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徐后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妙仪说道:“爹爹公务繁忙,难得在家,当然是想抽空请教爹爹了。”
    徐达问道:“你要请教什么?”
    校场上十八般兵器俱全,徐妙仪独独挑了一把徐达常用的重剑,笑道:“爹爹武功盖世,当然是请教武艺了,难道向您学绣花不成?”
    言罢,徐妙仪居然眼神一凌,毫无征兆的握着重剑径直朝着徐达劈刺而来!一旁徐增寿吓得大叫:“爹爹小心!”
    徐达不愧为是开国大将,他淡定在站在原处,纹丝不动,观察着女儿的动作,直到重剑即将劈到面面门时,才侧身举起兵器架上的长矛隔开重剑。
    徐妙仪一击不成,再次旋身劈刺,每一剑都尽了全力,似乎是拼死相搏。仿佛面前的不是亲爹,而是仇人似的。
    徐增寿顿时觉得,妹妹一定吃错药了。
    徐达双手持矛,只是防守,并不主动攻击,父女两个的身影在校场上辗转腾挪,刀光剑影,旁观者徐增寿暗自捏了一把汗:妹妹要做什么?连大哥和父亲对招时,都不曾这样动真格,这样打下去要出事啊!
    哐当!
    徐达终于出手反击了,只一招,就挑落了徐妙仪手中的重剑。徐妙仪喘息未定,正要捡起重剑再次出击,冷不防围观的徐增寿在地上又打了个滚,将重剑抱在怀里,插科打诨说道:“小比怡情,大比伤身,今日到此为止。”
    这是化用了赌场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之语,看来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没少进赌场,徐达又狠狠瞪了徐增寿一眼。
    徐增寿脸皮厚,装作看不见,紧紧抱着重剑不肯给徐妙仪。
    徐妙仪也不强求——她拿起了兵器架上的双刀!朝着亲爹斩去!
    唉,要是儿子和女儿换一换就好了。徐达暗道,手里的长矛疾如闪电,一片破空之声。
    父女两个酣畅伶俐的打了一架,徐妙仪手中双刀再次被挑落,说道:“爹爹,这下知道女儿的弱点和长处了吧?您因材施教,教我如何更进一步。反正我早晚都会出嫁的,留在爹爹的身边日子不多了,希望以后爹爹把我当半个儿子看待,教我一些人生经历吧。爹爹,女儿想要的不是宠爱。”
    
    ☆、第85章 再起风波
    
    早上习武过后,徐达有朋友来访,去了前厅迎客。徐妙仪和徐增寿留在校场整理兵器,徐增寿擦着一杆□□,问道:“妹子,不过是一场比试而已,何必一副豁出去以命相搏的样子?吓死我了。”
    徐妙仪将双刀搁在兵器架子上,说道:“你不懂的,你可以整天整夜的和常森在外头玩乐不回家,想去哪里就去那里。身为女子,关在宅门内,犹如金丝雀般不得自由。我是在争取可以自由出行的特权,当然要拼出全力了。”
    徐增寿叹道:“爹爹和我都宠你、疼你,几乎一切都依着你,你还不满足啊。”
    徐妙仪板着脸说道:“我是个人,又不是什么狗儿猫儿的小动物。宠爱算得了什么?别说现在父兄疼爱了,哪怕是将来嫁了人,丈夫的宠爱也不是我想要的。”
    徐增寿问道:“那你想要什么?”
    徐妙仪想了想,说道:“我也说不出来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尊重我的想法,把我当做一个正常的人看待,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本钱。喜怒哀乐发自内心,不用依附于任何人,哪怕这些人是我的父兄,我的丈夫,甚至我的孩子。”
    “如果连自由出行的资格都没有了,那么我说的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
    关键是,如果不能自由出行,或者只要出行,身边就跟着一群徐家的护卫,还有丫鬟婆子,徐妙仪根本无法脱身去寻找图里的张士诚密藏啊!
