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89红色攻略-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寒地区作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天候。李路深知这一点,当年德军与其说被苏军打败,不如说是败在恶劣的天气手下。在自然气候面前,人类的力量渺小的可以忽略。

    指挥中心设有天气部门,专门跟踪预报战区天候,最少要提供三天的预警时间。李路非常的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反反复复强调,要求苏夏必要把天气的预测工作提升到与通信联络保证同等重要的位置。

    李路还向总部申请,请求了国家天气预测部门的协助,甚至动用了天气卫星监视战区上空的云层变化。

    可惜的是,饶是如此,在开战仅仅一天后,依然出现了“天气已经在发生变化天气预测部门的报告才送到他手里”这样的情况。

    持续一周的恶劣天气,这意味着,部队要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全歼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作战任务。

    因为最高统帅部刚刚下达了最新命令——高寒滚雷行动必须要在一周内结束!

    就这么一句话,这意味着,国际社会正在给华夏施加压力,外交层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最高统帅部的初衷已经从“必须全歼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变成“不管结果如何必须要在一周后撤军”!

    李路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上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理解。显然,西方集团国家的反应比他预料的要强烈得多。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希望看到俄罗斯分裂就会默许华夏当前的动作了。

    国防军空军在赤塔州上空的空战,对该地区的军事目标的轰炸,是不可能逃过美帝战略侦察卫星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空军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会让西方国家感受到威胁。

    他们更担心的是,华夏会趁这个机会,大规模出兵远东,并且,赖在那里不走……

    这绝对不符合西方国家集团的利益。

    也就是说,现在上层的大佬们,正在盯着巨大的压力,让李路把高寒滚雷行动进行下去!

    偏偏这个时候,战区出现恶劣天气!

    这就难怪李路会上火了。

    木暮生看了看苏夏,又看了看李路,沉声说道:“司令,在天气预测上面,连美帝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全怪苏主任。”

    在指挥中心里,苏夏的职务是通信主任。

    深深呼出了一口气,李路扫了眼苏夏,口气缓和了不少,“严密监控战区的天气变化,你去吧。”

    苏夏有些恨恨地看了李路一眼,转身离去。

    李路没有理会她的失礼行为,转而对木暮生说道:“命令部队做好防寒防冻措施,后勤保障群一定要做好保障工作!”

    “是!”

    木暮生敬礼,转身过去下达命令。

    正在跟两个穿着空军迷彩服的协调参谋说话的徐元勇,他情绪有些激动。扭头看到李路揉着太阳穴走到大屏幕前,盯着上面的高空录像侦察图像,眉头深深皱着。

    徐元勇走过去,想了想,低声汇报道:“司令,战区空域的气象条件……所有的空中行动都要停止。”

    李路顿时感到一阵头疼,装甲突击群和步兵战斗群刚刚展开对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攻击,便遭遇这样的情况。这意味着,李路没有办法按照既定计划,给予地面作战部队足够的空中支援。

    徐元勇也非常的无奈,但是,恶劣的气象阻止了一切。

    最关键的是斯克诺季夫镇那边,第二营能否挡住俄军第32摩步师,同时堵住第3近卫步兵师的退路,是整场战役的关键。

    虽然上层已经隐晦地提到,即便不能全歼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也要在一周之后结束战斗。

    但是,歼灭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关系到是否能够逼得莫斯科在远东和车臣之间做选择。李路根本不会放弃这唯一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选择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原因可以从该师的番号分析出来。这是一支前苏军中战功赫赫的部队,是前苏联陆军中的王牌部队。但凡是带有“近卫”二字的,都是克里姆林宫最看重、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此时,车臣那边,杜达耶夫已经带着他的国民武装卫队对车臣境内的俄军兵员和军事基地发起了进攻。车臣战争事实上已经爆发了,俄罗斯根本不可能做出强有力的反应。

    接下来的,就看李路能不能干掉这个第3近卫步兵师了。

    没有办法了,现在只能看地面部队的了。李路微微摇头,走过去在沙发上坐下,闭目沉思起来。

    谭彦军摘掉单筒夜视仪,放进战术背包里,使劲揉了揉脸颊,嘴唇冻得在发抖。

    “班长,天儿冷了好多了。”他声线有些颤抖地说道。

    散兵坑里,姚一了挥舞着工兵锹修理着掩体,嘴巴突突地往外冒着热气。他停下动作,说道:“连长说了,未来几天会一直下雪,气温下降。”

