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徐后传-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橚被说中了心思,强辩道:“那有,你别胡说。”
    “哟,还敢犟嘴了。”徐妙仪火爆脾气,一巴掌打在朱橚的后脑勺上,拍得他耳朵都嗡嗡作响。
    朱橚捂着脑袋叫道:“喂,你以下犯上,想造反吗,我好歹是大明亲王啊!”
    徐妙仪拧着朱橚的耳朵,“你叫啊,你再大声叫啊,叫破喉咙也没有人理你。”
    朱橚护着耳朵,“都说长嫂如母,有你这样当嫂子的嘛?”
    徐妙仪骂道:“现在知道什么是嫂子了?你刚才看二嫂的目光,眼神都带着钩子,想要把二嫂留住,有你这样当小叔子的吗?”
    朱橚心虚,不敢再辨,此时耳朵被拧红了,痛的哇哇叫,“放手!我告诉四哥去!”
    徐妙仪不放,“我不怕,你尽管去找朱棣诉苦去,看他帮你还是帮我。”
    看着凶神恶煞、心狠手辣的徐妙仪,朱橚终于体会到了为何魏国公府二公子徐增寿怕她如老鼠见了猫,真真是个厉害的,对亲人动起手来都不留情面。
    朱橚伤心又伤身,去燕王府找亲哥朱棣痛诉徐妙仪的“恶行”。可惜朱棣听了缘由,脸色一变,命朱橚在庭院罚跪。
    长兄如父,朱橚从来不敢反抗哥哥的命令,老老实实跪下,脸上一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委屈样。
    朱棣苦口婆心教训弟弟,“秦王妃是北元世子上书请回的,买的里八刺这个阴险小人,根本不会在乎王音奴死活,物极反常必为妖,这小八定是要利用二嫂作妖了,你却不知悔改,避而远之还来不及呢,还主动凑过去,徐妙仪打你算是轻的……”
    朱棣的猜测很准,且说王音奴从百草堂药铺出来,到了莲花观上香完毕,被小道士引到静室里休息。
    静室暗门打开,一个羽扇纶巾,做道士打扮的人走进来。王音奴脸色一肃,行了跪拜大礼,“世子殿下千岁。”
    正是北元世子买的里八刺,他一挥羽扇,“不必多礼,起来吧,你回来后,秦王有没有再为难你?”
    王音奴低头说道:“尚无。”
    小八叹道:“你二哥王金刚被朴不花那狗贼害死了,要不有他留在金陵,你断然不会沦落到幽禁的地步。”
    提到二哥惨死,尸骨无存,王音奴低垂的眼帘里闪过一抹凄色,“我大哥已经为二哥报仇了。如今大明和北元僵持的局面,幽禁和在□□并无实质的区别,在那都一样。”
    王音奴说坦然,小八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个向来服从驯良的女人似乎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难道被幽禁大半年,她竟然转了性子不成?
    小八试探说道:“这两年你受了苦,等我回到北元,必想法子救你回去,另行聘嫁。”
    王音奴说道:“两国定下婚姻盟誓,岂是说废就废的,不用劳烦世子费心了。我在大明和亲,本就是个尴尬人,已为秦王妃,顶着这个身份回北元,只会更加尴尬,不会故国人接纳的。”
    在大明人眼里,她是北元郡主;在北元人眼里,她是大明王妃。两边都不被承认。
    王音奴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小八并非多愁善感之人,他只对利益有兴趣,对王音奴的两难处境并无同情之意,对他而言,方才只是打招呼寒暄,真正要说的在后面,小八问道:“你这些天做的很好,想法子接近了周王朱橚。看着朱橚魂不守舍的样子,定是对你还有旧情,下一次你要装作被秦王打伤的样子出现在他面前,然后约他来这里见面。”
    “这个治愈外伤的膏药。”小八递给王音奴一个瓷瓶,“你无需在脸上留下受伤的幌子,免得被人看穿,毕竟秦王现在不敢对你动手。你倒一些膏药在荷包里,和朱橚擦肩而过时佩上,朱橚精通医药,一闻便知是伤药,他天性单纯,肯定以为你受伤了,定要追问,到时候你约他来此处,我另有计划,诱他入局。”
    王音奴麻木的接过瓷瓶,这和三年前用美人计接近朱橚的场景何其相似!
