天香。听底下的丫头说,四姑娘苏凌蓉为了抵抗跟庆安侯府的亲事,今日和昨日一整天都没进食,方才已经饿晕过去了,二夫人郭氏知道后跑去大夫人面前求了一顿情,大夫人丝毫不为所动。

    苏禧一边练习动作一边听丫头说这些,倒是一点也不意外。苏凌蓉这么做无非是苦肉计罢了,只不过苏凌蓉不晓得她娘的性格,殷氏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更改,更何况这回不像往常那般小打小闹,若是不给二房一个教训,那她娘亲这宗妇也就白当了。

    苏禧道:“娘那边情况如何?”

    那丫头是花露天香的二等丫鬟拢春,一边偷偷地瞧着苏禧一边道:“大夫人有些动怒,着人把二夫人请回去了,不过瞧着还好,晚上用膳也跟平时一样多。”

    苏禧点点头,放心了,“你下去吧。”

    拢春颔首道是,临走前忍不住多看了九姑娘一眼。

    平时苏禧身边有听雁等四个大丫鬟伺候,用不着她们在跟前,所以拢春是第一回见苏禧练这些稀奇古怪的动作reads;娱乐圈之鼓惑人心。

    虽然姿势奇怪,但拢春却觉得由自家九姑娘做出来,有种说不出的好看。九姑娘的衣裳也颇奇怪,上衣下裳,只不过衣裳用柔软的散花绫而制,贴合着身子,勾勒出玲珑的曲线。九姑娘双手一抬,便露出纤细柔软的小蛮腰,那腰当真是双手可握,露出的一小截皮肤也白得腻人,藏在衣裳下的肚脐眼儿小巧可爱……拢春慌慌张张地出去了,站在廊下摸了摸自己的脸,竟然烫得惊人。她从没想过自己看着一个女子也能看得脸红,而那个女子还是她家九姑娘。

    这厢,苏禧自然不知拢春在想什么,她练完动作洗了个澡,便早早地休息了。

    *

    翌日听说威远将军吕驰携儿女来府上拜访苏老太爷,苏禧本没放在心上。自从老太爷中风后,威远将军吕驰来过苏府几次,他曾经是老太爷弟子,跟着老太爷习过武。后来他参了军,老太爷又对他有提携之恩,他一直念着老太爷的恩情,每回来带的都是外面寻不到的珍贵良药。

    可是今天,苏禧看着廊下穿藕荷色苏绣折枝月桂纹襦裙的姑娘,愣了一会儿方道:“姝姐姐?”

    吕惠姝今日跟马场那日的打扮大相径庭,不怪苏禧差点儿没认出来。那天她穿着胡服,一身英姿勃发,说是英俊少年郎也不夸张。今儿她穿着姑娘家的衣裳,敛去了三分英气,多了几分清丽,她一笑,精神奕奕,比寻常的闺阁弱女子动人多了。

    吕惠姝走到苏禧跟前,笑容大方道:“怎么才几日不见,就好像不认识我了?”

    苏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姝姐姐今日穿得太漂亮了,我差点认不出来。”

    吕惠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打扮,想必是不大习惯这一身,摸了摸鼻子道:“我娘非要我这么穿的。别说是你,我今儿站在镜子跟前都差点不认识自己。”说着,想起什么又道:“禧妹妹上回的腿伤好全了吗?先前家里有些事,隔了这么久才来看你,你不怪我吧?”

    苏禧摇摇头,没想到吕惠姝还记着这回事,若不是她提起,自己早已经忘了。“早就没事了,姝姐姐别再自责了,况且这件事也不能怪你。”

    说到一半,苏禧想起先前的那匹马,问道:“姝姐姐查出来那马为何忽然失控了么?”

    吕惠姝抬了抬眉毛,表情有些无奈,“查出来了,是宛平翁主让人动了手脚。”宛平翁主的人在马的草料里下了药,若不是马提前发疯了,她跟宛平翁主比赛必然是输定了。

    苏禧微微拧起眉心儿,这宛平翁主还真是娇蛮任性,要是一个不小心,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她问道:“后来呢?姝姐姐打算怎么做?”

