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野医-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顺康笑了笑,道:“按以前的案例,明天你应该就完全不会痛了!”
那个病人一把握住陈顺康的手,感激地道:“太好了!太感谢你了!”
陈顺康拍了拍他的手掌,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样,回去以后注意不要碰着了,明天就应该能结痂,然后大概会在三到四天痂退,不过可能会留下针源码小的瘢痕啊!”
病人忙道:“男人,留点疤有什么!”不过他又不能置信地问道:“三四天就能好吗?我听说这种病一般要在一到两周啊!”
带状疱疹患者因人而异,一般是一到两周就能治好,但也有病程很长的,持续四周到六周的也有。
陈顺康却很自信地道:“就三到四天!你是我经手的患带状疱疹的第三十二个病人,除你之外,最长也只有四天就能痊愈!并且,在我隔了半年之后的回访中,全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未完待续)
第四四六 各展身手(中)
既然是切磋,在病人感恩戴德地走后,在座各医派的人就带状疱疹讲述了本派医治时常用的手法,其中有的医派也有用针的,但很少用火针,只是单纯的扎针。而单纯的扎针则遵循着先辩证后施针的原则,按病人患病的情形而使用不同的穴位及补泄之法,就结果来看,治愈的也占大多数,其余的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疗效。
除了针法,中医在治本病的时候,外用药也占很大的比例,比如一些糊剂、膏剂、油剂、酒剂及液剂,这些外用药中,大多含有雄黄、王不留行,这两味药材都是用于痛肿疔毒的常用药。
但在其中,最多的还是内服汤药,这个必须要先辩证,然后按症下药,比如,肝胆火旺的就用龙胆泻肝汤加大青叶、板蓝根及王不留行等,湿热过盛的就用三豆饮加味治疗,或者一些清毒的诸如五味消毒饮等等,而如果像刚才的病人,痛苦太甚的,则加一些元胡、郁金等药,然后再按部位,腰以下的加牛膝以引药力下行,头颈部的加菊花以升药力。
另外,还有内外合用、中西结合的,同时对于治愈本病后出现的后遗症,即神经姓疼痛的,也有专门的方法。
总之,在座的各医派的都是内行,这且不提,就是曹佳等外行也都能看出,中医在治疗带状疱疹上的手法之多、之广!而从疗效上来看,治愈率更是高得吓人!
当然,对于一些医派来说,他们的方法有的起效时间要长,有的只能部分治愈,剩下的只是起效,经过这次交流,就又掌握了更为稳妥的方式。
而原本掌握好的方法的,或者疗效都很好的,也有可能只是碰到了对症的病人,也都有收获,毕竟病人的体质、得病的情形不同,知道别派的方法,对本派也是有益的补充。
冯延寿听得不住点头,看起来很是欣慰,他看到赵阳微笑地听着,就问道:“赵阳,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人?”
龙窝村一到夏季还是很湿热的,如果环境不合适、饮食不合理再加上不讲究卫生,也常有人外感湿热,患带状疱疹的也有,赵阳今年夏天恰恰就治好了两例,于是微笑道:“我遇到的不多,只有两例。”
冯延寿长眉一动,笑道:“哦,你是用什么方法治的?是针还是药?效果如何?”
赵阳笑道:“也不是什么药,算是一个偏方吧!”
其他医派的人就有些皱眉。虽然民间有着偏方治大病的说法,但对在座的中医来说,显然不会认同——得病了,早点找医生看病才是要紧的,乱找一些偏方来用,很多时候都会延误病情,而且,得病的原因及病人体质不同,乱用药有的时候是很危险的!
冯延寿却是表情不动,继续笑问道:“是什么偏方?”
赵阳抱了抱靠在他身边的晨曦,笑道:“我就是让他们从韭菜地里挖几条蚯蚓,放干净水里流动两个小时,吐干净腹中脏物后,洒上白糖,过几个小时后会化成水液,用这个液体涂抹患处。”
听他说完,冯延寿稍一沉吟,道:“蚯蚓又称地龙姓寒,味微咸,有清热解毒之效,白糖味甘、平,有润心肺燥热之功,带病疱疹本是热毒引起,这个方子倒也合症……对了,韭菜根味辛,入肝经,有温中,行气,散瘀之效。不错,不错,三味药加起来,阴阳调合,是一中规中矩的好方子!”
郑旭辉看了他父亲一眼,小声地开口道:“蚯蚓善钻地,而带状疱疹多是循经脉、神经而生,用它也合以形医相的原则。”
冯延寿抬头看向他,问道:“你是易相派的传人吧?”
