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契丹皇后

文案

一朝穿越成原著中没人疼没人爱,出场必为酱油党的路人甲,贾琮。

大粪臭污,其质倒可肥田;乌龟丑陋,皮肉却能延寿。

庶子怎么了,庶子就不能发光发热了嘛!

好吧,这其实就是红楼大房翻身的奋斗史。

内容标签:红楼梦 穿越时空 豪门世家

搜索关键字:主角:贾琮 ┃ 配角:邢夫人,贾母,王夫人 ┃ 其它:庶子奋斗史
==================

  ☆、第一章 王嬷嬷

贾琮是被一阵哭号吵醒的。
    努力挣扎着想抬起眼皮,无奈发现眼睛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糊住了一样,什么都看不清,只有模模糊糊的影子。
    难道自己得了白内障?不对,记忆中自己是正在一个信号灯发生故障的十字路口,被一辆飞驰而来的奥迪suv撞飞的。那就是有血块堆积在眼部神经了。看不清就看不清吧,总归是捡回一条命。
    贾琮正要舒一口气,庆幸自己并未英年早逝,却被眼前模模糊糊的景象,以及耳边的哭号声打碎了奢望。
    一个身形略微的丰满的女性伏在地上,大哭:“我命苦的小姐啊,怎么就这么可怜啊,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在家也是呼奴唤婢的被人侍候着,老爷太太的心尖子。谁知一不小心却掉进了火坑!这么被人作践!好不容易得了哥儿,差点被人害去,都是奴才不仔细,叫那起子黑心肠的钻了空子!老天爷啊,你怎么不降道雷把黑心黑肺的东西都收了去!”
    另一个站在一旁,姿态端庄,身着落叶黄色的一团,闻言开口道:“大太太便是这般调教奴才的吗!主子还未开口,她又算得上哪个牌位的,竟敢这么放肆。还不叫人拉出去!”
    在这一团前面,另有一人身着绛紫色,开口道:“要我说,论起调教、奴才这一块,我可比不得二太太。前儿个赵姨娘房中翻出一点子不干不净的香来,肚子里的哥儿险些没保住。上个月管事的来回我,外书房的小厨房里当差的四儿年纪轻轻的,竟然去了。我小门小户的出身,比不得二太太有见识,正一脑门子的疑惑的,不如二太太给我说道说道?”
    “落叶黄”许是想要分辨,还未开口,就听一年老的声音喝道:“够了,都少说两句!都是快抱孙子的人了,也不怕叫人耻笑了去,成何体统!”
    贾琮蹭了蹭头,感觉姿势舒服多了,才反应过来,这个声音来自头顶。说话的这人,正抱着自己。
    只听这人又道:“老二家的,赵氏身子渐重了,你便多费费心思,仔细照看些,若是能填个哥儿来,我重重有赏。至于管家的事情,不如先放一放,叫你媳妇多操操心吧。”
    “落叶黄”俯身称是,只是语气颇为不甘。
    头上声音又道:“老大家的,哥儿还小,日后仔细照料着,若是人手不够只管开口。你膝下无子,这哥儿,日后就是你的指望了。”话里的意思,认准了大太太日后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绛紫色”亦是俯身称是。
    若此时贾琮还不知道自己穿越了,那就真成了傻子了。
    看样子,自己不仅穿了,还穿到古代大家族里头了。这几人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就不小。
    这家子做主的,是抱着自己的老太太。大太太,也就是那个绛紫色的,应该是小门小户出身,身边有个性格彪悍的婆子。二太太,也就是那个落叶黄,娘家颇为了得,狠狠的压了大太太一头。这二太太应该是个善妒的,前些日子想害自己老公的小妾流产,未能得逞。自己穿的是大太太的儿子,还不是亲生的,只是养在大太太跟前。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谁害了去。二太太嫌疑最大,当然,其他人也有嫌疑。许是老太太想要敲打谁,也许是大太太想要借机扳倒谁。
    不过,接下来这些都不是贾琮能思考的了,因为,我们随遇而安的小贾琮,抵挡不住婴儿的本性,睡着了。
    可怜的小贾琮,如果等他醒来,发现所谓的大太太姓邢,二太太来自金陵王家,而自己这世仍叫贾琮的话,估计会有就此一睡不醒的冲动。
    贾母等人走后,王嬷嬷迅速从地上爬起来,立马有小丫鬟上前帮她整理衣衫。
