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淮扭着给孙亚琳揣痛的胸口,挨着床边坐在地板上,跟孙亚琳说道:“我现在很多事情焦头烂额,你就不要来添乱了。”
“你头疼啥啊,夹着尾巴做人呗。”孙亚琳一瓶芝华士灌下肚,也有好几分醉意,跟沈淮耍闹,也禁不住气顺身热,仰天而躺,头靠着沈淮这边,丰密的秀发散开来,仿佛华丽的丝绸,她盯着屋顶的高端羊皮纸灯,跟沈淮说道,“宋家老二跟田家庚争省委书记失利,整个宋系就开始丧失凝聚力了。要是老爷子现在就出什么意外,你说贺、戴二人会看你二伯的脸色行事?你不要以为其他人都是糊涂蛋,谭启平,还有其他一些人,未必就会甘心绑死在宋系这棵树上。你要这时候跟谭启平闹翻脸,想不用想,你家的老爷子跟宋家老二,为了安抚人心,举起板子也铁定会打到你的屁股上来。当然了,你要是老实一些,谭启平也不可能做得太过分就是了,关键是你怎么拿捏分寸了。”
“怎么拿捏分寸?”沈淮看着孙亚琳那张魅惑人心的脸就在眼睛前肆无忌惮的仰着,除了嘴鼻间有些酒气,真是完美无瑕,问道,“是让外人看到谭启平欺负我?”
“对头,只有你给欺负了,你才能满世界的去喊冤啊,去博同情啊!关键是,你现在满世界的欺负别人,鬼才会同情你?”孙亚琳说道,“你现在吵上天,别人只会说你不懂事,不懂分寸,故意叫谭启平难堪——你不觉得,就连宋鸿军也是这看法?”
沈淮点点头,宋鸿军劝他不要跟谭启平起冲突,自然是认为他没有给谭启平欺负,而通常说来,小辈总归要给长辈面子,镇党委书记总归要给市委书记面子。
想到这里,沈淮也忍不住叹气,枕着床边闭目想事情。
给沈淮的头压着秀发,孙亚琳也没有说什么,见沈淮闭着眼睛半天没有动静,问道:“你在想什么?”
“等你继续说话啊,你该不会就为劝我不要跟谭启平斗气,半夜跟我回家吧?”沈淮睁开眼睛,见孙亚琳亮晶晶的眼睛就在眼前,长长的挑起眼睫毛轻轻颤动,眼睛下滑,见孙亚琳就是仰躺着,胸部还是高高的隆起来,心里忍不住抱怨老天决定人性取向时,让这么一个漂亮女人去喜欢女人,真是糟糕好东西。
“你压着我头发了,我怎么跟你说话?”孙亚琳这时候才抱怨沈淮枕到她头发上了,将他的脑袋推开,盘腿坐在床上,跟沈淮说道,“我这次去香港,刚得到一个消息,英国刚确定了钢铁产业调整政策,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可能要直接裁减一半产能,你觉得这消息怎么样,值得半夜讨论吗?”
