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庶子之陪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景一时愣住了,恋慕秦玉的才不是他,“儿臣与秦公子之间并无瓜葛,去清风阁也不过消遣,觉得那边有些格调。”
  轩帝轻哼了一声。
  玄景见状不禁皱紧了些眉,仿佛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勇气道,“孩儿心中早有心仪之人,与秦公子之间确无瓜葛。”
  轩帝难免来了些兴趣,挑了挑眉,“哦?”
  玄景未料到父皇竟然还这么感兴趣,从前父皇除了对最小的九弟颇为疼爱外,对其他儿子,能少问就少问,那还追问这许多,还显得颇有兴趣,有时玄景甚至怀疑父皇可能连他们几人的名字都记不太清。既然轩帝都难得表示了好奇,玄景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孩儿一直喜欢的是嫣儿——”
  “哦——”轩帝长嗯了一声,颇有些戏谑的味道。虽然在想象之中,但亲耳听到还是很意外啊,想着把这个告诉那人,那人肯定很感兴趣,还可以趁机勒索一番。“你回去还是好好反省一下吧,身为皇族中人,就要有皇族的责任感与觉悟,世上之事总是没那么容易的。”
  “孩儿多谢父皇教诲。”
  玄景回宫之前顺便到苣若宫看望一下母妃,邓夫人早已听说朝堂之事,心中气愤得不行,见玄景过来,恨恨道,“柳奉那个老匹夫,也不知道借了谁的胆!”说着向玄景叮嘱道,“以后你行事还是要检点收敛些,虽然母妃也知道清风阁乃邓家产业,你时常去那别的事也是没有的,看来日后倒更有所注意了——”
  玄景点了点头,“母妃,你说这柳奉是存心的还是性格就这般?”
  “柳奉这人就这样,但以这件事小题大作似乎也有些不正常。”
  “依上次废太子事件,想来柳奉还是站在太子一边的,看来太子一党还是没死心。”
  “偌大的帝位与权力的诱惑,谁会轻易死心?!没希望的都要折腾出几分希望来,更何况这曾经近在眼前的。那柳奉自然要站在太子一边啦,想他一个妹妹可是嫁给陈家。”
  “柳奉有妹妹嫁到了陈家?”
  “庶妹而已,也只是给人做妾的,景儿自然不了解罢了。”
  “那九弟的母妃还是柳奉的同胞妹妹呢,那柳大人怎么不向着九弟?”
  “谁知道那老匹夫心思!可能又是他那根不对劲的神经作怪,认为太子才是什么所谓的正统罢,只可惜,他侍奉的帝王也不是他所谓的正统。”
  “母亲!”
  “哎,今天是气糊涂了,乱说了这许多话,也就我们母子二人,以后更加小心罢。”
  玄景才离开没多久,邓允即到了苣若宫。邓夫人懒懒地躺在榻上,招手当自家弟弟就坐到跟前,恹恹地问道:“你也是听说了今日朝堂之事来的吧?”
  邓允似思量了一番,“姐,我觉得其中怕不是那么简单——”
  “你是指柳奉受太子一党指使?这也不算什么稀奇的。”
  邓允轻轻摇了摇头,“弟弟觉得这件事最重要的不在此处,而是圣上的态度。这件事说不上大,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陛下也并没有小题大作,并没有表示要对景儿严加惩戒。弟弟觉得陛下之意实为隔山震虎,想让邓家收敛些。”
  邓夫人惊得坐起了身子,“此话何解?”
  “如今邓家家大势大,在苍玄国数一数二,虽说邓家无人出仕,但看中五皇子依附投诚的不在少数,又加上母亲一族的旁支,您说,若圣上真有心立景儿为太子,不会担忧这些么?自古帝王要防着过于强势的外戚,而姐姐您在陛下心中怕是也与冯太后那般的角色大相径庭,如此一来,实际上陛下担忧甚重。”
  “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说圣上到底有这心立景儿为太子不?”
  “其实太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继承帝位。姐姐莫不可太心急,徐徐图之才好。您认为陛下选择继承人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继承人本身?”