    原本还想以徐家大小姐的身份,通过徐达的手去查谢家往事的。可是徐达为了避讳,已经明言不可能沾上谢家任何事情,这一条已经是死路了。
    现在又和明教断绝了来往,想要像以前那样利用明教的人脉和力量也不可行。所以必须要通过永安郡主提供的秘藏图,暗地里查访,完全靠自己了。
    徐增寿却顶着一张二皮脸说道:“你不稀罕宠爱,我稀罕啊!我多么希望爹爹能够也能对我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不要总是打我、骂我。”
    徐妙仪问道:“可以啊,代价是连出门的自由都没有,整天忙于家务或者绣花写字,你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吗?”
    徐增寿连连摇头,“我是个男人嘛,在家里坐不住的。”
    徐妙仪也要摇头说道:“没有谁天生就应该被关在家里的。所谓宠爱,其实以爱的名义为牢,困住女人的手脚和心性,让她们心甘情愿关在家里罢了。”
    徐增寿问道:“妹子,你想要干嘛?”
    徐妙仪说道:“反正我不想像大嫂那样,困在内宅中,练蛊似的和一群女人撕咬互斗,活生生的把自己练成了一个蛊王。”
    蛊王?传说南边人练蛊,将各种毒虫放在一个盒子里,埋在地下,几年后挖出来,唯一存活的那个就是蛊王。
    想到这里,徐增寿起了鸡皮疙瘩,“哪有这么夸张,妹子,你想左了。”
    徐妙仪将手中宝剑入鞘,“你们这些男人啦,总是幻想妻妾和谐、姑嫂和美、婆媳亲如母女,欺人且自欺着,但愿长欺不愿醒,你开心就好。”
    金陵城,白塔巷。
    吱呀!
    周王朱橚推开了一个临街铺面的大门,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味扑面而来。
    一旁朱棣说道:“五弟,这个铺子是给你的,周围住的都是平民百姓,以后得空便来这里行医吧。”
    “多谢四哥。”朱橚明显瘦了许多,一袭黑色道袍穿在身上显得格外宽大,空荡荡的。他走进药铺,一直顶到了天花板的一排药柜前,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梯子上往搁药的抽屉上贴药名的红签。
    “五郎,你来的正好,帮我往标签上涂上浆糊。”徐妙仪回头笑道。
    “浆糊熬好了。”宋秀儿从隔间端了半盆还冒着热气的白浆糊,对朱橚笑道:“朱五郎,整天闷在家里作甚?大好男人,正是做事的时候,连我一个小女子都当了胭脂铺的小老板呢。”
    阿福赶着马车回来了,乐呵呵的说道:“我买了鞭炮,还请了戏班子过来吹打,今日定开张大吉。朱大夫,我在徐家瞻园那里住不惯,到你的药铺看门打杂好不好?”
    三个月了,旧情人变二嫂。唯有这些人依然想着他、挂念着他,朱橚有些眼热,几乎要落下泪来,“福叔不必客气,只要你能来,我肯定欢迎的。”
    阿福马上拱手叫了声东家。
    朱橚挽起衣袖,帮忙在红签上抹着浆糊。朱棣见弟弟渐渐走出了阴影,心下高兴,说道:“这个药铺除了阿福这个旧人还在,其余都是父皇派出亲兵都尉府用来保护你安全的探子,我只能为你做到这些了。”
    朱橚说道:“父皇能够答应我出宫行医,已经让四哥费心了,我不敢奢求太多,有个地方可以继续研究医学即可。至于其他,我都不指望了。”
    朱橚的言语眼神里,有种抹不去的寂寥。他一直在亲哥哥的保护之下,保持着天真无邪,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恶意。
    而王音奴的出现,将他的天真彻底击溃了。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甚至政治前途都懒得理会了,只想一门心思的实现自己医学大家的理想——起码草药不会骗人吧!
    周王朱橚沉浸在各种药材中,细心呵护着每一片草药,就像对待情人似的。都说草木无情,其实草药可以救命的,而人心险恶,冷漠无情!
    还是草药比较好,永远不会背叛我。
    在鞭炮轰鸣声和戏班子的吹打声中,宛如重生般的朱橚揭开了蒙在药铺上方匾额上的红绸,上书百草园三个字,字迹龙飞凤舞,居然是父皇亲笔!