第二百六十四章西尤明斯
不得已,沈淮为了能从孙亚琳手里拿到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的资料,只能把另一套房的钥匙交出去。
孙亚琳还从沈淮这里收刮走一大堆洗漱用品,才得意洋洋的下楼去,就打算今晚就住下来;沈淮才有时间打开电脑,看磁碟里的资料。
虽然九二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个国家对其还没有什么约束性的义务,但作为推动这项公约、并意图从中牟求更多利益的西欧发达国家,自然要先一步为推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做出表率。
英法德等西欧国家,近年来都有陆续调整国内工业政策的计划,以达到逐步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发达的西欧地区,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的困境。
而西欧过高的人力成本以及对环境控制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得西欧地区粗钢等基础工业产品向中国等新兴地区输出时,没有价格上的优势。故而有计划的淘汰落后及溢出市场需求的工业产能,也成为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所势在必行的产业政策。
人穷志短,西方富裕家庭觉得十七寸彩电太小、看了伤眼睛,而国内很多市民家庭还在为家里能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而奋斗。
西欧发达地区,要淘汰落后产能,很多已淘汰或即将淘汰的生产线,在西欧地区是落后的,是不堪用的,但在国内来说相对还是先进的,还有进一步做技术改造的潜力。
梅钢要发展,要上全新的生产线,成本太高。
不要看梅钢眼下一个月的利润能有七八百万,但这一点点的资本积累,在资本密集型的重型工业体系里,连片水花都很难砸出来。
眼下梅钢要发展,更不能穷讲究,全新的生产线成本太高,那就考虑引进二手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沈淮很早就在关注这方面的资料,只是受限国内资讯有限,这一年多来都拜托孙亚琳利用她在西欧工作期间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为梅钢寻找合适的对象。
梅钢渚江进行产业布局,又推动东电投资建设梅溪电厂,梅钢目前只能集中精力发展短流程的电炉钢,而且前期要把螺纹钢这一品种做大、做强,才会去考虑产品的多元化——虽然西欧这两年来要淘汰的钢铁生产线也不止一条,但要找到适合梅钢的,还是要费一番手脚。
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倒不是以钢铁产业为主,旗下的钢铁厂只有两条电炉钢生产,总产能也就比市钢厂稍大一些,这次计划要淘汰的,恰是梅钢所需要的短流程电炉钢生产线。
西尤明斯的这条电炉钢生产线年产能是四十万吨,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建于八一年,就算这次不因为英国钢铁产业政策调整而下马,两年后用完折旧期。
国内的工业化还刚刚起步,显然不能严格遵守十年或十五年的折旧期来更新淘汰生产线。实际上,梅钢的老厂还是使用六十年代初建厂之初就有的设备,市钢厂也有好几条生产线的寿命都在三十年以上。
孙亚琳请托的人,也是在工业金融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传来的资料之后,个人还对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将淘汰的这条生产线有过初步的考察。他认为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管理严格,日常设备维护到位,即将淘汰来的生产线若能做进一步的技术改造,再用十年、二十年没有问题。也由于西尤明斯淘汰下来的生产线,要是找不到买家,就会直接送进废品收购站,故而收购价格有可能会比想象中还要理想一些。
孙亚琳托人收集来的资料颇全,沈淮坐在书房里研究资料,不知不觉天都已经亮了,听着“嘭嘭嘭”的敲门声,见孙亚琳穿着他的睡衣、睡眼惺忪的站在门外,问道:“这么早,你过来干嘛?”
“楼下还没有装热水器,我习惯早起洗热水澡,不然一天都不会有精神。”孙亚琳一边说着话、一边挤进来。
