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徐后传-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保保轻叹一声,“好吧,我答应了,以你情郎的命换我妹妹的性命。不过为了防止奸细混进来,只限你和他借道通过城堡,其余人等一概不准跟随。”
“丞相果然爽快,我也定不会食言。”徐妙仪心中大喜,说动王保保借道北元,是避开李善长的围追堵截,和减轻明教义父负担的最好方法。
明教破罐子一摔再摔,传到道衍教主手里只剩下一个瓦片了,而且老弱病残居多,再折腾下去,破瓦片都会摔成渣渣,义父手下那点教众根本无法对抗李善长的心腹斥候死士们,能够解决跟踪朱棣的狐踪残部,并顺便帮她寻到朱棣发配地所在,徐妙仪已经感激不尽,剩下的路,多半要靠她自己摸索斡旋。
徐妙仪和王保保商议完毕,天已经黑了,但今晚是除夕,站在山巅的城堡上往下俯瞰,兰州城上空已经被五颜六色的焰火点燃,街道两边悬挂的红灯笼如一串串糖葫芦,将分割的街坊串在一起,人群在“糖葫芦”中间如潮水般的涌动,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
徐妙仪很兴奋的看着这些人间烟火,很快她就要和朱棣远走高飞了,以后这些平凡的人间烟火里头,有她和朱棣的一份。
王保保默然的看着兰州城上方的焰火,突然问道:“你真有把握带我妹妹逃走?”
徐妙仪说道:“世事无常,我若说有十成把握,你肯定也不会信。但周王朱橚愿意为了她赴汤蹈火,有这份情谊在,救她就容易多了。”
王保保问道:“那个周王……听说是大明皇室里最无能的皇子?”
徐妙仪笑道:“没错,他这个人心眼小,遇事惊慌,毫无担当,就知道找他四哥帮忙。文不能写诗,武不能扛枪,既不得帝后的喜欢,在民间也毫无贤名,说他无能,一点不为过。”
王保保咬牙说道:“我妹妹怎么会看上一个混吃混喝的无能藩王!”
徐妙仪说道:“他有两痴,第一是药痴,痴迷于医学,发誓要成为开宗立派的医学大师,天生菩萨心肠,偷偷开了一家医馆,悬壶济世,那些贫困人家的汤药费能减就减,手头有了点银子,就施粥放粮,每年能救数千条人命吧。第二就是情痴,王音奴差点害死他,他却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听说朱橚并非一无是处,王保保有些欣慰,随即又自嘲:朱橚是好是坏和我妹妹有什么关系呢?他和她早就不可能了。
从除夕开始,接连三日兰州城都不用宵禁,可以守岁拜年到天亮,驻守在边关的明军不能和家人团聚,看着兰州热闹非凡,心都痒痒起来,纷纷去城里喝酒狂欢,那些在除夕夜换防的倒霉士兵要么是倍受排挤打压的,要么是新来的。
朱棣属于后一种,新来才五天的他今晚站岗的地方在黄河南岸的木制塔楼哨所里,和北岸山崖上的王保保城只隔着一条冰封千里的黄河。
大雪似乎被兰州城百姓的鞭炮声吓走了,白天晴朗阳光普照,夜间无月,但星光璀璨,倒映在如镜面般的冰河之上,无限星光在接天处连在了一起,分不清那里是天,那里是地,只有在梦中才能看到这种奇景。
美则美矣,但塔楼上严禁明火,取暖基本靠抖,和朱棣一起站岗的士兵冻得猛灌烈酒,结果不到午夜就醉晕过去,被军医抬走了,替换的士兵还没来,朱棣孤零零的守着塔楼,父皇如此绝情将他贬为庶人,此时他身上冷,心更凉。
他在军营里长大,十二三岁就跟着徐达常遇春等人冲锋陷阵,普通士兵吃的苦,受的罪,他全部都经历过,并甘之如饴,因为他明白自己的付出不会白费,大明立国,父皇一统天下,有他的汗马功劳,父亲赐给他亲王的尊荣,他受之无愧。
可是父亲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他所有的付出全部否定了,现在如行尸走肉般守在边关,都是当兵,他心里却已经没有以前的那股热情……
正思忖时,塔楼下传来靴子陷进雪地里闷闷的脚步声,朱棣警觉的看过去,是一个穿着黑色皮甲的大明士兵,应是来顶替增援的。
虽如此,朱棣依然弯弓搭箭,对准士兵,问了今晚的口令,“西北望?”