  “轩帝并非守旧之人,并不看重所谓的正统身份,自然,哪个儿子最有帝王的才能、最能将这个国家带向兴盛才最为重要!其次才是皇子背后的势力。”“陛下废太子,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并非皇后触了陛下的逆鳞,虽然这个很关键,但实际上还是太子并非陛下心中的合适人选。玄隐虽然表面温和有礼,但气度有限,眼光甚短,勉强为公卿但不宜做帝王,若玄隐真有帝王之能,圣上怕也不会废黜他。”
  “那弟弟的意思是陛下认为景儿有帝王之能?”
  “陛下的几个儿子中,怕也并非仅仅景儿才具备,只不过其他皇子虽才能相差不离,却并没有景儿的其他优势,不过,这些优势也是需要谨慎之处。”
  “那为今之计如何才好?”
  “一来可能要收敛邓家产业的规模,其实我也早想整顿一番了,趁此机会,该减该削,方便时还得以邓家的财富向陛下示好;其次,姐姐一定要沉住气,与往常一般就好,不到景儿登上大宝的那一刻,都不可露出端倪。至于其他,我想无须有所动作,陛下便会在近日内有所安排,以不变应万变,做好准备即可。”
  邓夫人眼中利光一闪,“弟弟言之有理,只是祖辈咱下的这般基业,委屈了。”
  “若父亲还在,定也会同意的,树大招风,再不知趣反倒危险。母亲那人你是清楚的,定更不会反对了。”
  邓允出宫后坐在自己的软轿之内,看着眼前那一层薄纱随着轿子的颠簸轻轻飘曳,仿若烟雾,心中不禁放松了些,想着那人真是奢侈的过分,竟将这种皇宫也少见的冰纨轻纱用作自己软轿的内帘,真是又大胆又不羁,可自己偏偏就喜欢他这样。想到心里不禁有些微动,这般行事用度如何不让人忌惮,可若收敛行径憋屈了行事,简直就无处展示,真是难受得慌啊,不禁溢出些似笑非笑的弧度,转向小厮轻声道,“今天先不回府了,去尹老板处。”角落窝着的小厮听到向外面吩咐了一声,软轿便转了一个方向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楚嫣:嗷嗷,邓允和尹老板谁攻谁受?!
  33:你猜?
  楚嫣:(握爪恨恨···)

  ☆、巡视

  从含元殿到挽风阁,有一条直达的小径,总共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平常周云处有什么消息,身边人便会立刻送到轩帝处;有时轩帝良心发现也会稍稍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周云管束太过,除了身边放心的人和楚嫣,周云接触的人也不多,平常也没有太多的事务。实际上在周云年轻的时候,也曾出任郎中令、司寇右监(注1),后来轩帝强势将人留在身边,便任了少傅(注2)不咸不淡的官职,一直在辟雍学堂辅助李夫子教授皇子。直到那年除夕夜不小心中毒(注3),轩帝便免了周云的少傅一职,从此只作了深宫中闲散孤人一只。
  有时候,轩帝也会想大概周云会很寂寞吧,即使他愿意用人间最高的权力将天下珍物送到他面前,即使他将那人护到身后,费尽心机张罗庇护的网。可是,给的并非那人想要的,那人想要的却给不了。有时候,轩帝也会觉得,人世间,即使自己身为帝王,也有如此多的无奈与力有不逮,有时候,轩帝也会自欺欺人的想着,自己身为帝王,愿意舍弃万千姹紫嫣红,守在那人的身边,而那人也只要在自己身边,这一切,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即使轩帝想留着自己心中那份傲气,可每次见到那人仿若只如经过的风般的过客模样,或是听到一声叹息,那所有的傲气也便不抵一丝一毫。这个时节,整个挽风阁早已烧好了暖和的地龙,周云坐在临窗的榻上,案前散落着许多案卷。轩帝脱掉浸了寒气的外衣,稍稍暖和后将周云抱在胸前,脑袋倚在他的肩上,“你怎么今日又开始钻研那些了?”