    吕惠姝笑道:“能怎么做?她是翁主,为了不给我爹添麻烦,自然只能忍着了。”

    苏禧不语,虽然替吕惠姝生气,可是站在吕惠姝的角度,确实是只能忍着。她有些后悔提了这个话题,不想让吕惠姝不高兴,便提议道:“我家后院的西府海棠开花了,我带姝姐姐去看看吧。”

    吕惠姝颔首道好,俩人便一块儿去了后院。

    后院的海棠花大都是殷氏种的,殷氏喜欢花,每年都会花费大心血照料这些花,如今正是开花的时候,远远瞧着一片粉蒸霞蔚,花团锦簇。苏禧让听雁上了点心和茶水,与吕惠姝坐在树下的石凳上聊天。

    虽然跟吕惠姝认识不久,但她性子开朗,大方活泼,两人在一起倒是有说不完的话。

    不晓得吕惠姝说了什么,只见苏禧捧着双颊,笑靥盈盈,一双杏眼好似天上的月牙儿,那张漂亮精致的小脸满是笑意。饶是周围的海棠花开得如火如荼,看在有些人眼中,却仍旧及不上她的粲然一笑。

    苏祉往前走了两步,回头见威远将军府的大公子吕江淮仍站在廊下一动不动,提醒道:“江淮reads;隐婚,总裁请淡定。”

    吕江淮回过神来,脸上一热,好在皮肤因常年习武而晒成了深麦色,不明显,看也看不出来。他上前故作镇定道:“苏二哥想跟我比试什么?”

    苏祉语调平淡:“你定。”

    *

    后院,苏禧跟吕惠姝说了一会儿话。

    苏禧正准备邀请吕惠姝去花露天香小坐时,她却开口道:“我刚才听哥哥说他要跟苏二哥比武,禧妹妹想不想去看看?我听说苏二哥武艺精湛,战场上一人能对抗十人,不知道他跟我哥哥谁更厉害一些?”

    苏禧见吕惠姝一脸希冀,想必不是说服自己看,而是她想看罢了。苏禧没有点破她,正好自己也许久没见过二哥练武了。以前小时候常常是苏祉在院里练武,她坐在廊下观看,偶尔还会拍掌给二哥打气,只不过自打她重生后就再也没做过这种事了。

    苏禧欣然道:“好啊,咱们去看看。”

    遂举步去了秋堂居。刚到秋堂居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兵刃相碰的声音,苏禧和吕惠姝对视一眼,牵裙上了台阶,往院内走去。

    果见院子里东南角站着两个人,均持着一把剑。苏祉穿一袭天青色纻丝锦袍,长身玉立,眉目疏朗,吕江淮站在他的对面,身穿深青色柿蒂纹长袍,高大挺拔,猿臂蜂腰,分明比苏祉还小了两岁,仔细一瞧竟然比苏祉还高了一点点。

    苏禧与吕惠姝站在廊下,看向院子里两个人。

    吕江淮视线一转,落在苏禧身上,心跳一快,手下的动作就有些慢了。恰好此时苏祉持剑上前,他匆匆忙忙地后退两步,险险避开了苏祉的攻击。忍不住再看向廊下的小姑娘,见她脸上露出一丝欢快,想必是替她哥哥高兴,心里便有些闷闷的。

    吕江淮不想在苏禧面前丢了面子,很快整理好情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苏祉。两人交战了十几个回合,剑刃相撞,竟是谁也不输给谁。

