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89红色攻略-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面作战,在发生之前,谁会相信伊拉克那庞大的装甲集群压根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不一样的是,海湾战争发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中东,而这一场对抗,就在刘司令员的面前发生,他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这种亲身经历的震撼远非海湾战争带来的所能比拟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战争年代,恐怕124师的师长一干领导是要军法审判的!

    124师那边的震惊就不必多说了,直到下午复盘的时候,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的程保国还是灵魂出窍的状态,呆呆滞滞的。

    更关键的是,李路也被震惊了。不是因为701团迸发出的恐怖战斗力,而是现在的陆军的作战能力让他吃惊不已!在他的计划里,他原本估计最少也要花费两个昼夜才能完成作战,然而仅仅半天时间,124师就败了。

    纵然124师代表不了陆军的平均战斗力,那也是第6军中的主力部队。主力师尚且如此,何谈其他部队?

    李路一阵阵后怕,他不由地去想,如果爆发战争,这样的部队能够打赢战争吗?一个草创的701团,说得过分点,现在的701团实际上只是伪数字化,离真正的数字化还差好几大截。就这样就把一个师给干掉了,李路又如何能不震惊呢?

    即使刨除了指挥官的因素,124师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多多,最大的问题就是部队没有灵活性,指挥体制僵化。往往从野战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要经过数层才能传到前线部队,中间要是有些许耽搁,稍纵即逝的战机就失去了。

    想着这些问题的李路,迎着刘司令员的目光,慢慢地进行了说明:“司令员,参谋长,以及124师的各位领导,我解释一下701团的作战过程吧。”

    说着,他走在沙盘前面,摆摆手拒绝了作战参谋递过来的指挥棒,就这样说道:“701团和124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战场侦察能力和快速机动能力。首先说第一点,我们701团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将近五百人担负的是非战斗任务。而在这五百多人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为部队提供情报支持的力量。具体地说,我们701团组建了技术侦察队、武力侦察队以及侦察搜索队三支团属小队。每支小队的人数从十几人到四五十人不等。技术侦察队是701团重点建设的队伍。”

    说着,他扭头从人群中找到于土星:“我请我们的负责人来具体说说对抗的详细情况,于土星,你来介绍一下。”

    “是!”于土星立正,走了出来,站在一干领导面前开始介绍:“事实上,从战斗打响,124师的通信联络都在我们的监听之下。124师的部队调动,我们都可以通过侦测无线电信号,然后确定位置。另外,武侦的人都配备便携侦察设备,通过抵近侦察、潜入侦察等等手段,把目标的具体情况报上来,我们技侦通过对比汇总,然后实时上报指挥部的情报中心,为指挥官作战决策提供及时的依据。侦搜队偷袭124师炮兵群就是一次很典型的战斗。”

    李路点点头,顺带着介绍了一下于土星:“这位是我们团的技术大拿,在电子方面造诣很深。从情报部挖来的人才。”

    随即他接上话头:“不仅是团属情报部队,下面的营连都有专门的侦察班或者侦察组。相信程保国副师长也发现了,发生接触的只是我们的一些小股部队,其中就有若干侦察小组,作为触角,实时更新你们前线部队的具体位置。”

    其实,李路说的这些战场侦察并不十分新颖,国防军过去的几次战争都把战场侦察战术运用到极致。但是,像刘司令员这样的超级老兵,还是从李路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关键的所在。

    皱了皱眉头,刘司令员问道:“你要说的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各部队的单打独斗,是这样吗?”

    能坐上大区老大位置的没有一个是等闲人物,刘司令员一眼就看出了李路要表达的关键意思。他点点头,下意识地朝前走了几步,拿手指着沙盘:“无论是侦察队也好还是下面的各种侦察小组,任何一支部队都能做到,无非就是战斗编组上的方式而已。但是!”