    说完,他继续忙活起来。

    谭彦军拿起工兵锹,跳出散兵坑,开始整理射界。

    “幸好放了新式防寒服,否则我真不知道怎么抵御这样的寒意。”他说着,拍着身上的防寒冬季作战服,冲姚一了嘿嘿笑道。

    姚一了往上面铲了一锹土,示意谭彦军弄结实点,说道:“现在条件好了,我听说,以前东北这边的部队,到了冬天,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减少了室外活动。巡逻的都穿那么厚重的棉衣。跟狗熊一样,打起仗来恐怕卧倒都做不利索。”

    “哪像现在,就这么点布料就能达到防寒的效果。”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斯克诺季夫镇西北侧的一个山岭,下面就是远东铁路线。山岭长满了针叶林木,树叶上挂着雪花,偶尔露出的一丝暗绿让白茫茫的大地有一丝的生机。

    五连二排在这里构筑阵地,和侧对面的六连一排对铁路线形成交叉火力。

    五连二排所在的位置代号为a1高地,六连一排所在的是b1高地。

    俄军的进攻路线必定沿着远东铁路推进,因为其他地方根本寸步难行。也只有铁路线所在的区域最适合机械部队作战。

    斯克诺季夫镇地处三条小山脉交汇处的平坦区域,远东铁路在遭遇a山脉时,来一个几乎九十度的右转,沿着a山脉和b山脉之前的山谷向南延伸,然后进入斯克诺季夫镇,折向东之后,在斯克诺季夫的东北侧,从a山脉和b山脉的后半段之间的山谷穿过,此时方向是东北,大约五公里后,才能回到正东的方向上。

    也就是说,远东铁路在进入斯克诺季夫地区之后,因为a山脉和b山脉的走向,不得不跟着山脉的走向做了一个全长约为15公里的v型路线。

    在斯克诺季夫镇的南面,是地形复杂的茫茫的雪地高原。别说装甲部队,就是山地步兵部队,在这里也很难完成作战任务。

    所以,俄军第32摩步师要增援第3近卫步兵师,就必须沿着远东铁路穿过斯克诺季夫镇,没有第二条路。

    曹阳刚把营指挥所设在斯克诺季夫火车站,恰好是在v字形的底部。他所想的是,如果前沿阵地崩溃了,那么就依靠火车站的坚固建筑物作为核心堡垒,在这里阻击俄军。

    所以,他在这里放了两个战斗排。

    在a山脉和b山脉的后半段两侧高地,分别有一个战斗排,他们构筑的阵地的阻击方向是正东。也就是说,这两个排的阻击对象并非俄军第32摩步师,而是斯科沃罗季诺方向的第3近卫步兵师。

    他们的任务就是扎死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退路,他们所在的高地分别是a2高地和b2高地。

    从当前态势看,第二营面临的情况是非常清楚了的。

    实际上,他们要面对第32摩步师和第3近卫步兵师的夹攻。

    以一个营的兵力担负这样的任务,李路的脑子秀逗了吗?

    显然没有。

    斯克诺季夫的地形,根本展不开更多的部队,东西两个山口非常险要,防御一方无法布置更多的兵力,进攻一方也无法同时展开更多的部队。而作为补充手段,李路是命令了第2战斗机联队的恶棍机群把支援重点放在这里的。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气象条件的限制,所有固定翼战机无法升空作战。

    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曹阳刚利用斯克诺季夫火车站闲置的一个火车头,作为沟通东西两端前沿阵地的工具。

    曹阳刚显然没有想到,当他看到那节火车头突然萌生而且去实施的这个想法,让第二营得以在俄军的第一波猛攻之中,顽强地支撑了下来。

 第451章 超级眼镜蛇

    看最快更新

    俄军第32摩步师的进攻来的比曹阳刚想象中更加的猛烈更加的无畏。第二营的大头兵们也完全没想到,毛子居然这么的卖命!

    尽管因为新思维新思想的影响,俄军信仰崩溃道德沦丧,但是在面对领土完整受到威胁这种情况,俄军士兵还是能够迸发出极强的战斗力。后世的第一次车臣战争就能够证明一切。

    当时俄军的情况非常的糟糕,前线的士兵甚至吃不上热食。然而就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俄军士兵依然勇敢地战斗。

    归根结底,俄罗斯民族虽然不善战,但是它是一个尚武的民族。

    让人惊讶的是,第32摩步师在猛烈攻击斯克诺季夫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里的是华夏军队!