来人答道,“破楼兰。”
口令答对了,声音还如此熟悉,朱棣觉得如梦似幻,怔怔的放下弓箭,来人仰面看着他,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一双温暖的眼眸,令满天星光黯然失色,令冰封的黄河重新奔流不息。
是徐妙仪!
徐妙仪顺着梯子爬到高高的瞭望塔楼,四处漏风的塔楼里比冰窟还冷,近乡情怯,两人重聚,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徐妙仪将一包袱热腾腾的东西塞进朱棣怀里捂着,“从兰州城里刚买的糖炒栗子,可以暖到天亮。”
又递给他厚棉套包裹的葫芦,“喝一口。”
朱棣说道:“站岗执勤,不能喝酒的。”
徐妙仪笑道:“不是酒,喝一口就知道了。”
朱棣就着徐妙仪的手喝了一小口,顿时觉得一股火焰从舌尖以燎原之势烧到咽喉,烧到胃肠,然后点燃了所有的血管,心脏就像在火焰上炙烤,颤动的似要爆开,整个身体蓦地转暖,连鼻尖都迸出了细密的汗珠!
好像有一股蒸汽直冲脑门,冲得头盖骨都酥麻起来,原本冷峻的脸立刻通红,好像自身着了火,烧得正旺。
朱棣很想说话,但是嘴里的味道使得舌头失去知觉,连灵魂都快被逼出**,几欲成仙。如果眼前的人不是徐妙仪,他或许会觉得自己是中毒了。
“这是……”朱棣“烧”了好一会,才找回舌头的控制权。
徐妙仪说道:“就是以前那些海商带回来的辣椒种子,我熬辣酱用过的。”
朱棣艰难的大着舌头说道:“但是以前的辣酱没有这么辣。”
徐妙仪说道:“哦,听说西北边塞好冷,我想着这东西有提神活血的妙用,适合应对这种严寒的天气,我把辣椒和南洋的胡椒一起磨成粉,放点水慢慢熬,最最驱寒了,如何?是不是很有效?”
朱棣问道:“你自己没试过?”
徐妙仪说道:“熬制的时候呛得我直流眼泪,哪敢自己试。”
朱棣问道:“现在想试一下吗?”
徐妙仪看着几乎辣成了蒸螃蟹的朱棣,连连摇头,“算了,下一次吧。”
朱棣说道:“幸亏你没试,这东西有毒。”
徐妙仪惊道:“啊?你那里不舒服?”
“不要紧,幸亏解药就在面前。”朱棣将徐妙仪拥在怀里,俯身吻下去……
徐妙仪觉得自己的余生应该是和朱棣一起同甘共苦,可是此时此刻,她觉得太高估自己了。
没错,她可以同甘,也可以同苦,但是同辣太遭罪了啊!
这是魔鬼般的吻,火辣,想要抗拒,却欲罢不能——不是她不想停,而是朱棣牢牢的抱着她,不容她退缩。
朱棣所感受的火辣,徐妙仪也完整的体会到了,两个人都成了红彤彤的熟螃蟹。
公螃蟹朱棣笑道:“这次应该长点教训了。”
母螃蟹徐妙仪捂着辣得狂跳的心脏说道:“知道,我不该乱配药。”
朱棣说道:“不是,是以后成家了,厨房掌勺这种家务事还是我做吧,要是你做饭,早晚把我们两个都放倒了……你我倒也不要紧,万一孩子们吃坏了肚子可怎么办。”
徐妙仪脸更红了,说道:“别扯太远了,孩子可不是你我拉拉手亲一亲就能有的。”
朱棣挑了挑剑眉,在她耳边呢喃道:“哦?你为什么觉得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来的?”
徐妙仪听得腰身都酥麻了,“管你知不知道的,反正我是大夫,我当然知道了!”