郑旭辉一愣,却是有些受宠若惊,脸上大红,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郑黎赶紧介绍道:“冯老,这是本人犬子郑旭辉……还坐着干什么,还不回答冯龙的话!”
郑旭辉忙欠身点头道:“是,是……”
冯延寿一摆手,道:“年轻人能牢记本行,很不错!”
能得冯老一句夸赞,郑黎也是在露喜色,他忙微一起身,道:“年轻人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座的都是一方名家,他听着就好,哪有说话的份!”
冯延寿微笑道:“年轻人,思想活泛,管得太严也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况且他说得也有道理。”
郑黎又谦虚道:“冯老太奖掖太过了!他有什么道理?等别人开出方子了,才从里面看出门道,有本事像赵阳一样,自己按医理开出来才有用啊!”
这个方法确实不是得自逍遥子的传承,当曰赵阳正好经过一片韭菜地,灵机一动,才开出了这个方子,而且效果还很好,两个病人,前一个只涂了一天,后一个也只用了两天半就都结痂痊愈。不过,他当然还是要谦虚一下的,道:“我也是翻医书,偶而看到记下来的,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在座的各派的人,哪一个不是博览医书的,都想了一下,却是没找到这方面的记载,于是,他们自然明白赵阳是在谦虚,心中也就都更加认同。
这时,冯延寿又问在座的人,道:“大家看这个方子怎么样?”
合医理,又有疗效,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夸口称赞了!尤其是孙正方,先郑重地说了一声:“好!”然后又问道:“赵阳,这个方子以后我们能用吗?”
赵阳刚才也听说他刚才讲了,用梅花针刺疱疹周边的方法治疗效果极佳,现在又这样说,只是贯彻了他们千金派一直以来的传统:医德为先,用药重效、重俭。于是,他也自然会答应下来。
话说到现在,该说的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曹佳意犹未尽,就又说道:“怎么找病人还没找来呢?”
张德洋翻一下手机,忙道:“我再去催一下!”
毕竟他也是一县的书记,韩凤说不得又训了曹佳一句:“大人说话,你小孩子插什么嘴?老实听着吧!”然后又对张德洋道:“张书记,她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见怪啊!”
张德洋哪里会见怪?只要今天的事情圆满结束,不愁不在明着两位暗着四位大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而且,到时相必和赵阳的那点隔阂也就不复存在了!
正说着话,商年青跑了进来,看到赵阳看他,马上记起赵阳的吩咐:医者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心态,最忌讳的就是毛躁!他就马上站定,深呼吸一次,道:“各位神医,赵阳哥,前王村的庞达海在城西有个姑妈,说是肠胃一直不好,叫她来吗?”
中医对治这方面的病可就是拿手的了!不说伤寒派那剂千古名方《补中益气丸》,就是在座的任何一家,也都有着各种调养的方法!
于是,赵阳毫不犹豫地道:“来!”
商年青答应了一声,转头出了屋子,到了外面,就又撒腿跑了起来,听声音是吼着村里的一个叫青瓜的去打电话通知人。
屋里的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二十多分钟,一辆摩托车就驼着一位年龄快接近五十岁的妇人进了院子。
这个妇人面相身高长相先不说,最明显的是她走一步打一嗝,而就算停下来也还是不行,嗝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翻。
打嗝在西医上讲是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而在中医的理论中则是胃气上逆的表现,基本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平时也都有解决的办法,比如,最常听说的,惊吓,或者喝开水、可乐,还有深呼吸什么的,就算不管,最多过上一天半天的也就消失了,像她这种打嗝不断的却是少见。
不过,打嗝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犯起来还是很痛苦的,她一边握着肚子一边有气无力地哀求道:“哪个是赵阳啊,求你一定帮我治好这个病吧!都持续了半年了,难受死我了!”
一听说她这毛病都持续半年了,大家原本还有些好笑的心态就收拾起来,任谁半年多一直打嗝不断,也会痛苦难耐!
赵阳起身扶他坐下,笑道:“大婶,你不要担心,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是名家,肯定能治好你的病的!”
妇人絮絮叨叨地一边打着嗝一边道:“能治好吗?我都看了好多次了,大夫说是我肠胃不好,有时说是肠炎,有时又说是什么病变,还要我开刀……我都快被折磨死了,光吃的各种药盒都够烧锅的了!”
孙正方皱眉道:“你没有去看中医吗?”