沈淮在书房坐了一夜,身子正冰凉,给孙亚琳热乎乎的身体挤得非常舒服,也就随她进卫生间冲澡去,他接着回书房继续看资料。
过不了多久,门又给人在外面嘭嘭嘭的敲响。
沈淮不知道谁这么早过来,打开门看着杨海鹏跟宋鸿军两个人歪七斜八的站在过道里,醉醺醺的样子,几乎连站都站不起来;而昨天跟他们一起换场子去喝酒的“小姚莹”,倒是清醒得很,大概是要扶这两个大男人上楼来,累得香汗淋漓,正付钱给出租车司机,让他离开。
“周总终于给我们俩放倒了,已经人事不知,给司机拖回去了;我们两人还能撑一会儿,来找你吃早点去。”宋鸿军大声说道。
沈淮拍拍脑袋,没想到他们喝了一夜的酒还惦记着来找他一起去吃早饭,不过看宋鸿军跟杨海鹏的样子,走两步就要栽倒,他还真不敢陪他们再出去吃什么早点,与那个他至今都不知道名字的“小姚莹”,将两个醉汉扶进屋来。
“谁啊,这么早搞出这么大动静?”孙亚琳穿着沈淮的浴袍走出来,两条腿露出膝盖上三寸,露出来的部位紧致圆润、又直又白。孙亚琳拿着毛巾正搓湿漉漉的秀发,意外看到杨海鹏跟宋鸿军两人醉醺醺的进屋来。
看到孙亚琳这么性感的从沈淮房里的浴室出来,宋鸿军睁大眼睛,狠狠地往自己的脑门上拍了两下,才搂过沈淮的肩膀,一脸诡笑地说道:“我没有喝醉吧,我没看错人吧?还是你小子厉害啊,说实话,我认识她这些年,几乎都怀疑她不喜欢男人、只喜欢女人了。”
沈淮头大如麻,孙亚琳这样子从他房里的浴室出来,他都没嘴替自己辩解,又不能告诉宋鸿军他猜的真是实情。
倒是见两个醉汉看着自己目瞠口舌,孙亚琳不屑地说道,“你们俩脑子里除了那些龌龊的东西,还能装点别的吗?楼下没有装热水器,我早上过来洗下澡,你们以为沈淮他敢怎么样我?我要找男人,也至于眼光差到找他啊。”
沈淮一脸苦笑,也顾不得宋鸿军、杨海鹏信还不信,把他们俩搀到卧室里去,任他们呼呼醉睡,也管不上他们可能吐酒,会把他的房间糟蹋得不成样子……
那个叫“小姚莹”的女孩,倒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忙前忙后收拾,用热毛巾替宋鸿军、杨海鹏两人擦脸,还泡了浓茶给他们解酒;孙亚琳才不会管杨、宋二人的死活,有这女孩子帮,倒省了沈淮很多事。
沈淮简单洗漱一下,把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的材料整理了一下,邵征开车过来接他,他就对那个女孩子说道:“把他们丢这里吧,你家里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我自己坐车回宿舍。”那女孩子说道。
“哦。”沈淮这才想起来,杨丽丽之前跟他说过这女孩子还是师院的学生。
孙亚琳的车还丢在梅溪镇,也要坐沈淮的车回去,沈淮就让邵征开车先去东华师院,送这女孩子回学校。
到师范学院时间还早得很,赶着周末,学生都在睡懒觉,女生宿舍前还没有几人出没。邵征把车停下来,那女孩子看到宿舍楼前一个穿绿毛衣的男孩子,一宿没睡但还颇有精神的小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变得有些不知所措。
看那男孩子憔悴的脸跟冷得几乎要缩成一团的身子,似乎在宿舍楼里守了一夜,沈淮心里轻轻地叹一口气。
沈淮吩咐邵征开车绕到宿舍楼后再放那个女孩子下去,他不能没吃到荤还替宋鸿军惹上一身骚。
那女孩子下车时,从包里拿出一只手机递给沈淮,声音有些颤,说道:“麻烦你跟宋总说一声,我有男朋友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不能收。”
“哦。”沈淮就应了一声,看着女孩子下车去;孙亚琳吹了一声口哨,评价道:“你们宋家没有一个好种!”
“这又关我什么事?”沈淮喊冤道。
“你敢说比宋鸿军好?”孙亚琳横了沈淮一眼,没心情拆穿“他”的往事。
得,宋鸿军还知道用糖衣炮弹攻打女孩子的心防,“他”以前的行为要比这恶劣得多,沈淮也无言替自己辩白,只得让邵征开车,不跟孙亚琳纠缠这个话题。
早上到厂里,沈淮把赵东他们几乎召集过来,介绍了一下西尤明斯将下马的生产线的情况,要赵东、徐溪亭做好准备,他要带他们俩直接去英国实地考察生产线的情况。
上午熊文斌打电话过来,说谭启平有公务安排,他要代表谭正式宴请宋鸿军;沈淮猜宋鸿军、杨海鹏他们中午未必能从床上爬起来,就跟熊文斌约好下午在梅溪镇见面,晚上在渚溪酒店吃饭。
第二百六十五章沟通
宋鸿军跟杨海鹏他们到下午才醒过酒来,叫邵征开车接到梅溪镇来,脸色苍白,还没有彻底的恢复过来。
倒是周知白直接喝挂了,醒过酒就恢复正常。
看着宋鸿军走两步就心浮气喘的样子,沈淮笑问道:“你是不是在香港、广城拉不到人喝酒啊,以前没觉得你喝酒这么豪迈啊?”
