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时明月 (封面全本)作者:温世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荆轲怅然若失的面容,丽姬一边为爷爷的死而心痛,一边为荆轲的失望而不忍。她决定违背自己的心意,代荆轲向鲁勾践恳求拜师学艺之事。
  心痛与不忍,后者在丽姬心中似乎占了多些。爷爷的死所带来的悲伤,已随着时日渐渐淡去。虽然知道霹雳火、蟒鞭林未死,让她心痛不已,但她复仇之心向来不盛,也就并未觉得一定要让荆轲去冒险。
  倒是荆轲一路至此闷闷不乐的焦躁神情,她全看在眼里。他不能再看着荆轲继续沮丧下去了,即使荆轲艺成刺秦将会使他们的未来蒙上惨淡的阴影,她也顾不得这许多,只期盼荆轲能如愿以偿。
  这心事荆轲不懂,鲁勾践却看明白了。鲁勾践看似不修边幅,实则心细如发,他从荆轲和丽姬二人闯入门中那一刻起,就从丽姬深情地望着荆轲的眼神中看出了一切。
  鲁勾践放下手中的信简,示意丽姬起身,转头向荆轲道:“秦王身旁高手如云,连公孙先生都命丧其手,以在下区区武艺又岂能帮得上忙。”
  荆轲惊诧道:“这些恶贼,难道连鲁先生也制服不了吗?”
  鲁勾践“嘿”了一声,道:“若论单打独斗,谁输谁赢,恐怕难讲,但以二对一就不同了。不过,刚才若不是那两个贼子突然放出暗器伤我在前,我又何至于如此狼狈!”
  荆轲纳闷道:“秦王为何派侍卫刺杀先生?”
  鲁勾践道:“他想要我为秦国效力。”
  “想来,鲁先生必定是严辞峻据,所以他们才要加害先生?”
  丽姬起身拭泪道。
  鲁勾践点点头。
  荆轲愤愤道:“那嬴政好不阴险无耻,不能收为己用,就要立即加害。”
  鲁勾践微微一哂,笑道:“自古君王,哪个不是这样?”
  荆轲默然片刻,忍不住又道:“那鲁先生因何不肯收我为徒呢?”
  鲁勾践并不直接回答,定定地看了丽姬一眼,道:“那嬴政的棋盘上可不只我鲁勾践一枚棋子。”
  荆轲一听之下登时醒悟,猛一击掌道:“是了!嬴政一定是想将天下可用之士皆收入其彀中,不肯服从的宁可杀了,也不会留着为他人所用。”
  鲁勾践点头道:“不错,所以我待伤势略好,就要去找散居在列国的一些侠士,让他们早做准备,共抗强秦。”
  丽姬低头轻声问道:“鲁先生是否可以让我们随行呢?”
  鲁勾践苦笑着摇头道:“有些事只有我一个人才能做,其中缘由现在无法向你们解释。”
  荆轲听了鲁勾践的一席话,不禁默然。他心知自己学剑一事与鲁勾践要办的事情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在道义上他应该毫不犹豫地作出牺牲,只是两遇名师却都无缘受教,造化弄人如斯,怎不教人感慨万千?
  鲁勾践见他失望至极的样子,心中不忍,遂道:“其实我倒也不是不能与荆兄弟切磋一二。”
  荆轲心中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急忙道:“愿听鲁先生教诲。”
  鲁勾践道:“我派剑术师法自然,最重要的是讲究个人的悟性,老师的指点倒还在其次。”
  荆轲道:“那我该怎样修炼呢?”
  鲁勾践道:“你所学的公孙剑法源出兵家,有许多地方其实与道家之理相通。但兵家重视的是实用,对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论述不足,所以往往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荆轲一拍大腿道:“不错!我依那剑谱练习,其中有很多地方我总不能理解,只能依谱硬练,自己胡乱揣测,大概是走岔了路。”
  鲁勾践道:“那份剑谱现在你身边吗?”
  荆轲急忙从怀中取出素帛,交与鲁勾践。
  鲁勾践一看之下,神情顿显肃然,好一会儿才叹息道:“剑术至理尽在其中矣,你只要领悟半数,便可横行天下,又何必借诸外力?”