朱棣说道:“二人行必有我师,请赐教。”
徐妙仪硬着头皮说道:“首先……你要……我要……我们……”
徐妙仪语无伦次,简直太丢脸了啊,明明以前当军医的时候,各种段子荤素不忌,信手拈来,怎么现在越来越怂!
就当徐妙仪打算豁出去答疑解惑时,朱棣脸上调笑之意全消,认真学着徐妙仪的话说道:“首先……你要嫁给我……我要娶你……我们成亲,结为夫妻,同甘共苦,有辣椒也一起尝,谁都别逃。妙仪,我心悦你久矣,一生一世太飘渺无常了,你我只争朝夕如何?现在,今晚,我们成亲吧。”
作者有话要说: 降温穿秋裤的日子喂一口狗粮,给大家进补暖暖身心。
☆、第215章 黄河之水
三九寒天的午夜,最难将息,仍是狐裘裹身,怎敌夜晚来风急。但爱情往往逆天而行,黄河冰封,北风骤急,却仍旧凝结不住有情人的勇气和热情。
徐妙仪干脆利落的说道:“好。”
一诺定终生。
星汉灿烂,几颗流星坠落,宛若最美丽的焰火。
说出那个“好”字,徐妙仪如释重负,玩笑道:“这个塔楼真是当之无愧的洞房——四处漏风,到处都是洞啊。”
看着方才坠落星光方向的朱棣似乎觉察出了什么,拿起一个筒状望远镜看着远方,瞳孔猛地一缩,将一根绳索绑在在塔楼梁柱上,尾端扔出窗外,对着徐妙仪说道:“来者不善,抱紧我,先跳出去。”
朱棣背着徐妙仪,两人顺着绳索,一起攀下高高的瞭望塔楼,徐妙仪左手搂着朱棣的脖子,右手端着望远镜往四周看去,低声道:“东面,西面,南面都有人包抄,他们都穿着北元士兵的服饰,看来李善长看来想在这里彻底了结我们,谎称北元乘着除夕夜防守薄弱,偷袭营地,你我死于乱军之中,这还真是他一贯铲草除根的风格。”
两人悄无声息的下了塔楼,朱棣从楼底翻出盾牌,雪橇等物,“东边是树林,那里最容易躲藏,我们悄悄滑过去。”
徐妙仪说道:“不,我们穿越黄河,往北边走。”
朱棣说道:“北边是王保保城,那里的北元守军极为凶悍,只要见活物靠近,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一律当场乱箭射死。李善长的人从东西南三面包抄,估计也想把我们逼到那里,到时候更容易洗脱嫌疑。”
徐妙仪赶紧穿上木制的雪橇,说道:“情况紧急,来不及和你解释了。北面是唯一的生路,我向王保保借道,你要相信我。”
朱棣笑道:“好吧,不必多说,那就走北面,自家媳妇,我当然相信了。”
生死关头,徐妙仪却莫名的平静下来,任凭外头四面楚歌,风刀霜剑严相逼,他和她终成眷属。
人生路上,和他一蓑烟雨任平生;哪怕到了黄泉路,奈何桥上也有人携手同行,同饮一杯孟婆汤。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原来这句烂大街的俗话,其中深意居然如此刻骨铭心,爱情令人忘却生死,忘却荣辱得失,纯净如佛家明镜台,不染一丝尘埃。
虽死无憾矣。
徐妙仪拉着朱棣的手,开怀一笑,“相公,跟我来。”
两人将羊皮大袄反穿,白色蜷曲的绒毛和雪地融为一体,两人撑起竹杖滑动雪橇,犹如比翼双飞的白燕在空中掠过,不留痕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宽阔的河面停留在冰封前那一刻的状态,从峻岭倾斜而下的冰冻瀑布如一面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斧,冥听时似乎能够听到瀑布撞击河面、暴戾融入黄河的巨响。
两人滑到黄河中间时,突然闻得身后群狗咆哮之声,朱棣脸色一变,“不好,他们有猎犬引路,我们行踪暴露了。”
话音刚落,身后又传来阵阵破空之声,朱棣竖起盾牌,抱着徐妙仪说道:“低头,他们放箭了!”