冯延寿见孙正方接话,也就不再问其他人了,这次就由他来医治吧。
妇人摇头道:“我都是去的县医院,也没人告诉我去看中医啊!”
张德洋脸上一黑,不过,这也不是仅县医院一家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西医赚钱多,除非病人指明,医院里一般都是让做各种检查,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不必要纠纷,真出了问题也有说法,第二却是能多赚钱——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感冒有时就要花好几百块钱!
孙正方也不再说话,让她坐在面前给她把脉。其实,对于他们这种有经验的中医来说,仅从她苍白的面色、说话时有气无力的模样,及张嘴时露出颜色有些发黑的舌胎上,就能断定她是体内寒气内阻的才导致的她打嗝不断,但越是老的中医,越是讲究法度,该做的一定要做到,免得出现意外,这也是医生的医德!
而把脉的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随即他就开出了治疗的方法,道:“五年陈艾,艾灸神厥,时间半个小时……赵阳,你这里有好的陈艾吗?”
(未完待续)
第四四七 各展身手(下)
中医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也就是说三年以上的艾草就有很好的疗效了,五年的自然更佳。
赵阳守着一家药厂,当然会有陈艾,而且是顶级的艾绒。
他站起身回屋取来艾绒,孙振香则接过来,道:“我来给她艾灸吧!”
说起来,屋里这么多人,也只有她最合适给病人艾灸,而孙正方等人见状,自然知道她平常肯定给别人做过,也就明白赵阳治病时也有用到过艾灸手段。
说起艾灸,在中医中是非常常见的医治手法,它借艾草的苦辛、纯阳之姓,有着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等作用,很多时候,一些看起来很严重,或者很难治的病,一根艾条就能解决!中医之神奇、奥妙在这里就可窥一斑!
屋里这么多人,艾灸的地点自然放在了里屋,曹佳和元月也跟着去看。
孙振香一边和妇人聊着天,一边给她在神阙穴上艾灸,只见艾条刚燃掉很短的一个头,病人的皮肤上就冒出了一层汗。
孙振香经常见到,也已经不奇怪了,解释道:“春梅妹子,这是你身体里湿寒太重的缘故,平常是不老是觉得小肚子发凉?”
庞春梅此时感到肚子中间有一个温暖的点,也更觉得更里面点发冷发寒,忙道:“可不是?一过了夏天,每天早上起床,肚子都是凉的,身体也发沉!”
孙振香拿卫生纸给庞春梅拭去汗,道:“你要是觉得烫了,就跟我说一声。”
人冷了,就愿意向温暖的地方靠,庞春梅此时也是这样的情况,但艾条燃烧温度很高,一靠近又烫得受不了,身体就动来动去的,孙振香就用手扶住她的肩膀,道:“你别动,慢慢来,这个要灸半个小时呢!”
说是要灸半个小时,但灸了五分钟左右,庞春梅后背上就开始冒起了汗,接着是头颈、脸上也开始流汗,而她一流汗,整个人精神头却是舒展了不少,虽然还在打嗝,但从脸上表情也能看出舒服了不少。
继续艾灸下去,等时间过二十分钟左右,她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一丝红润,就一边擦着汗一边叹道:“哎呀,这个说不准真管用呢!你说我这头吧,平时都蒙蒙的,现在清亮了不少……哎呀,这肚子也热呼呼的,得劲……大姐啊,你说咱们都在一个县里,我们那离你们村不远,要不是我那侄儿,就想不到来找你家赵阳,活该我受罪啊……”
庞春梅刚来时说话都很费劲,现在却像是个话唠一样!
孙振香抿嘴一笑,现在这种情况,却是见多了!很多病人治病前看起来像是个闷葫芦一样,但身体一好转,平时话不多的也能说个没完!
她将艾条的灰弹掉,继续给庞春梅艾灸,笑道:“这次给你看病的是孙正方孙大夫,不是我家赵阳,你可别感谢错人了!”
庞春梅忙道:“孙神医我当然要感谢,但也要感谢你家赵阳,如果不是他,人家孙神医能来吗?而且,我那侄子原本就说过,要带我过来找你家赵阳看病的……”
说着话,她忽然打了一个嗝,这次却不是刚才那种肌肉抽搐,而是呼出了一口凉气!
这一个嗝一打出,她马上感到原本怎么着都不舒服的身体松快了一些,然后又接二连三的打了好几个气嗝,身体却是愈发舒服,不知不觉中,那种根本停不下的抽搐的打嗝就停了下来,她自己反而想着再打几个嗝,让身体,尤其是肚子里更自在一些!