  周云也不回头,想起楚嫣学得抓耳挠腮、索尽枯肠的模样,便笑道,“前几日,嫣儿来找我说想学有用的东西,我便教他这些;实际上,除了这些,我会的东西也不多了。”话中隐隐带着些颓废之意。
  轩帝显出些不快,“那小子怎么好意思让你这般辛苦?!”
  “他本来是想以后到藏书阁学习,每月看我两三次的。可我本来每日就单调得很,而且这些年来,嫣儿也像我自己的孩子般,能这般让他继承我的衣钵,也不算辜负了当初父亲的心血。”
  轩帝不想随意一说,倒惹出周云这许多话来。那小子每月若只来两三次,自己倒方便许多,不过他也晓得周云喜爱楚嫣,便转了话题道,“今日朝堂之事你也听说了吧?”
  周云回头给了一个疑问的表情。
  “大臣奏请立太子,大都认为景儿可堪大任。柳奉在朝堂之上称景儿与清风阁的秦玉来往过密,最后不了了之。”
  周云乍听心中便涌出些气愤,楚嫣的心思他自是看得出来的,“果真如此?”
  轩帝阴险地笑了笑,“景儿对我说虽曾去过清风阁,但他与秦玉并无瓜葛。”
  周云不屑地轻哼了一声。
  轩帝心里不禁有些小小搔痒,“而且,景儿还说,他喜欢的竟是楚嫣那个小屁孩。”
  周云有些惊讶,显然被勾起了兴趣,但又怀疑道,“景儿那孩子也算个心机深的,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告诉你呢?再说,喜欢嫣儿怎么了?嫣儿本来就蛮可爱的。”
  轩帝对后面一句话不置可否,忍不住为自己儿子辩解道,“虽说景儿平日里比一般小孩来得沉稳些,但实际上还是个孩子。”周云听得又轻嗤了一声,轩帝瞧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又是一番折腾。
  再说楚嫣回到景王府后,却见玄景躺在院里的树下,那小风嗖嗖一卷,几片枯叶便被卷到玄景的身上、发上,楚嫣看着都有一股凉意沁到心里。楚嫣一屁股也坐在旁边,用两只手搓了搓胳膊,忍不住问道,“景哥哥,你怎么躺在这?凉嗖嗖的。”
  “你说,假如有一个你渴望了很久的东西摆在面前,结果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擦肩而过,是不是很值得吹一下冷风?”
  “什么意思?!”楚嫣呆呆地问道。这是什么诡异的脑回路?!简直是我等凡人所不能理解! 
  “意思就是今天因为柳大人提出我与秦玉过从甚密的原因,不仅不能立太子,还被父皇命令反省!可本王与秦玉根本就毫无瓜葛,简直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楚嫣眼睛瞬间闪出些亮光。
  “当然是空穴来风!嫣儿,莫非连你都认为我与那秦玉之间有什么?!”玄景脸色顿时沉下来。
  玄景的话楚嫣自然是信的,他好像终于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于是小心接道,“景哥哥,很值得吹一下冷风——”
  玄景:“=口=”
  11月中旬,武陵郡发生百姓暴动,虽被平息,但为安抚百姓,稳固山河,以显皇恩浩荡,轩帝诏令五皇子玄景代天子巡视荆州两湖地带。同时称轩帝日理万机,废寝忘食,操劳过度,龙体抱恙,因而令二皇子暂于朝中监国理政。虽说朝中还有三公坐阵,轩帝掌舵,落到玄幽身上的任务也不会太过艰巨,但繁琐的事还是一堆一堆。同时百官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二皇子看来也是大有可为,巴结逢迎之人一时络绎不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楚嫣向周夫子辩解道:“若只跟在夫子身边学习这些故纸堆,怎么也不能切身体会其中要义。若趁此机会亲身经历些真实的事情,历练一番,抵得上半年的钻研。而且有五皇子在身边,也足以保障人身安全。”
