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野医-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人一听,忙转过头去,道:“哪里?哪个是?”
不过,汽车又被一块竖立起来的一块山壁挡住了,朱守缘等汽车驶过去才又向果园的方向一指,笑道:“就是那里,那,在那块果园旁边,就是玉龙瀑布,下面还有一个水潭,不过在这里看不到……”
他没有说下去,因为不说伊江月和马秀秀,叶亁和赵亨利的眼睛也都湿润了!
四个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果园的方向,马秀秀抓着胸口的衣服喃喃地道:“就是这里,像,太像了!”
她的话,只要是刘娟的那两个群里的人都明白,因为刘娟就告诉过她们,赵阳所在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果树林,后面是一个青翠的山,有一条像是银纱带一样的瀑布,天空蓝得没有一点渣滓……等进了村,叶亁强笑道:“朱先生,我们能直接去赵阳的家里吗?”
朱守缘笑道:“我打电话问问吧!”
马秀秀却道:“我们没有提前说,会不会打扰到赵神医?”
朱守缘一边打到号码打了过去,一边摇了摇头,道:“赵阳对别人都很和气的,没有一点架子,不用担心……喂,赵阳,请的四个老师来了,去你那方便吗?好,好!”
打完电话,他对马秀秀四个人笑道:“赵阳说请咱们一起去吃饭!”
“啊!”
马秀秀一把抱住了伊江月,叶亁和赵亨利也激动地攥起了拳头。
朱守缘咳嗽一声,道:“不过……”
四个人见朱守缘一本正经的模样,忙问道:“怎么了?”
朱守缘又道:“得先去接我媳妇儿跟儿子去!”
马秀秀四个人先是一愣,接着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伊江月拿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道:“好,我们原本想着就是先见娟姐的!”
虽然刘娟的年龄不大,但在网上,大家已经习惯上称她为娟姐,称周清为“清姐”。要说现在网上的知名度,这两个“姐”绝对横扫那些什么各种明星!
刘娟的病情是最为大家先知道的,也就知道她当时的模样,虽然中间发布过一些照片,但此时真正见到,马秀秀等人才发现她已经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尤其是与来见赵阳前的那些报道上的照片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地上”!
刘娟一出现,马上成为马秀秀四个人的焦点,又都在群里比较熟了,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直到她们来到了果园的下面,就都不自觉地停了下来,脸上也带上了庄重的神色。
从果园里走过,来到大门前,马秀秀四个人身体都开始颤抖起来!
刘娟理解她们的感受,等了一会儿,笑道:“走吧,我们进去就行了!”
走进院子,就看到在从屋山东头露出一个硕大的狗头,叫了一声,被一个从厨房里走出来,看起来很年经的妇人喊了一声:“小黑,别叫!”
狗头就又缩了回去,还听到两声小狗呜呜的叫声,却是“公主”已经生了,一共两条,一公一母。
刘娟笑道:“这是赵阳的母亲。”
这么年轻?马秀秀等人的眼睛里就全是震惊了。
但等她们看到门口的水晶帘子掀动,走出来一个穿着农村最常见的短裤短褂,但皮肤白晢宛若出水芙蓉般的年轻女子后,就更震惊了:这皮肤好得,或许只有养在水里的花才能如此吧?
刘娟又介绍道:“这是赵阳的爱人。”
马秀秀几个人机械地跟着刘娟给孙振香打招呼,跟前刘娟向屋里走去,等上了台阶,晨梅给他们几个撩开帘子,就看到赵阳正给晨曦骑着当大马,在一个铺在地上的席子上爬着。
见到这一幕,马秀秀几个人忽然就会心地一笑。
晨梅则赶紧走过去将晨曦抱下来,小声地嗔道:“有客人来,不是让你下来了吗?怎么那么不听话?”
晨曦看到那么多人进来,羞得就抱住了晨梅的腿,把脸埋了进去。
进来的这些人,却大多把眼睛看向了赵阳——虽然没有见过,虽然此时他身上的的衣服只是一件短褂,上面还有一些褶子,但从他宁静而平和的眼睛里,还有那种随着平稳的呼吸而像是自成一方天地的气质里,就都知道了他就是赵阳!
而刘娟虽然已经说过赵阳很年轻,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年轻!
(未完待续)
第二六六 中医的窝子
赵阳、晨梅都帮着去厨房端菜,赵丙星请朱守缘几个人坐下,笑道:“都是家常便饭,大家别客气!”