    那时候王音奴用浸满了乌头之毒的箭矢自伤,亲眼见徐妙仪出了门,只留朱橚一人在药铺坐诊,才装作偶尔路过的样子,找朱橚医治。
    美人计成功,朱橚由此入局,而她被朱橚的真情打动,假戏真做,再后来图穷匕现,她最终选择忠于故国,牺牲爱情,将刀尖对准了心上人……
    已经狠狠伤害过他一次了,他痛定思痛,却依然不肯放下爱情,难道我还要再伤他一次?
    王音奴双手交叉相握,将瓷瓶捂在手心,内心在挣扎,越握越紧,指节勒的发白,咯吱作响,手掌间的压力似乎将瓷瓶碾碎了。
    小八更加确定王音奴不对劲,这个女人的顺从和复兴大元的热血似乎消失了。
    他目光一冷,提醒道:“不要忘记了自己本分,你是大元郡主,你们的家族世代都是大元贵族,由大元供养,你们兄妹三人都发誓忠于国家,为国献出一切。你的忠诚呢?你的斗志呢?短短三年就被儿女情长磨没了吗?”
    王音奴跪地说道:“我永远不会背叛大元。”
    小八追问道:“可是你有事瞒着我对不对?幽禁的大半年经历了些什么,让你犹豫动摇?你回府这些日子做了些什么?你和徐妙仪又说了些什么?你变了,你以前知无不言,主动出谋献策,现在却要我问一句,你才肯答一句吗?”
    如果是以前,王音奴肯定会将永安郡主的事情毫无保留的告诉小八,连徐妙仪将其骨灰偷梁换柱也毫无保留的一并说出,因为这是重要的情报,可是她现在无法将同命相怜的永安郡主当做筹码出卖给世子。
    这个可怜可悲郡主,凄惨的结局令人感叹,就让这个秘密一直沉睡吧,不要惊动九泉之下的女人。就连徐妙仪都冒险偷骨灰帮她解脱了,我不能无耻的利用一个死人。
    拿定了主意,王音奴站起身来,将掌心的瓷瓶搁在案几上,淡淡道:“从今天起,我不要再当一个受人操控的木偶人了。世子殿下,我永远不会背叛你,背叛北元,但也不会背叛自己的本心了。”
    小八:“你的本心是什么?”
    王音奴说道:“我不是北元郡主,也不是大明王妃,我就是想当回我自己,王音奴。”
    小八冷冷的声音有种无形的压迫感,“没有这两样身份,区区一个王音奴,你什么都不是。”
    王音奴顶住压力,说道:“世子自幼学习帝王心术,天下人皆为棋子,任你驱使摆布,没有谁不可以牺牲的。可是总有些棋子固执的有自己的想法,哪怕粉身碎骨,哪怕看起来是螳臂当车似的愚蠢可笑,也想保护自己在乎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过完一生。”
    小八一怔,他从王音奴身上居然看到了朱守谦的影子。这两人飞蛾扑火般走向注定的死局,那么可笑,可他完全笑不出来。
    
    ☆、第191章 以眼还眼
    
    由于王音奴不肯配合,小八利用她算计朱橚和朱棣兄弟俩的计划暂时落空,他看着王音奴毅然离去的背影,眼底满是讥诮:愚蠢可笑的女人!你以为这世上有回头路可走吗?
    错!谁都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可是当她的人影渐渐淡去,小八心头却升起了一丝怜悯之意,冲淡了眼里的讥诮。这一丝怜悯使得他开始摇摆,质疑以前受过的帝王心术教诲:难道我那里做错了吗?
    不!我没错!我是黄金家族的继承人,我注定要走和其他人不同的路……
    小八默念几遍,坚定了信念后才离开道观,已是华灯初上,他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原地踟蹰片刻,给自己这张比金陵城墙还要厚实的面皮又套了几层盔甲,才朝着百和堂方向而去。
    店里的活计已经很熟悉这位出奇俊秀的贵公子了,直接说道:“我们徐大夫出门还没回来。”
    小八这张脸已经在人间修炼成精了,无论怎么被打脸,都如沐春风。
    小八有些失望,更多的是嫉妒,大晚上的她能去那里?