    朱棣则怔怔的看着徐妙仪出神,放在朱橚揭开红绸时,他不禁想入非非,将自己也代入进去,幻境中蒙着红绸的不是牌匾,而是徐妙仪,她穿着凤冠霞帔,端坐在龙凤呈祥的喜帐下……
    百草园从选址到药铺的布置,都是朱棣找徐妙仪一起帮忙促成的。徐增寿总觉得朱棣看自家妹子时的眼神不对,有时候转念一想,按照妙仪的心智,她又不会吃亏,只是邓铭前车之鉴,徐增寿就怕妹子也着了朱家人的算计,只要徐妙仪和朱棣见面,他就想方设法的跟着。
    朱棣看着徐妙仪出神,这一切都落在徐增寿眼里,他就更觉得燕王居心叵测了。干脆上前一步,拦住了朱棣的视线。
    朱棣心中冷冷一笑,徐二少,你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
    徐增寿回到瞻园,亲爹徐达就把他叫到书房,“收拾一下,从明日起,就去国子监读书吧。”
    “什么!”徐增寿如遭雷劈似的,“爹爹,我没听错吧。我一个武将后代,去国子监干什么?听说国子监很严格的,关在里头读书,只准带一个书童伺候。每半月才放一次旬假啊!”
    徐达虎目圆睁,“这时候想起自己是武将之子了?赶紧给我滚去国子监去!这是皇上刚下的恩典,给每个有爵位的武将之家一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你大哥要在营地练兵,准备出征,家中只有你一个男丁,你若不去,岂不是辜负了皇上的恩典?”
    徐增寿叫道:“我不去!大妹妹可以女扮男装,顶替我的姓名。反正她以前也替兄从军过。”
    “混账东西!”徐达骂道:“这次去国子监读书,各个家族都派出了子弟当监生。他们谁不认识你?岂能让你妹妹哄骗过关?少啰嗦,赶紧给我滚去读书1
    国子监是一国最高的学府。洪武帝颁布的新旨意,伯爵以上的武官,二品以上的文官,都可以恩荫一子为监生,免试入国子监读书。
    大明新建的国子监位处鸡鸣山脚下,四周一片荒芜,全是军营和军队的屯田,背后是正在兴建的皇陵、太庙,连整个街坊都叫做英灵坊,可见这里是何等的荒凉。
    洪武帝觉得读书要静心、要专心,所以将国子监建在这里。这可苦了习惯花天酒地的豪门公子。昨天还在浪迹在秦淮河无边的风月中,今天就要面对夫子们古板的面庞。
    开平王府常家派来读书的是三爷常森。常森也浑身都不情不愿,唯一的安慰就是好朋友徐增寿也在这里。
    朋友相见,徐增寿欲哭无泪,“苍天啊!到底是谁出的馊主意啊!”
    常森毕竟是太子的小舅子,消息灵通,低声道:“听说是燕王朱棣的提议。”
    徐增寿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解决掉了徐增寿这个跟屁虫,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单独相处了。朱棣神清气爽,想着夏天到了,可以带着徐妙仪去游湖赏新荷,说不定有诉衷情的机会呢。
    可是紧接着麻烦找上门了。
    北元世子买的里八刺来到宗人府,对右宗令朱棣拱了拱手,说道:“听说贵国信奉法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知是真是假?”
    买的里八刺年纪虽小,但极有城府,哪怕在策划绑架周王朱橚逃脱时,也挂着一张平静如水的脸,喜怒不行于色。
    今日神情肃穆,眉宇间似乎带着遮掩不去的愤怒之气。出了什么事?既然找到宗人府,那么犯事之人肯定和皇族有关系。
    父皇下令,要礼遇北元世子,任何人都不得折辱了他,朱棣问道:“不知是那位皇弟和世子有了误会?”
    买的里八刺冷笑道:“我和几位庶母跟随曹国公来到大明,都是大明的座上宾客。可是你们皇族的人却像对待娼妓那样侮辱我的庶母!奸辱宾客,就是你们大明的待客之道吗?”