    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但是,正如司令员所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701团最大的底气就在于,能够通过目前陆军最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把情报部队的每一个单元都实时地链接起来。这不是简单的链接,而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实时的链接。指挥部的情报中心就是大脑,通过汇总情报分析情报,最后给数据。在我的规划里,701团未来的战场情报获取方式是空地一体的,目前我们只能做到地面上系统。”

    想了想,他说道:“再举个例子说明,从反炮兵雷达侦测到124师炮兵群的轨迹,再到无线电监听作出的判断,然后侦搜队抵近合围,这个过程由我们701来做只是几分钟的事情。如果换成普通部队,或者说125师组织一次偷袭敌方纵深炮兵阵地的行动,恐怕还花费几天的时间。”

    李路用一句话总结:“精确、实时,就是701取胜的关键。”

    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无疑,李路描绘的,是一种似曾相识却又完全陌生的作战方式。

    而程保国则是在不断地想,此时站在这里侃侃而谈的应该是自己应该是自己,而不是这个乳臭未干的李家小子!

    那边,李路的声音再次响起。

    “过去我们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指出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在现代战争中,同等重要的还有战场侦察。谁拥有完善的战场侦察系统,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对作战方式的影响是深刻的重大的。以前我们讲究一城一地的得失,也许以后会变成,谁先瘫痪掉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谁就是胜者。这里要说明的是,真正的指挥控制系统,是融合了指挥、侦察、情报、后勤等等方面功能的先进系统,部队的神经线。”

    扫视了一众脸色沉沉的领导一眼,李路说道:“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我们的一个战斗小组耗尽了弹药,他们请求补充弹药的方式是,用单兵电台直接向距离最近的战勤队要求补充,而不用层层向上报告。这样一个小细节其实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刘司令员拿出烟点了一根,旁边的刘华贤看了不由微微瞪大了眼睛。司令员只有在深入沉思的时候,才会习惯性地抽烟,更加没有在下面人的面前抽过烟。显然,这一仗战斗再加上李路的说明,深深地震撼到了这位南天王。

    “这就是你所说的数字化部队?”刘司令员抽了几口眼,问道。

    李路点点头:“确切地说,应该是数字化部队的雏形。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实,701团展现出来的力量仅仅为我理想中的十分之一,司令员,各位领导,不知道你们留意到没有,整个对抗过程,没有空中力量的参与。按照701团的发展规划,是至少配备一个陆航大队的。如果有十几架武装直升机的支援,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当场的都心似明镜,美帝航空部队轰炸伊拉克地面部队的场景纷纷浮现了出来……

    缓缓点点头,刘司令员扫了一边124师的干部一眼,说道:“你们输得不冤。”

    随即,他看着刘华贤:“这小子说的就是美军在伊拉克搞的那一套嘛!刘参谋长,我看有必要组织一次海湾战争的研究分析活动。”

    刘华贤马上说道:“我同意,另外我建议把701团和124师的对抗过程拿出来,组织师团干部认真研究研究。”

    这句话让124师的领导们脸色难看至极,这老军长不管老部队的脸面了?他们又怎么知道,在刘华贤心里,部队的战斗力远比脸面重要。没里子你还要面子?

    归根结底,这件事的推波助澜者是程保国,没有他从中撮合,124师也不会跟701团干起来,没成想,原来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却成了最大的伤心地。一个师给人一个团干掉了,这以后叫124师怎么抬头走路?

    对于程保国来说,他要打李路的脸不成反被狠狠地踩了一脚,丢脸事小,前途事大。估计,他要跨过师长这个台阶,还得等下去。

    这次意外的对抗造成的影响远远不止它124师的丢尽脸面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引发了陆军范围内的大思考大沉思,尤其是高层。海湾战争是警钟,敲响了沉醉于大陆军中的国防军将领,但是那毕竟是几千里之外的战争。而701团和124师的对抗,则是直接的直观的把整个过程端到了大佬们面前——看!

