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起点闯异界-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顿民工的事情,由刘五处理。虽然忙得没黑没白,昏天暗地的,但刘五却毫无怨言,干的大为起劲。
这三天时间,纪云实验了水泥的效果,结果还是令纪云比较满意的。
三皇子书房内,三皇子悠闲地喝着茶,向包怀仁问道:“怀仁,这段时间,南诏那边可有什么动静没有?”
包怀仁皱着眉头说道:“殿下,这个纪云一个多月没进过州衙,说是勘察地形。回来之后,大量召集民工,说是要修路。属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想不出这个纪云想要干什么。”
三皇子一听这个乐了,哈哈笑道:“这小子吟诗作对在行,对地方事务的了解可就差的远了。要是路这么好修,这么些年早就修好了,还能等到现在?让他折腾去吧,不用管他。”
包怀仁犹豫着说道:“属下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纪云这么大张旗鼓地修路,一定有什么目的,可属下实在是想不出来?不知若虚有什么看法?”
谷若虚微笑道:“想不出来,就不要去想。照常理来说,这条路是修不通的,他要修,就让他修去好了。就算是修成功了,那时再想别的对策不迟。”
三皇子点头说道:“若虚说的不错,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你们还是商议一下,怎么对付时迁那老头子。他几次三番跟我作对,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哼!”
厚颜求收藏推荐
明天山东举省大雨,现在外面电闪雷鸣。
烟雨刚码好了一章,本来准备现在发的,但是怕雨大断网,只好放在16号发了。各位大大应该明白,推荐期间断更的恐怖性……
如果16号没有断网,烟雨会两更,如果断网,那实在抱歉……
更新不给力,烟雨很愧疚!都是老天惹得祸啊!推荐期间,很想有个好看的数据,烟雨厚颜求下收藏推荐!
第十章:南诏之路
接下来的时间,纪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当中。原以为,民工的安排以及现场秩序由刘五负责,每日的伙食以及工钱由邓海负责。自己会很悠闲的。
但是,修路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这些。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水泥的使用。窑上仍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水泥,有专门的队伍负责把水泥运送到修路现场。
等民工们把路面铲平,上面铺上就地开采的青石,下面就该上水泥了。这玩意可是从来都没人使过,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使用,需要纪云传授。并且,光靠口头说也不好使,还要亲自示范操作。问题是,纪云以前也没弄过这玩意。
纪云从民工中抽出一部分机灵的年轻人,先把使用方法传授给他们,然后再由这些人到各个地方指导工作。纪云给挑选出来的民工涨了一倍的工钱,这些年轻人的干劲马上就提上来了。认真地学习水泥的使用方法,分到各处后也都是认真负责。
其中有几个民工,在实践中觉得纪云所传授的方法,还有不少可改进的地方,便跑来和纪云探讨。纪云不由得大为汗颜。不得不说,纪云的建筑水平,简直连业余都算不上。
纪云索性把主动性完全放给了民工,只要水泥和沙子的比例不差,怎么方便怎么来。
不过,烧制水泥的工艺太过简陋和粗糙,根本跟不上工程进度。一个窑竟然烧不上修路所用。纪云不得不往烧窑现场加派人手,重新调配工作。
事非经过不知难,没修路之前,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就因为水泥产量限制,大大拖延了工期,窝了不少工。
这天,纪云正在工地上,指挥着民工往修好的路面上泼水。端木水华匆匆跑来,附在纪云耳边说道:“师弟,快回去,家里来人了。”
纪云一惊,家里来人了?是父母,小雨,还是秦文兰?工地上人多,纪云也没有细问。交代好应该注意的问题,纪云和端木水华匆匆走下工地。
“师姐,家里谁来的?”
端木水华摇头说道:“我不认识,问他他也不说,只说是大人的家人,一共来了六个。”
端木水华不认识的,还来了六个,到底是谁?难道是家里出事了?纪云不由大为着急,急匆匆地赶回了知州府。
回到知州府,纪云发现来的六个人竟然是何坚等人,纪云连忙问道:“你们怎么来了?你们来了,火枪队那边怎么办?家里……还好吧?”
