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汉-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墓魑烂稍缦纫丫刚剑敲娑跃俟挥腥虿坏奖Φ墓衣姥缀图缀夭桓帽坏苍诹啥廖藿拱。
    “韩安国韩总长呢?他是怎么安排的?”
    鸿翎急使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他是一名大约二十来岁的青年,名字很简单只要一个字唤朔。
    来乌穆草原之前韩安国对朔没说太多,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竟是呆呆的“啊?”了一声显得十分举足无措。
    林斌换了一个问法:“韩安国让你来只是通知辽东战局进展缓慢没有其它的交代?”
    朔有点慌忙地答:“哦?噢!有,有的……总长让卑下请示君上:辽东战局胶着,是否急调黑旗军南下参战?”
    林斌又详细询问,让朔将在西林的所见所闻事无大小的描述出来,听到韩安国努力为前线部队张罗粮秣,西林安置平民的作业进展顺利,肃慎之战结束黑旗军和虎军窝在原肃慎王城已经有五天,等等的消息后,他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前线缺少一个可以控制全局的大将……”
    林斌远在乌穆就算是想对辽东战局做出调整也来不及了,而他也了解道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内部地问题。既然辽东战事胶着。一旦两军形成对峙想要打破僵局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他决定先解除西边匈奴的威胁再赶回西林统筹全局。
    “带话给韩安国:黑旗军经历苦战需要休整,暂时不能南下,他只要保证前线部队的后勤就是一件大功!”
    事有急缓,林斌大概知道对韩安国这个人不能急,急了就要坏事,人的个性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快速转弯,想让韩安国为己所用需要时间去磨。韩安国只要转过弯来必能成为臂膀。毕竟韩安国可是有大才。不但在军事上有才能便是内政也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会在‘七王之乱’战后挑起梁国的破烂担子把梁国治理得井然有序没有再出大乱子。
    “你辛苦一些吃些东西马上赶回西林。”
    朔应“喏!”退下。
    不掌家不知道掌家难,不领国更不知道治理一个国家更难!
    林斌还是有点没明白小小一个卫氏朝鲜怎么那么难打,心有牵绊之下回到中军大帐就站在地图前一直看辽东地形,直至派出去的斥候回报探查的军情眼睛才从地图上移开。他见是林鹰亲自来报有点讶异,“都说说查到了什么。”
    林鹰是嫡系中地嫡系,从代郡起就跟随在林斌身边南征北战,一直掌管斥候营。目前各军地斥候营地官长大多是出自原虎豹骑军的老人,也算是林鹰一手栽培起来的亲信。别小看这么一股力量,他们是各军团的眼睛和耳朵,作战是否顺利其实很大一部份都是看斥候营。
    “四十里外发现大股游骑,初步判断该有三千人马,敌军没有竖起大,无法得知是哪部人马。另,观此军后面尘土飞扬。该是还有大批后军才是?”
    “他们行军的速度?”
    “回君上:敌军缓速而行。若照目前的速度……若想走到此处需得一日左右。”
    “四十里走一天?如果对方是骑兵的话这也太慢了!”
    林鹰怔怔地看着自家君上,他不知道林斌心急辽东战事想要快点解除这边地威胁赶回去,他只当林斌浑不在意匈奴骑兵。自请道:“卑下去安排斥候远远监视敌军动向?”
    林斌心有杂事没有像往常宽慰几句,而是抬手摆了摆又重新走到地图前面专注看起来。
    草原不比内地,草原作战很难去设计埋伏,打仗靠的就是正面的对冲,如此一来对军队的限制十分大,一定要有一支能够在正面战场与敌争锋的骑军,没有一支堪当重任的骑兵做什么都是空话。
    这一次林斌亲率的是骑战战力最强的神策军,正面硬战该是没有多大地问题,唯一需要注意地是随军作战的附属军队能不能挡住匈奴游骑的左右两翼,如果两翼不能抗住压力正面打得再好也不能快速击败匈奴军队。
    乌穆草原地面积其实不大,但是它的战略地位却是很重要。
    乌穆草原北靠弓卢水(克鲁伦河),弓
    匈奴的老营狼居胥山只有差不多两百里,与之从狼居军不同,狼居胥山向东南一路都是草原,期间也只有少数的几座山,军臣单于西征失败后没有退到汉国边境的临时王庭,而是带着主力回到狼居胥山休整,目前狼居胥山至少有十万骑兵,也就是说如果军臣单于记仇的话,他随时可以起兵十万从狼居胥山出发,远击新到辽地的林斌。
    显然,从乌穆草原北边的风平浪静来判断,军臣单于这一次并没有出兵,出兵的该是浚稽山方面的匈奴人。
    如果林斌猜得没错,卫氏朝鲜的卫蒙不被匈奴军臣单于看在眼里,军臣单于正忙于养精蓄锐打算再次西征。浚稽山一直都是匈奴的传统势力范围,由于浚稽山和河朔靠得太近,浚稽山的大小十余个部落名义上是受右贤王稽善管辖,实际上呢,浚稽山是被左右大且渠掌握在手里。
    “难道是右贤王稽善控制住了浚稽山的部落,得到浚稽山的控制权?”