    邢夫人笑道:“往日里嬷嬷最是重规矩的,一举一动都似尺子量出来的,今儿个竟然也会伏在地上叫骂,真真叫我开了眼界呢。”
    王嬷嬷抿抿鬓角,挥退了上前伺候的小丫鬟,严肃道:“我平日里虽对小姐要求严了些,却也是为了小姐好。不要说宫里,即便是对于一般官家的太太﹑小姐们,规矩都是十分要紧的。女眷之间往来交际,规矩就是体面,就是家教。”
    王嬷嬷饮了口茶,又叹道:“只是我未曾想到,堂堂国公府,竟然如此行事。罢了,她们没有规矩,小姐却不能和那起子人学。日后,我也不讲规矩,反正我不是这府里的,她们也不能拿我怎样。该讲规矩的时候,小姐出头,不能讲规矩的时候,嬷嬷我替你出声就是了。”
    邢夫人心里感动,却不好多说,只得点头谢过,当夜又起针,为王嬷嬷绣了个荷包。
    这王嬷嬷可有来历。虽叫嬷嬷,不过比邢夫人大十多岁,此时不过还是个三十多岁的清秀妇人。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最难得是一身的好规矩,一坐一站一走一动,都极为养眼。行动处就好似仇十洲的美人图里下来的,虽容貌一般,却别有一番风姿。
    王嬷嬷的母亲当年与邢夫人的祖母是手帕交,两家极为要好。王嬷嬷本是家里的老来幺女,王母年过四旬才生下来的,最为得宠,加之规矩又好,可是王家的掌上明珠。只是后来选秀时,不知碍了谁的眼,本应放出去自行婚配的王嬷嬷竟然被留下做了伺候人的宫女。
    王嬷嬷也是个争气的,在宫里安安稳稳的过了几年,爬到七品昭训,成了颇有名气的教养嬷嬷。后来又入了太子妃的眼,恩准她出宫,身上品级却未卸。王嬷嬷出宫时已经年过二十,再难找到好人家,加之这些年在宫中看惯了是是非非,索性不嫁。正巧八岁的刑家大姐儿要找教养嬷嬷,自此,王嬷嬷就把邢夫人当成女儿来养。
    邢夫人谈婚论嫁时,不知是谁做了手脚,叫她入了荣国府丧妻另娶的大老爷贾赦的眼。贾家上门提亲,刑家小小的内务府奴才,怎敢说个不字。无奈之下,只得答应。贾赦风评破差,王嬷嬷怎能放心邢夫人?于是也跟了过来。
    至此,王嬷嬷在贾家就成了特别的存在。说是大太太邢夫人的陪嫁,可哪里有正七品的奴才?可要说不是奴才,她也算不得主子。往日里王夫人等人见了王嬷嬷,因着太子妃的关系,都会礼待三分。偏着今儿个王夫人不管不顾,当着王嬷嬷的面就敢给邢夫人好看,原因无他,王夫人的胞兄前不久刚升了京营节度使,简在帝心的美差。
    王夫人这般短视,王嬷嬷便也不顾脸面,伏在地上哭骂,一句一句跟刀子似的往王夫人身上扔。王夫人若是但凡有些见识,此时就应该讲王嬷嬷搀起来。要知道,她自己此时还不过是六品的宜人,叫宫中七品昭训伏在脚下,也不怕折了寿!传出去,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
    王嬷嬷这般自辱,摸清了王夫人的斤两,心里微叹。有这么一群亲戚,邢氏日后的日子,只怕有的受了。
    再说王夫人房中。
    二太太僵着表情回到自己房里,挥手赶了一屋子的丫鬟出去,只留了自己的陪房——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人。
    这四人各有所长,是当初王夫人出门子的时候,王家老夫人特意赏给她的。只是老太太毕竟是祖辈,与王母相比,到底隔了一层。因此王夫人对四人不敢全信,疑神疑鬼,丧失了好多机会,使得赵姨娘侥幸有孕。
    王夫人此时见这四人衣着光鲜的在自己眼前晃悠,便气不打一处来。
    贾家的爷们在娶亲之前,屋里总要放两个伺候的人。王夫人过门后,一门心思对付贾政房里的那两个通房丫鬟。反而使得在书房伺候的丫鬟赵氏得了机会,等王夫人回过神来,赵氏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子,被提为姨娘。
    每想起这个,王夫人就咬牙切齿,对那些个总爱在爷们面前晃悠的丫鬟,都看不过眼。王夫人又打量了这四个丫鬟一番,这四人,或是嫁给管事,或者送给贾政,断不能再往外嫁。思及此处,王夫人便默默留了心。
    想到嫁人,王夫人又想到邢夫人身边那个可恶的老嬷嬷。明明也是三字开头的人了,却依旧一副年轻秀丽的打扮,像什么样子!又是个未嫁的,大太太放在自己身边,依大老爷的性子,也不怕闹出笑话来!
    未嫁,未嫁,可不是未嫁么。王夫人想到这儿,心里闪过一个主意,此番下去,若是能成,定能断大太太一个臂膀!