  鲁勾践对这份剑谱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令荆轲为之一振,却又有些难以置信,迟疑道:“先生此言当真?”
  鲁勾践瞅了荆轲一眼,微微笑道:“你有此剑谱,剑术却难以突飞猛进,想必是还未明白其中真义。也罢,趁这两天养伤之机,我就为你在剑谱上做些注解,以方便你日后自行习剑。”
  “多谢鲁先生!”
  荆轲满心欢喜地道谢,丽姬却低头沉默不语。
  鲁勾践看在眼里,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随即欲欠身站起,荆轲忙上前扶住,道:“鲁先生,怎么了?”
  鲁勾践道:“我们现在要离开这里,另找一处隐蔽的居所,否则秦国的高手再来就麻烦了。那些乡兵不是他们的对手,我怕白白牺牲了这些好心村民的性命。”
  于是三人稍稍收拾了一下行李,由荆轲背着鲁勾践,趁着乌云遮月,悄悄离开了牛首村。
  他们在山脚下的一座孤庙中度过一夜,天明后进入山中,此地渺无人烟,他们寻了一个干净的洞穴,暂时住了下来。每天由荆轲与丽姬出外打猎,采集野果,鲁勾践就在洞中养伤,静思剑谱,写下注解。
  在荆轲和丽姬的悉心照顾下,过了十余日,鲁勾践伤势已经大见起色,可以起床四处行走。这一天风和日丽,鲁勾践叫来荆轲和丽姬,道:“我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剑谱也已注释完成,我们就此别过吧。”
  荆轲心中不舍,道:“鲁先生还是再留几日吧,待伤势痊愈之后再走不迟。”
  沉默半晌,荆轲慨然叹道:“在下亦知单凭一己之力,难成刺秦大事。然而,师仇岂能不报?暴政虐人,又岂能不除?”
  “刺得嬴政,又来一嬴政,你想过吗?”
  鲁勾践再次锐利逼问,荆轲反倒昂然相抗:“荆某若能侥幸刺得嬴政,自有仁人义士前仆后继,再刺另一嬴政。”
  鲁勾践点点头,他心知荆轲意志坚定,无论如何劝他不动。然而转头看着丽姬失落的模样,又不禁出言相诘:“倘若嬴政除之不尽,又当如何?”
  “但愿苍天有眼,得有圣王临治之日。彼时我除嬴政,王道可期。”
  荆轲黯然答道,他心中也明白,放眼天下诸侯,大半骄奢荒逸,不知王道圣者何时可得。
  鲁勾践抚掌大笑:“说得好!但愿有圣王临治之日。荆兄弟谨记自己之言,若无仁人当政,莫行无谓刺秦之举。”
  荆轲默然。
  鲁勾践转身向丽姬点头示意,意在言外道:“我已尽力,二位好自为之。”
  随后再不多言,拱一拱手,飘然而去。
  荆轲怅然多时,未久便依从鲁勾践所言,与丽姬一起前往泰山。
  泰山,又称岱宗,雄踞齐地,高峻巍峨,尊为五岳之首。春秋时期鲁国大儒孔丘曾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由此可见泰山之雄奇壮阔。
  荆轲和丽姬在泰山结庐之后,远离战火,日子过得倒也甚是逍遥。
  荆轲每日攀上岱顶东峰练剑悟道。这里是泰山观日出的绝佳所在,荆轲在此俯仰天地,察日月之行,看云卷云舒。数月下来,虽略有所悟,但仍有几个大的关节一直无法参透。
  这一日丽姬又到峰顶给荆轲送饭,见荆轲踞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前方呆呆出神。丽姬娇嗔道:“师兄,你又在发什么傻?”
  荆轲神情沉重,长叹道:“丽姬,我怕我会辜负鲁先生,也许我根本不是一块学剑的材料。”
  丽姬轻轻放下食篮,柔声道:“盖先生和鲁先生两大剑术名家都说你是习剑的绝佳人选,为何你自己还这样没信心呢?”
  荆轲愁眉不展,道:“不是我妄自菲薄。鲁先生已倾囊相授,而我在剑术上却未有寸进,这不是我愚钝又是什么呢?”