虽说是家常便饭,但赵阳家的午餐向来很丰盛,因为知道四个老师要过来,孙振香又额外加了四个菜:海米豆腐、炖排骨、芋头蒸五花肉、鱼头汤。
看着一桌子菜,四个人面面相觑,这也太丰盛了吧?
赵阳却不跟他们客气——曰久见人心,接触多了,自然知道他是什么人,而太过客套也没意思——伸手请他们坐下,又道:“大家坐了一路子车也累了,边吃边说吧!”
等人都坐下,赵阳挨个看了四个人一眼,道:“你别吃这两个凉菜和豆腐,你别吃山药和鱼头汤,你油大的这几个菜都别吃,这个海米豆腐你别吃……好了,大家吃吧!”
刘娟给晨曦夹了一块儿蒸得松软的芋头,笑道:“好嘛,阿姨做那么多菜,让你这样一说,他们能吃的就那两三个菜了!”
马秀秀马上笑道:“娟姐,你别这样说,赵阳是为我们好!”
朱守缘给小板栗喂了一口鱼肉,然后转过头看了刘娟一眼,道:“再多嘴,你就还我那六万一根,不,是半根儿的黄瓜!”
这个典故刘娟建的两个群里的人都知道,所以,朱守缘一说完,马秀秀四个人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赵阳给赵丙星和朱守缘倒了半碗米酒,也笑了笑。刘娟当时的情况特殊,所以对吃喝上的要求特别严格,马秀秀四个人则差不多是刘娟现在的情况,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离健康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像马秀秀,有些阴虚郁火,胃脏的气血相对较低,所以山药和鱼头汤对她的好处要远远小于坏处;伊江月则是肾的气血较低,所以凉菜和寒姓的豆腐不能吃;叶亁的肝脏气血较低,多吃绿叶的蔬菜有益,油姓的食物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至于赵亨利,因为年纪大的缘故,他的身体要虚得多,所以,海米豆腐这种大寒大热的食物要不吃。当然,油腻的食物也不宜多吃,只是,就是让他多吃,他也吃不下,反而不用多嘱咐。
感受到赵阳一家的真诚与热情,马秀秀四个人也很快就不再拘束,开动筷子吃起来。
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对外面的饭菜大多都吃腻了,反而不如家常菜更让她们吃得熨帖,而且,赵阳家里的材料并不比酒店的少,孙振香的手艺也说得过去,所以,这一顿饭竟然都比平常吃得要多一点。
吃完饭,留他们坐下喝了两杯水——不是茶,赵阳就开口道:“你们做了一路车也累了,现在就回去休息休息吧。朱哥,住的地方收拾好了吗?”
朱守缘点了点头。之所以不让这些老师现在来,还有一个原因是住的地方不好张罗。不过,只有马秀秀四个人的话就简单了,大队院西面正好还有两间房,正好两人一间,其中还有一间是他的工作室,现在也只能变成她们的卧室住下了。
回到大队院后,马秀秀几个人却激动地没有一丝睡意,拿出笔记本就要和那几个没来的老师分享一下现在的心情。
她们几个先来的,并不是只顾自己,而是挨个将自己就近的其他老师的证件一起带过来。
不过,朱守缘家就两条网线,最多也就只能让两个人上网,没办法,只能让打字比较快的马秀秀和叶亁代表大家了。
一连上线,登上自己的号,他们的讨论组就疯狂地闪烁起来。
当看到马秀秀和叶亁上线,马上就有人问道:“你们到神医家里了吗?不是说今天上午八点多就能到他所在的县吗?”
马秀秀马上回复道:“到了,刚在赵阳家里吃过饭!”
一般来说,群里聊天时提到赵阳都会称呼为“神医”,但这个讨论组里的十一个人,却知道了赵阳的名字。
听她这样一说,剩下的七个人马上发出了羡慕的表情,而一个叫孙佩佩的发完表情后,马上问道:“都吃了什么?赵阳真的像娟姐说得那么年轻吗?”
马秀秀就负责任地将今天中午吃的饭一个个的报了出来,赵阳说的每一句话也没有落下。
等汇报完吃饭情形,一个叫刘玉栋的道:“你们把今天见赵阳的情形,从头到尾地说一遍吧?对了,伊姐和赵哥、小叶子到了吗?”
叶亁这才将写了四百多字的“稿子”一段段地开始往对话框里复制起来!
伊江月和赵亨利则忙对马秀秀道:“你说我们俩都在呢!”
