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凡人贾环-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禛没有任何反应。
贾环道:“天色不早了,再不回恐父亲担忧。四哥,告辞。”
却终于没有接过胤禛手里的大氅,就这样走入风雪之中。
胤禛拎着衣服的手微动了动,又慢慢放下。
良久……
“爷,雪越发大了,我们……”
雪越发大了,风也越发大了,视线中一片苍茫,到处都是狂飞乱舞的雪花,带着一股子的狠劲,狠狠将自己摔在任何可以触到的地方。
胤禛静静看着这满目的空茫,良久:“……回府。”
……
这是年前的最后一场雪,之后便一路艳阳高照到了大年三十,原是各家各院最热闹的一天,贾环却无缘参与这份热闹,他病了。
他原就体弱,那日受了寒,当晚便开始发烧,请太医开方子抓药,折腾好一阵子。底子弱,病一次便不易好,太医换了两三个,仍是这般拖着。
对于这种情况,贾环自己也无能为力,被子内外温差太大,贾环又不喜烧炭,他体弱畏寒,每起来折腾一趟,病倒要加重几分,便是他自己也开不出更好的方子来,一直折腾到了十五,才算是大好了。
十五这一日,家里倒是喜事连连,先是午后元春使了人,从宫里赏了些御赐的扇子宫花绢帛等物下来,府里不管有没有得的,提到此事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唯有赵姨娘最是不喜,趁着无人拉着贾环唠叨:“府里大小主子,人人都得了,偏就漏了你一个……你好歹也是府里正经的爷儿,别说府里的正经姑娘,便是林姑娘、宝姑娘都得了……”
贾环无奈,道:“大约是我才刚回府,大姐姐不知道也是有的。娘姨少给自己找不自在吧,回头让人听见,不知惹出多少是非来。”
赵姨娘撇撇嘴道:“现如今那一位整日在小佛堂里住着,除了一些大场面露露脸儿,成日里不见人,哪里就能把我怎么样呢?现如今,老爷不是独宿,便是到我房里……”说到这里,忙掩了嘴,脸色羞红,到底知道有些话是不好和儿子讲的。
贾政向来端方,只得两个妾侍,自从王夫人去了佛堂,便只剩了早已无宠的周姨娘和赵姨娘了,赵姨娘年纪不算大,生的也十分俏丽,贾政原一向不喜她见识浅陋,说话刻薄,但自从恶了王夫人,倒觉得赵姨娘的爽直性子倒更让人放心些,也就多去了几次。
贾环却知道,这种现状维持不了几日,切不说赵姨娘的性子一日不改,贾政迟早还是会厌了她,就是贾母,也容不得她独占贾政,也许过不了几日,便会塞个年轻貌美、温柔小意的侍妾过来了。
只是长辈房里的事,贾环不好多说,但也不能不给赵姨娘提个醒儿,道:“太太潜心礼佛虽是一片诚心,但是大姐姐定是舍不得太太成日呆在佛堂的,这会儿那边说不得已传了话,若我猜的不错,太太今儿怕就要搬出佛堂了。”
赵姨娘一听,脸色苍白,手绞着帕子,连说话都磕巴了起来,道:“真、真的?”
贾环道:“姨娘怕什么呢,往日怎么过,还怎么过就是了……太太慈悲,不会为难姨娘的。”
王夫人就算出了佛堂,少了贾政和贾母的撑腰,又没了管家的权力,她再回不去往日的风光了,只是这话却不好跟赵姨娘直说,这样拐着弯的话,赵姨娘也听不懂,见她还是焦灼的踱着步子,也只有无语了,反正她总能知道的。
却是怕什么来什么,这边还在说着呢,那边便已传了话,太太虽对佛祖一片虔诚,但是不忍拂了元春的一片孝心,终于允了搬出小佛堂了,这也罢了,她搬出小佛堂的做得第一件事,差点让赵姨娘气晕了过去――给彩云开脸,而且不是做通房丫头,而是正儿八经的姨娘。
贾环见赵姨娘手里的帕子都快绞烂了,叹了口气道:“姨娘你挣那个做什么呢?你有我和三姐姐在,只要自个尊重些儿,谁又能越的过你去?”