箭如急雨,都被箭雨封住所有的去路,逼得两人只能停止滑雪,将身形藏在盾牌中,盾牌传来声声咄咄的闷响,猎犬咆哮之声也越来越近,徐妙仪点燃了手中的焰火。
一行红色的焰火升空,在黄河上空第二次炸裂开来,犹如花苞绽放,焰火居然形成了一个红色狼头的轮廓!
远处大明哨所看见这个狰狞的红色狼头,立刻点燃烽火,吹响号角,沉浸在除夕狂欢的大明守军顿时清醒了,纷纷拿起武器,大声叫道:“全军戒备!北元袭营!”
伪装成北元军队的刺客们很快被发现了,刚刚包围朱棣和徐妙仪的他们又被大明守军包围,腹背受敌,不得不和大明军队短兵相接。
箭雨变小了,朱棣和徐妙仪才有喘息之机,继续往前以“之”字形滑动,以躲避箭矢,身后的追兵紧紧跟随,朱棣催促徐妙仪快滑走,他断后,射箭反击,箭箭毙命,前后夹击之下,追兵刺客纷纷倒地,越来越少,朱棣赶紧追上徐妙仪的脚步。
蓦地数声巨响,恍若地震似的,徐妙仪脚下坚如磐石的冰层开裂晃动起来了!
站立不稳,徐妙仪从雪橇上摔下来,就地一滚,借着竹杖才勉强保持住平衡,回头一瞧,南岸上居然有好几门火炮齐发,所到之处,黄河的冰面被轰开洞穿,周围的冰面如蜘蛛网般裂开成一道道沟壑纹路。
而朱棣则像被蜘蛛网牢牢粘住的一只白蝴蝶,险象环生!
李善长的人真是丧心病狂!为了追杀他们两个,居然朝着冰封的黄河开炮!将大明守军、追击的刺客,、还有朱棣徐妙仪一起淹死在冰河里,毁尸灭迹!
徐妙仪本能的停下来,想要回去救朱棣。
北岸前来接应的王保保看到这惊险的一幕,叠声叫道:“不要回头!不要回头!不要回头!”
徐妙仪飞奔上岸,抓起绳索,王保保说道:“你不要白费力气,这绳子太轻,根本扔不到他那里。”
“借丞相弓箭一用。”徐妙仪折断了锋利的箭头,将绳子绑在箭身上,弯弓如满月,朝着冰面上摇晃的朱棣射去!
此时冰面已经完全裂开了,一块块如岩石般的冰块在黄河水里浮动着,好像开锅沸腾的饺子,翻滚着浮浮沉沉,朱棣俯身将匕首凿进冰块,身体紧紧贴着摇晃的冰面,努力不被抛进冰水中。
朱棣努力的空出左手去接箭,可就在此时,震耳欲聋的炮声再次响起,黄河犹如一条被惊醒的暴龙,咆哮着扭曲摆尾,朱棣所依的那块浮冰如沧海一粟,被冰冷的浪头卷入水中!
看着朱棣沉入冰水,徐妙仪如坠冰窟,她大声叫道:“相公!你撑住啊!”,手里也不闲着,冷静的连续射了三箭,三条绳索载着求生的希望,顺着箭势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圆弧的线条,落入了朱棣消失的方向。
王保保瞥了一眼徐妙仪,永不放弃,沉稳冷静,这才是将门虎女的气概,徐达的闺女,果然不差。
徐妙仪继续往冰水里射着拴着绳索的断箭,其中一条突然鱼吞饵似的猛地一扯,差点将绳索那头的北元士兵拽进水中,徐妙仪狂喜,拼劲全力拉扯着绳索,终于将“大鱼”拉上岸。
朱棣已经被刺骨的冷水泡的昏迷了,他失去意识之前,将绳索在套在腰带上打了个死结,才不至于松手沉入黄河喂鱼去。
徐妙仪脱下狼皮大氅围在担架上的朱橚身上,摸了摸脉搏,虚弱的几乎感觉不到跳动了,她对王保保说道:“给我准备一大桶热水,还有生姜片。”
王保保并不看好这个冻得像僵尸般苍白挺硬的男人,“他就是你说的那个马夫?倒也是条汉子,可惜未必能救回来。”
“他已经是我相公了。”徐妙仪狠狠瞪了一眼王保保,“有我在,去阎罗殿里也要把他抢回来。”
那意思,好像阎王爷和她抢男人似的。
四个强壮的北元士兵抬着担架,往王保保城方向而去,徐妙仪彪悍的爬到担架上,跨坐在朱棣腰间,取出一个葫芦,强行启开他紧闭的牙关,捏着鼻子,往嘴里猛灌。
殷红的液体从朱棣唇边洒出,王保保闻着火辣刺鼻,几乎要熏出泪水。
话音刚落,担架上的朱棣双手突然有了反应,捂着口鼻似乎中毒似的很难受的样子,猛然睁开眼睛坐起来了,正好和腰间的徐妙仪面对面!