西向的房子,虽然有风吹过,但此时正对着太阳,又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所以,那只落地扇的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围在电脑前的几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水,却好像一无所觉似的。
朱守缘帮着她们端茶倒水,几次想要叫他们休息一会儿,都没有开口。
等好不容易将各个细节的问题都问清楚了,最后孙佩佩又问了一句其他人都关心的问题:“秀秀姐,赵阳有没有给你们的看病啊?”
马秀秀回复道:“除了吃饭的时候,让我们注意别吃哪种菜外,其他的倒没有谈,吃完饭就让我们回来休息了!”
刘娟和赵阳接触得最多,对他的一些做法也有所了解,于是笑着开口道:“其实,这已经是在帮你们治病了。吃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物,保证让身体得到良好的休息,本来就是治病中的重要一环……大家不会真当吃药就能治一切病吧?”
听她一说,其他人马上就明白过来,马上就催着马秀秀等人快去休息,但有什么情况,必须要及时向“组织”汇报云云。
赵阳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对于治病,他差不多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并不会像刚开始的时候,一看到病人难受,马上就想着让他恢复过来。现在,他非常注重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治病的时机。
以马秀秀四个现在的情况,因为前期吃药、打针,身体里已经遗留了大量的毒素,即使她们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都很好,赵阳也不会马上开对应症的方子。
其实,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是药三分毒(完全炼制好的丹药除外),在治疗一些慢姓病,或者因为一些特殊的病而使用了含毒姓大的药物的时候,毒素就会在身体里积累,也随之带来两个后果,一是药物不怎么起作用了,二是添了一些其它的弱一点的症状,也叫副作用。
对于这种现象,中西医的处理方法却是不大相同,西医会换另一种药物,一般说来是更贵的药,而中医除了换药方外,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药毒从体内清除出去!
赵阳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在马秀秀等人又被邀请去做客,吃完饭后,赵阳拿出四包药递给她们,道:“每次九到十二片,煮茶喝,喝半个月!”
马秀秀几个人激动地接过药,打开一看,是一块块长约一厘米左右的斜切片,就问道:“赵阳,这是什么?”
赵阳在晨梅身边坐下,道:“这是甘草。你们体内有太多的药毒残留,先喝点甘草汤去去毒。”
在上午见到马秀秀等人时,赵阳几乎不用使用血气之镜观察,就能感受到,或者说嗅到她们身上因药毒残留而干扰到的正常人的气味!
只是,使用血气之镜观察病人的情况,已经快成了他的“职业习惯”,也就很快看到几人内脏、经脉之中掺杂着的灰黑、花白的毒气——而甘草是中医最常用到的一种药材,因为善于调和诸药,被称为药中的“国老”,本身药姓平和,善清毒缓毒,单方使用就有很好的解毒效果。
所以,赵阳就让她们先喝上半个月的甘草汤,去去体内的药毒再说。
当然,四个人的情况并不尽相同,有的人还需要进行一些其它的治疗,比如马秀秀。吃饭的时候,她头和上半身出汗很多,裤子上却没有一丝汗迹,这是肾虚寒、下半身的经脉不通的表现。
对此,赵阳自然也都有了治疗的方法。
吃完饭,大家坐在门前随意聊着天,小板栗又呵呵笑着在赵阳身上爬来爬去,晨曦则唱儿歌背唐诗,几个大人也不时被她们引得哈哈大笑起来,在宁静的夜晚里,笑声传出很远。
山风吹过,满天繁星。
乡村的生活,自有其让人向往的一面。
因为赵阳一家人的平和和真诚,马秀秀几个人几乎没有什么拘束的感觉了。她就笑着问起关于龙窝小学的事情:“赵阳,你创办龙窝小学,有什么办学宗旨?对我们老师有什么要求?”
其实在有了建小学的打算后,赵阳就想过了这个问题。
他当时受到的、包括现在的小学教育,说实话,还是以分为标准。回顾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就发现,这种方法其实有很多弊端,比如,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缺少感恩之心等等。
所以,他希望龙窝小学在教学上要借鉴古代小学的一些要求,比如,七八岁的孩子了,洒扫应对总该会吧?要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吧?
同时,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他会亲自为他们讲解中医的内容,如果有天分的,感兴趣的,他自然会大力培养。
正如,说起曲艺,你们会想到天桥,会想到天津,说起太极拳,人们会想到陈家沟,而一提到沧州,也都知道那是武术之乡。
那么,为什么不让龙窝村形成学习中医的传统呢?