    吕惠姝也会武功,这会儿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出声给吕江淮大声鼓劲儿。

    又过了二十几个回合,两人不分上下。吕江淮一心想在苏禧面前表现,用了十二分的功力,手臂一转挑开了苏祉的剑,剑尖一指,便划在了苏祉的胸口。

    只不过这一下没控制好力道,下手有些重了,只见苏祉胸口洇出了一抹血色。

    吕江淮忙收回长剑,心里“咯噔”一声,便知道不好。

    果不其然,那厢廊下苏禧小脸一白,叫道:“二哥!”赶忙往这边跑了过来。

    “二哥,你没事吧?”苏禧上前查看苏祉的伤势,见那伤口不断地流血,脸色更加白了,忙让听雁、听鹤去请郝大夫。

    苏祉握住她不住轻颤的小手,安抚道:“一点小伤而已,不碍事的。”

    苏祉说的是实话,吕江淮下手有分寸,虽然伤口流的血多,但是他自己清楚,并未伤到什么筋骨,只是皮外伤罢了。可是苏禧哪知道呢,她一见苏祉流血就慌了,一时又想起二哥是怎么受伤的,扭头朝身后的吕江淮看去,抿着粉唇,漂亮的杏眼里明晃晃地含着怒意。

    吕江淮握着剑,开始后悔跟苏祉比武这回事了,他把小姑娘给得罪了,上前一步道:“我……”

    苏禧瞪了他一会儿,然后又一言不发地扭回头,掏出帕子给苏祉止血,明显是不愿意理他。

 第32章 非亲非故

    不多时郝大夫过来了,给苏祉止住血后,又用纱布包扎了一番,并道:“伤口不深,这几日二爷尽量不要碰水,每日换两回药,不出几日便无大碍了。 樂文小说|”

    苏祉坐在檀木藤面罗汉床上,身上披了一件玄色织金锦袍,道:“有劳郝大夫了。”

    丫鬟送郝大夫离开后,屋里便只剩下苏祉、苏禧和吕江淮三人。

    吕惠姝因身份不便,只能在屋外等候。

    苏禧听大夫说二哥伤得不重时才松了一口气,不放心道:“二哥这几天也不要练武了,好好在屋里歇着吧,若是伤口撕裂了就不好了。”

    苏祉见她一本正经,虽然觉得她小题大做,这点小伤跟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但不想让她担心,还是依言点了点头道:“好。”说罢转头对吕江淮道:“江淮也不必太自责。”

    比武本就如此,有胜有负,见点血算不得什么。

    吕江淮知道这点伤对于苏祉来说不算什么,可是他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苏禧的态度。一想起方才苏禧动怒责怪的眼神,他便觉得心情沉闷,强打起精神道:“苏二哥好好养伤,改日我再来看你。”

    从苏祉屋里出来,苏禧走在前头,吕江淮跟在后面。

    走了几步,苏禧头也不回,没有要跟他说话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吕江淮出声道:“九姑娘。”

    苏禧这才停住脚步,回身看去,就见吕江淮站在几步之外,纹丝不动地瞧着自己。她抿着唇,又大又亮的眼睛骨溜溜地转了转,没什么好气道:“吕公子有事么?”

    呃。其实没什么事,吕江淮也不知方才为何脱口就叫住了她,兴许是想为自己解释,可一对上她的视线,他便不太会说话了。他顿了顿道:“错伤了苏二哥,我向你赔罪,希望九姑娘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苏禧小扇子一般的长睫毛扇了扇,继续看着吕江淮,没说话。

    吕江淮以为她不原谅自己,一时有些慌乱,上前一步道:“九姑娘若是气不过,可以往我身上也划一道伤口,我绝对不会反抗。”

    一边说一边取下自己腰上的佩剑,手握着剑柄递到苏禧面前,剑柄对着苏禧,剑尖对着他自己。

    吕江淮本就生得高大俊挺,一看便是常年习武的武夫,此刻站在苏禧跟前儿,轻轻松松就把娇娇小小的苏禧全部罩住了,阳光从后面照来,地板上只留下他一个人的影子。他有些紧张地盯着面前的小姑娘,拿捏不准她会是什么反应,若是能让她消气儿,那他就是被刺一剑也心甘情愿。怕的就是他都这么说了,她还不肯原谅他,那他就什么法子也没有了。

    苏禧看了吕江淮一会儿,抬起手握住他的剑柄,仰头道:“你为什么怕我生气?”

