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要一套特殊的工具。”苍天素掰着手指一一列举,“开锁用的,割绳用的,跳崖用的,跳水用的,攀爬用的,窃听用的……”
  
  “停!停!”赵六黑着脸,手臂在半空中用力挥舞,借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大哥,盗宗是专门偷东西的,又不是玩命的,您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
  
  苍天素当即不再出声,自个儿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六细细看了此人一会儿,见对方一只手无声已经搭上了帐子里唯一燃着的烛台,登时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他的大脑飞速转动了一周,确定自己在一炷香内没有办法从守卫森严的军营中溜出去,又估摸着火烧皇子营帐的罪名足够自己死上千八百次,只得暗骂一声“晦气”,老老实实地从裤子折边处掏出来一套盗勾,又从左脚鞋底夹层里拿出来一套回勾,从右脚鞋底捏出来四片刀片。
  
  赵六看苍天素,后者无害地笑了笑,手依旧搭在烛台上,丝毫没有挪开的意思。
  
  赵六垂头丧气,只得解开腰带,捏住一头晃荡了一会儿,从里面落出来一卷缠绕整齐的软铁丝,眼角抽搐着,万分不舍地递给苍天素:“这个可是我师父费了不少的力气才找人弄出来的,总长二十米,能承受两个成年男人的重量。我就这么一套,你可千万别弄坏了……”
  
  他停顿了一下,不死心地加了一句:“你又不会用,还不如放我这……”
  
  苍天素一一将东西收起来,拉着赵六上下打量了一番,越看越觉得神奇,最后干脆把人直接扒干净了,走到灯前举着装备观察。
  
  嗯,每一件衣服都有夹层,双层鞋垫,裤子用上好麻丝打边,左右衣领各折了两根细牙签塞在褶皱处。底裤内边缘还有两把拇指短刀别着。
  
  苍天素对照了一下自己的装束,不动声色地将衣服还给可怜巴巴□着站在旁边剧烈打抖的赵六:“别装了。”
  
  帐子里火烧得很足,段羽就正穿着一件薄薄的外衫躺在地上囫囵着睡觉。
  
  “用不用我教你怎么开锁?”赵六没有急着穿衣服,接过来后随手扔在地上,伸了个懒腰,“有钱就是好,外面百姓冻死了一大片,你这里还暖和得跟春天似的。我怎么就没有个好老子?”
  
  苍天素愣了愣:“盗宗秘术不是不让外传?”
  
  赵六懒洋洋地从果盘里拿起一个枣,随意在肚皮上蹭了蹭,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口齿不清道:“开锁而已,算什么秘术——壁虎游墙,偷天换日,这才是真正的盗术——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够老鼠搬家,慢慢搬光苍国的国库!”
  
  他这话说得堂堂正正,响响亮亮,底气十足,丝毫都没有自己面前正是未来苦主的自觉。
  
  苍天素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旋即又低下头,把玩转动着自己手中的盗勾,轻轻扯动嘴角。
  
  景帝十五年夏,无极大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苍国与戚国交界的数千里土地上,大地干裂,颗粒无收,牲畜大范围死亡。
  
  鱼兰镇处在干旱地界的边缘,境况还没有内部区域那么糟糕。
  
  这几年,段德的西北军一直在与戚国的镇边军队小面积交战,每隔几个月都需要征数千新兵,用以维持常备军数。
  
  因为旱灾,不论是苍国皇帝还是戚国君主,都在下令全国各地军队削减士兵数目,提前放服役期将满的军士回乡耕种。
  
  相比苍戚两国,承国与岳国并没有受到太大波及。承国虽然处于干旱区的国土面积并不算小,但是它一向是以牧业为主,肥嫩多汁的牧草大都生长在西部地区,是以东南部的干旱并没有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镇北大将军段德进入苍天素军帐,看了看他手中拿着的情报,不由叹气道:“真让你说中了,戚国大部分受灾区的百姓都往本国都城方向去了,但仍有大量东南边缘的难民正在往边城涌来。”这是一群谋士先前设想出来的,最最糟糕的情况。
  
  几十万难民,三百里外的戚国驻兵地元黎城是肯定装不下的,对方的将军肯定会想办法把难民流往受灾不那么严重的苍国这边引。
  
  你说苍国能怎么办?
  