    越来越多的高层将领意识到,现代战争不是拼人多拼坦克多的时代了,苏联的装甲集群大纵深进攻理论没有“神经线”的链接,终究也会走上伊拉克陆军的覆灭之路。

    装备精良的小型部队,完全有能力打垮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而大佬们也看到,也许在前线拼命的只有一个连甚至一个作战小队,但是为其提供各种支援的有可能是涉及上万人的庞大的系统资源。

    后世美军动用一支十几个人的特战小队实施抓捕任务,后方有诸如中情局、航母战斗群这样的庞大力量,以及数十颗卫星为其提供支援,就不难理解了。

    这个时候,一些大佬就会想起当时李路在空军搞的那一套改革,认真分析了第2战斗机联队的编制之后,也就看出了端倪来。作为重编航空联队,第2战斗机联队的各种飞机数量达到了120架,而作战飞机仅为80架左右,其余的全部是支援飞机。比如运输机、直升机、电子战飞机等等等等。

    概括地说,701团和124师这一次偶然的对抗,直接促使了陆军在改革方面加快了步伐,高层的想法受到影响,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701团越发受到重视了。

    以至于在未来的各种研究专家的喷粪秀中,常常把这次对抗看做是陆军第一支数字化部队701团的第一次亮相,把这次对抗视为陆军走上大力推进改革计划的新。

    这,仅仅是开始。

    注:复盘是象棋术语,指的是每次博弈结束之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在部队演习中,就是在沙盘上双方把刚刚结束的对抗再走一遍,这样问题出在哪里就一目了然了。

    另:情节发展到这里,第二卷该结束了,总结起来大致有两个大情节,借着和平经典计划推动了陆空军的发展,辅以其他小情节。即将展开的第三卷,可以视为1989整本书的第一个大**,看看书中时间,你们都知道是要做些什么了——让我们继承毛子的遗产吧,让我们高唱国际歌,挥舞着绿色的美元、喊着阶级友谊,内牛满脸地接过毛熊的遗产并且发扬光大吧!

    步枪在此表示对苏联的深切哀悼,伟大阶级兄弟毛熊兄永垂不朽!

 第251章 红色计划

    看最快更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苏长城发现,自从海训回来,团长特别喜欢唱国际歌,时不时的就哼几句。甚至,一向不怎么插手思想政治教育的李大团长,这几天给各营连下达了一道命令——701团的每一个人都要会唱国际歌,饭前饭后吼几嗓子!

    他猜测,可能是因为干掉了124师,团长心情好,也可能是因为又一批新装备加入了701团。

    他都没猜对,这几件事情都还没到能够让李大团长表现出情绪的地步。原因其实是,毛熊死亡的日子不远了!

    七一刚过,再有最多一个月,毛熊会出现一次回光返照,然后义无反顾地寻马克思去也……

    还有什么比参与一个庞大帝国的遗产瓜分更令人激动呢,为此,李路甚至在两年前就着手进行了准备!

    早晨,一架运…10长程型专机从南港起飞,直飞帝都,还没到午饭点,李路就带着苏长城、方铃、陈家七、周辰、于土星、洛叶几个人,走下了专机,乘坐一辆红汽考斯特直奔首都军区招待所。约莫十分钟后,李路独自驾车前往军区驻地,面见老爷子。

    与此同时,戚君庭乘坐的私人专机庞巴迪的商务机也在帝都机场降落,一列豪华车队把他接到了和平酒店最高层。在那里,关振华、江南、张景春、商良等人在等候着。

    几乎是前后脚,杰克的专机也抵达了帝都,同样豪华的车队把他接到了和平酒店。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柳石以及一个全部是华人组成的团队。他们全部被安置在了最高层的客房里。

    先这些人一步到达的,有一个本港背景的商业团队。他们是李晓萍亲自带领的远海国际贸易公司的精英团队,其中就包括爱国基金会名义上的理事长郑大钧和他的几个助手。

    一时间,和平酒店的停车场停满了属于红色集团的各种高档车豪华车,几乎是好车尽出,保障这些来头很大的人物。

    程峰这个属于三哥圈子外围的人,不甚清楚这些人的背景,只是知道戚君庭、关振华、江南、张景春四位帝都衙内圈的爷是跟着三爷混的。四位爷聚首,肯定是等候三爷的大驾。他也不敢多问,只是悄悄的吩咐保安队好生看护着,自己更是如临大敌地亲自在大堂坐镇。

    叶孤云调派了一队特工早早进驻了和平酒店,负责安全保卫保密工作。同时,他也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静候李路的召唤。