“周总昨天喝得猛,我们是舍命陪君子,可惜让你小子溜早了。”宋鸿军笑道。
宋鸿军虽然这才是第二回来东华,但鹏悦集团的转口贸易业务目前很多都是经香港走,周知白在此期间多次往返香港,跟宋鸿军喝过好几回酒,两人倒是熟悉起来了。
熊文斌得知宋鸿军醒过酒来,也从市委赶过来汇合;沈淮与宋鸿军他们,就在渚溪大桥的工地等熊文斌过来汇合。
宋鸿军上回来梅溪镇,是七月上旬,过去也就四个多月时间。
在这四个月时间,渚溪大桥的桩基工程已经施工完成,此时正分从两头浇筑桥面;渚溪大道也完成路基工程,可以供车辆临时通过,而渚溪大桥西侧的南郊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也在十一月上旬正式启动。
梅溪镇的高速崛起对周围地区必然带来强势的拉抬效应;除了周家在背后推动外,为了更好的发挥梅溪镇的拉抬效应,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资源适充倾斜、优先保彰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指示,唐闸区在八月之后陆续调整规划,拔出上千万的专项资金,对南郊公路沿线进迁拆迁改造,提升环境,统一命名为渚溪大道,有意将其发展成唐闸区南片交通的主干道来。
当然,目前直接受惠最大的,还是鹏悦在渚溪大桥西侧,由之前的高尔夫练习球场改造的鹏悦国际大酒店。区里同时也有意将渚溪大道沿线区域,作为当前未来唐闸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来重新规则、定位。
渚溪大道南侧,新梅新村二期工程也建成开始交房,三期工程完成框架——二期与三期建设组团之间的社会商业街也已经完成路面铺设,正在做沿街店面房的外立面装饰,最快年底就能投入使用、完成初步的社区商业布局。
在新梅新村南侧,则是蔡家桥集中居住片。严格按照城市社区设计施工的一期工程已经迁入六百余户村民,社区居委会及服务中心、住宅二期工程以及蔡家桥小学二期工程也已经开始动工。
北侧的渚园建造也非常迅速,三个月的时间,一栋栋风格别致的小洋楼就已经矗立起来,但后期的装饰及庭园建设,需要更长时间的水磨工夫,大体会在渚溪大道建成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渚园原属区域低矮棚户建筑的拆除,建造高端住宅区;镇上也投入资金,重新挖开学堂街,建涵洞桥,使裤汊子河与梅溪镇、横塘河等水系相通,清理垃圾,使得梅溪老镇以前的区域环境大为改善,不再是以前那般的脏乱旧。
虽然梅溪老镇的改造要投入更大量的资金,目前还只能逐步的投入,但外围环境的改善,也使得这片从清末民初时就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展露出之前给脏乱环境所遮掩的风致来,叫人能够想象梅溪镇早年因河兴埠的繁荣跟昌盛。
虽然梅溪镇整个镇区的改造,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及更大量资金的投入,但西南片已经有了新兴城镇的面容,时间之短、建设之快,叫见惯世面的宋鸿军也大为惊讶。
沈淮对梅溪镇的规划,打破传统乡镇升级改造的格局,包括安置拆迁村民的蔡家桥集中居住区在内,整个渚溪大道沿街的住宅都限制在四层楼高。新梅新村、蔡家桥社区,都预留了社会公园的建设用地;而沿河路与梅溪河东岸之间,更是预留了一到两百米的纵深,打算将来用于建沿河溪地公园,在梅溪镇入渚江的河汊口,目前,也是整片的划给镇园林公司,作为林木种植基地使用,保留外围的湿滩湖溪地貌,暂时不作开发。
渚溪大道、梅鹤公路作为主干道,以高于二级城市公路标准建造,但李社、沿河等支线受限于资金,只能三级公路标准建造路面,不过一律以高于二级公路的标准,建设沿路两侧的林木景观纵深,以确保新镇的绿化率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从梅钢主厂区往东,梅鹤公路南段已经建造完成。