    林斌还是没有明白,他可是十分清楚匈奴内部的斗争十分残酷,没有实力的话谁管你是什么贤王,根本不会听从号令。再则……左贤王不是一直盘踞在乔巴山吗?且东部是左贤王赛音达的管辖范围,要出兵也应该是左贤王出兵才对。
    说起来十分奇怪和不可思议,匈奴左贤王一直都是管理东部,他是军臣单于镇守东部如鲜卑、乌桓、等部族的贤王,但是赛音达这个人似乎不喜欢管事,老是窝在乔巴山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事情,每年也只是派出手底下的都尉收取贡税,自去年鲜卑和乌桓遭受重创后干脆也不派人征收贡税了,一直对东部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现在林斌盘踞了辽地等于是侵占了左贤王的领地,赛音达还是没有任何作为,犹自带着他的五万骑兵窝在乔巴山,偶尔率领军队到更北方的地方打打猎,抢几个浑身体白的女人骑,欺负欺负白种人部落,其它时间一如既往地窝在乔巴山享受,让人实在不明白这个左贤王是不是一个酒囊饭袋。
    林斌似乎记得攻打鲜卑的陈汐说起一件事情,陈汐说鲜卑战败后举族迁移,好像是逃到乔巴山附近请求左贤王庇护,残存的十余万鲜卑人砸进了乔巴山一声不吭的被左贤王一股脑吞了进去。既然左贤王有那么高明的手段一举吞了十余万鲜卑人,这足以证明左贤王绝对不是一个酒囊饭袋,那么左贤王是在打什么主意?
    林斌这方面没有匈奴的全境图,他不知道乔巴山和匈奴单于王庭的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战国时期秦八岭之一)只是相隔几百里,是匈奴强大部落离匈奴单于王庭最近的栖息地,左贤王死活歹活的盘踞乔巴山不离开显然是想要干点什么事。
    林斌苦等好等,接连等了两天那支从西面来的匈奴军队竟是只走了十余里,这速度比乌龟爬得还慢。他为了战局考虑一直占据乌穆草原少有的几个高地没有主动出击,多次派斥候冒险靠近了查探得出一个纳闷的结论,领兵的不是什么贤王,而是东西浚稽山的部落王,总兵力也只有五万余。
    “他们想干什么?把我们的主力拖在这里等其它方向的援军?”
    两日前从汉国边境赶来的霜呐呐道:“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啊?右贤王稽善自广牧一战元气大伤死死窝在高阙,右贤王赛音达又出兵欺负北边的白种人部落去了,屁的援军!照我想,他们该不会是被我们的十二万大军吓得不敢前进了吧?”
    韩安建议:“要不我们主动杀过去试探一下?”
    林斌想想也没有其它好办法,现在时间对谁都有利唯独对汉部不利,同意韩安的建议,让韩安和霜各率本部去试探。
    这韩安和霜刚出中军大帐,前脚一走霜却是又跑了回来,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密盒有点不好意思:“嘿嘿!刚刚把这东西忘了……”说完一抱拳转身离去。
    林斌苦笑摇头,他的几个刎颈袍泽也就霜这小子能干出这种事。他拆开密盒拧起木板一瞧,双眼的眼瞳很明显地收缩了一下……
    “刘安等王一个月前反了?刘彻拜窦婴为大将军,率三十万步、骑、车平叛?”……   



……(本卷结束) ……

作品相关

第一回答部份书友评论
         
0'精华''评论'汉武帝时代的汉朝没有主角穿越也是强汉
汉武帝时代的汉朝没有主角穿越也是强汉
发表人:獨愛★→逍遙200833020:02:42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复:'评论'汉武帝时代的汉朝没有主角穿越也是?。。。
所以我选择的不是直接空投到武帝身上或者朝臣身上,我们何不用小人物的视觉来看看那个时候民间和军队都在发生什么事呢?
