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89红色攻略-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路嘿嘿地笑了笑,随即收起笑脸,说道:“根据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国防领域,都会远远地把羸弱的毛子甩到后面。而随着远东独立,车臣闹事等一连串事情的发生,势必会让毛子这只瘦死的骆驼更加的虚弱。如果不出现奇迹,毛子会彻底沦为地区性大国。也就是说,它会逐渐失去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咱们呢,随着发展,将会在国家社会上拥有越老越重的话语权。我们发出的声音将会让西方国家集体不得不摆上政府首脑会议谨慎而认真地讨论应对。那么,再奉行以前对待毛子的策略,就显得不合适了。我觉得,在外交上,现在就可以慢慢地把毛子和印度、巴西这些地区性大国归成一类。首先在外交上,把区别明显化。”

    魏老总叹了口气苦笑连连,“你还真是想得太多太宽啊,外交的事情你都考虑上了。我告诉你,好好地把分内的工作给我做好了。既然你来指挥这个陆空战斗群,那么你就给我打一场漂亮仗!”

    李路的眉头猛跳,不由问道:“老总,是不是决定武力干涉远东独立了?”

    “不干涉他国内政,这是我们的外交原则!”

    魏老总语气有些严厉地说道,让李路不由挺了挺腰板,随即,魏老总缓和了口气,慢慢说道:“但是,按照既定的原则,如果有武装人员越过边境线,就是你们上的时候了。你要牢牢记住,把你放在这里,是为了保护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止远东的战火蔓延过来。明白吗?”

    李路斩钉截铁地答道:“是!完全明白!”

    魏老总看了看快燃尽的香烟,又续上一根,沉声说道:“俄军推进的速度很快,莫斯科的意志比预计的更加坚决。最高统帅部开了会,决定给你们陆空战斗群加强一个炮兵团。第一个全新装备的重炮团,你可要好好地利用起来。”

    陆空战斗群担负的任务的敏感性重要性,使得他们的增配减配等具体事务,都要上最高统帅部常委会议讨论研究。魏老总口中的全新装备炮兵团,说的正是首都军区的第一个数字化炮兵团。

    陆空战斗群的地面炮兵力量,本来就只有第70旅炮兵团,与其他力量比起来,是显得弱了些的。上面迟迟不批复李路的请求,李路就做好准备用攻击直升机和战斗机来弥补支援火力的不足。

    没成想,此番老总下来,却是带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此时此刻,李路并不知道,在不久之后发生的冲突当中,这个半路加入陆空战斗群的炮兵团,会起到那么重要的作用。而当空地火力协同出现问题的时候,地面炮兵部队的重要将会更加的凸显出来。

    李路猛地站起来,朝魏老总敬礼:“谢老总!”

 第423章 形势报告会

    看最快更新

    当俄军的先锋部队和远东联军的第二道防线外围警戒阵地发生接触之后,李路在考虑,是不是提前让正在进行针对性演练的部队提前进入待命状况。

    还没等他拿出决定,一道从总部过来的电文,就让他不得不坐上第501直升机中队的黑鹰直升机,火速前往东北某空军机场。那里有一架军用运输机在等候着,把他送回了帝都。

    老总亲自口述的命令中显示,上面的大佬们想要听听李路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以及对华夏现在以及未来周边关系的看法。

    李路当下就明白了,一定是和魏老总的对话产生了作用。他的话得到了上层的重视,而且还在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所以才有这次让他紧急返京,给大佬们做一次形势报告。

    这次形势报告是必要的,是紧急的,尤其在俄军进攻顺利的当口,上层更需要更多的分析依据以便做出决策。

    虽然,组建陆空战斗群摆在漠河边境一带,以及命令西北、东北、首都三大军区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在西北一带举行多次多兵种演习演练,就是在表明华夏在远东独立这件事情上面的态度。