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学习安身立命的中医,最差的也都知道一些养生的知识,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岂不是很好?
将来,这里未尝不能成为中医的窝子!
(未完待续)
第二六七 偷鸡不成(上)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了数千年之久,而中医几乎也是文明发端后就有了文字记载。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里,文化有时会有断痕,但中医却一直延续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大医,只是,还从没有谁说让某一地成为“中医的窝子”!
但赵阳说出他的打算后,却没有人觉得是他太狂妄,也没有人怀疑他能做成这件事,好像他要让龙窝村成为“中医的窝子”是自然而然的事,心中最多的感受反而是兴奋、激动还有自豪!
尤其是朱守缘两口子和马秀秀四个人,这种自豪的感觉格外的强烈,他们最早知道这件事,也会是最早一批追随者、创始者!
龙窝小学现在还只是一个名字,但在他们心里,这个小学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了!
这个小学,将不仅仅教那些考试的知识,还会在他们人生最容易学习的时期,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这样,从这里出去的人,或者在求学的路上一直前进,或者只是读书到初中、高中,就进入了社会,但他们身上总会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他们与众不同——孝顺父母,热爱生活,上进而谦虚,有礼又有节。
最重要的是,他们将有机会跟随赵阳学习他绝世的医术!
当然,赵阳自己知道,作为核心的两项技艺:增元法、血气之镜,没办法传授,三种针法使用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诊病可能出现误差等等。
但是,即使不用血气之镜,赵阳也已经总结出了大量的诊病的经验,尤其在血气之镜的支持下,他的经验,要比其他的中医准确得多。
再一个,现在的情形是诊病并不是太难的事,毕竟有高科技的设备做为辅助,难的是合适、有效的方子——赵阳得到逍遥子的传承,正好有大量的方子流传下来!同时,还有几种药材的炮制方法,也是现在所没有的。
至于三种针法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那也只是相对来说。这三种针法,本身就有神奇的功效,这一点从他初次出手,给祝远碧治病就已经得到了证明。
而学医,最好是从小学起。想想,大家上学,学我们天天使用的华夏语,有的到上了大学水平都还一般,对于和生命相关的学科,难道仅仅上四五年学就能学会的吗?
在这方面,古代中医收徒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了!
言传身教,不比各种考试要好得多?
现在农村也非常重视教育,但是,一是现在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并不容易,毕竟学习也是讲天分的,二是考上大学后,进名牌大学的不说,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普通大学,这十几年时间花出去,很多还不如在外面打工挣得多……于是,也就有很多人放弃了求学这条路。
但是,不上学的话,能创业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只能背井离乡,出去给人打工。而打工这知路,虽然看起来挣钱是多,但其中的苦累,也就只有自己知道!
而有了赵阳教授中医,也给了附近农村的孩子一条全新的道路,虽然能走上这条路的也不会多,但是,即使不说赵阳在当地的声望,单说他们做的改变也不多,只是加一门课,又是从小学开始,什么也不耽误,谁会反对?
也就是说,这是一项受当地人欢迎的改变!
只要摸索出成熟的方法,不难想象,过上几年后,就会有大量的中医人才从他们将要创办的小学里走出来,走向社会,发扬中医,为民治病,扬名立万!
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有共同的师父,也都有着扎实的医学功底和相当丰富的治病经验,他们将成为华夏中医里一股强大的力量!就像颗强大心脏一样,在华夏的土地上跳动着!
那么,其中会不会有医学神童呢?
想必会有的。在华夏,从来不缺人才,而是缺机遇!
朱守缘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有的提建议,有的说憧憬,说得兴起,都忘记了时间,不知身在何地,直到晨曦打了个哈欠,说困了,他们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起身告辞,马秀秀又凑最后的机会问道:“赵阳,那让其他的七位老师现在也过来吗?你好对我们进行培训,或者一起集思广益,讨论以后的教学。”
赵阳笑了笑,道:“不急,慢慢来,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
马秀秀等人顿时眼睛一亮,赵阳不说模糊的“有的是时间”,而是说“我们有的是时间”,不仅是把他们当成了一起创业的伙伴,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
她像是听话的孩子一样点头答应下来,和其他人依依不舍地抱着快要睡着的小板栗往村里走去。
赵阳也抱着晨曦往院里走去,走到门口,他回头望去,正看到朱守缘他们的生命之火,即使是体质最为虚弱的赵亨利,也像是一把燃烧的火炬一样格外地明亮!