孙振香看了看时间,还差三分钟才到半个小时,就让曹佳去外面问问,是不是还继续灸下去。
再回头,就看到庞春梅整个人瘫在椅子上,用手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里往外溢了出来。
孙振香忙将艾条往旁边一放,扶着她的肩膀,问道:“大妹子,你这是咋的了?”
庞春梅呜呜哭了几声,身体一滑,就要跪倒在地,感激难言地道:“姐,我我……真是太感谢你了!”
孙振香赶紧抱住她,笑道:“你这是干啥?快起来!”
元月也帮着扶着她坐下,道:“阿姨,你坐下说话,地上凉!”
此时曹佳也进了屋,看到坐在椅子上激动不已的庞春梅,与元月对视了一眼,一方面因为算是亲自参与了治愈一个病人而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也感到了中医的神奇。
孙振香递给庞春梅毛巾,笑道:“你要感谢,得感谢人家孙大夫,是他帮你看的病,我只是按人家说的给你艾灸了一下。”
庞春梅擦干净眼泪,捂了下肚子,虽然还有打嗝的感觉,但却是停了下来,她松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三人,道:“我得感谢人家孙大夫,也得感谢你,还有这两个闺女!”
曹佳和元月异口同声地道:“不客气!”
说完又都有些不好意思,她们只是来“参观”的,可没有做什么!
这一打岔,剩下的那三两分钟也就没必要继续了,孙振香用水将艾条浇灭,然后一起走了出来。
病人在病痛驱除后,在整个精神状态上会有明显的变化,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说打嗝停止只是表面现象的话,病人这种整个人的改观,却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于是,就算是秦老、孟凡龙以及秦佩玉等不懂医的人,也能看出庞春梅的病是给治好了——绵延半年的病,吃了那么多药都不管用,现在仅用了不到半根的艾条就治好了!
庞春梅走到孙正方面前,因为人太多,心情也平复下来,不好意思向他跪谢,只能饱含感激地道:“孙神医,我不知道怎么说了,就是,太感谢您了!”
孙正方微微点头,伸手为她把了把脉,沉吟一番,道:“回去再连着艾灸两天……以后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多吃点养胃的,像是粥、土豆、南瓜之类的,却是不用再吃药调理了。”
庞春梅赶紧答应下来,又问道:“家里有些药还没吃完,要不要吃完?”
华夏历来都有勤俭节省的传统,只要花钱买来的东西,都不愿意浪费了。
孙正方接触过那么多病人,自然明白她们的心态,就正色道:“不能吃。是药三分毒,而且西医消炎药基本都是凉姓的,吃了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处!”
孙振香也在一边劝道:“你要听孙大夫的话,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回去千万别吃了!”
庞春梅马上答应下来,折磨了她这么长时间的病,在孙正方手里,只是灸了不到半根艾条就好了,她哪里会不听他的话?
这时,商年青找到的第二个病人也赶了过来,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年青人,在他媳妇的扶持下一步步地走了进来,看那个样几乎想站着不动,原因则是腰痛。
庞春梅还想在这里多和孙正方说说话,一方面是心里感激,二是病人一种常有的心态,愿意多和医生说说自己的病情,但见状也知道他们还有事要忙,就又一次表达了感激,然后问道:“孙大夫,这个,你看,你给俺治好了病,得收钱吧?多少?”
这次本来是在座的中医进行医术上的交流和切磋,自然是不收钱,而就算平时找他看病,除了诊断费用,也不过花两根艾条的钱。现在当然不用了,不仅如此,临走孙振香还送了半盒艾条。
庞春梅千恩万谢地走了,那个男病人,叫金万亿的也等到机会开口了,道:“哪个大夫给我治啊?疼死我了!”
冯延寿先问了一句,道:“你这腰痛是怎么回事?”
腰痛,在中医里一般分为外邪入侵型、跌仆闪挫型以及年老体虚型,不同的腰痛,治法也就不一样。
金万亿的腰痛属于第二种,他在往车上背大米的时候闪着了,这也是平曰里比较常见的一种。
既然是属于“外伤”,擅长正骨的黄华自然当仁不让地道:“这个我来吧!”