    但是,这怎么看都是很隐晦的表态。华夏军方在解释这些军事行动部队调动的时候,就使用了“正常的、例行的军事活动”。这就说明,上层依然是没有打算和莫斯科撕破脸皮的。

    也就是说,在远东独立这件事情上,虽然经过了一次最高统帅部核心会议的讨论有了基本决策,但是,远远还没有到位。

    在俄军推进速度加快的当口,假若,远东联军抵挡不住俄军的攻势,连连败退,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远东独立政府被剿灭,莫斯科重新控制远东地区。第二,远东联军演变成游击队,与俄军进入长期的军事斗争之中,远东地区变成巴勒斯坦地区那般的火药桶。

    显而易见,每一位上层大佬都不希望看到远东出现这两种情况。一个稳定的、包容的远东,是华夏所希望看到的。所谓包容,含义就丰富得不得了了。李路希望把“包容”换成“受控制”,来得更加贴切一些。

    可以说,现在的华夏上层,部分人完全赞同李路的看法。这部分人,大多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他们有着足够的魄力,敢于火中取栗。另一部分人,则大多是解放战争后出来的人,老毛子曾经的力量和辉煌,让他们心存阴影,认为和大毛全面决裂是下策。

    在俄军快速推进到了远东联军第二道防线的当口,上层必要要拿出一个明确的决策,统一所有大佬们的意见。

    说起来,华夏之所以能够在历次严重危机中闯出来,跟我党高层意见在关键时刻能够高度统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让李路紧急返京,显然是以魏老总为代表的一派赞同他的看法的大佬们的意见。从苏联8…19事件起,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东欧剧变后期,李路就一直是参与老毛子事情最多的负责人。

    而庞大的红色计划负责人也是他,现在的、担负着必要时刻要越境干涉远东事务的陆空战斗群总指挥官也是他。

    在远东事务上,乃至于毛子的关系上面,再没有比他更有发言权的人了,也再没有比他更了解毛子现在状况的人了。

    李路隐约有着激动,他由衷地佩服魏老总把自己紧急召回京这一手。如果他知道,把他召回京做报告,实际上是由他家老爷子、魏老总、方上将等一批大佬研究之后,得到了南老的首肯,才做出的决定,恐怕他会觉得荣幸的同时,也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他之所以佩服,是因为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做相关的形势报告,是最适合的。远东战事正酣的时候,谁也看不出哪一方会取得胜利,毕竟远东联军实际上就是原前苏联的远东军区,力量不可小觑。

    但是,在车臣宣布独立彻底脱离俄联邦,随后莫斯科因为高官贪腐发生**示威,国库储备黄金失踪等等一连串事件之后,慢慢的,一些颇具眼光的人就会发现,远东独立这种之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当前的环境下,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在这个时候向上层做报告,定然是事半功倍。

    坐在大红旗上,李路闭上眼睛缓缓地整理着脑子里的想法和措辞,同时把外蒙的事情重新捋了一遍。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说服持不同意见的大佬没有难度,难度在于,如果他们提出,假若站在莫斯科的对立面,如何去应对当前的局面。

    也就是说,如何助力远东成功地独立。

    显然,大规模投入武装力量是绝对不行的,那是要打世界大战的节奏。上层要的,定然是在仅凭一个陆空战斗群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规模的武装力量,暗中帮助远东联军,首先要做的是挡住俄军并且打退俄军的进攻。

    就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达成这一目标了,李路早早的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也有了相关的准备和充分的信心。

    确定所有的计划都没有问题之后,大红旗驶入了中枢海,直接开到了最高统帅部核心会议召开的所在位置。

    中枢警卫局的一个少将亲自引着李路走进去,李路上回见过他,就是那个全程服务会议倒茶续水的少将。他堪称全世界军衔最高的勤务兵了。

    还是原来的会议室,还是原来的配置,只不过,此时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

    走过长长的走廊,李路看见了旁边的房间里,几个军官在忙碌着,那里一堆仪器。李路一眼就认出,他们是参政的人,而那些仪器,肯定是大功率的全频道屏蔽器。所谓参政,是总部政治部的简称,属于总部下面的一个二级部,却也是神秘性质堪比情报部的一个部门。

    像上层召开这样的军事会议,技术层面的保密工作通常由参政负责,其他部门是要靠边站的。

    在会议室门口,那位中枢警卫局的少将亲自搜了李路的身,抽出他的配枪,扬了扬,笑了笑说:“也就是能带枪进入中枢海,我暂时替你保管。”

    随后,一个有四十多岁的警卫局四级军士长面无表情地再次对李路进行搜身,少将乖乖地站在一边等着。四级军士长确认李路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攻击型武器之后,冲少将点了点头,就走开了。

    少将这才轻轻叩响了会议室门,随即轻轻推开走进去,“报告!人到了!”