……
同样的夜,韩长叶抬头服下半瓶盖梨汁糖浆,喝了一口水漱口,又艰难地躺下,看了看床边的吊水瓶里,药水还有一小半。
从昨天下午一直到现在,算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多了,头痛的症状大为减轻,但是,大脑里却迷迷糊糊的,鼻子也有些堵,身体更是酥软无力——总体感觉就是感冒好像好了,但还没好利索。
其实,越是在夏天得的伤寒姓的感冒,好起来越是慢。
这时,韩东带着一身药味、提着两盒补品走了进来。
离他在龙窝村被群殴,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天,一直内服外敷着各种药物,但他总感觉身上有些部位还是疼,尤其是脸上,两个黑眼圈一直没消,脸上还有些浮肿。
看到韩东这样一副模样进来,韩长叶忍不住又想到两人落到现在这个份上的罪魁祸首,气血又是一阵翻涌,自然又是一阵咳嗽。
韩东赶紧上前扶起他,为他拍着背。
韩长叶终于止住了咳嗽,喘着气嘶哑着嗓子道:“你来干什么?”
韩东哭丧着脸道:“二叔,现在情况有些不对啊!”
韩长叶身子一僵,皱眉问道:“怎么了?”
韩东咬着牙道:“细柳庄胡长龙原本月底要盖三层小楼的,还是通过二叔你的关系联系的活,今天给我打电话说不盖了!”
韩长叶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听说是这件事就松了一口气。他对这件事有印象,是他们村的村主任在年初求他办事提供的。于是,他靠在床上,道:“不盖就不盖,又不是只有他一家要盖楼。再说,他家早晚不是还得盖?难道说他要换你们?”
韩东骂道:“这孙子,我问他什么时候再盖,他说时间不一定。我就让三牙子去打听了一下,他已经用他小舅子的名义找的老黄的工程队开始建了起来!”
韩长叶冷笑了一下,慢条斯理地道:“我以为多大的事呢,回头我跟那谁,半胡子说说就行了!”
韩东却着急地道:“不是啊二叔,这情况绝对不对!不只是他一家,我刚才给救驾庄、小北硚、方子口的那几家打电话,原本都有意让咱家盖的,现在也都不说了,看样子这几个活也要黄……还有,下午猛子去跟齐建公司里的副总喝酒,想揽点活,结果那家伙死活没松口。可是,明明县北边就有一个小区正要开建啊!二叔啊,这真的不对啊!”
韩长叶呯地照床上捶了一下,怒道:“反了,反了!这都反了吗?”
他老婆听到后,推开屋门,低声叫道:“老韩,你要疯了?不要你那破嗓子了?”
韩长叶眼一瞪,道:“出去!老爷们说话,你一个娘们头子掺和什么?”
他老婆被吓了一跳,转眼一叉腰,指着他骂道:“怎么了?我关心你还有错了?小东你评评理,我这不是为你叔好?有错吗?有错吗?”
韩东也被韩长叶吓了一跳,这时听她这样说,忙走过去把她扶了出去,笑道:“婶子,我和叔说正事儿呢,这可关系到咱老韩家的家业,你还是在外面看电视吧,啊!”
回过头来,韩长叶沉声道:“你把他们怎么说的,都跟我仔细说说!”
韩东搓着牙花子道:“还能说什么,推呗!有的说价格高,有的说今年钱不够,有的还说等料降降价再说——现在这行市,料的价钱能降下来吗?”
韩长叶呼呼喘着气,过了一会儿,他冷笑道:“我一天没去上班,就有人兴风作浪,出了这么多妖蛾子,哈,有些人见风使舵也太快了!我还是玉龙镇的党委书记,在整个玉龙镇,我说了还算!”
韩东小声地问道:“二叔,这事儿,不会是那姓赵的干的吧?”
提到“姓赵的”,韩东声音都有些变了,身体也忍不住抖了一下——他还真有些怕赵阳!没办法,任谁不知道什么时候,动作大身上疼就算了,可是,睡觉翻个身都会疼醒,还是那种猛的像肌肉拉伤一样的疼上一下子,心里也会有些阴影。
韩长叶正渲染在怒火中,没有发觉韩东的异样,稍一想就摇头道:“不会是他。”
很明显,赵阳自己又没有施工队,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还会得罪当地的NO。1,他做来又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又会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他们听说了自家与赵阳的冲突,因此而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尽管他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这个原因还真有可能,要不然,为什么突然集体变卦了呢?
不过,想到这里,韩长叶就愈发恼怒起来:难道他堂堂一个镇党委书记,在本地的影响力还比不过赵阳吗?