何坚连忙说道:“少爷放心,家里一切都好。老爷夫人现在已经回蓉城了,秦小姐和秦老爷留在了皇城。老爷说南诏地处偏远,就怕治安不好,就把火枪队的六百人都派来了。
我觉得六百人一起上路太过扎眼,就分成了一百多个小队,每个小队五六个人,分散之后赶过来的。我们这队来的最快,先向少爷打个招呼,也好安排随后赶到的队员。”
好嘛,在皇城的时候,不过派了何勇一个人来保护我。这下到南诏了,竟然一下子派了六百个人过来,老爷还真是心疼我啊。只是这么多人,到底怎么安排?州衙内肯定安排不了,知州府也住不下这么多人。就算能住下,也不能全部安排进来啊,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人,怎么给人说?
“何勇,你们都来了,矿上怎么办?纪府的安全怎么办?”
何勇说道:“少爷,这个您大可放心,矿上的工人现在都向着矿上呢!咱们的待遇和工钱是最好的,别人就是想挖都挖不去,往外赶都赶不走。并且这三年来,我和方策再矿工里面又挑选出一百多个忠心的矿工,组成了一个候补火枪队。有他们在,足以保护纪府的安全。”
纪云点了点头,把他们安顿在了知州府内。其后几天,陆续有火枪队员赶到,纪云都把他们安顿在了知州府。这个不过是权宜之策,南诏不知有多少三皇子的探子。现在还有施工的工人做遮掩,但时间长了,肯定会引起他们的疑心。
一边要安顿老家来人,一边还要工地窑上两边跑。水泥一直跟不上进度,使得纪云大为恼火,急的纪云起了一嘴的泡。所谓情急智生,纪云忽然间想起了一个办法,得!干脆把火枪队的人安排到窑上来吧。
就算是修完路,也可以继续烧制水泥,还不愁打不开销路。五天之后,火枪队的人员全部到齐。
而随着火枪队队员的加入,烧制水泥的进度也大大提高了。水泥的产量之所以上不来,采集原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火枪队来到之后,用上了火药,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因为不但是采石的速度提高了,连带着连碎石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纪云不由大骂自己是猪脑袋,丫的还是自己发明出来的火药,现在竟然把火药都给忘了。
有了火药,烧制水泥的速度终于能满足工程进度。修路的速度大大提高。
前后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斗,南诏的路终于修好了。目前只修了两条通往山外的主干道,加在一起不足千米。可只要这两条主干道保持畅通,南诏的物资便能以极小的代价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
路修完了,纪云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南诏百姓持观望态度,有人喜,有人忧,还有人在幸灾乐祸。
水果马上就要成熟了,雨季即将来临。现在一切就看雨了,几场大雨下来,路修的怎么样,到时候就知道了。
趁着等雨的空,纪云再次找上邓海,准备再和他合作一项生意。修路上的合作,其实是南诏州衙和鲁家的合作,受惠的是南诏百姓和鲁家,纪云从中得不到半点好处。
而这次纪云准备和邓海谈的生意,是水泥的生意。水泥属于新生物品,只要能证明它的坚固性,肯定是**货。只要是操作好了,肯定能狠狠地赚上一笔。当然,前提是烧制工艺不被泄露出去。
完全保密也不现实,先前烧制水泥的民工,完全没有自己人。但是,只要操作得当,能保证一两年内工艺不外传,就能发一笔横财。再说了,别人就算防治,始终没有自己的工艺先进。开玩笑,自己还有五千多年的地球文明做后盾呢!
第十一章:好雨知时节
纪云悠然来到鲁家杂货店,店里的小伙计看到纪云,连忙施礼让座泡茶,并准备进去喊掌柜的出来。纪云摆了摆手,自己进了内室。
来到内室门口,只听见里面传出一阵很有节奏的‘噼噼啪啪’的声音,纪云悄悄进入内室,只见邓海正在对着账本飞快地打着算盘。纪云站在邓海身后看了半天,邓海都没有发觉。
“邓掌柜真是敬业,本官手下怎么就没有像邓掌柜这样的下属呢?唉!”
邓海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连忙回头看来,见是纪云,慌忙施礼赔罪道:“小人该死,小人该死!一时入神,竟然没发现大人的到来。”
纪云笑道:“哎,你我也不是头一次合作了,何许如此?咱们的合作还长着呢,若是以后见面都这么拘谨,好没意思。以后你我见面,大可不必见礼,你只称呼我纪公子便是。邓掌柜,怎样,账目算清楚了吗?”
