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邵征把车开到大堂外,沈淮帮熊文斌打开车门,送他上车。
看着小车消失在夜色里,陈丹走过来,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两天陈丹都没有跟沈淮怎么说得上话,但熊文斌今天到梅溪镇来,熊文斌女婿周明却给沈淮排除在陪同人员之外,而沈淮送熊文斌下楼,两人脸色都有些凝重,陈丹自然知道问题很严重。
今天又降温了,吃了酒,身体还是没有暖和过来,沈淮反手握住陈丹温暖、软嫩的小手,说道:“能有什么事呢?有人觉得下面人听不听话不要紧,只要能干事就好;有人则认为下面人不听话,很伤他的面子。”见陈丹眼睛里有不解,又说道,“我不是说老熊,我是说谭启平。”
陈丹轻声说道,“你的性子太硬了。”
“我没有办法啊,东华在很多方面发展都滞后了,要是事事都妥协,而不能竖立一个更高的标杆,还谈什么追赶?”沈淮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现在就想先把眼前这关熬过去,能叫别人没有办法在梅钢上做太大的手脚,我就算离开梅溪镇,也没有什么关系。”
见沈淮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陈丹才知道情况比她想象的要恶劣。
“哦,对了,文山苑另一套房的钥匙,昨天给孙亚琳死皮赖脸的抢过去了。”沈淮把孙亚琳今后也可能住文山苑的事情说给陈丹听,“你记着跟她要租金。”
“那能有多少钱?”陈丹温婉而笑,“她要住就给她住呗。”
“给她占便宜,那得多不甘心啊。”沈淮笑道,牵着陈丹的手要上楼去。
“我不上去了。”陈丹抽回手,站在楼梯前跟沈淮说道,“你记得少喝点酒。”
沈淮也不强迫陈丹什么,走回包厢陪宋鸿军他们继续喝酒。
宋鸿军对沈淮跟谭启平之间的矛盾,也只当看不见,看到沈淮送熊文斌回来,问道:“梅钢在码头北侧的那块地,三通工程都做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近期就打算上大项目?”
沈淮笑了笑,他倒是想上大项目。
电力配套依赖于一年后将建成的梅溪电厂,在码头北侧整理出来的地块,可以直接上六十万到八十万吨产能规模的电炉钢线;但是,哪怕是生产投资相对较低的螺纹钢,整条线做下来,总投资也要十个亿。
梅钢现在从哪里筹这笔资金去?
他之所以先以梅钢的名义把土地收过来储备进行平整,主要还是想将梅钢近期的利润,以土地款的形式转移到镇上,以支持镇上更大、更快规模的发展工业园区。
要想以最快的速度把梅溪镇发展起来,就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出效率来。
“怎么,鸿基也想做大工业项目?你不嫌回报慢吗?”沈淮笑问道。
“就梅钢这捞钱速度,还能叫回报慢啊?”宋鸿军笑道,“我眼界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
这次宋鸿军过来,沈淮倒是让他知道了梅钢一些财务信息。
梅钢今年利润超过四千万已经没有悬念了,就看十二月份的利润合并后能不能摸高到五千万了——梅钢在四月进行股权改制时,确定的资产净额只有八千万——这么高的资产回报率随便放什么地方,都会叫人眼馋到放光,宋鸿军也不例外。
宋鸿军手里还有些剩余资本,不过他没有梅钢所需要的技术或市场等资源,他知道除了梅钢上大项目、对资金特别渴求外,不然没道理让他参股梅钢,分享梅钢的超高利润。
宋鸿军之前虽有心做实体,但一时间还没有去碰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的大工业项目,也没有想象到这些大工业规模的利润会如此的丰厚。给梅钢的实际成绩勾引下,他也是确实有些心动了,感觉得之前拿一千万出来做灯饰,是有些小打小闹了。
沈淮想了想,知道能把宋鸿军拉进来,就算宋鸿军未必会完全支持他,但也应该能对谭启平有所平衡,说道:“我近期是考虑再上一个项目,盈利前景也不差,而且规模也不小。不过梅钢当前能有这么高的利润,是前期大家一起努力出来的结果,我要是让你直接入股梅钢分享现在的成果,对其他人不公平。你要是愿意,可以由梅钢跟鸿基联合投资、在梅钢集团下成立合资子公司,独立运营新的项目。”
建筑钢材市场的紧缺情况三四年内都很难改观,也就意味着梅钢明后年的利润水平不会下降。梅钢现在主要运营的这条电炉钢生产线,明后年净利润都很可能在六七千万以上。
宋鸿军知道他现在就要想直接分享梅钢现有这条线的利润,伸手摘果子的嫌疑太大了一些。他要是对钢铁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信心,联合成立合资子公司,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才是相对公平的。
宋鸿军对钢铁产业前景也没有特别深的研究,不过沈淮的能力跟眼光,都给梅钢的实际成绩所证明,也由不得他随便质疑,他更关心沈淮对新项目有没有具体的想法:“项目规模有多大?”