在梅鹤公路以东,鸿基灯饰及投资一千万的紫萝新厂区,而从紫萝家纺新厂区往南的地块,则给海青机电跟梅溪电厂瓜分,工地上正建设得如火如涂。
梅鹤公路西侧都是预留给梅钢的发展用地,工业园要发展,只能往东拓。
梅鹤公路以东的鹤塘等支线道路,已经开始施工,以东地块的拆迁及水电路网及排水排污工程都同时在做。
除了沿江区域预留下来,下一阶段将以最快速度整理出来的地块,大约有六百亩地,目前也已经完成招商工作,将有四家企业进入其中建设新厂区。
这四家企业都已经展开建厂的前期筹备工作,很快就会启动厂区建设。
说起来,熊文斌也有四个多月没有到梅溪镇,眼下只能感慨,只有亲自到实地走过看过,才能知道梅溪镇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也才能知道沈淮对梅溪镇的建设规划,要超前东华市其他地区多少。
东华开发区虽然八四年就设立,发展到今年已经有十年,但今年能引进的企业大概也只有六七家,投资建设规模甚至还不如梅溪镇。
要说表面上存在什么差距,就是沈淮在梅溪镇从建设梅鹤公路开始,就坚持村民拆迁安置、土地平整、水电路网三通工程及排水、排污工程同时展开建设。
投资商几乎在跟梅溪镇签置协议、交纳土地款及配套费的同时,就可能直接拿到土地建设新厂区,极大缩减了前期筹备时间。
跟政府部门不同,投资商为赚钱,为紧跟市场的步伐,更注重效率。
市开发区通常会在收到投资商缴纳土地款之后,才会做三通等工业配套工程,差不多要拖后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交出工业建设用地;相比较之后,梅溪镇的模式自然更受投资商及企业的欢迎。
最近决定到梅溪镇投资建厂的四家企业,其中有三家都是东华当地的民营企业,之前都在跟市开发区谈建厂的事。熊文斌相信他们之所以最后选择到梅溪镇投资建厂,除了梅溪镇更高的效率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应该是他们认识到梅溪镇的经济及社会治安轶序要远远优于东华市的其他地区。
投资商注意效率,注意税费优惠,但更注重经济及社会轶序——梅溪镇在沈淮的治理下,经济及社会治安要远远优于其他地区,并且在沈淮的推动下,业信银行也支持大力在梅溪镇发展的民营企业,提供优惠的金融信贷服务,自然都增加了梅溪镇对投资商的吸引力。
东华过去这些年,经济轶序给高小虎、王子亮这些人破坏得极严重,东华市的钢铁产业一度都要给万虎公司刮掉一层油,这不仅叫市钢厂经营陷入困顿,也使得东华市整个钢铁产业的上下产业链发展都陷入停滞。
东华市钢铁产业的明显改观,就是从沈淮到梅溪镇、接手梅钢严厉打压高小虎的嚣张气焰开始。随后不仅梅钢崛起,也由于万虎公司给严厉打压,下游的钢材贸易也随之摆脱万虎公司的控制,恢复生机。
随着万虎公司的收敛以及戴乐生之子戴毅在英皇案之后给逐出东华,市钢厂在骨干人员严重往梅钢流失的情况下,今年甚至也能恢复了相当的赢利能力,使得东华市的钢铁产业今年迎来一个明显的、崛起式的大发展。
这也是谭启平一力想促成跟富士制铁合资项目的一个主要原因;谭启平也是想把东华的钢铁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对东华经济增长真正有促进作用的支柱产业,这也是出政绩的捷径。
只可惜,富士制铁对跟市钢厂合作的兴趣并没有太大,谭启平要求梅钢接手跟富士制铁的合资谈判,但沈淮的表现很不积极。
时间过去两个多月,整个合资项目看上去没有一点进展,再拖下去,很可能就会拖黄掉,也难怪谭启平会有些焦急。
在看过货运码头设备安装现场之后,熊文斌又在沈淮的陪同,与宋鸿军等到码头北侧、梅钢南拓的发展预留地考察,看到这片约有六百余亩的土地,已经在做三通工程,才知道沈淮的效率有多快……
熊文斌也知道必需代表谭启平催问梅钢跟富士制铁的谈判进展,不然谭启平那里不好交待:“这片地早早就开始做三通工程,在大的方向,也是照着六十万吨电炉钢生产线的规模在做前期准备,梅钢是打算跟富士制铁一达成协议,就直接以最快的速度上项目吗?”
