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是大明星-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万院士是这方面的权威!快联系!”那老教授一拍额头也想起来了,“把相关领域的数学专家都请来!”
汪一鸣立即道:“明白!”
辛雅也去打电话召集人马了。
……
“喂,瞿教授!”
“哦,是小汪啊,我这边有点事,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先别挂瞿教授,您能不能来颐和园一趟。”
“我在实验室,这边肯定走不开,颐和园?你说今天的国际青少年数学大赛吗?什么急事儿非得我过去?有事晚上再说。”
“等不了晚上了,美国数学家今年的交流活动上又拿出了戴尔猜想,结果现在,有人正在论证,已经论证一部分了,戴尔猜想已经被简化了一大步,请您来是想帮忙验算验证一下!”
“你说什么!?”
“是真的,我们也正在联系万院士和荣老。”
“谁在验算?是哪国的数学家?”
“是……是咱们国家的!”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我马上过去!”
“拜托您了!”
……
“喂。”
“你好,你找谁?”
“荣老在不在?我是辛雅。”
“噢,原来是辛教授,我爷爷在跟朋友谈事情,有事的话你告诉我?我帮你转达给他?要不然一会儿让爷爷打给你?”
“事情很急,麻烦你转告一下荣老,这届国际数学大赛,有人正在破解戴尔猜想,已经论证完成了大约百分之二十了!”
“啊?戴尔猜想?”
“是的,那些需要一个庞大计算量的验证,想请荣老出山。”
“你等等辛教授,我马上告诉爷爷!”
大概过了几分钟。
“喂,小辛啊。”
“荣老,打扰您了!”
“不打扰,事情我听我孙子说了,我现在就问一件事,在论证戴尔猜想的,是哪个国家的人?是老外……还是自己人?”
“是自己人!”
“好!非常好!你们等着我!哈哈哈哈!”
“有您坐镇,我们就踏实了!”
……
一个电话。
五个电话。
十个电话。
共和国这边一下子电话不断,有打出去的,也有打回来的,他们不但联系的数学界最有名的一些权威专家,甚至还联系了几个数学相关机构,因为他们需要一些专业的计算机和人力团队支援,虽然张烨的那些运算和推算,他们有人看懂了,也觉得是通顺可行的,但是数学毕竟是一门最严谨的科学,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出错,是需要极其严谨的验证论证的,团队支援自然是无比重要。
而且数学也有分门别类。
有研究线性代数的,有主攻方程函数的,等等等等,虽说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后,每个数学家出了主攻的研究和领域外,也肯定是都懂一些的,甚至对于某些门类还很精通,然而精通与权威还是有很大差别,很少有人在数学领域是全能的,总有偏重侧重,举个例子来说,好比那些歌手,有些人就是专业唱情歌的,你要是让他去唱摇滚,人家也能唱,而且肯定比其他非专业歌手唱得好,可毕竟不是专业的摇滚歌手,总要打一点折扣,这跟数学领域是一个道理。自然,对于戴尔猜想这么关键的运算,肯定是要找数学各个领域最权威的那批人士。
身边的那些老外数学家们也一样,很多人都打了电话联系到了自己国家的朋友或数学家,有的在通知他们这边正在发生的大事,有的则是在一些推算上没看懂,和自己国家的数学界朋友商量讨论。
“(#%?”
“%#……¥!”
到处都是外语,气氛好像是联合国会议似的!
最后,就连那个美国的路易斯在呆呆盯着张烨写出来的几个题板过去了十几分钟后,也是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打回给了美国本土的一个老朋友,“史密斯,是我,你要有个心理准备,戴尔猜想……可能要有重大突破了!”
他没把话说满,因为还没有做后期验算,所以这个重大突破到底是不是能经得起考验,还要进一步论证,纵然他凭借经验和判断,已经有八九成的把握能肯定对方的验算没有问题了,可谁知道会不会出意外?