邓海有点不自然地坐下,陪笑道:“纪……大人,小的还是叫你纪大人吧。大体费用已经算出来了,大概花了十八万两多点的银子。具体数目还没有理清。”
纪云点了点头说道:“我就不和你打弯弯绕了,这次找你来,其实是有桩生意想和你们鲁家合作。这次修路中,本官发明了一样新产品,水泥。水泥的应用很广,可用来修路,建房,砌墙等等。一定可以热卖,怎么样,心动了吧?”
邓海虚笑道:“纪大人,这个小人实在做不了主,还是等请示九姑娘之后再做决定吧。”
纪云点头说道:“也好!在你没见识到水泥的神奇功效之前,谨慎行事是对的。我这次来,其实只是想提前和你打声招呼,别事到临头来不及准备。等几场大雨过后,见证了水泥的神奇之后,想要和我合作的,可不止鲁家一家哦!比方说四大世家的……”
邓海一惊说道:“纪大人说的是慕容世家还是欧阳世家?大人可不能这么做啊,正和我鲁家合作的好好地,怎么能转而在找别人合作呢?大人放心,我这就向九小姐汇报,大人务必宽限几天。”
纪云看得出来,邓海是真的急了。若是纪云真的找慕容世家或者欧阳世家合作,邓海肯定会死的很难看。这个四大世家完全就是纪云临时起意,随口说出来的,没想到这丫的还真信以为真了。这丫的还真是犯贱,你赶着和他合作吧,他爱理不睬的,你不想和他合作了吧,他哭着喊着要和你合作。
纪云坦诚一笑,摆手说道:“邓掌柜的请宽心,我和鲁家合作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合作愉快。再说,我也九小姐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有生意,怎么会不照顾老主顾呢?只有你们鲁家不愿意做的生意,我才会去找别家去做。好了,不打扰你工作了,本官告辞。”
邓海一直把纪云送出老远,才匆匆忙忙地跑了回去,赶着向九小姐汇报去了。
回到知州府,找来方策,纪云说道:“方策,老爷挂念我的安危,千里迢迢把你们派到这里来。而来到这里之后,少爷我也没安顿好你们,把你们都安顿到了窑上,实在是委屈你们了。”
方策连忙说道:“少爷说哪里话,这些都是我们分内的事。再说了,在窑上和在矿上也差不多,住的也习惯一些。”
纪云点头说道:“咱们现在生产的水泥,必定可以畅销一时。嗯,我打算和鲁家合作,咱们生产,由他们打开销路,双方获益。但是窑上的工人,刚开始用的都不是咱们自己人,少爷我怕工艺流传出去,不知你有什么好办法?”
方策想了想说道:“办法不是没有,等我回去想好了,写在纸上,给少爷过目。”
纪云摇头笑道:“你有办法就好,这次和鲁家合作,不能以州衙的名义合作,这样就没咱们半点好处。也不能以少爷我的名义,朝廷命官是不可以经商的。这样吧,我想办法批几个公文,以后这个窑的户主就是你。
以后的合作管理等事宜,都由你来操办,包括以后开办分厂,扩大规模等事宜。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就来问我。不过这样一来,火枪队那边的事情你就要放一放。嗯,这样吧,你留一半的人在身边留用,你看怎么样?”
方策沉声说道:“承蒙少爷看得起,方策敢不从命?火枪队那边,就由何坚那小子负责吧。火枪队的队员,我这边一个不要。只要有少爷在,相信没人敢动我,还是少爷的安全重要。”
纪云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说定了,你下去准备准备吧。”
接下来的几天,纪云忽然无事可做。州衙里的事情不多,一般事务完全不用知州这个最高长官处理。修路的时候,纪云每天都是忙的没有白天黑夜,只盼着能好好休息几天。如今总算是空闲下来,却又觉得无聊起来。
这天,纪云正带着端木水华视察新修的道路。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
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打在水泥地面啪啪直响。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路面上很快积聚成小溪,顺着路面向下淌去。雨点打在水面上,激起一朵朵泛白的水泡。纪云和端木水华被淋成了落汤鸡。
“快跑!好大的雨!”