  丽姬抿嘴一笑,道:“绝世的剑术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可学到?你呀,总是心太急。”
  她蹲下身从篮中取出饭菜,嘻嘻一笑说道:“还是先吃饭吧,不吃饭哪有力气练剑!再说,我看你的武艺在一天天精进呀!”
  荆轲听到师妹的鼓励,沮丧的心情有所宽慰,他沉声道:“师妹,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丽姬没有答话,自从听了荆轲与鲁勾践的一席对答之后,她知道已无法动摇荆轲刺秦的决心,于是只好将自己的心事深埋。她只期望眼下这般与荆轲相伴度日的生活能够多一天是一天。未来,不是她不愿多想,只是,他们还有未来吗?
  鲁勾践摇头道:“耽搁久了,只怕我的那些朋友会有危险。”
  丽姬更是难过,这些日子里,她已感觉到鲁先生好像对自己隐藏的心绪有所明了,梗咽道:“鲁先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鲁勾践一笑,转首对荆轲道:“若是有缘,相见又有何难。只是此地暂居可以,长留多有不便,你们也早些离开吧。”
  荆轲叹道:“我二人天涯飘零,无家无业,又能去哪里呢?”
  鲁勾践点点头,略一思索,道:“昔日我游历齐国时,途径一座大山,雄伟清奇,齐国人唤做泰山,居此山中能观察天地声息之变化,对悟道修身大有好处,你们不妨道那里去看看。”
  荆轲感激道:“多谢鲁先生指点,荆轲没齿不忘。”
  鲁勾践凝视着荆轲与丽姬二人许久,叹了口气说道:“荆兄弟,临别之际,我有一言相赠。”
  “先生教训,荆轲无有不从。”
  荆轲闻言,俯身拜下。
  “你言重了,快快请起。”
  鲁勾践扶起荆轲道,“天命大义,取其势要,如今强秦日盛,虽说天下未见得就归于嬴政,然而眼下时势在彼却是不争的事实,你孤身一人,如何挽得狂澜?”
  荆轲没想到鲁勾践的临别赠言竟是如此,一时语塞。


第四章 情深谊长
  秦王政十年。
  夕阳犹如伤口中缓缓淌出的鲜血,一点一点,染得苍茫天际迷离诡谲,仿佛当年的濮阳落日,吞噬了笼罩其下的大地,沉寂了大地上的生命之息。
  横斜的余晖幽幽洒下,原本温暖的昏黄色,也显得凄清萧瑟。丽姬如雪的长裙在风中飘扬。她一直垂着头,双眸直盯着眼前那一座茕然立于荒凉之中的墓碑。这孤冢,是她爷爷长眠的栖所,冢内却没有公孙羽的遗体。这是她与荆轲在泰山定居后所筑。
  安放冢内的,只是无限的寄托与缅怀。
  公孙羽是荆轲和丽姬两人共同记忆的初始。丽姬的童年,不比一般的孩童,有父母的呵护、兄弟姐妹的陪伴。
  她的童年多半是安安静静地陪伴在爷爷公孙羽的身畔。年幼的丽姬,曾多次默默在心中想象她那或许就如同爷爷一般威武神勇的父亲,和她那慈祥之外更带着她甚少从爷爷脸上见到的温柔神色的母亲,模糊的形象竟能在不断的想象中逐渐清晰显现。公孙羽虽也是对她呵护有加,却因为经历多年统帅战场的洗涤之后,自然生成的习性使然,即便在他面对丽姬的时候,也总不免多了那么一分威严,这让丽姬的心中委实有着些许遗憾。而荆轲,那和她诸多相似的师兄,适时地出现在她静谧的生命里,让她平淡的生活有了不同的声音,意外地热闹了起来。
  丽姬知道,爷爷和她的感受是相同的。荆轲的出现,让他们的生命都更加美好了。她犹记得自己被爷爷慎重地托付给荆轲时,爷爷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荆轲一眼,而她发现爷爷那静默的神情中所流露出的,尽是全然的信任与骄傲。
  此刻,缺少了爷爷的陪伴,她和荆轲更加懂得珍惜彼此相守的日子,分分秒秒,都是那么珍贵莫名。虽然,谁也不曾开口说出,但他们都十分清楚彼此的重要不可替,彼此的紧密不可分。
  荆轲,不仅是爷爷毕生最大的安慰,更会是她日后永远的依靠。无论未来事情如何发展,至少,此刻丽姬的心中是这样以为。
  齐国都城,临淄。
  典丽的齐宫大殿上,年逾半百的齐王高踞于御座之上,深锁的眉宇间隐约透着几许坐立不安的焦虑,对应着他刻意直挺着的格外端正的身体,交错结合成一种荒谬、滑稽的王者之风。
  大殿上稳立着一位使者装束的中年男子,趾高气扬,浑身上下散发着有恃无恐的神气——那是秦王政派来的使者。带着秦王霸道的命令,是以他的姿态倒是一点儿也不让人觉得荒谬、滑稽。
  秦王政想要什么,就势必要得到。人们说,他就好比一个混世魔王。
  王,分成许多种,“魔王”属于王的一种,而且要比“人王”厉害得多。叫做“魔王”的王不一定是魔,很可能就是一个人,这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地方。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能够被人视作魔?想来他的可怖之处已远远超越人之所及。人们对秦王尊敬、畏惧、奉承更甚于一个魔,因为人和魔毕竟是两个世界;乱世是人的世界,秦王是人,人的世界属于秦王。
  “大王有令,不得延误!”