只是赵姨娘如何听得进耳,贾环劝了几句,也只得作罢。
他倒是希望王夫人一辈子住在小佛堂里不出来,可是连贾政都做不到,他能有什么法子?一个孝字就能将他扣的死死的。
好在赵姨娘在太太跟前服侍了这么久,虽然心中不满,但在王夫人面前还是笑的一脸谄媚,贾环虽心中酸楚,到底不用为她多担心了。
到了晚间,府里设宴,因有元春的赏赐在前,最风光的自然就是王夫人了,大家出身又当惯了当家主母的人,只几句话气势便压过了邢夫人这个继室。
贾政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吃了几盅酒,便欲离席,又不放心贾环,沉着脸道:“病了这些日子,身子才好些,耍了这半日还不够,还不让丫头服侍你回去歇着?若要吃什么,只管让厨娘给你另作就是。”
贾环忙应了,贾政沉着脸朝里间看了一眼,虽看不见什么,但是,黛玉向来是和宝玉坐在贾母身边的,想必离王夫人不远,这丫头心里向来藏不住事儿,也不知道会难受成什么样子呢。
王夫人两次吃挂落,一次是为了黛玉的钱,一次是为了黛玉的命,以王夫人的性子,想来是不会觉得自己自作自受的,可黛玉以后还要仰她的鼻息过日子……想到这些,贾政心中一阵烦闷,有些后悔将这些事对王夫人说破,可是一想,便是不说破又如何,她连那样的下作手段都使出来了,倒不如揭穿了让她有所顾忌,叹一声道:“环儿,你一会让人知会跟着你林姐姐的人,就说我说的,林丫头身子还没好,让她别贪玩,早些回去歇着……还有,让你那厨娘做几道林丫头爱吃的点心送过去。”
贾母一席中,贾母的脸色不太好看,王夫人正在训斥宝玉,道:“那个杜先生,就算教皇子阿哥也使得的,好容易仗着宫里的面子请了来,万不可再顽皮胡闹……尤其是那些狐媚子,自己不尊重也就罢了,偏还带坏正经哥儿,我们府里可是功勋世家,可比不得那小门小户出来的……”
这番话,不仅黛玉,连宝玉都听出来了,侧过脸去,只见黛玉脸上一片煞白,宝玉忙道:“太太,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好生读书,您就饶了我吧。”
贾母皱眉道:“大喜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没得扫了大家的兴致。”
王夫人笑道:“是是,不过是想让他上进些,省的辜负了贵人的美意……那杜先生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请的来的……也就是咱们这样的门第,又有贵人的面子……”或许是刚从佛堂出来,迫不及待的要找回自己的颜面和地位,全无往日的沉稳大气,句句不离元春,别说邢夫人等人,连贾母的脸色都不好看了起来。
却见紫鹃上前道:“老太太,太太,老爷传话说,林姑娘身子弱,让不要贪玩,早些回去休息呢。”
王夫人的话头被个丫头打断,顿时脸色一寒,正要发作,贾母却恍如没有看见她的脸色似的,道:“难为他想的起来,瞧我只顾着自己高兴,倒忘了林丫头身子骨弱……正好我也乏了,林丫头和我一起回去吧。”
对王夫人铁青的脸视而不见,在黛玉的搀扶下起身,刚要走出门口,便听到丫头欢快的脚步声,道:“老太太、太太,宫里又来人了,老爷说让老太太太太还有各位姑娘都去正厅接旨呢!”
贾母问道:“可知道是什么事?”
“奴婢不知道,不过总之是好事,同来的,有好几大箱的赏赐呢!”