而且他到现在也有点不敢置信,作为一个数学家,他当然清楚在数学领域是没有解不开的猜想的,一个严谨猜想的出现,就肯定能被论证,要不然是猜想成立,要不然就是猜想不成立,无非是时候未到,无非就是能破解的人还没有出现罢了,但是现在,戴尔猜想竟然被一个共和国的人还是这么年轻的一个青年做出了重大突破,他却是不太能接受的了,他们美国国内也有一大批人一直在攻克这个猜想,而且对于戴尔猜想的研究,他相信美国比任何国家都要领先,这个猜想本身也正是他们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如今,眼前的事实给他强大的优越感敲了一棍!
……
场面的变化不可谓不快。
从之前大家的不屑和嘲笑,到现在的震惊和骇然,只用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为什么张烨的几张题板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原因就在于张烨没有走以前世界数学界攻克戴尔猜想的老路,而是开辟了另外一条路,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理论方向,竟把戴尔猜想简化成了另一种论证!
猜想如下:
若p是一个质数而e是一个q(有理数域)上的一个椭圆曲线,可以简化定义e的方程模p;除了有限个p值,会得到有np个元素的有限域fp上的一个椭圆曲线。ap=np–p。这是椭圆曲线e的重要的不变量。每个模形式也会产生一个数列。一个其序列和从模形式得到的序列相同的椭圆曲线叫做模的。
看上去和戴尔猜想风马牛不相及,可实际上当张烨写出分析式来解算后,众人都惊愕的发现,这个猜想的一个特殊情况——半稳定椭圆曲线的情况,是戴尔猜想有直接联系的,对应——戴尔猜想任何范例会导致一个非模的椭圆曲线。可以说,只要能证明这一点,只要能证明张烨提出的这个猜想甚至只是其中这一个特殊情况的论证,戴尔猜想基本上就成立百分之八九十了!
就算证明不了,光是张烨现在提出的东西和构想,也足以轰动数学界,所以众数学家们才如此震惊!
这是点睛之笔!
甚至可以说是神乎其神的关键一笔!
而这一笔,是张烨画上去的,为验证戴尔猜想,他给全世界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这份贡献已经很大了!
可是张烨似乎并不满足就到此为止了。
刷刷刷,张烨根本没受其他人打电话和说话声惊呼声的影响,又拉来了一块新的空白黑板,继续写。
一法国参赛少年张大嘴,“他还在写?”
一英国参赛少女道:“还能推算?”
美国那边一个少年呃了一声,“他,他不用思考的吗?为什么一点停顿都没有?这……这推算的也太快了!”
没有任何卡壳!
也没有任何思考的迹象!
张烨就是那么飞快地动着笔,将戴尔猜想简化后,他还在不停攻克,将戴尔猜想一点一点地向前不断推进!
“咦,这公式!”
众数学家们一震!
“啊,这是……”
众数学家们再震。
“第三曲线?”
众数学家们三震!
“心算十一次方?”
众数学家们……不停地震!
望着那共和国青年的背影,所有在场数学家们心中都升起一个把他们都吓懵了的念头——我草,这人不会真的能一口气解开戴尔猜想吧???
第524章 【惊动四方!】
中午了。
九块儿……
十块儿……
十四块空白题板已经被写满了。
记者们也在匆忙打电话回去。
“快来,出事了!”
“怎么了?”
“一句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赶紧叫几个人过来,带着设备,还有记得跟报社说一声,下午的头版头条一定留出来!”
“啊?头版?”
“对!”
“但是今天的头版早上就定了啊,已经准备给嘉琪婚…外…出…轨的新闻了,你确定你那边的新闻更大?”
“我非常确定!嘉琪出轨算个屁啊!她就是跳了楼也得把她头版后移!我这边的是爆炸性新闻!牵扯国家荣誉的!”
“好,明白了!人手马上到!”
“快来,具体详情等你们到路上我再跟你们说!”
前面。
张烨还在做着论证推算。
后面围了一大片各个国家的数学家们,很多人都拿着笔跟着他一起算,核实着题板上的公式和运算,可是有人跟着张烨算了半晌后,就拍拍脑门放弃了,有人还在坚持,可是不久过去,也都一个个的慢慢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跟不上!
完完全全的跟不上!