多个一个不存在的人,历史也必然发生转变,您说对吗?
发表人:向往荣誉用户类型:高级VIP200833020:05:43回复
0'精华''评论'主角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一点!
作者把主角的定位弄错了,首先主角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多能打,多强壮.而是主角具有一颗先进的脑袋,主角知道战术,知道马镫,知道未来的趋向,最起码应该知道简单的黑火药的配方.而主角现在好像只是个莽夫,主角好像比古代人还老实.
发表人:风扶云飘20084114:13:06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复:'评论'主角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一点!
楼主,很抱歉的和你说,这本书不是科技流,而且在那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有机会和时间去造那些。
穿越了就成神人,那太扯了。。。我们一步一步脚印活下去,主角哪天生存得到保障了,我们再谈那些好吗?
谢谢您的评论!
发表人:向往荣誉用户类型:高级VIP20084114:24:20回复
0'精华''评论'看了几章不知道在写些什么郁闷。。。
看了几章不知道在写些什么郁闷呀
发表人:起个名字真难啊实在是难200833020:04:36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复:'评论'看了几章不知道在写些什么郁闷。。。
所以请继续看下去,要是前面把整本书的内容全写了,那就是短篇了
发表人:向往荣誉用户类型:高级VIP200833020:07:37回复
0'精华''评论'还是尽快干掉公孙宏的好;原因如下:
血与火的年代是一个热血漏*点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里忽然钻出来这么一个小人;真像是吃饭的时候忽然看到碗里与只苍蝇;真的是非常倒人胃口。作者虽然可以解释出等等原因;我们也明白这种人是完全可能存在的。但是你既然决定写这样的一本书了;就不要再放出这样的小人来恶心读者。战争故事里不能缺少阴谋;但不是需要用这种小人来做;除了恶心还是恶心;建议作者去看看强兵;也许会有启发。个人意见;可以无视。
发表人:飘渺之云200833123:29:29回复
0'精华''评论'大大让那个公孙宏快点挂了把,看着就不舒服。
大大让那个公孙宏快点挂了把,看着就不舒服。
发表人:恨帥20084114:48:47回复
这个由公孙宏本人回答:
各位乡绅父老们,引起各位大叔大婶、大哥大姐,某很愧疚,已经决定在某日跑马路上亲吻车顶盖和挡风玻璃,有可能还会和保险杠做最亲密的接触,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一推将两本也是架空历史的书
         
架空历史》强兵(书号124562)
李昂,一个强悍的军人,在一次执行暗杀任务时,被人出卖,最后凭借着冷酷的意志和目标人物同归于尽。
但是,本该安眠的他却意外地重生在一个历史上不该出现,却即将走向动乱的大时代里一个少年的身上。
然后。冷兵器时代最强军队的传说,拉开了序幕!
主角将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卒子,在一系列的惨烈厮杀,奇谋诡战里成为将军。
然后,中亚,南亚,东南亚,中东,埃及,欧洲,所有试图颠覆汉人霸权的国家,宗教,势力,都将受到主角及其麾下强兵的打击。
三国梦想》混在三国当军阀(书号170366)
主角虎躯一振、王八之气大发,收一大堆名将、名士,然后找地盘,发展,最终一统天下,这样的情节是不是看腻了?
那么,换点新鲜的。
如果主角只是一名黄巾小兵,却被汉末名将忌惮,从此天下通缉,如何乱世求存?只能带着一号人当流寇、四处流窜,在夹缝中求存。
这是一本充满血腥、充满杀戳,给爷们看的不一样的三国小说!   


第一作者的话,可不看
         
首先,很严肃的说明,这只是一本历史架空的小说,不是汉朝史书。
什么是历史架空小说?说白了就是写手借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加上自己设计的情节来描写,再说一次,这不是史书。
写手恳请朋友们请别太苛求,个人能力有限,几十万字,几百万字,那都是写手自己幻想写出来的来,所以错误难免,您若是在书评区指点一下,那么写手会感谢您,加个精华什么的;你要是不喜欢,那也别动怒,起点那么多网络作品,总该能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看。你谩骂了,写手也很无奈,大多一删了事。
自己心情不好也别影响别人对吗?我们都是识字的文明人,不是猿猴类的动物,别出口成脏,徒惹笑话。
大部分来起点找书看,大概不是来找痛苦的吧?无非就是闲着无聊,挑选出网络小说,认为可以看,那就消磨一下时间,喜欢那部作品,您多鼓励,鼓励有很多种方式,投个票,收个藏,再不济发个书评写手也好为您加个精华。
……
荣誉最近看见很多说主角(林斌)是莽夫,似乎这点也是没有错误的,写之前想了很多,很不理解,为什么穿越了就要成神人,古人看见了就膜拜,一幅誓死追随,不收就要自残。何必呢?三国养成类似乎太多太多了,猛将如云,谋士贴着脸皮想要投效主角的书,有意思?