  使者简洁有力地撂下一句话,便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走了,俨然一派趾高气扬的“王者之风”魔王的魔爪就这样在这乱世之中放肆张扬。
  丽姬虽与荆轲隐居,然而偶然被人瞧见的她依然吸引了无数猎艳的目光,如今,她的艳名已远播齐鲁、惊动天下,乃是诸王众侯争先恐后欲求的凡间天仙。以天下之王自居的秦王,当然绝对不能例外。
  秦王欲收丽姬,使臣前来索讨,如若齐王不从,秦王以此为由,只待一声号令,大军顷刻压境,瞬间颠覆齐国。
  当下齐国的处境,可谓水深火热。齐王深知以齐国目前明显微弱的国力是无以抗衡日益强大的秦国大军。面临这般仗强欺弱的要挟,齐王,虽然也称作是一个王,却怎么也抵不住这混世魔王的凌人威势,终究只能沦为魔爪下的一条可怜虫,整日极尽卑微地乞求魔爪施舍养分,方才得以苟且存活下去。
  齐王只有一个选择。他一声令下,张榜重金索求丽姬。
  这个“唯一”的选择——对混世魔王而言,无疑是一件称心如意之事;对齐国而言,侥幸是一个暂时的保国良策;对荆轲与丽姬而言,绝对是一场灭顶的生死灾难。
  荆轲看到了四处张贴的告示。他没有隐瞒丽姬:“齐国到处都张贴着搜寻你的告示。”
  丽姬淡淡道:“哦?是吗?”
  荆轲柔声道:“你不用怕。我会倾全力保护你。”
  这声音温柔,却铿锵有力。
  丽姬温柔地一笑,用信任的笑容来回报他给予自己的承诺。
  这一日,荆轲与经常一般,在河畔练剑完毕后,与丽姬一同漫步回家。
  远远地,透过篱笆上那片紫色的牵牛花帷帐,他们看见正在大肆搜索、把小院破坏得一片狼藉的齐国官兵。
  闪亮的兵器与嘈杂的声响将他们饲养的那几只鸡鸭吓得一阵嘶叫乱跳,五六个官兵簇在他们的小屋里,手持兵器四处戳刺、翻跳。门口,一个官兵正粗声喝问着一个蜡黄脸的中年汉子:“你说丽姬在这里,她人呢?”
  那汉子扭曲着一张衰脸,哀声道:“他们真的住在这里,小人不敢欺骗老爷啊!”
  屋里的几个官兵几乎将整个地皮翻了过来,才走出来报告道:“屋内无人,只有些衣衫细软。”
  那告密者还在苦着脸哀声求道:“官爷,小人亲眼所见,才敢前来告发……”
  那官兵大手一挥将他推了出去,粗声道:“找不到人,别说那三百两黄金的赏钱,当心你的狗命不保!”
  随即,他挥手下令:“你们给我在这周围子息搜索,任何可疑的人都不能放过!”
  荆轲毫不犹豫,拉着丽姬就道:“快走!”