  周云也不拆穿楚嫣那点小心思,其实他也觉得有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刑律一门而言尤其如此,“你这一去一回大概也要两三月,回来时交给夫子一篇策论即可。”楚嫣立时瞪大了眼瞧着夫子,这么悲催!都让人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周云悠悠补了一句,“别忘记写上你的亲身见闻。”
  荆州两湖一带距长安千里有余,多沼泽,夏汛易发大水,漫过沼泽,淹没农田,秋季收成不好,百姓多饥寒,冬季熬不过去便易发生暴动。若能在此地修建诸如都江堰、灵渠、白渠之类的水利设施,倒能一举百利。但是两湖地带多沼泽之地,修建不易,尤其荆州靠近巴蜀之处,过了长江,多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很是穷困,朝廷也没兴趣投入大笔的人力物力修整。由此一来,天灾人祸之际,两湖一带倒与成了可与边关相提并论的战火之地,而其中尤以武陵、豫章两地最为猖獗。
  玄景此去即是经汉中沿长江一带巡视,重点巡查武陵、豫章两地。武陵离汉中较近,但也近千里,从长安经南阳、汉沔,过长江才可到武陵。长江流经武陵一段,九曲回肠,但冬季水位较低,两岸多有平原,在大船之上渡江也甚为平稳。玄景出京时,邓夫人曾交与他一枚金色令牌,令牌与邓喜儿偷出的家主令形式一样,只是正面雕刻的是“令”字瘦金体,反面仍是一只肚子圆滚滚的貔貅。
  金色貔貅令相当于邓氏除家主令外最高级别的令牌,全国各地只要有邓氏产业所在之地,持有人即可凭令支取所在店铺或店铺辖区所有邓氏产业流动资金,自然是在不影响店铺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而金色貔貅令也仅此一枚而已,其下还有银色、黄色及黑色三级,各有不同权限,邓氏其他独立成年血亲所持一般则为银色貔貅令。
  金色貔貅令只是邓夫人以防万一而已,皇子亲巡,地方官巴结都来不及,好吃好喝、好车好马,自是无须玄景操心。但以往常来看,遇上饥民在所难免,轩帝自然也有所料,因而让邓氏赈灾大出血也不过是给邓氏机会上道而已。
  御史右丞林时及步兵校尉苏启随行左右,一行人共四五辆马车,两队卫兵及一些仆役货车。苏启乃二皇子玄幽陪读苏仪之父,苏家正是追随程家的八族之一,也是至今为数不多既忠诚于主家又为君王重用的家族。苏启生得十分魁梧,浓眉入鬓,大眼有神,面色严肃,苏仪与他并不十分相像。御史右丞林时经科考入朝为官,年少及第,如今也才三十出头,双眼细长,面皮白净,两颊颧骨微微突出,脸部线条又很是凌厉,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个厉害角色。
  楚嫣与玄景所坐的马车在首端,林时及其他人则随其后。马车外表看着古朴陈旧,内里最为宽敞舒适,厚实的细羊绒毯密匝地铺在车内,毯上放着一张檀木小案几,车壁上有舒服的软垫,可倚可躺,比楚嫣初到长安时坐的马车不知好了多少。玄景这次带着祈夏与名春跟在身边,两人轮着在马车上伺候,苏启领亲随卫兵骑马护在马车两侧。从关中平原到汉中平原,除却几个关隘,一路已算十分平坦,十日有余一行人便到达南郡准备渡过长江。
  注1:司寇是秦朝以前掌管刑狱的官职,相当于秦汉的廷尉;但廷尉属于九卿,司寇在周朝相当于司空、司徒,但是秦汉官制和春秋以前官制不一样,因为是架空,根据背景的设定自己稍稍有所变动,基本是参照秦汉及以前的来设置。
  注2:太傅、少傅一职,嗯,就是教皇帝或者皇子读书的
  注3:就是上次那个除夕,应该懂的哈
  PS。我是2货,开始忘记解释注脚了;那些大大们觉得不通的地方让它们GONE WITH THE WIND吧
作者有话要说:  楚嫣:啧啧。这收藏,这数据,so 卡哇伊 dis nay。。。
  33:不会说人话了么?!