  收留的话,先不说鱼兰镇本身已经难以维持了,对方要是在难民里夹杂着常服的士兵,不用多了,十个里面混一个,几万敌军涌入苍国,着实够西北军喝一壶的。
  
  要是往回赶的话,没有人会跟你讲“两国不合,争端百年,苍国这么做无可厚非”的道理,已经无路可走的难民们是不会听的,一个弄不好,来寻求庇护的羔羊就变成饿狼了。
  
  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曾经岳国守边的将军就下令关城门拒不收留承国难民,结果十几万难民拼上了几千人的性命,强行撞开城门,抢夺军队粮仓。驻守的将军无奈,只能留下把承国逃难的百姓尽数杀光的指令,自己当夜自杀谢罪了。
  
  苍国戚国两国关系再怎么糟糕,要把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士兵用在屠戮戚国普通百姓上面,段德无论如何也下不了这样的命令。
  
  更别说这次情况比先例严重数倍。就算狠心下令灭杀难民,谁也不能打保证,到底是几万训练有素的士兵能够活下来,还是几十万饿急了眼的难民会获得最终胜利。
  
  “听说年前,承国皇帝病重,现在已经由太子全面监国。”苍天素答非所问,翻过一页情报纸,匆匆看了一遍上面的内容,轻声念道,“动用牢狱里的死刑犯和重刑犯,组建成一路大军,配给最基本的粮草和武器。如有需要,这些人会冲在正规军前面,成为阻挡敌人攻击的最好屏障。”
  
  用杀敌军功抵消刑罚,承国太子真是大手笔。听说就为了这个,已经有十几个归乡老臣苦谏无果后,撞死在承国皇宫的宫柱上。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谴责太子掌握大权后的第一项举措。
  
  苍天素倒是觉得无所谓,他的道德底线一向放得很低,更何况是这种并没有违背人伦道德,顶多只能说是严重破坏了老祖宗定下来规矩的行为。
  
  与其白白搁着这么一群人在牢里吃牢饭,到了日子就一刀砍了,倒不如放他们出来,有杀一百个人就能换自己一条命的规矩在,这一定是一群狼虎之兵。
  
  承国太子能顶住全国士族的压力组建囚兵营,不仅因为他现在全面监国,而且还因为承国以游牧为主,建国时间也不长,是最近一百年来才由岳国戚国的十几个附属国独立出来的。
  
  士族的力量还远没有根深蒂固到能够动摇国本的程度。他们的支持与否,不会在根本上动摇太子的稳固地位。再加上更多的承国百姓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感,又有一部分新锐官员的全力支持,这才使得新政策能够推行下去。
  
  只可惜,这样的国情就只有承国拥有。单说苍国,苍景澜就算威望直逼三百年前的苍国建国国君,想在几大士族的共同抵制下施行一项指令,只能造成百官罢朝,举国动荡的局面。
  
  苍国戚国大战在即,承国太子实力亦不容小觑。再过不了几年,必将群雄逐鹿,天下大乱。
  苍天素有些遗憾地执起瓷白的茶杯,品了一口清茶。
  
  如果能早生十年,他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为即将到来的千年乱世奠基。如果老天肯多给他三千五百六十二天的时间朝着更高的方向迈步,等到较量真正开始的时候,必定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时不我待,天下将倾。
  
  苍天素最后一次借着镜子同自己对视是在三年前。他现在回头,已经想不起当初年幼的自己是用怎样的语气说出“我要当阿斗”的人生目标了。
  
  一字一顿,十二万分的真挚,十二万分的认真。那般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细细想来,童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沉沉雕刻在他的脑海中。
  
  他记得李宓在餐桌上吐沫横飞的挥斥方遒,记得苍天赐殷勤地捧上殷燕糕时黑亮黑亮的眸子,记得苍景澜高高在上懒洋洋不经意般的一瞥。
  
  唯独这一段记忆,被他本能一般,从脑海中剔除出去。像是某个丑陋狰狞的疤痕,恨不得用一层又一层的衣物捂住,不愿让旁人看见,自己也万分羞于启齿。稍一碰触,都会引起胃部一阵翻滚,痛不欲生。
  
  他用了四年的时间,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网罗了听令于自己的人才,完成了一整套监视系统。层层叠叠,环环紧扣。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苍天素不相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曾经一遍遍地想象过被每一个认识的人背叛的场景。
  
  所以在付出信任,希望对方永远忠于自己的同时,他同样希望无论被任何人背叛,都能把主动权摆在自己这一边。
  
  名,利,钱,权,父,母,妻,儿,麾下的每一个人都有被他握在手中的死穴,一旦见光扯开,就是永坠深渊,万劫不复。
  
  是让我负天下人还是让天下人负我?
  