    当然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朱棣见面了!
    偌大京城,小八犹如笼中困兽,漫无目的的四处游荡,他对店铺的幌子、路边的糖炒栗子、甚至脚底下枯黄的野草都有浓厚的兴趣,几乎走几步就停一下,仔细端详一番,似乎能从片瓦里看出近年历经的风雨。
    不用想徐妙仪和朱棣你侬我侬的虐心场面,只关心嘴里的糖炒栗子是否甜糯,脚下的路是否平整、擦肩而过的金陵女娘是否貌美——等等,好像是她!
    小八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在秦淮河边,正要走进一家酒楼,夜色下,那人和徐妙仪有八分相似。
    小八下意识的闭眼装作没看见,走了几步,停下,咬咬牙,还是跟着人影消失的方向往酒楼而去。
    我真是犯贱啊!明知会看见最不愿意见的场景,为何还要跟去找不痛快?小八暗骂着自己,这时两个醉酒的壮汉迎面而来,喷着酒气一左一右架起了小八的胳膊。
    “哟,王公子啊,好久不见,我们去喝一杯。”
    小八大惊,他是习过武的,可是这两个衣着华丽的醉汉却形如快如闪电般将他裹挟其中,定是精通武术的高手,小八挣扎叫道:“救命啊!打劫!”
    秦淮河边游人如织,晚上也不减喧嚣,闻得此言,路人纷纷侧目而来,两个醉汉却哈哈大笑,其中一个拿起酒葫芦往小八嘴里强灌,另一个则笑道:“我上月成亲,被你灌的连洞房门都找不到,今日定要报仇的。”
    路人见醉汉们穿着讲究,头上玉冠上的明珠一瞧就不是凡品,不像是当众抢劫的匪徒,而且三人亲亲热热一起灌酒,以为刚才小八说的是醉后玩笑话,便不再理会了。
    小八被捏着下巴和鼻子,强行灌酒,他酒量不错,可一葫芦酒喝下,立刻四肢绵软,头也歪了,手一松,怀里热腾腾的糖炒栗子如冰雹般砸在地上。
    小八晕了过去。
    徐妙仪确实和人有约,但不是朱棣,她这次要赴一场鸿门宴。
    秦淮河两边河岸酒楼灯笼高挂,一家叫做西蜀阁的酒楼烧的全鱼宴是一绝。厨子似乎上辈子和鱼类有仇似的,这辈子投胎成大厨,专门想法子把各种大小鱼类做的色香味俱全,人类的舌头对其毫无抵抗之力,唇齿唾液和各种鱼肉抵死缠绵。
    比如那比牙签大不了多少的小鱼,囫囵个放在油锅里炸的酥脆,连头带尾一口一个,焦香酥脆,吃肉都不用吐骨头。
    还有那足足有脸盆大的鱼头,从中间一劈两半,上锅蒸熟,浇上特调的芡汁,鱼皮弹牙有嚼劲,鱼肉嫩的入口即化,一根根白色的鱼骨森然如箭矢、如刀斧。
    不过此时偌大的全鱼宴上只摆着两副碗筷,对坐的两人都没有动筷子,他们对食物毫无兴趣,只对彼此有兴趣。
    蒸胖鱼头摆在桌子正中央,一对乌丢丢的死鱼眼被蒸汽晕的似乎活了过来,嘲讽的看着两位食客。
    徐妙仪坐在临窗的西面,门口在东,坐着一个表情僵硬的男子,一双阴戾的眼睛审视徐妙仪,“看到进来的不是胡善围,你似乎并不惊讶,为何?”