    甚至战后,李路怀疑俄军第32摩步师之所以那么凶狠,是因为他们以为斯克诺季夫镇的是远东联军,也就是他们眼中的叛军!

    说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当前俄军根本没能把战场通信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投掷的四枚电磁脉冲炸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命运。

    战区里,俄军部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级找不到下级,下级联系不上上级,指挥所不知道前线在发生着什么,前线无法接收指挥所的命令,侦察部队没有办法把最新情报传递到指挥所……

    以至于,俄军第32摩步师的一个连进入a1阵地的伏击范围,遭到了毁灭性的攻击之后,他们还完全不知道斯克诺季夫镇已经落入了别人的手里。

    俄军第32摩步师是经历了尼布楚战役的部队,是参加战斗时间最长的部队。往往,就是这种部队最难对付。因为他们已经完全熟悉了战场的节奏,习惯了战火纷飞的战场。

    在面对漫天的炮火时,老兵会很淡然地趴在掩体里,甚至心里会默默地数着落下炮弹的数量。而新兵蛋子绝对会被那震天动地的炮火准备吓破肝胆。这就是区别。

    排长很倒霉地被一颗炮弹正正击中,那颗120毫米迫击炮炮弹把他所在的散兵坑整个炸平,那个年轻的排长连尸首都没能找回来。

    姚一了代理了排长职务,此时,战斗才打响五分钟。

    俄军的炮火准备还在继续,在歼灭了那个俄军先头连之后,二排的阵地也就暴露了。所有人第一时间进入掩体,随即,俄军的炮弹就过来了。

    足足十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俄军装甲部队开始沿着铁路线推进。三辆t…72主战坦克一字排开,直直冲着二排负责的a1高地而来。铁路线在a1高地下面开始九十度拐弯,也就是说,二排要正面对上俄军进攻部队,压力是所有阵地最大的一个。

    六连一排负责的a2高地阵地在斜对面,也就是在铁路线拐弯处的内侧。在俄军进攻部队进入拐过弯之前,他们不得暴露目标。

    也就是说,一排的a2阵地将作为一个倒打火力阵地而存在。

    在俄军进攻部队拐过弯之前,所有的压力必须由a1阵地上的二排承担。

    姚一了抬起脑袋,甩了甩上面的泥土,随即从散兵坑里跳出来,大声喊着:“准备战斗!准备战斗!”

    他奔跑着跳进了最前面的机枪阵地,谭彦军紧跟着也进入了那里。伸手去拍机枪手的时候,姚一了才发现,机枪手的脖子处正在汩汩地冒着鲜血,刚刚淌出的鲜血迅速冰冻起来。一块弹片就插在他的颈脖处。

    副射手看着这一幕发呆,姚一了放下步枪,把机枪手的遗体挪到一边,接手了12。7毫米重机枪,用力拍了拍副射手的战术头盔,“别愣着了!”

    哗啦地上膛,姚一了瞄准了其中一辆t…72的顶部装甲就扣动了扳机!

    “当当当!”

    12。7毫米子弹打在坦克的顶部,随即被轻松地弹开去。姚一了冲副射手喊道:“穿甲弹!换穿甲弹!”

    副射手实际上兼着供弹手的角色。

    他有些委屈地喊道:“班长!刚才的就是穿甲弹!”

    此时,谭彦军趴在掩体里,双手在颤抖,他大着胆子伸出脑袋看了一眼,随即冲姚一了喊道:“班长!有角度!重机枪打不穿它的!”

    “轰!”

    一颗坦克炮弹砸在机枪阵地前面,姚一了条件反射般地抱着脑袋蹲下去,爆炸声隆隆,显然是高爆弹。随即,履带碾压雪地的声音越来越近。

    “嗤……”

    一枚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拖曳着尾焰扑向打头的那辆t…72,准确地打在它的炮塔顶部。“轰”的一声,t…72停了下来,二排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顿时振奋起来。原来,后面的反装甲小组及时赶到。

    然而,不一会儿,那辆被击中的t…72居然哼唧哼唧地再次开动起来。姚一了抬头一看,它的顶部装甲受损,却根本没伤到里面的乘员!