    他们两个今日才第二次见面,便是自己生气了,他也不用这么巴巴地紧张吧?

    吕江淮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干咳一声,道:“九姑娘是苏二哥的妹妹,此事本来就是我不对,况且上回马场又害得你受惊了……”

    “罢了。”苏禧见他说话没头没脑的,听也听不出重点,出声打断了他,把剑重新递回他手里,唇角一弯,眼里不再充斥着怒意,好说话地道:“大夫也说了伤得不深,二哥体魄强壮,应当过几日就能好了,这件事我就不与你计较了。”

    吕江淮毫不掩饰面上的喜色,方才沉闷的心情一扫而空,一下子云破日出。他笑道:“多谢九姑娘宽宏大量。”

    *

    两日后吕江淮再次登门拜访将军府,带了药材来看望苏祉。

    苏禧正在花露天香观看绣春居送来的衣裳,这些年她偶尔会给绣春居画一两个衣裳的款式,每一件都能成为时兴的热款。

    岑氏将苏禧奉若知己,对她也很大方,每回绣春居新出什么款式的衣裳,必定先送一套给她。

    这两年多下来,苏禧的衣橱都添了三四个了,占了房间许多地方。后来她想了个法子,让人单独辟出一间房专门放衣裳,如此便能省下来许多地方。

    今年绣春居的春衫统共只做了十件,岑氏送了苏禧四件,都是根据苏禧的尺寸量身做的。绣春居的衣裳自然是没话说,只不过前几日殷氏让府里绣娘做的几套新衣服还没穿完,苏禧便让听雁先放进了衣橱里。

    苏禧换上一条月白合天蓝绉纱小袖衫,让听鹂挽了一个双鬟髻,头上戴一支水晶碧玉簪,既简单素净,又显出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娇俏。

    收拾完毕后,苏禧便领着听鹂和听鹭出门了,今日是她去青水山学琴的日子。

    刚走出二门,遇见二哥苏祉送吕江淮出门,苏禧停下脚步,朝两人道:“二哥,吕公子。”

    苏祉的伤已经好了大半,明日就能摘下纱布了。

    吕江淮见着苏禧脚步一顿,低声道:“九姑娘。”眼睛落在苏禧身上,有一瞬间的痴愣,很快回过神来此举不妥,又慌张地移开了。

    苏禧见苏祉神色凝重,眉心深蹙,忍不住问:“二哥,你的脸色不太好,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苏祉看着她道:“幼幼,你要去哪?”

    苏禧含笑答道:“自然是去青水山找谷先生学琴,二哥怎么了,忽然问这个?”

    苏祉如实道:“我听江淮说京城近日流入了一批难民,就住在青水山下,你一个人出门我不放心。”

    苏禧不知事态的严重性,笑道:“这有什么,若是遇到那些难民,我让听鹭、听鹂给他们些银钱就是了。若是再不行,就多带几个家丁,总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她见苏祉仍旧眉头不展,补充道:“二哥别担心,我会尽量避开他们,不会叫自己有事的。”

    苏禧养在深闺,不清楚这些事情,可苏祉知道,人一旦饿得狠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这些难民是从西南流入京城的,大约有数百人,朝廷正在想法子安顿他们,只不过他们人数太多,一时难以想出个万全之策,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苏祉思忖片刻,决定道:“罢了,还是我送你过去更妥善一些。”说着就让人备马。

    苏禧忙拦住他:“二哥身上的伤还没好,怎么能骑马?若是伤口裂了怎么办?”