  在苍天素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答案的时候,他已经在下意识中,替自己做出了选择。
        



☆、黑漆漆

  等到镇北大将军的独子浑身大汗,径自窜进来的时候,苍天素正夹着一叠泛黄的纸张,将一角靠近跳跃着的烛火,将其点燃销毁。
  
  刚刚在武场练完刀的段羽扯了扯杂乱的头发。他一年前已经由段德主持,完成了成人礼,正式从父亲手里领了三千士兵,走进了西北军的权力中心。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许多事情上不愿意动脑筋的段羽在六个月前,首次跟戚国的对战中,玩了一手极其漂亮的疑兵记,一举歼灭了五千多敌兵。
  
  也正是借着这次胜仗,段德才开始了真正的父子权利交接,在众将士的默许下,重点培养自己独子的领兵能力。
  
  只是让段羽很郁闷的是,半年多来,段德是教给他了不少军队战力的分配和应变突发事件的临场兵力调动技巧,却不再给他安排实际的对战。
  
  他的士兵每日比普通士兵多操练两个时辰,但是被安排参加实战的次数还不如普通士兵的三分之一。
  
  段德每每在诸将会议中,面对儿子的请战,都很干脆地扭头当做看不见。不论段羽私下里怎么跟他着急发火或者殷切恳求,大将军都咬紧牙根,死活不打算松口。
  
  最后还是段德的军师,儒将李仁锵在少将军的一再追问下,被问得不耐烦了才旁敲侧击,告诉他说,镇北大将军上次被他私自带着大皇子上战场的事情给吓得不轻,短时间内,他是别想再领兵出战了。
  
  段羽听了之后觉得万分委屈。
  
  他爹爹一开始的调查结果是,敌军只有两千人,这才放心地让他的三千士兵上阵练手。没想到正巧戚国雍星陆军抵达元黎城,两万军队一由整化零,跟他对上的人由三千翻了一倍还多,两边列阵排开的时候,已经成了六千五百人。
  
  要不是亲亲准媳妇收到消息,急急忙忙化装成普通士兵,跟着一支补给部队偷偷跑到前线,自己八成要交代在那了。
  
  你做老子当将军的,不先反省一下自己的失误给儿子给下属带来的巨大危险,居然还要怪罪人家不顾危险跑去救了你儿子,有你这样的吗?
  
  苍天素听了他的抱怨,支着下巴没有应声。还需两个月左右,大批灾民就会流入元黎城,而要施行自己刚刚跟大将军定下的计议,没有二十几个将领亲自带领几百拨为一组的士兵上阵,几乎是不会看到效果的。
  
  段德平日里用得顺心顺手的将士加起来一共还不到二十个,到了那个时候,段羽是一定要上阵的。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两个月来,军营里也一定会发生大规模的人员调动。
  
  冷眼观察了自己手下的军士数年的段德一定会在大战前夕,彻底来一次大清洗,将志大才疏的,不堪重用的,不能信任的,统统从军队里踢出去。
  
  太可惜了。苍天素笑着给段羽递上一方雪白的手帕。自己这次想要偷溜出去,恐怕就没有上次那么容易了。
  
  他低下头,从袖子里抽出来一叠花纹繁杂的纸张,提笔给赵六写了一封信,折叠后封入袖珍竹筒中。
  
  段羽见状,顾不得喝水解渴,急忙跑到外面,拿出鸽哨,用力吹了一会儿,献宝般将飞来的鸽子轻轻放到苍天素手中。
  
  信鸽扬起翅膀顺风而飞,翅膀扇动间,三四片洁白的羽毛在空中缓缓飘落,成之字形曲折缠绵的依依落地。
  
  苍天素仰头看它飞远,声音轻轻,语调和缓:“我这是这个月第几次跟赵六联系了?”
  