    随即,少将侧了一下身子,示意李路进去,然后关上了门。

    偌大的会议室里,椭圆形会议桌边坐着上回参与会议的大佬们,都拿眼看着走进来的李路。

    李路敬礼报到,标准的军姿站着。

    居中位置的最高领袖指了指一处大佬们都能看到的地方,说道:“站到这里来,给我们说说现在的情况。”

    李路依言走过去,想都不敢想这里会有自己的位置。

    方上将首先说话,他指了指李路背后的大幅地图,问道:“听说你对当前的形势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这帮老头子坐在这里,就是来听一听你的高见的嘛!”

    李路面无表情,说道:“各位首长,有不到位的地方,恳请谅解。”

    他倒也干脆,跟机器人一样,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少将适时地递过来一根指挥棒,李路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在手里,回头看了一眼那张以外蒙为中心的大幅地图。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俄军已经推进到了距离莫戈恰五十公里的地方,他们的前锋部队已经和远东联军部署在莫戈恰的第二道防线部队发生了交火。在尼布楚的一周里,俄军付出了三万多的伤亡,一个集团军失去了战斗力。但是,通过远东铁路和部分空军运输机,他们也在这段时间里向前线集结了两个军,还有至少五个师在铁路的运输途中。根据我们的计算,在双方的主力部队接触之后,俄军的地面部队将会达到二十万人。”

    对于双方的力量,大佬们是很清楚的,经过李路这么一介绍,大家对远东联军的前景都持不乐观态度。说一千道一万,毛子再虚弱,他毕竟有一个庞大的基础。还没有完全把各种力量整合起来的远东,真的全面对抗起来,是几乎没有胜算的。

    顿了顿,让大佬们消化一下,李路继续说道,“但是,当前的形势总体来说,是有利于远东的。车臣独立势必会牵扯掉莫斯科的精力和力量,而正在上演的莫斯科高官贪腐丑闻,则会进一步加剧其内部环境的恶化。甚至可以认为,假若现任政府应对不妥,发生新一轮政变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总的来说,远东占据了最有利的时机。”

    政务院院长黎鹏程抬起手打断李路的话,扶了扶眼镜,问道:“李路同志啊,让你来呢,主要目的是请你说说,咱们和莫斯科之前的关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黎鹏程是不赞成与毛子闹翻的代表大佬,李路这些分析铺垫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他倒是要看看,老李家的这小子能说出什么样的分析来。

    很镇定地轻轻扫视了众大佬,李路的目光和自家老爷子的对了一下,缓缓点点头……

 第424章 未来的世界不属于毛熊

    看最快更新

    “走到现在,我认为,应该果断地抛弃莫斯科。”

    李路先是抛出了这么一句定论式的话语,然后在众大佬眉头猛跳之间,徐徐分析地说道:“当前的情况,在我们安排了多次有针对性的演习演练,并且组建了陆空战斗群之后,再加上我方对赤塔药物试验基地实施的外科手术打击,我们与莫斯科之前,就只剩下一层窗户纸。”

    “而对于我们来说,远东独立以及和莫斯科保持友好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前者来得更加的重要。我国与俄罗斯有着最绵长的边境线,这将会是我们现在以及未来,需要投入最多经历的地方。而独立的远东地区,则会把来自北方的危险削减到最低。”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在多次呈上的报告中,我反复提到一个问题。军队的重心,在未来将要由北向南移动,军队建设资源将要向海军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远东格局将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从战术层面来说,失去远东,莫斯科便失去了最便捷的进出太平洋的港口,从而失去了在东亚地区的话语权,进而慢慢丧失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这显然对我们的西北地区的边境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总得来说,苏联解体,叶利钦自废武功,意味着,莫斯科应该退出世界的权力中心了。它的未来,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地区大国,甚至强国都称不上。割裂的远东,独立的车臣,甚至极有可能东扩的北约,都将极大地压缩他的生存空间。如果未来的某日,他最重要的邻居曾经的兄弟乌克兰发生民主政变,甚至加入北约……”