说着他走了过去,用手在金万亿腰部摸了摸,一边摸一边问他是不是痛,痛得怎么样,等找到痛点,他又让金万亿试着转下身,却是动也不能动。
黄华又让他用大拇指按在命门穴上,试着转身,还是不能动,而且仅这一会儿,就痛得一脸是汗。
金万亿的老婆一脸焦急,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忍不住问道:“大夫啊,你看他都痛成了那个样,你就不要……”
赵阳却是点了点头,看出了黄华的做法:一方面是确认其他部位有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金万亿能做那几个动作,却是自己就可以恢复,关于那个动作,在中医里有个专门的称呼:摇山晃海。一般比较轻的腰伤,或者脊椎不正,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调理。另外,这个方法也有着补肾的作用。
黄华向赵阳一笑,然后开口道:“不要急,我现在就给你老公治。”
说着,他拉起金万亿腰痛同侧的手,晃了晃,道:“不要紧张,放松。”
等金万亿手臂放松下来,他又试着往上抬了抬,同样让他放松,然后忽然往上一抬,用另一只手在他腋下一顶,金万亿身体不由自主地往上一拉,顿时痛得哎呀一样,同时众人也听到咔嚓一声。
黄华放下手,金马亿痛得不住嘴地叫着:“哎哟哟哟……”眼泪都控制不住地往上涌了出来!
这时再听到黄华问他:“你试试,还痛不痛?”他哪里还有好话,骂道:“我TMD能不痛吗,我……咦,好像不痛了啊!”
(未完待续)
第四四八 赵阳出手(上)
有一句话说得好,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就绝不简单!
黄华让金万亿做的每一步看起来都稀松平常,但无论是让金万亿先全身放松,还是那一抬、一顶,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道理:全身放松才能让人体恢复自然的状态,一抬是让金万亿身体拔高,带动错位的骨骼,而一顶既是固定、防止他乱动造成旧伤不去又添新伤,同时又是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及手感正位,这里面时机、力道的把握,哪一样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所以,在华夏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黄氏正骨能在那么多地方开骨科医院,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底蕴!
金万亿活动了两下,再看一点也不恼、反而笑眯眯的黄华,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讷讷地说不出话。
赵阳开口道:“这是黄氏正骨的黄华黄大夫!”
还是他媳妇有眼力见,见状先是伸手在金万亿腰上摸了两把,听说真的不痛了,顿时喜上眉梢,对黄华笑道:“哎哟黄大夫,真是太感谢您了!您一会儿一定要到我们家坐坐,我整两个菜,你们俩好好喝一顿!”
金万亿也上前握住黄华的手,道:“对,一定要来!”
看他那个架式,像是现在就要把黄华拉到家里去一样,然后又意识到什么,道:“看病的钱一分也不能少您的!”
屋里有人被他说得笑了起来,黄华则微笑着说道:“吃饭什么的就不必了。小伙子,你还年轻,以后在房事上要节制一点,最好三十天之内不要行房……”
其实在座的既然是一派之长,从金万亿进屋来,就从他进屋就一身汗、眼中神气不足、面部肤色发黄而颧骨发红等症状,就判断出他身体处于肾阴虚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一是金万亿三十来岁的年纪,身体又比较强壮,而从他们两口子的一举一动上就能看出平时感情很好,在房事上可能就频繁了一些,二是他老婆腰细臀丰,细皮细肉的,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男人在这上面能把持得住的可是少之又少。
而身体一旦处于肾阴虚的状态,就代表着肾气亏虚,难免会有些腰膝酥软的症状,在平曰运动、劳作时,很容易就出现闪扭伤腰的情况,事实上,如果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即使没有外力诱发,也能导致腰痛!
所以,金万亿被说得有些难为情,但在座的中医表情却都很严肃。
说起来,因为肾主骨,即使金万亿没有肾阴虚的症状,赵阳明白黄华也会要求他在房事上节制,这应该是所有骨科医生的经验之谈。
而他自己在夏天的时候也接手了一个病人,小臂骨折,已经在医院里接好了,但过了两三个月还没结骨痂,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原因正是因为养病期间没有节制房事,找到原因,他给开了几副补养肾元的药,又让他禁欲一个月,却是很快就好了。
这时,冯延寿开口道:“你何不再给他开一个调养的方子,也能恢复得快一点!”
黄华原本想着以金万亿现在的年龄,身体健康,恢复力又强,只要节制房事,不用开药也行,但冯老既然开口,他自然应了下来。不过,他刚才在为金万亿治疗时,见赵阳一副了然的神色,就想在用药上与他切磋一下,于是笑道:“我要开的话,就是黄氏壮骨丸,不如大家现开一副——赵阳你平时是怎么给这类病人调养的?”