    曹国公李文忠北伐时俘虏了世子,同时还有宣光帝的一群嫔妃,论辈分,买的里八刺要称呼这群女人为庶母。
    这下出大事了!朱棣神情一肃,“何人所为?”
    买的里八刺说道:“郑国公常茂!”
    郑国公常茂、已故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子、太子妃的亲哥哥。
    
    ☆、第86章 煽风点火
    
    曹国公李文忠将这群北元嫔妃俘虏到了金陵后,她们被圈禁在平仓巷里。北元宣光帝早就放弃营救这些昔日的枕边人了,弃之如敝履。所以在洪武帝看来,她们并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就关在平仓巷里,平时缝军衣、军靴做工,几乎要被人遗忘了。
    猛然传出郑国公常茂奸污北元嫔妃,这群女人所在的平仓巷顿时成为了众人瞩目之地。朱棣得知此事后,首先是安慰了买的里八刺,然后封锁消息,将此事紧急上报了洪武帝。
    北元嫔妃的地位和官奴差不多,若是寻常女子,很可能会沦为营妓,无人在乎她们的死活。平仓巷里多是军营,这群女人被轻薄了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更不会慎重其事的传到洪武帝那里。
    但牵扯到常茂身上就不同了。因为常遇春去年刚去世,其子常茂还在孝期,孝期行淫是大不孝,会被御史弹劾罢官的。别说是奸污女子了,就连和家里的妻妾同房都得偷偷摸摸的,若是在三年孝期里生个孩子出来,常家的爵位也是丢定了。
    忠孝节义,不孝意味着不忠,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一旦被认定孝期行淫,就基本断绝了仕途,连整个家族都会蒙羞。
    常茂当然不认账了,对朱棣说道:“燕王殿下,我父刚刚离世,我发誓平定北元,为父亲报仇雪恨,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丑事,定是那妇人构陷与我!我没做过!大不了与那妇人当面对质!”
    常茂的相貌脾气神似其父亲常遇春,身高魁伟,不怒自威,发起怒来更是凶神恶煞般,俨然间有父亲杀将时的影子。
    朱棣也觉得常茂干不出这等事情来——哪怕做出来,也会灭口清理干净了,怎么可能被北元世子知晓,捅到了宗人府这里!
    朱棣抬了抬手,“郑国公,那女子已经自尽了,留下血书一封,还有你的兵器禹王槊作证。”
    禹王槊是一种十分沉重的兵器,像常茂这种力大无穷的壮汉才能使用。其实就是一根铁棒,铁棒前段是一只竖起大拇指的拳头。传说大禹治水时用的就是此物,所以叫做禹王槊。
    常茂这根禹王槊长一尺八丈,是纯铁锻造而成,异常沉重,最适合在马上交锋,普通男子连提都提不起来,已经成为了常茂标志性的兵器。
    “禹王槊?”常茂猛地摇头,“不可能,我的禹王槊在家中祠堂兵器架上搁着,怎么可能到了那妇人手中?”
    朱棣臂力也不弱,他单手将一根禹王槊抛出来,“是不是这根?”
    常茂接过禹王槊,仔细看着棍子地步篆刻的标记,刻着“茂大爷”三个字,他儿时就自称茂大爷,私章兵器上也都是这三个字。不仅仅是字迹是一样的,从常茂跟着父亲上战场开始,禹王槊就一直陪伴着他,至少有百余人死在棍下,被鲜血淬炼过的肃杀之气是伪造不来的。
    这就是他的禹王槊,本该放在家中祠堂的禹王槊。
    常茂紧紧握着铁棍子,说道:“这是恶毒的连环计,有人刻意诬陷栽赃我。我要见皇上。”
    朱棣说道:“那妇人割脉自尽,肚子已经显怀了,你的禹王槊就在她的怀中——”
    “不是我!”常茂大声打断道,双目赤红,“父亲尸骨未寒,我不会做出这种禽兽不如之事!难道你们相信那些北元俘虏挑拨离间的污蔑谎言?不信我这个为国杀敌大明军人的解释?”