    非常的明显,这些人都是李路在商业上的各路班子,他们齐聚帝都和平酒店就是得到了三哥的召唤。此时,李路国内的三大集团以及国外几家公司的代理人,都到齐了。

    然而,李路并没有第一时间前来和他们见面,而是去觐见老爷子。在即将要做的事情里,李路的私人班底只能是一个辅助的角色,来自国家与军队的力量才是主力部队。

    老爷子现在身兼数职,首都军区司令员、最高统帅部拨款委员会主任、最高统帅部委员,级别待遇也比较特殊,是副国级待遇。有传言说,年后老爷子将会荣升副统帅,成为方上将之后的第二位军界大佬。李路是很相信的,毕竟从88年开始,南老培养自家老爷子的意图是越来越明显了的。

    此时,老爷子在最高统帅部部务会议中的发言分量,已经隐隐与总长比肩,甚至有些时候比总长的还要重。如果李路记得没错的话,魏老总会在明年全会后当选国防部长,然后两年后增补为副统帅。

    也许,这个时空里,国防军会体现出现三位副统帅,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爷子是知道李路要过来的,他也知道李路的目的何在。所以这一天,他腾出了午休的时间来,要和自己的孙子好好聊一聊。

    以至于李路知道这事后,告诉老爷子的机要秘书李超,把面谈的时间往后推推,实在不行就晚上,也不在乎这点时间,坚决不能影响老爷子的休息。老爷子身子骨很好,但毕竟上了年纪。李路这个当孙子的没有不心疼的道理。这厮可以说打小是跟着老爷子长大的,反而跟老子李健国没那么亲近。

    老爷子决定的事情又岂是区区一中校副团能左右的,李路只能无奈地奉命前往。

    在老爷子的办公室里,看到老爷子的精神很好,李路这才稍稍放下心来。李超给这厮送上了一杯茶之后,隐蔽地指了指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朝李路打了个眼色,让他注意时间,这才退出去。

    老爷子原本乌黑的头发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白色,李路看了不禁一阵阵心疼。职务是越来越重要了,事情也越来越多。这三年里,几乎每一年都有大事情发生,也就难怪老爷子长白发了。

    从1979年南疆大规模战事起,一直到现在,华夏没有哪一年是过得顺畅的,军队也没有哪一年是过得舒心的。也就李路横空出世的88年开始,日子才慢慢好过起来。

    老爷子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眉眼之间能看到一丝意气风发,想必国防军良好的发展势头让他舒心。尤其是首都军区下面的第9集团军以及万岁军两个军被定为第一批重点改革建设的集团军部队之后,老爷子不舒心那才怪了。

    一老一少说了几句闲话之后,就转到正题了,李路秉承老爷子的基因,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比军队的建设国家的发展更加令人痴迷。

    只是这一回倒是老爷子先转入的正题,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抿了口茶水,缓缓说道:“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李路端正的坐姿保持着,重重地点点头:“是的,爷爷,我就等您的话了。”

    老爷子微微一笑,却是说道:“如果我不同意,你是不是还会自己单干?”

    李路愣了一下,瞪着眼睛说:“爷爷,关于苏联的问题,我和您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为此我曾向您递交了多篇文章,我以为您会同意我的看法的……”

    摆摆手,老爷子表情未变,笑眯眯地问:“回答我的问题。”

    李路迎上老爷子的目光,咬了咬牙齿:“是的,如果我们决定不参合,我会以私人的身份进行备用计划。这是一场世纪饕餮盛宴,错过了我会悔恨终身。咱们国家错过了,也许就错过了唯一一次飞跃式崛起的机会。”

    望着李路坚决的神情,老爷子微微点点头:“站在一个帝国的尸体上崛起,可以极大地缩短我们和西方国家的差距,但也很危险。”

    李路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富贵险中求——美国佬都不怕,我们为什么要害怕?”