诈尸啦!抬着担架的士兵吓得差点没站稳,将这对逃命的鸳鸯摔在地上,来个二次伤害。
王保保暗想,这独门秘方太好用了,一定要设法让徐妙仪留下药方。
元宵节,王保保城。
别人至少需要修养三个月的大病,那个马夫身体强壮,烧了几日,很快就病愈,身体恢复了生龙活虎的状态,马夫生的俊俏——若生的不好看,也入不了徐妙仪这种大小姐的眼。
马夫剑眉星目,有种不怒自威之气,犹如一头猛虎,当然,这头猛虎在徐妙仪面前就变成了一只听话的猫,要吃药便吃药,要喝汤就喝汤,一滴都不剩下,眼里的柔情蜜意简直能融化黄河。
连王保保这种历经沧桑的老男人看着这对小情侣都不禁有些酸气,只是……这个马夫太出众了些,纵使他浑身旧伤,不挑吃穿,但那种偶尔出现的矜贵之气令王保保生疑。
元宵节那天,徐妙仪前来辞行,王保保说道:“你的男人看起来不像马夫,倒像是身经百战的少年将军。”
徐妙仪无所谓的笑了笑,“有资格给我父亲喂马赶车的人,岂是平庸之辈?再说他以前是富贵人家出身,可惜元末大乱,家破人亡,所幸会些拳脚功夫,在乱世中立足谋生。”
这种解释倒也说得过去,王保保想了想,又问道:“你虽然在市井长大的,但将门虎女,真能看上一个马夫?”
徐妙仪说道:“我是国公之女,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汉朝平阳公主不也嫁给了一个马夫嘛。”
王保保说道:“我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平阳公主嫁的马夫叫做卫青,卫青能是普通人?他姐姐卫子夫是大汉皇后。”
徐妙仪说道:“丞相不能这么比呀,英雄不问出身,平阳公主看上卫青时,他确实是一个奴隶马夫,就像我父亲徐达,当年只是凤阳乡下种田的少年,而您,大元丞相,也并非蒙古大根脚(贵族世家的意思)出身。”
王保保说道:“你很会说话。”
徐妙仪自嘲道:“是啊,就是太直率了,被京城世家门阀所不容,干脆和喜欢的马夫远走高飞。”
王保保起了惜才之意,“我们大元没有那么多规矩,你聪明能干,马夫也像是善战的,这里很欢迎你们。”
徐妙仪摆摆手,“我虽然和徐达断绝了父女关系,但毕竟血脉相连,将来父女相残,岂不尴尬?我只想和马夫找一个平和的镇子隐居,过着平平淡淡的市井生活。”
王保保正要继续开口挽留,斥候匆匆跑来,大声叫道:“急报!大明魏国公徐达率十万大军,往兰州方向而来!”
王保保大惊,“什么时候出发的?几日到兰州?”
斥候说道:“昨晚突然下令,最快三日到兰州!”