    李路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顿了一下,看着大佬们都纷纷陷入了沉思,他话锋转移,说道:“二十一世纪是与俄罗斯无关的……说到咱们和莫斯科的关系,不得不提到外蒙。外**立本身就是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强行通过的决议,当时的国民政府签下了这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分割了领土。随即,苏军在外蒙大规模驻军。远东军区的第39集团军直到现在都依然驻扎在乌兰巴托。可以这样认为,外蒙一直被苏联视为战略性的攻击出发阵地。”

    “外蒙……”李路忽然放慢了语速,语气变得有些沉重,“我个人认为,当年放弃外蒙的主权,是极大的战略错误。”

    感觉到众大佬的目光都盯在自己的脸上,李路调整了一下情绪,往下说道:“从经济发展层面来讲,外蒙远非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是一块巨大的不毛之地。前苏联的多次勘探活动得出的结论是,那里蕴含着极大的矿藏以及油气田资源。尤其是铜、金、铝、煤、钛等金属矿产,储量和质量是世界一流的。就拿煤矿来说,外蒙有着极少的可以露天开采的煤矿,未来将会成为世界资源的处女地之一。”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围绕着资源争夺的世纪。随着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消耗的资源和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成正比的,我们飞跃式地发展,资源地飞跃式地减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需要控制更多的资源,无论内外。”

    “再从战略格局上考虑,我们重新拥有蒙古,将是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巨大的为子孙后代牟利的资源宝地,更是使得我们获得一个北疆以北的前哨阵地,并且能够把防御阵地推到西伯利亚!”

    转到了军事角度,李路的语气变得坚决和斩钉截铁起来,铁血的意味侧漏。他指着地图,“这意味着,莫斯科任何时候想要对远东地区做任何的动作,都需要看我们的脸色。再一次,各位首长请看,假若,远东顺利独立了,那么,他们和俄罗斯的交接的地方必定是位于赤塔州,也就是在外蒙以北边境附近。那么,不管是往西的俄罗斯,还是往东的远东地区,这些地区的事务,我们都拥有了无以伦比的插手条件。而且,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独立后的远东形成钳形态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我们在远东地区影响力的长期存在。”

    他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框住了东亚,“美日韩三国,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势必不愿意看到我们的伟大复兴,势必会在过程中添加阻碍。而东亚乃至整个亚洲,都会成为他们下手的地区。我获得了一份关于白宫内部的战略会议的情报,不远的未来,美帝将会把战略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其实,苏联的集体以及华约的消失,欧洲已经失去了最主要的对手,美帝能够腾出更多的经历放在亚洲上。从五角大楼准备把大西洋舰队的一个航母战斗群划归太平洋舰队可以看出,他们正在做这个工作。这意味着,我们将会遭遇比现在要大得多的军事压力。”

    “为了围堵我们,美帝一定会在我周边寻求盟友。苏联解体,俄罗斯对外蒙的影响力会下降到一个最低点,于是,外蒙便会成为一个政治势力的真空地区。如果我们不动手,美帝势必会把手伸进来。届时,我们面临的将会是形势更加负责的北方更大周边地区。”

    “这,就与我们默许甚至助力远东独立的目的相背离了。”

    缓和了一口气,李路总结说道,“因为红色计划,实际上我们和莫斯科已经回不到从前的关系了,他们也不再是也不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阶级兄弟。即便因为新一轮的东西方对抗等形式,俄罗斯会迫于形势不得不和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但是,那也只是同床异梦的妥协。只要有机会,贪婪的北极熊会毫不犹豫地咱我们肥沃的北方咬上一口。”

    “现如今,摆在咱们面前的,是一个绝好的解决掉北方强邻的机会。错过它,我们就错过了一次拥有远东话语权、收复旧土的机会。”

    说完,李路放下指挥棒,瞬间恢复了标准的军姿。

    最高领袖的目光离开李路,从左到右看了一眼,也没说话,那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人在这,话也说完了,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万千山坐了坐身子,磕了磕手里的烟灰,看着李路,问道:“小同志,你刚才说,咱们和毛子之间离撕破脸皮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我很想知道,既然要保护这层窗户纸,又怎么样在当前的远东独立上面表态和行动嘛?”