沈淮知道熊文斌是内行人,虽然梅钢还没有具体的项目,但他平整这片地,的确是以六十到八十万吨的电炉钢生产线为大的方向。说到底他也是为发展节约时间,只要后期资金到位,就能方便新的生产线是最快的速度上马,不需要为前期筹备工作浪费太多的时间。
听熊文斌旁敲侧击的催问跟富士制铁谈判的情况,沈淮也知道是谭启平心里急,说道:“富士制铁在国内的合作选择很多,几次谈判,都是派无关紧要的人物过来跟我们接触,而是提的合作条件都很苛刻。即使我们现在就让步,等到富士制铁真正能决定合资项目的人出面,还会进一步的逼我们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跟他们深入谈下去。因为具体的谈判工作,区里也有参与,具体的情况也应该是区里向市政府做汇报。”
“富士制铁提了哪些条件?”熊文斌问道。
“富士制铁并不是关注合资项目的运作,但更在意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他们看到梅溪电厂及货运码头的建设规模跟规划之后,也确实有跟梅钢进一步谈合作的意向,但直接提出要出资对电厂及码头进行控股,而电炉钢合资项目则要梅钢出主要资金负责建设——这样的条件,梅钢不可能接受,所以也就没有跟市里汇报。”沈淮说道。
熊文斌近年都没有放弃对钢铁产业的关注跟研究,沈淮提到这几点,他就很快知道问题僵在那里。
电炉钢投资最为核心的,一是电力供应,二是原材料即废钢炉料的供应以及将来钢材产品的输出,这三点决定着电炉钢项目最主要的成本以及利润规模。
这也是沈淮发展梅钢,在产业布局上比他人高明、目光比别人远的地方。
电炉钢生产线合资项目给谁控股并不重要,即使合资项目给日方技术控制也不要紧,只要保证电厂及码头控制在梅钢手里,沈淮就都能保证梅钢能从合资项目吸取足够的利润。
富士制铁自然能看到梅钢在产业布局上的高明之处,自然也想占据制高点,但沈淮显然不可能同意他辛辛苦苦已经完成雏形的产业布局前端制高点,白白交给富士制铁控制。
而梅钢不同意把产业布局的前端制高点交给富士制铁控制,那整个合资项目对富士制铁来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相反,富士制铁还需要担心梅钢将来利用电厂跟码头对合资项目进行钳制、吸取额外的利润。
“老熊你是内行人,应该知道富士制铁这样产业巨头,在合作项目时必然会追求更强势有利的地位,不大可能说参与分享合资项目利润就能够让他们满足。”沈淮知道说服熊文斌容易,但不知道这样的理由谭启平能不能听进去。
第二百六十六章分歧
熊文斌能理解沈淮在产业布局上的思路,也知道沈淮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强势的人,不会轻易将梅钢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受制于人,但知道这样的理由未必就能说服谭启平。
熊文斌清楚的知道,他作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有时候只是谭启平的传声筒,不能有自己的意志,故而对沈淮的话,也不能有什么表示,只是说道:“这个,你还是要跟谭书记多做沟通啊。”
沈淮看着为新项目预先平整出来的土地,由于土地上的草木已经清除掉,土壤暴露出来,风吹日晒,沙尘化很严重,风吹沙飞,叫人感觉仿佛站在沙漠的边缘。
梅钢要是同意放弃电厂、码头的控制权,跟富士制铁的这次合作项目谈成,这个合资项目差不多能一次为东华市引进三千万美元的外资。