  ☆、第二章 大房人口

贾琮休养了将近小半年,才弄明白自己的处境。
    真是没有最不幸,只有更不幸啊,自己竟然穿到曹公的红楼之中,还是一个不得宠的酱油党。
    只是贾琮生性乐观,善于在逆境中发现机遇。
    不过几个月,便将后宅分析了一遍。此时在府中依旧是贾母做主,王夫人不过是协理。而因着自己之前那场不明不白,或者说是表面上不明不白的病,王夫人连这好不容易到手的协理之权也没有了。
    邢夫人虽不管事,但也绝不是自己先前所想的那般,一点脸面也无。邢氏虽不如王夫人四大家族出身,但老夫少妻,也是贾赦实打实宠在心尖子上的。加之又是府中名正言顺的大太太,软硬兼施,手腕了得,这体面不比王夫人差到哪儿去。
    邢夫人不知什么原因,听贾母那话里的意思,竟是不能有孕的。贾琏年纪以大,早已懂事,与邢夫人这个继母,不过是表面上的情分。因此贾琮便仗着自己“年纪小,不记事”的便利,努力争取在邢夫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豪门大院,不得宠的日子可不好过。
    “太太,抱抱。”贾琮迈着胖乎乎的小短腿,一点一点的蹭向邢夫人,借着年纪尚小,理所当然的卖萌,讨上司欢心。
    邢夫人自贾琮从奶娘怀里下来,就一直死盯着他瞧,生怕他一不小心摔了。见到贾琮终于走到自己身边,方才长出了一口气。笑道:“哥儿可真厉害,小小年纪走路便这么稳。”
    贾琮心里翻个白眼,其实不是他厉害,他今年都三岁半了。寻常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早就能跑能跳了,只有世家大族长于妇人之手的哥儿姐儿们,才会这般小心翼翼。
    贾琮仰着头,咧开嘴,眼睛笑成一条缝儿似的,对邢夫人道:“那太太有没有奖励呢?”
    邢夫人丝毫不意外贾琮会这么说,伸手揉了揉贾琮肉呼呼的小脸蛋,笑道:“你这猴儿,可是又相中什么东西了?”
    贾琮偏着头,一本正经的掰着手指,数到:“碧梗粥,豆皮儿包子,山药糕,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吉祥果,杏仁茶,银丝挂面,奶油松瓤卷酥,奶糖,茶面子。。。。。。”
    贾琮还未说完,邢夫人早就笑的不行了,伏在桌子上直叫肚子疼。王嬷嬷忙上前帮邢夫人揉肚子。其他小丫鬟们见主子如此,便也憋不住了,顿时屋子里一片笑声。
    贾琮此时身量尚小,面上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有时连话都说不全,竟难为他能记下这么多吃食!
    邢夫人好大会子功夫才缓过劲儿来,王嬷嬷就势送了口茶,给邢夫人润润嗓子。一边转头又问贾琮,“竟难为哥儿能记得这些!嬷嬷问你,除了这些吃食,你还知道什么?”
    贾琮此时还未到起学名的年龄,府中只是哥儿,哥儿的叫着。
    贾琮似是不知道大家在笑自己似的,挠挠脑袋,复又掰着手指,一本正经回道:“我还知道好多呢,菱粉糕,鸡油卷儿,藕粉桂花糖糕,小面果子,蒸芋头,建莲红枣汤,如意糕。。。。。。”