    “郑国公,你莫要冲动。我刚才说的都是事实。血书,妇人一尸两命,包括你的禹王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你。不过——”朱棣说道:“父皇说了,男人做大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项都不能少了。出现这种事情,至少说明你在修身和齐家上有了差错,你若平日不好美色,大明这么多的将军,诽谤如何非要针对你一人?你若严谨治家,手中兵器禹王槊为何被人从家中祠堂盗出,落在北元女俘手中?”
    朱棣连连逼问,常茂哑口无言,心中稍定:至少皇上相信他是清白的。
    常茂跪地说道:“臣知错了。请皇上降罪。”常茂不傻,他明白皇上是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朱棣说道:“父皇命你即日起领兵去云南,平定边陲之乱。戴罪立功。”
    常茂说道:“末将领命!定不负皇恩!”
    常茂八成是被人暗算了,常家从开平王常遇春开始,个个都不擅长政治斗争,只在战场上如鱼得水。
    常家三个儿子都是洪武帝赐名,甚至封了常家女为太子妃,可见对常家的看重和信任。区区一个北元女俘之死,是无法撼动常茂在洪武帝心中的地位。
    洪武帝命常茂去西南边关平乱,明地里是惩戒,暗地里是保护,让他远离政治斗争。
    常遇春以前有杀将之名,遇到坚持不降者,城破之后,他会毫无留情的屠城,因此杀人如麻,虽颇得洪武帝宠信,但在朝中一直风评不佳。
    如今朝中多有元朝和明教其他势力的降臣,他们有亲朋好友死于常遇春之手,再加上最近颇为得势的东宫吕侧妃娘家……
    如此一来,朝中至少有一半的官员涉嫌设计陷害常遇春之子常茂。想要一一查证,难如登天。
    洪武帝朱笔一挥,北元女俘全部毙命,其他知情人死的死,封口的封口,好像一块石头扔进了深潭,只激发了一圈圈微小的涟漪后就消失了。甚至连徐妙仪都不知道此事。
    金陵城,正在兴建的靖江王府。靖江王朱守谦和北元世子买的里八刺在湖心小亭里喝酒赏荷。
    “所以……她们都死了。”买的里八刺将新煮的荷花酒一饮而尽,淡淡的说道:“老实说,我很讨厌这些女人,她们脸上永远都挂着虚伪讨好的笑容,明地里在我母后面前毕恭毕敬,暗地里各种中伤诅咒。可是乍闻她们都死了,我心里却并不痛快。”
    朱守谦冷冷道:“和我说这些做什么?她们是生是死,与我何干?”
    买的里八刺叹道:“兔死狐悲啊。”
    朱守谦冷笑道:“放心,你是北元世子,连犯下绑架五皇叔这种罪行,皇上都放过你了,区区一个北元女俘污蔑郑国公之事,根本不能伤你分毫。”
    买的里八刺抬头问道:“你觉得是我设计陷害了郑国公?”
    “我已经看透你这种人了。黄金家族都是狼一样的性格,要么蛰伏不出,一旦找到机会,就冲过去撕咬命脉咽喉——上一次你和北元郡主设套绑架五皇叔,要不是我的表妹出手揭穿,多半就成功了。但这一次……”朱守谦呵呵笑道:“不见兔子不撒鹰,若没有足够理由和利益,你绝对不会轻易动手的。所以此事的主使绝对不是你。是有人借着你的手陷害郑国公,并且想把此事闹大了,让常家名誉扫地。”
    买的里八刺冷哼一声,“你是个明白人,可惜常森那小子不听我解释,非说我陷害他大哥,若不是徐增寿和李景隆拉着他,他就要冲过来打我了。”
    朱守谦说道:“常森不傻,他只是在气头上而已,等静下心来细想时,就晓得你也不过是被人手中的棋子罢了。其实你若想顺了背后之人的意思,把事情闹大,何必去燕王的宗人府那里告状呢?宗人府管的是皇族的事情,最隐蔽不过的一个衙门。想要闹大,去应天府衙门、或者去兵部、刑部、或者干脆去最讨厌勋贵、整天挑事的御史台告状即可。”
    买的里八刺拍了拍朱守谦的肩膀,“你真是我的知己啊!”