  “我想想啊,”段羽伸手抹掉满额头的汗水,耸肩答道,“大概是第七次吧……要不就是第八次……”
  
  苍天素闻言,弯腰将地上的羽毛捡起来,扬眉给了他一个浅淡的笑容。
  
  八十多天后,戚国驻兵地元黎城发生了重大□。
  
  先是军队一条隐蔽的重要运粮线被难民发现,空着肚子赶了好几天路的难民一哄而上,大肆抢掠,以伤亡近千百姓与数百运粮兵结束。
  
  接着,二十几队身着戚国士兵兵服的军士手持刀枪,队长自称执有此地镇城将军梁威基的手令,来到粮车被劫的地方,打着“刁民难服”的口号,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原本在附近暂时驻足的灾民十死七八,伤亡惨重。
  
  本来粮车被劫的事情已经够让齐国将军头疼了,谁知道突然间又出了军队屠杀百姓的事情。国都来的监军一道上表,将两件事原原本本回报到上级那里,要不是朝中有过硬的人为他说话,皇帝非得下令取他人头以平民愤。
  
  梁威基快要疯掉了。大批粮草被劫,单凭现在军队里储备粮食以及其他几条运梁线,恐怕不足以维持马上要来的大战。
  
  收到消息后,他确实为此事大发雷霆,也确实对那批胆敢抢劫粮车的刁民产生了杀意。
  
  但是梁威基很清楚,这简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粮食已经是不可能追回来的了,更别说抢完就几人一组抬着米袋跑走的所谓难民已经混入人群中不见了踪影,就算下令找寻罪魁祸首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天灾之下,国家不能够拿出恰当的章程为百姓分担,反而一层一层克扣赈灾钱粮,逼着百万民众不得不弃家流浪,已经让很多人不满了。要是他此时再滥杀无辜,简直就是在把所有人赶上谋反的道路。
  
  只有把这件事硬生生咽下去,苦处自己知,抓紧时间向朝廷申请再发一批粮草下来才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那所谓的屠杀指令,根本就不是梁威基下达的。可是没人信,自称他亲兵的人装备从头到脚与他的真正亲兵没有任何不同,正规军队的服饰尤其是亲兵的服饰都是特制的,在许多细节上都有细致要求,旁人很难模仿得如此相像。况且,就算是敌兵栽赃嫁祸,也不可能有如此庞大数量的一批人在交战时节穿越守备森严的边境,悄无声息地进入敌国。
  
  他气急,拨人手下去探查此事,结果二十几人刚出了军营,全部被愤怒的民众用乱石砸伤,要不是退得快,八成又得出人命。
  
  梁威基只得加派人手,一百人全副武装,大张旗鼓去办这件本来应该隐蔽进行的差事。谁料这次更惨,上次长了教训的难民在几个临时头领的按压下,等百人走出几里后才包围上来,断了他们的后路。
  
  红着眼的百姓一看,这群人的衣着打扮怎么跟杀人的那群豺狼一模一样——难道那个丧尽天良的将军是派他们来为上次那二十几个兵报仇的?——顿时一个个怒不可赦,石头土块,木棍铁锤,一股脑地丢了上去。
  
  一百惶惶的士兵对阵几千愤怒的灾民,下场很明显。
  
  梁威基气得摔了杯子。案子查不了了,他只得命人通知诸将,想要先跟自己人把事情说清楚。结果到了平时召开会议的时间点,空荡荡的军帐里只有自己跟平素最信任的副官坐在位置上大眼瞪小眼。
  