再有,许多朋友说,主角是现代人,应该利用现代的优势造出些现代的武器,我想说的是,危机四伏的年代,林斌一没材料,二没一个安稳的根据地,满脑子想造飞机坦克,连宇宙战舰都想,合适不?
书里的背景是经过修饰的,荣誉明白那个时候匈奴与汉族的作战并不像书里描写的那样,汉族毫无抵抗能力,我想说的是:兄弟,这是网络小说,不是史书,稍微改动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是在写故事,不是在复制史书的内容。改动一下,稍微增加一点平衡,没有痛苦哪来的甘甜?只是为了全本的故事情节在服务,请您别介意,谢谢。
很正经的说,本书绝对不是科技流,也不是全才流,主角林斌绝对绝对不是双料博士,深懂地理知道矿产分布,又深懂蒸汽机的制造原理,那是智商起码高达三百的人才,主角林斌再了不起也只是一个在伞兵部队服役的战士,懂得一些战术,有一些蛮勇,嗯……或许还要加上眼界开广领先那个时代两千年的知识,至少会造马鞍、马镫……
您耐心看下去,心情好时发个书评鼓励一下荣誉,荣誉努力码字娱乐大众,让大家闲暇无事消遣消遣。您要是喜欢,那投个票票,点击收藏,荣誉感激在心,必不辜负。
上本二战军事书荣誉写了一百多万字,被一个通知,只有暂停,心里很失落,现在把所有漏*点都用在《强汉》这本书上面,希望大家能多多鼓励多多支持,您要是不爽,可以单独M荣誉,QQ45670467,想吼就加,荣誉绝不还嘴,但是请不要在书评区影响想认真看书的朋友,荣誉拜托了……
现在,我继续码字,9点左右准时更新…。
这次起点故障,好好的三江封推搞到现在只增加两千三百多收藏,胸闷中…
唉!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推将两本两本书,一本军事,一本仙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书号1001483)
    美国人马汉说: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
    英国女王说:海上我是老大!
    德国元首说:我们靠陆军和空军就能结束战争!
    美国人笑了,他们成了战争唯一的获胜者。
    一切本已成为历史,但一个年轻穿越者的出现让时光之树开出了一段新枝。他如何改变第三帝国覆灭的命运,又如何铸就一个崭新的海权时代,且听天空为大家细细道来……
    ……………………
    一个未经历天劫的普通人抓着雪白的仙女之腿,飞升了仙界。
    他的艳遇不断,他泡仙界最难泡的仙女,他的成长让仙界各大势力为之侧目,恐慌不安,他收恐怖而又强大的仙兽为宠物,面对着种种阴谋诡计,这个菜鸟该如何坚持走自己的路?