  一转身往河岸奔去。
  丽姬被荆轲紧紧牵着在草丛中疾走,耳边响起一阵悲鸣似的风声,她紧跟着荆轲急促的脚步,一声也没有吭。她的手被紧紧地握在那宽大的掌心里,突然,她顿生错觉,仿佛当下正是四年前他们被迫暂时逃离濮阳,一转身却再也见不到回头路的旧事重演。突如其来的错觉不由得使她又生出一种极度不安的情绪。她好害怕,害怕有一天自己会抓不住这只手,害怕这只强而有力的手有一天会突然放开自己。荆轲宛若能够感应到她内心的不安,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更加紧地握住她的手,希望透过自己温热的手传递给她更多温暖的感受,仿佛这一握之间便掌握了他们的命运,给了丽姬一个安全的承诺,让她的心不再那么惶惑不安。
  两人是那么贴近,身体如此,心,更是如此。
  抓得越紧的东西表示越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是因为因为知道终有失去的一刻。
  岸边,荆轲从深邃的茅草丛中拉出一艘简陋的木舟,划桨逆着淄水河而上。丽姬不由得频频回头张望,那片她日日观看荆轲练剑的茅草丛渐渐地远了,他们的小茅屋也早已望不见踪影,官兵搜索的嘈杂声却浪潮似的向岸边席卷而来……
  陡峭的山路上,一对相貌平庸、相携赶路的乡下中年夫妇一路往西而行。过了这段险路,就是赵国的边境了。前方那个迎面走来一队官兵,约莫二三十人,个个手持戈戟,正唾沫四溅地大声谈笑着。
  领头的军官人高马大,相貌粗鲁,正回头向两个跟在其后的官兵粗声道:“天下美色无数,那秦王偏要找个什么丽姬,大王限定半月,眼下叫我们到哪里去找?”
  那对乡下夫妇与这队官兵擦肩而过。却见最后那两个年纪轻轻的官兵直勾勾地盯着二人牵着的手瞧,只听其中一人小声说道:“奇怪,一个乡下婆子居然有那么白嫩的手……”
  说着其中一人竟然走了过来,伸手摸那妇人。妇人赶紧将手往袖子里一缩,但那官兵已然欺身上来。
  妇人紧咬着牙关,神色不安。那丈夫突然像呛到一口痰似的咳嗽起来,一口痰吐向那伸手的官兵。那官兵恶心得急忙缩回手往旁一躲,突然一只手探上了妇人的腰,滑到她的屁股上狠狠地掐了一把。一声清脆娇羞的尖叫响起。
  这下,整队官兵都停下回头。姓高的头目军官已回身走来,那掐了妇人一把的年轻官兵犹自惊恐,向走来的头目军官结巴道:“她……没想到这乡下婆子,声音那么尖,那么嫩……”
  那姓高的头目双眼如鹰般紧紧盯着妇人,突然暴喝一声:“不对!此人易容!”
  一把抓向妇人头发!
  这对乡下夫妇正是荆轲与丽姬易容改扮而成。
  荆轲见被人识破行藏,身形暴长,目露精光,右手一格挥掌一击,那姓高的头目的身躯登时如临暴风吹袭的残垣般向后倾倒,一下子压倒了身后两个官兵。
  一时众人纷纷呼喝着提剑冲来,姓高的小头目人还未爬起,已大声呼喝道:“抓住他!都他妈的上,给我抓住他们!”
  顿时,在这狭窄的山路上,充斥着刀光剑影,七八柄长剑同时向两人直逼攻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势已至此,荆轲、丽姬只得抽出暗藏的短剑与齐兵战在一处。
  那伙官兵哪里是荆轲的对手,数招一过,已被砍翻了好几个。但山道狭窄,荆轲剑术虽高,一时倒也杀不出重围。齐兵人多,一冲一截,登时将荆轲、丽姬两人分隔开来,分堆厮杀。
  那姓高的头目武功不高,眼光却着实不浅,这时已看出两人中荆轲剑术一流,丽姬的身手不过尔尔,大喝道:“大伙儿都往那娘们的身上招呼。先拿下她再说。”
  众官兵齐诺一声,纷纷攻向丽姬。
  不一会儿,丽姬已是呼吸急促,应接不暇。此时,一柄长剑直刺面门而来,丽姬略一侧头,只觉面颊一凉,剑尖竟从她面颊堪堪划过。丽姬大骇,一手格挡来剑,一手摸向面颊,原来方才那一剑只将人皮面具划破。丽姬索性将人皮面具一把撕下,那明艳惊世的容颜便显现了出来。
  有个身形瘦小的齐兵看得竟有些痴了,高声喊道:“如此美女!她可能就是大王要的丽姬!”