    方才的火箭手把自己隐藏在掩体内,扯着嗓子喊道:“班长!有角度!打不穿狗日的!”

    姚一了的心沉了下去,a1阵地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前面是一个缓上坡,这对防御一方是非常有利的。然而,正因为如此,使用反装甲武器攻击俄军的坦克时,存在着一个极容易让攻击弹药跳跃的角度。

    要知道,701团装备的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是配备了专用的反装甲战斗部的,攻击坦克的顶部装甲是卓卓有余的。

    眼看着那三辆t…72缓缓地冲上来,后面是一水的bmp…1步战车和协同进攻的俄军士兵。看规模俄军的进攻部队有一个加强连。姚一了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迫击炮开火!打后面的步兵!”

    无奈之下,他只得提前爆料迫击炮阵地,攻击后面的俄军士兵。

    随即,他命令道:“火箭小组!打它们的履带!打它们的履带!”

    然而,移动中的坦克履带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地被打中。火箭小组一连发射了几枚火箭弹,也没能断它们的腿。

    此时,t…72已经碾压到了阵地前方不足五十米的地方,这个距离,是可以冲锋的距离了!

    果然,后面的步兵开始冲击,呐喊着朝姚一了他们冲去。

    突然,远处的天空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几个小黑点出现在不断飘落着雪花的空中。只见那几个小黑点闪动了几下,几枚地狱火空地导弹扑过来,精准地命中t…72坦克。

    能够破开1400毫米厚装甲的战斗部,轻而易举地把t…72撕裂,造成里面的弹药室发生殉爆,随着第二声“轰”的声音响起,那三辆坦克的炮塔纷纷被殉爆掀上了空中。其中一个炮塔落下的时候,恰好砸在一辆bmp…1上面,顿时把那辆bmp…1砸了个稀巴烂!

    三架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披着雪花出现在战场上空,它们灵活地旋飞着,用两侧短翼下的复合挂架的agm…114“地狱火”空地导弹给俄军的坦克装甲车点名。

    措手不及的俄军进攻部队一下子陷入混乱之中,协同进攻的俄军步兵纷纷朝两边的树林地逃窜,试图躲开这些可怕的空中杀手。

    地狱火导弹又称海尔法导弹,是当年美帝专门为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研制的一款多功能空地导弹,既可以攻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攻击坦克装甲车,以及堡垒工事等等。后来的ah…1w也有装备这种导弹。

    当年趁着引进ah…1武装直升机,国防军也订购了一定数量的地狱火导弹作为配套武器。后来ah…1武装直升机经过红飞和红色防务改进成w型号,也就顺利地使用上了这种导弹。

    第一波攻击,三架超级眼镜蛇就把俄军进攻部队里面的坦克悉数击毁,随即便用机首下的20毫米机炮,逐个地对那些脆弱的步战车和装甲车进行点名,不时朝密集地带发射九头鸟火箭弹……

    姚一了看着俄军进攻部队在三架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攻击下瞬间崩溃,俄军士兵们抱头鼠窜,不禁一阵目瞪口呆。

    他的耳麦里传来机师的声音,“a1,我要返航了,三个小时后有会出现暴雪天气,我们无法出动,祝你好运。”

    姚一了目送那三架把俄军进攻部队打得魂飞魄散的眼镜蛇离开,心里暗暗道,若是好天气,也许根本用不着在这里部署整整一个战斗排。

    这些直升机太恐怖了!

 第454章 火线接触

    俄军指挥官也不都是草包,第一次攻击之后,他们就知道面对的不是远东联军那些叛军,而是华夏人。那些突然出现的眼镜蛇直升机,更让他们意识到,遭遇上的一定是国防军的精锐部队。

    紧接着,俄军通信联络系统终于开始恢复,上级传来的情报通报显示,国防军越境干涉了,第3近卫步兵师正在遭受他们和远东联军的两面夹击。

    且不说俄军第32摩步师如何准备第二次攻击,先说斯科沃罗季诺那边的战斗。

    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在斯科沃罗季诺城区里面和远东联军交战,双方把这个人口仅仅过万的小城变成了地狱之城。