“阿弥陀佛,”王夫人喜上眉梢,道:“竟然连皇上都有恩典……往年我们府里,何时有过这样的风光……”
=====================================================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什么的……抱歉抱歉啊……
唉,总是写不出心中的感觉,改了又改,还是不如意。
贾环为什么这么做,大概能猜到吧,猜不到以后也会有交代啦。
四爷还不知道自己的心意的说……
☆、第 54 章
正厅中已经设好了香案等物;贾母贾政王夫人等按身份高低,跪了满满一堂。
贾府虽富贵;但圣恩并不浓厚;自元春封了贵人起;便先有贾政的升官,后又请了了不得的先生,这会儿连皇上都有赏赐下来,怎不让人兴奋?
王夫人竭力做出一副稳重端庄的模样出来;可惜眉梢眼角掩也掩不住的得意出卖了她。
然而天使拖长了声音的第一句话便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前苏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佳氏接旨。”
王夫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这圣旨居然是给黛玉的?皇上为什么下旨给这么个小丫头?
贾环也微微一愣:林佳氏?
黛玉微微一愣,望向贾环,她记得贾环建议她让贾政替她还清林如海所欠库银时;曾说过“总归是有好处的”;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这就是贾环所说的好处?
贾环对她微微一笑,点头,黛玉回之一笑,出声领旨。
接下来就是贾环几乎听不懂的长篇大论,等到所有人都含着笑起身便跟着一同起身,扯着身边有些失魂落魄的宝玉道:“圣旨上说什么呢,我听不大明白。”
宝玉道:“大多是称赞林妹妹的,大意是说林妹妹双亲亡故,孤身一人,还能替亡父尽忠云云,赞其是忠孝之女,又因姑父是死在任上的,为国尽忠而亡,怜妹妹孤苦,圣上仁慈,封妹妹做了乡君……以后就要称格格了。”
“哦。”贾环早猜到这点,在这关口归还库银,因黛玉又是孤女身份,以康熙的脾性,有好处是一定的。不过,只是“归还”库银而已,这个恩典未免也太大了些,若是林如海的遗泽,也不至于现在才来。
大概也和康熙对黛玉的印象不错有关吧?对于康熙来说,不过是给个虚名,一年多花四十两银子的俸银,到了年龄再指个婚罢了,而对于下面,这却是了不得的恩典。
大概也是借着这么大的一个恩典,来昭示他对清理库银的决心?
贾环没有深想下去,老爷子智慧深不可测,往往走一步看三步,不是他可以揣度的,但是老爷子为人却还是信得过的,总不会让黛玉吃亏就是。
“原来林姐姐家竟然是旗人吗?”
“是啊,林家世居江南,便用了林为汉姓,生活习性也和汉人相近,后来更娶了姑姑为妻……”他话说了一半便没了声音,视线不自觉的便溜到了黛玉那边,却见那传旨的钦差不知正和她说什么,态度极是恭敬,他带来的两个四十来岁的宫女,已站到了黛玉的身后,想是因她没有父母家人,皇上便钦赐了教养嬷嬷。
贾环微微一笑,一夜之间,孤女变成了贵女,这下子,王夫人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再对她做什么了吧?转头向贾政看去,见他也松了口气,欣然而笑,便知道他和自己想到了一处去了,欣慰之余不免对贾政有些不满,这个父亲,实在太……唉!