  众官兵一听,重赏在前,无不拼命攻上来。
  丽姬陷入了苦战,她哪里敌得过凶猛而上的齐国士兵,边打边退,眼见已经退到山路边了,形势岌岌可危。
  荆轲瞥见丽姬身处险境,立时短剑一抖,剑气大盛,一招“拔山扛鼎”紧接着后招如梨花落雨,剑花点点,刺向围在他身边的齐兵的要害处。
  那些齐兵纷纷中剑倒下。只因齐王重赏在前,后面士兵仍然不退,有几个汉子倚仗蛮勇,纷纷想夺下丽姬得功,因而一个个向丽姬狠命攻击。
  站不多时,丽姬已举手乏力,眼看一个齐兵手持长戟就要击中她,荆轲纵身一跃,凌空一转身,短剑脱手飞去,正好击在长戟上。“叮”的一声轻响,长戟震飞。与此同时,荆轲沉身落到地面,一个旋身,飞腿踢开另外两个齐兵,随后顺手接住了短剑。
  丽姬被这一场面惊呆,愣在原地,荆轲断喝一声:“师妹,快走!”
  一把搂住她的小蛮腰,施展轻功,迅速掠向山林深处。
  众齐兵齐声呐喊,杀声震天。
  天边乱云飞度,暴雨如注。那场暴雨适时浇灭了齐兵立功的热情,也给了荆轲、丽姬一个绝佳的逃脱机会。
  丽姬被荆轲抱在怀中,只觉师兄的臂膀是如此有力,怀抱是如此温暖,一颗心顿时砰砰乱跳。两耳风声呼呼,身子被雨点打湿,在暴雨中,丽姬的身材越发显现出迷人的曲线,荆轲心中不由得也是情思翻涌。而丽姬鼻息嗅到强烈的男性气息,也使她俏脸通红,心乱如麻,羞喜难言,又恐被荆轲发现,只得深深地将头埋在他的怀中,只希望这段路程永远走不完,只愿此刻停驻,一生一世。
  雨点稠密,仿佛在敲打两人的心房。
  荆轲终于在一个山洞口停下脚步,微微喘息,道:“丽姬,我们且进洞里歇息一会儿再走吧!”
  丽姬探头四下扫了一眼,原来这山洞里竟然有草垫和柴禾,或许是山中猎户为方便打猎、暂避风雨而设。
  刚才的险情化为乌有,而突然间身体的亲密接触,令这对男女彼此不能直视对方。
  丽姬双手掩住丰满的胸部,轻咬樱唇,柔声道:“师兄,这山洞黑黝黝的,怪怕人的,我要你抱我进去。”
  荆轲笑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这般胆小?好,那你在这儿休息一下,我去寻些野物充饥。”
  荆轲迈步入内,洞中一片漆黑,他正想把怀中的丽姬放在草垫上,丽姬的纤手却缠上了他的脖颈,凭借着洞口透入的微光,隐约之中,只见丽姬俏脸艳红如火,秋波流转,她柔声急促地问道:“师兄,刚才要不是你出手相救,丽姬早没命了。你……你喜欢丽姬吗?”