    上月胡善围有机会出宫,和老朋友徐妙仪在这里吃着全鱼宴叙旧,言谈甚欢。今日徐妙仪接到宫里小内侍捎带的书信,信中胡善围约她今夜在老地方见面,徐妙仪应约而来,进来的却是一个陌生人。
    徐妙仪并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肌理没有一丁点变化,戴着□□对吧,我听说面具戴久了,人会忘记自己的本来身份,揭都揭不下来。不如今天你揭给我看看,是不是真的粘在脸皮上扯不下来了。”
    面具人说道:“死到临头,还有心情调侃。”
    徐妙仪说道:“说实在话,见到进门的不是胡善围,我居然很高兴呢,能够在死前逼得你亲自动手,以前的努力没白费。其实死到临头没什么可怕的,我若怕死,就早龟缩在魏国公府当徐大小姐不问世事了,何必离家出走当一个女医。”
    面具人说道:“你就是一条不要命的疯狗,不管不顾的撕咬狂吠,今日到此为止吧,明年我会来这里祭拜你,毕竟你是我一生最棘手的对手。”
    徐妙仪没觉得疯狗是讽刺之语,还自得其乐的说道:“不疯魔,不成佛。没想到会被一条疯狗追咬的穷途末路吧,我外祖全家都死在你手里,就别怪我穷追不舍报复咯,第一口伤其发,第二口伤其皮,第三口伤其皮肉、骨头、乃至心肺要害。连皇上都没法真正阻止我复仇。我厉害吧?比当年我外祖都难对付,是不是?”
    面具人干笑,“休想从我这里套话,我今天只想你死。我从来不会发善心,在死前让别人当个明白鬼,死都死了,还是糊涂鬼比较好。来人,送徐大小姐上路。”
    “且慢。”徐妙仪说道:“你不用着急呀,反正我今日死定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想要问我的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面具人反问道:“你能说实话?”
    徐妙仪说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试试嘛。比如你可以问我现在查到那个地步了?手里有什么证据?燕王知道多少?我有没有和锦衣卫合作,皇上在怀疑谁等等。”
    面具人沉默片刻,内心各种挣扎,最后还是缓缓摇头,“多谢徐大小姐好意,若是寻常人,我定拷问榨出最后的价值才会放人上路。可是你太狡猾了,数次从我们的罗网里逃脱,夜长梦多,我冒不起这个险,上路吧。”
    徐妙仪赶紧说道:“且慢!”
    面具人唯一真实的眼睛露出讽刺笑意,“原来你见了棺材也会落泪,害怕了?”
    徐妙仪说道:“不是害怕,我只是想指出你的错漏之处。我数次逃脱罗网,并非太狡猾,论心计,我比不过你,还有你背后的主谋,要不怎么就今日栽倒在全鱼宴上了呢?”
    “我从七岁那年逃出你们的追杀,到后来迈过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你们挖的坑越来越深,罗网越来越大,我都侥幸逃脱了,不是因为自己狡猾或者本事见长,而是因为我的人脉帮手越来越多,我的身份地位越来越高,而要命的是,我不在乎富贵荣华,甚至不畏惧皇权,从来不动摇复仇的决心。
    一旦我成为尊贵的亲王妃,你们要动手难于登天,所以你们必须要在赐婚圣旨下来之前彻底将我抹杀,以绝后患。这才是逼得你狗急跳墙的真正原因。”
    面具人隐隐觉得不对劲,徐妙仪的推测严丝合缝,既然她都想到这一步了,今夜怎么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
    面具人问道:“外面有人监视?”