    其实买的里八刺也明白自己和这些北元嫔妃被人利用了。但是父皇的女人惨死,他不能视而不见,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找上了宗人府的燕王朱棣交涉,也是存心想遮掩此事。
    只是没想到洪武帝出手如此干脆,所有的北元嫔妃全都灭口,遮掩这桩丑闻。
    朱守谦将买的里八刺的手挪开,说道:“我胆小,不敢成为你的知己——有了五皇叔前车之鉴,谁敢和你深交,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呢。”
    买的里八刺脸皮忒厚,也不脸红,“那你为何要在新居接待我,听我唠叨这么久呢?”
    朱守谦瞪了他一眼,说道:“好了,送客。”
    买的里八刺直视着朱守谦的双眼,“是因为寂寞、是因为你尴尬的处境和我相似吧。”
    朱守谦顿了顿,说道:“你我都是皇上封的郡王,这大明也只有我们两个郡王。”
    买的里八刺低声问道:“你父亲当年被污蔑谋反,皇上根本不听你父亲的解释,将他圈禁,使得你父亲忧愤而死,你母亲也追随而去,你一夜之间沦为孤儿,在皇宫里日夜煎熬。”
    “如今郑国公常茂被污蔑奸污我朝嫔妃,孝期行淫,大不孝之罪,皇上却对郑国公深信不疑,替他百般遮掩,甚至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靖江王,我替你鸣不平啊!”
    朱守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世子,自打你被俘以来,几乎每次见面,你都见缝插针的挑唆我和皇伯父的关系,你不累吗?我耳朵都累了。”
    买的里八刺呵呵笑道:“当年你几个皇叔年纪还小,不堪担当大任。而你父亲正当壮年,文武双全,能和文臣吟诗作赋,也能上马打仗。当年洪都保卫战,你父亲几万人对抗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一战成名天下闻。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心服口服,极得人心。所以你父亲谋反被害,真的疑点重重,八成是被人构陷。而构陷之人,不用我细说,你也猜得到是谁。”
    提到父亲之死,朱守谦眉眼间开始出现阴狠的戾气。
    买的里八刺又开始煽风点火了,说道:“朱守谦,人心思变啊,天下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的生死荣辱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你小时候还好,对皇上而言,没有任何威胁之力,好好养着你,还能体现皇上宅心仁厚。而如今你长大了,即将开府单住,羽翼渐丰,哪怕一直装孙子龟缩不出,按照那位多疑的脾气性格,你真的就能在郡王的位置安享富贵?”
    
    ☆、第87章 说者有意
    
    买的里八刺一席话,听得靖江王朱守谦在初夏的天气里感受到了阴冷的寒意。
    都说洪武帝不计前嫌,对他多么宽厚仁爱,可是朱守谦这几年在皇宫里吃了不少暗亏,也听了不少冷嘲暗讽。
    平心而论,皇叔祖母马皇后对他是极好的。但话又说回来,马皇后对谁不好呢?皇宫那么多的皇叔,生母身份各异,不同贵贱,她也是一视同仁,从不偏颇任何人,赏罚分明。
    马皇后只是尽一个嫡母和叔祖母的本分和责任罢了。她最终要听丈夫洪武帝的意思。
    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朱守谦看着自己正在兴建的靖江郡王府,脚下踏着湖心小亭的竹板,却有一种大厦将倾,身处风浪中摇摆的小船之感。
    送走了买的里八刺,朱守谦去了大功坊徐府街瞻园找表妹徐妙仪,事到如今,他只能对表妹坦述心事,纾解压力了。
    徐府瞻园,魏国公徐达在朝堂、世子徐祖辉在军营练兵、二爷徐增寿被“发配”国子监读书了、女主人世子妃陈氏“卧病在床”。
    二小姐徐妙清在屏风后面待客,说道:“大姐今日一早出门了,此时还没回家。”徐妙仪和徐达校场比试后,赢得了出门的自由,俨然成了特例,大嫂陈氏都无可奈何,连连说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便再次被气倒了。
    朱守谦知道这个流落民间的表妹在深宅大院是坐不住的,倒也不奇怪,告辞说道:“我明日再来。”
    朱守谦行到前厅花园处,古灵精怪,一团孩子气的四小姐徐妙锦穿着男童的衣服猛地跳出来说道:“表哥,我知道大姐姐去哪里了,带你去找她呀?”