  楚嫣:各位看官,走过路过,不要大意滴撒花留评收藏滴——(手指捏起小手绢含羞遁走)
  33:(···乌鸦飞过···这孩子,看来得治啊——)

  ☆、武陵郡

  冬季很多河流都已露出河床,大大小小的石头上只有一层浅细流过,再大些的河即使不见河床,水流面积和水位也减了大多,但长江即使在冬季,水面也甚为辽阔,其他多是见多识广的,只有楚嫣一个土包子倒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河,忍不住迎着微冷的河风似有为之倾倒的感觉。
  渡江的船有三丈之宽,全是以实木作甲板,很是厚重平稳,如今河风不大,水流也不急,大船也只是在水波中有微微的摇晃感。纵是这般,楚嫣却晕船晕得厉害,闭上眼睛也觉得天在旋地在转,脸色一会就失了血色。楚嫣本来趴在船舷边看着江面河岸,新鲜感还没过,结果就忍不住吐了。
  天色有些阴沉,江面蒸出些水汽雾蒙蒙的,玄景将楚嫣抱在怀里让他好受些,不过也完全不顶用罢了,什么心上人的怀抱能让人激动得忘了病痛这种事情,实在是欺骗人的吧。所幸的是渡江时间也不长,不到半个时辰。
  过江后基本就是西洞庭流域,夏季汛期时,如今看到的许多树林、道路、茅屋都要被淹没,只剩下一丛树尖露出水面。西洞庭流域的平原一般为沿河的狭长型地带,根据河流的大小形成或大或小的冲积性平原,从三峡向东的武陵山脉有大片的深山老林,到这片地域时也只剩下一点尾巴,视野四处可见一些矮小的丘陵余脉,看起来也是有山有水的地带,只是天气阴沉不是太明朗。
  不过,正是因为这般地势,才让周围百姓春夏耕渔,秋冬进山,这种看年成的时代,稍有风不调雨不顺,多了涨大水,少了就干旱活不了庄稼,更是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那些穷民没得法也只得在熬不过去的冬季便做了匪寇,等到官家来捉时,变多到武陵山脉以及和渝、黔相接的十万万大山中,官兵也没法捉得住。
  众人下船后,触目所见,万物凋敝,人烟稀少,但也不是随处可见饥民和冻死骨。往常,渡口常有运输货物的大船、渔船,岸上摆着一长溜的刚捕捞上来的鱼虾,一些随意搭成的小货铺趁着渡口人多卖着一些常用的货物。但现已入了深冬,天气寒冷,尤其当着河面,湿冷的厉害,水面浅了,肥些的鱼秋季早就捕捞过了一季,若不是今日有大船靠岸,还有些看热闹的人,要不然人影更是少得可怜。若是河里的年成好时,到快过年的时节,还会有一次大量的捕捞,那时候家家户户怎么也腾出些钱来,购置一些肥鱼做年货。如今基本上都还省着过日子,一切都还萧瑟寂静的很。
  不过即使如这块地界,也分好与不好的,有的肥沃、有的土壤不太适合耕种,有的虽然易耕,却容易被淹没,有的沃地宽广,有的只有狭长一小片。但那好的、肥沃的、宽广的,总是那些有钱的、有势的、有关系的占住了,如此一来,一般的百姓也只能真真看天吃饭了。今年夏季即发了大水,地势低的好些都被淹了,而鱼群肥沃的河段也不能随意打捞,好些是富人给官家一笔钱,这个河段的鱼也算某几个大户包了,只有一些野湾子旮旯的,散渔户才可打捞了维持生计。
  今天冬季来得早,干冷的厉害,看着很难熬下去了,一些实在没得法了的百姓,有的跟着经年的山匪混了去,有的成群结队,做个暂时的土匪抢掠些个财物。作匪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抢掠了那些富豪经往的货物,迅疾便引来了官兵剿杀一通,未及半月,十一月初平匪的消息便上达朝廷,如今就派了这五皇子来巡察。