    徐妙仪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对着桌上硕大的胖头鱼眼睛笑了笑。
    面具人有些捉摸不透,发出冷硬的格格笑声,“我还以为你和胡善围情同姐妹,对她从不生疑呢。”
    徐妙仪说道:“你的说的没错,我对胡善围确实深信不疑。但是我对你们贼心不死同样深信不疑啊,和你们在暗中交手几个回合,琢磨出了一些规律。比如你们最擅长捏着软肋或者把柄相要挟,比如用栾八郎逼得疯癫的栾小姐当着我的面跳塔自尽,比如用年大人的孙子逼他自裁,并嫁祸给我,污蔑我是凶手等等,一桩桩,一件件,卑鄙无耻做惯了,脑子也懒惰了,总想着故技重施。”
    “所以我将宋秀儿和苏州姚家人都送走,京城里我爹爹他们,还有胡善围,王宁等都有能力自保,你们轻易动不得。我爹是国公,开国第一功臣;王宁是驸马,他妻子怀庆公主刚有身孕,你们被逼着急动手,最先考虑的肯定是胡善围。”
    听到此言,面具人有些笑不出来了。
    徐妙仪说道:“信确实是胡善围写的,她向来慎重妥当,和我书信往来时都有暗记和暗语,别人几乎无法模仿。胡善围今日也应邀而来了,可是下午突然腹痛不止,不得已派了小内侍捎信给我,那封信应该在你手里吧,黄公公。”
    面具人身形一僵,缓缓摘下面具,“今日全鱼宴,我以为自己是钓鱼人,你是鱼,没想到我才是上钩的鱼。徐大小姐,你赢了。”
    “居然真的是你,黄俨。”徐妙仪的表情反而没有刚才的放松,面色凝重起来,“钓鱼最重要的是有耐心,越大的鱼越精明,否则也不会活那么长时间,我能钓到你,是因你饿极了,明知眼前的鱼食可能暗藏鱼钩,可不咬就要饿死,你需要冒险搏一把运气。”
    
    ☆、第192章 此消彼长
    
    黄俨何止是一条大鱼?简直就是杀人无数的大鲨鱼,可是徐妙仪的目标远不止一条鱼,她要找到驱使这条大鲨鱼的幕后黑手。
    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徐妙仪心中越是平静,她小心翼翼的努力套话,“黄公公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一家酒楼。那时候亲兵都尉府尚在,你带着都尉府的精锐奉命捉拿魔教逆党,在酒楼布下天罗地网,可惜那个魔教人跳楼自尽示警,破了你的计划。”
    黄俨呵呵冷笑道:“怎么不记得呢?后来是你义父道衍禅师来接,我放了你。可惜啊,当年你母亲还在时,我职位低微,没能见你母亲真面,否则若一眼瞧出你和魏国公夫人相貌相似,说什么也会把你当做魔教乱党当场诛杀,以绝后患了。”
    “或许是天意吧。”黄俨阴戾的目光有了一丝疲倦,“等我从女官李桃娘等人那里得知你身份存疑时,你已经在京城落地生根,有燕王罩着,周王朱橚甚至在你店里坐诊当大夫,我已经很难动你了。”
    徐妙仪问道:“周奎夫人买凶杀我事败,被关在鸡鸣山天牢,她死于马钱子之毒,也是你下的手吧。当时你在亲兵都尉府颇有势力,连毛骧都要听你的,天牢由都尉府把手,监守自盗起来太容易不过了。”
    黄俨默认了,说道:“周夫人那个疯婆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听我的劝阻,暗中买凶,匆匆雇一帮武艺平平的江湖客,却被你们反杀活捉,留着她始终都是祸患。”
    徐妙仪瞅准了机会,问道:“当年我外祖父在你眼里,也是必须除掉的祸患吧。”
    黄俨静默片刻,突然爆发似的大笑,“徐大小姐,就凭你也想套我的话?哈哈,老子审犯人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黄俨越是如此,徐妙仪就越肯定他知道真相,对付一条大鲨鱼,可没那么容易,得有耐心和他慢慢磨。
    啪啪啪!
    徐妙仪鼓掌说道:“黄公公善于钻营,溜须拍马,无所不能,还肯下功夫烧冷灶,在我义父尚未发迹时就卖给他人情,将我放走。宫里宫外都混得如鱼得水,连胡善围都赞你天生一张抹了油添了蜜似的嘴,没有你巴结不了的人。野心勃勃,一心往上爬,是宫里最有权势的太监。”
    “可惜你生不逢时,身为太监,离皇权最近的地方,前朝元朝朴不花尚能弄权夺势,无奈当今圣上不喜欢重用阉人,反而招募大量知书达理的女官进宫,限制太监的权力,比如胡善围,进宫不到三年,就比你更得帝后信任。”
    “不过最令你头疼的应该是洪武帝起了戒心,解散亲兵都尉府,命义子毛骧组建锦衣卫,如釜底抽薪,戳瞎你的耳目,斩断你的黑手,逼得你不得不亲自动手。”
    黄俨闻言,讽刺一笑,“哟,没想到临死之前,我还得了你这个知音。我的处境样样都被你说中了,你我若不是天生仇敌,或许可以做忘年之交呢。”
    徐妙仪话题突然一转,说道:“我在民间市井长大,还在军营混了两年,见惯了人间冷暖,倾轧无常。驱使一个人做出灭门惨案,无非为了三件事情,情感纷争,拦人财路,还有夺人权势,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女人,金银和权力。”
    “皇上不喜阉人,东宫太子也是如此,所以你是一个在权势上已经走到头的太监,不可能是为了女人和权力,那么唯一的动机,就是金钱了。”
    黄俨用勺子舀起蒸胖头鱼上硕大的黑鱼眼珠,一口吃下,“你来自市井,应该知道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谢再兴当年差点断了我的财路,死不足惜。”
    徐妙仪抓住了黄俨的漏洞,问道:“黄公公,你前后的话很矛盾呀。你刚说当年我母亲在还时,你职位低微,没见过我母亲的长相。现在又说我外祖父拦了你的财路,逼你动手。可既然你当时身份低微,如何有本事使出连环计,灭谢家满门。还能抹平一切痕迹呢?”