在场有一个英国的女数学家和两个法国的男数学家都是张烨所写的其中一个公式涉及领域的专家,他们三个人凑在一起跟着张烨的步调一起推算,结果竟然发现,他们不用思考推演的进行,甚至不用跟张烨一样考虑步骤和顺序,他们只需要做的就是验证一下张烨写的推算到底正不正确,可即便这样,他们也没跟上,在验证张烨刚往题板上写出来的某个公式推导时,几分钟后,他们还在这里转圈,而张烨却已经去写第三个公式运算了,已经换了一块题板!
这是个变…态啊!
你吃了火箭了啊!?
数学家们又一次骇然了,就像刚刚几个国外的小选手说的那样,这他妈也太快了啊,你不用打草稿运算吗?这么一对公式甚至还有庞大的计算式,你全都是心算?而且一点犹豫都没有?我们这么多数学家跟着你一起算,居然都算不过来?我们算完一个的时候你都又写了三个了?还没有你一个边算边想还要边整理的人快??
有人已经放弃了。
少数人还在慢慢跟着推导,跟不上张烨的节奏就不跟,他们慢慢先把前面的运算论证出来再说。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
很多游客都找了地方坐下,吃饭的吃饭,喝水的喝水。
记者们也都抽空休息,除了几个电视台的摄像人员还在挺着录制外,大家都补充着食物,不然谁也扛不住。
张烨也一样,他不是铁打的,咕噜咕噜,肚子也叫唤了一声,他却没停笔,却是伸出一只手摸摸肚子。
黄玲玲一直在张烨旁边看着,她心很细,一下就看出来了,怯生道:“张老师,您,您是不是饿了?”
张烨笑道:“是有点。”
黄玲玲马上道:“那您先去吃饭吧!”
众人一怔,饿了?是啊,人家这都写了一上午了啊!
“吃饭啊?”张烨咂嘴,回头看看,嚯,怎么后面这么多人了,里三圈外三圈都给围上了啊!
闻言,辛雅主动走过来了,“我这儿有面包,你先凑合两口。”说完,从包里拿出了自带的面包,上面还撒着一圈漂亮的番茄酱,已经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刻,她和共和国数学界的人显然是不太想张烨停下来的,数学这东西有时候靠的就是一股子灵感,这一停万一思路断了,那可就坏事儿了,虽然刚开始辛雅被张烨损过半天,但到了关乎国家荣誉和共和国数学界荣耀的问题上,辛雅的立场还是相当鲜明的,没的说,他们现在肯定是全力支持张烨继续解题的!
张烨瞥瞥面包,嫌弃道:“我不爱吃西红柿味儿的。”
辛雅差点揍人,“……”
张烨眨眼道:“有没有巧克力味儿的?”
辛雅压根都痒痒了,这都什么时候啊你还挑三拣四?
张烨一咳嗽,道:“哈密瓜味儿的我也勉强能接受。”
之前跟张烨起过冲突质疑过他的那个青年数学家犹豫了几下,还是无奈拉开自己包裹的拉锁,露出一盒牛奶和一个巧克力蛋糕,因为知道今天的数学大赛要一整天的时间,颐和园里面又不太好买东西不太好吃饭,所以有些人提前都自己准备了吃的,他拿出那盒蛋糕来,道:“巧克力的小蛋糕行吗?”
张烨再次嫌弃,“有点少呀。”
青年数学家一脸黑线:“……”
“我凑合吃吧。”张烨就把面包拿来了,打开包装,三口两口就吃进了肚子,然后眼神却没离开那青年数学家的包裹,而是盯着里面的一盒牛奶,他也不开口,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牛奶。
青年数学家再次体会了一次张烨那不招人待见的性格,无语地又把牛奶拿了出来,很肉疼地给了他,其实他也饿了渴了啊。
张烨一点也没客气,接过来就喝,“谢了啊朋友。”
青年数学家心说谁跟你朋友啊!
他一吃一喝,有些数学家们也饿了,纷纷开吃。
结果也是个之前跟张烨有过言语上碰撞的共和国的老教授,拿出了几个粽子来,枣儿的,剥开一个正要吃,张烨直勾勾地眼神就看了过去,一边喝着牛奶一边盯着那枣粽子看,也不说话。
那老教授差点气晕,你看我粽子干嘛!