  到岸边亲迎的武陵郡守姓孟名焦,乃是一个短小精悍的近五十岁的小老头,一身黑色官服,襟前系着青绶。郡守乃两千石官职,银印青绶;而御史则为一千石官职,且不掌印,因而林时品衔上还低于孟焦。不过玄景早已封王,金玺綟绶,享食封邑,自是金贵许多。除了战略要地和富庶之地的郡守,届满后即会被君王选任到朝廷任职;但像武陵郡,无钱无财,亦非兵家必争之地,间歇性地还会给朝廷找麻烦,因而武陵郡守,得以保全做个地头蛇也算幸事。
  孟焦这辈子哪有见过什么天皇贵胄,他本就是当地人,托关系谋个小吏之职,也算精明勤勉,过了这几十年,终于任到郡守。如今见到五皇子,自是激动得很,一张黑皮脸庞都涨得有些发红。行跪礼起身后,实在忍不住好奇,孟焦悄悄抬眼,只见那五皇子生得俊美无比,身边还跟着个白白胖胖的童子,心中一时生出无限敬仰。
  想曾经偶有京官回家探亲时,孟焦摆宴接风,只听他们谈起当今圣上多么举世无双,当时心中就很是好奇。如今虽也未曾见得天子真容,但见过五皇子便也差不离了。一时孟郡守很有些热血沸腾,想他出身卑微,如今任得郡守一职,能为皇族卖命,简直是三生有幸。
  思及此,孟郡守一路上十分战战兢兢,惶恐地表示是否有幸请景王一行到郡守府中暂住时,被玄景冷酷地拒绝了,一时让孟郡守恍惚觉得自己都生了一颗玻璃心。实际上郡守宅邸也并没有很豪华,与官驿相较,也不过半斤八两,若一行人真到了郡守府,孟焦便要甜蜜地煎熬惟恐有所不周了。
  翌日,玄景命孟焦领着,带着楚嫣、苏启、名春、祈夏以及一队卫兵,到山贼劫道的地段勘察;御史右丞林时则留在武陵郡治内察访当地水文、农耕及民情。孟焦虽为一郡之守,但出身卑微,身材短小,一直不太适应骑马那种太贵族的事情,便跨了头小毛驴,走在前面,毛驴头上还顶着朵绸缎大红花,很是喜庆,瞧孟焦那晃悠悠的模样,一看就很是得意。
  那大红花也很得孟郡守的心意,不戴一朵大红花实在对不起他那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仰慕的心情啊——玄景看到那大红花忍住了一把扯掉的冲动,楚嫣倒在心中几下,回去给夫子的民情分析上要加上一笔,“武陵百姓,逢喜事时喜在毛驴上戴大红花招摇过市。”
  武陵郡治位于注入西洞庭的盐水边上,孟焦领着一行人沿着河的上游,越往上,河口缩得越窄。不到三十里,便进入丘陵地带,再走十里左右,变到了名为合口的地带,盐水两岸便只有窄窄的一沿河谷地带,两岸都是连绵的山脉,这便是才入了武陵山脉;再往上,盐水便越发窄了,而两岸的山则变成了真正的深山老林。这盐水之名也颇为有趣,盐水上游水质甘而醴,从鲜有人迹的深山中飞溅而下,用上游酿造的酒、磨的米粉,那口感味道在外地都很难寻得,而下游则产盐,产盐量在荆州地带也算数一数二。但盐矿一直由武陵当地的豪族朱家把持,寻常百姓顶多也就吃盐容易点、便宜点,其他也没得什么好处,轮到灾年还是一如往常的一贫如洗。
  合口便是山贼抢劫之处。从武陵西到巴蜀,多经此道。此处盐水两岸有可作歇息的河谷,两岸的山石也甚为连绵平缓,其上的树林茂密,可藏可栖。山贼胜了便向下游追击,情势不妙便在山里向上游遁入深山中,十分的便捷。
  玄景心下有所了解,向孟焦问道,“孟郡守可知山贼老巢在何处?”
  孟焦挠了挠后脑勺,“微臣并未去过,只是听说贼匪窝在近盐水发源地的一处山凹里。”
  “严将军可曾去过?”