要是梅钢刚刚起步,沈淮不会太挑剔什么,毕竟这么大规模的外汇资金引进,对东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不过,梅钢已经成功的走出崛起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产业布局的雏形,他接下来立志要把梅溪港工业园发展成淮海省甚至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的电炉钢产业基地,这时候放弃电厂及码头的控制权,其实也相当于将梅钢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交到富士制铁手里。
就算没有引进西尤明斯二手生产线的可能,这是沈淮宁可放弃合资也不愿意受制于人的。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沈淮更关注梅钢未来的发展,要把主动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但谭启平以及其他人就未必会关心梅钢将来的命运,而会更在意合资项目短时间内就能给带来巨大的利益。
东华市去年实际引进外资额都不到两千万美元,沈淮能理解一次外资引进额度可能高达三四千万美元的项目,对努力想做出政绩的谭启平会有多大的吸引力。
而且就算梅钢自力更生,能从西尤明斯引进二手的电炉钢生产线、继续扩大产能,但这样的项目,梅钢还要向国家申请使用外汇,而不是大规模的引进外汇投资,对当前更注重直接招商引资成绩的地方政府来说,吸引力无疑要弱得多。
当然,不管谭启平能不能理解,不管谭启平对他的桀骜不驯心存多少不满,沈淮这时候都要尽可能排除外界对梅钢未来发展的干扰。
由于西尤明斯的二手生产线只有初步的资料,沈淮还没有亲自去看一眼,也谈不上有多大的把握,他现在也不想拿这个项目拿出来作为理由跟筹码去影响谭启平的决定。
总之,富士制铁方面现在对项目谈判也不是很上心,沈淮暂时还是想借口双方分歧太大继续拖延下去。
熊文斌也只是代表谭启平跟沈淮沟通一下意见,听沈淮谈了他的看法,也就不再说什么,看着天差不多要黑下来,就返回渚溪酒店吃饭。
赶到渚溪酒店,熊文斌看到何清社、袁宏军、李锋、黄新良、郭全等梅溪镇主要官员都先赶了过来等他们,唯独没看到周明的身影。
熊文斌看他人脸上的神色,也知道周明昨天在谭启平家出格的表现,是真正把沈淮惹恼了,故而沈淮不但下午不安排周明陪同他们视察工业园区,晚上也直接不让周明参加酒宴。
熊文斌心知这也是沈淮表露他不会在跟富士制铁合资项目谈判上让步、不会任梅钢给市里牵着鼻子走的决心,但想到谭启平已然对沈淮有所不满,沈淮再如此强硬,彼此的关系只怕会更加僵化下去……
熊文斌也看不清未来会怎样,一顿酒吃得没滋没味,也顾不上对宋鸿军照应周全,很快就提出告辞,要先返回市区去。
“我送一送老熊,你们先接着喝酒。”沈淮站起来,送老熊下楼去。
熊文斌下午让市委派车送他过去,小车随后就返回市里了,沈淮让邵征开车送熊文斌回去。
到酒店大厅外,邵征先去开车过来,沈淮陪熊文斌在大堂里等候,沈淮跟熊文斌说道:“梅溪镇要想保持政务工作的高效率,要想使高速发展的趋势能够保持下去,内部需要凝聚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对周明的分管工作,我接下来还会做进一步的调整,这就虎事先跟老熊你打声招呼了。”
见沈淮打定主意彻底要让周明将冷板凳坐穿,熊文斌除了心里一叹,表示自己知道这事,还能说什么?
看着邵征把车开到大堂外,沈淮帮熊文斌打开车门,送他上车。
看着小车消失在夜色里,陈丹走过来,问道:“到底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