  冬日里急得满头大汗的梁威基急忙挨个上门诉说自己的无辜,指天画地,发毒咒表清白。
  
  好不容易让小部分将领相信了自己,另外大部分也多是半信半疑了,好几天未合眼的他才有心情闭上眼小憩。
  
  凳子还没坐热呢,有士兵匆匆忙忙来报,说他平素最信任的副官,昨日唯一来参加会议的将领被人袭杀在自己的军帐里,凶手是在军营外围埋尸体的时候被巡逻的小兵发现的。
  
  几个穿着梁威基亲兵衣服的人见事情败露,二话不说,当场咬舌自尽。
  
  觉得诸事蹊跷的大将军赶到副官军帐,就见里面站满的将领一个个神色古怪地看着自己,一个跟他向来不和的副将军更是直言他这是杀人灭口,好不要脸。
  
  梁威基勃然大怒,最后在众将领的一致要求下,派自己的亲兵在大家的监督下,仔细搜查了一遍副官的军帐,分明什么东西都没有搜出来。
  
  结果那个副将军还不满意,要求让几个普通士兵搜一搜大将军的身,好当真证明他问心无愧。
  
  在自己的军队里被人这么逼问,梁威基怒不可遏,但却也知道,不这么做难以让他们真正信服,只得点头同意。
  
  那个副将军随手一指一个外围站着观看的普通兵仔,示意他上前来。那个新兵看看大将军脸色,又为难地看了看诸将,只得打着哆嗦上前搜身。
  
  他摸到梁威基腰带的时候,抖得更厉害了,心惊胆战地从里面掏出来一封拆了封口的信。
  
  上面是梁将军详尽地指示自己的副官如何如何挑选信得过的人手,如何如何分配兵员,如何如何给那群不识好歹的刁民一个教训。
  
  字,经核对,确实是大将军亲笔所书,临末,还印着大将军从不离身的私印印痕。
  
  新兵最后在一干复杂的目光中,惨白着脸,又从梁威基的甲胄里掏出了那枚私印。
  
  几个将领传着看了看那枚私印。上面印泥的红痕已经干了,分明是最近几天并没有用过的模样,看样子,上一次使用应该是五六天前——恰好是士兵屠戮百姓的时间。
  
  做完这一切,没见过此等阵仗的新兵终于忍不住了,腿肚子一软,摔倒在地上,尿液顺着就流了下来,竟然吓得失禁了。
  
  副将军看了看嘴唇铁青的梁威基,又嫌恶地扫了一眼那名新兵,一挥手,围观的小兵急忙上来几个人,半抬半架,将那名新兵带离了人群。
  
  年轻的新兵被几个兄弟放到地上,看着自己湿淋淋的裤子,二话不说,张大嘴就哭了出来。
  
  送他来的几个小兵都吓了一跳,其中一个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喂,你长点志气,不就是被大将军瞪了几眼吗,至于吓成这样?”
  
  “呸,他算什么大将军,你看看他干的还是人干的事吗?!”另外一名士兵重重啐了一口,恶狠狠地骂了一句。
  
  新兵用手背擦了擦脸,可是眼泪还是不住往下掉,哽咽道:“我才不是为着他瞪我……我的家乡也遭了灾,军营现在跟外面消息不通,还不知道枉死的人中有没有父老乡亲们……这次闹灾这么严重,我的老母老父还不境况知道怎么样哩……”话未说完便泣不成声。
  
  一时间几个人都有些唏嘘。
  
  天情如霜,世事无常,谁家能保证自己居住的土地永远无旱涝灾害?就算这次没有遭罪,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要是轮到他们自己的家乡受灾,再遇上个梁大将军这样的,千里迢迢跑来避难的亲人们还不定怎么被他们视为救命稻草的士兵们弄死呢……
  
  “得,小兄弟,你自个儿静一会儿吧,我们还要赶去看看这事怎么处理。”这事闹成这样,最后肯定要给个说法。
  
  新兵在抹泪的间隙,将手背轻轻抬起,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四周,见没人了,才从地上爬起来,滚到一旁的稻草堆里,从里面掏出一套干净的六品军官服和一个令牌。
  
  嗯,必须要趁着戚国人还没有回过神来,抓紧把唯一的证据销毁掉,赶紧脱身才好。
  
  他迅速换了衣服,将脸上的眼泪鼻涕抹干净,大摇大摆地走到那个副将军的营帐前,很倨傲地冲守着的卫兵出示了一下手中的令牌。
  
  借口来取东西的士兵从香炉里把燃着的香□碾碎,又小心地将香炉里最上面的一层香灰都倒出来,尽数塞在嘴里吞咽了下去。
  
  星晴香如果不遇上边疆将士们常喝的烧刀子,只能是一种气味平淡具有安神功能的草药罢了。可是两者一旦碰上了,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断魂香,等到一个月后,潜伏已久的毒一发作,就能送你上西天。
  
  压在头上十几年的梁大将军终于被除去了,想来那位嗜酒成性的副将军今天晚上一定会心情大悦,纵然不会表现的多么明显,也多少会独自喝上几口,庆祝一番。
  
  千万不要怪我啊,我也不想做过河拆桥的烂事。但是谁让那位苍某人认为你的谋略能力不比梁大将军差多少呢?
  
  不过你也是罪有应得,为了自己上位,居然接受了死对头的计策,帮着对方陷害己方大将,不说卖国,反正通敌罪是有了。
  
  他走出营帐,回到先前换衣服的草垛,换回满是尿骚味的脏衣服,将新的那套烧成了黑灰。边城的风一吹,地上那堆灰烬就顺风吹散了。
  
  不到半柱香,已经是干干净净,一点痕迹不留了。
  
  新兵很得意地用指腹磨蹭了一下鼻头,吸了吸湿着身子在风中冻得流下来的鼻涕。
  
  六爷做事,向来是头尾皆顾,哪用你苍天素一个月九封信地提醒我种种细枝末节和注意事项?
  
  阿……阿嚏!