    贾琮还说完,只听“噗——”的一时,邢夫人竟将口里的茶噗了出去。顿时,又是满座哄然大笑。
    这边正热闹着,就听门外有小丫鬟高声道:“给二爷请安。”
    又听一个温润的男声问道:“太太可起了?”
    小丫鬟答道:“已经起了,和哥儿正在里间说话呢。”
    邢夫人听见声音,知道是贾琏来请安了,便道:“可是琏儿来了?快请进来。”
    又有几人将贾琏迎进来,贾琏上前两步,躬身行礼,道:“请太太安。”
    邢夫人忙道:“快起来。”转身又对小丫鬟们道:“给二爷看座。”早有丫鬟搬了小榻来,摆在邢夫人前方。
    贾琏还未等坐下,就听见一糯糯的孩子声:“请哥哥安。。。。。。”
    原来是小贾琮学着刚刚贾琏的模样,像模像样的向他请安。贾琏如今不过也是个半大孩子,哪儿见过这么萌的,瞬间眼睛便亮了。邢夫人等人抿嘴偷笑,也不提醒贾琏。
    只见贾琏半蹲下身,低头对贾琮道:“弟弟真乖,再请一次安,哥哥给你两个酥酪吃,怎么样?”
    贾琮歪着头,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来,比划着,“五个。”
    贾琏失笑,小小年纪,竟然还知道讨价还价。忙点头依道:“五个便五个。”
    接下来十分顺利的,在邢夫人领着一大一小两个包子给贾赦请安时,小贾琮用从贾琏那里哄过来的五个酥酪,换了贾赦两碟点心。
    贾赦的爵位将来不一定还会延下去,即便还能传一代,那也是贾琏的。因此贾琮若想出人头地,便只能科举入仕。若如此,日后少不得需要父兄相帮。贾琮的定位十分明确,明知道老太太更偏心二房一些,自己何苦还要去凑这个热闹,因此讨好的范围,只设定在大房。
    请过安后,四人在大房用过饭,贾琏带了伴读小厮等人,拎着食盒去了学堂。贾赦则去上早朝。贾赦此时身上有一个一等将军的爵位,每日是要早朝的。贾母以此为借口,叫贾赦在府中东南角隔断出三进仪的院子,另开了门,方便他每日上朝。而荣禧堂,则令二房住了去。
    邢夫人对此事是无可无不可的,先前的大太太在时,因着其娘家势力,贾母不好做的太过,如今邢夫人进门,便没这个顾忌了。贾赦倒是乐见于此。不过是个屋子,在哪儿住不是一样呢。况且贾母妇人之见,二老爷若是住了这荣禧堂,这辈子便别想官至五品以上了,私德有亏,万岁岂敢重用。
    自己不过搬个家,既显出自己孝顺老太太,又能悄无声息的掐了贾政的前程。日后若是自己与这两位有了冲突,外人只怕不会以为是自己的错了。即便叫老二搬到正房又能怎样,即便日后是二太太官家又如何,荣国府的爵位还是自己袭着,世家之间来往交际,也只是自己出面。二太太无非能和贾母往几个世交家中多走几趟,内宅妇人,也不能有什么作为。
    因此贾赦搬家的时候,非但没有遮遮掩掩,反而十分大方的宴请宾客。若有一两个问起缘由,便只是无奈的叹口气,引得旁人看贾政神色颇为怪异。
    贾赦走后,邢夫人领着贾琮来到大房正厅,早有三五成群的丫鬟婆子来听命了。
    邢夫人虽不管府中的事,但是大房这一亩三分地,还是要仔细打理的。