“现在还难说得很,就启动资金的话,有一个亿差不多能勉强够前期使用。”沈淮说道。
宋鸿军呲呲牙,也不能说沈淮狮子大张口,现在随便上一条三五十万吨产能的电炉钢生产,投资总要是六七亿打底,这些基本的常识他还是清楚的——梅钢现在的主力生产线产能都摸高到十八万吨了,再上三十万吨产能以上的线,也实在正常得很,不能说沈淮好高骛远。
第二百六十七章新项目公司
九二年之后,国内钢材市场供应紧缺,钢材价格快于原材料的上涨,使得整个钢铁产业的利润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也引诱资本进入。
虽然在四个月之前,梅钢从管理及团队塑造上,已经可以说是借势完成凤凰涅槃般的重生。但当时梅钢的主力电炉钢生产线刚刚完成改造,技术及管理上的双重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月盈利还在两百万左右浮动。这样的成绩虽然不错,但对宋鸿军来说,还谈不上有太多的吸引力。
就在七月之后,梅钢连续四个月,月盈利都在七百万元以上,这样的成绩在国内已经可以说是耀眼跟瞩目了;自然也叫经商谋利的宋鸿军怦然心动。
当然,梅钢现有的主力生产线已经运营成熟,宋鸿军想要直接以净资产值摊算入股的方式来坐享其成,就算沈淮无所谓,孙亚琳等人也会有意见,这无疑会摊薄她们能分享到的利润。
由于国内钢铁市场供需关系还谈不上稳定,很难估算以怎样的溢出价出资入股才算相对公平;最好的方式就是共同出资成立新的公司,去建设运营新的项目,独立核算盈亏。
这也是梅钢跟富士制铁现在正谈的合资模式,只是富士制铁对梅溪电厂及码头有控制野心,故而沈淮无意与其合作。
宋鸿军既然有投资炼钢的念头,接下来两天,沈淮就向他披露梅钢更多的财务资料——由于业信银行要对梅钢做新的授信评估,梅钢今年前三个季度财务数据正接受第三方审计——除了相关财务数据外,在宋鸿军离开东华前一天的夜里,沈淮还特地把周知白、褚宜良、杨海鹏、朱立等人召集起来,向他们介绍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即将要淘汰电炉钢生产线的材料。
就在由高尔夫练习球场改建的鹏悦国际大酒店贵宾厅里,沈淮让赵东将整理好的材料发给众人,他从质感柔软的棕黄色皮沙皮上站起来,亲自给他们介绍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的情况:
“我过两天就会直接去英国实地去看生产线的情况,要是与资料所讲差异不大,我会考虑直接把西尤明斯的这条线拆回到国内来,而且作为西尤明斯计划要淘汰的生产线,也不在西欧国家对我们的禁限范围之内;同样,西尤明斯的这条线,在国内还是相对先进的,故而我们直接引进这条线,也不会受到限制。”沈淮说道,“最终的投资规模会有多大,会需要对西尤明斯的这条线做具体的考察跟评估,眼下还不好说,大体能估算总投资规模会在三到五亿之间,也可能会更高些;不过我所最看重的,采取西尤明斯的二手生产线,能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缩短,这也意味投资风险更容易控制。”
国内钢铁总蓄积量不是特别的大,回收体系也很不完善,鹏悦近年来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打通废钢从海外进口的渠道。