张烨还看。
这厮现在是全场的焦点,大家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呢,见到张烨看向那边,外面的游客也好,大院子里的数学家和记者们也罢,也全看向了那个老教授,看了眼他手里的粽子,气氛那叫一个诡异啊!
老教授险些吐血,好几百道目光都盯着自己的粽子看,场面还特别的安静,一个吭声的都没有,这种诡异是根本没办法用语言形容的,不是当事人,根本理解不了里面的那种尴尬。老教授也没辙了,拿出两个粽子来递给旁边他的一个弟子,“给张……老师送过去。”气归气,但这种时候他还是觉得该以大局为重啊,而且张烨已经展现出了他惊人的数学才华,让那老教授也不得不改口加上了老师两个字的官称。
张烨一挥手,“谢了啊。”
辛雅斜着眼看他,“有什么需要你就提,我们给你办。”
张烨哦了一声,眨巴着眼珠子看了吴则卿一眼,“吴校长好像还没吃饭呢呀,那啥,还有粽子吗?”
“噗!”好多游客都喷了!
您自己还没管好呢,还管人家吴校长?
老教授气晕,你脸皮怎么这么厚啊你,拿着我的粽子卖给吴校长送人情?
其他共和国的数学家们听了,也是一个个相当无语,心说这什么节骨眼了啊,你赶紧写啊,这时候了你还惦记着拍你北大领导的马屁呐你!
吴则卿微微一笑。
辛雅瞪瞪张烨,“吴校长的饭我去买。”
张烨还想说老吴爱吃清淡一点的,不过还是没好意思开口,他低头开吃,填了两个粽子后继续喝牛奶,不过吃到最后,也是浑身不得劲儿。他不是没喝过牛奶,可是你妈这么多人眼巴巴盯着自己喝牛奶,张烨还是第一次啊。
算了。
哥们儿还是继续写吧。
张烨吃饱,又赶紧动笔了,继续他的论证,现在已经写满了十七块题板了。
……
四十分钟过去了。
忽然,有个数学家的电话响了,接了电话后他马上对旁边人道:“荣老和瞿教授他们到了。”
大家都很振奋!
汪一鸣顿时道:“走,咱们去接一下。”
辛雅也跟着去了,“我也去。”
一堆人便过去迎接了,荣老和瞿教授,这都是共和国最顶尖的数学家,甚至在世界数学界也是赫赫有名的老前辈,比如荣老,拿到过的国际数学大奖,就有三个,虽然不是含金量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但也不低,国内的数学奖项更是数不胜数,根本统计不过来了,曾经美…国方面都想请他,结果被荣老拒绝了,一辈子都为了共和国的数学事业添砖加瓦。还有瞿教授,也是国际数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他在共和国一些科学研究项目上做出过巨大贡献,去年,国内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其中一个就颁发给了瞿教授,其地位也可见一斑了。
在两人面前,在场这些共和国的数学家们基本上都算是学生和晚辈,自然要过去迎一下。
不远处,荣老和瞿教授的身影慢慢走近,身影都很激动!
他们不是两个人来的,里面还有清华的两个教授,某研究所的一个副所长,某个已经退休不少年的老院士,每一个都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全是被电话通知到后闻讯赶来的,每个人脸上都透着一股不可思议和惊喜,要是别的国家的人将戴尔猜想攻克了一大步,他们只会佩服和欣赏,却不会激动,但现在从电话里得知,这个人是他们共和国的数学家啊,这个心情当然就不一样了!
干得漂亮!
太给他们长脸了!
荣老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身体很好,爬台阶的时候也不用人扶也不用拐杖,好像比一般小年轻的腿脚都要利落,白头发很短很精神,老远看到了汪一鸣等人,顿时中气十足道:“哈哈,小汪!”
汪一鸣快走两步,“荣老。”
荣老连连说好,赞赏道:“你不错,很不错啊,戴尔猜想已经沉寂了几十年了,让你给推进了?”
汪一鸣啊了一声,“我?”
荣老一愣,“不是你吗?”
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呢,来的路上还在讨论呢,都以为是这次参加国际青少年数学大赛带队老师里的一个。
汪一鸣苦笑不跌,“不是我。”
瞿教授年轻一些,不过也有六十来岁了,闻言咦了一嗓子,看向了辛雅,“辛雅?难道是你这丫头?”