  荆轲虽和丽姬生活日久,亲密无间,但乍见师妹如此深情地注视着他,不禁也大感窘迫,忙要将丽姬放下,丽姬却是不依,双腕仍是缠在荆轲的颈上。
  荆轲感到自己雄健的身躯正好贴伏在丽姬那曲线曼妙的美丽胴体上,隔着冰凉湿透的衣衫,透来丽姬胸口阵阵温热的气息,他竟不由地忐忑道:“丽姬……师兄、师兄对你的心意,你该是明白的……只是我们大仇未报……”
  丽姬伸手轻轻捂住荆轲的嘴唇,不准他再说下去。微微欠身,对着荆轲笑了笑,她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令人目眩。
  荆轲不禁看得痴了,忍不住俯下头。丽姬则微启朱唇迎了上来,荆轲此时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轻吻那红艳如花瓣的樱唇、光洁秀丽的额头、娇俏挺直的鼻梁……
  几年来的朝夕相处,荆轲并非木石之人,也能感觉得到丽姬的轻易,甚至感觉得到自己体内的欲望。有时候,他没日没夜地练剑,拼命练功折磨自己的身躯,只是为了压抑消解那不敢去面对的情欲。
  此刻,他们终于坦然面对彼此心中激烈的情感了,荆轲却仍是只敢轻轻地吻着丽姬的脸庞,不敢再多有造次。
  她的身体像是被千百道枷锁紧缚般僵硬着。
  在丽姬心中,复仇之念从来都比不上与荆轲的终身厮守来得重要。她早已心许荆轲,此时此刻的情境,她只曾在午夜、梦中幻想过,未料在这幽静的山洞中竟能不期然地到来。
  她的心头犹如小鹿乱蹦,意念却很坚定。在荆轲温柔的触吻中,她轻轻卸下了间隔在她与荆轲之间的衣衫,挺身紧紧搂住了荆轲。
  荆轲心头一震,身子微微颤抖,同时感受到丽姬温软的双峰贴在自己胸膛上的美妙的触感,他的意志告诉自己务必抽身离去,身体却不由自主地抱着丽姬倒卧在草垫上。
  生平第一次,他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公孙羽的弟子、丽姬的师兄,同时也是一个男人。
  一个有情有欲的男人。
  他发觉自己对丽姬情欲的渴望竟丝毫不逊于复仇的决心。
  他茫然了,在下意识地对丽姬温柔身躯的摸索中,他屈服了。
  丽姬被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犹如置身梦中,但她并不犹疑,因为这梦是她编织已久的,也是她熟稔期盼的,多少次她在梦中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是的,她要将自己珍藏了十八年、少女最宝贵的一切献给面前这个与她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男人。
  就是在刚才那一刻,对未知的恐惧,使她抛开了少女的矜持和羞涩,主动向荆轲示意,她是多么愿意和他结为一体,做他的妻子。
  而荆轲的反应则证实了他对自己的爱意。潜心盼望的巨大幸福骤然降临,一时间令她陶醉,也微微令她不知所措。她把一切交给了荆轲……
  迷茫中,丽姬感觉到了一丝痛楚,那一种撕裂般的痛楚,令她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短促低沉的惊呼。
  “啊!”
  荆轲十分爱怜地将丽姬拥入怀中,丽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外形粗犷的师兄内心竟是如此深情而细腻。她依偎在荆轲温暖的怀里,为自己终于成为荆轲的女人,幸福得泪流满面。
  荆轲看着丽姬,发现丽姬原该是陌生的胴体竟是如此地熟悉。这些年来以礼相待、甚至不敢多看一眼的丽姬,其实早已在自己的心中将其描绘了千万遍,烙下深深的印象。
  丽姬静静凝望着荆轲,在背对着自己多年之后他终于勇敢地与她相视以对了。她的心中激动莫名。
  原来爱情并不会因为刻意的忽视而被遗忘、消解,反倒更为浓烈、刻骨。
  天,渐渐亮了。东方发白,霞光满天。
  山间小路上,荆轲和丽姬两手相握,相视而笑。不同的是,荆轲的笑容中,多的是爱怜;而丽姬的笑容中,更多的则是羞涩。
  虽然,逃亡的路途是艰辛和痛苦的,但对荆轲和丽姬而言,却充满了欢乐和情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面对什么,只要两个人能在一起,到处都是天堂。


第五章 惊天十八剑
  在两人的相守相偎下,人烟稀少的偏僻山林宛若他们意外寻获的世外桃源,逃亡的日子不觉过得飞快。
  连日以来一径相安无事的厮守,意外地让荆轲觉知两人久置于此实非长远之计,于是两人收拾停当,离开了暂居的山洞。为避开齐兵追捕,丽姬将自己扮作男子,两人专挑小道彻夜赶路,接连走了七八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