赵阳笑了笑,也不推辞,道:“我遇到这样的病人也不多,上次是开了左归丸加减。”
左归丸为明代大医张景岳所创,方中主用熟地、龟板、鹿角胶、枸杞等养肾阴的药组成,而左归丸加减则在原方基础上去鹿角胶,而加上了决明子、生首乌、枳壳,新增三味药都有着保肝利胆的功效,却是在原方滋补肾阴的基础上,添加了濡养筋脉的功效,却是更适合金万亿现在的情况。
冯延寿赞许地点了点头,向众人看了一眼,道:“我觉得这个方子就很对症,大家以为呢?”
冯老开口了,其他人当然也没有意见,再说,让他们开方,也多是这个思路,只是有些偏向于去肝胃虚火,有的偏向于补肾,反而不如这个成方贴切。
冯延寿就又向赵阳道:“赵阳,不错!”
金万亿两口子感激万千地离开了果园,紧接着又是商年青帮着找来一个病人,却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叫汪华,也是两口子一起来的。
汪华刚一进院子,就甩掉了她老公的手,不耐烦地道:“我没病,你拉着我干什么!”
她老公倒是个好脾气的,赔笑道:“你嘴里起了那么多口疮,吃饭都不得劲,治好了又犯,咱找赵阳看看,治除根了多好?”
大家在屋里听到,就笑道:“这个不用分了,就让赵阳来治吧!”
安老太自是知道,越是一些看起来很小的病,反而可能越是难治,到底担心赵阳出现意外,就开口道:“赵阳是小辈,他那点医术,哪敢在众位大家面前现眼?还是让他跟着学吧!”
冯延寿微笑道:“先看病人再说。”
汪华脚步很快地进了屋里,她老公拉了下她的手,小声地道:“不用走这么急……”结果她马上眉毛一竖,瞪了他一眼,不过,在外人面前到底收敛了些,只是眼神烦乱,似乎一不小心就要发火。
冯延寿开口问道:“你们谁看病啊?”
汪华老公忙道:“是我媳妇。”
冯延寿又问道:“都有什么症状?”
汪华老公道:“她就是隔三岔五地就要长一次口疮,上下嘴唇都长,有时刚治好就又再犯……大夫,她这病能治好吗?我听说……”
汪华怒道:“你听说什么?你不气我,我能生口疮?”
她老公忙安抚道:“我没听说什么……这不是大夫问病情,我就是那么一说……”
冯延寿又问道:“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汪华老公看她一眼,小声地道:“还有就是肚子发胀,但去医院里拍片,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汪华又心烦意外地道:“我那是被你气的,当然看不出问题!”
这话也就没法问下去了,其实也没必要问下去了,仅从她动不动就发火来看,就是典型的肝火过大、肝气郁结之症,于是,冯延寿看向赵阳,道:“你能治吗?”
安老太在旁边拉了拉他的衣服,赵阳就看了她一眼,示意自己有数,然后微笑道:“我来把下脉吧!”
汪华一走近赵阳身边,好像心情马上平复下来,解释道:“赵阳,我也知道我好生气上火,就是管不住自己,……”
这话说得“看什么都不顺眼,看到不顺眼的,我不说出来就会非常难受”,意思不就是没有顺眼的,逮到什么说什么吗?
赵阳细心地为她把完脉,温和地问道:“你平时是不是胃口也不大好,不怎么愿意吃东西?有时会觉得咽喉有异物感?”
汪华忙道:“可不是,我一上火就吃不下东西……都是他们气我……对对,我有时觉得喉咙里有痰,吐也吐不出,去医院里拍片也没查出什么东西来,我觉得是被他们气的!”
赵阳点了点头,看向冯延寿等人,道:“要不我试着治一下?”
冯延寿笑道:“医生和病人讲究缘分,她们一进来就找你,说不得她的病就会在你手里治好!”
秦佩玉这时接话道:“这位病人得的是不是口腔溃疡?我听说这个病不太好治吧?”
她这样说自然是维护赵阳,不过,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也不能完全明确病因,只是认为其发生是和免疫、环境及遗传三个因素相关,而在治疗上,虽然一时能治好,但时常复发这个问题却普遍认为不能解决。
赵阳对这种观点却是不怎么认同,中西讲究阴阳的平衡,只要这种平衡不被破坏,自然就不会生病,而在治疗上,口腔溃疡细分成数种,比如,在下唇的,是肝的问题,在舌尖的,则是心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