  “严将军曾亲率军队平定匪寇,并俘虏许多山贼进城,在菜市口斩杀以儆效尤。”
  严凛乃是驻守南疆的大将,多在岭北一带行军,玄景也未曾见过其人。严家曾是追随程家的八族之一,不过早早脱离主家,效命于皇族,而严凛则是严家现任家主。
  “本王代天子巡视,这次未能见到严将军,真是可惜!”玄景摆出一副惋惜的模样。
  孟郡守见得,直为严将军可惜,如此好的机会,也不来露一下脸示好。还没应话,玄景又道,“今日返回,收拾行装,明日沿河上游直上,本王要到山贼老巢看一番。”
  孟郡守听得很是震惊,“殿下贵为千金之躯,轻易涉险,微臣惶恐啊!”
  “你难道是质疑本王的命令?!”玄景瞪着孟焦道。
  “微臣不敢。”
  楚嫣看到这个小老头畏缩的模样,心里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便劝道,“景哥哥,听夫子说,深山中多蛇虫鼠蚁,尤其靠近南疆一带多有瘴气,山贼也不定还有余孽,孟郡守说得有道理,轻易进山恐有不当。”玄景心中有些不悦,这小屁孩竟然当众和自己唱反调,“嫣儿的意思莫非是忌讳那些危险,本王就不该去?”
  楚嫣嗅到玄景不高兴的味道,“嫣儿愿与殿下一同前往。”
  苏启见此情势,到嘴边劝阻的话也吞了回去,心里想着,五皇子长于深宫,不识险恶,那深山老林中最适合放冷箭,只苦了他这样的身边人,得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啊。
作者有话要说:  33:嫣儿,存稿真滴木有了肿么办?!
  楚嫣:活该,谁让你这么懒呢——
  33:人家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嘛~~
  楚嫣:哼,流点血算神马,要敬业要执着好么!

  ☆、进山

  林时得知玄景只带一队人马即要进山打探山贼老巢,顿时只觉急血攻心。虽朝廷持观望态度大有人在,不少心底巴不得五皇子遇上点什么天灾人祸,但若真出了什么事,他怕也脱不了干系,毕竟怎么说也是皇家血脉,出了事便是身为谏臣的自己失职,一个御史右丞给一个皇子陪葬,少不得尖酸的还得说是自己的荣幸呢!只是可怜他那失了爹娘的小侄儿没人照看啦!出京这么一小段时间心中就惦念得不行,若是以后自己也不在了,那可怎么办!
  林时被自己脑补吓到,以宁死不屈的勇气扑到玄景的面前,玄景只是冷哼了一声,“林大人莫非是不相信本王?”
  林时硬着头皮梗着脖子道,“山贼狡猾凶悍,巢穴地势险峻,殿下年幼,雏凤也难以逃脱恶蟒之爪。”
  一旁的楚嫣星星眼地看着林时,十分佩服林大人的勇气,只是那文绉绉酸酸的强调,听着浑身不自在。另外,就算他没见过真正的蟒,可是他也只的蟒也没有爪子的吧。
  玄景乍听得十分恼怒,心思电转了一圈,慢悠悠道,“本王要去,凭你一个千石之官也拦不住,不过瞧在勇气可嘉的份上,本王倒不介意和你打一个赌。”
  林时眼巴巴地瞧着玄景,那股劲头一过去,气就泄了大半,趴在地上抬着头愣道,“打什么赌?”
  玄景单膝着地蹲下来,盯着林时的眼睛道,“如果本王安全回来——”玄景余下的话未说完,林时便深深将脑袋埋在了地上。周围人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两人达成了什么协议。苏启校尉只是当五皇子对林大人稍稍施压,林大人便妥协了而已,他自己不也早早屈服在五皇子的淫威之下,早知如此何不识时务点。
  林时与孟焦守在武陵郡治,玄景一行便沿着盐水河上游向山贼老巢进发。孟焦派了身边一个年过四旬的衙役作一行人的向导,这衙役唤作张三,在严将军进山剿匪时即是他作的向导,生得两颊瘦削,目露精光,颧骨高凸,很有些贼眉鼠目的模样。这张三混了许多年实际上一直也只是个不受人注目的小衙役,只是在上次的剿匪中立了功,得了注意,孟郡守才将他提到身边干活。
  不过半日一行人便到了合口地带,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