    内战比外战惨烈,这句话用到任何一个国家身上似乎都适合。

    和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交手的,是远东联军的波力第81摩步师,也就是原远东军区第五集团的第81近卫摩步师。同为拥有近卫荣誉称号的部队,曾为苏军陆军中的精锐,在这个小城你死我活地打,不管不顾地打。

    一方要为了理想建国而反抗,另一方为了维护领土完整而攻击。在远东联军士兵的眼中,对方是毁灭红色帝国的帮凶,在俄军士兵的严重,对方是应该下地狱接受审判的叛军。

    就打,你死我活地打。

    终究是俄军捍卫领土完整的意志力更加的坚强,波力第81摩步师已经出现了慌乱的痕迹。他们在南城损失了一个营,那里被攻占。至此,斯科沃罗季诺百分之七十的区域在俄军手中。

    危急时刻,余明家统一指挥的装甲步兵混合作战群及时赶到。他们在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右翼出现,侦搜队前出之后,装甲步兵混合作战群冒着越下越大的雪,提速开始冲击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侧翼。

    701团第一营作为整个混合作战群的轻骑兵,开始在整条战线游走,从空隙****敌纵深,撕开了一个口子。

    李路指挥的陆空战斗群兵力,实际上,抛开了空军第2战斗机联队和海军航空兵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之后,战斗部队人数不超过五千人,再抛开炮兵部队,能够用来执行地面攻击任务的,仅仅是三千多人。

    这意味着,万余人的陆空战斗群,负责后勤保障的就占去了一半。如果加上那些为整个战斗群的通信、情报、卫星等等服务的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的人数将会是倍于战斗人员。

    这是现代化军队的一个特性之一。

    当年美帝军队动用了四五十万部队打海湾战争,为之提供服务的,是整个国家的资源。

    就这么点人,加上远东联军在斯科沃罗季诺的一个摩步师,以及计划迂回到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左翼的远东联军波力第121摩步师,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全歼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可是近两万人,装备了三百多辆坦克装甲车的王牌部队!

    战争永远不是依靠简单的兵力对比定输赢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而恶劣的天气,在为国防军以及远东联军增添麻烦的同时,也给予了俄军同样的待遇。

    老天是公平的,谁胜谁负,看的是指挥官的指挥艺术和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作为前线指挥官,余明家明显感到压力剧增。天然的压力,他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李路给他的压力。

    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李路之前,他被称为陆军最年轻的中校军官。而现在,人家李路不仅成为了陆空战斗群的总指挥,也先行一步戴上了上校军衔。他呢,还在原地踏步。

    同是红色子弟,同样在南疆战事立下汗马功劳,凭什么他就能如此的出色,而自己只能称为配角?

    余明家心里暗暗憋着一口气,势必要利用这次机会打一场翻身仗!常人眼里温文尔雅的余明家,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一直存在。

    他的前线指挥所有履带式装甲指挥车、履带式通信车、履带式电力保障车、履带式雷达车……全部都是履带式车辆,连负责警卫的都是履带式装甲车辆。

    应当说,他的第70步兵旅装备的装甲车辆,全都是履带式的。没错,第70步兵旅实际上是重型机械化部队,完整的称呼应该是第70重型机械化步兵旅

    因为这个原因,在悄然而至的暴雪天气里,第70步兵旅受到的影响是陆空战斗群里面最小的。履带式车辆的全地形全天候机动能力是远胜轮式车辆的,只要传动系统不出现问题。

    余明家也在担心这个问题,他的装甲营沿着701团第一营打开的口子向斯科沃罗季诺城区防线进攻的时候,他的心一直提着。

    果然,进攻展开不到十分钟,部队传来报告,有三辆88式坦克抛锚了。余明家一阵阵的肉疼,这都还没打上仗就损失了三辆坦克,也许在这种糟糕的天候下作战,要比原先估计的艰难得多。

    镜头转移到斯科沃罗季诺城南防线,首先撞上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是701团的第一营。他们原本担负的就是先锋的任务。

    前面说到,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因为通信联络系统因为国防军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而陷入长时间的瘫痪,所以,根本不知道陆空战斗群已经越过边境线,朝着他们的右翼来。

    于是,卫杰率领着第一营风雷一般滚动而来的时候,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侧翼是非常薄弱的。

    通常来说,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俄军要使用一个步兵师在斯科沃罗季诺地区与远东联军交战,势必会安排其余部队看护它的侧翼。然后会派出迂回部队迂回到敌人的侧翼甚至身后,歼灭敌军。