    老爷子缓缓摇摇头,指着李路点了几下:“你呀你,军事方面没得说,这个政治头脑还是不行。我们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不能和别人混为一谈。”

    李路明白这个道理,他说道:“我明白,所以我才提出这样的计划。以民间企业为主导,政府不站在明面上。爷爷,其实您多虑了,现在的莫斯科龙蛇混杂,说是三不管首都也毫不为过。只要把握好分寸,我们绝对能分上一杯羹。”

    老爷子沉默了,脸上的淡淡笑容也消失了。沉思片刻,他才微微皱着眉头说道:“老三,你判断苏联会解体,爷爷说句实话,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敢相信。”

    语气中蕴含着明显的唏嘘。

    缓缓地点点头,李路低下眼睛想了一下,说道:“爷爷,在戈尔巴乔夫解散苏共之前,任何人都不会相信这样庞大的一个帝国,与北约对抗了数十年的铁幕国家,一直以组织结构严密的帝国会崩裂。”

    他顿了顿,话锋转过来:“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手里掌握的证据即便不充分,但是已经能够证明,美国佬瓦解苏联的计划已经实时了三十多年。走到今天,美国佬是绝对不会在最后关头出差错的。而且,即便美国佬现在撤下他们的所有计划,苏联也没有任何的希望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是给病重中的苏联注入了兴奋剂,药效过后除了死得更快,没有第二种结果。”

    “爷爷,苏联解体,我们现在的有利国际环境将不复存在。事实上红飞已经向我报告,格鲁曼公司正在受到美帝政府的压力,逐步地减少合作力度。近期有一批专家要回国调休,我估计是有去无回了。这说明美帝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苏联解体,剩下的,就只有我们华夏的。”

    说到这里,李路不由幽默了一下:“苏联千古,作为阶级兄弟,咱们于情于理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接过它的遗产,继而发扬光大。”

    “呵呵!”老爷子被他逗笑了,点了他几下:“你小子那点子花花肠子!”

    老爷子抚了一下额头,说道:“行了,那你就按照提交的方案进行吧。不过上面的意思是,出了问题,是你自己的,和国家和任何人没有关联。”

    李路早就习以为常了,点点头:“放心吧爷爷,我为这一天准备了两年之久,保证没有半点纰漏!”

    本来,经过几个月的消化分析,老爷子是认同了李路对苏联局势的判断了的,今天再次提出自己同样的疑问,不无考验李路意志力的意思。他不再说话,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小红本,扔在桌面上。

    “给你的,有效期到今年的最后一天。”

    李路不知道是什么证件,但是一定是类似古代令牌之类的东西,听到老爷子这样说,他不由说道:“毛子解体的时间是12月25日,这个时间太紧了……”

    没说完,他赶紧闭上嘴巴。

    老爷子盯着他:“你怎么知道具体时间是12月25日?”

    糟了,说秃噜嘴了。

    李路暗道一声,情急之中说道:“我瞎猜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北约国家肯定很希望看到戈尔巴乔夫在这一天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老爷子半信半疑,不过也没继续追问,李路这次悄悄地松了口气。

    “这边会组成一个联合代表团跟随你行动,你需要什么样的配合,直接给他们下达指令,他们会无条件配合。如果重大情况,你可以通过使馆直接和国内进行沟通。”老爷子指了指桌面上的小红本。

    下达指令?这是不是说由军队和政府组成的联合代表团都归我管呢,李路这样想着,伸手去拿起小红本,打开一看,顿时石化了……

 第252章 恐怖的清单

    看最快更新

    国务委员!

    难以想象,李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老爷子给他的证件进入是正儿八经的国务委员的证件!

    这,太匪夷所思了。

    震惊之后,李路随即明白,上层不仅认可了他的计划,而且还决定大力支持。最重要的是,上层对他的信任。再一个,上层显然看到了李路提出的计划中的关键——不给计划制定者绝对的领导权,这个计划难以顺利实施。

    这也是李路几乎是建立在先知先觉中提出的一项针对苏联解体前后华夏如何“接受老大哥遗产”的、取名为“红色”的秘密计划的关键所在。没有李路,这项计划将会失去意义,不把所有参与人员置于李路的绝对领导下,将会使得计划效果大打折扣。而李路很快就会发现这个临时身份的巨大作用。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点。上层有了决定,于是丝毫不吝啬方法很大胆地把一个国务委员的名头给了李路,虽然是临时的。要知道,这可是正儿八经副国级职务!