王保保肃然说道:“一定要守住这两座城池,命后方军队火速前来增援!升军帐,召集所有将领商议军情。”
王保保忙得脚不沾地,预备对付徐达大军。徐妙仪悄悄和朱棣说道:“西北风俗,今晚元宵灯会闹灶火,我们乘着热闹赶紧走。”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马三保这个纯天然无添加无污染的电灯泡航海去了,但是……好事多磨,快了,真的快了。
☆、第216章 奇袭要塞
元宵是过年最后的余韵,举国必然要大张旗鼓的热闹一场,才算过完年。按照西北习俗,元宵节要敲着椭圆形的大鼓走街串巷,完整的绕城游街一圈。
王保保加强了城池的戒备,所有进城的人都要搜身,连一根绣花针都当做的兵器,不准带进城池。
安排好了一切,王保保命人将徐妙仪和马夫带到军帐“保护”,其实是想软禁起来,或许将来可以作为和徐达周旋的筹码——这样做基本打破了他和徐妙仪借道的约定,但是事到如今,面对徐达这个此生最强大的对手,王保保不得不做好万全之策,尽全力应对。
亲兵到了徐妙仪的院落,院中的药罐子还散着药香,但是那对小夫妻已经人去楼空了。王保保闻讯赶到,试了试汤药的温度,说道:“没凉透,应该还没走远。赶紧描绘他们两个的相貌,秘密送到各个城门口的,每一个出城的人都要细看相貌,别让他们跑了。”
夜幕降临,王保保城灯火通明,等待元宵最后的狂欢。抬着偌大太平鼓,准备闹灶火的队伍在城外排着长队,一个个等候搜身检查,进城的鼓手们连针都不能带,出城的检查更加严苛,每一个人都要看脸,那些黑的、有麻子雀斑的,都要拉到一边用热水洗脸,确认不是易容才能放行。
简直是用一把细密的发梳,将出入城门的人逐个梳理了一遍,不容徐妙仪和朱棣蒙混过关。
城门口不远处的客栈里,昏暗的油灯下,一个卷翘胡子的商人打开两张画像,“王保保要找的就是他们?”
油灯的灯光太过浑浊晦涩,看不清商人的相貌。
手下点头,“千真万确!这对小夫妻被丞相奉为贵宾,养伤住了十五日,每天都是手下送的饭,肯定错不了。”
此人居然是王保保的心腹亲兵!
商人眼神蓦地一沉,“小夫妻?你确定他们是夫妻?”
手下一愣,“他们以娘子和相公互相称呼,日夜共处一室,不是夫妻是什么?”
商人似乎很烦躁,将两张画像狠狠的揉成一团,将男人的那张投进火盆,画像立刻烧成灰烬,商人眼中的恨意比烈火更炽。
商人握着女人画像的纸团,悬在火盆上空,几次松松紧紧,紧缩眉头,眼神时而愤怒。时而缱绻,时而杀意如刀,时而柔情似春江水……
最终商人缩回了手,将画像细细摊开,放在桌面上用掌心慢慢抚平,温柔细致的样子,像是在抚弄世上最娇嫩的花朵。
商人吩咐道:“找到他们,送到我这里,不要伤了这个女人,至于男人——生死不论。”
手下说道:“是。”迟疑片刻,又问道:“殿下,您大老远来此,要不要告诉丞相?”
商人冷冷道:“你是我的人,还是丞相的人?”
手下忙说道:“殿下是大元国储,末将当然是殿下的人。”
商人说道:“知道就好,孤吩咐你的事情,你照做便是,孤登基之后,不会忘记你们的汗马功劳。至于丞相……等时机成熟,孤会亲自登门拜访,请丞相回朝,主持大局。”
商人打开窗户,看着城池夜景,正月十五闹元宵,街市挂满了灯笼,亮如白昼,连青砖路面上鞭炮的碎屑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时对门杂货铺老板放了一串烟花,烟花在半空中爆开,点亮夜空,临窗商人的相貌霎时一览无余,眉目如圣手的笔触画成,无一不精致,唇边卷翘的胡须给他添了一份沉稳之气,不像以前那副游戏人间的世家纨绔子弟轻浮模样了。
北元世子买的里八刺对着夜空喃喃自语:“妙仪,想不到这么快就见面了呢……”