    黄俨如鲠在喉,几乎要把刚才吃进肚腹的鱼眼珠吐出来。他喉头抽搐几下,定了定心,居然有胃口舀起另一只鱼眼珠吃了下去,“随便你怎么猜吧,反正我活不过今晚了,说再多不如吃点东西垫一垫,免得九泉之下当饿死鬼。”
    徐妙仪像是没听见似的,自说自话道:“所以一定有比我外祖父更加厉害的人在背后操纵,你不过是一把刀而已。刀剑本身是没有动机的,身不由己,真正厉害的是掌刀之人。我外祖母早逝,只留下一双女儿,外祖父怕后母虐待女儿,终身未续弦,打算过继堂兄的儿子当嗣子,他一生都不好女色。所以他应该是拦住了掌刀之人的财路和权势。”
    黄俨连吃了两个鱼眼珠,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徐大小姐心细如发,有魏国公做靠山,又有锦衣卫、燕王等人合作帮忙,其实朝中还能和你抗衡的大官也就那么几个人,你要皇上把他们都抓起来严刑拷问,抄家搜查,定能找到真凶,何必和我干耗着,反正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徐妙仪笑道:“大明刚刚建国,立足未稳就诛杀功臣?皇上不会这么做的。”
    洪武帝这个人做事雷厉风行,但也极能隐忍。他不是不想动手,而是时机未到。
    黄俨摊了摊手,无奈的说道:“那我就帮不了你了。”
    黄俨嘴太硬了,好像撬不出什么东西啊!徐妙仪目光一冷,拿起了酒杯,“你要知道,只要我摔杯为号,锦衣卫就会将你带到诏狱,到时候他们会逼着你生吞自己的眼珠子。”
    黄俨贪婪的舔了舔嘴唇,“甚好,我正想尝尝人眼是什么味道。”
    徐妙仪呵呵一笑,“刚才是和黄公公玩笑呢,锦衣卫不会让你死的。”
    黄俨淡定的说道:“我知道,锦衣卫只会让我生不如死嘛,这一套都是我玩剩下的,正好和这些后辈们切磋切磋。”
    徐妙仪突然又问:“黄公公,你一生好钻营拍马往上爬,早就视‘节义’二字如粪土了,如今视死如归,不惧酷刑折磨保护幕后黑手,这个情形似曾相识,黄公公,你也有栾小姐、年大人一样的苦衷吧?”
    黄俨脸色一僵。
    徐妙仪说道:“父母?妻儿?毛骧说你十四岁时净身进吴王府当差,其实你故意改小了年龄对吧,以前曾经娶过妻室?妻儿被母后幕后黑手控制住了?”
    黄俨愣住许久,不发一言。徐妙仪也不再多话,屋里一片死寂。
    约过了一盏茶时间,徐妙仪见黄俨浑浊的老眼里有些晶莹泪花,便开始攻心,说道:“你肯定会死的,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承诺,将来若寻到你妻儿,我保他们不死。”
    黄俨猛地抬头,“此话当真?”