    瞻园只有徐妙仪是嫡出,其余皆是妾室庶出,要称呼亡故的谢氏为母,徐妙锦叫朱守谦表哥也理所应当。
    徐妙锦年纪尚幼,天真可爱,平日里和朱守谦说几句玩笑话,两人关系一向是不错的。
    见到徐妙锦,朱守谦眼里也有了笑意,说道:“你只是想找个幌子出去玩吧?”
    徐妙锦笑嘻嘻的点点头,“最近姨娘教我绣花,说磨一磨我的性子,整天面对一堆针线,烦都烦死啦。”
    朱守谦点头说好。冷不防三小姐徐妙溪也跳了出来,也是穿着男装做少年打扮,“我也知道大姐姐去哪里了,表哥,我也要跟去。”
    又来一个!
    人多眼杂,朱守谦本想和徐妙仪说体己话的,可是身边跟着两个表妹,好像就没法开口了吧。
    正思忖着,二小姐徐妙清也走过来,面部表情的说道:“你们两个又要胡闹了,乱哄哄在后面跟着,耽误表哥的行程。”
    “二姐姐。”徐妙溪和徐妙锦眼神顿时一黯,糟糕,今天看来是出不去了。
    谁知徐妙清淡淡说道:“表哥,我这两个妹妹话多聒噪,出去未免会给你添麻烦,你又不好拉下脸教训她们。我是姐姐,管着妹妹们本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和她们一起吧。”
    于是无奈的朱守谦带着一串徐家表妹出门了。
    这三姐妹似乎早有默契,闭口不谈大姐姐徐妙仪去哪里儿了,先是去朱雀街的饕餮楼吃了一桌杭州菜,饭后沿着朱雀街逛街消食,买了一堆小玩意儿,在宋秀儿的胭脂铺天香阁小憩片刻,喝了杯茶,然后挑了一些胭脂水粉香料香包。
    到了秦淮河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各种华丽的楼船画舫穿梭其间,年纪最小的徐妙锦眼中露出一丝阴霾之色,很快被清风吹散,朝着朱守谦撒娇:“表哥,我们也租一个画舫游玩吧。”
    徐妙溪催促道:“对啊,我们玩一圈就回来。”
    徐妙清板着脸说道:“待会上了画舫,要放下帘子,不准靠近栏杆,不准垂钓,不准在船上打闹。”俨然一副朱守谦已经同意的样子。
    不愧为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永远都是最小的徐妙锦打头阵怂恿,徐妙溪补上一脚,徐妙清则摆出姐姐的架子明阻暗推,三人配合默契,今日定要玩够了才回家。
    画舫上传来歌姬舞姬清脆妩媚的笑声,还有男子轻狂的推杯换盏之声。朱守谦有些迟疑,说道:“这画舫恐怕不太干净,等改日我提前备一艘楼船,请各位表妹上船赏景吧。”
    徐妙锦说道:“我掐指一算,看今日就挺好。”
    徐妙溪说道:“是啊,择日不撞日。”
    其实画舫赏景,对徐家姐妹是毫不陌生的,徐家除了御赐的宅邸瞻园外,还城里城外还有几处专门赏景的别院,尤其是莫愁湖畔的园子,湖水浩渺无边,不仅景致如人间仙境般,而且没有闲杂人等打扰,和喧嚣的秦淮河截然不同。
    不过徐家三女今日要的就是这份市井繁荣热闹。
    朱守谦这样气质不凡的客人,自有人主动上来奉承。听说要租用一艘“干净的”的画舫,为首的一个老者见识多广,一瞥徐家三姐妹,就知是女扮男装,由兄长们带出来长见识的,笑道:“我们这里就有,船楼桌椅都是新造的,船上也都是些老实的船娘。”
    朱守谦问道:“当真?”
    另一人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