纪云和端木水华飞快地跑回知州府,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两人身上的衣衫本就单薄,如今被雨一琳,都贴在了身上。端木水华身上顿时凸凹毕现,胸前两个小小凸起也隐约浮现出来。
纪云很隐晦地咽了口吐沫,然后漫不经心地用纯欣赏的目光,在端木水华身上来回巡视。端木水华拧了几把水,终于发现不对,狠狠地骂道:“看什么看,色狼!”然后转身便跑。
纪云目送端木水华进入房间,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回房间换衣服去了。
下雨天无事可做,纪云要么上上网,要么和端木水华聊聊天,日子过得倒也悠闲。这雨直下了三天三夜,还没有要停得意思。纪云不由着急起来。
自己现在可是一州的父母官了,雨下的这么大,有没有遭水灾的地方?老百姓到底怎么样?纪云终于坐不住了,披上蓑衣,冒雨去了州衙。
到了州衙,纪云赶紧召开了一个全体会议。
“诸位,现在到雨季了,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三天。咱们是不是组织人到下面视察一下,看有没有受灾的百姓?往年遇到大雨,都是怎么做的?”
黄文锦站起身来说道:“回大人的话,南诏这地方,到了夏天,历来多雨。最大的时候,曾经有过连下四十六天的记录。现在不过下了三天,完全没有受灾的可能。”
这样啊,看来百姓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事先早有防备。纪云点了点头,又简单总结了几句,便宣布散会了。
大雨又下了两天,便很突兀地收了起来。这雨下的很有个性,要下就下,下够了就听,决不拖泥带水。
听了一夜的雨,不自觉地想了很多人和事。正是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一夜都不曾睡好,第二天纪云便起晚了。
起床洗漱一番,吃过早点,纪云叫上端木水华出门了。匆匆赶到修好的路前,纪云不由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
(窗外下着雨,烟雨听着雨声码字。已经深夜,烟雨点起一只烟,继续挑灯夜战。为的就是给诸位亲爱的大大码出第二更来。
诸位大大,你们感动了吗?你们看到的这章,是烟雨深夜码出来的,呵呵,连我自己都感动了!不管明天下不下雨,两更总算出来了。看在烟雨如此辛苦的份上,诸位大大给个收藏加推荐吧?)
第十二章:青天大老爷
爬上一道缓坡,就能看到两条新修的主干道。纪云和端木水华站在坡顶上,完全被呈现在眼前的一幕所惊呆了。
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围满了百姓,被雨水冲刷的一尘不染的路面在阳光下耀耀发光。很多孩子在路两旁欢快地蹦着、跳着,扯开嗓子尖叫。而许多老人、妇女,则是坐在路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纪云习惯性地摸了摸鼻子,实在没搞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转头看了看端木水华,只见她也是满头雾水。两个人快速向路旁走去,很快,围观的百姓看到了两人。
“那不是知州大人吗?”
“是吧?长的挺像的,其实俺没见过知州大人……”
“是知州大人,你们看他穿的官服,那可是从五品的官服!”
“知州大人来了,知州大人来了!”
纪云越走越近,路边的百姓却有点不知所措起来。见到这么大的官,到底该行什么礼?正在懵懂慌乱中,忽然看到身边有人跪下了,连忙也跟着跪倒在地。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百姓跪倒了,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跪在了路两旁。
纪云赶紧走上前去,扶起最前面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叠声地说道:“老人家,快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
那老人紧紧地抓住纪云的手,颤抖着说道:“知州大人,您就是青天啊!千年来走不出去的南诏,今个儿也有路了!这下好了,水果能卖出去了,老百姓终于能吃饱肚子了!俺们天天盼,年年盼,终于把路给盼来了!南诏也有路了!
大人纳,是您成全了南诏百姓啊!谁才是真心对俺好,俺们心里有数。俺们回去之后,家家户户都给大人上个长生牌供奉着!大人就是俺们的再生父母啊!”
老人神情激动,说着说着已是老泪横流,挣扎着又要跪下去。
纪云又是尴尬又是感动,多淳朴的百姓啊,自己不过是修了两条路,就把他们感动成这样。修这条路的初衷,倒有一多半是为了自己。纪云连忙紧紧地扶住老人,大声说道:
“老人家,这些都是本官应该做的,大家如此感恩戴德,本官实在是惭愧。快,快起来!叫大家伙都起来!”