    李路并没有把心中的计划说出来,而是很巧妙地用一句高度概括的话回答了这位军队中的理想派领袖大佬的问题。

    “这需要集合整个国家的高端精英人士的智慧,才能做好这件事。”

    李路这应付式的回答显然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万千山脸色没什么变化,准备说话的当口,黎鹏程开口了:“小伙子啊,你就说说你的想法嘛。把你叫来,就是要听你畅所欲言的嘛,说错了没关系。”

    你当然希望我说错了,李路心里暗道一句,依然沉默着。即便是在这样的核心会议,他也不一定非要按照政务院院长的话去做。他官职低,就正好应了那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是自己这一派的大佬发话,下面的话,打死他都不会说出来。

    魏老总笑了笑,看着李路说道,“你个人对此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嘛。今天我们就是来听你说话的。”

    李路这才点点头,整理了一下措辞,眉头紧锁着说道:“作为红色计划的子计划之一,我和团队拿出了一份针对外蒙以及远东独立的详细方案。”

    此时,那名中枢警卫局的少将,快步走到最高统帅身边,耳语了几句,最高统帅点点头,随即少将招了招手,马上有文职军官手里捧着十几份文件夹走过来,挨个呈到每位大佬的前面。

    李路心里算着时间,看着大佬们翻开文件夹去看方案。大佬们的脸色是随着阅读的推进而变得丰富起来,有怪异,有吃惊,有怀疑,有沉思。

    觉得差不多了,李路便开口说道:“正如刚才所汇报的那样,远东能否顺利地独立,仅凭车臣以及莫斯科内部的问题牵扯,是还不足够的。对于正在进行的远东战争来说,远东想要独立,首先要在战场上打败俄军,或者打退俄军,甚至说给予俄军不可承受的重创。让莫斯科看到,远东战争会成为整个国家一个长期血流不止的伤口。”

    “显而易见,单凭远东以及远东联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的。而根据我们的分析,远东独立的最好时期就是今年,而且越快形成定局越好。我们实在无法预估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数。”

    “那么,在不动用除了陆空战斗群之外的武装力量越境干涉的前提下,保护我们和莫斯科之间的窗户纸的完整。目前能够想到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远东联军以战场层面帮助的,能达到最好效果的,只有外蒙。”

    “确切地说,只有驻扎在外蒙的前苏联军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第39集团军。”

    在场的大佬中,最具战场嗅觉的无疑当属老李家的老爷子李红军了,听到李路这句话,他很快就反应过来,眉头一皱,说道:“你的意思是让第39集团军切断俄军的后勤补给线?”

    老将的反应不可谓不快,李路心中叹服。

    他点了点头,答道:“是的,只要切断远东铁路,俄军的二十万大军就会变成失去供血的肢体!”

 第425章 外蒙的重要性

    看最快更新

    李路把全盘计划和准备工作托出出后,“让毛子的第39集团军去截断自己人的后勤补给线”这样一个天方夜谭的计划,居然通过了最高统帅部核心会议的批准。

    核心会议结束之后,李路被通知留下来,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他被带到一处更为隐蔽的会客室里,里面,最高统帅、方上将、魏老总、老李家老爷子、万千山几人在座。

    李路顿时就知道,这是更为私密的高层碰头会议,而且针对性非常的明显——在座的,除了最高统帅,全是军方的核心大佬,全都是参加过战事的老将。

    “坐吧。”

    最高统帅指着边上的一把椅子,笑着说了句。

    李路老实不客气地一屁股就坐在椅子上,端端正正地坐着,两手放两膝。表面平静的他,心里却是想不明白这阵仗是要让自己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方上将开始说话,直接入正题:“关于外蒙的问题,我们几个老头子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路顿时了然了,原来是关于外蒙的事情。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尽管李路刚才在会议上是借着远东独立的事情捎带着说了一下外蒙,但是谁都清楚他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