这一堆人的目光又落到了辛雅脸上。
辛雅汗了一下,“不是我,我哪儿有那个本事啊。”
后面那一个数学相关的研究所的副所长纳闷了,“那是谁啊?周教授?还是吴教授?他们俩主攻的好像不是数学理论吧?”
瞿教授问,“到底是咱们国家的哪个数学家?”
这是所有人的疑问,到底是他们哪个同行这么厉害?
韩何年资历浅,站在那里没说话。
汪一鸣是不知道怎么说,“我,唉,您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荣老纳闷道:“嘿,瞧你们一个个的怎么还支支吾吾上了,说名字不就完了么,别的行业我不敢说,可数学界里,全世界知名一点的数学家,老头子我还是都认识的。”
辛雅无奈笑笑,“这个人您还真不一定认识。”
“我不认识?”荣老还真不信。
说话间,众人已经走到了大院这边。
刚来的一批数学家们一时间全都被吊起了胃口,纷纷朝着人群最集中的方向看去,人没看见,遮挡的太多了,但是落在旁边的十几个题板,却是尽收眼底,一看见公式和数字,这帮人就跟猫见了耗子一样,眼睛一下子亮了,全站定脚步一个一个题板地盯了过去,无比专注!
突然,荣老惊叹一声,“妙啊!太妙了!”
瞿教授粗略一看,也知道对方大概的解题思路了,顿时两眼放光抚手叫好,“好一个椭圆曲线!能想出这种简化方式的人,绝对是奇才!这个曲线情况如果能证明,戴尔猜想就成功了一大半啊!我说你们怎么急哄哄地把我们都给叫过来了呢!原来真有人把戴尔猜想推进到了这个地步??”
一清华的老教授哈哈大笑,“咱们共和国这次要跟国际数学界出名了!光是这个简化思路,就价值连城啊!”
荣老急着往里走,“到底是谁?不是你们?咱们国内数学界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厉害的数学家了?”
其他人也跟着往里走,都急赤白脸地想一睹真容。
越老越近!
挤开人群,走到了!
当看到那人的侧脸时,好多人都懵了。
瞿教授一愕,“这么年轻?”
荣老一时也没太反应过来,他以为得是个跟他差不多的老头子呢,没想到竟是个年轻小伙子,数学这门学科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因为涉及到的门类和知识太过于庞大,这是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高峰,普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算是个比所有人都要天才的天才,因为学习时间太短,吸收的知识量不够多,也不太可能有太大成就的,对数学界来说,在国际数学界上的惯例,岁数低于四十岁的数学家,都叫青年数学家,都叫年轻,这是国际公认的。
所以看到这人才二十多岁的时候,众人无不惊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有人又道。
“诶,这人真眼熟呀?”
“怎么有点像个明星?”
“对,那个脑黄金广告的,叫什么来着。”
“叫张烨?”
“对,有点像张烨啊。”
“不错,这个年轻人很不错啊,才二十几岁?太有前途了!他在哪个数学机构工作?还是正在上大学呢?”荣老追问,爱才心切!
“别说,真是越看越像那个张烨。”瞿教授也不是不看电视不关注新闻的老古板,笑着说道。
新来的这波数学家里,好多人七嘴八舌。
汪一鸣咳嗽了一声,摸摸鼻子犹豫了片刻,对他们道:“不是像张烨,这人……就是张烨!”
这话一出,空气好像都凝固了一般,静了那么一秒钟!
“啊?”
“你
第525章 【证明完毕!】
惊动的人马越来越多。
现场已经有点人山人海的味道了,大批的数学家、游客和媒体记者们闻讯赶来,一波人接着一波人,赶集一样的蜂拥而至。
“人呢?”
“什么进展了?”
“是咱国家的哪个数学大师?”
“我了个去!怎么是他?”
“是啊,我的天,怎么是他啊!”
每一批不知道消息的人初来乍到后看到题板前面被众数学家围住的年轻身影后,大都是同样一个反应,除了难以置信,还是难以置信。有些不问世事成天跟公式打交道的数学家们可能还对张烨不太熟悉,但是那些天天跟新闻事件打交道的记者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张烨的恶名啊,但现在他们都顾不上别的了,也顾不上纳闷张烨怎么会懂数学了,此刻,戴尔猜想才是最重要的!