    仙界修仙,书号145840,字数一百三十万,日更平均一万,作者的口号,没有最淫荡,只有更淫荡!_FN的'4UWoefURkln7   


第一两代皇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
    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政绩
    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那么,景帝是怎样发展有利的形势、消除不利的因素,使大汉王朝达到繁荣强盛的境地的呢?从对诸王、对匈奴、对政治、对储位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和解说。
    对诸王:成功平叛,稳固皇权
    景帝前三年(前154),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设官市,免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博弈,因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称疾不朝。汉文帝干脆赐他几杖(茶几、手杖,对老年人尊敬和优待的象征),准许他不用朝请。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
    汉景帝即位后,吴王刘濞日益骄横,反迹也越发明显。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他给景帝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个县。
    景帝前三年正月,汉朝廷削地的诏书送至吴国。吴王濞立即诛杀了由朝廷派来的二千石(郡级)以下的官员。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遍告各诸侯国。消息传来,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终于爆发了。
    刘濞发难后,即率20万大军西渡淮水,并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随即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梁王刘武派兵迎击,结果梁军大败。
    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亚夫(绛侯周勃的次子)为太尉,率36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
    景帝派周亚夫等迎击叛军的同时,内心却摇摆不定,这给了袁盎以可乘之机。袁盎原为吴相,与刘濞关系甚密。袁盎对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景帝为换取七国罢兵,果然相信袁盎的话,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腰斩晁错于东市,并残酷地族诛。可惜晁错一片忠心,就这样为小人谗言所害。
    景帝诛晁错,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国仍不罢兵,这就进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面目。景帝后悔莫及,于是决定以武力平息叛乱。周亚夫像汉军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吴王濞逃到东越,被杀。
    七国之乱是西汉中央与诸侯王国间的一次关键性的战争,仅仅三个月就胜负分明。汉廷为何速胜?叛军为何速败?其答案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
    臣心、军心、民心的向背。汉朝建立以来,偃武修文,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生活日渐好转,所以臣民拥戴汉室。如平民赵涉向周亚夫建议:汉军经蓝田出武关,即可迅速控制洛阳军械库,又可避开吴楚伏兵,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相反,吴楚等七国为了各自的私利,驱使百姓,挑起战火,犯上作乱,破坏安定,再加上勾结匈奴,更为广大人民所厌恶,所以遭到国内从上到下的反对。
    策略、战略得当。七国叛乱事起,太尉周亚夫就向景帝献计说:“楚兵勇悍,正面交锋恐难取胜,希望弃梁国之地,然后断绝吴楚粮道,就可以平定他们了。”此计是以暂时放弃某些空间来换取时间,达到牵制叛军、挫其锐气的目的。后来战争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周亚夫的判断。
    人才运用得当。景帝深谙用人之道,如以太尉周亚夫为汉军主帅,可谓选帅得人。而吴王濞虽能广泛招纳天下亡命之徒,但却不能真正任用他们。
    七国失败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景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手解决王国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调整诸侯王国的设置。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楚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掉。继续大力推行削藩。此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其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这一变化,对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意义十分重大。
    抑贬诸侯王的地位。“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取消“诸侯皆赋”,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此后,诸侯王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
    经过景帝的改革,汉初推行的诸侯王国制,至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侯王在名义上是封君,实际上“唯得衣食租税”而已;但是诸侯王势力并未彻底解决,以致后来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匈奴:和多战少,蓄势待发
    景帝时期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强大的匈奴骑兵南下进击汉地,烧杀抢掠,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统治。而此时汉朝社会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要战胜匈奴,条件仍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景帝怎样处理汉匈关系呢?总的来说,是有战有和,但和多战少,以和为主。
    景帝坚持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为以后汉武帝反击匈奴做了准备。当然,景帝并不是一味妥协,也进行了必要的抵御。在不多的反击匈奴的战斗中,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郢都等一批卓越的将领,其中尤以“飞将军”李广最为突出。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庄浪西)人。他的先祖李信是秦国名将。所以李广堪称将门之后。李广有一套不正规的治军方法,非常适合于塞外的地理条件和敌情条件,他的部队简单、机动、长于应变。所以司马迁称赞他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景帝除了支持李广、程不识等边将对匈奴抵抗,及维持和和战战之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为以后武帝时期匈奴问题的彻底解决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其中主要有两项。
    马政:“造苑马以广用”。中原内地自古以来就缺马,这样既不利于骑兵的壮大,又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限制了交通、运输等事业的发展。景帝即位之后,继续进行马政建设。他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如北地郡)、北边(如上郡)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由于景帝时期养马业的大发展,军马生产颇具规模,属于官府的马匹发展到了40万匹,民间的尚且未计。
    实行“卖爵令”及“黩罪之法”。这两项措施都是在文帝时由太子家令晁错提出,并被文帝批准实行的。景帝即位后,继续执行了这些被证实是有效的措施,并使它更为完善。大批徙民充实于边地,成为一支兵农混一的垦戍队伍,不但减轻了内地百姓的徭役,而且争取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对政治:清静恭俭
    西汉棉袍对景帝在政治上的传统评价是“清静恭俭”:“清”,是为政少事;“静”,是安定百姓;“恭”,是善待臣民;“俭”,是节省汰用。景帝继续执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重农抑商,发展经济景帝即位后,继续执行重农抑商这一既定国策。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因此,他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景帝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同时,还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景帝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
    文景时期的社会渐趋稳定,物价日益低廉,据学者统计,在整个西汉时期,文景统治的近40年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米价下跌的幅度最大,这就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景帝时期,对农民的剥削(赋役)、压迫(法律),较以前有所减轻。所谓约法省禁,就是法令要西汉帛书简约,刑网要宽疏。前元元年(前156),景帝即位伊始就颁布了诏令:“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在降低田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