    徐妙仪说道:“你暗中盯梢我很久了,应该很清楚我的为人。论信誉,我比你身后的幕后黑手可靠多了。”
    黄俨说道:“可论本事,你没有他可靠。”
    徐妙仪循循善诱,“你说没错。可是我即将成为燕王妃,周王、燕王、王宁驸马、怀庆公主,宫里的胡善围,当然还有我亲爹魏国公,他们都是我的依仗。对了,我和锦衣卫互相防备,也互相利用,比如这次他们以我为诱饵,我也利用他们的力量请君入瓮。”
    “你背后的人确实厉害,我确实每次都遭受重创,可力量此消彼长,一层层的剥开了外壳,只要努力过,就不会白费,迟早会比他更强大,更有本事,更可靠。”
    黄俨静默片刻,说道:“你猜对了,我净身服侍皇上时,故意改小了年纪。我十四岁成婚,十五岁得子,孩子他娘难产走了,十六岁时为了给儿子挣口饭吃,自我阉割,进了吴王府,谎称自己十四岁,是个孤儿。”
    徐妙仪问道:“这么说,你如今都当爷爷了?”
    黄俨点点头,“大概是我坏事做尽,遭了天谴。儿子死的早,白发人送黑发人。留下两个孙女已经嫁人了,没有孙子,重外孙跟别人姓,算是已经绝嗣了。”
    徐妙仪说道:“为了保护外姓人而受人要挟,你算保有一点点人性。”
    “毕竟流着我的血脉,不能不管他们。”黄俨朝她点点头,“你过来,我只信你一人,只能告诉你。”
    徐妙仪坐在了黄俨身边,黄俨对她耳语了几句,每一句都是晴天霹雳。
    冷汗湿透了里衣,徐妙仪的声音有些发飘,“你在骗我。”
    黄俨继续耳语道:“我这次也是两手准备,一旦出事,所有证据都会送到百草堂,就在放在药铺放黄连的木桶里埋着,你回去挖出来就是。你甚至可以抽空去问问当时的证人,你心细如发,定能发现疑点。”
    由于太过震撼,此时徐妙仪脑中反反复复回忆着充满血腥那天的各种细节,嘴里依然重复着那句,“你在骗我,你在骗我。”
    
    ☆、第193章 旧案重提
    
    这时毛骧带着手下冲了进来,做店小二打扮的纪纲手脚麻利的卸开了黄俨的下巴,以防他服药自尽,或者继续出言蛊惑人心。
    明月穿着锦衣卫的飞鱼服,做男子打扮,将呆滞的徐妙仪拉到另一边,将暗藏在手掌的细针刺入了她的手腕,疼痛唤醒了徐妙仪,她静静的看着纪纲用绳索将黄俨五花大绑,就像一只即将上蒸笼的太湖大螃蟹。
    黄俨下巴脱臼,以诡异的姿态发从喉部出乌鸦似的嘎嘎笑声,眼神里满是恶意的嘲讽。纪纲看得渗人,干脆黑布袋套住了黄俨的头。
    毛骧说道:“你们都退下,纪纲,马上给黄俨喂催吐的药水,刚才吃的鱼眼珠还不知是否有毒,一定让他活着。明月,拿我的手令,今晚金陵全城戒严。”
    明月纪纲等人领命而去,全鱼宴只剩下毛骧和徐妙仪。毛骧倒了一杯热茶递过去,“徐大小姐冒险引蛇出洞,今晚辛苦了。”
    徐妙仪接过茶杯,冰凉湿漉的手心有了一丝暖意,她并不沾唇,只是将茶杯捧在手心里,不堪重负似的沉沉坐下,“对不起,我辜负了你给的机会,没能逼问出元凶。”
    毛骧说道:“黄俨深不可测,这些年居然一直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你能引他出来,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徐大小姐,黄俨刚才和你耳语了些什么?”
    手里茶杯猛颤,溢出些许茶水。
    徐妙仪看着淡黄的茶汁渲染着白瓷茶杯,似乎惊魂未定,“一些往事。”
    毛骧说道:“你从凤阳回来,就和我们锦衣卫秘密商议了了计划,你为诱饵,我们布下罗网,一起合作引蛇出洞,条件就是互不保留,将知道的一切告诉对方,你现在这个态度,我很难向皇上交代。”
    在凤阳赈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