    左右邢夫人不需要操心各府女眷往来交际,只大房这点子事情,竟是游刃有余。贾琮冷眼看着,邢夫人对众人,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敲打的敲打,又熟知外事,连采买的都不能哄骗一二,心里十分佩服。
    邢夫人在这边理事,贾琮便拿了玉制的五连环摆弄,只是耳里心里仍旧听着邢夫人行事,打定主意要趁着自己还小,私下学一些,不至于以后被奴才们糊弄了。过了半晌,又有小丫鬟来报,说外头庄子上今秋结了些葡萄,送来几筐孝敬。
    邢夫人道:“既是我陪嫁庄子上的,也不好私自传递,叫他们放在一进门,并在那边送些茶水席面。待老爷回来后,我回过老爷再说。”
    贾琮听了,心下疑惑,不知是此时社会习俗,竟然连当家太太陪嫁庄子上的收成都不能收。还是以防万一,怕王夫人借机发作呢。”
    到了中午,邢夫人又先叫人给贾赦送了饭食。
    午饭后,邢夫人叫奶娘哄着贾琮午睡。贾琮想着起先的问题打定主意等贾赦回来,听两人怎么说呢,便舍不得走。不依道:“我要睡太太这儿嘛。”
    邢夫人笑道:“哥儿听话,回去叫奶娘带着你,我这边人来人往,当心吵着你。”
    贾琮无奈,只得再次使出吃货*,捏起身上的荷包,里面还有四五颗松子糖,道:“好太太,我把糖都给你。”
    邢夫人膝下荒凉,早把贾琮当做自己的儿子,见他这般伶俐,早喜欢的不得了,便道:“你要歇在这儿也使得,只是一点,今儿个不能再吃点心了,当心坏了牙。”
    贾琮最喜欢享受,美食在前却碰不得,不禁哀怨了一下自己的年龄。
    贾赦不过是挂了个虚职,那衙门,是可去可不去的。只是因着自己家内讧,生怕有一丝儿不妥被人抓了把柄,这才日日去当差。因此不过刚到申时,便回来了。
    奶娘早得了贾琮的吩咐,外门刚传话说老爷回来了,奶娘便把贾琮叫醒了。仔细梳洗过了,换了衣裳,便来到邢夫人房里候着。
    过了一刻钟,贾赦便到了。
    邢夫人忙上前亲自给贾赦换衣裳,道:“老爷回来了,辛苦了一日,先喝口茶。”
    又有丫鬟递了茶过来。
    邢夫人道:“这是南边孝敬的龙须茶,入口虽苦,回味却妙,甘淡性凉,清热解毒,我刚刚亲自泡了一壶,老爷尝尝。”
    贾赦就着邢夫人的手,喝了两口。笑道:“夫人平日里这般操劳,也应歇歇才是,凭他什么茶,怎配劳烦夫人亲自动手。”
    贾琮立在一旁尴尬不已,后人不是都说贾赦是个猥琐的宅男好色大叔嘛,怎么形象差的这么多。
    又听邢夫人道:“今儿个我陪嫁庄子上孝敬了些刚摘的新鲜葡萄,虽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却也不差。只是老爷不在家,我不敢自专,仍叫他们放在外门了,等老爷回来吩咐”
    贾赦道:“何必这么小心。二房那个隔三差五就和金陵薛家传东西,她必不敢寻这个由头。再有这事儿,你只管叫林弘昌送进来就是了。”
    这林弘昌家中几辈子都是贾府的老人,颇有体面,他如今是贾府的管家,独子林之孝在贾赦身边当差。因此贾赦才有这话,就是谁想说点什么,看着林家,也不敢多言语的。
    这事儿虽不大,却也能从中看出贾府世代奴才们的能为,奴大虽还未欺主,有时却比主子还有体面,这家也不是十分能好了。