    恐怕,如果不是遇上这样的极其特殊的情况,李路只怕再过个十年八年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名头。

    上层如此重视,不惜给予一个二十二岁未到的中校副团干部一个钦差大臣的名头,直接说明了李路与半年前提交的红色计划是多么的吓人。受到万塔计划的刺激,再加上李路自1988年以来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儿,这厮恨不得把苏联打包回家!

    在李路亲自编写的、几乎有一本书厚的方案中,附带的各种装备简单介绍占据了一大半的篇幅。这厮直接就是奔毛子的各种先进装备去的,李路在方案附录中写道: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极有可能出现的“买一送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毛子做不到、无节操无底线、跳楼价吐血价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优惠大酬宾活动”中,我们可以以极小的代价获取如下装备——让人瞠目结舌的清单!

    陆军方面的。

    主战坦克:库存的、现役的大量的t…80、t…72、t…64;

    步战车:bmp…2/3履带式步战车、btr80/90轮式步战车;

    大口径火箭炮:9k58型300毫米12管火箭炮(传说中的龙卷风)、220毫米“暴风雪”12管火箭炮(龙卷风的前身);

    大口径自行榴弹炮:2s57式203毫米重型自行加农炮、2s19型152毫米口径自行火炮、9p138型122毫米口径自行火炮、2s18/32/9型自行迫击炮(口径分别为120/82/60毫米,一个系列);

    武装直升机: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米…28“浩劫”攻击直升机、卡…50“黑鲨”反坦克直升机(卡…52“短吻鳄”是日后俄罗斯为了竞标土耳其项目拿出来的双座型号);

    通用直升机:米…8“河马”运输直升机、米…17“河马h”直升机、米…26“光环”重型直升机,米…17是在米…8的基础上改进的,而后世国防军大量装备的米…171则是在米…1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米…26“光环”重型直升机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重28吨,可以运载20吨的物资!美帝的什么支奴干根本就没法比。

    野战防空系统:“通古斯卡”2s6式履带式弹炮合一系统,世界上第一款野战自行化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是当前世界上火力最强悍的低空域防空武器系统。比后世国防军装备的pzl…95式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要强。

    还有sa…13“金花鼠”自行防空导弹系统,号称低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杀手。性能跟后世华夏山寨法国的“响尾蛇”陆用版本差不多。

    后世华夏购入的道尔m1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以及sa11“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

    战术地地导弹:9k79“圆点”战术导弹,北约代号ss…21,(性能差不多是天朝自主研发的df…11的水平)、ss…23“蜘蛛”战术地地导弹,它的后期发展型就是赫赫有名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

    李路把以下武器也划归到陆军一类了。

    战略导弹:ss…20“撒旦”公路机动性战略导弹;

    区域防空系统:s…300防空导弹系统(也就是后来天朝购买的明星产品,山寨出来的fd…2000夺得了土耳其的竞标,20亿美元,引得美帝毛子等人眼睛要喷出血来)。

    海军方面。

    三哥做事也是不会怕前怕后的,本着要么不干,要跟就干场大的原则,李路毅然决然头也不回地写下了如下装备:

    巡洋舰:核动力的基洛夫级、常规动力的光荣级;

    驱逐舰:无畏级、现代级;

    护卫舰:唯有红色帝国的最后一款护卫舰“顺利”级能入三哥法眼;

    核潜艇:毛子的传统优势,有台风、阿库拉、塞拉、共青团员,其他的都落后了。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团员”级,北约代号为“麦克”级,这玩意儿一共生产了两艘,一艘在前年,也就是1989年挪威海域沉没,另一艘将会随着红色帝国的消失而被迫退役。

    共青团员级核潜艇全部采用钛合金建造,号称5880吨黄金。世界潜艇下潜最深记录保持者就是它,1200米!因为采用了独一无二的液态金属核反应堆,水下速度可以达到骇人听闻的38节!后世号称最快的核潜艇、美帝的海狼级也仅仅是32节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