西欧各国,是全球最前完成工业化的地区,社会钢铁总蓄积量超过六十亿吨,每年都有大量的设备及钢铁构件报废,可以利用来回炉冶炼新钢。
除了早年在欧洲留学,也因为鹏悦业务发展的因素,周知白对西欧钢铁企业的情况十分了解。
西尤明斯工业集团虽然不以炼钢见长,但一百万吨的产能,在西欧钢铁企业还是能占有一定的地位。
周知白翻看打印出来的资料,大体能知道沈淮搜集来的材料比较靠谱,心想梅钢真要是能够承接西尤明斯工业集团这条将要淘汰下来、年产能达四十万吨的电炉钢生产线,那沈淮年初时在英皇跟熊文斌所说,要三年内叫梅钢发展到五十万吨产能规模,跟市钢厂并驾齐驱的宣言,将有可能提前实现。
虽然周知白心里对沈淮依旧有些看法,但也不得不承认,沈淮这种运营大工业的手段跟魄力,非他能及。
沈淮草拟出来新项目合作草案,也附在西尤明斯工业集团资料的后面。
由于还不知道项目整体投资规模到底会有多大,为新项目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暂定一个亿。梅钢计划拿五百亩项目用地及一千万资金入股,还提供全面的技术跟管理支持,占40%的股权,梅钢管理层最高可以出资一千五百万占股15%,余下的四千五百万注册资金缺口由各家先认;要是还有不足,就考虑到香港或国外拉拢其他资本参与这个项目。
虽然整个项目投额肯定会远远超过一亿,但能有一个亿的启动资本,前期工作的确能迅速的开展起来。
就算跟西尤明斯的谈判进展不顺利,新的项目公司有一个亿的启动资本在手里,也可以从容不迫的选择其他钢铁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关键只要保障新项目公司的运营团队,水平不比此时的梅钢差太多就可以了。
给沈淮召集起来的这些人,对工业实体运营,也就宋鸿军的底子稍差一些。
不过宋鸿军下海经商好些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知道很多行业看上去都很赚钱,但不是把钱投进去就能钱生钱的,关键还在于项目运营团队的水平。
宋鸿军对沈淮所创造的奇迹,心里始终惊讶得很。也许是过于惊讶了,宋鸿军反而觉得沈淮有点不那么靠谱,但他两次到梅溪镇,跟赵东、徐溪亭等梅钢管理层都有较深的接触,以他的眼光,还是能看出他们的管理水平是在水准之上的——梅钢的傲人成绩,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宋鸿军相信合资成立新的炼钢项目,由梅钢派人负责建设跟运营,还是有基本的保证。
第二天中午,宋鸿军在离开东华之前,特地在渚溪酒店宴请梅钢的管理人员,做进一步的接触跟交流。
宋鸿军这次到渚江对岸的平江市直接坐飞机飞广城,沈淮亲自送他上渡船,在上渡船之前,宋鸿军就很干脆的答应沈淮,他打算往新合资公司投一千万资金,参加这个项目。
当面没有说什么,从渡口返回梅溪镇的路上,孙亚琳在背后就没有宋鸿军的好话要说:
“我还当他财大气粗成什么样子,临到最后,还只敢小模小样的拿一千万出来试水而已,真是看瞎他了。”
沈淮靠着座椅软枕,歪着头看着孙亚琳对宋鸿军一脸不屑的样子,笑道:“我没有你那么贪心,能多筹一千万也是好的;不然还能指望更多不成?”