老人转身大声说道:“大伙都起来吧,知州大人叫大伙都起来!没有知州大人,就没有南诏的这两条路,大伙可不能忘了知州大人的恩情呢!”
老人连喊了好几声,跪倒在地上的百姓渐渐从地上爬了起来。百姓见知州大人丝毫没有架子,渐渐都围了过来,很快就把纪云围在了中间。
纪云笑着大声说道:“山上的果子都快熟了吧?大伙也别围在这儿了,赶紧回去准备采摘果子吧!本官已经联系好了商家,只等果实成熟,就来收购!保证价格公道合理!”
周围的百姓听到纪云的话,不由更是激动起来。远处听不清的,连忙打听知州大人刚才说了什么。没过多久,所有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百姓脸上的笑容洋溢起来。
老人仍然紧紧住住纪云的手,大声说道:“知州大人就是咱们南诏的青天大老爷啊!”
老人喊完之后,附近的百姓也兴奋地跟着喊了起来:“青天大老爷!”渐渐越来越的的人跟着呐喊,到最后,所有人的声音汇聚到一起,声音一直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许久之后,百姓们喊累了,才停下来。远处山坡还隐隐传来回声。
“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
在纪云的劝解下,百姓渐渐散去,兴冲冲地回家准备采摘果子去了。路旁只剩下了一群群兴致勃勃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先是小心翼翼地踏上水泥路,踩踩感觉没事,然后放心地站了上去,在上面兴高采烈地跑来跑去,又蹦又跳。
纪云和端木水华饶有兴趣地看着欢闹的孩子们,心里头满是兴奋。
“纪大人,纪大人!我们鲁家准备和大人合作了!”
纪云转头看到满脸兴奋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邓海,不由失声笑道:“不是早就确立合作关系了吗?路都修好了,至于那么兴奋嘛?!眼看水果快要成熟了,你还是回去准备车马银钱是正经。”
邓海摇着手说道:“不是不是,车马银钱什么的,小人早就准备妥当了。小人说的不是这个,是关于水泥的合作。小人刚接到九小姐的指示,这不就连忙来找大人来了?大人,你不会和四大世家也联系过了吧?”
纪云有些好笑,这丫的明明是看到水泥路面完好无损,这才赶来和我合作的,嘴上道说的好听。
“你是说水泥啊?这个不急,眼下当务之急是运输水果。今年是第一年,一定要开好头。只要能及时足额地把百姓手里的水果收购上来,便等于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的合作便会水到渠成。
至于水泥生意嘛,等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你放心,水泥生意的合作对象,只有你们鲁家,别人谁也抢不去。关于合作的细节,你也住不了主,本官还要和鲁九小姐详谈。”
邓海抹了抹头上的汗水,讪笑道:“这样也好,小人这就回去和九小姐联系,就不打扰大人公务了。大人您忙,小人告退。”
邓海走后,两人也没了看小孩子戏耍的心情,转身离开水泥路,向知州府走去。
端木水华从路旁揪起一根草叶,随意地缠在手指上,忽然笑着转头问道:“师弟,你怎么知道你的路一定能修成功的?别说别人了,就连师姐我都不相信你能成功。”
纪云微微一笑,很自信地说道:“当你知道你要去哪里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端木水华扔掉草叶,嗔怪道:“吹牛!”
一场大雨过后,果树庄稼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甘霖,早熟的水果开始进入成熟期。老百姓纷纷忙碌起来。大雨过后,打坏了一部分果子,需要采摘下来扔掉。早熟的水果成熟了,采摘工作也要开始了。
往年没有路,水果根本运不出去,老百姓也没当好东西,都是胡乱采摘下来自吃或者送人。这些水果就算拿到集市上去卖,也卖不出几个钱来。
今年就不同了,百姓们采摘果子的时候无不小心翼翼,还把采摘下来的果子分类储藏。知州大人可是说了,今年有水果商前来采购。
第十三章:开门红
鲁家杂货店的掌柜邓海更是忙得马不停蹄,每天都带人进村收购水果,不过效率实在太低。主要是太分散了,每家都有,少的二三百斤,多的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这样一来,就要挨家挨户的收购。还要把水果按照大小重新分类,挑选出烂的坏的放在一边。
这样一来,一天也收不到多少。邓海一合计,这些水果,一个月的功夫也收不完。这还只是早熟的水果。若是算上全部水果,只怕要收到年底。这么一来,就错过了最佳出售季节,再说根本就储存不了这么长时间。根本就是赔本赚吆喝。
邓海也急了,连忙去找纪云。鲁九小姐曾吩咐过,遇到困难就去找纪大人,纪大人那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纪云听了邓海的诉苦,点头笑道:“我知道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吧。这样,你在平川找个大院子,设一个收购总点。以后你就在那里收购便可。下面的收购就由我来出面解决吧。下面以村设点,每个村都找专人负责收购,收购好之后再送到你这边来。你看这样如何?”