王保保城的四个城门都严防死守,插翅难逃。朱棣和徐妙仪两人混在打太平鼓、耍龙灯、闹灶火的□□队伍里,一路喧嚣掩住了两人的身形。
朱棣说道:“城门守的太紧,我们无法乔装易容蒙混过关,太冒险了。”
徐妙仪有些怅然,“我父亲三天后就要到兰州了,难道我们要一直困在王保保城里,等着被王保保抓住,当做谈判的筹码么?唉,我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局势的变化。王保保固然想救出亲妹妹,不过和国家大局相比,王保保显然会选择牺牲妹妹,顾全大局。”
朱棣安慰道:“你已经做的很好,无须自责。王保保当年选择让王音奴参与美人计、派亲弟弟王金刚诈降我们大明,就表明了他的立场。连最亲的弟弟妹妹都可以牺牲,撕毁和你的协议更不在话下了。不过——”
朱棣牵着徐妙仪的手,笑道:“王保保再狡猾善变,王保保城固然险要,但既然岳父大人要来,这座城池肯定会被攻克的,我们有的是机会逃走。”
徐妙仪豁然开朗,轻轻回握了一下朱棣的大手,“你说的对,我父亲连元朝的都城都攻下来了,一个小小的王保保城不算什么的。我们再等三天,一旦城破,我们就乘机逃走。嗯?什么味道,好香啊,哇!那边有个烤羊肉串的摊子,我们去尝尝。”
徐妙仪拉着朱棣出了游街的队伍,馋馋的看着炭火上吱吱冒油的羊肉串,这时隔壁的杂货铺子放起了烟花,徐妙仪啃着滚烫的羊肉串仰头看去,对面客栈楼上窗下的客人也抬头看着焰火。
闪亮的焰火点亮了客人的容貌,一瞬间惊艳了世界,徐妙仪瞪大眼睛,这小城居然也有这等俊俏的人物,可惜焰火转瞬即逝,客人又变成了一团模糊不清的剪影。
徐妙仪突然觉得有些熟悉:如果剃掉卷曲的胡须,那人倒挺像买的里八刺,不过他正忙着和皇叔们夺位,不可能出现在边陲小城……
正思忖着,饭馆里的朱棣叫道:“娘子,你的汤圆已经端上来了。”
徐妙仪不再细想,咬下柳枝串上一块烤羊肉,含含糊糊的说道:“好,这就来。”
客栈楼上的买的里八刺觉得有些脸热,好像有人盯着自己看,他凭着直觉顺着观者的视线瞧去,只见一个妇人的裙角闪进了汤圆铺子里,手里还有半根冒着热气的羊肉串。
买的里八刺暗道:哼,一个又馋又色的大胆愚妇!居然敢窥觊孤的容貌!
小八愤然关上窗户,昏暗的烛光下,徐妙仪的画像安安静静的躺在桌面上,脸上被揉搓的痕迹依然在。
小八继续用温热的掌心抚平画像,喃喃自语道:“你白长了那么亮的眼睛,真是瞎啊,朱棣那点比我好?你非要嫁他,却都从来不多看我一眼……”
朱棣和徐妙仪两人和吃一碗汤圆,已经快要午夜,也就是闹元宵最热闹的时候了,街面上太平鼓的声音震耳欲聋,比白天还要热闹,徐妙仪睡意全无,兴致满满,拉着朱棣的手重新走到街面,两人戴着西北傀儡戏的面具,重新融入了狂欢的人群。
太平鼓铿锵有力的鼓点快如暴雨时,天空的焰火也最为绚丽,连守城的北元士兵都仰头看着焰火,朱棣却身形一顿,拉着徐妙仪的手从人群里往后退。
“被人发现了?”徐妙仪问道。
朱棣紧紧盯着偌大的椭圆形太平鼓,“这鼓声不对,听起来有兵戈之声。”
徐妙仪竖起耳朵,“没觉得有什么异样啊。”
话音刚落,太平鼓四周的鼓手们齐齐将鼓槌擂在鼓面上,可这一次是闷响,绷紧的鼓面居然从中间爆开,全都破了!
围观者皆是一愣,鼓手们从破鼓里抓住各色的兵器,对着城门的北元守军劈砍而去,其中一人亮出一面旗帜,上头的“徐”字在北风中席卷飞扬,那人大声叫道:“魏国公徐达来了!汝等速速投降!”
北元守军拔刀还击,街面上鞭炮声变成了尖叫哭声,乱成一片,百姓纷纷逃向身边最近的铺面避险,朱棣和徐妙仪退到客栈,里头很快挤满了逃避战乱的人群,客栈掌柜和店小二无可奈何,外头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