他知道宋鸿军这时候对他还没有无保留的信任,这次拿一千万试水投资合资公司,也是看到近年来钢铁市场的火爆而心动,谈不上对他多大的支持。
相比较之下,鹏悦这时候决心投一千万、褚宜良把紫萝家纺今年的五百万利润、杨海鹏所鹏海贸易今年两百万利润都出来,投入合资公司,可以说是决心跟梅钢共荣辱、绑到一起了。
鹏悦今年为渚溪路桥工程做了四千万的抵押担保,贷款资源也差不多用尽,加上鹏悦今年在其他方面的投资也大,这时候能挤出一千万资金来,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朱立只在渚江建设占有股份,而渚江建设承接梅溪镇发展的主要重担,极需要资金,就算工程有利润也暂时不会分红,朱立就算此时想参与合资公司,也苦无资本。
沈淮对宋鸿军暂时也没有特别大的指望,他一向都认为,支持跟利益是相一致的。唯有给别人带去足够大的、他人无法替代的利益,才可能得到别人毫无保留的支持。
在将来宋家内部都可能出现的站队里,要想拉拢宋鸿军的支持,沈淮知道他此时没有特别大的筹码——宋鸿军此时对他的支持,也只是看到梅溪镇及梅钢有利可图。
“也对。”孙亚琳双手枕头,伸着懒腰,丝毫不顾忌高高撑起的胸部在沈淮眼前展开,说道,“你年轻轻轻,虽然已经是副处了,但宋鸿奇在部委的那个正处位子,显然含金量要高得多。何况人家的老子,比你老子要给力得多,宋鸿军这时候就决定无保留的支持你,那他这些年的江湖真是白混了。”
沈淮微微一笑,问道:“启动资本还是尽可能凑足一个亿,目前还一千七八百万,众信投资,这次能聚拢多少资金?”
“剩下一千七八百万的口子,我倒是能垫上,不过凑足一个亿,才能叫项目启动起来,最后的投资规模肯定要远无超过。”孙亚琳说道,“我现在把我在家族基金里的份额都抵押出去,也把我之前经营的人脉关系用尽,也只能筹集到这么多资金了,我都恨不得我爸能早死两年,遗产给我来继续。不过我爸现在神气活现,好像还能活好些年,遗产的事一时也没有指望,关键是我爸还听信我二叔的话,认为我们在东华就是在胡搞,愣是不肯再拿出一分钱出来。说到底,也是你小子前些年在法国乱搞得厉害,别人一听跟你沾边,马上就打退堂鼓,连累我都叫别人有了看法。”
孙家虽然是豪富之族,控制的长青集团总资产规模近达百亿美元,在欧洲地区也排得上号,但孙亚琳只是孙家第四代的小辈,私房钱以及在家族基金里所占的份额都很限,包括她之前拿出来的一百多万美元的资金,这次计划还要拿两百万美元出来,差不多已经是她所能筹集资金的极限了。
而眼下真正决定孙家及长青集团发展及投资方向的,还是孙亚琳的父辈,孙启义这辈人——而孙启义这些人对沈淮的信心跟好感度,目前说来还是负值,孙亚琳要说服他们同意直接投资梅钢的新项目,无疑是痴人做梦。
“不管那么多,能凑足一亿的资本,再从业信银行贷一个亿出来,有两个亿打底,还怕车到山前没有路吗?”沈淮对能顺利凑足一个亿的资本,还是比较满意,他打定主意先硬着头上项目,要是实在筹不到更多的资金,他可以将建设期延长一年时间,利用梅钢现有的生产线赢利能力给新项目持续输血,也大体能保持新项目在两年时间里建成。
沈淮看着时间尚早,打算先回梅钢,车到梅溪大桥,接到刚刚担任常务副市长梁小林的电话:
“富士制铁的谈判代表正坐车离开徐城来东华,除了之前的人员外,此行还有富士制铁社长室室长山崎信夫。省钢有消息传出来,山崎信夫今天上午才坐飞机抵达徐城,但没有参与富士制铁跟省钢的谈判,而是这次直接到东华来。谭书记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要求梅钢做好准备。”
沈淮还打算这两天就跟谭启平交底,然而直接去英国实地考察,没想到会在这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他一时间头痛万分,捏着鼻尖,恨不得把手机丢出车窗去。
第二百六十八章重视
富士制铁的谈判代表正在赶来东华的路上,市里极为重视,不管沈淮愿不愿意,还是要有应付的姿态跟基本的礼数。
孙亚琳不愿意参加晚上的接待活动,先回业信银行在天衡大厦的分行总部;沈淮让邵征先送他到区里跟周裕汇合,也不晓得会在市里耽搁多少时间,就让邵征先把车开回梅溪镇去,不需要陪着他。
周裕作为唐闸区招商工作的分管领导,梅钢跟富士制铁的合资谈判,她一直都有参与,这次自然也没有办法临阵逃脱。
到周裕的办公室,沈淮也没有急着赶去南园参加接待活动的布置,他拖了一把椅子,坐到周裕面前,问道:
“你说我要是直截了当的拒绝跟富士制铁的合作,市里人会怎么看我?”