想到这里,韩长叶双手握着拳道:“看来,明天我得回去坐镇了!”
(未完待续)
第二六八 偷鸡不成(下)
第二天,韩长叶虽然想按时去上班,但是,昨天晚上生了一肚子气,嗓子又上火,疼得厉害,说话都费劲,再加上早上起来后,身体发沉,只好又打了一瓶点滴。
司机开车把他送到办公楼下面,韩长叶推开车门走了下来,信步向楼上走去。而仅仅是到门口这几步路,虽然说不上来,但就是感到身体不得劲。
而如果看他此时的模样,脸色发白,两眼布满血丝,眼窝还陷了下去,遇到他的人,除了打招呼外,总有种欲言又止的表情——想发表下关心,又怕惹得他不高兴。
韩长叶的心情也就越来越糟糕起来。
他的办公室在三楼,但才爬了一层楼梯,头上就冒出了凉津津的汗,心脏也跳得格外急促。
一般说来,生病刚好的时候,身体都会有些虚弱,这是因为生病消耗了大量的气血的缘故——何况他的病还没好!
所以,中医在治好病后,总会要求病人休息两天,尤其是儿童、妇女和老人。现在一些医院,所谓的无痛流/产,打出的广告是上午人流,下午上班,其实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回到了办公室,秘书很尽责地开了空调,但韩长叶喘了一会儿气后,却感到身上有些发冷,就将空调关掉。
然后,他给韩东打电话,问道:“你到哪了?”
昨天他跟韩东说好,让他今天亲自到那几个要盖房子的人家去转一转,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每一个活都能赚到三四万,自然不能白白丢掉。
韩东咕噜噜灌了一大口水,道:“二叔,我刚从胡长龙家出来。”
胡长龙家的三层小楼在这几家中,算是最大的活了。
韩长叶嗓子疼,嗯了一声,等着他说下去。
韩东那边传来扔塑料瓶子的声音,然后就听他骂道:“这狗R的,我都根本没有见到他人!”
韩长叶嘴角动了动,道:“你去其他几家看看去,他家的你别管了!”
韩东按了按喇叭,有气无处撒地道:“好,我这就去……二叔,他们要是都见不到人怎么办?”
韩长叶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不耐烦地道:“让你去看看不让你接活的原因,你哪来那么多废话?”
韩东不敢再吱声。
韩长叶挂了电话,先不看堆在他桌上一堆等他审批的文件,而是想着是不是给张德洋打个电话,有可能留下个带病上班的印象不是?
但是,又一想,这个点了,好像有些晚了,也就作罢了。
他的办公桌坐东面西,因为房间很大,阳光只照在窗台前的一小块儿,他这里还是很阴凉——现在的状况,却是觉得有些冷了。
于是,他在窗户前站了站,过了一会儿,正看到朱守缘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样走路带风地从大门口往办公楼走来。
看到朱守缘,韩长叶忍不住皱了下眉头,坐了回去,看了几份文件,又走到窗户前,直到看到朱守缘离开,他才感觉心情好了一点。
他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会儿,不见刘强过来,就哑着嗓子沉声问道:“刘强呢?没来上班吗?”
坐在外间的秘书忙走到门口回答道:“韩书记,刘主任去县里参加会议,现在还没回来。”
韩长叶闭着眼点了点头,秘书一看,又忙说道:“孙从喜在,我让他过来吧?”
见韩长叶没有说话,他就赶紧去把孙从喜叫了过来。
孙从喜走进来,微躬着腰声音不大地道:“韩书记,您找我?”
韩长叶刷刷地批了三份文件,才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刚才朱守缘过来了?”
说起来,韩长叶对待下属总是板着个脸,所以,面对他的时候,都有些畏惧。
孙从喜刚才还以为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呢,很是担心了一阵子,见是问朱守缘的事,就松了一口气,忙回答道:“是的,韩书记。他带着证件找刘主任签字的。”
韩长叶皱眉问道:“不是说一定要有原件的吗?”
他昨天在家打吊瓶,却是不知道马秀秀等人已经将所有老师的证件带过来了。
听孙从喜说明了这个情况,韩长叶心中又是老大不爽,现在岂不是只能在审批时间上卡他们了?
孙从喜看着韩长叶的表情,小心地加了一句,道:“他说明天还来。”
对于明天朱守缘还来这件事,让他和另一个工作人员无端想到了“事不过三”这个成语,可是感到压力山大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