邓海连忙叫好,千恩万谢之后告辞而去。
纪云赶紧去找到宋青山,和他商议下面设收购点的事宜。这些收购点算是州衙的外派单位,里面自然少不了油水,算是个小肥差。当然,州衙里面人少的可怜,自然派不出这么多人来。
这些人手,只能从地方上找。纪云初来乍到,对地方人事两眼一抹黑,黄文锦又搭上了三皇子的船,自然不能找他商量。纪云只好找上了宋青山。
宋青山虽然为人谨慎怕事,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对下面村落的大体情况了如指掌。听完纪云的构想,说出了一大串的人名和村名,纪云听的头晕,一个都没记住。
这个人选是很重要的,不能太刁,太刁了老百姓那里就要吃亏。但也不能太老实,太老实了,就压不住场子。宋青山估计还不敢和自己捣鬼,他举荐的那些人,应该还是可用的。
这里面当然少不了猫腻,肯定多少都会和宋青山有些关系。但是纪云只是要找一些办事的人,不是选举圣人。古语有云:水至察则无鱼。
因为时间紧迫,纪云索性把这件事全权放给了宋青山。宋青山又提议道,下面设了这么多收购点,州衙内理应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管理这些收购点。
纪云想了想,觉得很有这个必要。便把这件事情一并交给了宋青山。自己是一州之主,需要统筹全局,没必要事必亲躬。
安排完之后,又无事可做了。纪云便带着端木水华,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走访。
每到一个地方,纪云都要到山上看看百姓们怎么采摘果子,还要到人家家里去坐坐。百姓们刚开始看到知州大人的时候,还比较紧张,可这个知州大人和蔼可亲,不端架子。
有时候还会帮他们摘会果子,还会到百姓家里去吃饭,丝毫不嫌脏。百姓们渐渐地都放开了,有时候收成上的事,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也都说给纪云听。
这天晚上,纪云和端木水华踏着月色赶回知州府。端木水华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小篮子,嘻嘻笑道:“要是张大伯不说,我还真看不出这个是用山上的兰银草编的。师弟,你可是堂堂的知州大人哦,这么公然向百姓索要物品,算不算是赃官?”
纪云哈哈笑道:“这个值几个钱?我还在百姓家里吃饭了呢,还吃了他们的水果。我要这件东西,可不是白要的,而是要为他们多找几条发财之道。
南诏这个地方为什么贫瘠?就是因为道路不通,土地稀少。如今就算道路修好了,水果能卖出去了。可是等交完人头税,依然剩不了多少,不过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远远达不到富裕的地步。
土地稀少,想在土里刨食是不可能了,那就要另想办法。师姐,你看这个篮子精致不精致?听张大伯说,这东西是他闲着没事编着玩的,这玩意儿人人都会编,用的便是满山都是的蓝银草。你说要是把这个拿到皇城去卖,会不会很值钱?”
端木水华眼睛一亮,说道:“不错,不错!这个篮子编的太漂亮了,我一眼看上去就喜欢上了。这个拿到皇城去,那些小姐夫人一定会喜欢。师弟,你脑子是怎么长的?为什么你就能想这么多东西?”
纪云没理会端木水华的调笑,仍然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这东西原料漫山遍野都是,可说是无本。等农闲了,就编这东西卖钱。这样一来,百姓们就能富裕了。一富裕起来,就能带动当地经济。渐渐地,各种店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起……”
端木水华凝视着纪云,只见皎洁的月光沐浴在他身上,宛如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圣光。端木水华喃喃地说道:“师弟,你真是个好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