“不识抬举啊。”周裕胳膊支在桌前,托着下巴,饶有兴致的看着沈淮头痛的样子,“作为日本六大钢企之一的富士制铁主动提高谈判规格,强烈的释放出积极让步以推动合作的信息,梅钢不感激涕零,不哭着喊着同意合作,反而拿起姿态来了,你以为别人会怎么看你?”
“真是头痛啊。”沈淮眉头大皱,深感事情棘手。
周裕在办公室里穿着浅咖啡色的绒线衣、高腰深色长裤,收紧的衣裤将她妙曼的身材很好的衬托出来。她在沈淮面前,随意而坐,上半身就贴着桌子边缘,浑圆的胸部给桌子边轻轻的挤着,鼓胀涨的给托起来,诱人去摸。
只是沈淮为富士制铁的事情头痛,一时也无心关注周裕的性感身材。
富士制铁这次有意跟中国的钢企合资建设新的炼钢项目,不仅东华市,就连淮海省也只是他们的考察对象之一。
就算在淮海省,相比较而言,他们对省钢(淮海钢铁)集团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对市钢铁跟梅钢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淡。
沈淮倒是乐意如此,他本无意跟富士制铁合作,但奈何市里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心想将这个合资项目留在东华,沈淮只能拿富士制铁的消极态度来搪塞市里。
眼下富士制铁突然提高谈判规格,作为富士制铁的核心高层人物之一,社长室室长山崎信夫,他坐飞机到中国来,在徐城降落,也没有跟省钢集团接触,而直接来东华,这无疑是强烈释放出富士制铁高层愿意将合资项目建在东华的信号。
这么一来,沈淮之前拿去搪塞市里的借口就不复存在了。
“说不定人家是奔市钢厂来的呢。”周裕知道这么说安慰不了沈淮,看了看腕表,站起来说道,“富士制铁的代表应该快到东华了,晚上的接待活动,谭书记也会参加,我们也要快点过去。对了,你这怎么拿主意我不管,但可不要把我拖进去一起挨骂啊!”
“得,你们一个个明哲保身,到头来只是让我去冲锋陷阵,我得什么好处啊?”沈淮叫苦道,“梅钢我私人又不占一股,新项目里,你们周家又是占份额的,就算前面有黑锅要背,你也该跟我一起背啊。”
“天子之怒、伏尸千里,你说我细胳膊细腿的,敢跟你一起去挼市委书记的怒火?”周裕娇嗔道,倒是有些撒娇的意味。
“你说你细胳膊细腿的,我没觉得啊。”
周裕虽然只是中等个儿,但穿着高腰长裤,双腿不是少女的那种纤细修长,而是有着少妇成熟的紧致而修长,沈淮见周裕走过来,忍不住伸手要摸一把。
“作死啊,这里是办公室呢。”周裕瞪了沈淮一眼,反应灵敏的在他的手摸上来之前先拍开,心虚的看着办公室窗外有无人经过,又跟沈淮说道,“说真了,你要是觉得阻力太大,新项目暂缓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见周裕不让他占便宜,沈淮倒是有些不甘心就此放弃,只是手机不识时务的响了起来。
见是孙亚琳的电话,沈淮接通后问道:“你不想去南园参加接待活动,前脚溜回天衡大厦,怎么后脚又给我打电话了?”