  ☆、第三章 王夫人禁足

邢夫人料得果然没错,王夫人不是个能安分下来的。
    这日,贾琮依旧窝在邢夫人怀里,听她稳坐中堂,指挥各婆子、媳妇。忽有一陌生婆子进来回话,道:“禀大太太,外门那边送来些点心,另有一份红契。”
    邢夫人转头对王嬷嬷笑道:“嬷嬷代我出去瞧瞧吧,帮我道一声辛苦,送他们些吃酒钱吧。”
    王嬷嬷低声应了,遂告退。
    邢夫人瞧了瞧那张红契,嘴角意味深长的勾了一下,并未交与丫鬟婆子收起来,而是揣进了怀里。
    贾琮觉得奇怪,心下纳闷,邢夫人此举定是有什么缘由。
    随后,邢夫人继续端坐在那里,慢慢的拖延各婆子的回禀时间,像是在等什么人。果然,不一会儿,王夫人领着一群管家媳妇儿和丫鬟,浩浩荡荡的闯了进来。
    邢夫人见了,也不恼,抱着贾琮稳坐在贵妃椅上,也不起身。只笑道:“二太太怎么也不打声招呼就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儿?”
    王夫人一手扶着小丫鬟,冷哼道:“打声招呼?就怕我打声招呼,温柔端庄的大太太该把贼赃藏起来了!”
    邢夫人笑了笑,也不理她,侧身对贾琮的奶娘说道:“奶娘,你来抱着哥儿,站得远一点,别叫什么不干不净的人熏了去。”
    “你,你不要太嚣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胆子竟然这般大,将你们邢家那些个乌烟瘴气都带了来,你倒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王夫人还年轻,未有日后元春封妃时的稳重与心机,因此邢夫人不过三言两语,就挑拨的她口不择言。
    只听“啪”的一声,邢夫人挥手将茶盏砸在王夫人脚下,碎片溅起,惊的王夫人向后一栽,猛地倒退了几步。
    就听邢夫人喝道:“这话理应我问问二太太才是!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你现在是以什么身份来质问我的,质问堂堂荣国府袭爵一等将军的夫人?谁给你的胆子!领着一群丫鬟婆子,冲进来便口出无状。我倒是要问问,王家是何家教!王大人便是这般教导妹妹的?不分长幼、不懂尊卑、不知礼数!”
    王夫人一听这话,立时两眼冒火,扯着帕子就要辩驳。又有小丫头见事情不好,偷偷往外溜,想要送信儿。邢夫人哪能让她们得逞呢,立时发作起来,道:“都给我站住!立夏、立春、立秋、立冬,你们四个带着人将前后门都给我守住,这院子里的人谁都不能出去。雨水、小满,你们两个去叫老太太来,就说二太太不知被什么魇住了,神志不清,请她老人家过来瞧瞧。”
    王夫人一听这话,尖声叫道:“大太太这是什么话!你不过。。。。。。”
    话还未说完,便听邢夫人打断,“够了!王氏!你也不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堂堂荣国府的二太太,举止无状口出狂言,丢不丢人!你有什么话也不必和我说,等老太太来了便有分辨。”
    王夫人还想说话,奈何邢夫人瞧也不瞧她一眼,早有丫鬟另换了一盏茶来。至此,邢夫人自始至终都未曾起过身,一直稳坐在大堂中央,也未给王夫人让座看茶。王夫人的丫鬟虽想给她搬个椅子来坐下,奈何此时正是邢夫人理事的时辰,大堂中便只有正中央一把八仙桌,两旁并放的两把贵妃椅。
    又过了半晌,邢夫人坐在那边优哉游哉的饮茶,王夫人却早就站不住了,一手紧紧的扶着丫鬟,两腿有些打晃。此时,贾母才领了人,坐着椅凳,一脸怒气的出现了。
    邢夫人心里微笑,这老太太故意拖延这么久,怕是想看鹬蚌相争的场景吧。可惜了二太太受得这番罪了,也不知最后谁是这得利的渔翁呢。
    见贾母到来,邢夫人起身,众人均行礼问安。
    贾母怒道:“你们也不必问安,只要一个个的都安分守己,我自然就安了。只怕心里不一定怎么咒我呢,成日里没个消停。”
    王夫人忙上前道:“老太太说的哪里话,媳妇怎么敢这么想,媳妇只恨不得时时在您身边孝敬着才好呢。宝玉前儿个还说,长大了要好好孝顺老太太呢。”
    听了这话,贾母脸色似是缓和下来,转头对邢夫人道:“大太太,这是怎么回事?你如何敢说二太太神志不清了?”