宝玉却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贾环不问也知道他在想什么,黛玉封了乡君,以后自然要由皇上赐婚,可是宝玉却是没有指婚资格的,他们之间已经彻底不可能了。
其实他们之间在王夫人对黛玉下药的一天起,就已经不可能了,也不知是宝玉上次并没有去问贾政,还是贾政不愿对他提起他生母的不是,宝玉似乎还不知道此事。目光便转到了王夫人身上,发现她的表情实在奇怪的很,以往她再看自己和黛玉不顺眼,最多也就是笑不达眼底,现在这是什么样子?脸虽带着笑,却扭曲的不成样子,像给人打了狠狠一耳光回不去原位的模样……
扯了扯宝玉道:“二哥,太太是不是不太舒服,你去看看吧,不然钦差见了以为我们府里对圣旨不满可就糟了。”
宝玉暗叹一声,他知道恐怕太太是真的对圣旨不满,毕竟她刚刚骂过的“不知尊重的狐媚子”,转眼变成了皇上口中的“忠孝之女”,真是好大一个耳刮子,别的人也就罢了,只怕邢夫人以后要将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讲了。
忍不住看了一眼贾环,自从他回来以后,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可是府里的很多人都变了,父亲变了,林妹妹变了,太太变了,连他自己,似乎也变了……轻叹一声,向王夫人走去。
******
这一道圣旨,仿佛就是一个信号弹一般,皇上十九日开印,下的第一道政令便是由太子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坐镇户部,彻底清查库银。
这一道圣旨恍如晴天霹雳,把很多人都震的晕头转向,虽然之前早有风声传来,但是他们认定了法不责众,并不将它当一回事,便是清查,也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康熙对臣子向来宽仁,难道还会为了区区几两银子逼迫臣子不成?
但是作为新年第一道圣旨出来,又是太子亲自坐镇,执行的又是以铁面无私著称的四阿哥,便是十三胤祥,那也是个难缠的,那可是做起事来毫无顾忌的主儿……皇上这次是来真的了?
事实证明,康熙这次的确是来真的,最先遭殃的便是户部,胤禛称“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便先拿户部开刀,清理户部之事,便在这贴面阿哥的带领下,风风火火的展开了。
太子原还十分积极的去户部坐镇,却先被胤禟戳穿了他自己欠了库银数十万两的事,清帐清到自己头上,让他大失面子,后又因死了几个大臣,朝臣顿时有了发作的理由,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及施世伦等人立刻成了众矢之的,被扣上逼死大臣的帽子,每天**他们的折子堆成了山,太子眼见形式不佳,便借口公务繁忙,将这一堆子烂摊子交给了胤禛几个,再不肯去。
而贾环自那一日和胤禛分别后,便再没有见过他一次,却也不知是因胤禛是如了他的愿保持距离,还是他果真误会了什么,只是每每想起那日的事,心中便是一阵空荡荡的难受。
贾政回府后,也会给他说起朝上的事,每每提起户部之事,都是胤禛又被多少人**,哪位大臣**自尽,谁谁又在大殿里泣血跪请云云,他虽不曾亲见,却也知道胤禛现如今是举步维艰,几乎已经到了满目皆敌的地步,每每想到那个一贯沉稳如山,看去冷漠无情却会细心的为他请先生找厨娘的男人现如今的处境,心中便有一处隐隐作痛。
他的这番心思却不被贾政察觉,贾政更头大的是府里的欠银问题,以他的意思,再卖几处产业,先还了欠银再说,却被贾赦强烈反对。贾赦原不知道府里的情况,但自从大房开始管家,邢夫人便去查了府里的收益开支,顿时气的七窍生烟,没少在他面前抱怨,说府里有钱的时候,被二房牢牢把在手里,现在入不敷出了,就交给大房来当家云云,是以贾赦也多少知道一点,原就入不敷出,若是再卖产业,荣国府只怕就剩了个空壳子,连他也要缩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了,这让他如何愿意?