已经迈进一大步了!
今天还能不能再有重大突破?
这时,最后一个关键人物到场了,中科院的万院士!
“万老。”
“万院士。”
“老师,您来了!”
共和国的数学家们顿时聚在了一起。
万院士没有关心此刻解题的那个人是谁,而是一来就直奔主题,和荣老与瞿教授等人商量在一起,对着题板指指点点,说说画画,各个领域的数学专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分析。
“你确定?”荣老问。
万院士很兴奋,“很确定!”
瞿教授侧头问道:“严教授,你那一块呢?”
那教授也显得十分振奋,道:“我这边分析了很久,理论上绝对是有可能的,这人论证的方向没有错!”
荣老大声道:“好!”
经过这么多专家开会商讨,这下终于是心头大定,他们终于确信了,张烨刚刚不但将戴尔猜想推进了一大步,甚至他此刻的研究方向竟也真是可行的,不一定真的能论证出来,但至少理论思路上是能通的,也就是说,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数学家,正在破解戴尔猜想的路上奔跑着,每跑一步都是在改写着戴尔猜想的历史,推动着这个猜想的进展,这实在是让人欢欣鼓舞!
荣老唏嘘道:“这辈子还能活着看到戴尔猜想被论证到这个地步,老头子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汪一鸣忙道:“荣老,您还年轻呢。”
瞿教授笑道:“这年轻人要是能解开猜想,让戴尔猜想变成定理,那就更好了,就更没有遗憾了啊。”
“谈何容易啊。”一教授道。
万院士闻言,道:“真要是彻底解开了,那将会是国际数学界的一场盛宴,咱们国家在数学领域可就出名了。”这会儿了,万院士才想起来关注到这个人,不可理解道:“这么一个年轻数学家,你们是从哪儿找到的?谁的学生?怎么我看着他有些陌生啊,以前没太见过啊?”
荣老哈哈大笑,“你是得陌生,因为那小子根本就不是咱们数学界的人,老万,我敢保证你打死也不可能猜到这人是干什么工作的!哈哈哈!我们这帮人方才过来的时候,也一愣一愣的!”
……
时间过得很快。
嗯,却也过得很慢。
看得懂张烨再写什么的数学家们,有人已经是入迷了,魔障了似的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盯着题板,时间似乎一晃而过,根本感觉不到几点几分了,实际上从张烨开始论证到现在,已经过去足足五个小时了。
第二十八块……
第二十九块……
转眼,第三十块黑板也被庞大的数字和公式填满了!
张烨的论证方法也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楚,一丝不漏地呈现在了所有数学家和媒体摄像机面前。
他顺着之前的简化猜想继续攻克,提出了一个命题:假定“戴尔猜想”不成立,即存在一组非零整数a,b,c,使得a的n次方+b的n次方=c的n次方(n2),那么用这组数构造出的形如y的平方=x(x+a的n次方)乘以(x…b的n次方)的椭圆曲线,不可能是模曲线。如果能同时证明这两个命题,根据反证法就可以知道“戴尔猜想”不成立,这一假定是错误的,从而就证明了“戴尔猜想”。
进展飞快!
方向愈加肯定!
共和国的一些数学家们很多都忍不住叫好了!
“好样的!”
“这一步解决的真精彩!”
“又过了一关!又过了一关啊!”
“这人真够可以的!”
这个时候,就连那些国外的数学家们也越来越相信,这个共和国的青年可能真的有希望解开戴尔猜想啊,这个念头光是想一想,都让人心惊肉跳啊,这样一个场合,这样一个人物,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万院士坐不住了,“走,咱们也别闲着了,做一下验算证明吧。”
“时间不够啊,这么大的计算量……”一教授道。
荣老说道:“不用完全验算,咱们简单验证就行了,先大致过一遍,确定没有大缺陷,就可以,剩下的详细论证以后再说!”
人手都在,设备也都来了,众多共和国的数学家们顿时展开了这一项工作,从头开始验证张烨的一个个题板,有计算机设备在,还有这么多数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简单验算的话,这个工作量还是相对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