    这是最常用的陆军地面部队作战战术,任何一个上过军校的陆军军官都会懂得。

    然而,因为地形的关系,因为路线的限制,在越过斯科沃罗季诺之前,俄军只有远东铁路可以运用,向北向南都是机械化部队无法行动的山峦雪原。

    而远东联军一侧却是控制着两条主要道路,向北和往南的两条公路线。地形对双方的利弊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俄军被限制了手脚,而远东联军可以通过两条主要道路进行迂回。

    若不是突然出现的暴雪天气,恐怕那个波力第121摩步师已经迂回到位,和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左翼部队交上火了。

    站在余明家的角度看,他们从边境出发,到达斯科沃罗季诺不足60公里,一口气便能跑完全程。李路早早的就让101大队潜入把战区的道路状况地形什么的,全都摸了个一清二楚。有了明确的情报支持,部队行动起来自然是迅速无比了。

    且说这第一营和毛子交上手之后,许多士兵都发现,己方的火力居然压得对方完全抬不起头来。于是乎,不少战士都在心里暗暗想着,原来毛子也就这点本事。

    殊不知,他们701团的火力密度是陆军中最高的!

    第一营初期全部是车上作战,凭借着猛士战斗车的高机动性和低矮的车身,在此起彼伏的雪地原野上攻击着俄军。而每一辆猛士战斗车上的火力都非常之强悍!

    连卫杰的指挥车,除了指挥通信设备,还安装了12。7毫米重机枪和一个顶置武器站,那是一挺高射速的遥控式7。62毫米机枪!

    就更别说那些被加强了车载60毫米迫击炮、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甚至加特林机枪的猛士战斗车了。

    使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猛士车,比后世的机动性更好动力越大,加装了这么多武器,越野性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使用的雪地专用轮胎,再加上全时四驱的驱动系统,犹如雪地精灵一般灵活。

    胡野是第一营火力排的一名下士,他操纵的就是一挺加特林多管机枪。他的猛士战斗车沿着一条小山沟,斜着向俄军方向快速逼近。俄军利用城区边缘的房子构筑了防线,看得出俄军指挥官有些头脑。在这种的天气状况下,也只有利用当地的建筑物进行作战是最为恰当的。

    开车的是胡野的老乡兼同学任斌龙,他们一起参的军,一起进入的701团,在同一个排,同一个班。

    胡野眼看着前面的一座教堂顶部射出一枚火箭弹,长长的尾焰非常的吓人。火箭弹扑向前面的一辆猛士战斗车,在胡野放大的瞳孔里,那辆猛士战斗车显然意识到了危险,疯狂地打着方向盘躲避。

    “轰!”

    火箭弹在猛士战斗车的后面爆炸,巨大的冲击波让那辆猛士战斗车不禁踉跄了几步,但是堪堪躲过一劫。猛士战斗车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装甲薄弱。

    别说火箭弹,12。7毫米子弹都能轻而易举地把它打爆,密集的7。62毫米子弹也能给车里面的乘员造成伤害。

    胡野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教堂顶部又扑过来一枚火箭弹,这一回,那辆逼近了五十多米的猛士战斗车再也躲不过去了。火箭弹正正地打在它的顶盖出,然后发生爆炸。高速运动中的猛士战斗车被打成一堆向前惯性移动的残骸,火光冲天,显然是上面的弹药发生的殉爆。

    “胡野!你他妈的愣着干什么!干他娘的啊!”开车的任斌龙的大喊声通过耳麦传来。

    胡野猛地回过神来,心中悲愤,怒吼着瞄准了教堂顶部的缺口,就开始疯狂地射击:“啊啊啊!我干你娘的老毛子!”

    射速高达一分钟3000发的加特林6管转管机枪,向教堂飘洒的弹雨,从发射火箭弹的那个缺口,到那些窗户。密集的子弹打碎了门窗,从那里进入把里面的物事打得魂飞魄散。

    俄军布置在那的一个火箭筒小组和一个还没来得及射击的机枪小组,以及几个在里面躲避的平民,成为了胡野的战果。

    以此为标志,陆空战斗群和俄军交上手了。

 第455章 强行出击的大猫

    激战至3月26日下午3时,至此,第二阶段的地面作战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