贾政去劝他,他只说,清查户部的事不过走个样子,眼看就要叫停,若是还了岂不是吃亏?邢夫人更加直接,言道府里这般境况,都是为了元春修园子造成的云云……让贾政数次无功而返。
贾政倒真恨不得将园子卖了算了,可是现如今,园子还没建好,钱却花了,卖也是不好卖的。
倒是黛玉因最近卖房子的人多了,很容易便在内城买了一座宅子,又再京城附近置了一座庄子,虽不算大,但是维持黛玉一个人的花用却是绰绰有余的。
还剩下二十多万两银子,在黛玉的坚持下借给了贾政,贾政慎重写了借据,贾母也在征求了黛玉的同意后,将她放在府里的十万两花用银子挪了出来,又卖了不少私房和库里的老物儿,再寻薛姨妈借了十万两银子,共凑了六十万两还去了户部,加上贾环和贾政之前陆续还掉的五十多万两,便只剩了三十万两的债。这三十万两,贾政是完全没了法子,好在他算是里面还的快的,便也没人来逼迫,只是这样入不敷出的境况,想要将欠下的公的私的六十多万两银子还清,却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与他们相比,宁国府的奢靡比之荣国府有过之而不及,而产业却比荣国府还要少一些,原已是个空壳子,欠的帐却更多,前阵子还被胤禟狠狠宰了一刀,更加艰难。不过贾珍却认定了清查户部的事是个幌子,该吃吃,该喝喝,混不放在心上。
只不过他们府上的事情,别说贾环,就是贾政都懒得理会。贾环现如今正忙着念书,不得不说,那个杜先生的确是个有本事的,贾环很喜欢听他讲课,不过很显然,贾环在念书上的天赋远远不及宝玉的。好在杜先生也并不苛求,对宝玉教的是四书五经科举之道,对贾环却是天南地北人情风土,一心培养他的眼光见识,同是学诗,宝玉学如何作诗,他便学如何品诗,更多的时候,宝玉被吩咐背书,他便撑着头津津有味的听先生将书中的各种故事,
宝玉经过一连串的事情后,倒似真像他说的“都改了”,竟真的一门心思念起来书来,且之前那些离经叛道的话也再也没有说过。贾政见两个儿子总算都走上了正路,欣慰不已,对胤禛更是感激。
时光如飞,转眼便过了月余,因地里的雪新化了,贾环便抽空去郊外的庄子去了一趟,看了看小麦的生长状况,托了人去把黑接到这个庄子来,又绘了图纸并一堆的清单交给王禄。
回府时,却发现门口被堵了个水榭不通,几十人带着大大小小的物件儿,在门口摆摊儿呢,贾府的人也出来不少,可是别说驱赶,连头都不敢抬,能做主的贾琏站在一个气势不凡的青年面前,点头哈腰,连声央求。
贾环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来找茬,这些事还轮不到他来插手,便下了车,准备直接穿插回府,却不想刚下车便看见了一脸焦灼的紫鹃,才知道黛玉的马车竟也被堵在外面,已经半个多时辰了。
贾环皱眉,黛玉总不能和他一样,下车从人堆里穿过去,皱了皱眉,向贾琏二人处走去。
☆、第 55 章
走近了些;只听贾琏语带哀求道:“……家叔现下不在府里,小人也做不得主;十爷不如先去寒舍坐坐喝杯茶;等家叔回来再说如何?”
贾环一听十爷二字;便是一愣,细看那人略略熟悉的五官,立刻便明白了他的身份,皱了皱眉。
却听那十爷大大咧咧道:“爷见贾政做什么?爷在这里卖爷的东西;你要是看上哪件,不妨买回家去,若是不买;就别在这里碍爷的事儿!”
贾琏赔笑道:“小人自然不敢碍十爷的事儿;只是这里……”
“怎么?这条街卖给你们了不成?”
“不是;不是,”贾琏道:“只是这里来往的人少,十爷的东西在这这里恐不好卖,不如小人带着人帮您将东西搬到西大街去,那里……”
“那里现如今满大街都是卖房子卖地卖丫头卖家伙什的可怜人,哪有人来光顾爷的生意,爷想来想去,也就这里有几户有钱的人家,不到这里卖,却到哪里卖去?”
贾琏额头的汗都出来了,道:“我们家也是卖房子卖地的,现如今还没能还清欠款呢,十爷您……”
十爷冷笑道:“怎么你们家会没钱?你们家没钱会在大家都穷的要当裤子的时候挑唆着万岁爷清查户部?挑唆着万岁爷找了那些个强盗去挨家挨户的抄?爷现如今是家徒四壁,老婆孩子正在家里抱着哭,等着爷卖完东西得了银子好开火呢!你就行行好,买了爷的这些物件,爷也好回家吃饭!”