“我回天衡大厦,也是帮你打探消息啊。虽然说我们都知道梅钢的条件实际上要比省钢优越,但富士制铁突然变得积极起来,你不觉得小日本还是很可疑吗?”孙亚琳在电话里问道。
“你打听到什么消息?”沈淮问道。
“其实跟西欧一样,日本钢铁产业近期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我刚打电话到香港,听到一个说法,就是日本有几家钢铁企业近期有合并再组建一家超大型钢企的计划。虽然还没有进一步的资料,不过我倒认为富士制铁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很高。今天这事,可能跟这个有关。”孙亚琳说道。
“是有这个可能。”沈淮认同孙亚琳的判断。
日本企业从七八十年代就很注意海外产业布局,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就成为日企海外布局的重要一环,日本的钢铁企业也是从很早就对中国进行产业渗透式。
不过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不同的钢铁企业速度有快有慢:
快者如日本联合制铁、住友冶金,八十年代初就参与燕京钢铁、中原钢铁的新厂建设、搞合资项目;慢者如富士制铁,近年来才开始考察到中国建合资项目。
九二年之后,中国成为全球钢铁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对中国钢铁产业渗透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日本钢企在日本国内的地位。
富士制铁要是参与日本国内的这次钢企合并,要想占据主导地位,其对中国钢铁产业的渗透严重滞后,是其相当不利的一环——从这方面去推测,也就无怪乎富士制铁高层在合并谈判开启之前,急于推动在中国的合资项目进展。
想到这种可能,沈淮更是头痛,心知能叫富士制铁心动的,不是其他,恰恰梅钢沿渚江口岸线布局渐成气候。
得知梁小林已经国道收费路口跟富士制铁谈判代表的车队汇合,熊文斌走过来推开谭启平办公室的门,见谭启平正在接电话,正要退出去,谭启平做手势要他进去没关系。
谭启平放下电话,跟熊文斌说道:“赵秋华省长刚刚知道富士制铁派了新的谈判代表直接到东华来,打电话过来说,不管最终是省钢,还是东华市钢,抑或是梅钢,只要最终能把富士制铁这个合资项目留在淮海省,都是我省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赵秋华省长要求东华市委市政府把这件事高度重视起来。”又跟在办公室里的苏恺闻说道,“你直接打电话给高市长,把赵秋华省长的意思跟他说一下,他要是有时间,就一起去一下南园。”
熊文斌知道富士制铁的这个合资项目,不仅在东华市,就是在淮海省,也是引人瞩目的大型外资项目,省长赵秋华打电话过来关心一下,也很正常,不过这一来,沈淮的压力应该更大了。
他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在谭启平的办公室里等着。
苏恺闻就在谭启平办公室里,直接打电话给市长高天河,在电话里告诉他这件事。
放下电话,苏恺闻跟谭启平汇报:“高市长可能赶不上招待晚宴,但晚上能从新津赶过来。”
“我知道了,高市长能代表市政府露个面就可以了,主要事情有梁副市长负责。”谭启平点点头,他只是要高天河出席一下,但整个项目还是希望由他来直接推动,又问熊文斌,“富士制铁突然提高谈判规格,又将合资项目的谈判重点直接放到东华来,你觉得富士制铁方面,是出于什么考虑?你觉得他们这次就是直奔梅钢来了吗?”