☆、赏赐

  戚国新封的镇边大将军暴毙而亡的时候,苍国这边的一众将领正在为从帝都新下达的旨意忙得团团转。
  
  段德早已将整件事情写在上表中,除了牵扯到赵六的部分,其余的林林总总,甚至包括苍天素私上战场暗助段羽的事,在上表中都有前因后果的详尽阐明。
  
  段德很清楚,想要让自己死后,苍景帝饶过自己唯一的子嗣,就必须要让皇帝相信段羽确确实实跟他表现出来的一样不通心机。
  
  就算上次自家儿子的漂亮胜仗虽然让人惊讶,但这场胜仗本身还远不到引皇帝特别瞩目的程度,段德依旧相信,苍景帝一定会对这件事给予非常关注,甚至会直接影响日后皇帝对段家的处理方式。
  
  他必须在苍景帝的正式决断定下来之前,给皇帝把事情阐述一遍。就算此时神通广大的苍景帝已经知道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但是皇帝自己查出来的,和他主动提及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你自己看看,我儿子就是个完完本本的二愣子,从出主意定计划,到分配兵力,都是你儿子在一手策划,我家段羽只是负责带着一帮人冲锋陷阵,充当炮灰而已。你当真好意思杀他?
  
  他这个样子,对你,对你儿子,对你苍家的江山,都没有一点威胁力。难道到了这个地步,你还不肯放过他?
  
  段德有意无意地,字里行间,都着重突出了苍天素才是这次行动成功最大功臣的意思。他觉得自己对苍景帝的心思总算把握了一二,但是终究不能够确定。
  
  苍景澜打小就头角峥嵘,心思诡变莫测,谁知道他此番是当真想把苍天素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呢,还是为了给他真正选定的太子人选练手呢?段德此番,也存了试探的意思。
  
  苍景帝看完了上表,段德的担忧才告一段落。
  
  从帝都来的特使跑死了几匹快马,昼夜兼程,用一个月赶完了三个月的路程,念完了给诸将的封赏,特意下马叩拜,双手给苍天素捧上御赐亲王服。
  
  赏赐亲王服给未成年的皇子,这是无极大陆绝无仅有的事情。就算是已经成年了,也并不是每一个皇子都有晋封亲王的资格。
  
  在礼法最严﹑儒学气最浓的岳国,只有皇子做出切实的功绩,朝中半数以上的大臣联名请愿,太学超过六成的儒学弟子同意后,皇帝才会给皇子加封。
  
  而在章程没有这么繁杂的苍国,也是需要皇帝征求所有三品以上大臣的意见,起码要三成以上官员同意,才能开始准备加封事宜。
  
  这次虽然没有亲王的名头,但是一套亲王服封赏,已经表明了苍景帝的意思,单论这次的功绩,压根够不上这样的赏赐。就连现在唯一活在世上的澄王爷也只是郡王头衔而已。
  
  苍天素看着那套珠光宝气华美无边的行头,登时一阵头大,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段德,见他眼底难掩的激动之色,心念一转,就明白了大将军打的算盘。
  
  他垂下眼,暗暗叹气。算了,为段羽的将来担心了不知道多少年,也该给段大将军吃颗定心丸了,只是这么一闹,以后来自朝中和刘家的绊子一定少不了了。
  
  谢过特使,苍天素轻抚绣满了深沉华丽图案的衣料,抬眼看了看激动得直冲他挤眉弄眼的段羽,又打量一下自己现在穿着的简单白衣,挑眉问道:“现在就换?”
  
  “当然!”段羽立刻挤开前面站着的几位副官,轻轻一拉苍天素手腕,扯着人就朝自己营帐跑了过去。
  
  段德无奈地摇头,这傻小子,真是不懂事,没看见特使还从一边站着呢吗?
  
  心中其实很是满意的大将军拱手正想跟特使礼貌地寒暄一下,就见对方翘着兰花指掩嘴笑道:“看样子,令郎跟大皇子的关系真是不错,这一点咱家在宫中就有所耳闻了。”
  
  这种事情居然都传到宫中去了?
  
  段德明白对方暗示的意思,当即不再多说,侧身做了个“请”的姿势,大笑道:“特使一路辛苦了,我已命人备好了酒席,为您接风洗尘。”
  
  在苍天素的记忆中,这是自己这辈子第二次如此盛装。他看着铜镜中自己的模糊影像,几乎是下意识地移开了眼。
  
  在少时,苍天素曾经有一段时间,迷恋上了在上书房学习的空余,对着冷宫中风过起皱的小池塘里的倒影,跟自己长久地对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