    “不碍事。”苏祉坚持。便是伤口裂了也不能让他的妹妹有事。

    这厢一个坚持送,一个不让送,吕江淮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提议道:“不如在下去送九姑娘?苏二哥是因我而受的伤,我将九姑娘安全送到青水山,也算是向苏二哥赔罪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吕江淮此人武功高强,又恪守礼数,是个信得过的人。

    苏祉斟酌了一番,没有推脱,“那就有劳江淮了。”

    苏禧也不好一推再推,何况谷先生上课的时辰就快到了,若是她迟到了一会,谷先生的脾气可不是开玩笑的。她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出发前苏祉又多安排了几个家丁跟着。

    苏禧坐上黑漆朱轮马车,听鹂掀开绣金暗纹帘子对外头的吕江淮道:“吕公子,可以出发了。”

    吕江淮骑着高头骏马,闻言收回看向马车的目光,喊了一声“驾”,往青水山而去。

    虽说前方有难民,但吕江淮的心情却无比愉悦,佳人就在马车里。他护着她,这一刻他仿佛能为她遮风挡雨,又是难得独处的机会,他只希望这条路更长一些,再长一些,倘若没有尽头就更好了。

    只不过再长的路还是会走完的。

    他们运气不错,这一路都没遇上什么难民,安全地抵达了青水山山顶。苏禧掀开帘子踩着脚蹬从马车上下来,朝吕江淮道:“多谢吕公子护送,我已经到了,吕公子回去的路上小心。”

    吕江淮看着苏禧,本来想说他在这儿等她学完琴再送她回去,来的时候没事,谁知道回去会不会有事呢。可是冷静一想,他跟她非亲非故,送她过来已经够了,若是再等她回去,岂不让人多想么?

    吕江淮只好把话咽回肚子里,改口道:“九姑娘进去吧,我在这站一会就走。”

    苏禧说好,再次向他道了谢,这才抱着琴走进了谷先生的竹园。

    直到苏禧进去了好一阵,吕江淮才收回目光,重新翻身上马,往山下去。

    只见远处一个高坡上,卫沨骑着枣红色的骏马,身披墨色镶边缠枝莲纹披风,将这一幕远远地看了一会,脸上瞧不出什么表情。

 第33章 荒郊野岭

    卫沨停留了许久,面色淡淡的,直到竹园里传来一阵阵琴声,他才握住缰绳,骑马往前走了两步。

    李鸿跟在一旁问道:“世子爷,咱们现在去哪儿?”

    昭元帝将这次难民一事交给了卫沨处置,让他想法子安顿这些人,既是为了考察他的能力,也是给这些百姓一个交代。卫沨今日上山便是为了此事,他调转马头,声音有如古井微澜:“去山下看看。”

    李鸿打马跟上,紧随其后。

    这头苏禧跟着谷先生练琴,练了半日,心中始终想着二哥说山上有难民的事,刚过未时,便提前向谷先生告了假,打算早点回府。

    谷先生想必也知晓难民一事,没有多说什么就准了,还让小童送她到半山腰。

    苏禧向小童道了别,吩咐车夫继续赶路。

    前一段路走得很顺畅,几乎没什么阻碍。快到山脚下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乱,车夫不得已将马车停在路边。听鹂掀起帘子问道:“怎么回事?为何忽然停下来了?”

    车夫指指前方,为难道:“前面难民太多,挡住了去路,这条路没法儿走了,只能改另一条路。”

    只不过那条路崎岖难行,路的另一边就是山崖,容易出事,一般没人愿意往那儿走。

    苏禧透过帘子往外看去,见前方不远处乌泱泱地挤了一群人,各个面目黧黑,衣衫褴褛,一看便是好些日子没有吃过饭的。其中有几人瞧见了将军府的马车,拖着步子往这边走来。苏禧赶忙放下帘子,对车夫道:“给他们一点银子,别为难他们。”

    车夫应是,从怀里摸索出几个铜板扔了过去。

    几个难民赶忙冲到跟前拾铜板。车夫扬起鞭子正要调转车头,却见他们涌到跟前,伸手向他讨要吃的。车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