贾环原来要再听听,看贾琏能否应付过去,若应付不了,便搬出老爷子将他劝走,但此刻听了十爷的话,心中升起一团无名怒火,竟一个字也听不下去,冷哼一声,大步上前。
只听贾琏连声道:“十爷明鉴,我们家的确没有银子了啊,这又是借又是卖的才……”
“你没钱,你们家那位格格也没钱不成?那可是万……”
“琏二哥哥。”贾环不得他说完,打断道:“这是做什么呢,挡着我的马车,害得我家都回不了。”
贾琏还未说话,十爷冷哼一声,扬眉道:“你就是贾环?”
“我是叫贾环,你认得我?”
十爷冷声道:“爷不认得你,爷在这里卖东西,怎么,你有意见吗?”
贾环道:“你要卖东西,自然想在哪里卖就在哪里卖,官差都不管,我管什么?只不过,十爷既说是来摆摊的,就当守着摆摊的规矩,一不封门二不挡路,十爷这般行径,倒不像是来卖东西的,倒像是来打劫的。”
十爷怒极而笑道:“你这是在教爷规矩?”
不知何时,人群之外,多了两辆马车、一抬官轿和数十个从人,而人群之中,有三个人慢慢靠近,其中一个已急的满头大汗,可惜碍于另外两个人在不敢出声。
“不敢,”贾环笑嘻嘻道:“我哪有那个胆子,更没那个资格,只不过就是论事罢了……不过依我看,十爷实在是想错了法子,靠卖这些东西,能得几两银子?倒不如学学我们家的法子。”
“你们家怎么着?”
贾环道:“我们家人口不少,往日在家里也有争争吵吵的,可是眼看着追债的上门了,也知道大家朝一处使劲儿,能掏一分便是一分,能借一个子儿便算一个子儿,实在不成的,也只有变卖祖宗留下的产业了……不过只要兄弟家人还在,总有重整家业的一天……不像某些人……”
话音一转,冷哼道:“老百姓都知道,一家兄弟,关起门来打破头,打开门能挡刀子,便是家里闹的再厉害,为了祖宗家业的事,也是齐心协力……当然,也有那么些个不肖的,只管自家的喜好,明明知道自己的亲兄弟毫无半点私心,只为了祖宗家业,孤军奋战,举步维艰,却偏偏为了一己私利,不说帮一把,还专做使绊子、下套子的事,专向亲兄弟的心窝子里捅刀子,干出这种带着万两银子的玉佩卖马桶的事儿来,还恨不得扯起一面,拉了一堆子的人和人作对……这样的人,在哪里也让人瞧不起!”
胤禩浑身一震,恍如被人当头打了一拳一般……那个时候,老十也是闹过事的,在户部闹,在万岁爷跟前闹,里面少不了自己的煽风点火的功劳,便只为了坏了老二和老四的差事,好让康熙对他们失望……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康熙不仅在看着老二老四的表现,只怕也在看自己吧?只怕那个时候就对自己失望透顶了吧?
那个时候,太子的储位还做的稳稳的,老四为了那一分一毫都不是自己的银子,不怕得罪了全天下的人,可是给他使绊子最多的,偏偏是他自己的亲兄弟……便如他登基之后,为了收拾皇阿玛留下的烂摊子空壳子,焦头烂额,和老十三熬的油尽灯枯,可是自己那时候却豁出去了一切,领着一堆的人和他作对……被亲兄弟戳心窝子……难怪他那么恨……
想当初,老十四拜了大将军王,人人都以为这天下便是他的了,而这个人掌着户部的粮草,别说使绊子了,恨不得使了浑身的劲儿,只为了老十四能在边关打胜仗……
无论这是计还是真性情……我不如他。
轻叹一声,转头向胤禛看去,只见他正盯着那场中侃侃而谈的少年,一双向来深邃难测的眸子竟带了几分痴傻,一双手死死的握成了拳。
“四哥。”胤禩轻轻开口道:“……对不住。”
虽说天下之争,成王败寇,但是,心中不恨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重活一世,恨也罢,愧也罢,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胤禛豁然惊醒,转眸道:“什么?“
胤禩温和一笑,道:“没什么,只是,我们要是再不出去,环儿可就要吃亏了……老十那个脾气,整个一头蛮牛。”
胤禛转目回去,果然见胤誐已经变了脸色,右手蠢蠢欲动,忙快步上前。
贾环冷哼一声,仰了脸让他打,他既然敢说这些话,早料到了会有这个结果,他要是真敢打,自然有他好受的。
然而疼痛还不曾到,便有一个高大的背影结结实实的挡在了自己面前,贾环愣了愣神,转到旁边去看,微微一愣:“四哥?”