“应该是梅钢吧。”熊文斌说道,“日本国内矿产资源有限,其大型钢铁企业几乎都沿海港及主要江口进行布局,海运价格低廉,方便原材料能以低成本的输入;同时海运容量庞大,只要有市场需求,钢铁企业规模就可能无限制的铺开,而不用担心会出现运输瓶颈——梅钢当前的发展布局,沿渚江岸线铺开,距离出江口又近,码头可以容纳海轮直接驻泊,梅钢在这点上,跟日本钢企是契合的。”
苏恺闻听了,心里也暗暗感慨,倒没想到沈淮在梅溪镇做的那些事,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没想到竟然能叫日本企业也认同,甚至主动放下之前傲慢的姿态来积极谈判。
谭启平相信熊文斌的判断,说道:“不管怎么说,市钢厂方面也要派人参与。要是梅钢一家跟富士制铁搞合资项目吃力,那就让市钢厂也一起参与进来。”
熊文斌不知道市钢厂还有什么值得梅钢跟富士制铁动心的资源,但也明白谭启平坚持要市钢厂参与合资项目的用意,他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梁副市长已经通知顾同参加了。”熊文斌说道,“梁副市长刚跟富士制铁的谈判代表车队汇合,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去南园?”
“你打电话给沈淮,问一下他到哪里了?”谭启平拿起椅子背上的外套穿上,吩咐熊文斌打电话给沈淮,“你跟他说,这次谈判要重视起来,不要跟我再打什么马虎眼了。”
“好的。”熊文斌点点头,一边陪谭启平、苏恺闻往外走,一边拿“大哥大”拨通沈淮的电话,问他有没有到南园。
第二百六十九章弱国寡民
沈淮坐周裕的车赶到南园,看到谭启平的车先他们一趟拐进林荫小道,他撇脸看向道侧的花圃。
见沈淮眉头蹙紧、一言不发,周裕知道市里对山崎信夫到来越重视,梅钢将要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熊文斌刚才打电话进来,也明说了赵秋华省长也很重视这件事,要确保富士制铁的这个合资项目能谈成。
招待会场设在翠华楼,谭启平他们看到沈淮坐周裕的车过来,先到停车场也没有急着进去,等沈淮过来。
沈淮刚推开车门下来,有一股寒风从翠湖上席卷过来,吹得他脖子一缩,裹紧风衣朝谭启平、熊文斌走过来,说道:“这天气又要降温了,大家都该收拾收拾准备冬眠了,小鬼子倒跑得勤快。”
谭启平眼睛很平静地看了沈淮一眼,没有说其他话,只是温和的吩咐道:“等客人过来,就不要再胡说八道了。”
周裕没有办法学沈淮这般吊儿郎当的样子,毕恭毕敬的跟谭启平、熊文斌打招呼。南园宾馆这边,自总经理以下,一溜人已经站在停车场边迎接谭启平的到来。
南园招收的服务员,都是周边区县的秀丽佳人,穿着面料高档的制服套裙,在寒风里美丽动人。也许有个别人,青春靓丽的脸蛋也是格外的标致,但无人能及周裕的风姿绰约。
周裕穿着咖啡色的呢子大衣,娇嫩的脸蛋叫寒风吹得微微泛红,却愈发的明艳,苏恺闻暗感当年市政府第一美人的称誉倒不是白瞎眼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周裕跟沈淮没有什么瓜葛,而且唐闸区的招商工作归周裕负责,沈淮得到消息后,坐周裕的车一起过来没有什么不对劲,但苏恺闻尤觉得沈淮跟周裕的关系,没有表面那么干净。
翠华楼已经改装了中央空调,走进大厅就温暖如春。
谭启平就在大厅里将南园总经理喊到跟前,询问招待会场以及晚宴的安排情况,到最后还是有些不放心,要亲自去厨房检查工作。
熊文斌注意到沈淮眉头微蹙,他也认为谭启平是过于小心翼翼跟仔细,但他没有办法说谭启平什么,只能跟着一起下厨房去检查晚宴准备工作。
凡市委书记参加的招待晚宴,南园这边都不敢怠慢,厨房工作除了一些小毛病,没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谭启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