    邢夫人垂下眼帘,低头恭敬的回道:“回老太太的话,媳妇也不大清楚呢。刚刚我正在理事,二太太忽然带了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便闯了进来。不由分说便命我交出什么贼赃,还说我身份低下,行事嚣张。媳妇不才,却也是也受得二太太一个‘嫂’字,不知道二太太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想着二太太家教规矩自然是好的,怎会这般不知礼,定是有些糊涂了。”
    贾母听了这话,便知王夫人这个不争气的,定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了。也不搭茬,转身问道:“二太太又是为什么来大房啊?”
    王夫人得意的撇了邢夫人一眼,高声道:“老太太,你不知道,这大太太也忒没规矩了些!刚刚有小丫鬟来报,说大太太私下勾结外人,私相授受,守着这院子的角门方便,便悄悄的从外面稍东西进来。”
    邢夫人也不分辨,只说道:“不过是些家常的玩意儿,难道我还得事事都经过二太太允许不成?”
    王夫人道:“二太太是小门小户出来的,怕是不知道咱们这种大家子的规矩呢。咱们这种人家,最是注重体面的,内宅不得私自向外传递,这是规矩,难怪大太太不懂呢。”这是才嘲笑邢夫人的出身上不得台面呢。
    邢夫人笑道:“我却不知二太太的意思,我何时私下传递了?”
    王夫人冷笑道:“大太太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贼赃还在你怀里呢,外门来送东西的野汉子还未走呢,你想不认都不成!”
    邢夫人笑道:“刚刚确是有人来过,有没有男人,这个我却不知,想必二太太最清楚不过了。不过刚刚进来回话的却是个婆子,不如将人叫进来问问?”
    贾母抬手道:“不必了,这次便饶了你,你只拘在院子里抄两部经书罢了。”
    邢夫人笑道:“老太太这话我也不明白,媳妇至今还不知自己犯了何错呢。”
    王夫人以为邢夫人在垂死挣扎,耻笑道:“大太太何苦这般作态,书信红契还都在你怀里揣着呢,也要搜一搜才好。”
    正这时,王嬷嬷领着两个婆子进来回话,先向贾母行过礼,方道:“有小丫鬟回话,说是咱家出了贼赃,要唤两位嬷嬷对峙,我便将两位嬷嬷领进来了,等老太太吩咐。”
    又听两个婆子行过礼,道:“我家主子原想着今日不过是私事,不想劳烦老太君大驾,未曾想还是惊动了您老人家,实在失礼。”
    贾母不似王夫人那般没有眼色,见两个婆子身上穿的也是绫罗绸缎,说不得比自家的还好些。便笑道:“两位嬷嬷说的哪里话,不知你家主子是。。。。。。?”
    二人回道:“我家主子便是太子妃娘娘。娘娘瞧着王昭训许久不进宫请安了,便唤奴才们来瞧瞧,顺便稍了些体己送与昭训。”
    贾琮立时两眼直冒星星,一脸崇拜的瞧着邢夫人。这是高手啊,不声不响的给二太太下套,叫她自己挖坑自己跳。又借了太子妃的力,贾母想处置轻些都不能。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贾母和太子妃派来的嬷嬷们客气一番,将人送走了之后,回过头来便收拾王夫人。
    邢夫人从一开始便没人王夫人坐一下,此时王夫人已经支持不住了,两腿直哆嗦。邢夫人算准了这几日是她的小日子,这般下来,王夫人想要身子不落什么毛病,是不可能了。尤其是刚刚摔在王夫人脚下的那碗茶里面,还加了些料。
    最后王夫人被禁了足,丢人丢到宫里去了,禁足半年还算轻了。贾母心里还是偏向二房的,借着邢夫人之前的台阶,以王夫人脑子糊涂了为由,将此事遮掩过去。不过对于这个结果,邢夫人很满意,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利用王夫人禁足的这半年能做许多事了。
    包括给王夫人换个亲嫂子。

  ☆、第四章 王家后院

本朝开国太祖皇帝自封州起家,遂国号为封。太祖皇帝原本是个孤儿,无父无母,也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姓氏,于是给自己随手起了个姓氏,和国号一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