再一看把胤誐按住的人:“八哥?”
胤誐有些不好意思,他早知道贾环和胤禩关系不错,可他就是看不惯这个比自己还得宠的小子,便也没看胤禩的面子,仍旧惯着自己的性子闹到了这里来。
谁知道这小子嘴皮子居然这么厉害,几句话就说的他哑口无言,气得只想动拳头,这会儿见了胤禩才想起来,这个小子是打不得的,顿时悻悻然道:“小子,算你运气,看着八哥的份上,爷不和你计较。”
“算你运气才对,”贾环差点挨了一巴掌,正气头上呢,道:“原来你们也是一家的,幸好你没动手,不然我就顶着你的巴掌印儿去找老爷子告你一黑状!我跟他说,你自己不肯还债也就罢了,居然还不许别人还债……而且还动手打人!”
这个罪状就有些大了,胤誐怒道:“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贾环道:“我明儿就去老爷子那儿告你的黑状!让他打的你屁股开花!”
胤誐怒道:“你信不信我现在就让你老子打的你屁股开花!”
贾环冷哼一声道:“我爹才舍不得打我!”
胤誐喝道:“贾政!”
贾政苦笑着从人群中钻出来,道:“十爷恕罪,小儿他自幼体弱,好容易捡回来一条命,前不久又大病一场,要是几板子下去,可就没命了……”
“废话少说,我只问你,你打是不打?”
“这个、这个……”
“十弟不过说几句玩笑话,贾大人不必当真。”胤禩拦住道:“老十,环儿他若真要去告状,也不会告诉你了……你既欠了银子,怎的不和我说,偏干这种给自家兄弟拆台的事来……还不收拾东西回去?欠多少银子,明儿我去替你还了就是。”此次清查欠账比前世要早的多,且许多事已经不同以往,但没想到老十还是欠了钱,心中不免有些内疚自己忽视了这个兄弟。
胤誐在康熙面前都表现的桀骜不驯,但偏偏就服胤禩,咕哝了一声:“怎么连你也说我。”便招呼人收拾东西走人。
竟理也不理胤禛他们几个,胤禩对胤禛贾环抱歉一笑,同胤誐一同离开,贾政忙陪着笑脸去送。
贾环见走了那煞星,也松了一口气,正要说话,一抬头便看见胤禛正盯着自己看,不由一愣。
两人数月不见,顿时都有物是人非之感。贾环原就瘦,又大病了一场,之前好容易养起来的一点精气神全耗光了,看着瘦弱的可怜,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上,就见了一双大眼睛了,风一吹就会倒下的样子。
胤禛也变了不少,虽精神尚可,但这些日子熬下来,也瘦的厉害,眉宇间尽是疲惫之色,嘴角也起了一溜的火泡,想也知道,这段时间过的十分艰难。
“听你父亲刚才说,你病了?”
见胤禛语气透着几分亲近,贾环微微退了一步,道:“多谢四哥关心,已经大好了。”
他表现的十分生疏,胤禛沉默了,静静的看着他,良久后,才缓缓道:“可还记得我在马车上对你说过的话?”
胤禛说过的话,贾环记得最清楚的便是一句“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但是那一句却不是在马车上说的。
一时想不起来,问道:“什么?”
胤禛缓缓道:“有些人,不是你想离便能离的了的。”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