    显然,李路倾向于收复外蒙——当前的环境对于远东来说是独立的最好时机,对华夏来说,何尝不是收复失地的绝佳机会。

    低头想了想,此时在座的都是军人,想听的,自然是国防军事层面的看法。心里有了成熟的想法,李路抬起头,沉声说道:“领袖,各位首长。从老毛子的扩张历史来看,他们都是跨过乌拉尔山脉,沿着西伯利亚对远东进行侵蚀的。据我所知,远东铁路至今都未能收回建设成本,而且持续亏损,但是老毛子依然花费巨资维护它。因为这是莫斯科对远东实际控制的唯一路线。”

    “然而,西伯利亚始终太过苦寒,全年冰冻期在半年以上,部分地区甚至是永冻区。他们所依赖的西伯利亚铁路,在经过多次细致勘查建设,也只能做到单一双线,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面对远程火炮、地地导弹以及航空兵的打击,就更加的脆弱了。”

    “即便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改造为电气化,也只是增加了运输量而已,对于改变先天的战略劣势没有任何实际改变。国内长期有一种论调,部分人认为外**立成为了我们和老毛子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实际上这根本是自欺欺人。老毛子早在45年就开始在外蒙驻军,那支第39集团军就是当年从旅大地区撤过去的。即便退一万步,这种观点也是丝毫站不住脚的——即便那是战略缓冲区,那么,谁控制了它主动权就在谁手里!”

    李路语气变得低沉,“我们掌握的情报很清晰地显示,老毛子的驻外蒙陆空集群化部队,完全可以在不考虑后续补给的情况下,单程突击二十四个消失,一口气干到帝都城下,绝对不是玩笑话!事实是,在老毛子控制了外蒙之后,我们的战略态势变得更加恶劣了。而他们与远东地区的联系、补给,完全可以借用自然条件更好的外蒙来实现。如果爆发战争,外蒙就会变成一个能够源源不断为苏军供血的地方。”

    几位大佬纷纷点起了烟,抽着,沉思着。

    李路深深呼吸了一口,忍着烟瘾,缓缓说道:“如果,我们成功收复了外蒙,便可以把大毛的西伯利亚生命线至于我们的打击范围内,莫斯科与远东地区的联系将面临被我们随时切断的危险。现在,远东闹独立,他们即将成为两家人。我们在乐见其成的情况下,就要未雨绸缪地防止他们将来再次成为一家人,而外蒙,就是我们随时监视他们双方的最佳前沿阵地,更是将来非常优越的战略后勤基地、战略前进基地!”

    “总而言之,我坚定地认为,当前,我们有一个历史上最好的收复失地的机会,而为现时计为长远计,我们都不应该坐失此次机会……”

    ……

    离开帝都返回漠河的李路,刚到指挥中心,后脚就接到报告,情报部来人要见他。

    而见到情报部的来人后,李路就笑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来人正是神龙不见首尾的情报部八局老板叶孤云。

    两人见面也没有客套,直接就进了保密会议室。

    叶孤云看上去赶了很长一段路,端起水杯就灌了一口,随即沉声说道:“我是从欧洲一路赶回来的,大半天的时间都在天上。”

    李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辛苦了,老叶,就算你不回来,晚些时间我也会把你紧急召回的。”

    叶孤云脸色一整,跳了跳眉头问道:“有情况?”

    点点头,却又摆摆手,李路说道:“利用驻外蒙俄军第39集团军的计划,得到了最高统帅部的批复,正式授命我全权负责此项计划。”

    他说着眨了几下眼睛。

    叶孤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么说,是时候启用咱们安插在第39集团军的棋子了。以前做下的准备工作是时候推进到收获阶段了。”

    点点头,李路说道,“所以,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你亲自前往乌兰巴托坐镇。”

    重重地点点头,叶孤云说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车臣、莫斯科,都按照计划行动了起来,绝佳的时机已经创造了出来。远东独立能否抓住机会形成定局,就要看远东联军能否在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